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题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上价格与产量的决定
微观经济学参考答案 第七章 非完全竞争市场及参考答案

第七章非完全竞争市场一、内容提要: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理想的市场类型,实际上并不存在,但作为一种抽象的理论模式有其重要的意义,可作为经济政策的目标和对其他市场分析的理论基础。
完全竞争假设中任何一条不成立的话,将出现某种形式的不完全竞争。
在实际生活中,不完全竞争表现为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竞争这三种类型。
一、完全垄断市场完全垄断(Pure monopoly)简称垄断,它是指一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完全由一家厂商所控制的市场结构。
要成为垄断市场必须满足以下特征:1、独家经营,2、产品不能替代,3、独自决定价格,4、实行差别定价或价格歧视;5、要素不能自由流动。
垄断市场只有一个厂商,因此,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就是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
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也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它可以是线形的,也可以是非线形的。
垄断厂商可以通过调整销售量来控制垄断商品的市场价格,也可以通过调整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垄断商品的市场需求量。
在垄断条件下,由于市场需求曲线就是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因此可以由市场需求曲线直接得到厂商的收益曲线。
厂商的平均收益AR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d重叠,同时d曲线就是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边际收益MR曲线由于产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收益(MR),总是小于单位产品的卖价,所以MR曲线总是位于需求曲线的左下方,且呈现向右下方倾斜的趋势。
由关系式MR=P (1-1/Ed),其中Ed为需求的价格弹性,可得出这样的结论:当需求曲线是直线时,MR曲线也是直线,并且MR曲线平分需求曲线和价格轴之间的任何一条水平线。
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在短期中,垄断厂商的固定要素投入量不变,即生产规模是给定的,厂商只能通过调整可变要素的投入来调整产出。
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是:MR=SMC,在这一均衡点上厂商可能获得最大的利润,也可能是亏损的,与完全竞争市场的情况相同,不再赘述。
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在长期中,垄断厂商可以调整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以实现最大的利润。
课后题第七章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上价格与产量的决定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上价格与产量的决定一、单项选择题1.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B)。
A.MR=MCB.MR=MC,AR=ACC.AR=ACD.MR=AR2.一个垄断竞争企业面对的需求曲线是(D)。
A.水平的B.垂直的C.向上倾斜的D.向下倾斜的3.垄断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为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当厂商获得的边际收益为零时,对应的需求价格弹性(C)。
A.大于1B.小于1C.等于1D.不确定4.完全竞争与垄断竞争的区别是(B)。
A.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厂商数量比垄断竞争行业的厂商数量多B.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水平的,而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倾斜的C.如果某一行业中有不止一家企业且生产同质的商品,则该市场就是完全竞争的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5.垄断竞争企业实现最大利润的途径有(D)。
