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与执业医师、规培政策关系

合集下载

执业医师注册全科医疗范围的相关政策

执业医师注册全科医疗范围的相关政策

执业医师注册全科医疗范围的相关政策1999年7月16日,卫生部《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卫生部令第5号)第二条规定,“医师经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后,方可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活动。

执业类别是指临床、中医(包括中医、民族医和中西医结合)、口腔、公共卫生。

未经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者,不得从事医疗、预防、保健活动”。

2001年6月20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下发《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卫医发〔2001〕169号)中,规定临床类别医师执业范围共17个专业,其中包括全科医学专业;规定“医师进行执业注册的类别必须以取得医师资格的类别为依据,医师不得从事执业注册范围以外其他专业的执业活动”;对基层卫生机构放宽注册范围,即“在县及县级以下医疗机构执业的临床医师,从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确因工作需要,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考核批准,可申请同一类别至多三个专业作为执业范围进行注册”,“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执业的临床医师因工作需要,经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取得公共卫生类医师资格,可申请增加公共卫生类别专业作为执业范围进行注册;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执业的公共卫生医师因工作需要,经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取得临床类医师资格,可申请增加临床类别相关专业作为执业范围进行注册”;规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全科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者,方可申请注册全科医学专业作为执业范围”。

2006年6月29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卫妇社发〔2006〕239号)中规定,“临床类别、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注册相应类别的全科医学专业为执业范围,可从事社区预防保健以及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疗,不得从事专科手术、助产、介入治疗等风险较高、不适宜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的专科诊疗,不得跨类别从事口腔科诊疗”:“临床类别、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全科医学工作,申请注册全科医学专业为执业范围,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取得相应类别的全科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预防医学可以当医生吗

预防医学可以当医生吗

预防医学可以当医生吗预防医学可以当医生吗预防医学毕业后可以从事公共卫生和疾病控制工作,不能做临床医生,不能给人看病读预防医学的人毕业以后可以当医生吗?预防医学如果想当临床医生可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

预防医学还可从事临床科研工作(进流行病、地方病研究所),或者从事卫生防疫、卫生宣传普及,卫生事业管理、社会医学研究等相关工作。

非医领域可从事环境保护与监测、海关疫检等。

预防医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宏观与微观的技术手段,研究健康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阐明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相互关系,制定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为目标的一门医学科学。

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以后可以当医生吗?1、不可以,可以考公共卫生执业医生,如果想考临床医生可以先考临床研究生。

2、09年就不允许预防医学考取临床的执业医了,本科期间与临床的区别就是少学局部解剖,多学了四大卫生加流病和统计,不过预防医学的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医院的医务科、院内感染科、预防保健科、职业病防治工作等,个人感觉没有干临床的有发展。

一般预医对口就业的是疾控中心、卫生监督、职业病防治所等。

预防医学,考研时如果是临床。

毕业可以当医生吗?要是考上临床医学方面的研究生,取得硕士学位,考取了执业医师资格证就可以成为一名医师。

不过从2016年开始预防专业已经不能再跨考临床方面的研究生。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报考要求如下:1)临床医学(除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眼科学和麻醉学以外各专业)只接收全日制本科为五年及以上学制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考生报考;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105105)只接收全日制本科为五年及以上学制西医临床医学和精神医学(医学学位)专业的考生报考;影像医学与核医学(105107)只接收全日制本科为五年及以上学制西医临床医学和医学影像学(医学学位)专业的考生报考;临床检验诊断学(105108)只接收全日制本科为五年及以上学制西医临床医学和医学检验(医学学位)专业的考生报考;眼科学(105111)只接收全日制本科为五年及以上学制西医临床医学和眼视光医学(医学学位)专业的考生报考;麻醉学(105116)只接收全日制本科为五年及以上学制西医临床医学和麻醉学(医学学位)专业的考生报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培训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培训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培训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规定了医师的培训要求和程序。

根据该法,医师培训包括医学本科教育和进修教育两个阶段。

在医学本科教育阶段,学生需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的医学本科教育,取得医学本科学位。

医学本科教育一般为五到七年,在此期间,学生将接受临床、基础医学和公共卫生等课程的培训。

学生需通过统一的考试方可毕业。

在进修教育阶段,医师需进一步接受培训以提高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进修教育分为临床进修和学术进修两个方向。

临床进修主要是在医疗机构进行实际操控和病例观察,以提高诊断和治疗能力。

学术进修则注重医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包括参加科研项目和学术会议等活动。

医师法还规定了医师考试的内容和要求。

医师需通过全国统一的医师资格考试方可获得医师执业资格。

医师资格考试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或省级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组织。

考试内容包括医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和医学伦理等方面。

考试通过后,医师方可注册并获得执业资格。

医师法的制定和实施旨在确保医师的专业素养和执业能力,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医师培训的规范和监管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推动医疗事业的发展。

