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作业-三备两磨岗位实践
合集下载
校本研修作业-三备两磨岗位实践

3、培养学生注意力和调动学生情绪
小
1、队形队列练习
2、徒手操
3、游戏:撒网捕鱼
1、提出要求及注意事项
2、教师引导并领做
3、提出游戏的规则和要求,指导学生练习
1、集体练习
(图一)
2、四列横队散开,师生同做
3、学生根据规则和要求练习
(图二)
××××××××
××××××××
××××××××
××××××××
图﹙一﹚
二
十
五
分钟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寻找自己的优点,发挥自己的特长。
大
投掷远度:
1、羽毛球投远,各自发挥所长,寻找适合自己投掷方式,各种投掷方式的体验。
2、相互之间投接球训练。
1、教师讲解、示范、引导
2、辅导、评讲
学生精神集中、饱满、积极探索认真练习
(图二)
顺序时间
达成目标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教师指导)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分钟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时间
教学设计初稿的修改点
一、过程规范,效果明显。
二、课例为引导,磨课促发展。
三、科学观课,推动磨课顺利发展。
磨课活动小结
磨课活动过程分析
这次参与“磨”课,对我来说是“史无前例”的!以前最多是听几个老师上课,而且也不会有这么严格地要求一节课要这样尽善尽美。在这次磨课活动中,我知道了:一节好课,那是要经过怎样的千锤百炼!那是需要反复的琢磨!那是要经过教师间的团队指导!那是要准确地运用课标所提出的标准!那是要经过合理地整合设计和资料的补充等。在整个课例打磨过程中我们沿着专家的引领一步步摸索、学习,不断进步,最后完成了磨课环节。整个磨课过程,我们体育一组全体成员精诚团结,人人参与,积极行动,组内每位老师都自我加压,主动学习,晚上有时忙到半夜,QQ交流,手机短信息随时联系,为磨课活动顺利进行奠定下坚实的基础。为了能磨出一节好课每个人的认真、敬业、独到的见解无时无刻不在让我感动着。
小
1、队形队列练习
2、徒手操
3、游戏:撒网捕鱼
1、提出要求及注意事项
2、教师引导并领做
3、提出游戏的规则和要求,指导学生练习
1、集体练习
(图一)
2、四列横队散开,师生同做
3、学生根据规则和要求练习
(图二)
××××××××
××××××××
××××××××
××××××××
图﹙一﹚
二
十
五
分钟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寻找自己的优点,发挥自己的特长。
大
投掷远度:
1、羽毛球投远,各自发挥所长,寻找适合自己投掷方式,各种投掷方式的体验。
2、相互之间投接球训练。
1、教师讲解、示范、引导
2、辅导、评讲
学生精神集中、饱满、积极探索认真练习
(图二)
顺序时间
达成目标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教师指导)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分钟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时间
教学设计初稿的修改点
一、过程规范,效果明显。
二、课例为引导,磨课促发展。
三、科学观课,推动磨课顺利发展。
磨课活动小结
磨课活动过程分析
这次参与“磨”课,对我来说是“史无前例”的!以前最多是听几个老师上课,而且也不会有这么严格地要求一节课要这样尽善尽美。在这次磨课活动中,我知道了:一节好课,那是要经过怎样的千锤百炼!那是需要反复的琢磨!那是要经过教师间的团队指导!那是要准确地运用课标所提出的标准!那是要经过合理地整合设计和资料的补充等。在整个课例打磨过程中我们沿着专家的引领一步步摸索、学习,不断进步,最后完成了磨课环节。整个磨课过程,我们体育一组全体成员精诚团结,人人参与,积极行动,组内每位老师都自我加压,主动学习,晚上有时忙到半夜,QQ交流,手机短信息随时联系,为磨课活动顺利进行奠定下坚实的基础。为了能磨出一节好课每个人的认真、敬业、独到的见解无时无刻不在让我感动着。
校本研修作业-三备两磨岗位实践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
采用校本研修的方式,开展“三备两磨”岗位实践,活动的流程分为四步走,过程中线下、线上相结合: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经历三次备课,两轮打磨,本次校本研修活动圆满结束了,相信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得到很多收获。
最后,请每一位老师提交一份最终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及磨课小结,该作业计入考核。
作业要求:
1.参考模板来填写;
2.作业字数不少于400字;
3.内容必须为原创,若出现雷同,将视为不合格。
教学过程
(包含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技术应用
等)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FLASH《赚钱了》多媒体播放
出示"月光族" 多媒体展示
生:思考:这样花钱(指片中的相关情节)你赞同吗?钱应怎么花?
