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面料纱线比例计算公式
针织面料规格指标计算

针织面料规格指标计算
针织面料是一种常见的纺织品,其特点是柔软、弹性好、透气性佳等。
在纺织工业中,针织面料的规格指标是评价其品质和性能的重要参数。
这
些指标包括线密度、纬密度、纬幅、染色牢度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各项规
格指标的计算方法。
1.线密度:线密度是指单位长度内织物上的纱线数目。
计算方法是纱
线数除以长度,通常用英数表示,比较常见的单位有“支数”和“支”等。
支数表示单位长度内的纱线数目,支数越大,纱线越细。
线密度的计算方
法如下:
线密度=纱线数目/织物长度
2.纬密度:纬密度是指织物上纱线纵向排列的密度,通常用纱线数目
表示。
计算方法为纱线数目除以织物长度。
纬密度的计算方法如下:纬密度=纱线数目/织物长度
3.纬幅:纬幅是指织物在纵向的尺寸,即织物的宽度。
纬幅的计算方
法是测量织物的最大宽度。
可以使用直尺或其他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4.染色牢度:染色牢度是指织物上的颜色牢度和抵抗褪色的能力。
常
见的染色方法包括染色和印花等。
染色牢度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或标准测
试方法进行测量。
常见的染料牢度测试方法有湿擦牢度、干擦牢度、水洗
牢度等。
以上是针织面料规格指标的基本计算方法。
在实际生产中,还需要根
据不同的产品要求和工艺要求进行定制化的规格指标计算。
通过规格指标
的控制,可以保证针织面料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纺织常用计算公式分为定长制计算公式和定重制计算公式二种

一、纺织常用计算公式分为定长制计算公式和定重制计算公式二种。
1、定长制计算公式:(1)、旦尼尔(D):D=g/L*90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2)、特克斯(号数)[tex(H)]: tex=g/L*1000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3)、分特克斯(dtex): dtex=g/L*90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2、定重制计算公式:(1)、公制支数(N):N=L/G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2)、英制支数(S):S=L/(G*84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磅),L为丝线的长度(码)二、纺织单位选择换算公式:(1)、公制支数(N)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9000/N(2)、英制支数(S)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5315/S(3)、分特克斯(dtex)与特克斯(tex)的换算公式:1tex=10dtex(4)、特克斯(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tex=D/9(5)、特克斯(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tex=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6)、特克斯(tex)与公制数(N)的换算公式:tex=1000/N(7)、分特克斯(d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tex=10D/9(8)、分特克斯(d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 dtex=10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9)、分特克斯(dtex)与公制支数(N)的换算公式:dtex=10000/N(10)、公制厘米(cm)与英制英寸(inch)的换算公式:1inch=2.54cm(11)、公制米(M)与英制码(yd)的换算公式:1码=0.9144米(12)、绸缎平方米克重(g/m2)与姆米(m/m)的换算公式:1m/m=4.3056g/m2(13)、绸缎的实际重量与磅重的换算公式:磅重(lb)=每米绸重(g/m)*0.9144(m/yd)*50(yd)/453.6(g/yd)三、检测方法:1、手感目测法:此法适用于呈散纤维状态的纺织原料。
纺织常用计算公式分为定长制计算公式和定重制计算公式二种

、纺织常用计算公式分为定长制计算公式和定重制计算公式二种。
定长制计算公式:(1)、旦尼尔(D)=g/L*90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2)、特克斯(号数)[tex(H)]: tex=g/L*1000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3)、分特克斯(dtex): dtex=g/L*90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定重制计算公式:(1)、公制支数(N):N=L/G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2)、英制支数(S):S=L/(G*84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磅),L为丝线的长度(码)2、选择换算公式:(1)、公制支数(N)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9000/N(2)、英制支数(S)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5315/S(3)、分特克斯(dtex)与特克斯(tex)的换算公式:1tex=10dtex(4)、特克斯(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tex=D/9(5)、特克斯(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tex=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6)、特克斯(tex)与公制数(N)的换算公式:tex=1000/N(7)、分特克斯(d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tex=10D/9(8)、分特克斯(d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 dtex=10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9)、分特克斯(dtex)与公制支数(N)的换算公式:dtex=10000/N(10)、公制厘米(cm)与英制英寸(inch)的换算公式:1inch=2.54cm(11)、公制米(M)与英制码(yd)的换算公式:1码=0.9144米(12)、绸缎平方米克重(g/m2)与姆米(m/m)的换算公式:1m/m=4.3056g/m2(13)、绸缎的实际重量与磅重的换算公式:磅重(lb)=每米绸重(g/m)*0.9144(m/yd)*50(yd)/453.6(g/yd)1、手感目测法:此法适用于呈散纤维状态的纺织原料。
针织工艺计算 纱长、门幅 的公式

