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金融保险)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2020年(金融保险)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2020年(金融保险)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金融保险)财政金融体制

改革

第四讲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本章重点:

1、我国传统金融体制的特点

2、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成效和问题

3、什么是公共财政?它有哪些特点?

4、为什么说公共财政是社会主义市场的必然要求?

第壹节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壹、传统金融体制的特征

1、“大壹统”的银行制度。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逐步消失,只剩下银行业,而银行业也只剩下中国人民银行,所有从事金融业的部门和机构基本上都是人民银行的下属机构,人民银行同时承担宏观调控和日常金融业务的双重任务,其终极目标是服务于计划经济,是全国的信贷中心、结算中心、货币发行的中心。

2、银行的运作服从于上级指令。银行运行实行行政化的管理方式,体当下金融体制上,就是按行政区划设置机构,即省市设分行,区县设支行,区县以下设分理处。这种和行政管理的职能和层次结构高度壹致的组织结构,决定了金融决策是集中经济计划决策的壹部分,国家的计划决策对金融活动起支配和导向作用,成为金融决策的依据。

3、简单直接的货币传导机制。所谓货币供给的传导机制是指货币供给的变化对经济运行影响的途径。在以服从指令为运作方式的“大壹统”的银行体制下,货币供给的变动直接传统导至实体经济活动,没有任何中间变量。这种直接的货币传导机制对经济活动影响的力度极其有限。

4、直接被动的金融调控方式。在计划经济的三大管理体制,即计划体制、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中,金融体制从属于计划体制和财政体制,计划体制实际处

于核心位置,起支配作用。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主要通过经济计划来进行,信贷计划只是计划指令执行和操作的工具,完全不具备自主运作和调节经济的独立性,也无需独立承担宏观调控经济的重任。

传统金融体制的之上特点决定了要在满足计划经济运作要求的同时,扭曲了我国银行的基本运作方法和货币基本职能,形成了货币供给的倒逼,不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和深入,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

二、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

始于1978年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过程,大体上能够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1978-1984年,拆分原来的“大壹统”银行体系,建立中央银行制度。首先,恢复和设立了专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相继于1979年恢复成立或独立运营。中国农业银行负责统壹管理支农资金,集中办理农村信贷;中国银行作为国家指定的外汇专业银行,统壹运营和集中办理全国的外汇业务;建设银行全要办理拨改贷业务,此外仍利用自己吸收的存款发放基本建设贷款,重点支持企业为生产国家急需的短线产品而进行的挖潜改造工程,且发放城市综合开发和商品房建设贷款。这样,建设银行逐渐由完全办理财政业务,逐步过渡到既办理财政业务又办理金融业务,且金融业务比重越来越大的专来银行。1984年1月1日,成立中国工商银行,承办原来由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经过多年的发展,现今中国工商银行已成为以人民币资金为主和城填金融业为主的、提供多功能服务的中国最大的专业银行。国有专业银行的重建和发展是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条件,没有国有专业银行的重建和分担原来“大壹统”银行所承担的大部分具体金融业务,人民银行就无法专门发挥中央银

行的职责,中央银行制度就无法就建立不起来,“大壹统”银行体制就无法打破,也就不会有以后金融体制的进壹步改革和深化。所以国有专业化银行的重建和恢复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次,将中国人民银行改建成我国的中央银行。工商银行的成立,使中国人民银行摆脱了具体业务,不再直接运营商业银行业务,独立行使信贷管理和货币发行权,真正开始发挥中央银行为政府和商业银行及基他金融机构提供相关金融服务,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实现中央政府预期货币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以及对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及金融市场进行监管的职能。

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从组织机构上打存了传统的“大壹统”金融体制,使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贯彻执行上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宏观调控能力和金融监管能力进壹步加强,有利于保障经济秩序和金融秩序的稳定,促进经济改革和经济建设的发展。但总体而言,这壹阶段的改革不是金融机构的创新,制度安排的运行机制且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旧的计划金融机制模式,仍需要进壹步改革和探索。

2、1985——1996年中国金融体制走向市场化的转变和探索阶段。在这个十年间,我国金融体制进行了壹系列的市场化改革,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壹,进壹步巩固中央银行制度。1985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强调指出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央银行,是最重要的宏观调节机制之壹,所有其他金融机构在业务上都必须服从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和管理。中国人民银行要利用利率、汇率、准备金等各种经济手段控制货币供应量和贷款规模,促进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优化。1986年4月,六届

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七五”计划中,又壹次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央银行地位,明确指出中国人民银行是货币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1995年3月18日,八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央银行性质和地位,为中国人民银行全面履行真正的中央银行职责,有效发挥中央银行的作用提供了法律保障。

第二,大力发展多元化的金融组织和金融机构。壹是恢复和成立了壹批商业银行,如1986年恢复交通银行,同年组建中信实业银行,1992年成立中国光大银行,1996年成立中国民生银行等等。二是建立壹批区域性商业银行。如深圳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广东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三是发展了壹批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信托租赁机构等。四是组建壹批保险X公司,陆续成立了中国太平洋保险X公司、中国平安保险X公司俩家全国性保险的能够及壹批区域性保险X公司。五是证卷业快速崛起。1990年底以后,先后成立了上海、深圳俩大证卷交易所。六是外资金融机构抢滩入境。1985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特区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管理条例》,允许海外金融机构在我国五大经济特区设立营业性分支机构。1990年8月,上海成为我国除特区以来首个获准引进营业性外资金融机构的城市。

第三,金融调控方式开始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过渡。从最初的直接控制贷款规模,逐步转向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法宝调节货币供应量和货款规模。

第四,在金融管理制度上,开始引入竞争机制和市场机制,实行商业银行和政策金融分离。1994年,我国先后成立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将原有专业银行的政策性业务转交给政策性银行办理,原有的专

业银行逐步转化为国有商业银行。1995年颁布《商业银行法》,要求商业银行实行自主运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

第五,在不断培育和发展外汇市场的基础上,推进外汇体制改革。1985年12月,深圳特区设立了中国第壹个外汇调剂中心,正式开办外汇调剂业务。1988年开始成立外汇调剂市场。从1991年12月起,允许国内居民通过外汇调剂市场买卖外汇。1994年4月4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上海成立,银行间外汇市场正式运行。在外汇市场逐步发育的基础上推进外汇体制改革。从1993年12月开始,取消外汇分成,实行外汇结售汇制,允许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1994年1月,实行汇率且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总之,中国这十年的金融体制改革,在向金融市场方向转变过程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为最终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金融体制奠定了基础。

3、1997年以来的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阶段。这壹阶段,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中心是进壹步深化的完善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制。

第壹,建立金融资产管理X公司,剥离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1999年,我国相继成立了信达、东方、长城、华融四家金融资产管理X公司,通过债务重组、上市、拍卖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回收。199年到2002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向金融资产管理X公司共剥离了约1.4万亿元不良资产,在壹定程度上减轻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历史包袱,为下壹步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当然,金融资产管理X公司的建立且不能解决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所有问题,但无疑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有效方式之壹。

第二,建立和完善分业监管体制。1998年,国务院撤消了证券监督委员会

(简称证卷委)。其工作由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也将其承担的对证卷市场的监督职能全部移交给证监会,形成了以证监会为主的集中统壹的证券监管体制。1998年11月,成立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使保险监管从中央银行职能中分商出来。2003年4月28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挂牌成立,又将中国人民银行的银行管监管职能移交给银监会。至此,中国金融业形成了银行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共同履行金融监管职能的格局,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主要承担客宏观调控职能,协调三家监管委员会的工作。

第三,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2004年至2006年,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先后完成股改且上市。中国农业银行的股改也已完成,且择机上市。

第四,进壹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的金融法律体系。壹方面对之前制定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进行了修改,同时又出台了《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保险法》、《票据法》等,奠完了我国金融业改革和发展的法律基础。

三、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绩效

1、建立了壹个功能比较齐全的多元化的金融体系。经过30年的改革,中国金融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当初“大壹统”的单壹银行体制发展到今天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多层次的金融体系。至2005年底,中国共有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3万多家。2000年底,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外资产总额达19.4万亿元,是1979年的80倍,2006年底,更是达到创纪录的43.9万亿元。和此同时,证券、保险、信托投资、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在不断建立和发展,其资产在金融总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多元化金融体系的建立使各类金融机构的主动

