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 初一地理教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下册《法国》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法国》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法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国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情况。

2. 让学生掌握法国的主要地形、气候特点。

3. 使学生了解法国的农业、工业、旅游业等经济特点。

4. 培养学生对法国文化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法国的地理位置2. 法国的地形与气候3. 法国的人口与城市4. 法国的农业5. 法国的工业6. 法国的旅游业7. 法国的文化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特点及文化。

难点:法国的地形、气候对经济的影响,法国文化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1. 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法国的农业、工业、旅游业等实例,使学生深入了解法国的经济特点。

3. 文化导入法:通过介绍法国的文化,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法国的地理位置,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法国的地形、气候、人口与城市、农业、工业、旅游业等,引导学生了解法国的经济特点。

3. 分析:分析法国的地形、气候对经济的影响,如地形对农业的影响,气候对旅游业的影响等。

4. 案例展示:展示法国的农业、工业、旅游业等实例,使学生深入了解法国的经济特点。

5. 文化导入:介绍法国的文化,如美食、艺术、节日等,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加深学生的记忆。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练习题的正确率、作业的完整性等。

3.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分工合作、沟通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等。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使用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材,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

2. 地图:准备法国地图,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法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

七年级地理下册《法国》教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法国》教案湘教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法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2. 让学生掌握法国的行政区划、主要城市、经济、文化等社会经济特点。

3. 培养学生对法国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法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2. 法国的气候特征3. 法国的行政区划和主要城市4. 法国的经济特点5. 法国的文化特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法国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点。

2. 难点:法国的行政区划和主要城市,以及法国的经济特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法国的自然风光和城市景观。

2. 运用地图分析法,引导学生了解法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法国的经济和文化特点。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法国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法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材和地图,了解法国的自然地理特征。

3. 课堂讲解:讲解法国的行政区划、主要城市和经济特点。

4. 案例分析:分析法国的文化特色,如美食、艺术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法国的地理特点和社会经济现象。

教案将继续按照您的要求编写,请提供的五个章节要求。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评价方法:教师观察、学生自评、同伴评价等。

3. 评价结果: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法国地理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邀请法国相关领域的专家或留学生,进行专题讲座或交流。

3. 引导学生进行法国地理考察活动,如查找法国的旅游资料、设计旅游路线等。

八、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九、教学资源1. 教材:《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2. 地图:法国地图、欧洲地图3. 图片:法国的自然风光、城市景观、文化特色等4. 视频:法国的宣传片、纪录片等5. 网络资源:法国的地理、经济、文化等相关资料十、教学进度安排1. 本章教学共计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法国》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法国》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法国》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法国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

2. 了解法国的政治体制、经济状况和文化特点。

3. 研究法国的旅游景点和名胜古迹。

4.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法国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

2. 法国的政治体制、经济状况和文化特点。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介绍法国的地理位置和简要情况,引发学生的兴趣。

探究法国(15分钟)1. 学生小组讨论法国的政治体制和经济状况。

2. 学生通过互联网或教科书等资源,查找法国的相关资料。

讲解法国文化特点(10分钟)1. 介绍法国人的生活方式、饮食惯和节日文化。

2. 分享法国的艺术、文学和时尚等方面的成就。

探索法国的旅游景点(20分钟)1. 学生分组介绍法国的知名旅游景点和名胜古迹。

2. 学生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展示。

拓展活动(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法国与中国的异同之处,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教学延伸1. 带领学生了解其他欧洲国家的地理、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进行比较分析。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和人文景观。

评估与反思1. 布置小组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法国的小短文,介绍法国的地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2. 同学之间互相评价作业,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参考资料1.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材。

2. 网络资源:法国地理信息、法国旅游景点介绍等。

以上只是教案的大致框架,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细节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初一地理《法国》教案:了解法国的自然地理条件

初一地理《法国》教案:了解法国的自然地理条件

初一地理《法国》教案:了解法国的自然地理条件。

一、地理位置与边界
法国位于欧洲中西部,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法国与意大利、瑞士、德国、比利时、卢森堡和西班牙接壤,同时拥有大西洋、地中海和北海三条海岸线。

二、地貌
法国的地貌是由山川、平原、高原和丘陵组成的。

在法国南部有一段连绵起伏的山脉,被称为南阿尔卑斯山脉,最高点是蒙布朗山,海拔4,810米。

在北部,有一些矮丘和低山,最高峰为图尔冈山,海拔584米。

此外,法国还有一些大型平原如巴黎盆地和松果地区。

三、气候
法国的气候因其广阔的地理位置而变化多样。

南部的地中海气候是温暖湿润的,而北部的海洋气候则更加寒冷和潮湿。

在法国西部和中部地区,气候呈温带转型气候,夏天比较热,冬天比较冷。

四、自然资源
法国是欧洲的领导产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农业、畜牧业和渔业资源。

