第七章垄断与垄断竞争市场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完整版)7第七章竞争与垄断

(完整版)7第七章竞争与垄断

第七章竞争与垄断第一节竞争引起垄断一、竞争的特征与功能1.竞争竞争是指商品生产者或其他经济利益主体为了争取有利的生产、销售等条件,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进行的角逐。

2.竞争的特点(1)竞争的结果关系商品生产和经营者的生死存亡。

(2)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是不可回避的。

3.竞争的功能和作用(1)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完善①竞争就为经济利益主体实现经济利益提供了一种公平的机制,排斥或弱化利用竞争以外的手段谋求经济利益的可能性。

②竞争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形成了优胜劣汰的机制,有利于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③竞争压力迫使各经济行为主体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竞争有利于提高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①竞争能保证最有效率的企业具有使用有限资源的优先权②竞争能保证由最有效率企业供给社会所需要的产品(3)过度竞争的存在对资源配置产生了一系列的消极影响①过度竞争使生产者进入过密,高估或低估市场需求,难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②过度竞争阻碍了价格机制的正常作用③过度竞争会加大竞争成本,从而导致产业利润率过低,并损害了企业或产业的创新能力。

二、竞争引起的资本集中和垄断1.资本集中所谓资本集中,就是个别资本结合形成更大的资本。

资本集中是竞争的结果,又因为科技进步和信用制度的完善而不断得到强化。

(1)同一部门中的不同企业的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集中。

(2)不同部门企业间的竞争也在引起和扩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3)竞争引起的资本集中具有越来越充分的技术基础。

(4)信用和股份公司是竞争引起的生产资本集中得以加速的杠杆。

2.垄断所谓垄断,是指少数企业凭借其控制的巨额资本、足够的生产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通过协定、同盟、联合、参股等方法,操纵与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商品生产和流通,以获取高额利润。

竞争引起的生产和资本集中为垄断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与必要性(1)生产日益集中使垄断成为可能。

随着以股份公司为代表的企业组织创新以及生产、资本集中的发展,大企业主导生产和流通的时代终于到来,社会生产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手中。

第七章 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垄断

第七章 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垄断

图7-1 垄断竞争厂商的 主观需求曲线d 和实际需求曲线D
D P0 P1 P2 N
0
Q0
d与D需求曲线的关系: 垄断竞争厂商实际需求 一是:集团内所有厂商 曲线:在垄断竞争生产 进行价格跟进时,整个 集团的某个厂商改变产 市场价格的变化会使单 品价格,且集团内其他 个垄断竞争厂商的d需 所与厂商也使产品价格 求曲线沿着D需求曲线 发生相同变化时,该厂 发生位置平移;二是: 商的产品价格与销售量 d与D的相交意味着单个 之间的关系曲线。 厂商单独改变价格时预 垄断竞争厂商 期的销售量与每个厂商 主观需求曲线: 如果该厂商 实际面对的需求量相等, A 在垄断竞争生 降价,而其 此时,垄断竞争市场的 产集团中某个 它厂商跟进 供求相等;三是:d的 厂商改变产品 H 弹性大于D 的弹性。 价格,而其他 d 厂商产品价格 d1 保持不变时, 该厂商的产品 d2 价格和销售量 如果该厂商 之间的关系曲 降价,而其 Q1’ Q1 Q’2 Q2 Q 线。
(一)古诺模型——双寡头独立行动模型
古诺模型用反应函数(reaction function)说明古诺 均衡的达成。古诺模型的均衡解 反映函数表明:均衡时,每个厂商的产量都是其竞 争对手的产量的函数。如图7-4
二、寡头垄断市场厂商均衡模型
古诺模型的反应曲线和古诺均衡点(图7-4)
Q2 F H Q2 O
它厂商不跟 进
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图7-2
P. R .C
D SMC P* AC* F
H E
SAC
说明:在垄断竞争厂商不 断调整价格和产量的短期 均衡的实现过程中,d需求 曲线沿着D需求曲线不断 移动,最终必定存在一个d 与D曲线的交点,且满足 MR=SMC的短期均衡产量。 但垄断竞争厂商并非一定 获得经济(超额)利润, 也有可能亏损或利润为零。

产业经济学中的垄断与垄断竞争

产业经济学中的垄断与垄断竞争

产业经济学中的垄断与垄断竞争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市场上的企业行为和市场结构的一门学科。

在市场中,垄断和垄断竞争是两种常见的市场结构。

本文将探讨产业经济学中的垄断与垄断竞争,并分析它们的特点、形成原因以及对市场效率的影响。

一、垄断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垄断是指市场上只存在一个售货者,该售货者控制着整个市场的产品供应。

