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销烟课件
《虎门销烟》ppt课件

•
8.从 人 的 实 践 活动 看,“ 万物并 育而不 相害” 则涉及 不同的 个体、 团体、 民族、 国家之 间的共 处、交 往问题 ,它以 承认不 同个体 的差异 、不同 社会领 域的分 化为前 提。个 体的差 异、不 同社会 领域的 分化是 一种历 史演化 过程中 无法否 认的事 实,如 何使分 化过程 中形成 的不同 个体、 存在形 态以非 冲突的 方式共 处于世 界之中 ,便成 为
“ 万 物 并 育 而不相 害”所 指向的 实质问 题.
《虎门销烟》ppt课件
•
7.中 国 文 化 家 们所 说的“ 中”, 更多体 现为实 践过程 中处理 、协调 各种关 系的一 种原则 。在天 道的层 面,道 首先表 现为多 样的统 一。从 多样的 统一这 一视域 看,“ 中”就 在于使 统一体 中的各 个方面 彼此协 调。千 差万别 的事物 同处于 一个系 统,如 何恰当 地定位 它们, 使之各 得其所 ,这就 是“中 ”所涉 及的重 要方面 。
沉重 虎门销烟 沸腾 盐巴 缴来 销毁 响彻 咆哮 欺侮
虎门销烟 目录 词语学习
用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zhe ( 站着 )
dān (担心 )
着 zháo( 着火 ) 担
zhuó ( 身着 )
dàn ( 重担 )
三虎袋门麦销子烟 目目录录 感知大意
朗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的 主要内容。
《虎门销烟》ppt课件
虎门销烟
(第一课时)
目 Contents 录
01 资料简介 02 初读感知
03 词语学习
04 感知大意
05 课后作业
虎门销烟 目录 资料简介
林则徐
中国近代民族英雄,官至一品,两次受命 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 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 界中国人的敬仰。林则徐禁烟时严正声明:“ 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 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但外商拒绝交出, 经过坚决的斗争,挫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 和鸦片贩子, 从英国手里收缴全部鸦片近2万 箱,约237万余斤。1839年6月3日在虎门海滩 上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_ppt课件完美版

lì
历
书写指导 “厂”笔画舒展,“力” 的撇画要迎让。
虎门销烟_ppt课件完美版
虎门销烟_ppt课件完美版
shǐ
史
书写指导 “口”宽而扁,撇捺 舒展。
虎门销烟_ppt课件完美版
虎门销烟_ppt课件完美版
zhí
值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 ”内三 横稍短,最后一笔横长。
多音字
dé(得到) 奔
děi(得亏)
虎门销烟_ppt课件完美版
虎门销烟_ppt课件完美版
理解词语
历史: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 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的经历。 ②过去的事实。 ③过去事实的记载。 ④指历史学。 造句:①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适者生存的发展史。 ②这件事早已成为历史了。 ③我们应该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 ④哥哥是一名历史老师。
虎门销烟_ppt课件完美版
虎门销烟_ppt课件完美版
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白银大量外 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许多官员、士兵吸食鸦片, 不但严重摧残了他们的体质,更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 斗力削弱。这些都引起统治阶级中一些有识之士的重视。 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 往广东查禁鸦片。
虎门销烟_ppt课件完美版
17 虎门销烟
第 一 课时
助读资料 字词精讲 初读感知 当堂检测
虎门销烟_ppt课件完美版
虎门销烟_ppt课件完美版
谁知道林则徐是什么人? 他曾经做过一件什么了不起 的事?
虎门销烟_ppt课件完美版
虎门销烟_ppt课件完美版
1.正确认读10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9个要求会写的 生字,理解“沸腾、欺侮、收缴、彻底”等词语的 意思。
虎门销烟的课件