性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整体效率大大提高,从而保证了金融运行有序进行,也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和领域的改革,适应了经济高速发展对金融业务的需要。

2、金融监管体系逐渐形成。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目前初步形成了“分业运营,分业监管”的金融管体系。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别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进行监督,相互之间的合作不断加强,监管效率不断上升。

3、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方式实现了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直接控制,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将货币供应量、利率作为宏观调控的目标;注重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宏观经济总量。

4、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的得重大突破。

国有商业银行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选,其中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已经上市。银行内部初步形成了符合现代产权制度要求的治理结构。

5、金融法制建设得到进壹步完善。先后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以法律形式明确中国人民银行的宏观调近代职责,规范商业银行运营行为,中国的金融活动和金融监管逐步步入法制化轨道。

四、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中央银行仍缺是足够的独立性。西方发达国家大都以立法形式,规定中央银行对国会,而不是对总统负责,以保证其对政府的独立性。其目的是为了防范政府短期金融行为,维持金融稳定。但我国至今没有类似的立法,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得不到维护和保障,货币政策始终围绕国民经济增长、扩大内需、支持国有企业等展开,没有形成自身独立的目标。各级中央银行的运作难以摆脱同级政

府的行政干预,严重影响到我国货币供给的严肃性和货币金融的稳定性。当然,为了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我国设立了中央银行九大区行,完全对总行负责,不受地方行政长官司出于地方利益和政绩考虑而施加的影响,这壹举措对抑制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确实能够起到壹定作用,但无法抑制中央政府的行政干预。从我国目前的情况见,由于我国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行为仍很不规范,仍不能完全离开中央政府的行政干预。但从长远来见,随着企业和地方政府行为逐步规范化,许多历史问题的妥善解决,必须从立法形式确立中央银行相对于中央政府的独立性,将我国货币供给和金融稳定纳入长期性的规范化轨道。

2、国有商业银行现代企业制度尚未真正建立。虽然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已经完成,有些银行已经上市,但这是在非常规和强有力的政策(外部注资、不良资产剥离)扶持下进行的,且非银行自身努力的结果。尽管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框架已经形成,股权多元化有所进展,但现代企业制度所要求的X公司治理机制,理念和制度文化仍没有建立起来,银行内部自我“造血机制”仍来形成,“内部人控制”严重,激励约束机制缺乏,这壹切都会制约国有商业银行运营效率的提高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

3、“分业运营,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难以适应现代金融发展的需要。当今世界,“混业运营”已经成为现代金融发展的壹个重要趋势,不仅各类金融机构之间业务交叉,界限模糊,而且壹些工商企业也开始介入金融服务领域,金融中介机构和工商企业之间的界限也趋于模糊。从中国的实践来见,银行和证券银行和保险、保险和证券之间的合作范围越来越广,混业运营趋势明显。由于我国目前的金融业仍在实行严格的分业运营,只有壹部分企业集团获准通过财务X 公司方式开展金融业务,但从长远来见,商业银行也将不得面对来自工商企业的

挑战。混业运营的潮流使得我国已经形成的分业监管体制面监挑战:不利于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和交叉服务;加大了金融机构和客户的交易成本,降低了金融监管效率;银监会、证监会、保监分别对相应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进行监督客易导致壹方面既有的金融业务监管过度,别壹方面新业务又无人监管的现象,从而加大了金融风险。

4、金融法制化建设有待进壹步加快。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金融法制化建设取得了壹定的进展,形成了以《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人民银行法》以及《商业银行法》为核心的金融法规体系,但体说来,现有法律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以致壹些实际金融监管措施基于行政规定而不是法律,随意性大,另外也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金融机构违规运营,恶性竞争,虚假信息披露,操纵金融市场等违法犯罪行为屡有发生。金融法制不完善已经形成了金融风险源。

5、金融市场化进程严重滞后。第壹,利率仍没有放开;第二,仍没有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第三,汇率仍没有完全放开。

第二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壹、金融风险的概念和分类

风险是壹个人们常用却又十分模糊的概念,学术界对风险的是义也不尽相同。但都认为风险和不确定性有密切的联系。不确定性是指经济活动的当事人面临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活动无法加以准确地分析、预见的各种因素。但显然不确定性和风险是有区别的,从事后的结果来见,不确定性因素既有可能给当事人带来收益,也可能给当事人造成损失。所谓风险就是指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而使当事人受损失的可能性。

金融风险就是指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金融风险是金融活动的内在属性,只要存在金融活动,就必然存在金融风险。金融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是金融风险产生的根源。金融风险的存在给金融市场上的每壹个参和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迫使其提高管理效章,从而增强了金融市场的活力。

金融风险种类的划分方法或标准很多,依据不同的分类方法,金融风险能够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1、按金融风险的性质或严重程度不同,能够将金融风险分为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非系统性金融风险。

(1)系统性金融风险。这是指发生波及整个金融系统的金融动荡或严重损失的金融风险,涉及整个金融体系。系统性金融以险又分为周期性金融风险和结构性金融风险。周期性金融风险是指由周期性经济危机引发的风险。结构性金融风险是指由经济、政治或军事事件,自然灾害等特殊原因引起的波及整个金融系统的金融风险。系统性金融风险不能通过多样化来分散和回避,因此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

(2)非系统性金融风险。这是指由于内部或外部某些特殊的原因对金融体系的某壹个方面或个别金融主体造成的风险。非系统性金融风险属于个别经济主体的单个事件,对其他经济主体没有产生影响或影响不大,不会引起连锁反映而波及整个金融体系,能够通过分散化投资等策略加以规避,因此又称可分散风险。

2、按金融风险的形态不同,将金融风险分为以下10种:

(1)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指债务人不能或不愿履行债务而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或交易壹方不履行义务而给交易对方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在现代社会,银行是社会的信用中心,也是信用风险的集中地带,所以,信用风险

是银行面临的传统风险。

(2)流动性风险。指由于流动性不足给经济主体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流动性的好坏对壹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它关系到企业生产运营能否正常进行,尤其是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能够置其于死地。但由于流动性需求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而使金融机构面临很大的流动性风险。

(3)汇率风险。又称外汇风险,指汇率变化可能给当事人带来的不利影响。汇率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壹是买卖风险,即外汇买卖后所持头寸①在汇率变动时出现损失的可能性;二是交易结算风险,即以外币约定交易时发生的风险;三是会计处理中因货币换算时所使用的汇率不同而承受的评价风险;四是以外币计价的库存资产因汇率变动产生的风险。

(5)操作风险。指由于企业或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不健全、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的风险。操作风险表现:壹是相关信息没有及时传达给操作人员,或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出现偏差而造成的损失;二是操作人员操作失误甚至违规操作可能造成的损失;三是交易系统或清算系统发生故障。

(6)法律风险。法律风险表当下以下俩个方面:壹是现有法律法规不健全,金融合约得不到相关法律保护;二是形形色色的犯罪行为会给金融资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7)通货膨胀风险。指经济主体在其金融活动期间有可能发生通货膨胀,而壹旦发生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经济主体的实际收益年就会下降。

(8)环境风险。这是指金融活动的主体面临的自然、政治、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带来的风险。

(9)政策风险。指国家政策变化给金融活动主体带来的风险。

(10)国家风险。指由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重大变化而给经济主体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国家风险有俩个特点:壹是国家风险发生在国际金融活动中,在壹个国家范围内的金融活动不存在国家风险;二是在国际金融活动中,不论是政府、银行、企业仍是个人,都可能遭受国家风险的带来的损失。二、我国金融风险的生成机理

目前,我国正在向市场经济转轨,金融风险形成的原因很复杂,既具有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风险的特点,也有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特有的风险。

1、金融监管和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和金融风险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放松监管或监管不力必然产生、加大金融风险,金融风险的出现又加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从我国实践见,金融风险的产生和金融监管不力有密切的关系。金融监管部门监管经验不足,防范和化解风险措施不力,金融规则滞后,导致金融秩序混乱,无法有效预防和及时化解金融风险,不仅如此,我国金融管不力和监管过度且存,过度的金融监管反而加大了金融风险。

