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阀
流量比例阀工作原理

流量比例阀工作原理
流量比例阀是一种用于控制流体流量比例的阀门装置。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结构原理:流量比例阀由两个并联的单向阀组成,每个单向阀都有一个调节孔,可通过调节孔的开合程度来调整阀门的开启情况。
2. 工作原理:当流体通过阀门时,先经过一个单向阀。
根据调节孔的开合程度,单向阀只允许一定比例的流体通过,其余的流体将会被阻挡。
通过调节两个单向阀的调节孔,可以控制两个通道的流量比例。
3. 控制方式:流量比例阀通常由液压装置或气动装置来控制。
通过操纵液压或气动调节装置,可以改变单向阀的调节孔的开合程度,进而实现对流量比例的精确控制。
4. 应用范围:流量比例阀广泛应用于需要精确控制流体流量比例的系统中,如化工工艺、液压系统、空调系统等。
它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两个通道的流量比例,以满足不同的工作要求。
总的来说,流量比例阀通过调节单向阀的调节孔来控制两个通道的流量比例,从而实现精确的流量控制。
它的工作原理简单可靠,应用广泛,对于需要精确控制流体流量比例的系统具有重要作用。
最小流量阀详解

最小流量阀,也称自动再循环阀,是一种安装在给水泵出口的泵保护阀,用于防止给水泵在低于负荷运行时,由于过热、严重噪声、不稳定和气蚀而引起的损坏。
只要给水泵的流量低于一定数值,阀的旁路回流口就会自动地打开,以此来保证液给水泵所必需的最小流量。
一、工作原理最小流量阀是连接在泵的出口位置,和止回阀一样,靠介质的推力打开阀瓣,在主通道压力不变的情况下,主通道的流量不同,阀瓣的开度不同,主阀瓣将确定在某一个位置上,主路的阀瓣通过一个杠杆,将主阀瓣的动作传递给旁路,来实现旁路的开关状态。
二、工作过程当主阀瓣打开时,阀瓣带动杠杆动作,杠杆力使旁路关闭。
当主通道的流量减小,打不开主阀瓣时,主阀瓣会回到密封位置,使主通道关闭,阀瓣再一次带动杠杆动作,旁路打开,水从旁路流向除氧器,在压力的作用下,水流到泵的进口,进行再循环动作,从而起到保护泵的作用,见下图。
三、优点最小流量阀(也称自动控制阀、自动再循环阀、自动回流阀),是多种功能集于一体的阀门。
具有以下显著优势:1、最小流量阀为自力式控制阀,杠杆的作用,会自动根据流量调整旁路开度(系统的流量调节),完全机械结构,依靠流量控制阀门,不需要额外的能源。
2、旁路流量可调节控制,阀门整体运行具有高经济性。
3、主通道和旁路均带有止回阀的作用。
4、三通T型结构,适宜于再循环管线。
5、旁路不需要连续的流量,减少耗能。
6、多功能集于一体,减少设计工作量。
7、在前期产品采购、安装调式、以及后期的维护方面,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减少安装和维护成本,总体费用比传统的控制阀系统低。
8、降低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将高速流体造成故障的可能性减到最小,没有气蚀问题和电气接线费用。
9、低流量工况下仍然可以保证泵的稳定工作。
10、泵的保护仅仅只需一个阀,不需其它额外的组件,因不受故障影响,主通道与旁路成为一个整体,几乎免维护。
四、安装最小流量阀安装在泵的出口,应尽可能地安装在被保护的离心泵附近,泵的出口与阀的入口之间的距离,应不超过 1.5米,以防止由液体的脉动引起的低频水击。
流量控制阀的工作原理

流量控制阀的工作原理引言:流量控制阀是一种重要的阀门装置,用于控制液体或气体在管道中的流动速度和流量。
它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化工、能源、石油等行业中,流量控制阀被广泛用于调节和控制流体的流动,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介绍流量控制阀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
一、流量控制阀的种类在控制流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工作原理和结构形式的不同,可以将流量控制阀分为以下几类:1. 扭矩控制阀2. 压降控制阀3. 调压控制阀4. 电动控制阀5. 液力控制阀6. 液位控制阀二、流量控制阀的工作原理流量控制阀通过改变管道中的截面积,调节介质进出口的流量。