纱长计算公式1、单面布——1181/Ne/克重=线圈长度2、双面布——3440/(Ne+1.6)/(克重+100)=线圈长度3、单珠地——2010/(Ne+2.7)/(克重+80)=线圈长度4、双珠地——2280/(Ne+3)/(克重+100)=线圈长度5、1*1罗纹——4388/(Ne+2)/(g+60)=线圈长度6、2*2罗纹——纱长(CM/25R)=228554/(Ne+1)/(克重+70)Ne——英制支数门幅计算公式1、单面布——门幅=针筒总针数/〔1平方米线圈数的平方根*0.375*(线圈长度+1.018)/(纱直径d+0.318〕〕纱直径d=1.3/公制支数的平方根(公支=1.693*英支)单面布门幅简化的公式:横密/CM=0.0026*(Ne+1.05)*(克重+50 )2、双面布——横密(针柱数/CM)=0.00118*(Ne+3)*(克重+110)3、单珠地——A. 横密(针柱数/CM)==线圈总数/1m2开方*900*(线圈长度+0.07)/(D+270)(线圈总数=m2纱长/线圈长度纱长(m)=9000/D*克重*100)单珠地——B. 简化的横密/CM=0.000467*(Ne+11)*(克重+450)4、双珠地——横密/CM=0.00145*(Ne+2.5)*(克重+65)5、1*1罗纹——横密/CM=线圈总数/m2开方*0.301*(线圈长度+0.2)/(纱直径+0.08)新公式:横密/CM=0.000436*(Ne+14)*(克重+400)6、2*2罗纹——CM/针筒每针=550/(Ne+2)/(克重+130)【门幅=总针数*(CM/针筒每针)】。
针织之用线量计算公式

针织之用线量计算公式米化码/0.9114 码化米X0.9114 1码=91.4CM1米=100CM 1分米=10CM1寸=2.54CM 36寸=1码1寸=8英分线:1.四线及骨:(长度+6寸)X25(倍)2.三线1/4 坎车:(长度+6寸)X17(倍)3.三线1/8 坎车:(长度+6寸)X14(倍)4.五线坎车虾苏:(长度+6寸)X30 (倍)5.单针坎车锁链底:(长度+6寸)X8(倍)6.平车:(长度+6寸)X3(倍)7.狗牙花边:(长度+6寸)X28(倍)8.开筒:(长度+6寸)X3(倍)9.开钮门:1码/个算法:整张单的件数X5%加裁数/1个线做多少件=整张单要用多少个线1个线多少码/1件衣服的用量=1个线可以做多少件衣服纸箱单价计算方法纸箱:1.纸箱:(长+宽+5)X(宽+高+3)X2X1.55X单价/100002.纸板:(长+1)X(宽+1)X1.55X单价/10000面料成本核算FTT>3!H|j1,纱支数与针织布的克重有何对应关系?比如144gsm的纯棉平布须用多少支数的纱?K3[&9 %WT{2,针织坯布在染色后克重的变化范围大约是多少?'5;t!a目前所讲的纱支数大都是指“英制支数”,用英文字“S”表示.它的定义是:在公定回潮率下,重一磅的纱线,它的长度有几个840 码,就称为几支纱线.纱线越粗,S值就越小,纱线越细,则“S”值越大.即40S/1要比20S/1的纱支幼细. 这样,在同种结构的针织布中,纱支越幼细,它的克重(g/m2)就越轻.如32S/1平纹布成品克重在135-145G/M2之间,而20S/1平纹布的成品克重在180-190G/M2. `q e<4fE针织胚布在经过前整,煮练,与溶液中的染料结合等一系列化学反应,会吸湿澎化,所以一般都会增重15-20G/M2左右.但会随着原料纤维的选择,织物的构造,染色工艺,染料特性而有一定程度的浮动.如:普梳纱因杂质较多,同种纱支,织物较精梳纱支的成品会较轻;平纹布较罗纹布的线圈构造密实,故胚布与染后的克重相差较罗纹布要小.还有同纱支同种结构的布,织造的密度也会有影响. gS[5U1~3'b按照理论计算出来的纱支/规格米克重和实际上的大不相同. 同一批生产的面料因为拉幅定型处理稍有不同, 克重也会偏差不少.当然,从工厂价目表上看纱支,规格,幅宽,克重, 大致可以知道一定的规律. 反正算克重的那套方法不会简单.举两个例子吧.全棉:40 x 40 + 40D 133 x 72 门幅:48/50 设:纱价33,000元/吨\3 qQlb:+6第一步:算出经纱条数:133 x 50(门幅)= 6650 (经条总数)40支化成Deniel. 5310(系数)/ 40D = 133 Deniel #6650 x 133 / 9000(系数)=97。
纺织纱线计算公式和换算关系