师引导:不合理的理财、非理性消费后果严重。
那么,钱怎样花才有意义、有价值,这就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消费理
念,学会合理消费。
(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动漫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二.讲授新课
板书(一)消费面面观:(设计意图:认识消费的多元化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
教师活动:(师讲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消费,消费的内容丰富多彩,我们今天就从我们非常熟悉的电视机开始。
我们共同来看看商场的电视机销售员的感受。
杨洲一直在一家商场卖电视,开始的时候他觉得工作很轻松,因为电视的品牌和型号很少,顾客没有多大的选择余地。
后来他要记住越来越多的品牌,越来越多的新性能,而顾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问价格,还要问节能效果、环保的性能等。
杨洲不禁感叹:这个工作真是越来越难做了。
(多媒体展示)
学生活动:活动一:考考你:。
校本研修作业(初中语文)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

(五)对比阅读,拓展延伸。
(1)与本文对比阅读《满天的风筝》,说说文章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课后练笔。文中小弟弟说:“有过这样的事吗?”弟弟似乎全然忘却了,毫无怨恨。那么,如果弟弟没有忘,请你想象一下当哥哥有此行为后,弟弟会怎么想,怎么做呢?注意揣摩人物的心理。
附:板书设计
风筝
鲁迅
教学设计初稿的修改点
2、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的补过,表现了鲁迅先生严于自我解剖的精神。
3、通过回忆幼时粗暴地禁止小兄弟放风筝,到了中年时补过已晚的事实,说明我们应注重游戏对于儿童的重要作用,并批判了落后的儿童教育思想。
4、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补过兄弟二人不同的表现,说明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不干出违情背理、愚昧落后的行为,而对自己的正当的权利也应该去捍卫。
(提示学生结合语境思考与讨论。)
[教师小结]:作者的为人严肃认真,富有自省精神。因为始终没能得到弟弟的宽恕,设想的补过的方法均行不通,作者感到很沉重。更因为自己对弟弟“精神虐杀”式的管束,而弟弟却毫无抗争,逆来顺受,时过境迁,忘得一干二净。作者感叹被虐杀者的健忘和毫不抗争,在他看来,这正是虐杀者之所以能够肆意虐杀的原因,所以令人悲哀沉重。
在学生的角度参与活动。对他们的见解,合理的予以肯定,精彩有创意的予以表扬。
(3)主题讨论提示:
1、可以从手足情(兄弟之情)的角度来谈;
2、可以从鲁迅先生表现于文章中的精神方面来谈;
3、可以从游戏对儿童的重要意义这一角度来谈;
4、可以从“我”对放风筝前后看法不同的原因来谈。
(4)主题探究提示:
1、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的补过,表现出“我”对小兄弟浓烈的兄长之爱,歌颂了兄弟情深。
(1)与本文对比阅读《满天的风筝》,说说文章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课后练笔。文中小弟弟说:“有过这样的事吗?”弟弟似乎全然忘却了,毫无怨恨。那么,如果弟弟没有忘,请你想象一下当哥哥有此行为后,弟弟会怎么想,怎么做呢?注意揣摩人物的心理。
附:板书设计
风筝
鲁迅
教学设计初稿的修改点
2、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的补过,表现了鲁迅先生严于自我解剖的精神。
3、通过回忆幼时粗暴地禁止小兄弟放风筝,到了中年时补过已晚的事实,说明我们应注重游戏对于儿童的重要作用,并批判了落后的儿童教育思想。
4、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补过兄弟二人不同的表现,说明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不干出违情背理、愚昧落后的行为,而对自己的正当的权利也应该去捍卫。
(提示学生结合语境思考与讨论。)
[教师小结]:作者的为人严肃认真,富有自省精神。因为始终没能得到弟弟的宽恕,设想的补过的方法均行不通,作者感到很沉重。更因为自己对弟弟“精神虐杀”式的管束,而弟弟却毫无抗争,逆来顺受,时过境迁,忘得一干二净。作者感叹被虐杀者的健忘和毫不抗争,在他看来,这正是虐杀者之所以能够肆意虐杀的原因,所以令人悲哀沉重。
在学生的角度参与活动。对他们的见解,合理的予以肯定,精彩有创意的予以表扬。
(3)主题讨论提示:
1、可以从手足情(兄弟之情)的角度来谈;
2、可以从鲁迅先生表现于文章中的精神方面来谈;
3、可以从游戏对儿童的重要意义这一角度来谈;
4、可以从“我”对放风筝前后看法不同的原因来谈。
(4)主题探究提示:
1、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的补过,表现出“我”对小兄弟浓烈的兄长之爱,歌颂了兄弟情深。
校本研修作业-三备两磨岗位实践

教学重点
1.反复阅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和作者的写作思路,初步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2.学习恰当运用事例或道理证明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
深入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实质。
教学过程
(包含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技术应用等)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和作者的写作思路。