它是由阀体、阀座、阀板、阀杆和执行机构等组成的。
当执行机构驱动阀杆向上或向下运动时,阀板随之向上或向下移动,从而改变阀体与阀座之间的间隙,调节流体的通过面积,实现流量的控制。
流量控制阀的工作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种:1. 扭矩控制原理:扭矩控制阀根据流体通过管道时的扭矩大小来控制流量。
利用扭矩控制原理,流量控制阀可以通过调整阀板的位置,从而改变通道的截面积,从而改变流体通过管道的速度和流量。
2. 压降控制原理:压降控制阀根据阀前和阀后的压差来控制流量。
当阀前和阀后的压力差变大时,流量控制阀会自动调整导叶或导叶室的开度,从而改变通道的截面积,控制流体的流动速度和流量。
3. 调压控制原理:调压控制阀通过自动调节介质压力来控制流量。
通过调整阀门的开启度,使介质的压力在设定范围内保持稳定,从而实现对流量的控制。
4. 电动控制原理:电动控制阀根据电动机的信号和控制器的反馈信息来实现流量的控制。
通过电动机带动阀板的运动,改变通道的截面积,从而控制流体的流速和流量。
5. 液力控制原理:液力控制阀通过利用液体的压力和流动特性来实现流量的控制。
通过改变流体的流动状态和压力以及改变导叶或导叶室的开度,实现对流体流动的控制。
6. 液位控制原理:液位控制阀根据介质的液位来控制流量。
常见流量调节阀的种类及工作原理

常见流量调整阀的种类及工作原理计量收费重要通过三个途径宏观节能:首先是装设了流量调整阀,实现了流量平衡,进而克服了冷热不均现象;其次是通过温控阀的作用,利用了太阳能、家电、照明等设备的自由热;第三是提高了用热居民的节能意识,削减了开窗户等的无谓散热。
而这三条节能途径,其中有二条都是通过流量调整阀来实现的。
可见,流量调整阀,在计量收费的供热系统中,占有何等紧要的地位。
因此,如何正确的进行流量调整阀的选型设计,就显得特别紧要。
1、电动调整阀电动调整阀是适用于计算机监控系统中进行流量调整的设备。
一般多在无人值守的热力站中采纳。
电动调整阀由阀体、驱动机构和变送器构成。
温控阀是通过感温包进行自力式流量调整的设备,不需要外接电源;而电动调整阀一般需要单相220V电源,通常作为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执行机构(调整流量)。
电动调整阀或温控阀都是供热系统中流量调整的最重要的设备,其它都是其辅佑襄助设备。
2、平衡阀平衡阀分手动平衡阀和自力式平衡阀。
无论手动平衡阀还是自力式平衡阀,它们的作用都是使供热系统的近端加添阻力,限制实际运行流量不要超过设计流量;换句话说,其作用就是克服供热系统近端的多余资用压头,使电动调整阀或温控阀能在一个许可的资用压头下工作。
因此,手动平衡阀和自力式平衡阀,它们都是温控阀或电动调整阀的辅佑襄助流量调整装置,但又是特别紧要的,假如选型不当,或设计不合理,电动调整阀或温控阀都不能很好工作。
2.1、手动平衡阀2.1.1、手动平衡阀的工作原理手动平衡阀是一次性手动调整的,不能够自动地随系统工况变化而变化阻力系数,所以称静态平衡阀。
手动平衡阀作用的对象是阻力,能够起到手动可调孔板的作用,来平衡管网系统的阻力,达到各个环路的阻力平衡的作用。
能够解决系统的稳态失调问题:当运行工况不同于设计工况时,循环水量多于或小于设计工况,由于平衡阀平衡的是系统阻力,能够将新的水量依照设计计算的比例平衡的调配,使各个支路的流量将同时按比例增减,依旧充足当前负荷下所对应的流量要求2.1.2、手动平衡阀的选型与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1)阀门特性曲线决议了阀门的调整性能,如截止阀的流量曲线,假如认为95%~100%之间的流量变化是没有意义的,那么开度从0~5%即实现了流量的全程变化,这样的阀门是不能作为水利工况平衡调整使用的。
第四章 流量阀

▲速度负载特性:
v=
F q p − KAT A q1 1 = A1 A1
m
速度负载特性曲线如 速度负载特性曲线如 图:
分析:当通流面积一定时, 分析:当通流面积一定时, 负载大时速度刚度大 时速度刚度大; 负载大时速度刚度大; 而负载一定时,通流面积越小 而负载一定时, 高速),速度刚度越大。 ),速度刚度越大 (高速),速度刚度越大。
节流阀 → 液压缸 qp < 溢流阀 → 油箱