虎门销烟意义与影响
虎门销烟意义
虎门销烟展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打击了英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振奋了民族精 神。
虎门销烟影响
虎门销烟成为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一面旗帜,激励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同时,也促使了英国政 府放弃鸦片贸易,转而发动侵略战争。
02
虎门销烟过程与细节
虎门销烟时间与地点
虎门销烟对后世影响
成为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
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
激励了后人的爱国热情
虎门销烟事件展示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坚定决心,激励了后人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
04
虎门销烟历史意义与价值
虎门销烟在反侵略斗争中地位
虎门销烟
目录
• 虎门销烟背景与历史 • 虎门销烟过程与细节 • 虎门销烟结果与影响 • 虎门销烟历史意义与价值 • 虎门销烟相关人物介绍 • 虎门销烟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及建议
01
虎门销烟背景与历史
鸦片战争背景
01
02
03
鸦片贸易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向中 国大量走私鸦片,导致白 银大量外流,社会矛盾激 化。
虎门销烟遗址开发利用现状
1 2
旅游开发
虎门销烟遗址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吸引了 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成为旅游热点。
文化活动
举办各种与虎门销烟相关的文化活动,如纪念活 动、讲座、展览等,丰富了游客的文化体验。
3
教育功能
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中小学生提供实地教 学,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感。
对虎门销烟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建议
打击外国侵略气焰
《虎门销烟》ppt课件

其他相关人物角色定位
1 2
关天培
广东水师提督,积极支持和配合林则徐的禁烟措 施,共同打击鸦片贸易和走私活动。
邓廷桢
两广总督,与林则徐密切合作,共同推进禁烟运 动,并在虎门销烟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
琦善
钦差大臣,对禁烟运动持消极态度,甚至与外国 势力勾结破坏禁烟运动,成为林则徐等人的对立 面。04 虎门销源自在文学艺术中表现电视剧作品
以电视剧的形式,详细讲述虎门销烟事件的前因后果和人物性格命运,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展现历史事 件的丰富内涵和民族精神的力量。
当代文化创意产品开发
文化创意产品
以虎门销烟为题材,开发具有文化内涵和创意元素的文化产品,如纪念币、邮票、书籍、音像制品等 ,以满足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追求和审美需求。
03 虎门销烟中人物形象分析
CHAPTER
林则徐坚定决心和果断行动
严禁鸦片
林则徐深知鸦片对国家和人民的危害 ,坚决主张严禁鸦片,采取果断措施 打击鸦片贸易。
虎门销烟
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展 示了其坚定的决心和果断的行动,有 力地震慑了鸦片贩子和外国势力。
民众觉醒和积极参与
民众觉醒
虎门销烟事件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人们开始认识到鸦片的危 害,并积极参与到禁烟运动中。
拓展阅读资源推荐
相关历史文献
《清朝野史大观》、《鸦片战争史》等,这些文献可以提供更多 关于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和细节信息。
影视作品推荐
电影《林则徐》、电视剧《鸦片战争》等,这些影视作品可以帮助 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当时的历史情境和人物形象。
网络资源
推荐一些相关的历史网站、学术数据库等,方便学生进行更深入的 学习和探索。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 虎门销烟|苏教版 (共14张PPT)

•
互相议一议。
1839年6月的一天,广州城沸腾起来 了。城门边张贴着一张大布告,人们 纷纷前来观看……老年人边听边点头, 笑呵呵地捋着胡须;青年人兴奋地挥 着拳头,赞不绝口;顽皮的孩子们在 人群里钻来钻去,高兴地叫喊着……
作业:
1、你还知道哪些民族英雄,把 他们的事迹讲给同学们听。
2、收集一两个林则徐的故事, 课后跟同学们交流。
广州城为什么沸腾起来?
场面描写就是对某一特定时间和地 点内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
• 老人——神态:笑呵呵 • 青年人——动作:挥拳头 • 孩子们——语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
快到虎门滩去看哪! • 典型人物 典型特点 • 沸腾场面(表达百姓兴奋、激动的心情)
• 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一般。形容人 聚集的多。
( )箱鸦片。 • 4、用给题目加时间、地点、人物等的方
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 5、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
“壮”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 : A.健壮有力。 B.伟大、有气魄。 C.增加勇气或力量。 你认为“壮举”的“壮”的意思 应该选
择( B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自主探究
• 1、读第一段,画出人们听到消息后的不 同表现。
• 2、这段话分别描写了几种人的表现?从 人物的哪几方面写的?
• 3、这段场面描写为我们展示了什么样的 气氛?
• 4、你觉得应该怎么读本段,请试着读一 读,读后谈谈你的感受。
比喻情绪高涨或事物蓬勃 发展。
1839年6月的一天,广州城沸腾起来了。城 门边张贴着一张大布告,人们纷纷前来观看。有的 人大声读着:“钦差大臣林则徐,遵照皇上御旨, 于6月3日在虎门滩将收缴的洋人鸦片当众销毁,沿 海居民和在广州的外国人,可前往观瞻……”老年 人边听边点头,笑呵呵地捋着胡须;青年人兴奋地 挥着拳头,赞不绝口;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 钻去,高兴地叫喊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到 虎门滩去看哪!”
《虎门销烟资料》课件

