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电线电缆用量计算公式表

电线电缆用量计算公式表

电线电缆用量计算公式表随着现代社会对电力和通信需求的增加,电线电缆的使用变得越来越普遍。

在电线电缆的安装和维护过程中,准确计算所需的电线电缆用量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电线电缆用量计算公式,帮助您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进行规划和操作。

1. 单位长度用量计算公式电线电缆的用量通常以单位长度计算,比如米或英尺。

计算公式如下:用量 = 单位长度用量× 长度单位长度用量是指每米或每英尺所需的电线电缆长度,它取决于具体的项目要求和电线电缆的规格。

在实际计算中,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来确定单位长度用量。

2. 总用量计算公式有时候,我们需要计算整个项目所需的电线电缆总用量。

计算公式如下:总用量 = 单位长度用量× 单位长度× 数量其中,单位长度用量和单位长度的计算方法与前面相同,而数量则是指需要安装的电线电缆的数量。

3. 多段线路用量计算公式在一些复杂的电线电缆布线情况下,可能需要计算多段线路的用量。

计算公式如下:总用量 = 单位长度用量1 × 长度1 + 单位长度用量2 × 长度2 + … + 单位长度用量n × 长度n其中,单位长度用量1、单位长度用量2、...、单位长度用量n分别是每段线路所需的电线电缆长度,而长度1、长度2、...、长度n则是每段线路的长度。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电线电缆用量计算公式,通过合理应用这些公式,可以准确计算所需的电线电缆用量,避免浪费和不足。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需要考虑电线电缆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成本等因素,以综合的方式进行规划和决策。

希望这些公式能够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 G=铜比重 N=条数 K1=铜线绞入率 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 D=绝缘外径 d=导体外径 G=绝缘比重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3。

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D1=完成外径 D=上过程外径 G=绝缘比重4。

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 D=上过程外径 t=包带厚度 G=包带比重 Z=重叠率(1/4Lap = 1.25)5。

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d=铜线径 N=条数 G=比重 Z=绞入率6。

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 25.4 / Td=编织铜线径 T=锭数 N=每锭条数 G=铜比重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 PVC-1.45;LDPE-0.92;HDPE-0.96;PEF(发泡)-0.65;FRPE-1.7;Teflon(FEP)2.2;Nylon-0.97;PP-0.97;PU-1.21棉布带-0.55;PP绳-0.55;棉纱线-0.48 (均为假比重)物理发泡线生产常见问题解决一、表面粗糙、破裂原因分析:1.材料熔体流动速率较小(LDPE≤0.5g/10min,HDPE 0.2~1.0g/min),开机速度较快易引起熔体破裂。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一、电线电缆材料用量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kg/km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km1、导体用量:(Kg/Km)=d^2 *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 G=铜比重 N=条数 K1=铜线绞入率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2、绝缘用量:(Kg/Km)=(D^2 - d^2)* * G * C * K2D=绝缘外径 d=导体外径 G=绝缘比重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 GD1=完成外径 D=上过程外径 G=绝缘比重4、包带用量:(Kg/Km)= D^2 * * t * G * ZD=上过程外径 t=包带厚度 G=包带比重 Z=重叠率(1/4Lap =5、缠绕用量:(Kg/Km)= d^2 * * G * N * Zd=铜线径 N=条数 G=比重 Z=绞入率6、编织用量:(Kg/Km)= d^2 * * T * N * G / cosθθ = atan( 2 * * ( D + d * 2 )) * 目数 / / Td=编织铜线径 T=锭数 N=每锭条数 G=铜比重比重:铜;银;铝;锌;镍;锡;钢;铅;铝箔麦拉;纸;麦拉;;;PEF(发泡);;Teflon(FEP);;;棉布带;PP绳;棉纱线二、导体之外材料计算公式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6.钢丝铠装:根数={π×(内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λ)重量=π×钢丝直径×ρ×L×根数×λ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π×(挤前外径+厚度)×厚度×L×ρ8.钢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2×厚度-1) ×2×厚度×ρ×L}/(1+K)9.包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层数×厚度)×层数×厚度×ρ×L}/(1±K)其中:K为重叠率或间隙率,如为重叠,则是1-K;如为间隙,则是1+Kρ为材料比重;L为电缆长度;λ绞入系数塑料和导体塑料电现电缆要适应各种不同需要,就应具有广泛的优异而稳定的使用性能。