A.调整价格从而确定相应产量B.质量竞争C.广告竞争D.以上途径都可以二、多项选择题1.短期均衡状态下的垄断竞争厂商,一般会按照(AB)的方式生产。
A.边际成本等于实际需求曲线(D曲线)的边际收益B.主观需求曲线与实际需求曲线的交点C.主观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交点D.主观需求曲线与平均变动成本的切点2.关于寡头垄断中的所有价格领导模型假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CD)。
A.产品是同质的B.某个厂商有能力支配其他厂商跟着他的导向走C.最低成本的厂商决定价格D.产出最大的厂商决定价格3.形成完全垄断的条件包括(ABCD)。
A.政府借助于政权对某一行业进行完全垄断B.政府特许的私人完全垄断C.某些厂商控制了某些特殊的自然资源或矿藏,从而就能用这些资源和矿藏生产的产品实行完全垄断D.对生产某些产品的特殊技术的控制4.寡头企业通过实行价格歧视的定价方法剥夺消费者剩余,具体说来价格歧视包括(ABC)。
A.一级价格歧视B.二级价格歧视C.三级价格歧视D.差别定价5.长期均衡处于零利润的是(AB)。
A.完全竞争行业B.垄断竞争的厂商C.卡特尔D.完全垄断的行业三、判断题1. 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行业需求曲线。
微观经济学第七章 习题答案

MR,试求:图7—1(1)A点所对应的MR值;(2)B点所对应的MR值。
解答:(1)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可得A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e d =eq \f(15-5,5)=2或者e d =eq \f(2,3-2)=2再根据公式MR=P eq \b\lc\(\rc\)(\a\vs4\al\co1(1-\f(1,e d ))),则A点的MR值为MR=2×eq \b\lc\(\rc\)(\a\vs4\al\co1(1-\f(1,2)))=1(2)与(1)类似,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可得B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e d =eq \f(15-10,10)=eq \f(1,2)或者e d =eq \f(1,3-1)=eq \f(1,2)再根据公式MR=P eq \b\lc\(\rc\)(\a\vs4\al\co1(1-\f(1,e d ))),则B点的MR值为MR=1×eq \b\lc\(\rc\)(\a\vs4\al\co1(1-\f(1,1/2)))=-12. 图7—2(即教材第205页的图7—19)是某垄断厂商的长期成本曲线、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试在图中标出:(1)长期均衡点及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和SMC曲线;(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
图7—2图7—3(1)长期均衡点为E点,因为在E点有MR=LMC。
由E点出发,均衡价格为P0,均衡数量为Q0。
(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和SMC曲线如图7—3所示。
在Q0的产量上,SAC曲线和LAC曲线相切;SMC曲线和LMC曲线相交,且同时与MR曲线相交。
(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由图7—3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即π=[AR(Q0)-SAC(Q0)]·Q 0。
3. 已知某垄断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为STC=0.1Q3-6Q2+140Q+3 000,反需求函数为P=150-3.25Q。
管理经济学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价格与产量决策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价格与产量决策第一节垄断市场一、垄断市场的特征一个企业控制价格没有替代品,即需求的交叉弹性为零不能进出二、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与收益曲线1、需求曲线:企业面对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2、与完全竞争不一样三、短期决策假设:需求曲线、平均成本曲线、边际成本曲线、边际收入曲线已知* 决策规则: MR = MC四、长期决策*企业改变生产规模 ,降低成本*决策规则: LMC = MR五、垄断与完全竞争的比较1、价格与产量的决定:垄断价格大于竞争价格,垄断产量小于竞争产量2、效率比较:垄断造成社会福利损失3、导致寻租(Rent seeking)行为。
