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周岁时儿童的数学能力

合集下载

3到6周岁时儿童的数学能力

3到6周岁时儿童的数学能力

3周岁时儿童的数学能力1.会按生活习惯看钟,知道早上两针竖起来成一直线时应当起床,中午两个针都指钟顶就要吃午饭了,午后两个针再竖起来时爸爸妈妈下班回家。

晚上短针横指时就要睡觉了。

宝宝学会看数字之后,短针指某个数字,长针指针顶就是那个数字的几点钟。

2.分清长短,高矮,大小,多少,厚薄,粗细等。

宝宝会利用重叠法或一对一的排队法区分清楚.3.记住家庭的楼号,门号和电话号码.4.通过赢大小的游戏理解数字顺序的大小,会用卡片玩1~5或1~10的赢大小游戏5.基本上会写10个阿拉伯数字,但有时会发生方向或笔顺的错误.未有机会学习的孩子也能看懂1,8,7或者4等容易分辨的数字.6.看到两个并排的数字,能读出几十几的两位数7.分清自己身体部位的左右,分清鞋的左右.理解上街时如果去的方向是向右转,回来的方向应当是向左转.8.3岁时可背数到50,点数到12~13,能拿取4~8件东西,5以内的加减可以理解9.会拼合上图,正方和三角形的1/2,1/3和1/4.也能将圆,正方形和三角形切分为两份,三份,和四份.10.通过摆10学会了10的组成,知道1+9,2+8,3+7,4+6,5+5都等于10.个别孩子利用10的组成学会心算3~4个数的连加,快速说出4周岁时儿童的数学能力数加法1.画正方形至少有3个直角2.迅速找适合的两个三角形拼成正方形,长方形和菱形3.会读三位数,会做不进位的三位一、学画正方形4.点数与背数基本相等,少数达到80~100.约有1/3人能从点数最大数倒数到15.懂得单数及双数,会用双数摆成5排以快速数数6.会做5以下的连加,少部分孩子会做10以下的连加7.会做10以下的减数,约有1/3的孩子能用倒数数法做20以下的减数8.会倒述两位数,约半数能倒述三位数9.会看图或实物算出看不到的积木块数10.会正确敲儿歌的节拍,仅有少数个别孩子能说出歌曲的拍数5周岁时儿童的数学能力1.会切分圆形为相等的6~12份2.认识1元,5角,1角硬币,学会凑够硬币付钱3.认识量尺,会用量尺画正方形及长方形4.认识量液体的刻度,会量出所要求数量的液体5.学会看钟表,能正确读出时间6.会用一定的长度作半径画圆形7.会计算人数:按人数及不同年龄优惠计算付车票及门票的钱数(简单整数的票)8.懂得公斤,市斤,两的含义9.会买小食物,懂得付钱10.会玩数字接龙或图形接龙等轮流的游戏6周岁时儿童的数学能力1.宝宝认识纸币,会兑换,.会找钱2.能倒述4位熟3.会画灵性及五角星4.会用量尺画立体图5.会看日历,能分清今日是几年,几月,几日.星期几6.会记帐,将收入和支出算清楚7.会做5以内十张卡片的连加8.会用一定数量的钱按计划购物9.会读出算盘上珠子所表达的4位数10.分清东南西北,会看本市地图,找出家庭的位置。

三岁智力标准

三岁智力标准

三岁智力标准三岁是孩子成长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大脑开始迅速发育,他们开始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开始探索周围的世界,开始建立社交关系。

因此,了解三岁智力标准对于家长和教育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三岁时,孩子的智力发展表现出一系列的特征和标准。

首先,他们开始展现出更加复杂的语言能力,能够说出更多的词汇并且开始组成简单的句子。

他们也能够理解更复杂的指令和问题,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

其次,三岁的孩子开始展现出更加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他们喜欢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喜欢听故事和编故事,喜欢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

这些都是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的表现。

此外,三岁的孩子开始展现出更加独立的能力。

他们能够自己穿衣、洗手、整理玩具等简单的生活技能。

他们也开始表现出更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喜欢尝试新的事物和解决问题。

在认知方面,三岁的孩子开始展现出更加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

他们能够理解一些简单的数量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

他们也开始展现出更加持久的注意力,能够集中精力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和游戏。

在情感和社交方面,三岁的孩子开始展现出更加丰富的情感表达和社交技能。

他们能够表现出对他人的关心和爱护,能够与其他孩子进行简单的互动和合作。

他们也开始展现出更加独立的情感表达能力,能够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总的来说,三岁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在这个阶段展现出了许多重要的智力标准。