五、巩固与提高
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业”的看法。(教师与学生交流)
示例:
一个人有了职业,好处是很多的。做出了奉献,充实了生活,也能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踏踏实实的。一旦一个人没有了职业,他可能会去乞讨,就失去了人的尊严,更恶劣一点,他可能去干一些不利于国家、不利于人民的事情,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的,肯定没有快乐。这样就会影响到社会风气。所以,有业是必要的。(全面地谈到了有业既利于自己,也利于社会,并从反面说到了无“业”的危害。)
磨课活动小结
磨课活动过程分析
备课组的两次磨课,从教学环节、高效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进行了实践与研究,从讲与练、课内与课外方面的联系进行了论证与实践,最后定稿,进行实践与再探究。为了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我在分析时设计了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思想上也受到触动。在第一课时的拓展延伸设计上,我结合课后练习向学生提问:“‘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据作者的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找出一两位这样的“天地间第一等人”吗?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我们中学生该如何去做。”学生分小组探讨对于“天地间第一等人”的理解。在交流中,有的学生只谈了课文中的一些理论,而忽视了问题中结合中学生实际的要求。对此,我及时地引导他们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谈感受,多列举事例,这样更好的认清自己现在应该如何去做,从而具有积极的实际教育意义。在学生的发言中,我发现学生对当前爱岗敬业的事迹知之甚少,那么就在课后扩充他们对这方面的了解,以增强他们敬业乐业、敬学乐学的意识。在第二课时的拓展延伸设计上,我将梁启超的观点和拿破仑的名言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展开辩论。从而调动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提高质疑能力,也探讨了有关人生的一些问题,增加了文章的实际教育意义,效果较好。
1.反复阅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和作者的写作思路,初步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2.学习恰当运用事例或道理证明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
深入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实质。
教学过程
(包含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技术应用等)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和作者的写作思路。
五、巩固与提高
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业”的看法。(教师与学生交流)
示例:
一个人有了职业,好处是很多的。做出了奉献,充实了生活,也能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踏踏实实的。一旦一个人没有了职业,他可能会去乞讨,就失去了人的尊严,更恶劣一点,他可能去干一些不利于国家、不利于人民的事情,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的,肯定没有快乐。这样就会影响到社会风气。所以,有业是必要的。(全面地谈到了有业既利于自己,也利于社会,并从反面说到了无“业”的危害。)
磨课活动小结
磨课活动过程分析
备课组的两次磨课,从教学环节、高效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进行了实践与研究,从讲与练、课内与课外方面的联系进行了论证与实践,最后定稿,进行实践与再探究。为了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我在分析时设计了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思想上也受到触动。在第一课时的拓展延伸设计上,我结合课后练习向学生提问:“‘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据作者的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找出一两位这样的“天地间第一等人”吗?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我们中学生该如何去做。”学生分小组探讨对于“天地间第一等人”的理解。在交流中,有的学生只谈了课文中的一些理论,而忽视了问题中结合中学生实际的要求。对此,我及时地引导他们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谈感受,多列举事例,这样更好的认清自己现在应该如何去做,从而具有积极的实际教育意义。在学生的发言中,我发现学生对当前爱岗敬业的事迹知之甚少,那么就在课后扩充他们对这方面的了解,以增强他们敬业乐业、敬学乐学的意识。在第二课时的拓展延伸设计上,我将梁启超的观点和拿破仑的名言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展开辩论。从而调动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提高质疑能力,也探讨了有关人生的一些问题,增加了文章的实际教育意义,效果较好。
校本研修作业-三备两磨岗位实践

2.为什么要讲礼貌?
