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20年菏泽城区规划文档_含图_

合集下载

岁月的变迁,即将失去的记忆——菏泽城的分布

岁月的变迁,即将失去的记忆——菏泽城的分布

岁月的变迁,即将失去的记忆——菏泽城的分布随着经济的发展,棚户区的改造,菏泽这座古老的小城将失去了本来的面貌,72条街、72眼井、72个大水坑,街街相连、井坑相通,这些古迹慢慢地将在我们的脑海中失去记忆。

今天我们就说一说72条街的名称和由来吧!史籍记载,菏泽老城,大明正统十年(1445年),曹州知州范希正度势规划,划方隅、定民居、立廨舍、构儒学,初有街道,奠定了菏泽老城区的基础。

菏泽老城外圆内方,内城为正方形,边长3华里,周长12华里。

城内街道纵、横各7条,相互交错,状若棋盘。

清朝时东西巷32道,南北巷26道。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统一为街命名,东西36条,南北36条,总共72条。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城区内的部分街道改成了带有政治色彩的名字,如东方红大街、八一街等。

七十年代后期,街道再次被统一命名。

菏泽老城区的最南端,从南护城河向北,东西走向的街道为南顺城街,这条街道,曾叫做小校场,李胡同。

南顺城街中间有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叫做南华街,因建国前菏泽曾设南华县,由此而得名。

东方红大街位于现曹州路北面,是一条贯穿整个老城区东西的主要干道,这里曾是菏泽最繁华的商业区。

在明、清时期,这条大街由东西周行、四牌、徽州和东西礼道等街道连接而成,所谓“四牌”,表示这条街上曾经有四座牌坊。

建国以后,这条大街上仍然矗立着一座石质牌坊,系明代所立的郭氏牌坊,也叫曹州四世一品坊,四世一品的名字来源于明代万历年间户部尚书郭允厚一家,他的父亲郭堵官至南京刑部郎,他的祖父郭文卿、曾祖郭绅曾也曾入阁,因此被称为四世一品。

文革开始后,这条大街被正式定名为东方红大街,并一直沿用至今。

道碑街位于东方红大街北面,建国前后由仓房、道西街、县府街、澡堂、广亮门东西大街组成。

在明清时期,这条街道曾叫作东保德、西保德和清真街。

现在的道碑街被广福大街分为道碑西街和道碑东街,道北西街的尽头是菏泽城区最大的清真寺。

道碑街再往北是八一路,这条路因为菏泽军分区位于此处而得名,八一路由八一东街和八一西街组成,中间被解放大街分开。

菏泽市城区城市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正文5805km2

菏泽市城区城市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正文5805km2

菏泽市城区城市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正文5805km2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二〇一三年五月菏泽市城区城市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报告项目来源:菏财建指[2020]260号编写单位: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项目担任:冯超臣编写人:路小慧马晓峰高霞李钰审查人:李公岩总工程师:李公岩院长:赵书泉提交单位: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交时间:二〇一三年五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自然天文与社会经济概略 (10)第一节自然天文 (10)第二节社会经济概略 (12)第二章地质环境背景特征 (16)第一节地质条件 (16)第二节水文地质条件 (19)第三节工程地质条件 (25)第四节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31)第五节地热地质条件 (34)第三章主要城市环境地质效果 (38)第一节空中沉降 (38)第二节砂土液化 (44)第三节污染源散布及特征 (47)第四节地下水下降漏斗 (49)第四章水环境质量评价 (51)第一节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 (51)第二节浅层地下水质量评价分区 (52)第三节深层地下水质量评价 (60)第四节地热流体质量评价 (61)第五章地热资源潜力评价 (66)第一节地热资源计算参数确实定 (66)第二节地热资源热量计算 (67)第三节地热资源潜力评价 (70)第六章城市地下水资源可继续开发应用研讨和维护对策 (73)第一节地下水开发应用现状 (73)第二节地下水资源计算与评价 (73)第三节地下水资源可继续开发应用的维护对策 (77)第七章城市树立环境适宜性综合评价 (79)第八章结论与建议 (82)第一节结论 (82)第二节建议 (85)附图目录顺序号图号图名比例尺1 1 菏泽市城区城市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实践资料图实践资料图1:50000 2 2 菏泽市城区城市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实践资料图浅层地下水等水位线图1:50000 3 3 菏泽市城区城市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实践资料图水文地质图1:50000 4 4 菏泽市城区城市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实践资料图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分区图1:50000 5 5 菏泽市城区城市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实践资料图工程地质图1:50000 6 6 山东省巨野特大型煤田开发前环境地质背景调查环境地质图1:50000 7 7 山东省巨野特大型煤田开发前环境地质背景调查地热地质图1:50000附表目录〔全一册〕1、地下水水位监测点基本状况调查一览表2、地下水水位静态监测资料表3、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基本状况调查一览表4、地下水水质剖析效果一览表5、地表水水质剖析效果一览表6、地热水水质剖析效果一览表7、耕层土壤取样点基本状况一览表8、耕层土壤地球化学元素含量一览表9、援用及简易民井抽水实验效果汇总表前言一、义务来源为将菏泽市树立成为城乡一体,经济兴旺,环境优美,生活温馨的现代化城市,为城市规划树立提供城市地质结构、修建基础的工程地质区划、空中沉降开展趋向与防治、地热和地下水资源潜力、土壤地球化学和污染状况等触及资源保证、环境容量、生态效应全方位、全系统的地学信息,是城市规划树立必需的基础性任务,为推进菏泽市经济的开展,积极为城市规划和树立效劳。