了解这些标准对于家长和教育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引导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孩子在三岁时的智力发展,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4周岁宝宝学习计划数学

4周岁宝宝学习计划数学

4周岁宝宝学习计划数学在早期教育中,数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数学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和数学能力。

而对于4周岁的宝宝来说,数学教育更是需要从小抓起,因此有必要给4周岁的宝宝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数学学习计划。

在4岁这个阶段,孩子的数学学习应该以玩乐的方式为主,注重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以下是一个适合4周岁宝宝的数学学习计划:1. 认识数字:从1到10首先,让宝宝认识数字1到10,并且能够辨认和书写这些数字。

可以通过数字卡片、数字拼图等方式让宝宝认识数字,并且和宝宝一起玩数字游戏,加深对数字的记忆和理解。

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例如购物时,给宝宝机会去数数,让宝宝能够将数字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 量的概念让宝宝对量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比如大、小、多、少、高、矮等。

通过比较不同大小和数量的物品,告诉宝宝哪个更多,哪个更少。

可以让宝宝在日常生活中帮忙做一些简单的分配工作,比如分发饼干、水果等,让宝宝能够感受到不同数量的差异。

3. 形状和颜色让宝宝认识一些基本的图形和颜色,比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红色、蓝色、黄色等。

可以通过玩具、图书、游戏等方式教授宝宝认识形状和颜色,同时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一些颜色和形状鲜明的物品,让宝宝去观察和认识。

4. 简单的数学游戏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和宝宝一起玩一些简单的数学游戏,比如数数游戏、拼图游戏、大小比较等。

这些游戏不仅可以帮助宝宝巩固对数字、形状、颜色的认识,同时还可以锻炼宝宝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5. 故事和歌曲可以通过数学故事和数学歌曲来教授宝宝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

比如通过故事和歌曲来教授宝宝加减法、简单的数学问题等。

这样既可以让宝宝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同时还可以增加宝宝对数学的兴趣。

6. 定期复习定期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将宝宝学过的内容整理成卡片或者记事本,然后定期复习和巩固。

同时还可以在复习的基础上逐渐增加一些新的数学学习内容,确保宝宝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能够不断前行。

3—6岁儿童发展指南完整版数学

3—6岁儿童发展指南完整版数学

3-6岁儿童数学发展指南
第一部分:数学教育的重要性
数学教育对于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数学学习,儿童不仅能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


3-6岁这个阶段,儿童正处于快速成长和学习的关键时期,因此数学教育的开展尤为重要。

第二部分:数学教育的目标
3-6岁儿童的数学发展阶段主要包括对数字、形状、大小等数学概念的认知。

数学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儿童建立一个基础的数学概念体系,培养其数学思维和创造力,为日后更深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部分:数学教育的方法
1. 创造性游戏
通过各种有趣的游戏和玩具,引导儿童感知数字、形状、大小等数学概念,如用积木搭建模型,进行数数游戏等。

2. 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让儿童参与一些简单的数学计算,如分配玩具数量、让儿童自己数钱等,培养他们对数字的敏感度。

3. 故事配图
利用有趣的故事配图,让儿童通过图片理解数学概念,如图中有几只小猫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结语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科学合理的数学教育方法,可以帮助3-6岁儿童建立良好的数学基础,为将来更深入的学习做好准备,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希望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能够重视数学教育,创造一个有利于儿童数学发展的学习环境。