电线电缆材料计算公式大全

电线电缆材料计算公式大全

电线电缆材料计算公式大全(总2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电线电缆材料计算公式大全一、电线电缆材料用量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8.89=kg/km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8.89=1066.8kg/km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 G=铜比重 N=条数 K1=铜线绞入率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D=绝缘外径 d=导体外径 G=绝缘比重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D1=完成外径 D=上过程外径 G=绝缘比重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D=上过程外径 t=包带厚度 G=包带比重 Z=重叠率(1/4Lap = 1.25)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d=铜线径 N=条数 G=比重 Z=绞入率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 25.4 / Td=编织铜线径 T=锭数 N=每锭条数 G=铜比重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PVC-1.45;LDPE-0.92;HDPE-0.96;PEF(发泡)-0.65;FRPE-1.7;Teflon (FEP)2.2;Nylon-0.97;PP-0.97;PU-1.21棉布带-0.55;PP绳-0.55;棉纱线-0.48二、导体之外材料计算公式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0.035+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4mm,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0.1592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0.1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0.1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0.26.钢丝铠装:根数={π×(内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λ)重量=π×钢丝直径²×ρ×L×根数×λ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π×(挤前外径+厚度)×厚度×L×ρ8.钢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2×厚度-1) ×2×厚度×ρ×L}/(1+K)9.包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层数×厚度)×层数×厚度×ρ×L}/(1±K)其中:K为重叠率或间隙率,如为重叠,则是1-K;如为间隙,则是1+K ρ为材料比重;L为电缆长度;λ绞入系数2.橡套电缆的成本价格计算平方X1.83=铜的重量X当时的铜价+橡胶的价格(重量X0.4元/斤)=成本价格+10%的加工费电缆的价格=制造材料成本+固定费用+税收+业务费+利润制造材料成本=材料成本*(1+材料消耗)(材料成本即为理论计算出来的值)固定费用根据各个公司的情况有所不同,一般包括生产工资、管理工资、水电费、修理费、折旧费、房租费、运输费用。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一、电线电缆材料用量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8.89=kg/km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8.89=1066.8kg/km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G=铜比重N=条数K1=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D=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G=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D1=完成外径D=上过程外径G=绝缘比重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D=上过程外径t=包带厚度G=包带比重Z=重叠率(1/4Lap = 1.25)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d=铜线径N=条数G=比重Z=绞入率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25.4 / Td=编织铜线径T=锭数N=每锭条数G=铜比重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PVC-1.45;LDPE-0.92;HDPE-0.96;PEF(发泡)-0.65;FRPE-1.7;Teflon(FEP)2.2;Nylon-0.97;PP-0.97;PU-1.21棉布带-0.55;PP绳-0.55;棉纱线-0.48二、导体之外材料计算公式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0.035+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4mm,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0.1592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0.1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0.1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0.26.钢丝铠装:根数={π×(内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λ)重量=π×钢丝直径?×ρ×L×根数×λ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π×(挤前外径+厚度)×厚度×L×ρ8.钢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2×厚度-1) ×2×厚度×ρ×L}/(1+K)9.包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层数×厚度)×层数×厚度×ρ×L}/(1±K)其中:K为重叠率或间隙率,如为重叠,则是1-K;如为间隙,则是1+Kρ为材料比重;L为电缆长度;λ绞入系数塑料和导体塑料电现电缆要适应各种不同需要,就应具有广泛的优异而稳定的使用性能。