寻租:创造垄断的活动例如:寻求政府的保护或干预,来阻止其他企业参与竞争,以维护其独占地位;企业采取种种手段,获取政府的“特殊照顾”,通过减免税收或财政补贴的办法,使既定的经济利益在企业间重新分配,让自己享有其他企业的“输血”,从而获得一种经济租。
寻租活动的连锁性:假设一个城市,政府通过发放经营执照的方式,人为地限制出租汽车的数量,可能会使出租车的数量过少,出租车车主就会赚取超额利润,亦即经济租。
这会诱使人们想办法从政府官员那里得到营业执照。
如果执照的发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管官员的个人意志,人们就会争相贿赂讨好他们,从而产生第一个层次的寻租活动。
由于官员们在第一个层次的寻租活动中享有特殊的利益,这又会吸引人力物力为争夺主管官员的肥缺而发生第二个层次的寻租活动。
要抑制这些活动,可以用征收执照费的形式,将出租车主的超额利润转化成政府的财政收入,那么,为了争取这笔收入的分配,各利益集团又有可能展开第三个层次的寻租活动。
寻租活动就如同“看不见的脚”踩了“看不见的手”。
克鲁格在《寻租社会的政治经济学》一文中,曾经对印度和土耳其两国的寻租浪费做过估计。
她发现, 1964年印度由此形成的租金约占当年国民收入的7.3%,而在土耳其,1968年寻租活动造成的浪费则占当年国民收入的15%!如此惊人的资源浪费,甚至远远超过了寻租者得到的好处。
7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TR PQ aQ bQ2 ;
MR
dTR a 2bQ dQ
据此可求得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的斜率分别为:
dP b ; dQ
dMR 2b dQ
结论: (1)当需求曲线d为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时,MR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 的直线; (2) d曲线和MR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是相等的; (3) MR曲线在横轴上的截距是d曲线在横轴上的截距的一半,即MR曲 线平分由纵轴到需求曲线d之间的任何一条水平线。
- 盈利
- 亏损
- 不亏不赢
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几种短期均衡的情形 $
1) 获取超额利润的
短期均衡:P>AC
P0
A
MC
Profit
C
AC
B E
MR D = AR
O
Q0
Q
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几种短期均衡的情形 1) 获取超额利润的 短期均衡:P>AC 2) 超额利润为零的 短期均4Q,则有MR=2-8Q
验证:
TR(Q)=P(Q)×Q =(2-4Q)×Q =2Q - 4Q2 MR=2-8Q
P
收益曲线
O P MR
Q d (AR=P)
TR
O
Q
边际收益、价格和需求价格弹性的关系
P P(Q) TR (Q) P (Q) Q
dTR (Q ) MR (Q ) dQ dP =P Q P (1 dQ =P (1 1 ) Ed d P(Q)*Q=P(Q)'*Q+P(Q)*Q' dQ dP Q 1 )=P (1 ) dQ P dQ P dP Q
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TC
两种盈亏分析法(续) E0 $
微观经济学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

LMC
SAC
LAC
PE MR=AR=P 0 完全竞争长期均衡 Q
P/C LMC PE AC 0 利润 LAC
P=AR
QE MR 完全垄断市场长期均衡 Q
五、 价格歧视
• 垄断企业为了获得更大利润对不同消费者、不同的购买量 和不同市场制定不同的价格即差别价格。或称价格歧视, 共分三种。 • 一级价格歧视(first -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 :是 指垄断企业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 价格出售。这种定价法使消费者剩余的绝大部分转化成了 垄断企业的超额利润。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 决定
Price and quantity determination in Monopoly competition 本章学习目的:
1、了解不完全市场的分类及特点 2、掌握不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短期与长期均衡的条件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完全垄断市场
第二节