(1)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
活动一:学生阅读教材P78《买书》的情境事件(通过两种行为的对比,说明礼貌和不礼貌行为所带来的不同结果)
学生阅读后思考如下问题:
①甲、乙两个学生的行为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
②甲、乙的不同行为分别给交往对象(售货员)有什么感受?(生答)
③甲、乙两人的行为分别给学生带来什么后果?(生答)
1.参考模板来填写;
2.作业字数不少于400字;
3.内容必须为原创,若出现雷同,将视为不合格。
附件:作业模板
教学设计方案终稿
课题
《礼貌显魅力》
姓名
李军和
学科
思想品德
学校
凉州区金山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年级
八年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懂得什么是礼貌,礼貌的、有什么作用。理解礼貌与尊重的关系,在生活实践和学习的基础上,学会以礼待人。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礼貌。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举止端庄的魅力
师:举止端庄,是我们要培养的良好行为方式。它能反映我们高雅的气质,反映我们的道德素养和文明程度。我们做到内在真心诚意,外在彬彬有礼,就能广受欢迎,广交朋友。文明礼貌要通过端庄的举止来体现,注意举止的规范是我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基本要求。
活动五:反思自我
根据文明礼貌的要求,反思一下自己在于人交往中的行为举止,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地方,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教学设计初稿的修改点
1、教法由讲授法变成了参与式
2、教学过程中增加了师生互动
磨课活动小结
磨课活动过程分析
1.制定计划开会研讨具体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制定目标。选定课例、授课人。
2.授课人初次备课基于个人经验备课,形成教案。
(1)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
活动一:学生阅读教材P78《买书》的情境事件(通过两种行为的对比,说明礼貌和不礼貌行为所带来的不同结果)
学生阅读后思考如下问题:
①甲、乙两个学生的行为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
②甲、乙的不同行为分别给交往对象(售货员)有什么感受?(生答)
③甲、乙两人的行为分别给学生带来什么后果?(生答)
1.参考模板来填写;
2.作业字数不少于400字;
3.内容必须为原创,若出现雷同,将视为不合格。
附件:作业模板
教学设计方案终稿
课题
《礼貌显魅力》
姓名
李军和
学科
思想品德
学校
凉州区金山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年级
八年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懂得什么是礼貌,礼貌的、有什么作用。理解礼貌与尊重的关系,在生活实践和学习的基础上,学会以礼待人。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礼貌。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举止端庄的魅力
师:举止端庄,是我们要培养的良好行为方式。它能反映我们高雅的气质,反映我们的道德素养和文明程度。我们做到内在真心诚意,外在彬彬有礼,就能广受欢迎,广交朋友。文明礼貌要通过端庄的举止来体现,注意举止的规范是我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基本要求。
活动五:反思自我
根据文明礼貌的要求,反思一下自己在于人交往中的行为举止,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地方,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教学设计初稿的修改点
1、教法由讲授法变成了参与式
2、教学过程中增加了师生互动
磨课活动小结
磨课活动过程分析
1.制定计划开会研讨具体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制定目标。选定课例、授课人。
2.授课人初次备课基于个人经验备课,形成教案。
三备两磨实践活动作业

数学
五年级
教学过程
(包含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意图、技术应用
等)
一Hale Waihona Puke 复习导入1.导入:这一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谁来说一说它 们的计算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用字母表示是 S=ah;三角形面积=底× 高÷2,用字母表示是 S=ah÷2。)
让学生回忆它们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ppt 出示推导过程: 4.小结:大家把梯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平行四边形,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方法, 布置一个课外探索:你愿意把梯形转换成其他学过的图形,来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吗? 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无论哪种方法我们都可以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不信你就试 试吧,成功等着你!