电缆计算公式

电缆计算公式

电缆计算公式一、电线电缆材料用量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8.89=kg/km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8.89=1066.8kg/km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G=铜比重N=条数K1=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D=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G=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D1=完成外径D=上过程外径G=绝缘比重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G * ZD=上过程外径t=包带厚度G=包带比重Z=重叠率(1/4Lap = 1.25)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d=铜线径N=条数G=比重Z=绞入率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25.4 / Td=编织铜线径T=锭数N=每锭条数G=铜比重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PVC-1.45;LDPE-0.92;HDPE-0.96;PEF(发泡)-0.65;FRPE-1.7;Teflon(FEP)2.2;Nylon-0.97;PP-0.97;PU-1.21棉布带-0.55;PP绳-0.55;棉纱线-0.48二、导体之外材料计算公式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0.035+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4mm,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0.1592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0.1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0.1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0.26.钢丝铠装:根数={π×(内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λ)重量=π×钢丝直径²×ρ×L×根数×λ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π×(挤前外径+厚度)×厚度×L×ρ8.钢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2×厚度-1) ×2×厚度×ρ×L}/(1+K)9.包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层数×厚度)×层数×厚度×ρ×L}/(1±K)其中:K为重叠率或间隙率,如为重叠,则是1-K;如为间隙,则是1+Kρ为材料比重;L为电缆长度;λ绞入系数塑料和导体塑料电现电缆要适应各种不同需要,就应具有广泛的优异而稳定的使用性能。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 G=铜比重 N=条数 K1=铜线绞入率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 D=绝缘外径 d=导体外径 G=绝缘比重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 D1=完成外径 D=上过程外径 G=绝缘比重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 D=上过程外径 t=包带厚度 G=包带比重 Z=重叠率(1/4Lap = 1.25)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 d=铜线径 N=条数 G=比重Z=绞入率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 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 25.4 / T d=编织铜线径 T=锭数 N=每锭条数 G=铜比重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 PVC-1.45;LDPE-0.92;HDPE-0.96;PEF(发泡)-0.65;FRPE-1.7;Teflon(FEP)2.2;Nylon-0.97;PP-0.97;PU-1.21 棉布带-0.55;PP绳-0.55;棉纱线-0.48 (均为假比重外径计算简便实用算法:三大一小圆形:D=(3*d大+d小)*0.61四大一小圆形:D=(4*d大+d小)*0.54三大二小瓦形、四大一小瓦形:D=2.1547*h瓦高+d小电缆常用计算公式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0.035+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4mm,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0.1592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0.1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0.1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0.26.钢丝铠装:根数= {π×(内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λ)重量=π×钢丝直径2×ρ×L×根数×λ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π×(挤前外径+厚度)×厚度×L×ρ8.钢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2×厚度-1) ×2×厚度×ρ×L}/(1+K)9.包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层数×厚度)×层数×厚度×ρ×L}/(1±K)其中:K为重叠率或间隙率,如为重叠,则是1-K;如为间隙,则是1+K 来源:输配电设备网ρ为材料比重;L为电缆长度;λ绞入系数。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大全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大全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1 。

导体用量:(Kg/Km)=d A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d=铜线径G=铜比重N二条数K1 =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入率C= 绝缘芯线根数2。

绝缘用量:(Kg/Km )=(DA2 - dA2 )* 0.7854 * G * C * K2D=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G=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3。

外被用量:(Kg/Km )= ( D1A2 - DA2 ) * 0.7854 * GD1=完成外径D=上过程外径G=绝缘比重4。

包带用量:(Kg/Km )= DA2 * 0.7854 * t * G * ZD=上过程外径t=包带厚度G=包带比重Z=重叠率(1/4Lap = 1.25)5。

缠绕用(Kg/Km )= dA2 * 0.7854 * G * N * Zd=铜线径N=条数G=比重Z=绞入率6。

编织用(Kg/Km )= dA2 * 0.7854 * T * N * G / cos 00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25.4 / T d=编织铜线径T=锭数N=每锭条数G=铜比重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PVC-1.45; LDPE-0.92 ; HDPE-0.96 ; PEF (发泡)-0.65; FRPE-1.7 ;Teflon (FEP)2.2;Nylon-0.97;PP-0.97;PU-1.21棉布带-0.55; PP 绳-0.55;棉纱线-0.48 (均为假比重)有关电缆线径、截面积、重量估算公式一、估算铜、铁、铝线的重量(kg/km )重量二截面积址比重S我面积(mm2)1.铜线W=9S W= 重量(kg)2.铝线W=3S d=线径(mm)3.铁丝W=8S实际铜的比重8.9g/cm3、铝的比重2.7g/cm3、铁的比重7.8g/cm3二、按线径估算重量(kg/km )1.铜线W=6.98d2〜7d22.铝线W=2.12d2〜2d23.铁丝W=6.12d2〜6d2三、估算线径和截面积S=0.785d2怎样选取导体截面首先计算负荷距(架空线)负荷距二功率X长度=PL P=功率(kw)L=长度(km)例:xx车间与配电房变压器相距200m,动力负荷200kw,问需要铜芯线多大平方?如改成铝芯线,需要多大平方?先计算负荷距=200X0.2=40kw/km因为根据铜线:每千瓦公里用2.5mm2,铝线:每千瓦公里用4mm2铜线40X2.5=100mm2 实际选用120mm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1 。

导体用量:(Kg/Km)=d A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d=铜线径G=铜比重N二条数K1 =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入率C= 绝缘芯线根数2。

绝缘用量:(Kg/Km )=(DA2 - dA2 )* 0.7854 * G * C * K2D=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G=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3。