2、金融控制和金融风险

微观经济主体内部控制不严是导致金融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内部控制不严的根本原因在于金融机构内部缺乏壹个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和法人治理结构,缺乏权力制衡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失去了制度的约束和防范,金融风险产生就难以避免。

3、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

金融创新最主要的功能是管理金融风险,但金融创新本身存在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结算风险、法律风险、国家风险等。

4、金融投机

金融投机是引发,加剧金融风险的重要因素。金融投机的手法不外是短期内低价进高价出,金融资产的价格如股价、汇价,在投机资本的操纵短期内暴涨暴跌,人为地形成了金融的风险。更为严重的是,随着金融工具的目益增加,投资技巧的日益熟练,投机者的投机行为通过杠杆操作会产生扩张效应,往往会发展成全局性的金融危机。

5、金融环境

任何金融活动都是在壹定的外部环境下进行的,金融环境的改变会影响到金融活动参和者的利益,从而有可能加大金融风险甚至引发金融危机。从我国目前来见,金融环境对金融风险的影响主要体当下以下几个方面:壹是企业风险转嫁给金融机构。我国金融机构中相当壹部分属于国有,产权模糊、政企不分、行政干预和信贷资金财政化现象比较严重。行政干预和信贷资金财政化的结果很容易使企业风险转嫁给金融机构。二是我国金融机构面临的信用环境和法制环境不理想,金融机构的债权得不到应有的法律保护,逃避金融债务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制裁。

三、金融风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壹)积极作用

金融风险的存在能对金融活动主体的行为产生约束,从而对金融市场起到壹定的调节作用。这是因为金融风险的存在及其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具有的警示作用,给金融市场上的每壹个参和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迫使他们研究和把握金融市场的规律,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制定和调整策略,从提高管理效率,从而增添了金融市场的活力。

(二)消极作用

1、对虚拟经济的的影响。

金融风险在给金融活动主体直接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同时,仍使投资者或贷款人的信心和预期严重受损,产生恐慌性抛售,导致证券价格或汇率下跌。存款人纷纷提取存款,形成挤提风潮,从而危及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甚至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金融风险的存在增加了经济主体收集、整理信息的工作量和难度,使其管理成本和金融交易成本增大。

金融风险对实体经济也会产生不利影响。首先,金融风险会导致社会投资水平下降,且且金融风险越大,投资水平下降幅度就越大。国外学者在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银行危机得出结论:对经济影响范围较广的银行危机持续壹年,将使该国的GDP下降1%;在持续的第二年,将使GDP下降3%。这是因为金融活动主体为降低投资风险,不得不选择风险较低的投资组合,使投资的实际收益率下降。投资实际收益率的下降又会使投资者减少投资。投资水平的下降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其次,金融风险有可能扰乱社会信用秩序,严重影响到宏观经济的稳定。金融风险使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和银行之间、银行和居民之间的债务关系不能到期友付,从而破坏宏观经济正常运行的信用基础;金融风险的存在使大量资源流向安全性较高的部门,其他部门因得不到足够的资源而发展缓慢,造成产业结构畸型发展。最后,金融风险会使壹国的国际收支失衡。因为汇率变动风险会影响壹国的商品进出口总额和贸易收本;利率波动风险会影响到壹国资本的流入和流出。利率上升,通货膨胀严重导致国内资本流出增加,国外资本流入减少,使资本项目失衡。此外,企业信用风险、国家风险等都会影响到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短期资金拆放、直接投资等经济行为,最终也会影响到

壹国的资本项目。

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防范金融风险

1、继续稳步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壹是利率的市场化;二是汇率的市场化;三是实现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四是进壹步开放国内金融市场。

2、完善金融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3、加强金融监管。壹是实现由权力监管向权威监管的转变;二是推进金融监管的市场化;终极目标是实现由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的转变。

4、进壹步加强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第三节财政体制改革

一、我国传统财政体制的形成和特征

(壹)我国传统财政体制的特点

1、统收统支。由中央政府统壹确定国家财政政策和财政收支计划。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壹切收入全部逐级上交中央,所需支出由中央逐级无偿划拔。

2、建设型财政。我国中央政府财政从属于计划,主要职能既不是提供公共产品,也不是调节分配关系,而是直接从事经济建设。

3、命令型和集权式。所有的财政收支活动全部由中央政府决定,地方政府和企业缺乏自主财权,更谈不上民主监督。

(二)我国传统财政体制的形成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领导人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目的是加快实现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1953——1957年壹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就是集中壹切力量发展重工业,整个“壹五”时期基本建设总投资中,重工业占85%。重工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具有三大特征:(1)初始投资巨大;(2)建设周期长;(3)大部分

生产要素投入需要依赖国外进口。而我国当时的实际情况是,第壹,经济基础薄弱,资金十分短缺;第二,可供出口的产品少,外汇短缺。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和我国现实的资源禀赋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中的财政体制成为必然选择。因为这种体制有很强的资金动员能力,能将全国有限的资金集中到中央财政,投入到重工业发展中去,且降低资金使用的低成本,从而保证了该战略的实施和实现。

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具有俩大缺点:壹是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受到抑制,造成经济活动的低效率;二是信息缺乏,监督不力。这些缺点决定了它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

二、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历程

(壹)1979——1993年,实行“划分收入,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

1、内容

(1)划分收支。按企事业单位的行政隶属关系,将整个国家的预算收入分为中央政府固定收入、地方政府固定收入和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

财政支出基本上按行政隶属关系确定,由中央政府管辖的单位,其支出由中央财政安排;地方政府管辖的,由地方政府预算支出安排。

(2)分级包干。在划分收支的基础上,给地方政府确定壹个收入支出的包干基数。地方预算收入大于支出,多余部分上解中央;支出大于收入,不足部分由中央从工商税中确定壹个比例留给地方,作为调剂收入;若地方工商税全部留给地方也不足以弥补,由中央财政进行补贴。

2、评价

实行财政包干以后,地方政府有了独立的财权,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经济

建设的积极性,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也存在许多严重的问题:第一,按行政隶属关系划分收支而不是按税种划分收支必然导致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重复建设和投资膨胀;

第二,以83年财政决算的结果作为基数划分确定包干基数,导致地区间包干基数不合理,形成地区间不平衡;

第三,中央财政收入大幅下降,地方也没有设税权;

第四,财政包干种类繁多,缺乏规范性和稳定性;

第五,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依然没有改变,只是从“条条”变成了“块块”,行政干预,政企不分,企业缺乏活力。

总之,财政包干体制仍未跳出传统体制把企业禁锢于行政隶属关系的格局,也未找到处理中央、地方关系比较规范、合理、稳定的形式,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二)(1994——?)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现代财政体制1、实行“分税制”改革。

(1)所谓分税制,就是根据财权和事权相统壹的原则,将国家的全部税种在中央和地方之间进行划分,确定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范围。

(2)内容

第壹,分事、分税、分管相统壹;第二,各级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2、规范财政支出,建立公共财政体制

(1)含义

公共财政是以政府为主体,以提供公共产品为手段,以满足公共需要为目的,以弥补市场失灵为活动边界的资源配置方式。

(2)公共财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第壹,市场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通过市场联结成壹个有机整体,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提出了公共的、大规模的社会需求,这个要求只有政府能够完成。

第二,调节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和不同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需要公共财政。

第三,市场经济要求政府转变职能,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政府职能的转变要求财政职能相应地转变。

第四,弥补市场失灵要求公共财政。

(3)作用

第壹,有利于克服外部性问题,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第二,协调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发展;第三,解决经济转型过程中产生的种种难题。

(4)特点

第壹,公共性。公共性是公共财政的本质特征,是指政府作为人民权力的受托者和执行者,应按照全社会的共同利益和人民的意志,从保证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本点出发,制定公共政策。

公共性具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壹是从基本理念层次上见,政府应着眼于公民的共同利益开展财政活动;二是从道德层次上见,公共性应成为每壹个政府官员的职业态度、观念和信念;三是从政治层次上见,在涉及公共产品提供等集体行动中,要有壹个民主参和、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程序、机制和过程。

第二,公平性。这是指财政分配要符合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利益和所认可的理念。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认识公平:壹是公平既包含平等又高于平等;是平等和不平等的结合;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公平既包括经济公平又包括政治公平。总之,财政所追求的公平是在效率损失最低的条件下,追求经济、