纺织纱线计算公式和换算关系纺织行业对纱线的计算可分为定长制和定重制两种,下面将重点介绍纱线的定长制与定重制计算公式、换算关系与计算方法,以及公制单位与英制单位的换算关系。
(1)旦尼尔(D):D=g/L*9000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2)特克斯(号数)[tex(H)]:tex=g/L*1000,其中g为纱(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3)分特克斯(dtex):dtex=g/L*10000,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 为丝线的长度(米)。
(1)公制支数(N):N=L/G,其中G为纱(丝)的重量(克),L为纱(丝)的长度(米);(2)英制支数(S):S=L/(G*840),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磅),L为丝线的长度(码)。
(1)公制支数(N)与旦尼尔(D)的换算关系:D=9000/N;(2)英制支数(S)与旦尼尔(D)的换算关系:D=5315/S;(3)分特克斯(dtex)与特克斯(tex)的换算关系:1tex=10dtex。
(1)特克斯(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tex=D/9;(2)特克斯(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tex=K/S(K=590.5);(3)特克斯(tex)与公制支数(N)的换算公式:tex=1000/N;(4)分特克斯(d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tex=10D/9;(5)分特克斯(d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dtex=0.1K/S(K=590.5);(6)分特克斯(dtex)与公制支数(N)的换算公式:dtex=100/N;注:本文中K值均取590.5。
(1)公制厘米(cm)与英制英寸(inch)的换算公式:1inch=2.54cm;(2)公制米(m)与英制码(yd)的换算公式:1码=0.9144m;(3)绸缎平方米克重(g/m2)与姆米(m/m)的换算公式:1m/m=4.3056g/m2;(4)绸缎的实际重量与磅重的换算公式:磅重(lb)=米绸重(g/m)*0.9144(m/yd)*50(yd)/453.6(g/yd)。
纺织常用计算公式分为定长制计算公式和定重制计算公式二种

纺织常用计算公式分为定长制计算公式和定重制计算公式二种。
1、定长制计算公式:(1)、旦尼尔(D):D=g/L*90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2)、特克斯(号数)[tex(H)]: tex=g/L*1000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3)、分特克斯(dtex): dtex=g/L*90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2、定重制计算公式:(1)、公制支数(N):N=L/G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2)、英制支数(S):S=L/(G*84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磅),L为丝线的长度(码)二、纺织单位选择换算公式:(1)、公制支数(N)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9000/N(2)、英制支数(S)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5315/S(3)、分特克斯(dtex)与特克斯(tex)的换算公式:1tex=10dtex(4)、特克斯(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tex=D/9(5)、特克斯(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tex=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6)、特克斯(tex)与公制数(N)的换算公式:tex=1000/N(7)、分特克斯(d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tex=10D/9(8)、分特克斯(d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 dtex=10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9)、分特克斯(dtex)与公制支数(N)的换算公式:dtex=10000/N(10)、公制厘米(cm)与英制英寸(inch)的换算公式:1inch=2.54cm(11)、公制米(M)与英制码(yd)的换算公式:1码=0.9144米(12)、绸缎平方米克重(g/m2)与姆米(m/m)的换算公式:1m/m=4.3056g/m2(13)、绸缎的实际重量与磅重的换算公式:磅重(lb)=每米绸重(g/m)*0.9144(m/yd)*50(yd)/453.6(g/yd)三、检测方法:1、手感目测法:此法适用于呈散纤维状态的纺织原料。
纱支比例计算公式

纱支比例计算公式
介绍
纱支比例是细支纱和粗支纱之间的比例,它是支纱类型的主要指标。
纱支比例表示一种纱线具有多少细支和多少粗支纱,大多数情况下,其细支和粗支的比例为25:75。
纱支比例不同
也影响纺织品的质量。
例如,织物的板型直度受当前纱支比例的影响,而细支纱占比过多会减轻板型的直度,而太多的粗支纱又会使纱线变粗,降低产品质量。
纱支比例成功运用时,可增加纱线所能穿孔的多样性,改变穿孔后所表现出来的花纹,同时也可改善结构强度和弹性,使织物具有良好的拉伸性和密度。
通常情况下,细支纱的纱支比例在75:25和66:34之间,而粗支纱的纱支比例通常在34:66和25:75之间。
如果需要计算纱支比例,纤维支数与羊毛支数相除,就可以得出纱支比例,如:(30羊毛支/ 75纤维支)=0.4,即(羊毛支/纤维支)=
0.4,纱支比例= 0.4:1。
由于纱支比例影响到纺织品质量,因此,在任何生产阶段都必须实时检查纱支比例,以确保纤织品达到设计和质量要求,而且纱支比例计算结果需要一定的精度和准确。
总之,纱支比例是纱线的重要指标,影响着纺织品的质量,所
以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都必须将它纳入质量检查范围,以确保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