游戏中学数学—1-6岁孩子从玩中进入数学天地的几个过程

游戏中学数学—1-6岁孩子从玩中进入数学天地的几个过程

游戏中学数学——1-6岁孩子从玩中进入数学天地的几个过程一、背数和点数背数和点数不同,背数时孩子只是在背唱顺口溜,只在9进10时略加注意就可以往下背诵。

点数要求手口一致,如一边拨珠一面数数,或一边摆积木一面数数。

两风半之前孩子手的动作欠灵活,经常手口不一致。

到33-36个月时手的灵活性逐渐增加,半数儿童能手口相符地数6-8个,最优秀的能点数12个且做到手口一致。

4岁以后用10个珠子一行的数数器帮助数数,可以减少进位时的差错,平均4-5岁儿童可以手中一致地点数到40-45。

二、按数拿取一岁时几乎所有孩子都会按大人的要求拿取1个,约半数能按指示拿取两个。

两岁时几乎都能拿取3个,就算会背数到30,点数到10但按数拿取3个已是最确切的量,拿4个时就捧出一大堆数不清楚了。

但两岁时孩子知道从拿取的3个当中取走1个后还剩2,拿走2个后还剩1,放下两个就有3。

也知道两边都有3个就是“一样多”,3个之内能分清哪边多。

3岁时多数会按数拿取4个,部分会拿取5个,4岁时几乎所有孩子都会拿取5-6个,部分会信口开河拿取8-10个。

会拿取几个就会在那几个之内进行加减。

5-6岁的儿童会拿取10个,约半数能拿取到20个。

个别儿童会按5个一组,一直拿取到100个。

5-6岁一年之内会有很大的进步。

如果从4岁半起,展开一些猜测及拿取的游戏,到5岁时,几乎全组儿童都能拿取100,并有可能在100之内进行加减。

按数拿取是孩子真正识数的上限,这个限的确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

三、学认数字从19个月起,少数儿童会指挂历上的1;两岁时72%的儿童会指和说出挂历上的1和8;3岁前有40%的儿童已经学会认数字1-10;46个月时9.6%的儿童会写1~2个数字;到56个月时72%的儿童会写10个阿拉伯数字。

孩子们最常写错的是6和9,也常将3写成ε,将6写成?,这种错误一般都能在66个月前纠正。

四、复述数字复述数字就是顺着背出大人口授的数字,这要求儿童有短暂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三岁算数方法

三岁算数方法

三岁算数方法
三岁的孩子可以开始学习一些简单的算数方法,以下是一些适合三岁孩子的算数方法:
1. 数字认知:教孩子认识数字,并让他们能够正确地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

可以使用卡片、书籍等教具来帮助孩子学习数字。

2. 数量概念:让孩子了解不同数量的概念,例如多少个苹果、多少个球等。

可以使用实物或图片来帮助孩子理解数量的概念。

3. 数字顺序:教孩子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数字,例如从1到10或从1到20。

可以使用游戏或歌曲等方式来帮助孩子记忆数字的顺序。

4. 加法和减法:教孩子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例如2+1=3或3-1=2。

可以使用实物或图片来帮助孩子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5. 形状和空间感:教孩子认识不同的几何形状,例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并让他们了解这些形状的特征和属性。

可以使用拼图、积木等教具来帮助孩子学习形状和空间感。

需要注意的是,三岁的孩子的学习能力有限,需要采用简单易懂的方式来教授算数知识,并且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7岁数学脑的发育期

3-7岁数学脑的发育期

3-7岁右脑数学发育期3-7岁孩子在大脑发育的关键期,数学的形象思维能力代表着智慧。

数学是自然学科,在孩子生活的世界里,数学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

包括新生儿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手指头、两双手等等,都会激发孩子大脑潜意识活动中有关数、量、形、位、几何等数学思维,即潜智数学。

这套数学课程针对3-7岁孩子形象思维的特点,运用教学玩具的形式,让幼儿通过眼看识别、手操作带动大脑进行形象思维活动的自主学习形式,建立数学形象思维能力,为日后学习数学进行逻辑推理分析奠定基础。

使逻辑数学形象化的学习方式是爱育幼童的独创,开辟了人类历史上学习数学的先河。

孩子兴趣浓厚,效果显著。

认识数学:多少年的误区,人们都认为数学是逻辑思维,逻辑数学,于是在中国孩子的数学学习用具里面充满了抽象的概念,这样就导致了孩子学不懂、没兴趣,本应该在3-7岁大脑发育的关键期积累大量的数学形象,却常常是因为孩子没兴趣而无法进行,等到上了小学后出现了不爱数学、学不懂数学的现象。

幼童专家团队经过大量的研究、探索、实践发现,数学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得出的逻辑结果。

比如:5+3=8孩子必须在形象思维中储存相关的形象素材,即4个数量与4个数量的关系,2个数量与6个数量的关系,1个数量与7个数量的关系,0个数量与8个数量的关系,有了这样的形象思维基础,孩子们才能自己总结出规律,得出逻辑关系。

如果以形象的方法让幼小的孩子们学玩数学,不但能激发他们极高的数学兴趣,更重要的是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为以后在数学领域里面获得成就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学习数学的关键年龄:3-7岁是在右脑潜意识活动的重要时期,是数学的敏感度极高的时期,是打好数学基础、激发数学能力、培养数学形象思维的关键时期。