社会和政治的公平。

财政体制的公平性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恒量:壹是转移支付制度要公平;二是公共收入结构要公平。同等条件下的纳税主体负担同等的税收;具有不同收入和福利水平的纳税人承担不同的税负;第四,财政所要解决的经济社会问题要体现公平性。

第三,公益性。公益是指公共利益,不是公众利益,但和公众利益有关。公众利益既有纯私人性质的,也有公共性质的,公众除了消费公共物品外,仍消费私人物品,公共利益是指公众利益中的公共消费部分,它要用公共产品来满足。公共利益具有三个基本属性:第壹,公共利益具有客观性,它不受人们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影响;第二,公共利益具有社会共享性,即它不是壹部分人的利益,而是社会整体利益(非排他性);第三,免费享用。

公共性是有边界的,由此可将公共产品分为国际性公共产品、全国性公共产品、地方性公共产品和社区性公共产品。根据公共产品的性能不同,可分为基础性公共产品(基础设施)、管制性公共产品(法律制度、国家安全、地方治安)、保障性公共产品(社会保障)和服务性公共产品(公共交通)。

第四,法制性。公共财政的本质就是用法律来限制政府的行政权(另壹种限制手段是民主)。公共财政的法治性体当下以下俩个方面:首先,公共预算本身要具有法律效力,即要由立法机构审议政府的预算和决算。其次,公共财政的运行机制的法制化,以法规范和监督政府公共财政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确保政府公共财政活动符合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和根本利益。

三、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2020年(金融保险)保险业发展状态级方向

(金融保险)保险业发展状 态级方向

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和走势 壹、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通常,衡量保险业发展速度的壹个重要指标是保险市场规模扩张的速度,而保险市场规模的扩张速度又主要通过保费收入的增长速度来评价。因此,我们能够通过近年来我国保费收入的增速来判断保险业的增长情况,表1提供了相关 的资料。 表1我国保费收入增长情况 下表显示,从1998年到2002年1—6月这壹段时期,我国保费收入年均保持俩位数、且以加速度的方式增长,不仅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也高于世界保险业同期的平均增长水平。其中,我国保险在2001年和2002年1—6月的增长最为引人注目。在绝对额方面,2001年全年和2002年1—6月分别同比增长513.6亿元和590.4亿元。在增速方面,2001年和2002年1—6月保费分别同比增长32.2%、58.0%。这种高增长速度在国际上也是罕见的,1990—2

000年世界保险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为6%,其中发展最快的亚洲新兴保险市场1 990~1998年的增速也未超过16%。 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能够归因于:(1)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财富的迅速增长为保险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2)保险市场主体的迅速增加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推动了保险X公司对保险市场的开发,客观上促进了保险业的发展。(3)由于改革的推进,市场的不确定性对社会主体影响的不断增强以及风险保障方式的变化,社会主体对保险的需求也有了较快增长。 当前,我国保险业除了保持高速增长以外,仍主要表现为这样几个方面的特点:(1)分红保险保费收入超常增长,传统寿险业务则有所下降。2002年1—6月,分红保险保费收入为624.1亿元,同比增长10.6倍,传统寿险保费收入41 0.5亿元,同比下降8.7%。这表明我国投保人的保险投资意识有了明显增长,不再单纯将保险见成是壹种保障形式。(2)投资连结保险保费收入下降,退保率明显上升。2002年1—6月投资连结保险保费收入为41.1亿元,同比下降36%,退保率为4.9%,同比增长了4.8个百分点。这和保险资金运用效果不理想、保险X 公司无法完全兑现当初承诺有很大关系。分红保险和投资连结保险的壹增壹降,壹方面表明我国投保人更加成熟,在选择保险产品时更加理性,另壹方面也表明我国保险X公司只有不断开发出适合消费者需要的新产品,才能将保险市场的巨大潜力挖掘出来。(3)财产险平均费率有所下降,保额增加,承保风险加大。200 2年1—6月财产险平均费率较去年同期下降0.4个千分点,保额增幅高于保费收入增幅12.6个百分点。 二、我国保险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金融保险类)各银行笔试试题汇总

笔试主要类型、典型笔试问题及应对策略 笔试并不是每家公司的招聘流程中都会涉及的环节。原因在于:一方面,大多数笔试作为简历筛选之后的第一轮,参加的人数比较多,成本比较高;另一方面,就一些对于专业的技术性要求不高的职位来说,对于应聘者的写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考察也可以通过其它的途径来实现。比如,有的公司的申请表上有很多主观性的问题,这实际上就是在考察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是也考察了你的表达能力。 和面试相比,笔试是一种相对初级的甄选方式。有的公司将笔试作为面试之前的第一轮甄选,主要目的是为了选出那些符合公司的企业文化,具有公司所希望的思维方式和个性特征的人。还有的公司则将笔试作为面试的一种辅助手段,侧重于考察那些在面试中考察不出来的素质,如书面表达能力等。对于一些技术性很强的职位,笔试则可能是主要的甄选方式。 笔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面的考核,主要是一些通用性的基础知识和担任某一职务所要求具备的业务知识。二是智力测试,主要测试毕业生的记忆力、分析观察能力、综合归纳能力、思维反应能力以及对于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三是技能测验,主要是针对受聘者处理问题的速度与质量的测试,检验其对知识和智力运用的程度和能力。四是性格测试,主要是通过一些精心设计的心理测验试题或一些开放式的问题来考察求职者的个性特征。 笔试的类型 笔试根据内容来分,主要有以下两类: 1. 技术性笔试 这类笔试主要针对研发型和技术类职位的应聘,这类职位的特点是,对于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要求比较高,题目特点是主要关于涉及工作需要的技术性问题,专业性比较强。这类考试的结果,和同学们的大学四年的学习成绩密不可分。所以,要成功应对这类的考试,需要坚实的专业基础。 一般大型公司,如IBM,Microsoft,Oracle等在招聘R&D职位都会进行这样的笔试。例如微软工程院在2004年安排的笔试,都是关于C、C++语言的题目,对应聘者的编程经验要求非常高。最后经过笔试筛选,淘汰了90%的候选者,由此可见笔试对技术性职位的重要性。

金融学(含保险学)专业(020204)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金融学(含:保险学)专业(020204)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改革开放所需要的,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方向;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既能进行金融理论与政策的研究,又能从事金融业的实务工作;具有独立的研究、决策和业务活动的能力;认真研究西方国家金融学发展的理论和实务并能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精通英语并能熟练地用英语从事有关的金融活动,为我国现代化事业服务的金融高级专业人才。 二、研究方向 本专业分设五个研究方向: (A)国际金融(B)货币金融学(C)保险学与精算(D)公司金融(E)金融工程 三、招生对象 已获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达到复试资格线,再经复试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 脱产学习三年。 五、课程设置 A 类: 1、政治理论课(3学分) 必修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36个学时); 选修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以上三门任选一门,1学分,18个学时) 2、英语(4 学分) B 类: 高级宏观经济学(3学分)高级微观经济学(3学分) 高级计量经济学(3学分) C 类: 国际金融研究(2学分) 风险管理与保险研究(2学分) 金融衍生工具(2学分) 高级金融经济学(2学分) D 类:金融风险管理研究(2学分) 金融英语(2学分) 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研究(2学分) 金融管理战略(2学分) 商用软件与网络(3学分) 高级金融建模(2学分) 非线性计量经济模型前沿理论(2学分) 资产定价(3学分)

金融保险就业率提升策略

金融保险就业率提升策略 本文作者:张凡雷孔祥玲单位:山东轻工业学院财政与金融学院副教授山东轻工业学院财政与金融学院副教授 一、金融保险专业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调研不细,学生分配岗位不明 从保险技术角度讲,由于多数院校没有过硬的专业基础,在毕业生面对所有的财产险公司和所有的寿险公司情况下,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到我国保险业在人力资源方面有下列特点:其一是人才数量相对不足,其二是人员素质总体偏低,其三是人员结构亟待优化。随着外资金融保险机构的进入和民族保险机构的境外拓展,保险市场急需大量金融保险专业技能型专门人才。市场需求强烈的四类人才包括:保险高级经营管理人员、保险专业技术人员、保险销售骨干和评估人。保险高级经营管理人员既要懂得理论又要了解具体的实务,作为专科层次的毕业生,刚参加工作不可能就能得到这个职位。如果想从事其它三类人员的工作,具体的岗位是什么,需要承担哪些工作?具体来说,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公司都要涉及展业、承保、核保、查勘定损、核赔、风险管理咨询、职业培训、客户服务、保全服务等相关业务岗位,那么这些岗位的具体职责是什么,了解不细,致使专业课程设置不系统、不科学,教师引导学生的就业方向不明朗,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不具体,学生在离校时,对保险行业的认识就比较模糊。 (二)培养目标、学生考核缺乏专业特色 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既懂专业理论又能具体操作的实用