垄断企业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 唯一卖家:在垄断市场中,只有一个售货者,其他企业无法进入市场。

2. 定价权:垄断企业具备对产品价格的决定权,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成本情况自主制定价格。

3. 高壁垒:垄断企业通过不同手段(如专利、技术壁垒、政府规定等)阻止其他企业进入市场,确保自身的市场地位。

垄断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自然垄断:某些行业具备较高的固定成本和规模经济,单一企业能够更有效地运作,形成自然垄断,如电力、铁路等。

2. 政府垄断:政府出于公共利益的考虑,对某些行业进行垄断管理,如电信、邮政等。

3. 技术垄断:某些企业凭借先进的技术和专利,独占市场,形成技术垄断。

二、垄断竞争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垄断竞争是指市场上存在多个竞争者,每个企业在市场上都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产品有一定的差异化。

垄断竞争的特点如下:1. 多项竞争:市场上存在多个竞争企业,相互之间进行竞争和价格战。

2. 产品差异化:竞争企业通过产品特色和品牌差异吸引消费者。

3. 低壁垒:相较于垄断市场,垄断竞争的进入壁垒较低,企业进入市场的成本相对较低。

垄断竞争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差异化产品:市场需求多样化,企业通过产品差异化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形成垄断竞争。

2. 知识产权保护不严:缺乏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使得企业容易复制他人的产品或品牌形象,形成竞争。

3. 市场进入壁垒低:市场进入成本相对较低,对新企业的进入没有很高的限制。

三、垄断和垄断竞争对市场效率的影响垄断和垄断竞争对市场效率产生不同的影响。

1. 垄断市场下,垄断企业拥有较高的市场控制力,可以通过定价权进行价格歧视,从而限制消费者福利。

经济学第七章--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市场

经济学第七章--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市场

600亿美元

600亿美元
500亿美元
低产量
300亿美元
500亿美元
若你是其中一国的总统,你的推理过程是……
上策均衡和纳什均衡
• 纳什均衡 乙

表7-2 纳什均衡
上策均衡和纳什均衡
• 上策均衡-卡特尔困境 乙

表7-3 卡特尔的困境
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
• 静态博弈与动态博弈
静态博弈指局中人同时决策或虽非同时决策, 但后决策者不知道先决策者采取什么策略的博 弈。
L)
=
1 3
B
(
1 22
1 24
1 26
L)
=
1 3
双头古诺模型的推广
设行业中有 m 个寡头厂商,则可以得到一般的结论:
每个寡头的供给量 = 市场总容量 1 m 1
整个行业的总供给量 = 市场总容量 m m 1
例题:
例:四个寡头的古诺模型,市场需求曲线为: P=100-Q
A 每个厂商生产25单位产品 B 市场价格为20 C 行业供给量为60单位 D 不存在稳定均衡
经济学第七章--垄断竞争 与寡头垄断市场
2021年7月23日星期五
第七章 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垄断市场中价 格和产量的决定
垄断竞争与寡头是介于完全竞争与完 全垄断两个极端之间的兼具垄断与竞 争因素的市场类型,本章分析了垄断 竞争与寡头的定价策略与厂商行为, 介绍了说明市场均衡的经典模型,包 括古诺模型、伯特兰模型、斯威齐模 型。最后还介绍了博奕论的初步知识 。
• 纳什均衡 指参与博弈的每一局中人在给定其他局中人 策略的条件下选择上策所构成的一种策略组 合。
上策均衡和纳什均衡
囚徒困境(博弈论初步)

市场竞争与垄断的经济学分析

市场竞争与垄断的经济学分析

市场竞争与垄断的经济学分析市场竞争与垄断是市场经济中两种截然不同的市场结构。

市场竞争指的是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买家和卖家,每个买家和卖家都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通过控制价格或生产数量来影响市场价格。

相反,垄断市场是指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供应者可以在市场上提供特定商品或服务。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供应者对市场价格和供应数量具有很大的控制权。

市场竞争是市场与企业竞争的基础,也是保障消费者权益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竞争市场的存在使企业不得不提高自身的效率和创新能力,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并赢得市场份额。

此外,竞争还能够有效地保护消费者权益,因为企业在竞争中不能随意涨价或提供低质量产品。

然而,市场竞争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过度竞争可能导致企业利润下降和市场混乱。

如果市场上存在太多企业,每个企业只能获得很小的市场份额,进而导致利润下降,甚至无法覆盖成本。

此外,竞争过程中的价格战和低价竞争也可能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相对于市场竞争,垄断市场具有完全不同的特征。