菏泽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更新)

菏泽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更新)

菏泽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更新)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以及菏泽市城市总体规划,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菏泽市城市规划区内的规划编制、设计及国有土地上的建设和规划管理活动。

第三条本规定由菏泽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法组织实施。

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与牡丹区人民政府、菏泽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及各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第四条在本市制定城市规划和实施规划管理,应当采用菏泽市平面坐标系统和国家高程系统,使用现势性地形图和城市管网资料图,并与国家坐标系统相联系。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经依法批准并公布的城市规划,服从城市规划管理。

除满足本规定的要求外,还应满足国家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的规定要求。

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本规定对有关城市规划管理事项没有明确规定的,由菏泽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行政管理权限合理确定。

如需对本规定的内容作增补或修订,应按法定程序进行。

第二章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第一节建设用地分类第六条本市建设用地,应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进行分类与管理。

第二节建设用地兼容第七条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土地使用兼容性规定,按表2.1执行。

相关地块内具体建设项目的适建范围,按表2.2执行。

表2.1 城市规划区内土地使用兼容性规定注:×表示不相容△表示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具体条件和规划要求确定。

注:√允许设置;×不允许设置;○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具体条件和规划要求确定是否允许设置。

第八条建设地块内涉及房屋征收和补偿安置的,可视情况配建安置房屋。

第三章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第一节建筑物朝向第九条建筑物朝向按以下规定确定:(一)建筑平面的长边或主要通风、采光面朝正南北或由正南北方向偏东(西)的角度小于等于45度的,为南北朝向;(二)建筑平面的长边或主要通风、采光面朝正东西或由正东西方向偏南(北)的角度小于45度的,为东西朝向;(三)住宅布局宜南北朝向,与正南方向角度不宜大于30度。

菏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菏泽市城市规划区土地收益管理办法》的通知

菏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菏泽市城市规划区土地收益管理办法》的通知

菏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菏泽市城市规划区土地收益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菏泽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3.12.18•【字号】菏政发[2003]58号•【施行日期】2003.12.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财政综合规定正文菏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菏泽市城市规划区土地收益管理办法》的通知(菏政发〔2003〕58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属各企业,各大中专学校:《菏泽市城市规划区土地收益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第6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你们,望认真贯彻实施。

二○○三年十二月十八日菏泽市城市规划区土地收益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征收管理的通知》(鲁政发〔1997〕78号)、山东省财政厅和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制定的《山东省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管理使用暂行办法》(鲁财综〔2001〕30号)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菏泽市城市规划区土地收益管理,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金,推进菏泽市城市化的进程,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内土地收益的收支管理和涉及土地的其他财政性资金的收支管理。

第三条土地收益主要指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主要包括土地出让金、土地租金、国有土地作价出资(入股)、授权经营及分红、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入。

涉及土地的其他财政性资金主要指规划建设占用耕地指标有偿调剂收入、易地耕地占补平衡项目资金和取得的耕地开垦费或保证金等。

第二章土地出让金的管理第四条土地出让金是指国土资源部门将土地使用权出让给使用者,按规定向受让人收取的土地出让的全部价款(指土地出让的交易总额)。

土地出让金必须全部上缴“土地出让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五条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待出让土地的丈量、清点、评估等前期准备工作和征用、转用地手续的报批工作,并在前期工作完成后的5个工作日内将申请供地文件及有关材料报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应及时报分管市长审批,一般3个工作日内形成正式批复文件。