第三节
垄断竞争市场
=Q (P -LAC) SMC
AR1 LMC LAC
1 1
P1 AC
P1>LAC
AC1
SAC
D=P=LAR
MR 0 Q1 垄断企业的长期均衡
Q
垄断企业长期均衡的形成
P
垄断企业的经 济利润
P1
LAR
=Q(P-LAC)
LMC LAC
E 0
MR
Q1
D=AR Q
垄断企业的长期均衡
试比较厂商在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市场条件下长期 均衡时的价格、产量和平均成本状况(画图说明)
二、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 1、需求曲线:在垄断市场厂商可通过减少产量来抬 高价格,所以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 2、边际收益曲线:也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但它位于需求曲线到纵轴距离的中间点的连线上。 其斜率是需求曲线斜率的2倍。
微观经济学 ---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 参考答案(上海商学院)

第7章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完全垄断市场部分:1.完全垄断是指没有近似替代品的产品或服务可以提供,且只有惟一的供给者的市场结构。
2.价格歧视是指垄断者对于同样的产品收取不同价格的行为。
3.厂商的生产者剩余是所有生产单位的边际成本与产品的市场价格之间差额的总和,或者是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意愿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4.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完全垄断厂商根据每一个消费者对买进每一单位产品意愿并能够支付的最高价格逐个确定产品卖价的行为。
5.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按不同的价格出售不同单位数量的同一商品,而对于每一个购买相同数量商品的消费者则收取相同的价格。
6.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在不同的市场对同一商品索取不同的价格,而在同一市场中则按相同的价格要价。
7.垄断利润是指垄断企业凭借对生产要素、技术专利、品牌等的排他性占有和市场势力所获得的高额利润。
垄断利润的获取一般是通过垄断价格实现的。
垄断竞争市场部分:8.垄断竞争是指由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的这样一种市场组织。
它是介于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之间,并更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的一种较为现实的市场结构。
它既包含竞争因素又包含一定的垄断成分。
9.产品差别是同类产品由买方偏好而形成的具有不完全替代关系的状态。
产品差别可能来自于产品实质上的不同,如质量、性能、设计、颜色、款式和包装等,也可能来自购买者主观上的差别。
另外销售条件、专利、商标、厂商名称及信誉等也会造成产品差别。
10.主观需求曲线是表示当某个厂商改变自己产品的价格,而该行业中与之竞争的其他厂商保持产品价格不变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11.客观需求曲线表示当一个厂商改变自己产品的价格,该行业中其他与之竞争的厂商也随之改变价格时,该厂商的产品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又称之为比例需求曲线或客观需求曲线。
寡头垄断市场部分:12.寡头市场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着整个市场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种市场结构。
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7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一.选择题二.名词解释1.垄断:是指一个厂商独占市场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供给和产品的市场价格以攫取最大的利润。
2.自然垄断:所谓自然垄断,就是行业存在规模报酬递增,产量越多平均成本越低,使得一般厂商无法与一个超大规模的厂商竞争,从而形成的垄断。
3.垄断势力:又称垄断势力,指垄断厂商对价格的控制程度,一般用P —MC 来测量。
4.价格歧视:所谓价格歧视,是指完全垄断厂商对不同的消费者,或对同一消费者不同的购买量,分别以不同的价格销售。