垄断企业通常能够通过控制供应数量和价格来影响市场价格。

由于缺乏竞争,垄断企业可以以较高的价格出售产品而获得更高的利润。

垄断状态还可能导致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下和消费者权益受损。

特别是当垄断企业滥用其市场权力时,通过限制供应或提高价格来获取更高利润,消费者将不得不承担更高的购买成本。

然而,垄断市场也有其存在的原因和合理性。

某些情况下,垄断可能是由自然垄断或技术方面的先发优势所引起的。

自然垄断指的是某个行业或市场的特点使得只有一个供应者能够以最小的成本提供服务。

在这种情况下,垄断企业可能会让整个市场受益,并提高整体经济效率。

此外,技术方面的先发优势也可能使得某些企业拥有无法被其他企业所替代的市场地位。

因此,在经济学角度看,市场竞争和垄断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竞争市场能够保护消费者权益,激发创新和提高效率,但过度竞争可能导致市场混乱。

垄断市场可能提供较高的利润和投资回报,但也容易滥用市场权力,损害消费者利益和整体经济效率。

垄断与垄断竞争

垄断与垄断竞争

垄断与垄断竞争垄断是市场经济中常见的现象,它与垄断竞争这两个概念一直是经济学研究中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垄断与垄断竞争的定义、特点、对市场的影响以及相关的政府干预措施。

一、垄断的定义与特点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供应商掌握着特定商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权力,从而可以通过限制供应量、控制价格等手段操纵市场。

垄断市场呈现出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首先,垄断市场中的企业可以单独决定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无需考虑竞争者的反应。

这使得垄断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价格来获取更高的利润,但也可能影响消费者的利益。

其次,垄断企业在市场上面临着较低的竞争压力。

由于缺乏竞争对手,垄断企业在价格、产品创新、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改进意愿较低,这可能导致市场效率低下。

再次,垄断市场存在着较高的进入障碍。

由于垄断企业拥有先发优势、专利权、重要资源或政府支持等,其他企业难以进入市场,从而导致市场的垄断化程度不容易改变。

二、垄断竞争的定义与特点垄断竞争是相对于完全竞争和垄断而言的一种市场结构。

在垄断竞争市场中,存在多个规模较小,但在某种程度上仍能通过产品差异化来形成一定市场定位的企业。

垄断竞争市场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垄断竞争市场中存在多个相对独立的企业。

虽然每个企业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但由于产品差异化,企业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

其次,企业在垄断竞争市场中具有一定程度的价格定价自主权。

企业可以根据产品的差异化程度、市场需求等因素来制定价格,但也受到竞争对手的价格策略的影响。

再次,垄断竞争市场中的企业在产品创新、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竞争压力。

由于产品差异化的存在,企业必须通过不断提升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来吸引消费者,以获取市场份额。

三、垄断与垄断竞争对市场的影响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对市场效率与消费者福利有不同的影响。

垄断市场由于企业在价格和产量决策上的独立权力,通常会导致产品价格的上涨和供应量的下降,从而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和购买力。

市场的竞争与垄断

市场的竞争与垄断

市场的竞争与垄断在市场经济中,竞争与垄断是两种相对立的市场结构。

竞争市场与垄断市场有着不同的特征和影响。

本文将探讨市场的竞争与垄断对经济发展、企业行为和消费者福利的影响。

一、竞争市场竞争市场是指存在多个供应商和需求者,他们在相对充分的信息条件下,通过价格和质量等因素展开自由竞争的市场。

竞争市场的特征如下:1. 自由进入与退出:竞争市场鼓励新的供应商进入市场,同时允许无效或不具竞争力的企业退出市场。

这种自由性能够提高市场效率,激发创新与发展。

2. 充分信息:竞争市场中,供应商和需求者都能够获得充分的信息,这使得企业更容易了解市场需求并做出相应调整。

而消费者则能够根据自身需求作出选择。

3. 价格决定:在竞争市场中,价格通常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

供应商会根据成本和竞争状况,自主决定商品或服务的价格,这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和效率。

竞争市场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

首先,竞争市场能够促进企业之间的创新和效率提升。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企业不断优化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其次,竞争市场能够刺激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自由竞争使得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社会的整体生产效率。

再者,竞争市场还使得产品价格更加接近其边际成本,消费者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获得满足自身需求的商品或服务。

二、垄断市场相对于竞争市场,垄断市场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供应商或少数供应商控制市场的情况。