菏泽城区规划(含图)

菏泽城区规划(含图)

菏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2009年09月28日来源:网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突破菏泽”战略,并结合撤地设市后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整合区域空间资源,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建设,2003年7月份以来,我市委托同济大学陈秉钊教授主持编制了《菏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于2004年2月和10月先后通过省建设厅组织的纲要论证和专家评审,并通过《菏泽日报》、菏泽市城市规划展、市规划局规划网页、规划公示栏等形式进行了批前公示。

2004年12月17日,菏泽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对《规划》进行了审议,并原则通过。

2005年4月29日,省政府以鲁政字[2005]119号文件,对《规划》进行了批复。

按照批复意见,2005年底,市规划局会同同济大学规划设计组对《规划》进行修改完善,并按法定程序进行了备案。

为提高公众的规划意识,将规划落到实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山东省建设厅关于全省城市规划行业推行“阳光规划”的意见》(鲁建发 [2002]12号)、《菏泽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城市规划建设项目审批的通知》(菏政发 [2003]26号)等规定,经市政府批准,现将《规划》再一次进行公示,请认真遵守并进行监督。

菏泽市规划局二〇〇六年三月第一章城市现状概况菏泽古称曹州,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

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下辖定陶、曹县、成武、单县、巨野、郓城、鄄城、东明八县和牡丹区、开发区,总面积为12228平方公里。

第二章规划目标和期限一、发展目标把菏泽建设成为以能源化工和农产品加工业为支撑,农业基础稳固、工业结构合理、商贸旅游繁荣、生活环境宜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三大基地”,即山东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全国重要的优质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的商贸流通基地。

2019-2020年整理菏泽城区计划(含图)汇编

2019-2020年整理菏泽城区计划(含图)汇编

菏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2009年09月28日来源:网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突破菏泽”战略,并结合撤地设市后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整合区域空间资源,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建设,2003年7月份以来,我市委托同济大学陈秉钊教授主持编制了《菏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于2004年2月和10月先后通过省建设厅组织的纲要论证和专家评审,并通过《菏泽日报》、菏泽市城市规划展、市规划局规划网页、规划公示栏等形式进行了批前公示。

2004年12月17日,菏泽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对《规划》进行了审议,并原则通过。

2005年4月29日,省政府以鲁政字[2005]119号文件,对《规划》进行了批复。

按照批复意见,2005年底,市规划局会同同济大学规划设计组对《规划》进行修改完善,并按法定程序进行了备案。

为提高公众的规划意识,将规划落到实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山东省建设厅关于全省城市规划行业推行“阳光规划”的意见》(鲁建发 [2002]12号)、《菏泽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城市规划建设项目审批的通知》(菏政发 [2003]26号)等规定,经市政府批准,现将《规划》再一次进行公示,请认真遵守并进行监督。

菏泽市规划局二〇〇六年三月第一章城市现状概况菏泽古称曹州,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

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下辖定陶、曹县、成武、单县、巨野、郓城、鄄城、东明八县和牡丹区、开发区,总面积为12228平方公里。

第二章规划目标和期限一、发展目标把菏泽建设成为以能源化工和农产品加工业为支撑,农业基础稳固、工业结构合理、商贸旅游繁荣、生活环境宜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三大基地”,即山东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全国重要的优质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的商贸流通基地。

菏泽城市道路网与停车场规划(1-6)

菏泽城市道路网与停车场规划(1-6)

第1章概况1.1规划背景与目的1.1.1规划背景为落实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倡导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走节约型的城市建设道路,“突破菏泽”加快发展,在《菏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指导下,编制《菏泽市城市道路网与停车场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这是城市总体规划在交通系统的延伸、扩展、完善和深化,是其相关理念与成果在交通系统的具体实现。

1.1.2规划目的在深入调查、了解菏泽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菏泽市城市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在总体规划在基础上,对菏泽市城市道路网、停车场等交通系统的布局和规模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并进行科学规划,以促进交通系统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将城市总体规划的相关成果加以完善和深化,使之成为菏泽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道路交通建设、改造等活动的法定参照文件。