型人才,具体到金融保险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素质全面,适应力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具备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公司实务经营能力与专业技能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就要求对学生在知识、技能、素质方面的培养,应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致。有的高职院校没有把培养目标具体到金融保险专业上来,对学生在知识、技能、素质方面如何培养认识不到位,对金融保险专业缺乏细致的专业培养规划,专业课难以与保险行业要求的从业人员的从业能力相对应,学生考核只注重保险行业的一般知识,忽视保险行业的专业技能,难以适应保险行业对学生的专业要求。 (三)专业教师团队人数不够,努力方向不明确 金融保险专业,有它自身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需要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来完成,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金融保险专业的教师团队。金融保险专业的主干课程,它是这个专业的标志,这些课程应该由研究这一问题的专业教师来承担。但现实问题是:有专业,有学科,缺少专业或学科带头人,专业教师之间没有形成一个既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的教师团队,缺乏统一的理念、统一的口径、统一的专业方向,没有针对如何提升金融保险专业的教学水平而同心协力。有的院校原来有从事这一学科的专业教师,但迫于这一学科的学时太少,不得不同时担任其它学科的教学任务,主要研究方向上受到了影响;有的院校缺少这一学科的教师,引进教师迫于提升学历、职称的压力,无暇顾及这一学科的具体应用以及这一学科的发展动态,研究方向显现出盲目性。

(金融保险)金融基本范畴

第一部分金融基本范畴 第一章货币 第一节货币的起源与货币形式的演变 一、货币起源 按照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货币是伴随着商品价值形式的不断发展变化而最终产生的。商品价值形式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变化阶段: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阶段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阶段 3.一般价值形式(一般等价形式)阶段 4.货币形式阶段 二、货币形式的演变 从宏观上来看,货币形式经历了一个由商品货币到信用货币的演变历程。其中商品货币又包括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两种类型,信用货币又包括纸币、银行券、存款货币、电子货币。这里考试时容易设置多项选择题。 第二节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计价单位) 即用货币体现一切商品或劳务的价值时,此时的货币就在发挥着价值尺度这一职能。 二、流通手段(交易媒介) 即用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物时,此时的货币就在发挥着流通手段的职能。 三、支付手段 在商品赊购赊销现象中,用于支付赊购商品款项的货币即发挥着支付手段的职能,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借贷、上缴税款、发放工资,收取租金等活动中,货币发挥的也是支付手段的职能。 四、贮藏手段 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了,此时的货币发挥的就是贮藏手段的职能。 五、世界货币 当货币在世界范围内发挥上述四个职能时,就在发挥着世界货币的职能。 第三节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的含义(在考试题中容易设置名词解释题) 货币制度是指国家对货币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和管理等进行的一系列规定。 二、我国人民币制度的三项主要内容(在考试题中容易设置简答题) 1.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人民币主币的单位是元,辅币的单位有“角”和“分”两种,分、角、元均为十进制。 2.人民币不规定含金量,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 3.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金融保险)保险学知识点

保险学 一·风险 1.风险:风险是指引致损失发生的一种可能性。 2.风险的要素:风险的构成要素包括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 损失。(1)风险因素指引发风险事故在风险事故发生时致使损失增加的条件。风险因素分为实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心理风险因素。(2)风险事故指损失的直接原因或外在原因。风险因素是损失的间接原因,它本身要通过风险事故导致最后的损失。(3)损失指非故意的,非计划的和非预期的经济价值的减少。 3.风险的分类:(1)按风险的环境,分为静态风险和动态风 险。(2)按风险的性质,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3)按风险的对象分类,可分为财产风险,责任风险,信用风险和人身风险。(4)按风险产生的原因,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 4.风险处理方式(风险管理方法)有避免,自留,预防,抑 制和转嫁。 (1)避免指没法回避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即从根本上消除特定的风险单位和中途放弃某些既存的风险单位,是处理风险的一种消极技术。通常在两种情况下进行,既某特定风险所致损失频率和损失幅度相当高时和在处理风险时其成本大于其产出的效益时。(2)自留是指对风险的自我承担,既企业单位自我承受风险损害后果的方法。通常在风险所致损失频率和幅度低,损失短期内可预测及最大损失对企业或单位不影响财务稳定时采用。(3)预防指在风险损失发生前为了消除或者减少可能引发损失的各种因素而采取的处理风险的具体措施。目的在于通过消除或减少风险因素而达到降低损失发生频率的目的。通常在损失频率高损失幅度低时才用。(4)印制指在损失发生时或之后为缩小损失幅度而采取的各项损失。通常在损失幅度高且风险又无法避免和转嫁的情况下采用。(5)转嫁指一些单位或个人为避免承担风险损失,有意识的将损失或与损失有关的财务后果转嫁给另一单位或个人承担的一种风险管理方式。主要有两种方式:保险转嫁和非保险转嫁非保险转嫁又分为出让转嫁和合同转嫁。 5.可保险条件包括(1)是纯粹风险,不是投机的(2)是偶然的和意外的,不是必要的和故意的(3)有足够多的同质危险单位——大数定律(4)损失是明确的,可测定的,可以用货币衡量的(5)损失是非灾难性的。 6.财产保险的历史和现状 (1)古代保险思想:埃及的石匠汉漠拉比法典地中海贸易中的“一人为众,众人为一”原则中国水运分散风险的做法(2)现代保险海上保险——火灾保险——人寿保险——责任保险 海上保险意大利英国火灾保险伦敦大火人寿保险从奴隶保险开始,生命表的编制。责任保险英国铁路承运人责任保险(3)中国的保险历史:三个阶段:一1805-1849起步阶段二保险公司成立1933年太平洋保险公司1992美国友邦公司上海设分公司1995第一个<<保险法>>1998中国保监会成立 二.保险 1.保险是集合具有同类危险的众多单位和个人,以合理计算分担金的形式,实现对少数成员因该危险事故所致经济损失的补偿行为。保险实质上是一种参保人员之间的分配关系。 2.保险与赌博,期货,期权之间的区别 赌博是创造了风险,而保险是对已有风险的转嫁。期货和期权是对投机风险的转嫁,而保险是对纯粹风险的转嫁。 3.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 4.保险的基本职能:分散危险职能和补偿损失职能 保险的派生职能:积蓄基金职能和监督危险职能 三.保险合同 1.保险合同:指保险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确立的在法律上具有约束力的一种协议。 2.保险合同具备的条件(特征)(1)当事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2)保险合同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行为而不是单方的法律行为(3)合法 3.保险合同(契约)独特的法律特征:(1)双务合同(2)补偿性合同(3)最大诚性合同(4)射性合同(5)附和合同(6)条件合同(7)个人合同(保险标的是保险利益) 4.保险合同的主体包括合同当事人(保险人和投保人)合同关系人(被保险人保单所有人受益人)合同辅助人(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人) 5.保险合同的客体就是保险利益。 保险利益就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的所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保险标的是合同载明的投保对象,是保险事故发生所在的本体。 6.保险合同的内容 狭义保险合同的内容仅指双方当事人依法约定的权利和义务。 广义指双方权利义务为核心的保险合同的全部记载事项。 保险合同的内容包括基本条款和特约条款。 基本条款的内容包括: 当事人的名称和住所 保险标的 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 保险期限 保险金额 保险费和保险金的支付办法 违约责任和争议处理 保额确定的原则(1)保额要低于保险标的价值(2)遵循保险利益原则 特约条款包括附加条款和保证条款 7.保险合同的形式:包括投保单保险单保险凭证和暂保单 投保单是投保人向保险人申请订立保险合同的书面要约。 保险单,简称保单,是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保险合同行为的一种