板书: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用字母表示:S=(a+b)×h÷2
板书设计:
梯形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2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配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3中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 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校本研修作业-三备两磨岗位实践

二、感受领悟,推进磨课活动纵深发展
本次磨课活动时间虽短,但整个磨课的过程却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和收获。
1、教研组的成长。整整两个月,团队成员一起扎扎实实地进行着集体备课——试教——磨课——再试教——再磨……真是一种碰撞、激活、提升的过程。教研组的教研氛围浓厚了,凝聚力增强了,感情加深了。
2、教师的提升。执教的老师汲取组内老师的智慧结晶,达到了理想的效果。每位老师,在磨课中都有了提升。活动结束后,我们一起交流的时候,我觉得通过这次磨课,使我感到一次次地颠覆,一次次地重整,一次次地反思,一次次地修改,就像“蚕的一次次蜕变,最终吐丝结茧化蛹成蝶、脱胎换骨。
其次,磨课磨出了教师的创新精神。思想的碰撞闪出创新的火花,合理的借鉴是创新的开始,在教师的课堂展示和磨课材料当中处处彰显教师的创新元素。我们把创新又融合到了一起,如:教师故意写错,学生纠
错更正;利用彩色粉笔划分单词音节,有助于学生掌握生词正确发音;还有形象的自然拼音法。
再次,磨课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全力以赴,不断修改教案,无形中提高了教育科研能力。在一次次的修改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从教学中的小问题、小细节着手,针对于一个点,深入剖析、反复探讨论证,长期坚持,就可以一个一个攻破我们教学的难关,一点一点化解我们教学的难题。因此,我们要充分地取其精华,借鉴便于操作的程序步骤,在我们的日常教研活动中和实际教学中加以渗透和应用,使我们英语学科的教研活展的更加扎实、有实效,使我们的课堂更加五彩缤纷。
3.游戏活动“Touch and guess”
T:Now.Boys and girs.Let’s play a guessing game .Look!I have a big box. There are many animals in it , can you touch and guess?(教师选定一名学生,让其摸一摸并猜一猜有什么小动物在盒子里面,猜对的奖励一张小贴画。多操练两组,让学生熟悉并操练旧的句型)
本次磨课活动时间虽短,但整个磨课的过程却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和收获。
1、教研组的成长。整整两个月,团队成员一起扎扎实实地进行着集体备课——试教——磨课——再试教——再磨……真是一种碰撞、激活、提升的过程。教研组的教研氛围浓厚了,凝聚力增强了,感情加深了。
2、教师的提升。执教的老师汲取组内老师的智慧结晶,达到了理想的效果。每位老师,在磨课中都有了提升。活动结束后,我们一起交流的时候,我觉得通过这次磨课,使我感到一次次地颠覆,一次次地重整,一次次地反思,一次次地修改,就像“蚕的一次次蜕变,最终吐丝结茧化蛹成蝶、脱胎换骨。
其次,磨课磨出了教师的创新精神。思想的碰撞闪出创新的火花,合理的借鉴是创新的开始,在教师的课堂展示和磨课材料当中处处彰显教师的创新元素。我们把创新又融合到了一起,如:教师故意写错,学生纠
错更正;利用彩色粉笔划分单词音节,有助于学生掌握生词正确发音;还有形象的自然拼音法。
再次,磨课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全力以赴,不断修改教案,无形中提高了教育科研能力。在一次次的修改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从教学中的小问题、小细节着手,针对于一个点,深入剖析、反复探讨论证,长期坚持,就可以一个一个攻破我们教学的难关,一点一点化解我们教学的难题。因此,我们要充分地取其精华,借鉴便于操作的程序步骤,在我们的日常教研活动中和实际教学中加以渗透和应用,使我们英语学科的教研活展的更加扎实、有实效,使我们的课堂更加五彩缤纷。
3.游戏活动“Touch and guess”
T:Now.Boys and girs.Let’s play a guessing game .Look!I have a big box. There are many animals in it , can you touch and guess?(教师选定一名学生,让其摸一摸并猜一猜有什么小动物在盒子里面,猜对的奖励一张小贴画。多操练两组,让学生熟悉并操练旧的句型)
校本研修作业-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渭源-汪席杰

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二、互动新授 (一)探究“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教材第 21 页主题图。 提出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主题图,这是笑笑的班级本学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的 情况,你能从中找出哪些数学信息? 1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寻找图中的数学信息。 ○ 2学生反馈汇报发现的数学信息:气象小组有 12 人,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 ○