幼童右脑数学的优势:课程系统:细分级别,包括全部基础。

课程全面:涵盖了数学的所有基本常识。

课程新颖:大量的教玩学具分别由木质、胶质、塑质、图卡、EVA、纸质等精制而成。

孩子通过玩来认识数学,了解数学,掌握数学,喜欢数学,探究数学,创造数学。

4岁儿童数学知识点总结

4岁儿童数学知识点总结

4岁儿童数学知识点总结
1.基本的数学概念
在4岁的年龄阶段,孩子开始学习并理解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比如数量、形状、颜色、大小等。

他们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数量和特征,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比较。

2.认识数字
四岁的孩子开始学习认识数字,他们能够逐渐认识1到10的数字,并能够用手指进行计数。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数数游戏、数数歌曲等方式帮助孩子认识数字,并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

3.简单的加减法
在4岁的年龄阶段,孩子可以开始学习简单的加减法。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操作,比如用水果、玩具等物体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并且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巩固孩子的运算能力。

4.形状和空间
在四岁的年龄阶段,孩子开始学习认识和描述一些基本的几何形状,比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并且能够理解物体的位置关系,比如上下、里外、前后等。

5.时间的概念
四岁的孩子开始学习和理解时间的概念,比如昨天、今天、明天的概念,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单位,比如小时、分钟等。