5.寡头垄断:寡头垄断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某一市场的产品供给及销售价格的一种市场组织。
在这种市场组织中,每一厂商都必须考虑它的对手对它的行动做出的反应。
6.垄断竞争:所谓“垄断竞争”,就是指有许多厂商在市场中销售近似但不相同的产品。
厂商对市场略有影响。
7.多余的生产能力:经济学家一般把完全竞争企业在长期平均成本LAC 最低点上的产量称为理想的产量,把实际产量与理想产量之间的差额称作为多余的生产能力。
8.消费者剩余:就是消费者对一定量的商品或劳务最多愿意支付的价钱与实际支付的价钱之差,是对消费者从交易中所得利益的一种货币度量。
9产品变异:产品变异指变换产品的颜色、款式、质地、做工和附带的服务等来改变原有的产品,以形成产品差异,影响市场均衡。
10.拐折(弯折)需求曲线:根据寡头垄断厂商推测其他寡头跟跌不跟涨的假定,得出自己产品的需求曲线在开始的市场价格处形成拐折点,拐折点之上的需求曲线段比较平坦,拐折点之下的需求曲线段比较陡峭。
三.问答题1.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产品市场中,厂商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试说明MR 与P 的差距会随着产量Q 的增加而越来越大。
解答:假定该不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为图7-2中的直线D,则边际收益曲线也是一直线为图中的MR,则当产量为q1时,P=P1,MR=MR1;当产量为q2时,P=P2,MR=MR2,P1-MR1=A1A′1,P2-MR2=B1B′1,P q从图形直观可见,A1A′1<B1B′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上价格与产量的决定一、单项选择题1.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B)。
A.MR=MCB.MR=MC,AR=ACC.AR=ACD.MR=AR2.一个垄断竞争企业面对的需求曲线是(D)。
A.水平的B.垂直的C.向上倾斜的D.向下倾斜的3.垄断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为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当厂商获得的边际收益为零时,对应的需求价格弹性(C)。
A.大于1B.小于1C.等于1D.不确定4.完全竞争与垄断竞争的区别是(B)。
A.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厂商数量比垄断竞争行业的厂商数量多B.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水平的,而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倾斜的C.如果某一行业中有不止一家企业且生产同质的商品,则该市场就是完全竞争的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5.垄断竞争企业实现最大利润的途径有(D)。
A.调整价格从而确定相应产量B.质量竞争C.广告竞争D.以上途径都可以二、多项选择题1.短期均衡状态下的垄断竞争厂商,一般会按照(AB)的方式生产。
A.边际成本等于实际需求曲线(D曲线)的边际收益B.主观需求曲线与实际需求曲线的交点C.主观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交点D.主观需求曲线与平均变动成本的切点2.关于寡头垄断中的所有价格领导模型假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CD)。
A.产品是同质的B.某个厂商有能力支配其他厂商跟着他的导向走C.最低成本的厂商决定价格D.产出最大的厂商决定价格3.形成完全垄断的条件包括(ABCD)。
A.政府借助于政权对某一行业进行完全垄断B.政府特许的私人完全垄断C.某些厂商控制了某些特殊的自然资源或矿藏,从而就能用这些资源和矿藏生产的产品实行完全垄断D.对生产某些产品的特殊技术的控制4.寡头企业通过实行价格歧视的定价方法剥夺消费者剩余,具体说来价格歧视包括(ABC)。
A.一级价格歧视B.二级价格歧视C.三级价格歧视D.差别定价5.长期均衡处于零利润的是(AB)。
A.完全竞争行业B.垄断竞争的厂商C.卡特尔D.完全垄断的行业三、判断题1. 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行业需求曲线。
(√)2. 差别定价是按边际成本的差异销售不同的价格。
(√)3. 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的主要区别在于垄断竞争的市场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
(×)4. 在古诺垄断条件下的厂商越多,行业的产量就越高。
(√)5. 斯威齐模型中成本变动对寡头垄断厂商的行为没有影响是因为其中断的边际收益曲线。
四、辩析题1.垄断厂商在短期均衡时总能获得利润。
答案:错。