一些鸦片贩子和吸食者试图反抗和抵制禁烟令,但最终都被政
府镇压。
禁烟令对民众生活的影响
03
禁烟令的实施对民众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减少了因鸦片泛
滥而引发的社会问题,提高了民众的生活质量。
01
虎门销烟的影响和 意义
对中国的影响
打击了鸦片贸易
虎门销烟行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等 西方国家的鸦片走私活动,使鸦 片贸易量大幅减少,遏制了毒品
《虎门销烟资料》 ppt课件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目录CONTENTS
• 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 • 虎门销烟的经过 • 虎门销烟的影响和意义 • 虎门销烟的反思和启示 • 结语
01
虎门销烟的历史背 景
鸦片贸易的起源
18世纪
1800-1839年
欧洲各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开 始向中国走私鸦片。
将收缴的鸦片浸泡在盐水 中,然后用大量石灰和海 水进行销毁,确保鸦片被 彻底销毁。
销烟的效果
通过销烟行动,成功地遏 制了鸦片泛滥的趋势,提 高了民众对禁烟令的信心 。
民众的态度和反应
民众对禁烟令的支持
01
禁烟令得到了大多数民众的支持和拥护,因为鸦片泛滥给社会
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少数人的反抗和抵制
02
传播正能量
通过学习和宣传虎门销烟的历史,我们可以传递正能量,激发人们的积极向上 的精神风貌。我们应该积极传播正能量,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注入强大的 动力。
缴烟和收烟的过程
鸦片贩子和吸食者需按照规定时间、地点和程序 ,将鸦片上缴给政府,政府则给予一定的奖励或 补偿。
收缴鸦片的数量
收缴的鸦片数量巨大,显示了禁烟令的执行力度 和效果。
虎门销烟ppt课件

个人品质
林则徐为人正直、清廉,受到 百姓的爱戴和后世的尊敬。
林则徐在虎门销烟事件中的表现和作用
坚定主张禁烟
制定严厉政策
林则徐认为鸦片贸易对中国的社会、经济 和军事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因此坚决主张 禁烟。
为了打击鸦片贩卖活动,林则徐制定了一 系列严厉的政策,如禁止鸦片进口、对贩 卖鸦片的人处以重罚等。
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中叶,中国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即太平 天国运动。这场运动持续了14年,对清朝的统治造成了巨 大的冲击。
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朝开展了一场名为“洋务运 动”的现代化改革运动。这场运动主要目的是学习西方的 科技和管理方法,以增强国家的实力。
戊戌变法
1898年,清朝进行了一次失败的改革尝试,即戊戌变法。 这场改革试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但很快就被保守势力 镇压。
邓廷桢
邓廷桢是清朝的一位高级官员, 他在禁烟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林则徐合作密切。
04
CATALOGUE
历史反思
鸦片战争的反思和启示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也是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这场 战争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也
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走向。
在鸦片战争中,中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包括领土、主权和尊严等方面。这场 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
虎门销烟的影响和后果
01
02
03
打击鸦片走私
虎门销烟沉重打击了英国 的鸦片走私活动,使其走 私贸易受到极大影响。
引发战争
英国为了维护其在华利益 ,发动了一场侵略战争, 导致中国陷入战争的漩涡 。
民族觉醒
虎门销烟激发了中国人民 的民族觉醒和爱国热情, 成为近代中国反对外来侵 略的重要历史事件之一。
虎门销烟教程课件