2020年(金融保险)我国保险行业经营模式

(金融保险)我国保险行业 经营模式

我国保险行业运营模式 据《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显示,我国农作物每年受灾面积约为4600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30%左右。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以规避农业风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我国农民利益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保障。中国人民保险X公司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中国农业保险收入为-3.3亿元,仅占X公司保费收入的0.6%,保费收入仅为农业生产总值的0.03%,种、养俩业95%之上处于缺少保险保障状态。按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运营模式,缺乏政府行为和财政补贴,商业保险X 公司无力也不愿承担风险较大的农业保险责任。因此,借鉴国外农业保险发展的模式,分析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程,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壹、国外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简述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法国等壹些发达国家和印度、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开办了各种形式的农业保险,这些国家举办农业保险有着不同的背景和目的,也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我们根据其特点和法律制度,把它们分为以下几类: 1.美国、加拿大模式——政府主导参和型 政府主导参和型模式就是,以国家专业保险机构为主导,对政策性农业保险进行宏观管理和进行直接或间接运营,重点以农作物为主,且

逐渐向养殖业方向扩展,实行这种模式的国家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这种模式有健全的不断完善的农作物保险的法律法规为依托,建立了政府主办下的农业保险X公司来提供农作物的直接保险和再保险。这种运营是政策性的,但农民是自愿投保,对投保的农作物仅支付纯保费的壹部分,其余部分由政府补贴。政府认购农业保险X公司壹定数额的资本股份,且负担壹切运营管理费用,对资本存款收入和财产免征壹切赋税。除政府的农业保险X公司以外,其他私营、联合股份X公司、保险互助会等也都能够在政府农业保险的框架下运营农业保险。 2.日本模式——政府支持下的相互会社模式 实行这种模式的国家主要是日本。其特点主要是:首先,国家通过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和对农民收入影响较大的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等)和饲养动物实行法定强制保险,其他实行自愿保险;其次农业保险结构层次主要分为三级,最基层的为村壹级的农业共济组织,由参和农业共济组织的农民组成,主要负责运营本地的农业保险,同时依法向上壹级的农业共济组织联合会分保,府县壹级的农业共济组织联合会则接受下级共济组织的分保,且提供防灾防损的指导工作,同时再在中央政府级设立农业共济组织再保险特别会计处,接受下壹级的再保

(金融保险类)保险公司金融作业

公司金融作业 1.第1题 要想获得减税效应,应采用低股利支付率,这种观点是( ) A.股利政策无关论 B.“在手之鸟”理论 C.差别税收理论 D.统一税收理论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甲方案在五年中每年年初付款2000元,乙方案在五年中每年年末付款2000元,若利率相同,则两者在第五年年末时的终值() A.相等 B.前者大于后者 C.前者小于后者 D.可能会出现上述三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0.0 3.第3题 如果两个项目预期收益的标准差相同,而期望值不同,说明这两个项目() A.预期收益相同 B.标准离差率不同 C.预期收益不同 D.未来风险报酬相同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相关系数衡量的是() A.单项证券收益变动的大小 B.两种证券之间收益变动的大小和方向 C.单项证券收益变动的方向 D.股票价格的波动性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5.第5题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与企业的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是() A.两者相互矛盾 B.两者没有联系 C.两者既矛盾又统一 D.两者完全一致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6.第6题 下列关于现金股利的陈述正确的是() A.公司的财务总监决定了公司是否发放现金股利 B.股利直到被宣布才成为公司的一项负债 C.如果公司过去定期发放季度股利那么它有义务将此行为持续下去 D.现金股利总是会减少资本公积的账面余额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7.第7题 杜邦财务分析法的核心指标是() A.资产收益率 B.EBIT

2020年(金融保险)中国金融知识题及参考答案

(金融保险)中国金融知识题及参考答案

1.我国人民币的主币是: A元B角C分D厘 (答案:A) 2.按复利计算,年利率为5%的100元贷款,经过俩年后产生的利息是:A5元B10元C10.25元D20元 (答案:C) 3.以下关于汇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汇率是俩种货币之间的相对价格 B汇率的直接标价法能够表示为1单位外币等于多少本币 C我国的汇率报价壹般采用直接标价法 D我国的汇率报价壹般采用间接标价法 (答案:D) 4.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是将香港本地货币和哪种货币挂钩? A英镑B日元C美元D欧元 (答案:C) 5.我国的三家政策性银行是: A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B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C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 D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答案:B) 6.下列哪壹项不属于商业银行的“三性”原则? A安全性B流动性C盈利性D政策性 (答案:D) 7.以下不属于金融衍生品的是: A股票B远期C期货D期权 (答案:A) 8.下列哪家机构不属于我国成立的金融资产管理X公司? A东方B信达C华融D光大 (答案:D) 9.我国于2003年初组建的银行业监管机构是: A中国人民银行B中国银监会C中国证监会D中国保监会 (答案:B) 10.在国际银行监管史上有重要意义的1988年《巴塞尔协议》规定,银行的总资本充足率不能低于:A4%B6%C8%D10% (答案:C)

11.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证券交易所是: A纽约股票交易所B伦敦股票交易所C东京股票交易所D香港股票交易所(答案:A) 12.股票市场上常常会被提到的“IPO”的意思是: A首次公开发行,即X公司第壹次公募股票 BX公司第壹次私募股票 C已有股票的X公司再次公募股票 D已有股票的X公司再次私募股票 (答案:A) 13.H股是指: A在我国国内发行、供国内投资者用人民币购买的普通股票 B在我国国内发行、以外币买卖的特种普通股票 C我国境内注册的X公司在香港发行且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普通股票 D我国境内注册的X公司在新加坡发行且在新加坡股票交易所上市的普通股票(答案:C) 14.下列属于香港股票市场价格指数的是: A道琼斯工业指数B标准普尔股价指数C日经指数D恒生指数 (答案:D)

(金融保险)中国保险产业分析报告

99中国保险产业分析报告 日期:1999-10-31 市场经济实际上是风险经济,保险是保障市场经济稳定和有效运行的前提。在市场经济下,保险业对国民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为经济风险提供补偿,也可以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资金来源。它一方面以收取保险费的形式,将社会分散的资金积累成保险基金,以最小的劳动耗费和合理的赔付支出,为国家创造更多的税收,同时为保险公司自身创造更多的基金积累和利润。这主要体现为保险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是用积累的保险基金来补偿保险责任范围内的自然灾害和因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给付保险金,为社会提供必要的保险保障,从而起到"精巧的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第一章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对外开放,同其它金融市场一样,中国的保险业和保险市场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初步改变了过去那种独家经营、险种单一、收入微小、增长缓慢、缺少法制的状况。 一.市场主体不断增加,有竞争的保险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尽管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统一经营中国保险市场的体制有其特定的客观原因,也的确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缺乏有竞争的体制,导致中国保险业活力不足、经营效率低和费率水平过高。为了促进中国保险业的竞争的发展,国家主

管部门,除继续支持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发展外,又陆续批准设立了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等全国性、综合性保险公司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保险公司。在试点建立综合性保险公司的同时,从1988年起开始尝试建立专业经营的人寿保险公司,分别于四川省,大连市,沈阳市,长沙市和厦门市批准设立了5家人寿保险公司。1991年中国人民银行又先后组建17家人寿保险公司。人保公司在这17家人寿保险公司中都有一定的股份。此外,另两家非寿险公司,天安保险公司和大众保险公司分别于1994年10月和1995年1月成立。保险法颁布后,将17家专业保险公司全部并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下设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和中保再保险有限公司。并于1996年根据保险法的规定,批准设立了新华人寿,泰安人寿2家寿险和华泰保险,永安保险和华安保险3家非寿险公司。到1997年1月,中国共有中资的非寿险公司6家,寿险公司2家和综合性保险公司3家,保险业的员工约有14万。1996年保费总收入77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寿险为324亿元人民币,非寿险为452亿元人民币。这样,截止到目前,中国已有31家保险公司,初步形成了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为主体的、多家保险公司共同发展的格局。于此同时,鉴于我国保险市场的巨大潜力,一些企业和企业集团正在筹建保险机构,以适应日益增长的保险需求,其中有的已向保险监管部门提出设立保险公司的申请报告。在我国各大城市开设代表处达数年之久的外国保险公司亦急于进入我国市场。这些都将增加保险市场的主体,促进保险市场的发育。再者,保险中介人制度的实施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代理人在我国保险界是启用得较早的一种中介人组织,也是今后将要大力发展的一种中介模式。1996年12月中旬,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内各城市组织了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有近20万人参加,这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保