解惑:预防医学与执业医师、规培政策关系

解惑:预防医学与执业医师、规培政策关系

解惑:预防医学与执业医师、规培政策关系预防医学毕业的学生考生们能当医师吗?医师资格证的性质是行业准入考试合格获得的证书,是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

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医师资格考试报名:1、卫生职业高中毕业生;2、基础医学类、法医学类、护理学类、辅助医疗类、医学技术类等相关医学类和药学类、医学管理类毕业生;3、医学专业毕业,但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方向或毕业证书注明为非医学方向的;4、医学专业毕业,但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方向或学位证书证明学位是非医学的;5、非现役军人持军队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出具的试用期证明报考或在军队报名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6、现役军人持地方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出具的试用期证明报告的;7、持《专业证书》或《学业证书》报名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8、1999年1月1日以后入学的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报考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

考试分为两级四类,即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两级;每级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公共卫生四类。

中医类包括中医、民族医和中西医结合,其中民族医又含蒙医、藏医和维医三类,其他民族医医师暂不开考。

到目前为止,我国医师资格考试共有24种类别。

预防医学毕业生可考取公卫执业医师,取得医师执照后即成公卫医师执业范围:流行病学专业、军事预防医学专业、卫生检验检疫专业、食品安全与营养学专业、卫生统计学专业、劳动卫生学专业、环境卫生学专业、卫生毒理学专业、儿少卫生学专业、妇幼保健学专业、寄生虫病学专业等预防医学本科毕业生是否需要参加“规培”?2014年1月1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中编办、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制度的指导意见》日前正式印发。

《意见》提出,到2015年,各省(区、市)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到2020年,基本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所有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均要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执业助理医师规培政策

执业助理医师规培政策

执业助理医师规培政策
执业助理医师规培政策是指医学院毕业生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后,
参加规定的实践培训,以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

以下是执
业助理医师规培政策的概要:
1. 资格要求:申请者必须持有合法有效的医师资格证书和相应的学位,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规培的基本条件。

2. 培训机构:执业助理医师规培的培训机构包括医疗机构、教育培训
中心等,提供充足的临床实践和知识培训资源。

3. 规培期限:执业助理医师规培的期限一般为一年至三年,具体根据
不同的规培项目和地区政策而定。

4. 培训内容:规培期间,执业助理医师将参与各种临床工作,包括病
例观察、医学检查、诊断治疗等,同时还需参加专业培训班、学术讲
座和科研活动,以提升综合能力。

5. 考核评估:培训期满后,执业助理医师需要参加相关的考试或评估,以评定其是否达到规培标准和要求。

6. 参与者权益:执业助理医师在规培期间享有基本的劳动权益和社会
保障待遇,包括工资、医保和住房等福利。

7. 政策支持:相关政府部门和医疗机构会为执业助理医师规培提供相
关政策及经济支持,以鼓励更多医学生参与该计划。

执业助理医师规培政策的目的是培养高水平的医疗人才,加强医学人
才队伍建设,并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质量。

不断完善执业助理医师规
培政策,是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措施。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835号建议的答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835号建议的答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835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10.10•【文号】•【施行日期】2020.10.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机构与医师,传染病防控正文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835号建议的答复代表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传染病诊疗相关医务人员培养的建议》收悉,根据我委工作职能,现答复如下:一、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一)关于构建支撑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卫生课程体系。

1.加强防治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力度。

将预防医学科业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目录,鼓励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探索复合型公共卫生医师培训模式。

遴选预防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55个。

2018年,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13个省(区、市)启动疾控机构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印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方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试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试行)》,指导各地遴选培训基地17个,累计招收培训公共卫生医师248人,着力培养防治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

2.加强传染病防治相关领域拔尖领军人才培养。

我委一直注重传染病科研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牵头组织实施的“重大新药创制”和“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探索适合本专项特点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持续支持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及传染病专科或综合医院的传染病科室,相关成果共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22项,聚集、培养一大批领军骨干人才和青年英才。

通过实施科研专项,一批传染病学医学科学家脱颖而出,共入选两院院士7名,众多科研骨干成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科研攻关的中坚力量。

(二)关于提高传染病诊疗相关医务人员薪资待遇。

1.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

医师规培政策

医师规培政策

医师规培政策
医师规培政策是指各国政府为了培养和发展医学专业人才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政策。

医师规培政策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培养计划:政府会制定医师培养的总体计划,确定每年需要培养的医师数量和分布,以满足国家医疗服务需求。

2. 培养机构:政府会规定具备医师培养条件的医学院校、医院、培训中心等机构,负责医师的培养工作。

3. 确定培养内容和要求:政府会制定医师培养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包括学科知识、专业技能、临床实践等方面,确保医师具备必要的医学知识和技能。

