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第三单元 爱的心语诗的意象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选修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三单元 爱的心语《蛇》

选修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三单元 爱的心语《蛇》
学情分析
对诗歌意象表达情感及问题有一定了解,但缺乏分析探究能力以及对“蛇”这一意象的分析能力。
教学方法
通过讨论法、诵读法结合并使用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高中阶段我们学过很多诗歌,我们曾见识过宏伟瑰丽的《离骚》;领略过“慷慨以任气,志深而笔长”的“建安风骨”;体验过豪放洒脱,大开大阖的《将进酒》;还有,我们最能感同身受的哀婉凄苦,深沉凝重的《声声慢》,古人的每一首作品都饱含着他内心真挚而浓烈的情感,那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走近现代诗歌,感受一下现代诗人是如何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情感的。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冯至的这首现代诗《蛇》。同学们来齐读我们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以及对作者冯至的介绍。
最初的设计总是带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学生的回答在答案之外的时候,很难去引导他们回归到正确的思路来。课堂更需要的是老师能够随机应变,抓住学生回答的契机来驾驭课堂,但能做到这点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充分的准备。
课堂提问评价的语言太过随意,不够凝练。作为一个老师,要做到明确清晰地表达你的问题和合理地做出对学生的评价,所以教师有“教师”的语言。我在讲课的过程中提问和评价都有些随意,与学生没有距离感。这是我的毛病,在以后讲课的过程中要逐步改正。
3.第三节:蛇的归来
(1)体味词语“轻轻”,“衔”。
轻轻:动作轻盈,对姑娘的呵护和爱。
衔:口里含着,轻柔。
(2)体会本节诗歌中蛇有怎样的形象特点?
温柔、可爱、善解人意。
(3)“绯红”——姑娘脸颊上的那抹红晕。
a.为何姑娘的梦境是“绯红”的?是害羞的?
害羞意味着一种默许,姑娘是有回应的,也是喜欢着诗人。
暗恋是一种情愫,还是一种向上的动力,如果你喜欢一个足够优秀的人,那么你就会想方设法地变得的优秀去吸引他的注意力,所以说暗恋可以是一种昂扬的态度,而不是低到尘土里的卑微,无论将来的结果怎样,有朝一日你回顾自己的人生时,感谢的不会是他,而是那个为了他而变得更优秀的自己,时间不是个无情的老人,你种下什么种子就会收获什么样的人生。

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三单元爱的心语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三单元爱的心语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三单元爱的心语蛇/ 预言/ 窗/ 神女峰一、背景回放1.寂寞相思之歌——《蛇》关于这首诗的写作缘起,作者说:“1926年,我见到一幅黑白线条的画(我不记得是毕亚兹莱本人的作品呢,还是在他影响下另一个画家画的),画上是一条蛇,尾部盘在地上,身躯直立,头部上仰,口中衔着一朵花。

蛇,无论在中国,或是在西方,都不是可爱的动物,在西方它诱惑亚当夏娃吃了智慧果,在中国,除了白娘娘,不给人以任何美感。

可是这条直挺挺、身上有黑白花纹的蛇,我看不出什么阴毒险狠,却觉得秀丽无邪。

它那沉默的神情,像是青年人感到的寂寞,而那一朵花呢,有如一个少女的梦境。

于是我写了一首题为《蛇》的短诗。

”2.找不到出路的青春记录——《预言》本诗写于1931年秋天,体现了诗人20世纪30年代初到抗战全面爆发前的创作风貌,是远离现实苦于找不到出路的诗人青春心理的记录。

何其芳谈到他最初的一些作品时说:“这一段短促的日子我颇珍惜,因为我做了许多好梦。

”他曾经受到一股爱情风暴的袭击,“最后给我留下一片又凄凉又艳丽的秋光”(《梦中道路》)。

这首诗就是诗人经历了爱情风暴后从心灵里流出的真纯的清泉,它倾吐了“幼稚的欢欣,幼稚的苦闷”。

3.忧郁凄苦的悲歌——《窗》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陈敬容、王辛笛等一大批青年诗人,由于对人生价值和生活苦难的困惑和思索,他们对西方现代主义产生了心灵的共鸣,提出了“诗歌的现代化”,要求诗歌反映社会问题,同时抒写个人心绪,二者互相沟通,要求诗歌发挥形象思维的特点,知性感性相融合,并大量进行诗歌实践,形成了“九叶诗派”,此诗就是这种主张的一个实践。