学生情况分析
的分数混合运算,会根据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能在整数 或小数混合运算中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等。 这些知识的掌握, 为本课时内容的学 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重点: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计算。
教学重难点
2.难点:能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186-900÷(100-25) (630÷18-23)×250 1.同学们,请看这两道题,谁能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举手发言)
教学过程 (包含教师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技 术应用等)
通过刚才的发言,大家想到了哪些知识呢?(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课件出示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课件出示:12×
2 3
=
24 5 × 25 6
=
4 5 ÷ = 15 8
2.请同学们说一说,在计算这几道题时,应该先做什么?(能约分的应该先约分,再 计算;除法先转换成乘法,再计算) 3.引入新课:刚才我们复习了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有关分数乘、除法的知识。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板书:分数混合运算(一)] 【设计意图】通过对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分数乘、除法的复习,引起学生回忆混合 运算知识和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使学生自然“迁移”到本节课来,打牢学习基础,顺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本研修作业-三备两磨岗位实 践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
教学设计方案终稿
课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没有0)
姓名
龙良银
学科
数学
学校
玉河镇博爱学校
年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年级2班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探索过程,掌握三位数
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没有0)的计算方法。
2、 使学生获得运用旧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验,感受数学知识和方
的书写位置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2)小组交流算法。同桌间相互说说计算过程。
(3)全班交流,集体反馈。
先算什么?(145X2)
再算什么? (145X10)
最后算什么? (2个145与10个145的和)
生说计算过程,师板书算式:
师:需注意什么?(两部分的相同数位要对齐)
(4)指名说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步骤和两位数乘两位数 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4.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笔算的方法。
(设计意图:复习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起 到知识迁移的作用,让学生看到新旧知识的联系,为探究新知作准备。)
一、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例1。 弓1导读题,弄清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问题。 指名口述算式,教师同时板书:145X12=
6、即时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做一做”。
指名交流,说说你是如何计算的?师再次提醒学生注意相同数位要对 齐。
(设计意图:竖式计算是最基本的计算方法,学生必需掌握,所以, 明确算理后,优化算法,学生掌握更牢固。)
二、巩固新知。
1.竖式计算。
315X15=765X14=368X35=627X48=
(让学生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范围,逐步掌握估算的方法。复习乘
法的意义,后面好讲算理。)
3、具体计算,探索计算方法。
(1)独立计算。
师:那同学们动手算一算吧,该城到北京有多少千米,也就是145
X12结果是多少呢?