演示
▲速度负载特性
●缸在稳定工作时 ,其受力平衡方程
式为: 式为:
p1 A1 = F + p2 A2
●由于P2为零,所以: 由于P 为零,所以:
F p1 = A1
节流阀两端压力差为: ●节流阀两端压力差为
F ∆p = p p − p1 = p p − A1
进油路节流调速 按流量阀安装位置不同 < 回油路节流调速 旁油路节流调速
(1)进油路节流调速
◆调速原理:将节流阀串联在进入液压缸的油路上, 调速原理: 节流阀串联在进入液压缸的油路上, 调节通过节流阀的流量,即可调节进入液压缸的流量, 调节通过节流阀的流量,即可调节进入液压缸的流量, 从而调节液压缸的运动速度。 从而调节液压缸的运动速度。
针阀式节流口 针阀式节流口
偏心槽式节流口 偏心槽式节流口
轴向三角槽式节流口 轴向三角槽式节流口
周向缝隙式节流口
★节流阀实现流量调节的条件
——必须具备一个与节流回路并联的分支回路 ——必须具备一个与节流回路并联的分支回路。 必须具备一个与节流回路并联的分支回路。 溢流阀或恒压变量泵) (溢流阀或恒压变量泵)
§4-4
流量控制阀及速度控制回路
第6讲 液压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及其它控制阀)讲解

流量控制原理
节流口的流量特性:
对于节流孔口来说,可将流量公式写成下列形式:
式中:
A
p m
K
q K A pm
q
阀口通流面积; 阀口前、后压差; 由节流口形状和结构决定 的指数,0.5<m<l ; 节流系数。
m=1
细长孔
簿壁口 m=0.5
节流口的 Δp
流量-压力特性
在流体力学中,两类节流口:
液压放大器接受小功率的转角或位移信号,对大功率的液 压油进行调节和分配,实现控制功率的转换和放大。图中 有喷嘴挡板(前置级)和主滑阀两级。
反馈平衡机构使阀输出的流量或压力与输入信号成比例。 图中反馈弹簧杆为反馈机构。
力矩马达
Ti N
吸N S
斥
S
S
导磁体
i指
Ti
Kt
N
N斥
N S吸
衔铁 磁钢
S
(1) 一类是细长孔,m=1。在液压工程中,往往把这类节流口当作 固定(不可调)节流器使用。 (2)一类是薄壁节流口,m=0.5。用紊流计算这一类节流口的流量。 常常把它们作为节流阀阀口使用。
薄壁小孔的流量公式由式:
q
m
q Cd A
2
p1
p2
Cd
A
2
p
式中: Cd—流量系数; ρ—油液密度。
该阀又称为溢流节流阀, 由节流阀与差压式溢流阀 并连而成,阀体上有一个 进油口,一个出油口,一 个回油口。这里节流阀既 是调节元件,又是检测元 件;差压式溢流阀是压力 补偿元件,它保证了节流 阀前后压力差Δp 基本不变。
第八章流量阀及速度控制回路解读

m
几种常用的节流口形式如图所示。
针阀式
偏心槽式
轴向三角槽式
周向缝隙式
轴向缝隙式
(一)节流阀
1、结构原理
适用于: 负载和温
度变化不大或
对速度稳定性 要求不高的液
压回路中。
单向节流阀
则无节流作用。
2
3 只能控制一个方向上的流量大小, 而在另一个方向 4
1 2 3 P2 4 P1
P2
P1 P2
P1
P1
1)液压缸差动连接回路
2)采用蓄能器的快速运动回路
3)双泵供油回路
4)用电磁换向阀的快慢速转换回路
5)行程阀的快慢速换接回路
下位: 快进 上位: 工进 阀2左位:快退
优点:快慢速换接过程 较平稳,换接点的位置较准 确。 缺点:行程阀的安装位 置不能任意布置,管路连接 较为复杂。
2. 两种慢速的转换回路
1、进油节流调速回路
1)回路的组成: 定量泵、节流阀、溢流阀 和执行元件。 2)工作原理: 执行元件进油路串接一节流 阀,以调节执行元件运动速度。 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 泵输出油液qp q1→液压缸 △q→油箱
泵出口压力pp:溢流阀调整压力(基本恒定)
2、回油(出口)节流调速回路
原理: 节流阀串联在液压缸回油 路上,通过控制缸的回油量q2 实现速度调节。 特点: 基本特性与进口节流调速 回路基本相同。
正确而迅速地阅读液压系统图,对于分析液压 系统、设计电气系统以及使用、检修、调整液压设 备都有重要的作用。
阅读液压系统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1)了解液压系统的任务、工作循环、应具 备的性能和需要满足的要求; 2)查询系统图中所有的液压元件及其连接 关系,分析它们的作用及其所组成的基本回路及 功能; 3)分析系统的基本回路,了解系统的工作 原理及特点。