4.忠贞爱情的美丽传说——《神女峰》神女峰,是长江三峡最有名的山峰,神女峰凝结着许多内涵不同的爱情故事,而这首诗主要取意于宋玉的《高唐赋》和《神女赋》两赋。

神女峰的神话传说,代代相传,一直被赋予了忠贞不渝的爱情观念。

诗人乘船行进在巫峡,面对千百年来被人们赞颂的神女峰,想起了那代代相传的美丽传说,写下了这首诗。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的意象》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的意象》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第三单元《诗的意象》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的物象和意象
2、学会鉴赏诗歌的意象
3、诗歌鉴赏的方法。

2学情分析
学生对诗歌鉴赏的方法了解不多,对诗歌的理解难度大。

3重点难点
诗歌的意象和诗歌鉴赏方法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讲授】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考点分析(教师结合高考考点进行分析)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形象(意象)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1)人物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

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

如咏物诗、杂诗。

景物形象。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的意象》鄢蕾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的意象》鄢蕾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语言有律,品读有序----把握读懂诗的几种方法教学设计成都市城厢中学鄢蕾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由具体到一般进行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审美鉴赏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预学案从具体例题中自主探讨读懂古诗的方法。

教师小结后进行当堂训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意识,激发学生鉴赏古诗的兴趣。

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内在美。

二、教学重点:掌握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

1、品标题 2、知作者 3、读注释 4、析意象 5、抓情语三、教学难点:怎样灵活运用探寻出的方法,明白诗歌表层意思,领会诗歌深层意思。

四、教学准备:课件制作、教学案设计、微课制作教学过程:一、回顾1、请同学们看到我们上节课做的诗歌题,看看我们存在什么样的问题?画堂春(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画堂春:宋神宗元丰5年(公元1082年),秦观应礼部试,落第罢归,赋《画堂春》。

本词的下片“此恨谁知”中的“恨”有怎样的内涵?请结合全词分析(6分) 2、展示两位同学的答案,让同学给他们打分,为什么给那么多分?他们的答案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明确:没读懂诗二、怎么办?找到读懂诗的方法1、品标题。

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

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题材等)。

题目是诗词的眼睛,它往往直接揭示了诗词创作的时间、地点、事件和主旨等。

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

它或点明主旨,或表明诗人的情感基调。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解读】此诗题中的“冬至”表时间,“邯郸”表地点,且与“冬至”点明了特定的背景,是说冬至佳节时自己仍客居邯郸,这才“思家”,“思家”揭示了此诗的主旨。

2、知作者。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第三单元 爱的心语诗的意象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第三单元 爱的心语诗的意象教学课件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长恨歌(节选)
白居易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玉楼春
欧阳修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2.能自选或自写一首符合特点之一的诗歌。 3.老师自荐诗歌。
一、特点一
要求 1.大声朗读下面的诗歌。 2.记住题目、作者、意象(诗中的事物)。 3.比赛:抽号比赛看哪组哪号记得多。
咏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秋菊
陈毅
秋菊能傲霜, 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 风霜其奈何?
冬至 又是一年冬节至,抱膝灯前怯增年。 囊萤照读解春秋,目不窥园暗逢源。 画卵雕薪雉裘衣,石崇王琛争与攀? 竹菊梅韵相向语,空谷幽兰香婵娟。

寒风一树千万枝,孰为桑榆梅松林。 翩翩入户留殷勤,点点扶香露温存。 程门立雪虔求问,芸窗韦编烛动心。 兰言妙语解疑云,满园静待一枝春。
无题 一朵娇红翠欲流,地北江南承素秋。 盛意阑珊屠苏酒,心近石门忆旧游。 居远岂忘文宣意,情注教育誓不休。 殷勤青鸟云中信,聊将邢襄一枝留。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诗歌部分 第三单元 窗教案4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诗歌部分 第三单元 窗教案4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三单元窗教案4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窗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爱情诗通过意象表达丰富情感的方式,了解爱情诗的思想内容。