学生独立计算,师巡视。
(2)小组交流算法。
师:在小组内说说你的算法。
生组内交流。师指导帮助个别学生计算,注意学生的不同算法,为共 享做准备。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包含教师活 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技
术应用等)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12X3=205X3=25X2=
170X5=324X2=125X2=
410 X2=143X3=190X5=
2.笔算。
26X47=83X29=23X36=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
3.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与第一个乘 数相乘,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与第一个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的结 果相加。
理,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时间分配是否合理。
2、由田老师主要观摩针本课时的设计流程是否科学合理。围绕本节
课,教师采用那些教学方法去探究估算方法,这些教学方法是否是围绕教
学目标运用的,完成情况怎样?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是否是紧紧围
(4)验算。生用计算器验算。
5、总结算法。
(1)师:今天学习的是三位数乘两位数(板书课题),同学们能总 结出计算方法吗?
(2)生小组讨论。
(3)师生共同小结:
三位数乘两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类似, 先用两位数个位 上的数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 数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3)全班交流,共享算法。
可能出现:
A口算:先算10小时:145X10=1450(千米),再算2小时:
145X2=290(千米),加在一起:1450+290=1740(千米)。
B口算:145X12=145X4X3=580X3=1740(千米)。
C竖式计算。
145
x_1_2_
290
145
1740
引导学生介绍算法,组织其他学生倾听,互评。然后和学生一起观察 比较,找到不同算法之间的联系,明确算理。
(设计意图:先给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再交流,然后全班共享算 法,体会算法的多样,通过交流、比较,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算法之间的联 系,弄明算理。)
4、优化算法。
师:在这么多不同的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请说说理由?
汇报交流后重点介绍竖式计算。
(1)学生尝试独立列竖式计算。
师指导,注意关注平时计算错误率较高的学生,看看他们每一部分积
法的内在联系。
3、让学生体验成功,快乐学习,激发探索解决问题的兴趣。
学生情况分析
该班同学成绩较为平衡,只有几个不合格现象。大部分同学学习习惯 良好,学习积极性也比较高,思维活跃, 有较好的学习习惯,能较好地完 成学习任务。但不足的地方就是有部分同学不太爱举手发言,个别同学缺
乏自己独立思考的过程,离了依靠自己就不会从何思考,或者粗心大意, 审题失误,没看清题目就急于动毛做题。
磨课活动小结
磨课活动过程
分析
磨课活动过程小结
为上好《三位数乘两位数》第一课时,我与组内彭老师、田老师等四 位老师分不同的分工和环节进行了多次充分的磨课:
1、由我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在说课时对教学重点提出解决
办法和对教学难点提出解决方法,陈述自己的设计思路,以及在设计教学
过程是遇到的困惑。并注意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是否合
2.判断下列竖式计算的对错。
134152246
X16X23X34
93811967264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怎么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吗?笔算时 要注意什么?
共同总结: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乘三位数, 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 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
(若学生列12X145这样的算式,给予肯定)
2.估算。
请学生估一估145X12的大致范围。并说说自己是如何估算的。
估算一:把145看作140,把12看作10,140X10=1400,所以145X12大约等于1400。
估算二:把145看作150,把12看作10,150X10=1500,所以145X12大约等于1500。
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板书设计]:
1.三位数乘两位数
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
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145
X12
290145X2表示2个145
145145X10表示10个145
1740
教学设计初稿 的修改点
1、删除4.优化算法第(4)步“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三备两磨岗位实践
教学设计方案终稿
课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没有0)
姓名
龙良银
学科
数学
学校
玉河镇博爱学校
年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年级2班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探索过程,掌握三位数
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没有0)的计算方法。
2、 使学生获得运用旧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验,感受数学知识和方
的书写位置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2)小组交流算法。同桌间相互说说计算过程。
(3)全班交流,集体反馈。
先算什么?(145X2)
再算什么? (145X10)
最后算什么? (2个145与10个145的和)
生说计算过程,师板书算式:
师:需注意什么?(两部分的相同数位要对齐)
(4)指名说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步骤和两位数乘两位数 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4.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笔算的方法。
(设计意图:复习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起 到知识迁移的作用,让学生看到新旧知识的联系,为探究新知作准备。)
一、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例1。 弓1导读题,弄清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问题。 指名口述算式,教师同时板书:145X12=
6、即时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做一做”。
指名交流,说说你是如何计算的?师再次提醒学生注意相同数位要对 齐。
(设计意图:竖式计算是最基本的计算方法,学生必需掌握,所以, 明确算理后,优化算法,学生掌握更牢固。)
二、巩固新知。
1.竖式计算。
315X15=765X14=368X35=627X48=
(让学生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范围,逐步掌握估算的方法。复习乘
法的意义,后面好讲算理。)
3、具体计算,探索计算方法。
(1)独立计算。
师:那同学们动手算一算吧,该城到北京有多少千米,也就是145
X12结果是多少呢?
