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指标知识交流
污水处理技术问答

污水处理技术问答污水处理是指将含有各种污染物的废水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过程,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或者可以循环利用的水质要求。
下面是对污水处理技术常见问题的详细回答:1. 什么是污水处理?污水处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将废水中的各种污染物去除或者转化,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或者可再利用的水质要求。
2. 污水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污水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通过处理污水,可以减少水体污染,防止水资源的过度开辟和污染,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3. 污水处理的基本工艺有哪些?污水处理的基本工艺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物理处理主要是通过沉淀、过滤、吸附等方法去除悬浮物和颗粒物;化学处理主要是利用化学药剂进行沉淀、中和、氧化等反应,去除溶解性有机物和无机物;生物处理则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
4. 污水处理的具体步骤是什么?污水处理普通包括预处理、初级处理、中级处理和高级处理四个步骤。
预处理主要是去除大颗粒物和沉淀物;初级处理主要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去除悬浮物、油脂和部份有机物;中级处理主要是通过生物处理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高级处理主要是通过进一步的过滤、消毒等工艺去除残留的污染物。
5. 污水处理的常见技术有哪些?常见的污水处理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法、膜分离技术、生物膜法等。
活性污泥法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的一种常见技术;厌氧消化法是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有机物转化为甲烷气体;膜分离技术是利用不同孔径的膜对污水进行过滤和分离;生物膜法是利用生物膜对废水进行降解和过滤。
6. 污水处理后的水质如何判断?污水处理后的水质可以通过检测各种指标来判断。
常见的水质指标包括悬浮物浓度、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总磷、总氮等。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这些指标应该达到一定的限值才干被认为是合格的处理水。
7. 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有哪些?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节能减排、资源化利用和智能化控制。
污水常用生化指标的意义及其对污泥的影响讲解

污水常用生化指标的意义及其对污泥的影响讲解污水处理中常用的生化指标包括BOD5、COD、NH3-N、TP、SS等。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污水中有机物质及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不同指标的变化可对污泥中有机物转化、氮磷的去除和污泥量的增减等方面产生影响。
首先,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水中可以被细菌氧化降解的有机物质所需的氧量。
BOD5是测量污水中可生化有机污染物的重要指标,反映了污水中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的能力。
高BOD5值意味着污水中有机物质含量较高,需要更多的氧气来分解,降解污水中有机物的能力较强,有利于降低污水中有机物的浓度。
在处理污水时,如果BOD5去除率较高,说明处理工艺能够高效降解有机物质,减少有机物质在污泥中的积累。
其次,COD(化学需氧量)是指在化学氧化剂作用下,有机物质被氧化分解所需的氧化剂的量。
COD是测量污水中有机物质总量的指标,包括有机物质的可生化和难生化部分。
COD能够反映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含量,高COD值意味着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含量高,处理难度大,需要更多的氧气来进行氧化。
而且,高COD值还会增加污泥中有机物质的积累,增加污泥的产量。
第三,NH3-N(氨氮)是指污水中的氨态氮的含量。
NH3-N是测量污水中氮含量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污水中有氮物质去除程度的重要指标。
氨氮通常通过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去除,NH3-N含量高意味着污水中的氮物质含量较高,需要更多的氧气用于硝化、反硝化的过程。
如果NH3-N去除率较高,说明处理工艺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氮物质。
此外,TP(总磷)是指污水中的磷总量,是评价污水中磷含量的重要指标。
磷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往往是限制因子之一,污水中的磷物质难以生物降解,高TP值意味着污水中磷含量较高,处理难度大。
磷的去除通常通过化学沉淀和生物吸附等方式进行,高TP值还会增加污泥中磷含量,增大处理工艺中磷的去除难度。