金融常识100题

国民金融知识答题活动“试题及答案” 1. 我国人民币的主币是: A 元 B 角 C 分 D 厘 (答案:A ) 2. 按复利计算,年利率为5%的100元贷款,经过两年后产生的利息是: A 5元 B 10元 C 元 D 20元 (答案:C ) 3. 以下关于汇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相对价格 B 汇率的直接标价法可以表示为1单位外币等于多少本币 C 我国的汇率报价一般采用直接标价法 D 我国的汇率报价一般采用间接标价法 (答案:D ) 4.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是将香港本地货币与哪种货币挂钩 A 英镑 B 日元 C 美元 D 欧元 (答案:C ) 5.我国的三家政策性银行是:

A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B 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C 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 D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答案:B ) 6.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商业银行的“三性”原则 A 安全性 B流动性 C 盈利性 D政策性 (答案:D ) 7. 以下不属于金融衍生品的是: A 股票 B 远期 C 期货 D 期权 (答案:A ) 8. 下列哪家机构不属于我国成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A 东方 B信达 C华融 D光大 (答案:D ) 9. 我国于2003年初组建的银行业监管机构是: A 中国人民银行 B 中国银监会 C 中国证监会 D 中国保监会 (答案:B ) 10. 在国际银行监管史上有重要意义的1988年《巴塞尔协议》

规定,银行的总资本充足率不能低于: A 4% B 6% C 8% D 10% (答案:C ) 11.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证券交易所是: A 纽约股票交易所 B 伦敦股票交易所 C 东京股票交易所 D香 港股票交易所 (答案:A ) 12. 股票市场上常常会被提到的“IPO”的意思是: A 首次公开发行,即公司第一次公募股票 B 公司第一次私募股票 C 已有股票的公司再次公募股票 D 已有股票的公司再次私募股票 (答案:A ) 13. H股是指: A 在我国国内发行、供国内投资者用人民币购买的普通股票 B 在我国国内发行、以外币买卖的特种普通股票 C 我国境内注册的公司在香港发行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 普通股票

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含保险学)专业

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含保险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20204)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具有创新意识,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要求硕士研究生能够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原则指导下,认真研究西方国家金融学发展的理论和实务,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并能与我国国情相结合;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既能进行金融理论与政策的研究,又能从事金融业的实务工作,具有独立的研究、决策和业务活动的能力;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学位获得者可承担本学科教学、科研工作和较高层次的金融保险管理实务工作。 二、研究方向 A.货币银行学 B.国际金融 C.金融工程 D.保险精算 三、学习年制 标准学习年制为二年半。 四、培养方式 1.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一学期先接受学校和本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不确定导师。 2.第一学期末进行师生互选,确定每位硕士研究生的导师。导师确定后即制定每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在征得硕士研究生的同意后执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须报学校研究生处和所在院(系、所)备案。导师负责硕士研究生的全部培养工作。 3.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以自学为主,重点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每位硕士研究生提出问题,特别是提出新观点、新思路,以引起学术讨论和研究。硕士研究生的独立见解和创造性应作为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4.本专业既具有高度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硕士研究生应注重

理论联系实际。未曾参加工作的研究生应参加不少于1个月的社会实践。 五、教学基本环节设置及学分要求 1.公共基础课、学位课,每位硕士研究生必修且须修满学分。 2.选修课(含专业选修课),每位硕士研究生至少修满10学分。 3.社会实践1学分。未曾参加工作的硕士研究生必修;已参加工作的硕士研究生可修;也可不修,但须以修其他课程所获学分替代。 4.学位论文6学分。每位硕士研究生必须完成。 六、考核方式 1.公共基础课和学位课以笔试考核为主。 2.专业选修课以课程研究报告考核为主,以了解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3.第三学期末,由导师和所在院(系)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主要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情况,同时对研究生参加科研、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考核小组应本着公正、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生作出评价。对考核不合格或完成学业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作肄业处理。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三学期结束前,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选题力求与导师的科研任务挂钩,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先进性。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四学期初,由各院(系、所)组织有关专家审议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硕士研究生在其导师的指导下,拟订学位论文完成计划并撰写论文。 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学位论文要对论题有较系统、全面的把握,在某些方面有所创新;一般在3万字以上。 八、答辩和学位授予 按《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执行。

金融保险就业困境分析

金融保险就业困境分析 本文作者:张小惠单位:湖北财税职业学院涉外经济系 一、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就业困境的现状 金融保险专业的培养目标,顾名思义是着力打造金融相关领域,包括:以保险公司为主体、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所需要的专业人才。而高职金融保险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区别其他各类高等教育,着力打造面向操作、经营、管理业务一线的复合型人才。相对于金融业多年存在的“人才高消费”现象导致的金融业岗位与员工素质错位的矛盾,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金融保险专业学生“性价比”更高,与岗位的匹配情况也更好。因为在专业教学设计中本着“学会、够用”的原则,设计的知识点与金融保险领域的工作能力要求相挂钩,包括:金融投资、银行柜台业务、会计基础、保险学原理、寿/财险、证券投资、保险营销、理财等课程。更在教学过程中安排校内外实训、定岗实习让学生熟悉并融入真实的工作环境,了解具体的岗位职能。与此同时,现在大部分金融机构很重视员工队伍的层次建设,在招收一线员工时已开始关注动手能力强、掌握业务基本技能的金融类高职院校毕业生。虽然目前市场对专科生的需求呈上升趋势,经过职业院校培养的训练有素、技能扎实的大专生在行业中更受欢迎,因为在单位中大专生无疑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尽管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就业存在以上诸多优势和发展前景,我们也不能忽视该专业学生存在的就业困境。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金融保险专业从业要求高

笔者在《管理学家保险人才供求两难现状中的教学理念革新》一文中就概括了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在智力上应具的杰出的思维能力,怀疑和批判的思维品质,独立和自主的思维立场,开放和多方面的思维形态,具有强大的创造欲望和创新能力。在知识结构上应具备合理的、浑厚的知识体系并以此为支撑,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使其与世界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自身的发展达到动态的平衡。在能力上应该是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而协调的发展,能真正学会做事。在人格上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生命价值和主体精神得到充分的重视,同时也要懂得尊重他人的存在和社会的价值。提别是保险行业,其要求更是极致,借保监会主席吴定富的概括:保险从业人员一是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二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倍加珍惜近年来保险业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在成绩面前不安于现状,在差距面前不甘于落后。三是练就过硬的本领。要加强学习,不断拓宽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坚持学以致用,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四是弘扬优良的作风。坚持求真务实,自觉抵制经营中的弄虚作假行为。因此,高职学生从入校的基本素质来看与以上的要求还是很有差距的。这也是许多教学活动无法达成的关键因素。 (二)学生就业的主观意愿聚焦内勤工作岗位 从学生的主观意愿上看,有金融相关专业背景的学生其就业意愿也偏向如银行业的柜台人员、客户经理、理财顾问,保险业的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内勤人员等岗位,因此在这些岗位的就业率和留存度也比较高。但是,矛盾点就在于这些岗位对于各个金融企业来说,

精编(金融保险)金融基础知识

(金融保险)金融基础知识

《金融基础知识》 1、一般而言,要求作为货币的商品具有如下特征() A、价值比较高C、易于分割D、易于保存 E、便于携带 答案:ACDE 2、信用货币包括() A、银行券 B、支票 C、活期存款 D、商业票据 E、定期存款 答案:ABCDE 3、货币支付职能发挥作用的场所有() A、赋税 B、各种劳动报酬 C、国家财政 D、银行信用 E、地租 答案:ABCDE 4、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有() B、贵金属非货币化 C、国家强制力保证货币的流通 E、货币发行通过信用渠道 答案:BCE 5、对货币单位的理解正确的有() A、国家法定的货币计量单位 B、规定了货币单位的名称 E、规定货币单位所含的货币金属量 答案:ABE 6、我国货币制度规定人民币具有以下的特点()