学生独立计算,师巡视。
(2)小组交流算法。
师:在小组内说说你的算法。
生组内交流。师指导帮助个别学生计算,注意学生的不同算法,为共 享做准备。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包含教师活 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技
术应用等)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12X3=205X3=25X2=
170X5=324X2=125X2=
410 X2=143X3=190X5=
2.笔算。
26X47=83X29=23X36=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
3.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与第一个乘 数相乘,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与第一个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的结 果相加。
理,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时间分配是否合理。
2、由田老师主要观摩针本课时的设计流程是否科学合理。围绕本节
课,教师采用那些教学方法去探究估算方法,这些教学方法是否是围绕教
学目标运用的,完成情况怎样?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是否是紧紧围
(4)验算。生用计算器验算。
5、总结算法。
(1)师:今天学习的是三位数乘两位数(板书课题),同学们能总 结出计算方法吗?
(2)生小组讨论。
(3)师生共同小结:
三位数乘两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类似, 先用两位数个位 上的数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 数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3)全班交流,共享算法。
可能出现:
A口算:先算10小时:145X10=1450(千米),再算2小时:
145X2=290(千米),加在一起:1450+290=1740(千米)。
B口算:145X12=145X4X3=580X3=1740(千米)。
C竖式计算。
145
x_1_2_
290
145
1740
引导学生介绍算法,组织其他学生倾听,互评。然后和学生一起观察 比较,找到不同算法之间的联系,明确算理。
(设计意图:先给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再交流,然后全班共享算 法,体会算法的多样,通过交流、比较,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算法之间的联 系,弄明算理。)
4、优化算法。
师:在这么多不同的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请说说理由?
汇报交流后重点介绍竖式计算。
(1)学生尝试独立列竖式计算。
师指导,注意关注平时计算错误率较高的学生,看看他们每一部分积
法的内在联系。
3、让学生体验成功,快乐学习,激发探索解决问题的兴趣。
学生情况分析
该班同学成绩较为平衡,只有几个不合格现象。大部分同学学习习惯 良好,学习积极性也比较高,思维活跃, 有较好的学习习惯,能较好地完 成学习任务。但不足的地方就是有部分同学不太爱举手发言,个别同学缺
乏自己独立思考的过程,离了依靠自己就不会从何思考,或者粗心大意, 审题失误,没看清题目就急于动毛做题。
磨课活动小结
磨课活动过程
分析
磨课活动过程小结
为上好《三位数乘两位数》第一课时,我与组内彭老师、田老师等四 位老师分不同的分工和环节进行了多次充分的磨课:
1、由我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在说课时对教学重点提出解决
办法和对教学难点提出解决方法,陈述自己的设计思路,以及在设计教学
过程是遇到的困惑。并注意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是否合
2.判断下列竖式计算的对错。
134152246
X16X23X34
93811967264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怎么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吗?笔算时 要注意什么?
共同总结: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乘三位数, 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 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
(若学生列12X145这样的算式,给予肯定)
2.估算。
请学生估一估145X12的大致范围。并说说自己是如何估算的。
估算一:把145看作140,把12看作10,140X10=1400,所以145X12大约等于1400。
估算二:把145看作150,把12看作10,150X10=1500,所以145X12大约等于1500。
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板书设计]:
1.三位数乘两位数
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
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145
X12
290145X2表示2个145
145145X10表示10个145
1740
教学设计初稿 的修改点
1、删除4.优化算法第(4)步“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