最后,SS(悬浮物质)是指污水中的悬浮物质的含量。
污水处理指标

污水处理指标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
为了确保污水处理的有效性,我们需要依靠一系列的指标来评估处理过程的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的五个主要指标,包括污水流量、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氨氮和总磷。
一、污水流量:1.1 测量方法:污水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污水处理厂的污水量。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流量计、涡街流量计和超声波流量计等。
1.2 重要性:污水流量是评估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出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和负荷情况。
1.3 影响因素:污水流量受到人口数量、工业生产水平、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监测和调整。
二、COD(化学需氧量):2.1 定义:COD是指在酸性条件下,氧化剂氧化有机物所需的化学氧量。
2.2 测量方法:常用的测量方法有高温消解法、光度法和滴定法等。
2.3 指标意义:COD是评估污水中有机物含量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出废水的污染程度和处理效果。
三、BOD(生化需氧量):3.1 定义:BOD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微生物在酸性条件下生物氧化有机物所需的氧量。
3.2 测量方法:常用的测量方法有生物化学需氧量法和溶解氧消耗法等。
3.3 指标意义:BOD是评估污水中有机物生物降解能力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出废水中可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含量。
四、氨氮:4.1 定义:氨氮是指污水中溶解态氨氮和游离态氨氮的总和。
4.2 测量方法:常用的测量方法有分光光度法、电极法和纳氏法等。
4.3 指标意义:氨氮是评估污水中氨氮含量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出废水中氨氮的来源和处理效果。
五、总磷:5.1 定义:总磷是指污水中无机磷和有机磷的总和。
5.2 测量方法:常用的测量方法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化学沉淀法等。
5.3 指标意义:总磷是评估污水中磷含量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出废水中磷的来源和处理效果。
结论:污水处理指标是评估污水处理系统运行效果的重要依据。
污水处理技术各项指标

污水处理技术各项指标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对于保护水资源和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不仅需要高效的处理方法,还需要符合一系列的技术指标。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污水处理技术的各项指标。
一、处理效率:1.1 污水处理率:衡量污水处理技术的效果,即处理后的水质与入水质量之间的差异。
处理率越高,说明技术的处理效果越好。
1.2 悬浮物去除率:悬浮物是污水中的重要污染物之一,其去除率反映了技术对悬浮物的处理能力。
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应具备较高的悬浮物去除率。
1.3 COD(化学需氧量)去除率:COD是衡量污水中有机物含量的指标,其去除率反映了技术对有机物的处理能力。
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应具备较高的COD去除率。
二、能耗指标:2.1 能耗:衡量污水处理技术对能源的消耗程度。
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应具备较低的能耗,以减少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
2.2 电耗:电耗是衡量污水处理技术对电能的消耗程度的指标。
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应具备较低的电耗,以降低运行成本和环境影响。
2.3 能源利用率:能源利用率是衡量污水处理技术对能源利用效果的指标。
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应具备较高的能源利用率,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运行稳定性:3.1 处理效果稳定性:污水处理技术应具备较好的处理效果稳定性,即在不同负荷和水质条件下,能够保持较为稳定的处理效果。
3.2 运行稳定性:污水处理技术应具备较好的运行稳定性,即在长期运行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减少故障和停机时间。
3.3 操作维护便捷性:污水处理技术应具备较好的操作维护便捷性,即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减少人力和时间成本。
四、环境影响:4.1 水体排放标准:污水处理技术应满足国家和地方的水体排放标准,确保处理后的水质达到环保要求,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4.2 气体排放标准:污水处理技术应满足国家和地方的气体排放标准,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4.3 噪音控制:污水处理技术应具备较好的噪音控制能力,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噪音干扰。