垄断市场的特征如下:1. 限制进入:在垄断市场中,供应商可以采取各种手段限制其他企业的进入市场,阻碍竞争。

这可能包括资金门槛、政府管制以及专利权等手段。

2. 信息不对称:垄断市场中,供应商通常拥有更多的信息,而消费者的信息相对较少。

这使得供应商能够操纵市场价格和条件,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

3. 价格支配:在垄断市场中,供应商有能力通过控制价格来实现超额利润。

缺乏竞争的压力,供应商能够主导市场,并以更高的价格售卖产品。

垄断市场对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影响是复杂的。

垄断与垄断竞争

垄断与垄断竞争

垄断与垄断竞争垄断与垄断竞争是经济学领域中常用的术语,用以描述不同市场结构下的竞争模式和市场行为。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垄断和垄断竞争的定义、特征以及对市场和消费者的影响。

一、垄断的定义与特征垄断是指某公司或者组织在某个特定市场上具有市场支配地位,能够单方面地控制并操纵市场价格和供应量。

垄断企业通常是市场上唯一的供应者,因此其行为更多地受到自身利益的驱使。

垄断的特征包括:1. 市场支配地位:垄断企业能够独占市场,没有直接竞争对手。

2. 价格控制权:垄断企业可以通过操纵价格来影响市场供需关系,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3. 高度利润:由于垄断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它们通常能够获得较高的利润水平。

4. 限制市场进入:垄断企业可能通过各种手段限制其他企业的进入,以保持自身的市场份额和地位。

二、垄断的影响与问题垄断对市场和消费者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垄断企业通常可以操纵价格,将价格提高至较高水平,从而使消费者支付更多的费用。

其次,垄断企业可能降低产品质量或者限制创新,因为在市场上没有竞争的压力,垄断者缺乏动力来改进产品和提升服务水平。

此外,垄断还可能引发不平等问题,因为少数垄断企业能够支配市场,并带来资源和财富的集中。

这种不平等可能导致经济和社会的不稳定,影响社会的公平性和可持续发展。

正因如此,很多国家和地区都采取积极的措施来限制垄断的行为和影响。

三、垄断竞争的定义与特征垄断竞争是市场结构的一种形式,在某个市场上存在多个企业,但是每个企业都生产的产品有所不同,因此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市场差异化。

垄断竞争下的企业之间通常通过产品差异、广告宣传和价格竞争等途径争夺市场份额。

垄断竞争的特征包括:1. 多个企业存在:在同一个市场上,有多个企业生产和销售产品。

2. 产品差异化:各家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在某种程度上不同,无法完全替代。

3. 自由市场进入:相对于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对新企业的进入没有严格的限制。