外被用量:(Kg/Km )= ( D1A2 - DA2 ) * 0.7854 * GD1=完成外径D=上过程外径G=绝缘比重4。

包带用量:(Kg/Km )= DA2 * 0.7854 * t * G * ZD=上过程外径t=包带厚度G=包带比重Z=重叠率(1/4Lap = 1.25)5。

缠绕用(Kg/Km )= dA2 * 0.7854 * G * N * Zd=铜线径N=条数G=比重Z=绞入率6。

编织用(Kg/Km )= dA2 * 0.7854 * T * N * G / cos 0 0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25.4 / Td=编织铜线径T=锭数N=每锭条数G=铜比重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PVC-1.45; LDPE-0.92 ; HDPE-0.96 ; PEF (发泡)-0.65; FRPE-1.7 ; Teflon (FEP)2.2;Nylon-0.97;PP-0.97;PU-1.21棉布带-0.55; PP绳-0.55;棉纱线-0.48 (均为假比重)有关电缆线径、截面积、重量估算公式一、估算铜、铁、铝线的重量(kg/km )重量二截面积址比重S我面积(mm2)1. 铜线W=9S W= 重量(kg)2. 铝线W=3S d=线径(mm)3. 铁丝W=8S实际铜的比重8.9g/cm3、铝的比重2.7g/cm3、铁的比重7.8g/cm3二、按线径估算重量(kg/km )1. 铜线W=6.98d2〜7d22. 铝线W=2.12d2〜2d23. 铁丝W=6.12d2〜6d2三、估算线径和截面积S=0.785d2怎样选取导体截面首先计算负荷距(架空线)负荷距二功率X长度=PL P=功率(kw)L=长度(km)例:xx车间与配电房变压器相距200m,动力负荷200kw,问需要铜芯线多大平方?如改成铝芯线,需要多大平方?先计算负荷距=200X0.2=40kw/km因为根据铜线:每千瓦公里用2.5mm2,铝线:每千瓦公里用4mm2铜线40X2.5=100mm2 实际选用120mm2。

铝线40X4=160mm2 实际选用185mm2。

铝线计算截面公式实际选用185mm2△ u是电压损失百分数(允许电压损失是额定电压的4% )—般是5%电源线径可以根据电流及压降(厶U)来计算S=E I X2L/(r >△ U)其中:S:电源线截面(mm2)刀I:流过的总电流数L :该段馈电线的计算长度(M )△ U :该段馈电线的允许压降(V)r:馈电线的导电率;铜质时r=54.4△ U的取值如下:从电池到直流电源:△ U< 0.2V直流电源:△ U< 0.2V 从直流电源到直流配电柜:△ U< 0.8V从直流配电柜到交换机机架:△U< 0.4V例如,单个外围模块电流约 3 安培,如果从直流配电柜直接引铜线,距离约15米。

则线径计算如下:L=15h E l=3A △U=O.4VS=3A X2X15M/(0.4V >54.4) =4.1mm2应选截面积为6mm2 的电源线。

电源线的规格有:1,1.5,2.5,4,6,10,16,25,35,50,70,95,120,185 等,单位mm2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8.89=kg/km如120 平方毫米计算:120*8.89=1066.8kg/km1。

导体用量:(Kg/Km)=d A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G=铜比重N=条数K仁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入率。

=绝缘芯线根数2。

绝缘用(Kg/Km)=(。

八2 - dA2 ) * 0.7854 * G * C * K2。

=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6=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3。

外被用量:(Kg/Km) = ( DM2 -。

八2 ) * 0.7854 * G。

1=完成外径。

=上过程外径6=绝缘比重4。

包带用(Kg/Km)=。

八2 * 0.7854 * t * G * Z量:D=上过程外径t=包带厚度0=包带比重Z=重叠率(1/4Lap = 1.25)5。

缠绕用量:(Kg/Km) = dA2 * 0.7854 * G * N * Zd=铜线径N=条数G=比重Z=绞入率6。

编织用(Kg/Km) = dA2 * 0.7854 * T * N * G / cos 99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25.4 / Td=编织铜线径T=锭数N=每锭条数G=铜比重比重:铜-8.89 ;银-10.50 ;铝-2.70 ;锌-7.05 ;镍-8.90 ;锡-7.30 ;钢-7.80 ; 铅-11.40 ;铝箔麦拉-1.80 ;纸-1.35 ;麦拉-1.37PVC-1.45; LDPE-0.92; HDPE-0.96 PEF(发泡)-0.65 ; FRPE-1.7; Teflon (FEP 2.2 ;Nylon-0.97 ; PP-0.97 ; PU-1.21棉布带-0.55 ; PP绳-0.55 ;棉纱线-0.481。

导体用量:(Kg/Km)=dA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d= 铜线径G=铜比重N=条数K仁铜线绞入率K2二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2。

绝缘用量:(Kg/Km)=(。

八2 - dA2 )* 0.7854 * G * C * K2 D= 绝缘外径d= 导体外径0=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3。