污水处理指标

污水处理指标污水处理指标是衡量污水处理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们能够反映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情况,评估处理效果是否达标。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通常会监测多个指标,以确保废水得到有效处理,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1. 化学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所需的氧的量。
COD是衡量污水中有机物含量的重要指标,普通以毫克/升(mg/L)表示。
高COD值意味着污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需要更多的氧来进行氧化分解。
2. 生化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所需的氧的量。
BOD是评估污水中有机物降解能力的指标,普通以毫克/升(mg/L)表示。
较高的BOD值表示污水中有机物含量高,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缺氧。
3. 总悬浮物(TSS)总悬浮物是指污水中悬浮的固体物质的总量,包括悬浮颗粒、悬浮有机物和胶体等。
TSS是衡量污水浊度和固体物质含量的指标,普通以毫克/升(mg/L)表示。
高TSS值可能导致水体混浊和底泥堆积。
4. 氨氮(NH3-N)氨氮是指污水中氨态氮的含量,是衡量污水中氮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氨氮主要来自于生物降解有机物过程中的氮化作用。
它会对水体造成毒性影响,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普通以毫克/升(mg/L)表示。
5. 总氮(TN)总氮是指污水中所有形态的氮的总量,包括氨氮、硝态氮和有机氮等。
总氮是评估污水中氮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普通以毫克/升(mg/L)表示。
高TN值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起水华等问题。
6. 总磷(TP)总磷是指污水中所有形态的磷的总量,包括无机磷和有机磷等。
总磷是评估污水中磷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普通以毫克/升(mg/L)表示。
高TP值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起藻类过度生长等问题。
7. pH值pH值是指污水中酸碱程度的指标,用来衡量溶液的酸性或者碱性程度。
pH值对污水中的微生物生长、化学反应和溶解物质的稳定性等有重要影响。
普通以无量纲指数表示,正常范围为6-9。
污水处理知识问答

污水处理知识问答污水处理是指将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水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或再利用标准的过程。
下面是一些关于污水处理的常见问题和详细回答:问题一:什么是污水处理?回答:污水处理是指将产生的废水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工艺,去除其中的污染物质,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或再利用标准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包括预处理、初级处理、中级处理和高级处理等阶段。
问题二:为什么需要进行污水处理?回答:污水处理的目的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如果废水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会导致水体污染,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也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通过进行污水处理,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问题三:污水处理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回答:污水处理的主要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物理处理主要是利用物理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质和沉淀物,如格栅、沉砂池等。
化学处理主要是利用化学药剂去除废水中的溶解物质和有机物,如混凝、絮凝等。
生物处理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如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等。
问题四: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是怎样的?回答: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可以分为预处理、初级处理、中级处理和高级处理四个阶段。
预处理主要是通过格栅、砂池等设备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和沉淀物。
初级处理主要是利用沉淀池和沉淀池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质和沉淀物。
中级处理主要是利用生物滤池和活性污泥法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