此外,法国还拥有大量的森林、水能源、铁矿石、天然气和石油等自然资源。

五、环境问题
尽管法国拥有许多自然资源,但这个国家的环境问题也非常严重。

大气和水污染仍然是法国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

除此之外,法国还面临着森林砍伐、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等问题。

六、结论
法国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

然而,环境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

了解法国的自然地理条件是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国家的步骤之一。

希望我们可以尊重和保护法国的自然资源,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七年级地理下册《法国》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法国》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法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2)掌握法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特点;(3)了解法国的农业、工业、旅游业等经济部门的特点;(4)掌握法国的政治制度、主要城市及著名景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提高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法国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尊重、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2)法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特点;(3)法国的农业、工业、旅游业等经济部门的特点;(4)法国的政治制度、主要城市及著名景点。

2. 教学难点:法国的气候类型及对农业、旅游业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类型等;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法国的农业、工业、旅游业等经济部门的特点;3. 运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法国的政治制度与其他国家有何不同;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法国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关注法国。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材、资料等,自主学习法国的地形特点、气候类型等。

3. 课堂讲解:讲解法国的地形特点、气候类型,分析其对农业、旅游业的影响。

4. 案例分析:分析法国的农业、工业、旅游业等经济部门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法国的发展优势和劣势。

5.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法国的政治制度与其他国家有何不同。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类型等对经济的影响。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教材和资料,完成关于法国的地理、经济、政治等方面的问题。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法国地理知识的掌握。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地理《法国》的教案