垄断厂商在短期均衡时有可能获利,有可能利润为零,也可能亏损。
2.在垄断竞争市场上,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
答案:错。
在垄断竞争市场上,不存在有规律的供给曲线。
3.寡头市场上,厂商生产的产品没有任何差别。
答案:错。
寡头市场上,厂商生产的产品既可以有差别,也可以没差别。
有差别的厂商称为差别寡头行业,没差别的厂商成为纯粹寡头企业。
4.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时,实行一级价格歧视定价法剥夺的消费者剩余最多。
答案:对。
因为在一级价格歧视中,消费者剩余等于零。
5.占优均衡与纳什均衡是等同的。
答案:错。
占优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而纳什均衡不一定就是占优策略均衡。
五、简答题1.为什么垄断竞争企业在长期均衡时,总处于生产能力过剩的状态?答:因为完全竞争企业长期均衡时,对应的需求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相切,这时对应的产量被称为理想的产量。
而垄断竞争企业的长期均衡点位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最低点的左侧,对应的均衡产量自然也在理想的产量之下,所以总处于生产能力过剩的状态。
2.垄断企业的产量是在需求曲线富有弹性的区域还是缺乏弹性区域?为什么?答:垄断企业的产量应该在需求曲线富有弹性的区域。
因为垄断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一定要满足MR=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又因为边际成本总是大于零的,所以垄断企业利润最大化时的边际收益也一定为正。
当边际收益为正时对应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即需求曲线富有弹性。
所以说垄断企业的产量应该在需求曲线富有弹性的区域。
3.为什么对垄断企业来说,边际收益总是小于价格?答:因为垄断企业要增加销售量就必须降低产品价格,并且不只是新增加销售的那单位商品要降价,而是全部商品都要降价。
这就意味着与此同时企业也要承担其他单位的产品因降价而带来的损失。
所以额外销售一单位产品的边际收益等于这一单位产品的售价减去所有其他单位商品以新的更低价格出售而造成的收益损失。
因此垄断企业的边际收益总是小于价格。
4.“垄断厂商可以任意定价”这种说法对吗?试述理由。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理论上说垄断厂商是价格的制定者,因为其生产的产品无任何替代品,其他厂商也无法进入这个行业。
但在实际中,如果垄断厂商定价过高,消费者的购买量就会减少,厂商的收益也会大大减少。
另外其他厂商即使无法生产替代品,但相似的替代品是可以生产出来的。
如此一来,该垄断厂商的市场也会被生产相似替代品的厂商夺走。
所以垄断厂商不会任意定价,尤其是定过高的价格。
国家有时也会对垄断厂商的价格加以控制。
因而题中说法是错误的。
5.为什么说需求的价格弹性较高导致了垄断竞争厂商进行价格竞争?答:因为在垄断竞争市场中,有众多厂商生产和销售具有极高替代性的有差异的商品,因此其需求的价格弹性较高,需求曲线比较平缓。
当某一垄断竞争厂商降低其商品价格时,其他厂商也将相应地降低价格,导致其销售量只有少量增加。
如果一再降价,会使得各厂商的利润空间一再缩水。
因为成本在短期无法与降价幅度保持同比例的下降,这样会损害厂商的盈利。
过激的价格会导致恶性竞争,最终甚至使整个垄断竞争行业的厂商都受损。
因此,垄断竞争厂商一般不愿意进行价格竞争,而采取非价格竞争,如改进产品质量、换包装、作广告等,以增加产品差异性,吸引消费者。
六、论述题1.假定某垄断厂商的目的是实现收益最大化,在他决定产量时,是否要考虑需求价格弹性?怎样才会使收益最大?答:垄断厂商要实现收益最大化,在决定产量时要考虑需求价格弹性。
现证明如下:假定市场需求曲线为:P=P(Q)则TR=PQ=P(Q)QMR=dTR/dQ=P(Q)+QdP/dQ=P(Q)[1+Q/P(Q)·dP/dQ]因为需求价格弹性为:Ed=-dQ/dP·P/Q。
所以MR=P(Q)(1-1/Ed)。
当Ed >1时,1-1/Ed >0,此时MR>0,说明TR曲线斜率为正,这时厂商收益随产量增加而增加。
当Ed <1时,1-1/Ed <0,此时MR<0,说明TR曲线斜率为负,这时厂商收益随产量增加而减少。
当Ed =1时,1-1/Ed =0,此时MR=0,说明TR曲线斜率为零,这时厂商收益达最大值。
由上述可知,厂商若实现收益最大化,不仅要考虑需求价格弹性,而且要把产量定在对应的边际收益为零处,即需求价格弹性为1处。
2.试用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说明寡头市场在竞争中容易出现价格雪崩。
答:(1)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也叫斯威齐模型,它有如下假设:一家寡头厂商提高价格时,其他竞争厂商不会跟着提价,当该寡头厂商降低价格时,其他竞争厂商也会把价格降到相同的水平,以避免自己销售份额的减少。