以上是一些4岁儿童数学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家长和老师能有所帮助。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技能。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求知欲和思维能力,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會倒述兩位數,約半數能倒述三位數;
9、 會看圖或實物算出看不到的積木塊數;
10、會正確敲兒歌的節拍,僅有少數個別孩子能說出歌曲的拍數。
5周歲時兒童的數學能力
1、 會切分圓形爲相等的6-12份;
2、 認識1元、5角、1角硬幣,學會湊夠硬幣付錢;
3、 認識量尺,會用量尺畫正方形及長方形;
4、 認識量液體的刻度,會量出所要求數量的液體;
9、 會拼合上圖,正方和三角形的1/2,1/3和1/4。也能將圓、正方形和三角形切分爲兩份、三份和四份;
10、通過擺10學會了10的組成,知道1+9,2+8,3+7,4+6,5+5都等于10。個別孩子利用10的組成學會心算3-4個數的連加,快速說出答案。
4周歲時兒童的數學能力
1、 畫正方形至少有3個直角;
■ 讓孩子明白「享受過程」比「贏得勝利」更重要
孩子會在意輸贏,有部份原因是在於爸媽的態度。或許爸媽自認並沒有要求孩子贏,但如果對孩子輸和贏時的態度沒有適當的表達,會讓孩子產生錯誤的連結和歸因;例如,孩子贏時大力稱讚獎勵,輸時卻未給予正面的鼓勵,甚至表達出可惜的樣子,就可能給孩子一種無形的壓力。爸媽應該強調的是,孩子在過程中是否積極努力、是否有進步、是否享受其中的樂趣,而對此加以讚揚。
活動2:演故事
幼兒精力充沛,聽故事不夠過癮,也可以故事為劇本,自導自演一番。幼兒的想像力豐富,紙箱可以當家,幾根草可以當菜,一個人可以當好幾個人用,就可以演出許多故事。這樣的表演活動提供幼兒機會,自然而然的以自己的話語說出故事中的對白,描述故事的情節,是一種高級的語文活動,表示幼兒已經脫離鸚鵡學舌的階段,能夠用自己的話語表達意思,與他人溝通。
孩子為什麼這麼在乎輸贏?
受挫折的感覺當然不好,但爸媽總會問「有那麼嚴重嗎?」,孩子自己或許除了「不高興」之外,也說不出所以然來;其實,這其中隱含了下列許多微妙的心理因素,包括:
● 對輸贏意義的理解太過簡化:孩子容易單純的以結果來評判事情,內心覺得「贏了就是比較棒的」、「輸了就表示我不好」。
●好勝心:「我就是很想贏啊!贏的感覺比較好」。
■讓孩子了解自己的進步,並面對下一次的挑戰
比賽本來就是有輸有贏,有時你贏,有時我贏,這樣的比賽才有意思。爸媽可以告訴孩子,他人勝利時,並不是表示自己很差勁,而是自己還有挑戰的空間,同時也別忘了提醒孩子看看自己是不是比上一回更進步。
■教導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並示範自己的態度
當孩子遭遇挫敗時,引導孩子對此失敗作正向的歸因與思考,讓孩子能夠對失敗結果加以釋懷,並且還能保持自信心。爸媽更要鼓勵孩子不要逃避曾經失敗的項目,以後還要更努力嘗試。
爸媽自己遇到問題時所展現的態度,也是教導孩子的好機會,讓孩子看到爸媽遭遇挫敗時如何面對及解決困難。例如,燒焦了一鍋菜,別氣急敗壞,不妨與孩子分享:「好可惜喔!今天吃不到這道菜了,不過沒關係,媽咪已經知道祕訣在哪裡了,下次一定可以做得很好吃。」
時常面對輸贏,就愈來愈能保持平常心
從好的角度來看,孩子在乎輸贏、好勝心強,其實是一種激勵自己的動力,但是除了有「想要贏」的積極心態,也同時要有「輸得起」的胸襟勇氣。爸媽平日和孩子玩遊戲時,不需要刻意讓孩子贏,以免讓很少失敗的孩子養成無法接受失敗的心態;應該讓孩子體會「有輸有贏」本來就是常態,輸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如果能從小帶領孩子樂觀、從容地看待成功與失敗,孩子將能有不怕挫折、奮勇向前的人生態度去面對未來的挑戰。
活動1:講故事
幼兒喜歡聽故事。為幼兒講(朗讀)故事,不僅提供幼兒娛樂,更重要的是它能提供幼兒許多「語料」,為將來的說話、寫作儲存資本。幼兒將因著您對他所說的故事,而學會如何使用語言表達情感、描述事件。對幼兒講故事時,若是他們提出問題或插話,家長應持鼓勵的態度,回應他們的發言。這樣,您就將講故事轉化成您與幼兒間的一種親子互動,不但有助幼兒的聆聽及說話能力,也能為親子情感加溫。
前面介紹的句子拉長法觀念,也可運用在文字接龍遊戲中。大家先都說一個字,第二回合要用該字造成一個詞,第三回合要用那個詞造成一個句子,第四及以後的回合要再拉長那個句子。大家可先說好通過幾個回合就算過關。例如:「玩」變成「好玩」,變成「這個遊戲很好玩」,再變成「這個遊戲很好玩。我還要再玩一遍。」
玩遊戲輸了時,孩子在想什麼?
3、 會畫菱形及五角星;
4、 會用量尺畫立體圖;
5、 會看日曆,能分清今日是哪年、哪月、哪日、星期幾;
6、 會記帳,將收入和支出算清楚;
7、 會做5以內十張卡片的連加;
8、 會用一定數量的錢按計劃購物;
9、 會讀出算盤上珠子所表達的4位數;
10、分清東南西北,會看本市地圖,找出家庭的位置。