电动流量阀的工作原理

电动流量阀的工作原理电动流量阀是一种智能化控制装置,通过电子控制的方式对介质流量进行调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生活供水、环境保护等领域。
电动流量阀具有简便、高效、准确的控制特性,能够自动控制和调整介质的流量,并且可以与计算机、远距离监控系统、其他自动控制系统联动,实现自动控制和远程遥控。
现在,我们将深入剖析电动流量阀的工作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它的结构和性能。
一、电动流量阀的结构电动流量阀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执行机构、驱动机构和控制系统。
执行机构直接控制介质的流量,驱动机构提供力量驱动执行机构,控制系统则负责调控驱动机构的力量,并对执行机构的行动进行监测和控制。
1、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是电动流量阀的核心部件,由阀体、阀门、执行机构壳体、挡板、密封装置等组成。
阀门负责调节介质的流量,阀门的开度和闭合通过执行机构调控。
2、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执行机构,改变阀门的开度和闭合,完成对介质流量的调节。
驱动机构的类型主要有两种:电动直插式和电动角行程式。
电动直插式驱动机构适用于小口径、低压、小流量范围,驱动机构通过线性推力控制阀门的开闭。
而电动角行程式驱动机构适用于中口径、中高压、大流量范围,驱动机构通过输出旋转角度控制阀门的开闭。
3、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电动流量阀实现智能化控制的核心,由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抗干扰调节器、信号转换器组成。
控制系统负责收集、处理、分析传感器采集的关键参数,如压力、流量、温度等,并根据设定的参数对阀门的开度和闭合进行控制。
电动流量阀工作的全过程包括传感器采集和控制系统控制执行机构,具体过程如下:1、传感器采集电动流量阀通过传感器采集流量、压力、温度等数据,实时反馈给控制系统,以提供数据基础。
2、控制系统和执行机构的协同作用控制系统根据传感器数据、用户设置的参数等信息,计算出阀门的开关状态,并通过执行机构进行控制。
执行机构的具体行动取决于驱动机构的类型,驱动机构识别控制系统的信号,根据信号控制阀门的开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 流量负反馈 Flow Negative Feedback
7.2 流量负反馈
负载变化引起的流量波动可以通过流量负反馈来 加以控制。 与压力负反馈一样,流量负反馈控制的核心是要 构造一个流量比较器(Flow Comparator Flow Comparator)和流量测量 传感器(Flow Sensor) 。 流量阀的流量测量方法主要有“压差法”和“位 移法”两种。
7.1.2 影响流量稳定性的因素
产生堵塞的主要原因是: ①油液中的杂质或因氧化析出的胶质等污物堆积在节流缝 隙处; ②由于油液老化或受到挤压后产生带电的极化分子,被吸 附到缝隙表面,形成牢固的边界吸附层,因而影响了节流缝隙 的大小。以上堆积、吸附物增长到一定厚度时,会被液流冲刷 掉,随后又重新附在阀口上。这样周而复始,就形成流量的脉 动; ③阀口压差较大时容易产生堵塞现象。
细长孔
m=1
簿壁口 m=0.5
∆p
图7.1 节流口的流量-压力特性
在流体力学中,节流口有两大类。 一类是细长孔,m=1 细长孔, =1。在液压工程中,往往把这类节流口 细长孔 当作固定(不可调)节流器使用。 另一类是薄壁节流口,m=0.5 薄壁节流口, =0.5。用紊流计算这一类节流口 薄壁节流口 的流量。常常把它们作为节流阀阀口使用。 令 K = Cd 2 / ρ ,m=0.5流过薄壁小孔(thin-walled orifice ) 的流量公式由式(7.1)变为: Q 细长孔
∆pq
∆pq ⋅ A = 弹簧力≈ 恒定
Q=
∆pq
代表流量大小的
∆pq
固定节流孔液阻
压差力
Differential Pressure Force
所以 Q ≈ 恒定 ,