高级处理主要是利用吸附法和消毒法去除废水中的微量有机物和病原体。
问题五:污水处理后的废水可以再利用吗?回答:是的,经过污水处理后的废水可以再利用。
处理后的废水可以用于农田灌溉、工业用水、景观水等方面。
通过再利用废水,可以减少对淡水资源的需求,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问题六:污水处理的效果如何评价?回答:污水处理的效果可以通过水质指标来评价。
常见的水质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氮(TN)、总磷(TP)等。
污水处理指标

污水处理指标污水处理指标是衡量污水处理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通过对处理先后污水中各种物质的浓度和去除率进行监测和分析,来评估污水处理工艺的效果和处理系统的运行状况。
下面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指标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污水处理指标的定义污水处理指标是指用于评估污水处理效果的一系列参数和指标。
它包括污水中各种物质的浓度、去除率以及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等。
这些指标可以从化学、生物和物理角度来衡量,以全面评估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状况和处理效果。
二、常见的污水处理指标1. 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化学需氧量是指单位体积污水中氧化剂在规定条件下氧化有机物所需的化学氧的量。
它是评估污水中有机物含量和生物降解性的重要指标,常用于衡量污水处理工艺的效果。
2. 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BOD)生化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微生物在生物降解有机物的过程中消耗的氧的量。
它是评估污水中有机物的生物降解性和水体自净能力的重要指标,常用于评价污水处理系统的效果。
3. 总氮(Total Nitrogen, TN)总氮是指污水中所有形态的氮的总量。
它包括溶解态氮、氨态氮、硝态氮和有机态氮等。
总氮是评估污水处理系统对氮的去除效果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指标之一。
4. 总磷(Total Phosphorus, TP)总磷是指污水中所有形态的磷的总量。
它包括溶解态磷和悬浮态磷等。
总磷是评估污水处理系统对磷的去除效果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指标之一。
5. 悬浮物(Suspended Solids, SS)悬浮物是指污水中悬浮在水中的固体颗粒物的总量。
它是评估污水处理系统对悬浮物的去除效果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水体浑浊程度和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6. pH值pH值是指污水中酸碱度的测量指标。
它反映了污水中酸性或者碱性物质的含量和性质,对于评估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和处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十个污水处理关键性指标详解

二十个污水处理关键性指标详解,污水处理高手必知!1BOD(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有氧的条件下,水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需溶解氧的质量浓度。
为了使BOD检测数值有可比性,一般规定一个时间周期,并测定水中溶解氧消耗情况,一般采用五天时间,称为五日生化需氧量, BOD是一种环境监测指标,用于监测水中有机物污染情况,有机物都可以被微生物分解,此过程中需要消耗氧,如果水中溶解氧不足以供给微生物的需要,水体就处理污染状态。
(1)BOD5:生物化学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的简写,表示在20℃下,5d 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所消耗水中溶解氧量。
第一阶段为碳化(C-BOD),第二阶段为消化(N-BOD)。
(2)BOD的意义:a、生物能氧化分解的有机物量;b、反映污水和水体的污染程度;c、判定处理厂效果;d、用于处理厂设计;e、管理指标;f、排放标准指标;g、水体水质标准指标。
记做BOD5,经常使用五日生化需氧量。
BOD数值越大证明水中含有的有机物越多,因此污染也越严重。
2COD(化学需氧量):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它反映了水中受物质污染的程度,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中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
COD 以mg/L表示,通过水质监测仪器检测出的COD数值,水质可分为五大类,其中一类和二类COD≤15mg/L,基本上能达到饮用水标准,数值大于二类的水不能作为饮用水的,其中三类COD≤20mg/L、四类COD≤30mg/L、五类COD≤40mg/L属于污染水质,COD 数值越高,污染就越严重。
(1)CODMn /CODCr: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的简写,表示氧化剂有KMnO4和K2Cr2O7。
COD测定简便快速,不受水质限制,可以测定含有生物有毒的工业废水,是BOD的代替指标。
也可以看作还原物的量。