03
团结就是力量
虎门销烟事件中,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得到了充分展现,但同时也暴露
出内部的不团结和矛盾。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有效地抵御外敌入侵。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重视科技发展
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一 个国家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 败之地,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人
才培养。
开放包容心态
一个国家应该保持开放包容的心 态,积极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实现
01
落后就要挨打
虎门销烟的历史事件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如果落后于时代,就会受到外
来的侵略和压迫。因此,不断推动国家发展进步,提高综合国力,是避
免重蹈覆辙的关键。
02
封闭导致落后
清朝时期的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国家与外界隔绝,无法及时了
解和掌握世界先进技术和文明,从而在面对外来侵略时显得无力和被动
。
坚持和平发展
在国际关系中坚持和平、合作、共赢的原则,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 国际秩序,减少战争和冲突的发生。
05
虎门销烟相关人物介绍
林则徐
生平简介
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福建侯官县人,中国清代后期政治家,严禁鸦片的主持者 。
主要事迹
1838年,林则徐上书道光皇帝,请求禁烟。1839年,他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 查禁鸦片。在虎门,他主持销毁了收缴的鸦片,这一行动被称为“虎门销烟”。
这一事件促使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 改革措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 发展。
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
虎门销烟事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成为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 家主权的象征。
这一事件启示我们,面对毒品和外来侵略的威胁,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 利益和民族尊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虎门销烟课件
虎门销烟课件
在需要进行虎门销烟的教学时,应该如何进行教学准备呢?应该如何设计课程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虎门销烟课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4、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悔的精神。
5、增强诊断矫治意识,提高自我诊断矫治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整体初读,基础性诊断
1、揭题。
2、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
要求读准字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3、学生质疑。
(1)请学生提出读书遇到的不懂的问题。
(学生质疑,以学定教)
(2)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3)交代学法:带着这些问题,边读边思考,深入学习课文。
二、精读品位,引导探究,理解性诊断
1、学习第一节。
(1)自由读课文,思考:什么样的日子才“值得纪念”?
(2)读书汇报交流、小结。
2、细读第六节。
(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段告诉我们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2)读书汇报交流(注意理解“壮举”“嚣张”“气焰”)
3、研读第二节。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说说从哪看出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
(相机板书:水泄不通、彩旗林立)
(3)再读课文,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场面的壮观。
思考:A、为什么来到海滩的`人这么多?
B、文武官员到场说明什么?
C、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观看?
(1)汇报交流,师生评价。
(2)小结方法:回顾我们这几小节的学习,我们采用了“一边读一边思考”的方法,下面我们还用这个方法学习下文。
三、自读领悟,自主性诊断与矫治
1、品读三至五节,感受硝烟的经过。
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要运用一边读一边思考的方法,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研读硝烟过程。
思考:分几步硝烟的?硝烟过程中人们的心情怎样?烟渣被卷进咆哮的大海暗示着什么?
(在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感情朗读,做到读中悟情,读中悟理)
2、再读第六节和第一节。
(1)引读。
虎门硝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惊中外,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伟大的壮举;它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这件事情意义重大,而它发生在1839年的6月3日,因此我们说这一天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2)齐读第一、六节。
四、迁移内外,读说结合
1、出示:只见一群群光着背梁……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
2、讨论:硝烟时,工人们做了几件事?课文用什么词三件事连起来的?(板书:先……再……然后……)
3、小结:有时我们要完成一件事,要分几步来做,为了表明这几步的先后顺序,我们可以用上“先、再、然后”来连接。
4、指导说话,引导回忆,生活中哪件事需要分三步以上来完成?
5、练习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