1.2规划范围与年限1.2.1规划范围菏泽市城市道路网与停车场规划范围为菏泽市中心城区,是菏泽市域的核心城市,现状城市建设用地为48.6平方公里,规划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80平方公里。

其影响范围和辐射作用覆盖整个菏泽地区,影响周围地区。

1.2.2规划年限菏泽市城市道路网与停车场规划建立在对2005年的现状分析上,期限为:2006年——2020年。

近期:2006年——2010年。

远期:2011年——2020年。

1.3规划目标与内容1.3.1规划目标●对现有和未来建设的城市道路系统、停车系统及其主要设施加以计划,保证交通系统的各项“资源”(包括时间、空间、经济的资源)合理利用;●建立健康的城市道路网路和交通网络,优化整合城市交通流,合理布局停车场站,整合停车设施功能;●为菏泽市交通系统畅通、便利、安全、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3.2规划规划内容●本规划的主要内容有九个部分:●城市居民出行现状分析与评价●城市道路交叉口及路段流量调查与分析●城市道路对外交通流量与OD分布●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现状分析和评价●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与政策●交通需求分析与预测●城市道路网规划与评价●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城市公共停车场和加油站规划●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与运行组织规划●重要交叉口渠化及信号控制1.4规划原则和依据1.4.1规划原则●本规划的实施是一个长期、动态的建设过程,需要理想与现实兼顾,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相结合,充分考虑城市道路网的现状条件与停车需求,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合理确定各期的建设目标和任务,确保规划方案具有可操作性。

2021菏泽新区规划方案-最新版

2021菏泽新区规划方案-最新版

2021菏泽新区规划方案引言菏泽市位于中国东部,普遍被认为是华东平原区的一部分。

2021年,菏泽市政府宣布了新区规划方案,以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新区规划以扶摇九天项目作为核心,计划在未来数年内改造现有基础设施,并增添新的公共空间和住宅楼。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区规划的细节和目标。

前言菏泽新区规划方案将建立在现有基础设施上,以降低建造新基础设施所需的资金和时间,并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空间。

新区规划将使市政府更好地管理菏泽市,以期确保可持续发展和增强市民福祉。

开发计划建筑规划新区规划将建造许多新住宅楼,以满足市民的居住需求。

此外,市政府还将建造更多的商业和公共建筑,包括餐馆、咖啡馆、公园等。

这些建筑的建设将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以确保其对城市和环境的影响最小。

交通规划新区规划将改造现有交通基础设施,加强公共交通系统,以便市民更容易地移动。

市政府还计划建造多座立交桥,以缓解道路交通压力。

此外,新区规划方案中还包括修建自行车道,以促进绿色出行。

自然环境新区规划将优先考虑保护自然环境。

市政府将使用生态友好型建筑材料,建造新建筑物,并将保持现有绿色空间和湖泊。

这将有助于保护市区的天然景观,同时增强市民对该地区的归属感。

社会公共设施社会公共设施对于一个城市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新区规划方案将建设许多公共设施,包括医院、学校和博物馆等。

动员计划在实现菏泽新区规划的过程中,市政府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市民的动员:公众参与市政府鼓励市民积极参与新区规划的过程,以使新区尽可能地满足市民的需求。

政府还将通过会议和调查等方式让市民与政府官员进行沟通。

信息公开为了保证透明度,市政府将及时向市民公布新区规划的最新进展。

市政府还计划建立一个在线平台,供市民了解项目、提出意见以及参与讨论。

激励措施市政府将向公司和个人提供激励措施,以鼓励他们参与新区规划。

例如,政府可能给予某些公司建造公共设施的合同,或者给予开发新住宅的公司优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菏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2009年09月28日来源:网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突破菏泽”战略,并结合撤地设市后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整合区域空间资源,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建设,2003年7月份以来,我市委托同济大学陈秉钊教授主持编制了《菏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于2004年2月和10月先后通过省建设厅组织的纲要论证和专家评审,并通过《菏泽日报》、菏泽市城市规划展、市规划局规划网页、规划公示栏等形式进行了批前公示。

2004年12月17日,菏泽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对《规划》进行了审议,并原则通过。