CODCr可近似看作总有机物量,CODCr-BOD差值表示污水中难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用BOD/CODCr比值表示污水的可生化性,当BOD/CODCr≥0.3时,认为污水的可生化性较好;当BOD/CODCr<0.3时,认为污水的可生化性较差,不宜采用生物处理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工程能力:处理能力为m3/d的污水处理能力;
二.承包形式:设计、施工总承包形式,不允许分包和转包(交钥匙工程)。
三.工程范围:
1污水处理工程的总体设计;
2污水处理工程的土建设计、施工及材料购置;
3污水处理工程设备及材料的购置、制作、安装;
4污水处理工程建筑、设备及辅助设施的电器、仪表及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
5污水站内工艺管路的购置、制作、安装(范围:从污水处理站边界到厂区外小绥芬河);6污水处理工程设备的运行调试;
7生物污泥的接种、培养、驯化及调试;
8办理当地环保、城建等职能部门开工、承建的一切手续;
9办理污水处理工程所在地环保部门的验收及与此工程有关的竣工手续;
10施工期间与此工程有关的环保费用;
11施工场地的清理、平整,站内道路和绿化。
四.技术要求
5.1进水水量与水质:
5.1.1进水水量:处理能力为350 m3/d的污水处理工程;排水流量18 m3/h;
5.1.2进水水质表:
5.3 设计要求
5.3.1、设计总体要求:
(1)各处理单元布局合理,占地面积小,布局紧凑;鼓风机室和污泥脱水间远离休息室和控制室。
(2)所有构筑物设计合理,应设放空阀、溢流口,方便检修;工艺设备、管道、仪表、电气和土建工程的施工、安装质量符合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
(3)所有的管线和阀门尽可能设在管廊内,减少井下操作,减少不安全因素。
(4)建筑物排风系统、消防系统要合理,符合规范要求。
(5)经脱水后的剩余生物污泥含水率≤85%,并适宜汽车运输;
(6)站区景观、绿化实际效果,应与招标人的整个厂区效果协调。
(7)能根据我方的实际生产淡旺季情况及污水排放量的多少进行处理能力的调解,以达到节约能源和运行费用的目的。
5.3.2 处理后排水水质要求:
1)处理后的排水水质指标如下:
5.3.3 工艺技术要求:
(1)采用高效厌氧-好氧处理工艺;
(2)在进水管处设置阀门,设置超越排放管线;
(4)事故池应能贮存4个小时的事故性碱水、酵母液等;
(5)沼气现场燃烧;
(6)鼓风机变频控制;
(7)化验室能达到测定DO、COD、MLSS、挥发酸、PH、BOD、氨氮和总P的设备配置;
(8)考虑臭气的处理;
(9)经污泥脱水后的污泥通过螺旋输送机送至污泥储罐,每天清运一次,污泥储罐的容积至少满足一天的储存量。
(10)设备选用国内外知名品牌。
二、设计要求:
A、标书中应注意:
1、做总体初步设计:根据招标方提供的地理、排水管网条件、土地面积、及污水进出水指标进行总体初步设计,包括整个污水处理场改造的总体布局,整个污水处理场改造工艺流程图,工程总体投资概况,设备及建筑物一览表,施工工期安排,运行人员配备等。
2、要求出水指标达到或优于啤酒企业排放标准(GB19821-2005),如果进水指标超标,要在设计上有足够的工艺措施保证其处理达标。
3、当系统负荷不大,污水指标完全符合要求时,UASB系统可单独运行。
4、控制部分要求:控制室主机需显示整个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主要运行参数能实现计算机实时监控和远程操作,同时,所有设备也能实现现场就地操作;
5、所选用的控制和机械设备均须采用国内或国外知名品牌。
6、提供每吨污水处理运行成本测算。
(包括人员工资+水电费+维修及维护费+药剂费,电费按照0.50元/度、自来水按照6元/吨、污水按照1元/吨,人工费按照3000元/月计算);对主要需维修或周期性更换设备要列出供应商、价格和更换周期;
7、技术标中要详细说明所采用工艺的原理、合理性、先进性。
B、标书中需说明以下问题:
1、设施在淡季可以停止运行,当旺季运行过程只出水很好时可否停顿一段时间;也就
是可以间断运行,不影污泥活性;
2、现在UASB系统PH值要求在6.8~8.5,PH调节用酸、碱多,改造后对PH值的要
求可放宽到什么范围?
3、原有系统对温度要求在28~38℃,当水温不在该范围内时就需要进行加温或降温,
改造后对温度的要求可放宽到什么范围?
4、现有系统已有排泥装置,新系统建成后必须考虑整个系统的排泥量。
要求污泥量要
少,排泥装置操作简单,运行管理方便;
5、受冲击负荷后,系统污水可实现厌氧与好氧转换培植,如何保证不需外购污泥;
6、噪音、异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最小;
7、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
8、好氧所产生的泡沫问题如何解决?臭味如何解决?
三、投标方工程范围及责任:
1、负责现场察看污水进水水质和原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工艺方案的设计,提出可
行方案;
2、项目施工时充分利用原系统处理施工期间的污水,达标排放;如改造方案涉及原
系统停止运行,污水需直排,施工方承担相关的费用,包括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及污水代处理费用。
3、污水处理改造工程的土建设计(由具有专业设计资质的建筑设计院出蓝图)、施工
及材料购置;
4、污水处理改造工程设备及材料的购置、制作、安装;
5、污水处理改造工程建筑、设备及辅助设施的电器、仪表及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
6、站内工艺管路的购置、制作、安装(自公司污水管网进口至污水排放口);
7、污水处理场区的附属设施的安装施工及材料购置;
8、污水处理系统(含原有系统)正式移交前的所有运行调试费用(含生物污泥培养、接种);
9、污水处理验收合格是指:在系统正常运转,不添加任何药剂的情况下,出水指标达接纳标准;
10、对甲方操作人员的培训;
11、办理当地环保、城建等职能部门开工、承建的一切手续;
12、办理污水处理工程所在地环保部门的验收及与此工程有关的竣工手续;
13、整个系统的污泥均可通过污泥浓缩干化系统进行排泥;
14、收尾工作,包括施工所产生的垃圾、土方等清理及绿化的破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