简单概括就是“跟跌不跟涨”。
做出上述假设后,就得到一条弯折的需求曲线。
如图7-1所示,B是折点。
图7-1 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2)寡头厂商目标为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下,厂商根据MR=MC的原则决定产量。
如果MC曲线恰好与MR间断部分相交。
在图7-1中,MC1曲线与MR间断部分相交于A点。
这时对应的均衡产量在Q0处,均衡价格在P0处。
只要MC1曲线在MR间断区域上下变动,利润最大化对应的产量和价格是固定不变的,对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依然是P0和Q0。
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寡头行业中价格刚性现象。
但寡头行业的价格并不是恒久不变的。
而且一家寡头企业降价,其他企业肯定也会降价。
此时MC曲线向下移动与MR间断区域以下部分相交,这时对应的将是一个新的均衡价格和产量。
如图7-1中所示,MC2曲线与MRD曲线相交于C 点,这时对应的新均衡价格P1与原来的均衡价格P0相比,已经大幅度下降,即出现价格雪崩。
3.自然垄断条件下平均成本持续降低,分析垄断厂商的均衡。
如果政府对其实行限制价格,可采取哪些措施?答:(1)自然垄断是指这样一种行业,在产量大到足以满足全部市场的情况下,商品的平均成本达到最小,因此不可能存在竞争,仅有的一个厂商就成为垄断者。
(2)自然垄断条件下厂商的均衡是按照MR=MC的原则来实现的。
(3)由于垄断厂商定价高于完全竞争市场,而产量却低于完全竞争市场,生产缺乏效率,因此政府有必要对其实行控制。
具体来说,有以下措施:第一,对于一般垄断厂商而言,政府可以通过按边际成本等于价格的方法对垄断厂商进行控制,但对于平均总成本持续降低的垄断厂商而言,这样的管制价格的方法并不适用。
第二,实行双价制,即首先按市场需求曲线与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确定一个价格P1,这时厂商会有亏损。
之后,允许厂商索要一个高价P2,以便使其获得的利润弥补价格P1对应的亏损。
第三,如果政府的目标也包含着分配上的考虑,则政府可以同时实行价格管制和数量管制。
4.垄断是如何造成市场失灵的?答:一些垄断尽管可能会带来规模经济,降低产品成本,促进科学研究和采用新技术,从而有助于生产力的发展,但许多垄断往往又具有经济上的不合理性,生产效率不能最大限度发挥,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社会福利要受损失。
垄断市场上,均衡产量不是发生在帕累托最优状态上,原因在于垄断厂商和消费者之间以及消费者本身之间难以达成相互满意的一致意见。
例如,垄断厂商和消费者之间在如何分配增加产出所得到的收益问题上可能存在很大分歧,以至无法达成一致;又例如,消费者本身之间在如何分摊弥补垄断厂商利润损失的一揽子支付问题上也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最后,还可能无法防止某些消费者不负担一揽子支付而享受低价格的好处,即无法防止“免费乘车者”。
由于存在上述各种困难,实际上得到的通常便是无效率的垄断情况。
七、计算题1.某垄断厂商在两个分割的市场上可以实行价格歧视,在两市场上,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分别为: Q1=a 1-b 1p 1 Q2=a 2-b 2p 2如果厂商的边际成本为常数C 。
试证明该垄断厂商无论实行价格歧视还是不实行价格歧视,产出水平总量都是相同的。
证明:当实行价格歧视时,两个市场的价格不同。
由已知 Q 1=a 1-b 1p 1得到,p1=a 1/b 1-Q 1/b 1 TR 1=p 1Q 1=a 1Q 1/b 1-Q 12/b 1 MR 1=a 1/b 1-2Q 1/b 1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MR 1=MC=C 求得:Q 1=1/2(a 1-b 1C ) 同理可得:Q 2=1/2(a 2-b 2C )所以此时产出总量Q=Q 1+Q2=1/2(a 1-b 1C )+ 1/2(a 2-b 2C )=1/2(a 1+a 2-b 1C-b 2C ) 当不实行价格歧视时,两个市场的价格一样,即p 1=p 2=p 此时Q=Q 1+Q 2=a 1-b 1p 1+a 2-b 2p 2 ∵p 1=p 2=p∴p=(a 1+a 2)/(b 1+b 2)-Q/(b 1+b 2) TR=pQ=(a 1+a 2)Q/(b 1+b 2)-Q 2/(b 1+b 2) MR=(a 1+a 2)/(b 1+b 2)-2Q/(b 1+b 2) 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C求得:Q=1/2(a1+a2-b1C-b2C)所以该垄断厂商无论实行价格歧视还是不实行价格歧视,产出水平总量都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