过程与方法:探究诗歌的意象,培养诗歌解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会诗人其真挚美好的情感,同时领悟诗人对生命的精神追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通过意象表达感情的方式。

2、掌握诗歌鉴赏的技巧,对典型意象进行深入探究。

三、教学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请同学们欣赏两幅画,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或者诗中的语言来描绘画面的内容。

看图画,会想起了哪些诗句呢?明确: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师:桥上看风景的人与楼上看风景的人,互相成景,相映成趣。

夜晚皎洁的月光装饰了你的窗户,而你自己的形象也装饰了别人了梦。

两者都表现了大千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有的美好。

对于窗,我们再熟悉不过了。

窗是一个美好的瞭望台。

今天,让我们一起用心灵去感知诗人陈敬容眼中的《窗》,一同去感受窗里窗外的“景色”。

2、作者介绍:陈敬容她是个早慧的才女他聪明敏感善良他的爱情生活是坎坷的这不幸的感情生活给她的诗注入了一种忧郁的委婉的情调她就像孕育珍珠蛤蚌一样在痛苦的折磨中献出了一颗颗通体晶莹的诗的珍珠3、九叶诗派30年代末,40年代初,辛笛,陈敬容等一大批青年诗人,由于对人生价值和生活苦难的困惑和思索,使他们同西方现代主义发生了共鸣,提出了“诗歌现代化”,要求诗歌反映社会问题,同时抒写个人心绪,二者互相沟通,要求诗歌应发挥形象思维的特点,知性感性相融合。

并大量进行诗歌实践,形成一个“九叶诗派”,此诗就是这种主张的一个实践。

4、创作背景本诗写于1939年4月,那时作者居于成都,作者虽作为一介书生,却关心时代风云,人民的忧患。

诗人的思想即通过象征和联想,运用含蓄的语言,让幻想和现实交织,抒发了诗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对光明的憧憬对现实的抗争,以及诗人在寒冷压抑的环境中忧郁凄苦的心境。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爱的心语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选读》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爱的心语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选读》

栏 目 链 接

久而久之,便化做巫峡上的一座山峰,人们为了纪念她,

把她命名为神女峰。
栏 目 链 接
一、《蛇》
1.作者为什么选择“蛇”这一意象?作者写了它的
哪些特点?它与“寂寞”到底有何相似性?


【思路精析】 蛇的特点:沉寂无言、忠诚相伴 、热
目 链

烈缠绕


每个人都有过寂寞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人沉浸其中,
秋天,当时诗人仅仅19岁。1930年,何其芳考取了清华大学 文
英语系,不久因没有高中文凭而被清华开除。期间,他还经 栏
历了一次“无希望的爱恋”。何其芳被失学与失恋的双重痛
目 链


苦煎熬着,直到1931年秋天他才被北京大学破格录取。而在 技
这年秋天,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历来以民族大义为己任的何其芳不可能不受到时局的影响。
这首诗真实地记录了诗人对爱情来临时的一些复杂的心路历
程。是诗人迷茫、苦闷、幻灭、追求的连绵心灵变奏乐章。
《窗》
这首诗写于1939年4月,那时作者居于成都,作者虽

为一介书生,却关心时代的风云,人民的忧患。诗人的思 栏

想在寒冬里奔走,在恶梦里抗争。本诗即通过象征和联想, 链


用含蓄的语言,让幻想和现实交织,抒发了诗人在那个特

响甚大,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何其芳,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人。1929年考入上海 中国公学预料,曾发表新诗。1931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开 始在《现代》《文学季刊》等刊物上发表作品。1931年秋 (19岁)创作名诗《预言》。
陈敬容,1917年出生在乐山城。1948年春与友人曹辛

诗的意象-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诗的意象-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诗的意象-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和教学,学生应该能够:1.理解什么是诗的意象,懂得如何鉴赏现代诗歌中的意象;2.掌握一些现代诗歌作品,理解其深层含义,能够进行深度解读;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鉴赏和写作现代诗歌。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诗的意象的概念和基本形式,考察学生对诗歌的感知能力;2.现代诗歌的精神内涵,理解和分析现代诗歌的深层含义。

难点:1.现代诗歌中比较抽象和深刻的意象,探究其深层寓意;2.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创造的能力,提高学生诗歌鉴赏和写作水平。