4. 有限市场控制能力:虽然各企业之间存在竞争,但没有足够的实力和能力能够完全控制市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可见,网络的正反馈效应淘汰了规模较小的厂商,使市场集 中度提高。
2020/8/7
二、垄断来源和分类
• 网 络 效 应 原 因 之 一 是 “ 集 体 转 移 成 本 ” ( Collective Switching Costs)。它指当大众消费者习惯了某种技术产品 后,转而采用新技术(即便是更好的新技术)需要支付与重新 学习和习惯相联系的成本。
• ——因而,自然垄断保持“自然”对于技术的条件 性,是一个有待进行经验和理论研究的问题,并需 要经济学家和技术专家合作。
2020/8/7
二、垄断来源和分类
• 第二,市场竞争产生的垄断。
• 这又分为与自然垄断不同的两类情况。
• 一类情况是厂商通过研究开发,发明了某种新技术或 新产品,并通过专利保证一段时期内其它厂商不能生 产同类产品,从而造成垄断地位。例如,一家药厂投 巨资开发出了一种新药品,或者开发了一种可以有效 利用太阳能的汽车,则可以通过专利保证一段时期内 其它厂商不能生产同类产品,从而造成垄断地位。经 济发展需要技术进步和创新,而社会实行专利制度, 正是为了给进行技术开发的厂商提供激励,使得它们 从自身利益角度也会积极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而垄 断则是保证这一激励机制有效的一个制度环节。专利 保护通常有时期限制,超过这一时限专利就会失效, 阻碍其它厂商进入因素不再发生作用。
第七章 垄断与垄断竞争市场
第一节 垄断的来源和分类 第二节 垄断市场的厂商均衡和效率评价 第三节 垄断竞争市场的厂商均衡
2020/8/7
第一节 垄断的来源和分类
• 一、关于垄断问题的讨论 • 近年,我国学术界和产业界就是否应当以及怎样改革
我国传统的电信垄断体制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在美 国,围绕微软(Microsoft) 捆绑销售 (Bundling Sale) 浏览器是否属于利用垄断地位进行不公平竞争 问题发生的一场被媒体称为“世纪诉讼”的官司,也 引起美国国内外广泛关注。 • ——为什么不同制度和发展背景下公共政策需要特别 针对垄断采取应对措施? • ——上述两方面问题是否具有不同的实质性内涵?如 有,是什么?
2020/8/7
二、垄断来源和分类
• 二是与网络效应相联系的需求方面规模经济导致的垄断。当 一种产品对于消费者的价值或效用与这一产品其他使用者数 量显著正相关时,经济学家认为存在网络效应 (Network Effects)。
• 很多传统产品没有网络效应或网络效应很弱。例如,到麦当 劳吃便餐,用餐人数与你的效用反而成反比;名牌衬衫也没 有网络效应。有的产业或产品则不同。例如计算机应用软件 产品具有很强的网络效应。微软操作系统使用人数达到一定 临界点后,人们发现使用它具有更大的便利,并且使用微软 产品的知识和技能具有更高价值,结果有更多人使用这类软 件;而随着使用人数增加,上述吸引更多人数的效果更加显 著和有力。这一已有使用者人数与新的使用者之间的互相支 持的正反馈作用,导致微软在视窗操作系统市场的近乎垄断 局面。微软的崛起应当是现代信息产业中网络效应导致垄断 的经典案例。
• 虽然这不是严格规律而只是一个粗略规则(A rule of thumb ),但它对理解网络效应特点确有启示作用。
2020/8/7
二、垄断来源和分类
• 以电话网络为例说明。电话对每一个用户的效用显然在于他 可以无障碍的与其他的电话用户相互通话,因而这里我们就 以数字表示的用户之间可以相互通话的机会来作为对用户的 效用值。现假设起初只有一个用户安装了电话,由于其无法 通过电话与别人交流,因此该电话对这个用户而言毫无效用 ,即效用为0。当又有一个用户安装了电话时,该用户既可 以打电话给对方又可以接听对方打来的电话,这样总效用为 2,边际效用(即增加一个用户所新增的效用)为2。当第三 个电话用户加入时,总效用增至6,边际效用为4。当电话用 户增至4个时,总效用达到12,边际效用为6。以此类推可以 发现随着用户数的增加,总效用值就会迅速增大,当用户数 为n大时, 电话用户的总效用就趋近于n²(见下表)。可见, 电话网络的总价值随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呈“爆炸式增长”。
2020/8/7
二、垄断来源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类
• 以竞争程度作为分类标准,垄断是与完全竞争完全相反的市场 结构:一个厂商成为整个市场的供给方。
• 观察发现,不同市场实际存在的垄断局面是由不同原因造成的 。
• 第一,规模经济派生的垄断(自然垄断)。这是经济学经典理 论讨论分析比较多的垄断类型。回顾规模经济概念:随着产出 数量扩大平均成本下降这样一种数量和成本关系。一定技术条 件下,一个厂商U形平均成本在达到市场有效规模之前可能一 直处于下降阶段,那么在这个市场上让一个厂商提供所有供给 可能成本最低即最有效率,而更多厂商同时进行生产则缺乏效 率。因而规模经济因素可能导致出现一个市场上仅有一个或很 少几个厂商垄断或半垄断情况。例如,如果两家公司在一个城 市的每街道上同时架设电线:其中一家把电力输送到一家用户 ,另一家则负责隔壁用户的电力输送,——这显然缺乏效率。 因而,在传统技术条件下,单独一个厂商通常是提供电话、水 和燃气等公共服务最有效的方式。
• 有人对网络效应提出了数量估计的粗略法则, Internet发明人 以他名字提出梅特卡伏法则“Metcalfe’s Law”:一个网络的 价值量与它的使用人数平方成正比,即V=n²(V表示网络的总 价值,n表示该网络的用户数量)。换句话说,如果一个网络的 用户规模扩大为原来的10倍时,该网络的总价值大约等于原来 的100倍,即用户的规模扩大为原来的n倍,则网络的总价值 就会扩大为原来的n²倍。
2020/8/7
二、垄断来源和分类
• 一是新的光缆纤维材料对传统金属传导材料替代, 大大降低了单位通讯能力的材料成本。
• 二是在成本降低基础上价格下降和人均收入提高, 极大刺激了通讯市场消费需求扩展,使得有效市场 规模急速扩大。
• 三是无线通话新技术应用对传统固话服务构成替代 ,有线电视网络发展也对传统电信业务构成潜在替 代。结果使传统电信领域垄断局面受到冲击,各国 开始改变电信业垄断体制和政策,探索如何为满足 新技术革命和消费要求的新的竞争性市场框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