語文智能的發展有階段性,大抵言之,是由聆聽、說話,進步到識字、閱讀與寫作。對4-6歲階段的幼兒而言,因為識字有限,最適合著力的點應是包括聆聽、說話與識字能力的培養。
如何讓孩子學會「輸得起」?
人不可能一輩子是贏家,遊戲輸了是小事,孩子的未來會面對更多更大的挫折與挑戰,學會「輸得起」,甚至比學會「如何去贏」更重要。輸得起,就是有能力調適自己的心情及想法,坦然面對不太愉快的逆境,而且能夠有重新來過的勇氣。爸媽應該要怎麼做呢?
■接納孩子的情緒,體會孩子的感受
孩子輸了已經夠難受了,雖然表達的方式不恰當,但爸媽應試著用同理心去安撫孩子,讓孩子感受爸媽知道自己不是無理取鬧,自己其實也很懊惱,只是控制不了情緒。如果孩子有足夠的表達能力,建議爸媽可以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感覺,然後予以適當的疏導。
2、 迅速找適合的兩個三角形拼成正方形、長方形和菱形;
3、 會讀三位數,會做不進位的三位數加法;
4、 點數與背數基本相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數達到80-100。約有1/3人能從點數最大數到1;
5、 懂得單數及雙數,會用雙數擺成5排以快速數數;
6、 會做5以下的連加,少部分孩子會做10以下的連加;
7、 會做10以下的減數,約有1/3的孩子能用倒數數法做20以下的減數;
活動4:文字接龍
當孩子的詞彙逐漸增多後,可以開始玩文字接龍。文字接龍簡單易玩,不需任何設備,最適合在交通的路途中用來排遣光陰。接龍可以由造詞開始,遊戲規則很簡單:大家輪流依據前一個人所造之詞的最後一個字為開頭,造一個新詞,例如:爸爸說「天空」,媽媽說「空氣」,幼兒說「氣球」,爸爸又說「球場」……造不出新詞的人就遭到淘汰,誰能堅持到最後就是第一名。大家需要事先決定是否可用同音字(例如:「氣球」可接「求救」。若允許使用同音字,可降低遊戲難度),並規定不能造結尾是「子、了」等難以接續的詞。
5、 基本上會寫10個阿拉伯數字,但不時會發生方向或筆順的錯誤。未學習的孩子能看懂1、8、7、4等數字。
6、 看到兩個並排的數字,能讀出幾十幾的兩位數;
7、 分清自己身體部位的左右,分清鞋的左右。理解上街若去的方向是向右轉,回來的方向應當是向左轉;
8、 可背數到50,點數到12-13,能拿取4-8件東西,5以內的加減可以理解;
5、 學會看鍾表,能正確讀出時間;
6、 會用一定的長度作半徑畫圓形;
7、 會計算人數,按人數及不同年齡優惠計算付車票及門票的錢數(簡單整數的票);
8、 懂得公斤、市斤、兩的含義;
9、 會買小食物,懂得付錢;
10.會玩數字接龍等輪流的遊戲。
6周歲時兒童的數學能力
1、 認識紙幣,會兌換,會找錢;
2、 能倒數4位數;
3周歲時兒童的數學能力
1、 會按生活習慣看鍾;
2、 分清長短、高矮、大小、多少、厚薄、粗細等,會利用重疊法或一對一的排隊法區分清楚;
3、 記住家庭樓號、門號和電話號碼。經過練習能學會按鍵打電話,記住2-3組8位數電話號碼;
4、 通過贏大小的遊戲理解數字順序的大小,會用卡片玩1-5或1-10的贏大小遊戲;
活動3:玩故事
「玩」是幼兒生活的重心,若與故事連結,則有相乘的效果。「老師說」這個遊戲,就很可以與故事中所提到的一些動作結合。當幼兒由故事中學到一些動詞,例如:灰姑娘「一邊跪著擦地板,一邊唱歌」、白雪公主「吃了毒蘋果,昏倒了」、小鹿班比「高興得跳起來」等,都可以取代「起立、坐下、摸頭」等傳統的老師說指令,小孩有新鮮感,玩得特別高興。先請幼兒當學生,跟著你的指令做動作;熟練後,親子角色互換,讓幼兒當老師,喊口令指揮你的動作。這樣,幼兒無形中就學會如何演出(與說出)這些句子以及這些句子的意思。
即使年齡相仿,每個孩子面對失敗情境的表現是不同的,有些孩子會很激烈,令人無法招架;有些孩子,雖然表情失望,卻能沈默接受;甚至有些孩子,笑一笑就沒事了。這除了是個性氣質不同以外,也和孩子的挫折忍受力有關。
挫折忍受力是遭遇挫折情境時能夠承受壓力和打擊,而堅持下去的一種內在能力。會讓孩子產生挫折的不光只是遊戲競賽時的失敗,另外像被爸媽或老師責罵、覺得自己表現不如兄弟姊妹或同學、或是被同儕排斥等,都可能是孩子覺得挫敗的來源。
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難道他們不知道遊戲輸了並不丟臉、輸了還胡鬧才會讓人側目嗎?其實,孩子的反應很直接,他們對得失沒有想得太多,對人際互動的分際也沒有太深的理解,就只是覺得輸了不開心而已。相較於不時處於與他人比較或競爭環境的成人,孩子因為社會經驗有限,在面對挫折時,調適與處理的成熟度不足,就容易有失態的表現。許多爸媽面臨這種狀況,為了想盡快解決窘境,常會直接指責孩子的不是,但已經因為失敗而心情低落的孩子,可能會更覺得受挫、難堪,甚至產生無法收拾的行為。
● 希望被讚賞及重視: 「如果我贏了,爸爸媽媽會說我好棒」、「我贏的話,別人都會覺得我是最好的」。
● 無法壓抑的失落感:「我輸了,心裡好難過、好不舒服」。
● 對自己感到失望:「我一定很差勁,才會輸」、「我輸了,我是個糟糕的小孩」。
● 覺得沒面子:「我輸了,在大家面前好丟臉」。
面對挫敗,孩子表現各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