地理《法国》的教案

地理《法国》的教案[教学目标](一)在法国地图上指出其轮廓特点、地理位置、首都巴黎(二)根据主要河流的流向判断法国的地势特点(三)根据法国地形和气候特点归纳该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四)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法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特征归纳该国发展旅游业的优势(五)运用资料综合评价法国的经济和文化特征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分2个小标题:“欧洲的经济大国”和“文化与旅游”分别介绍法国的经济特征和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内容“欧洲的经济大国”通过地图和文字材料叙述法国的基本概况、地势地形特点和气候特点在此基础上再介绍法国农业的基本情况和葡萄酒的生产最后介绍其工业特点“文化和旅游”部分既是“经济大国”的补充同时也是法国的特色教材用阅读资料“艺术之都——巴黎”来说明法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和旅游大国培养学生运用资料归纳总结的能力因此本节教材的编排结构如下:本节教材提供了1幅“法国地形”图和3张景观图法国地形图设计了6道活动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法国轮廓特点)、定位能力(临海和邻国、城市位置特点)、判断能力(河流流向和地势特征)、归纳综合能力(地形、气候与农业)等;三张景观图分别为“葡萄种植园”、“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法国葡萄酒行销世界葡萄种植园风光为其作了注释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既是法国首都巴黎的象征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艺术极品这两幅景观图无疑使我们恍如置身其中来到艺术之都本节的补充资料对法国的文化和旅游作了详细阐述除上述两张景观图外补充资料还列举了众多的艺术景观名胜和绘画雕刻稀世珍品以及时装、香水、艺术表演等而这些又吸引了世界最多的游客文化为旅游奠定了基础旅游又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条件文化大国和旅游大国相得益彰教学提纲(板书)一、欧洲经济大国1.概况(面积、人口、首都、地势地形)2.气候与农业①法国是欧洲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②葡萄酒畅销世界3.工业发达核电比重大二、文化和旅游1.接待外国游客人数最多的国家2.旅游业成为经济支柱[教学重难点]法国的位置、地形特征法国农业与气候、地形的关系[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法国地形图[教学方法]读图法、讨论法、谈话法[教学过程]新课导人:方案①:出示埃菲尔铁塔图片设问:“这是个国家的著名建筑”取一瓶法国造葡萄酒让学生看法语商标猜测:“这瓶葡萄酒是在个国家酿造的”创设情景让学生对法国有感性认识方案②:有一位伟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你知道这是谁说的一句名言他上国人引入法国一、欧洲的经济大国法国概况部分:1、引导学生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到法国的位置指出起位置特征: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2、引导学生观察P81图327观察:法国的轮廓有什么特点(过渡)法国的具体位置如何请同学们讨论完成活动2、3题3、学生讨论完成上述问题而后教师结合板图填注4、引导学生观察“法国地形图”上的颜色得出结论: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5、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法国的主要地形区:巴黎盆地和卢瓦尔平原西欧平原、中央高原、阿尔卑斯山(过渡)法国东南高、西北低的地势特点对于法国河流影响较大6、引导学生找出法国境内的主要河流名称并分析其流向7、在地图上查找法国的主要城市并分析法国城市分布特点:沿河流、海边分布8、学生阅读教材P81第一段文字说出法国的面积、人口和首都法国农业部分:方案①:1.自行设计“法国小麦种植区和葡萄种植区分布图”引导学生归纳其分布特点:小麦主要分布在巴黎盆地和卢瓦尔平原葡萄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2.设问:小麦和葡萄分布在该地区的原因指导学生从教材中寻找答案3教师小结法国是欧洲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巴黎盆地是欧洲重要的小麦产区;法国葡萄酒虽价格昂贵但畅销世界各地此方案较适合一般地方学校选用方案②:1、引导学生查阅“欧洲的气候类型图”找出欧洲西部法国的主要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气候和地中海气候)2、展示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资料图引导学生分析这两种气候的特征3、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34法国工农业分布图观察:法国的小麦主要分布在里葡萄主要分布在里4、设问:为什么小麦和葡萄分布在这些地区呢(学生联系气候、地形等因素分析)5、教师小结:巴黎盆地和卢瓦尔平原为温带海洋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气温年较差小雨日多日照少且土地肥沃地势平坦适宜种植小麦而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日照充足最适宜葡萄的种植6、小结法国小麦和葡萄酒的生产情况突出法国小麦和葡萄酒在世界的地位法国工业部分:1.介绍法国洛林高原的煤、铁矿产资源可简单介绍其临海型钢铁企业敦刻尔克和福斯2.介绍法国最大的汽车公司雷诺汽车公司和法国生产的“空中客车”宽体客机是世界最先进的客机之一3.介绍法国发电量中核电比重为世界之冠核电站数量和核电装机容量均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本部分教材可提供给学生的有关数据:①法国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日、德居第四位②法国进出口贸易额仅次于美、德、日居第四位③法国谷物产量次于中、美、俄、印居第五位农产品出口量仅次于美国是世界上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④法国是世界上第四工业大国⑤法国航空和字航工业、核电设备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术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⑥法国是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煤炭进口国⑦法国95%的水能资源已充分开发利用⑧法国汽车制造仅次于日、美、德居第四位⑨法国葡萄产量仅次于意大利居第二位法国葡萄酒产量居世界首位(过渡)法国是欧洲的经济大国不仅如此法国经济的强大还体现在文化和旅游上它有世界上众多的艺术极品也是世界上接待外国人数最多的国家旅游成为法国的经济支柱之一二、文化和旅游1、由学生阅读材料分组讨论:a.上述资料从些方面说明法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和旅游大国b.作为工业产品的香水、葡萄酒、时装在法国具有显著的文化特色为什么也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内容教师对讨论结果中具有独创性的观点应予以鼓励和肯定2、引导学生思考法国作为文化大国和旅游大国之间的联系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启示3、学生齐读P82第二段文字了解法国的文化和旅游本节图表指导;1.图3-27:①识图定位:法国的六边形轮廓、临海和邻国;巴黎盆地、卢瓦尔平原、中央高原、勃朗峰;巴黎、里昂、马赛等城市②判断:根据勃朗峰、塞纳河、卢瓦尔河等地理因素综合判断法国的地势地形特点③归纳综合:地形与气候因素与法国农业之间的关系 2.景观图可以图旁配备说明性文字以小型图片展览的形式介绍给学生也可补充收集法国的其他艺术景观图片[作业布置]见基训。

七年级地理下册《法国》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法国》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法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国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

2. 使学生掌握法国的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3. 引导学生了解法国的主要农业区和农业部门,以及农业在该国经济中的地位。

4. 培养学生对法国工业的认识,了解其主要工业部门和分布特点。

5. 让学生了解法国的旅游业特色,以及旅游业对该国经济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农业、工业和旅游业。

难点:法国农业和工业的分布特点,旅游业对法国经济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地图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法国地图,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点。

2.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法国的农业和工业为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其特点和分布规律。

3. 采用比较法,让学生对比法国与其他国家的农业和工业发展状况,提高认识。

4.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探讨法国旅游业的发展优势和影响。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法国地图、图片、资料等教学素材。

2. 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法国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法国地图,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点,并完成相关练习。

3. 课堂讲解:讲解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对农业的影响,以及法国的主要农业区和农业部门。

4. 案例分析:分析法国的工业部门和分布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法国工业的发展状况。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法国旅游业的发展优势和影响,以及旅游业对该国经济的贡献。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国的农业、工业和旅游业的特点。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 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1. 教学内容: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2. 活动设计:(1)观察法国地图,了解其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七年级初一地理《法国》最新教案

七年级初一地理《法国》最新教案

七年级初一地理《法国》最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法国的地理位置、区域划分和基本地理特征。