与压力负反馈相类似,可用弹簧预压力F指作为指令信号, 并与流量传感器的反馈力FQ共同作用在力比较器上,构成“流 量-压差-力负反馈”,利用比较信号驱动流量调节器阀芯(液 阻Rx),最终达到流量自动稳定控制之目的。
7.1.2 影响流量稳定性的因素
(3)阻塞 )阻塞(Backup)对流量稳定性的影响 对流量稳定性的影响
节流阀的阻塞现象
一般节流阀,只要保持油足够清洁,不会出现阻塞。有 的系统要求缸的运动速度极慢,节流阀的开口只能很小,于 是导致阻塞现象的出现。此时,通过节流阀的流量时大时小, 甚至断流。 流量小时,流量稳定性与油液的性质和节流口的结构都 有关。
7.1.3 节流口的形式与特征
(4) 轴向三角槽式节流口 Axial Triangle Groove Orifice 沿阀芯的轴向开若干个三角槽。阀芯做轴向运动,即可改 变开口量h,从而改变过流断面面积。
l h
D
α
φ
图7.2(c) 三角槽式节流口
特点:结构简单,水力半径大,调节范围较大。小流量时 稳定性好,最低对流量的稳定流量为50ml/min。因小流量稳定 因小流量稳定 性好,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节流口。 性好,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节流口。
7.2.1 流量的“压差法”(Differential Pressure Method)测量 流量的“压差法”
在主油路中串联一个节流面积A0已调定的液阻RQ作为流 量一次传感器,其压力差 ∆pq 代表流量QL
流量调节阀口Rx 流量调节阀口 流量传感器RQ 流量传感器
Q
∆pq
∆pq
(1) 流量测量原理
流量控制阀简称流量阀 流量阀。 流量控制阀 流量阀 它通过改变节流口通流面积或通流通道的长短来改变局 部阻力的大小,从而实现对流量的控制,进而改变执行机构 的运动速度。 流量控制阀包括节流阀(Throttle Valve)、调速阀 (Speed Regulating Valve)、分流集流阀(Flow Divider)等。 本章除讨论普通的流量阀之外,还要简要介绍插装阀 (Cartridge Valve)、比例阀(Proportional Valve)、伺服阀(Servo Valve)。
7.1 节流口的流量特性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ifice
7.1 节流口的流量特性
7.1.1 节流口流量公式
The Flow Formula of the Orifice 对于节流孔口(Orifice)来说,可将流量公式写成 下列形式: Q = K ⋅ A ⋅ ∆p m (7.1) 式中: A ∆p K m 阀口通流面积; 阀口前、后压差; 节流系数; 由节流口形状和结构决 定的指数,0.5<m<l 。 Q
第七章
流量控制阀
FLOW CONTROL VALVE
本章提要
本章主要内容为 : • 节流口的流量特性; 节流口的流量特性; • 流量负反馈; 流量负反馈; • 节流阀 、 调速阀、 分流阀等三种流量控制阀的 节流阀、调速阀、 原理、结构、主要性能和应用; 原理、结构、主要性能和应用; • 其它液压阀,如插装阀、电液比例阀、电液伺 其它液压阀, 如插装阀、 电液比例阀、 服阀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服阀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本章重点是节流口的流量特性、流量负反馈、 本章重点是节流口的流量特性、流量负反馈、 调速 阀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阀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学习时应从液压桥路和流量负反 馈等基本概念着手理解这些阀的工作原理。 馈等基本概念着手理解这些阀的工作原理。
7.1.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节流口的形式与特征
(5) 周向缝隙式节流口 Radial Aperture Orifice 阀芯上开有狭缝,旋转阀芯可以改变缝隙的通流面积大 小。这种节流口可以作成薄刃结构,从而获得较小的稳定流 量,但是阀芯受径向不平衡力,只适于低压节流阀中。