4. 培养周期:政府会规定医师培养的周期,一般包括本科医学教育阶段和临床实践阶段,培养周期通常较长。

5. 培养质量监控:政府会设立医师培养质量监控机构,对医师培养过程进行监管、评估和认证,确保医师培养质量的达标。

6. 培养费用和奖励政策:政府会制定医师培养的费用标准,并提供相应的奖励政策,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医师的培养,并提高培养质量。

医师规培政策旨在保障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可及性,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提升国家的医疗水平。

不同国家的医师规培政策可能有所不同,但都以满足社会需求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目标。

2020年考研医学生的四证合一和规培政策

2020年考研医学生的四证合一和规培政策

2020年考研医学生的四证合一和规培政策>>>热门推荐:2020年考研报名时间、报名入口专题2020年12月17日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人就《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问:1、2020年起新招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同时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确保合格毕业生可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4证;2、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决定批准64所高校为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

64所院校名单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名单(以学校代码为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路线图2020年12月31日,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正式建立;2020年,各省(区、市)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2020年,基本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所有新进医疗岗位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均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关于培训(1)培训对象:单位委派人员、面向社会招收人员、研究生培训模式:5+3(5年院校教育+3年规范化培训)(2)培训基地:2020年近1200家(由各地方自行探索、自行认定,基地水平参差不齐,培训内容不够规范);2020年559家(由国家实行认定,原则上为三甲医院,保障培训质量)。

(3)培训内容:1)医疗道德作风2)临床实践技能3)专业理论知识4)人际沟通交流5)医疗政策法规(4)政策衔接:1.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并符合国家学位要求的临床医师,可授予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2.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内容实行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可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3.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将培训基地注册为执业地点,不限执业范围。

4.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在具有职业资格的带教教师的指导下实行临床诊疗工作。

5.培训期间,可参加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后,可暂不限执业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惑:预防医学与执业医师、规培政策关系预防医学毕业的学生考生们能当医师吗?
医师资格证的性质是行业准入考试合格获得的证书,是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

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医师资格考试报名:
1、卫生职业高中毕业生;
2、基础医学类、法医学类、护理学类、辅助医疗类、医学技术类等相关医学类和药学类、医学管理类毕业生;
3、医学专业毕业,但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方向或毕业证书注明为非医学方向的;
4、医学专业毕业,但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方向或学位证书证明学位是非医学的;
5、非现役军人持军队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出具的试用期证明报考或在军队报名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
6、现役军人持地方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出具的试用期证明报告的;
7、持《专业证书》或《学业证书》报名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
8、1999年1月1日以后入学的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报考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

考试分为两级四类,即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两级;每级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公共卫生四类。

中医类包括中医、民族医和中西医结合,其中民族医又含蒙医、藏医和维医三类,其他民族医医师暂不开考。

到目前为止,我国医师资格考试共有24种类别。

预防医学毕业生可考取公卫执业医师,取得医师执照后即成公卫医师
执业范围:
流行病学专业、军事预防医学专业、卫生检验检疫专业、食品安全与营养学专业、卫生统计学专业、劳动卫生学专业、环境卫生学专业、卫生毒理学专业、儿少卫生学专业、妇幼保健学专业、寄生虫病学专业等
预防医学本科毕业生是否需要参加“规培”?
2014年1月1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中编办、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制度的指导意见》日前正式印发。

《意见》提出,到2015年,各省(区、市)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到2020年,基本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所有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均要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意见》指出,“5+3”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主要模式,即完成5年医学类专业本科教育的毕业生,在培训基地接受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意见》明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是提高临床诊疗能力,对象为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高等院校医学类专业(指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中医学类和中西医结合类)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或已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

培训基地原则上设在三级甲等医院。

之后
2月21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举行第9期在线访谈,就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接受网友提问中
当网友“小跃”问,预防医学本科毕业后是否需要培训三年呢?
两位卫生部访谈者提到--
贾明艳:在这一次的文件当中是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专业毕业生,包括这么几个类型,一个是临床医学类,一个是口腔医学类,还有中医学类和中西医结合类,不包括预防医学类专业的毕业生。

因此他不用参加我们这次的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

据我们现在了解,国家正在着手启动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工作,等到启动之后有可能就纳入了。

李海潮: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出来后做的是公卫医师,不属于现在的住院医师,住院医师是做临床工作的,本科学历是临床医学专业的。

我们知道公卫医
师的职业内容跟临床医师不一样的,本身没有处方权,所以是以另外一个系列来管理的。

由此,规培生的学涯变相地多延长了三年。

小编对规培制度既看好也不看好,因为这项与国际接轨的制度或许不一定适合我国,现在也处于摸索阶段。

预防医学需要规培的可能性不大,与我们的工作性质有关。

由此预防医学成为了医学专业里唯一一个不需要规培即能考取医师执照的西医专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