2.了解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概况及历史文化名胜。

3.能够掌握基本的法语问候语和简单的交流技巧。

4.能够通过对比学习,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异同,提高全球意识和跨文化能力。

二、教学内容(一)法国的地理位置、区域划分和基本地理特征1. 地理位置法国是欧洲洲西部的一个国家,位于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间,与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意大利、瑞士、德国、卢森堡和比利时接壤。

2. 区域划分法国可以分为13个大区和101个省。

其中13个大区为:•奥弗涅-罗讷-阿尔卑斯大区•奥克西塔尼大区•布列塔尼大区•勃艮第-弗朗什-孔泰大区•大东部大区•大西洋威兹大区•法兰西岛大区•中央-卢瓦尔河谷大区•诺曼底大区•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罗讷河口大区•瓦尔-德洛涅大区•外海岛屿3. 基本地理特征法国的地理特征主要包括:•沿海地带主要有地中海式气候和海洋性气候。

•内陆地区主要有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

•地形复杂,山地高地占多数。

•河流主要有塞纳河和罗讷河,遍布全国。

•冬天很冷,夏天很热。

(二)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概况及历史文化名胜1. 政治法国是一个共和国,国家元首为总统,政府首脑为总理。

法国政治体系为议会制民主政治,分为参议院和国民议会。

2. 经济法国是世界经济实力之一,其经济结构以服务业、工业和农业为主。

法国的主要出口商品包括汽车、飞机、火车、化学产品等。

3. 文化法国是著名的文化强国,在文学、绘画、电影、时尚等领域有着重要的贡献。

法国的著名文化名胜包括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凡尔赛宫、巴黎圣母院、卡尔卡松等。

(三)基础法语1. 基本问候语•Bonjour(早上好)•Bonsoir(晚上好)•Au revoir(再见)•Salut(你好/再见)2. 简单的交流技巧•Comment ça va?(你好吗?)•Ça va bien,merci!(很好,谢谢!)•Je ne parle pas français.(我不会说法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初一地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在法国地图上指出其轮廓特点、地理位置、首都巴黎。

2、根据主要河流的流向,判断法国的地势特点。

3、根据法国地形和气候特点,归纳该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4、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法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特征,归纳该国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5、运用资料,综合评价法国的经济和文化特征。

6、通过学习法国浓厚的艺术,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

7、通过学生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建一种和谐、平等的价值观。

教学过程设计
通过观看巴黎时装表演,感知艺术之都巴黎的时装领导世界潮流。

1、分组讨论法国的地理位置特点,并让每组代表介绍各自讨论结果。

2、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自己所了解的法国产品,了解法国经济发展情况。

3、让学生读图,然后进行比赛,看谁通过读图能分析出法国气候特点。

二、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自制课件)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小组合作、读图析图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图片----埃菲尔铁塔,问学生这是什么?它在哪个国家?(法国)它是西欧三大旅游国之一,有什么吸引我们的?
[讲授新课]
(学生活动)(1)他们自己所了解的有哪些旅游景观,并在黑板上写出。

(2)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景观并给大家做介绍。

(课件展示)首都---巴黎的时装表演,“巴黎时装领导世界潮流”
〈过渡〉法国在世界上到底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1、法国的地理位置
(学生读图)P81图3-27“法国地形”,看法国地理位置优越体现在什么地方?(地形、气候)
(教师引导并展示课件)
(1)比较欧洲西部英国、法国、德国的面积大小。

(法国面积最大)
(2)接法国顶点,看它轮廓特点。

(六边形)
(3)法国海陆位置-----西面:大西洋,东南面:地中海
法国的海陆位置决定了它的气候特点:
大西洋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
内陆--------------大陆性气候
(教师总结)它的优势在于:
①是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领土呈六边形。

②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

(展示图片)“法国地势图”
(学生观察)看法国地势有什么特点?(东南部高、西北部低)(提问)东南部和西北部分别是什么地形为主?
(教师总结)地理位置优越性之三:东南部高、西北部低的地形,平原丘陵占全国面积的4/5。

〈过渡〉法国有这么优越的地理位置,它的农业怎样?
(课件展示)
(1)农业发展的优势:平原丘陵为主的地形;温和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壤
(2)不同的农业区:西部大西洋沿岸----小麦、马铃薯
地中海沿岸----葡萄、葡萄酒
(3)法国农业实现了高度机械化和现代化
〈过渡〉法国的葡萄酒世界闻名,它有什么特点?
(课件展示)法国葡萄酒与健康;酒瓶的有关知识
〈过渡〉法国为发达国家,它的工业也高度发达。

(课件展示)
(1)丰富的矿产资源-----煤、铁
(2)高度发达的经济-----以汽车、飞机为主的工业
(3)核电比重占发电量中的70%以上。

〈过渡〉法国旅游业发达,有很多文化
(课件展示)法国的文化与旅游:如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凡尔赛宫、先贤祠、卢浮宫、拿破仑、卢梭、莫里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