三、教学内容1. 诗的意象1.思维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班级或学校校园中的几个风景景象,激发学生对意象的感知能力。

2.PPT演示(10分钟):通过图文方式,介绍意象的基本概念、种类和表现形式。

同时,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意象在现代诗歌中的应用。

3.鉴赏训练(15分钟):选择几首现代诗歌,让学生独立阅读、发现其中的意象,并概括这些意象与诗歌主题和情感表达之间的联系。

2. 诗歌散文欣赏1.教师讲解(15分钟):介绍现代诗歌与传统诗歌的区别,并阐述现代诗歌在哲学思想和文学风格上的代表意义。

2.作品解析演示(30分钟):以冰心、舒婷、北岛等诗人的作品为例,通过图文方式为学生呈现这些作品的基本意象和深层含义。

同时,指导学生使用阅读技巧,准确把握诗歌中的思想内核和情感表达。

3.学生自读(20分钟):要求学生在课上阅读一篇自选现代诗歌或散文,并写下自己的读后感,包括对意象的感知和理解,以及对诗歌主题和情感的评价。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教师采用图文、多媒体等方式讲解和演示现代诗歌的意象和深层含义。

2.交流法:学生在开放、自由的交流氛围中,与同桌、教师互动、探讨现代诗歌中的意象和思想内核。

3.独立阅读法:让学生在课上独立阅读、自主分析现代诗歌作品,提高鉴赏能力。

五、教学评价1.案例评价:让学生在课上选一篇现代诗歌或散文进行阅读,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以及对现代诗歌的鉴赏和理解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节选)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5.总结 特点之一:
诗歌具有物我统一性,往往是通过具 体的客观事物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
物我统一性。
特点二
要求 1.大声朗读下面诗歌。 2.记住题目、印象深刻的句子及运用的表现
手法。
采葛
诗经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木兰辞(节选)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长恨歌(节选)
白居易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玉楼春
欧阳修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红楼梦·引子 曹雪芹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 试遣愚衷。
沙扬娜拉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象一朵水莲花 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吟咏性情 形诸意象
——诗歌欣赏之意象
学习目标
1.了解、体味诗歌的三个特点:物我统一性、 真假统一性、众我统一性。
2.能自选或自写一首符合特点之一的诗歌。 3.老师自荐诗歌。
一、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
要求 1.大声朗读下面的诗歌。 2.记住题目、作者、意象(诗中的事物)。 3.比赛:抽号比赛看哪组哪号记得多。
咏松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4.问题:运用表现手法的句子描绘的情景能不 能实现?如果不能,那为什么还能被历代人 接受、悦纳,并久传不衰?到底是什么深层 的事理在起作用?
格式:
我认为《》这首诗——句子写的情景不能 实现,但是它却说出了——深层道理,所以 该句能流传下来。
5.总结
诗歌特点之二:诗歌具有假定性和真 实性的统一体,虽然描绘的情境不真实, 但是能表达出现实生活中的实质规律,既 合“情”又合“理”,所以人们能口耳相 传、欣然悦纳,传播开来。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离思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摸鱼儿
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 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乐府诗集》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神秀诗一首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慧能对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比赛:抽号比赛看哪组哪号记得多。
4.问题:这些诗最终目的是在写物还是在写人? 如果写物,写了它什么特点?如果写人,写 了人什么特点?
格式:《 为——。
》这首诗最终是在写——,因
击 鼓(节选)
《诗经》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陈毅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秋菊
陈毅
秋菊能傲霜, 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 风霜其奈何?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 为有暗香来。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能不忆江南?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2.记住印象深刻的句子及运用的表现手法。
3.比赛:看谁记得多。
真假统一性。
特点三
1.诗词作者通过一定的手法使物我统一,从 而表达一定的情感。那么在众多类型的情 感中有一种贯穿始终。猜猜是什么?
2.你知道的写爱情心路经历的诗、词、歌曲 名句有哪些?
要求 3.大声地、有情感地齐读下面的诗歌。 4.记住题目、作者、名句。
特点之三
关雎
《诗经》
关 关 雎 鸠, 在 河 之 洲。 窈 窕 淑 女, 君 子 好 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