图7.2(d) 周向缝隙式节流口
7.1.3 节流口的形式与特征
D
h≤B;B— 阀体沉割槽的宽度。
直角凸肩节流口
7.1.3 节流口的形式与特征
(2) 针阀式 锥形凸肩 节流口 Needle Valve Orifice 针阀式(锥形凸肩 锥形凸肩)节流口
h
特点: 结构简单,可当截止阀 用。调节范围较大。 由于过流断面仍是同心 环状间隙,水力半径较小, 小流量时易堵塞,温度对流 量的影响较大。一般用于要 求较低的场合 。 (a)
Q = Cd ⋅ A ⋅
2
m=1
ρ
( p1 − p2 )
簿壁口 m=0.5
式中: Cd—流量系数;ρ—油液密度。 ∆p
图7.1 节流口的流量-压力特性
上式也可写成
Q = C d A(
2
在上式中若m为常数,且 [(2 / ρ ) ∆p ]m 也是常数,调节A, 则可调节通过节流阀的流量Q。 需要说明的是流量系数Cd并不是常数,节流口的结构、 形状、压力差、油温都对Cd有影响。精确的Cd值需靠试验确 定。一般Cd=0.6~0.8。m值也受多种因素影响,一般m=0.5~1。 一般薄壁节流口的m为0.5左右。 尽管式(7.1)包含着一些非确定因素,但它毕竟给我们 提供了一个对流量进行概略计算的简明表达式。
∂Q 1 ∆p T = 1 /( )= m Q ∂∆p
(7.2)
7.1.2 影响流量稳定性的因素 1 ∂∆ p 1 T = = = ∂∆ Q tg α ∂Q ∂∆ p
细长孔
刚度的物理意义如下: 刚度的物理意义如下 当△p有某一增量时,Q值 相应的也有某一增量,Q的增 量值越大,说明流量的变化也 就越大,从式(7.2) 看,刚度就 越小。反之,则刚度大。
图7.2(a) 针阀(锥形)节流口
D
θ
7.1.3 节流口的形式与特征
(3) 偏心槽式节流口 Off-central Groove Orifice 节流口由偏心的三角沟槽组成。阀芯有转角时,节流口过 流断面面积即产生变化。本结构的特点是,小流量调节容易。 但制造略显得麻烦、阀芯所受的径向力不平衡,只宜用在低压 场合。
7.1.2 影响流量稳定性的因素
(2)油温 )油温(Oil Temperature)变化对流量稳定性的影响 变化对流量稳定性的影响 油温升高,油液粘度降低。对于细长孔, 油温升高,油液粘度降低。对于细长孔,当油温升高 使油的粘度降低时,流量 就会增加 就会增加。 使油的粘度降低时,流量Q就会增加。所以节流通道长时 温度对流量的稳定性影响大。 温度对流量的稳定性影响大。 对于薄壁孔,油的温度对流量的影响是较小的,这 是由于流体流过薄刃式节流口时为紊流状态,其流量与 雷诺数无关,即不受油液粘度变化的影响;节流口形式 越接近于薄壁孔,流量稳定性就越好。
ρ
∆p ) m
7.1.2 影响流量稳定性的因素
Factors to the Flow Stability 液压系统在工作时,希望节流口大小调节好后,流量Q 稳定不变。但实际上流量总会有变化,特别是小流量时,影 响流量稳定性与节流口形状、节流压差以及油液温度等因素 有关。 (1)压差 )压差(Differential Pressure)变化对流量稳定性的影响 变化对流量稳定性的影响 当节流口前后压差变化时,通过节流口的流量将随之改变, 节流口的这种特性可用流量刚度T来表征。
再设置一个作为流量二 次传感的测压油缸A,将一次 传感器输出的压差pQ引入该 测压油缸A的两腔,即可将流 量转化成与之相关的活塞推 力FQ,FQ即为反馈信号 (Feedback Signal)。 液阻RQ和压差测量缸A一起 构成“压差法”流量传感器。
流量调节阀口Rx
流量传感器RQ
Q
指令力
Spring Force
7.1.2 影响流量稳定性的因素
减轻堵塞现象的措施有: 减轻堵塞现象的措施有: 采用大水力半径的薄刃式节流口。一般通流面积越大、 •采用大水力半径的薄刃式节流口 节流通道越短、以及水力半径(Hydraulic Radius)越大时,节 流口越不易堵塞。 适当选择节流口前后的压差,用多个节流口串联。一 •适当选择节流口前后的压差,用多个节流口串联 般取∆p=0.2~0.3MPa。 ∆ 精密过滤并定期更换油液。在节流阀前设置单独的精 •精密过滤并定期更换油液 滤装置,为了除去铁屑和磨料,可采用磁性过滤器(Magnetic Filter)。 节流口零件的材料应尽量选用电位差较小的金属,以 •节流口零件的材料应尽量选用电位差较小的金属 减小吸附层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