2005年4月29日,省政府以鲁政字[2005]119号文件,对《规划》进行了批复。

按照批复意见,2005年底,市规划局会同同济大学规划设计组对《规划》进行修改完善,并按法定程序进行了备案。

为提高公众的规划意识,将规划落到实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山东省建设厅关于全省城市规划行业推行“阳光规划”的意见》(鲁建发 [2002]12号)、《菏泽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城市规划建设项目审批的通知》(菏政发 [2003]26号)等规定,经市政府批准,现将《规划》再一次进行公示,请认真遵守并进行监督。

菏泽市规划局二〇〇六年三月第一章城市现状概况菏泽古称曹州,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

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下辖定陶、曹县、成武、单县、巨野、郓城、鄄城、东明八县和牡丹区、开发区,总面积为12228平方公里。

第二章 规划目标和期限一、发展目标把菏泽建设成为以能源化工和农产品加工业为支撑,农业基础稳固、工业结构合理、商贸旅游繁荣、生活环境宜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三大基地”,即山东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全国重要的优质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的商贸流通基地。

二、规划期限菏泽市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为:2003年——2020年。

近期——2010年;远期——2020年;远景——2020年以后。

第三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一、市域总人口及城市化水平预测1、总人口预测规划2010年菏泽市总人口为940万人,2020年总人口为1010万人。

2、城镇化水平预测规划2010年菏泽市城镇人口330万人,城镇化水平35%;2020年城镇人口505万人,城镇化水平50%。

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菏泽市的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分四个等级:市域中心城市、市域二级城市、重点建制镇、一般城镇。

2、城镇职能结构规划菏泽市的城镇职能分为四类:综合型、能源工业型、旅游商贸型、工业商贸型。

3、城镇空间结构规划以菏泽城区为中心,以定陶、巨野、曹县、郓城、东明、单县、鄄城、成武为二级城市,沿日东高速公路和新石铁路为东西发展轴,沿京九铁路为南北发展轴,辐射带动市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市域交通体系规划半小时交通圈:中心城市菏泽市区至各个县城的交通时距,经高速公路建设后,为半小时交通圈。

各个县城至各自所辖乡镇的交通时距,经县道及乡镇公路新建与改造后,为半小时交通圈。

一小时交通圈:中心城市菏泽市区至各城镇及一级中心村的交通时距,经市网公路的拓宽、改造、优化后,为一小时交通圈。

第四章 城市性质与规模一、城市定位山东省东西协调发展的西部经济重要增长极,以能源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和商贸物流为主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二、城市性质中国牡丹之乡,鲁苏豫皖边界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三、城市特色以“花城水邑”为依托的中国平原森林城市。

四、城市规模规划菏泽中心城区近期2010年人口规模为50万人,用地规模为6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20平方米/人。

规划菏泽中心城区远期2020年人口规模为68万人,用地规模为74.8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10平方米/人。

五、城市规划区范围东至皇镇乡,南至佃户屯办事处、何楼办事处,西至万福办事处、马岭岗镇,北至吴店镇、黄堽镇,规划区面积为860平方公里。

第五章 城市总体布局一、中心城区用地发展方向以向东为主,向南为辅,完善北部,控制西部。

二、中心城区用地布局按照组团式结构形态,通过水系、铁路的分隔,形成“一核、两轴、四组团”的布局结构。

一核:城市核心区,东至京九铁路,南到铁路编组站,西至太原路,北到大学路,面积约16平方公里。

以赵王河为轴,在赵王河两侧从北向南依次布置市级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商务中心。

行政中心位于赵王河西岸、黄河路北侧,面积约80公顷,集中布置市级行政办公机构和相配套的服务设施。

文化中心位于丹阳路北、黄河路南、赵王河两岸,面积约110公顷,结合规划建设的赵王河公园,重点布置大剧院、博物馆、艺术馆、科技馆、图书馆、规划展览馆等大型公共设施。

商务中心位于赵王河以东、火车站以西、中华路两侧,面积约280公顷,形成以中华路为核心的市级商业金融服务中心。

两轴:城市的两条发展轴线,即丹阳路和人民路。

四组团:城市的四个功能组团,即城东组团、城南组团、城西组团和城北组团。

第六章 城市专项用地规划一、居住用地规划规划居住用地为2101.7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8.1%,人均30.9平方米;其中中小学用地为210公顷,占建设用地的2.8%。

居住用地规划形成四个居住片区:老城居住片区、老城周边居住片区、中心区居住片区、新城居住片区。

规划设置12所高级中学,20所初级中学,小学按2~3万人一所设置。

二、公共设施用地规划规划公共设施用地为1191.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5.9%,人均17.5平方米。