外被用量:Kg/Km)= ( DM2 -。

八2 ) * 0.7854 * G D1= 完成外径D=±过程外径G=绝缘比重4。

包带用量:(Kg/Km)=。

八2 * 0.7854 * t * G * Z D= 上过程外径t=包带厚度0=包带比重Z=重叠率(1/4Lap = 1.25) 5 。

缠绕用量:(Kg/Km = d A 2 * 0.7854 * G * N * Z d= 铜线径 N=条数 G=比重 Z=绞入率 6。

编织用量:(Kg/Km = dA2 * 0.7854 * T * N * G / cos 9 9 = atan( 2* 3.1416 * ( D d * 2 )) * 目数/ 25.4 / T d= 编织铜线径T=锭数N=每锭条数G=铜比重 比重:铜-8.89 ;银-10.50 ;铝-2.70 ;锌-7.05 ;镍-8.90 ; 锡-7.30 ;钢-7.80 ;铅-11.40 ;铝箔麦拉 -1.80 ;纸-1.35 ;麦拉-1.37 PVC-1.45; LDPE-0.92; HDPE-0.96; PEF (发泡)-0.65 ; FRPE-1.7; Teflon (FEP 2.2 ; Nylon-0.97 ; PP-0.97 ; PU-1.21 棉布带-0.55 ; PP 绳-0.55 ;棉纱线-0.48 (均 为假比重)铜排、铝排载流量(安)表铜铝排(宽/厚)材15 2 2 3 4 4 5 5 6 660 、亠 X 3 0X 3 5X 3 0X4 0X4 0X 5 0X 5 0X 6 0X 6 0X8 X 10 开启 平 16 2 2 3 4 5 6 7 8 1 11 铜 开启 放 2 12 64 68 85 40 60 40 73 01840排 竖 17 2 2 3 5 5 7 7 9 1 11 放 1 75 85 35 10 80 05 75 20 0709513 1 2 3 4 4 5 6 7 8 93 T 封闭 0 75 15 15 00 40 40 05 18 37 5MY 每米重量 (kg ) 0. 0 0 1 1 1 2 2 3 4 5. 40.53 .66 .04 .40 .74 .18 .61 .13 .18 22 铝 铝开启 平 12 1 2 2 3 4 5 5 6 789 排开启 放 7 66 05 83 72 17 15 73 80 885电线电缆材料计算公式:1.圆单线的面积:S= (d :单线直径)2•圆单线的重量:W= ?p (p:材料比重)3. 塑料重量的计算公式: W n ( D+T ) X T?pX L(D:线芯直径T :包胶厚度 L :长度)4. 束丝的外径D 和重量W D=W= ?z k p 料结构排(z:单线总根数d :单线直径k :绞入系数)5 •成缆外径:圆形:成外=成缆系数X绝缘线芯外径圆形3+1 芯:(D:表示高度 a.b绝缘厚度 D.b大大线芯外径 D.a 小小线芯外径)6 .绕包带重量:=n (D0+nt)nt?(n. 绕包层数t. 带材厚度1-k. 重叠绕包1+k. 间隙绕包)7 .屏蔽重量计算公式:W= ? (D0+2d P?k?p( d. 金属芯直径k. 编织时金属芯交叉增长系数P. 每组金属芯的单向覆盖率)8 .密度p :铜芯8.9 PVC 1.5 PE 1 聚脂带1.4 无纺布0.75钢带7.85 铜带8.9 铝箔 2.7 云母带 2.1 玻璃丝 2.1聚全氟乙丙烯 2.3 交联聚乙烯 1 聚烯烃 1.55 镍铬8.73铜镍8.92线材材料费+端子费+打端子费+胶壳材料费+胶壳组立费)*1.03(包括运输费) Y KO]N%]:&~z93'HDB :Eh'(线材材料费:长度*P数*单价uXI 3k:_n nJ3vi}'端子费:总P 位*0.012 p{dj~ &v c 8'Cq7打端子费:总P位*0.005 S 'Rs 82> zsTbdF胶壳材料费:总P位*0.01 Mn W+25= N [wcA.g*F胶壳组立费:总P位*0.005 '~ q?< N {tzx A?_&PtJ$0 % q r*cjOrvI注:线材的单价(按线径0.8 的材料为参考,线径越粗, 单价会相应增加) +m,yA mEEd ,hE/II'-d'1007,1571 0.143/P/M Q#zm f24 W -Z?Ck!00 1061 0.16/P/M R Vi uJ; ? ~u/@rqF灰排非标0.085/P/M "?C 'U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