B、人民币仍;之上;且;当下;和;可是;能够;俩;见;某公司;运营;黄金没有直接联系 C、人民币是信用货币 D、人民币具有无限法偿力 答案:BCD 7、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有()。 A、发行国家公债 B、发行国库券 C、发行专项债券 D、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 答案:ABCD 8、现代信用形式中仍;之上;且;当下;和;可是;能够;俩;见;某公司;运营;种最基本的形式是()。 A、商业信用 D、银行信用 答案:AD 9、下列属于消费信用范畴的有()。 A、企业将商品赊卖给个人 B、个人获得住房贷款 C、个人持信用卡到指定商店购物 答案:ABC 10、下列属于直接融资的信用工具包括()。 B、股票 C、国库券 D、商业票据 答案:BCD 11、下列属于间接融资的信用工具包括()。 B、定期存单

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金融与保险》培养方案 (专科) 一、专业简介 金融与保险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和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通过该专业的教学,学生应系统地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和保险学科的基本原理,掌握有关金融与保险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国内外金融与保险经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金融与保险业务经营技能、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具备一定的从事金融和保险工作实际能力,成为能够从事金融业与保险实际业务和金融保险经营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特色 金融与保险专业以我院的办学特色为指导思想,用新时期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来指导本专业建设,在专业建设中充分体现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增强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变换的适应能力,增强自学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金融保险专业主要的专业特色: 1.紧密的校企合作,实现学业与职业的零距离对接。依托校企合作紧密的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实训基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开放式培养模式,把学生的课堂学习与金融保险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使学生既具有金融、保险和投资理财的理论基础知识,又具备扎实的业务操作技能,并可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从而具有较强的适应金融保险行业实际工作的能力,使毕业生实现学业与职业的零距离对接。 2.以金融和保险职业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复合型职业能力。 3.采用“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运用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模式组织教学。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进取精神,既懂得金融理论,又懂得金融管理、保险营销实务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通过本专业的教学,学生应系统地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金融学原理和保险学科的基本原理,掌握有关金融与保险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金融保险)保险行业的营销招数

保险行业的营销招数 传统的保险理论注重保险的保障功能,忽视其投资功能,投资战略趋于保守,投资方向侧重于安全性强、期限较长,收益不高但较稳定的投资工具。相应地,传统的保险产品采用固定的均衡保费和固定的回报率,储蓄因素被认为是缴纳均衡保费的副产品,储蓄和保险在一个保险契约中是不可分开的。 一、实施保险市场营销大战略 市场营销是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求生存与发展的"兵家必争之地"。1994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进入上海市场,率先在中国实行了寿险业务的代理人制度,带来了寿险营销的重大变革,友邦公司代理人"走街串巷"推销人寿保险业务,使友邦公司在寿险市场占有率一时高达38%以上。而今,"洋保险"利用其经营管理上的先进技术和水平,对投保人的多样化选择和欲望满足层次提供优质服务,不断在开拓新险种、产品新设计、营销新方式、风险证券化新防范举措等方面实施高起点、高水准、高科技含量的全方位营销大战略。如外资保险公司不仅有直销、代理人营销方式,而且还从银行卖保险、互联网上卖保险、全方位咨询服务、保险律师制度等等,真可谓达到"无险不保、无险不赔"之境地。对此,中资保险公司也作了借鉴学习的反应。如在全国实行代理人统考制度,批准新设省市保监会和保险经纪人公司,广东的一些中资公司,与银行合作开启网络服务站,为网民提供公司简介、投保咨询、险种选择以及防灾理赔一系列服务。

此外,新华人寿保险公司与财智网紧密合作,在北京成功推出"创业之约"投资联结个人终身寿险"新热门产品",引起保险界和网络界极大关注。太平洋保险北京分公司与朗络电子商务合作,开通了保险销售专业网站,因而迅猛发展,被行业营销称为新亮点。中国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在北京推出"世纪长乐终身分红保险",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也在上海推出了"分红保险"业务,受到投资者的欢迎,开创了世界保险业的主流产品和营销市场。这充分说明:中国保险业仍可在与"洋保险"竞争的弱势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关键在于营销战略的实施对策上和民族、地域的特色上下功夫。 二、我国保险业的政策问题 我们应该理智地承认:加入WTO,中国的民族保险业与"洋保险"确实存在机构体制、管理技术、市场营销等实质性的差距与不足。所以,从国家宏观政策与调控上,在不违背WTO的规则前提下,应采取"平稳过渡"、"逐步接轨"、"政策扶持"的战略方针和实施步骤,这是任何主权国家必须慎重择之的国家经济利益与安全的大问题。我们认为应采取适宜措施对中国的民族保险业进行扶持。 (1)保险税制与利率改革势在必行。国家应尽快统一国内外保险企业的税制问题。多年来在税制政策上,"洋保险"享受"三减两免"的减税让利"优惠国待遇",所得税率为15%,而中资民族保险业在1995年以前,所得税率高达55%,现虽为33%,仍高于外资保险公司2倍之多,使脆弱的民族保险业与"洋保险"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的距离,有显"国民不平等待遇"。因而长期以来,除课以保险业高税制重

(金融保险)普及金融知识

(金融保险)普及金融知识

金融文化周之—— 普及金融知识,展示金融魅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业越来越强烈地影响寻常百姓的生活。面对繁多的投资渠道,存款、股票、债券、外汇,期货,哪种才是适合你的理财产品? 06年以来沪市一路飙升至3400点,这是机遇还是陷阱?人民币持续升值,外汇产品是否真能高收益低风险?存贷款利率上升,如何影响买房还款? 也许你曾迷茫,也许你曾好奇,因为金融在我们生活的角落中无处不在。掌握金融知识,正是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在金融的风口浪尖把握机遇。在这个金融到来的时代,抓住机遇才能把握未来! 第一部分打开金融之门 金融是由什么产生的? 通俗地说,金融是指货币资金的融通,是货币流通、信用活动及与之相关的经济行为的总称。包括货币发行与回笼,国内国际的货币支付与清算等等…… “金融”的词源学解释“Finance”来自法语(意思为end,debt-settle,借贷结清)。中文词源来自日语,指资金融通,包括货币、信用以及相关活动(中国金融百科全书)。 金融市场有什么功能? 一、转化储蓄为投资的功能 二、改善社会福利的功能 三、提供多种金融工具并加速流动,使短中资金变为长期资金的功能 四、提高经济竞争性和效率的功能 五、引导资金流向的功能 第二部分走进中国华尔街 那在我们生活中,金融机构主要有哪些呢?

银行银行是经济中最为重要的金融机构之一。关于银行业务的起源,可谓源远流长。银行一词英文称之为“Bank”,是由意大利文“Banca”演变尔来的。在意大利文中,Banca是长凳的意思。最初的银行家以兑换、保管贵重物品、汇兑为业。在市场上人各一凳,据以经营货币兑换业务,所以称为Banca。 我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在四大银行剥离不良资产,逐渐在海外交易所上市。 根据WTO的约定,2006年底国外外资银行进驻中国。目前,有四家外资银行在中国有权经营人民币业务,具有独立法人机构。这四家银行分别是渣打银行、花旗银行、东亚银行、美国银行。 汇丰银行 证券公司 你想赚钱吗?你想买股票吗?你知道从哪里购买股票吗?下面我们来认识下股票的承销机构——证券公司~~~ 证券公司主要代理证券如股票,基金,国债,企业债等的买卖.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证券公司自身也进行投资活动,有实力的证券公司包销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证券公司已成为股票一级市场的重要力量. 如何购买股票? 1:凭身份证到证券公司营业部开户→股东帐户卡、资金帐户、银证券转帐、委托方式。 a:股东帐户卡---沪A、深A,可选其中之一,也可全选。 b:委托交易方式----营业部委托、电话委托、网上委托。可选其中之一,也可全选。 2:到银行开活期帐户,并开通银证转帐(银行卡和证券资金帐户绑定双向转帐)。 3:把钱存入银行卡,然后在委托交易系统里转帐,也可拔打银行自助电话转帐。 4:网上委托必须下载安装证券公司营业部指定专用软件。 5:买卖股票操作流程开户后营业部会给你详细资料。 保险公司面临风险的人即广大被保险人通过保险公司组织起来,保险公司将风险损失资料进行集中分析管理,用统计方法来预测风险带来的损失,并用所有风险转移者缴纳的保险费建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