1、行政办公用地规划规划行政办公用地面积为97.6公顷,人均用地1.4平方米。

整合原有的行政办公用地,市级行政机构集中迁往人民路与赵王河以西、黄河路以北地区,建设市级行政中心。

2、商业金融用地规划规划商业金融用地为660.6公顷,人均用地9.7平方米。

市级商业服务中心位于赵王河以东、火车站以西的中心城区;整合原有解放大街、东方红大街商业布局,形成菏泽老城区商业副中心;在广州路以西、洙水河两侧形成东部新城商业副中心;在各个城市组团内新建组团级商业中心。

规划将南华街、东方红大街改造为步行商业街。

规划商贸物流专业市场四处。

南部批发市场,位于珠江路以北、人民路两侧,面积为60公顷。

西南农副产品批发、蔬菜批发市场,占地23公顷。

西北批发市场,位于昆仑路以东、大学路以北,占地32公顷。

整合沿康庄路、青年路、牡丹路等现有市场,形成小商品市场,占地25公顷。

3、文化娱乐设施用地规划规划文化娱乐用地面积为98.5公顷,人均用地面积1.4平方米。

建设市级文化娱乐中心、组团级文化娱乐中心、社区活动中心三级文化娱乐设施体系。

市级文化娱乐中心位于丹阳路以北、赵王河两侧,新建大剧院、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规划展览馆、科技馆等大型公共设施。

在老城区曹州路以北、广福街以西建设鲁西南民俗博物馆。

4、体育设施用地规划规划体育用地面积为73.9公顷,人均用地约1.1平方米。

保留现有的菏泽体育场。

规划新建菏泽市体育中心,位于泰山路以北、古今园以西,用地面积37公顷。

在五屯路以北、育才路以东规划体育用地,占地10公顷。

结合雷泽湖生态旅游区,建设休闲体育基地。

5、医疗卫生设施用地规划规划医疗卫生用地面积为52.9公顷,人均用地0.8平方米。

按“市级医院——社区医院”二级配套医疗卫生服务设施,保留更新现有医院,新增大型综合医院4所。

6、教育科研用地规划规划教育科研用地面积为208.1公顷,人均用地3.1平方米。

规划形成一个高教园区和一个专科教育基地。

在城北组团内建设全市的高教园区,建设内容包括大学、职业教育培训基地、专业技术培训学校、高级中学等。

在老城区西侧,整合利用原有菏泽医专、菏泽农校、市委党校、菏泽师范、区职工中专、区教师进修学校、菏泽信息工程学校、市技工学校、公安干校、机械工业学校、市职工中专、粮食进修学校等众多专科学校用地,形成菏泽专科教育基地。

三、工业用地规划规划工业用地1550.8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20.7%,人均用地22.8平方米。

老城区内的工业用地,除保留少数几个效益较好的一类工业企业外,其余企业逐步迁往新建的工业区。

城市核心区内的工业用地,予以搬迁、置换。

规划形成两大工业园区:菏泽市经济开发区(西区)、城东工业园(菏泽市经济开发区)。

三、近期建设策略1、以东部工业区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工业经济。

2、以建设“鲁苏豫皖四省边界地区中心城市”为目标,积极发展商贸物流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3、兼顾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加强园林绿化与生态环境建设,突出菏泽的城市特色。

5、建立和完善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和基础设施系统。

第十章 城市远景构想菏泽未来将发展成为以菏泽城区为中心、定陶为副中心,以绿化、水系相联系的组合城市。

中心城区:远景继续充实完善远期的“一核、四区”规划结构,同时新建万福河南部的城市新区。

南部城市新区包括佃户屯和何楼两个组团。

定陶:规划结构分为三个组团,北组团、南组团和东组团。

北组团位于新万福河以北、京九铁路以西,以发展生活居住、公共服务设施为主,为定陶的城市中心区,其中西部适当发展一类工业用地;南组团位于新万福河以南、京九铁路以西,主要在原有的城区基础上扩展,以生活居住和配套服务设施为主;东组团位于京九铁路以东,以工业、仓储用地为主,为定陶主要的工业区。

菏泽未来将发展成为以菏泽城区为中心,定陶为副中心,以绿化、水系相联系的组团式复合城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