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合集下载

浅析公园景观设计的原则及措施

浅析公园景观设计的原则及措施

浅析公园景观设计的原则及措施摘要】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是为居民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休闲区域。

由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人们在体力上、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力,尤其需要通过某种途径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平衡,因此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简述了公园景观设计的原则,并对公园景观设计的措施进行了论述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园景观设计;原则;措施城市公园作为城市主要的公共开放空间,不仅是城市居民的主要休闲游憩活动场所,也是市民文化的传播场所。

在注重环境生态、人居质量、艺术风格、历史文脉和地方特色的今天,公园景观设计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以下就公园景观设计的原则及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1 公园景观设计的原则1.1 整体性原则。

公园是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城市开放空间,是一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空间必须与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相协调。

因此,公园和城市之间应该要加强联系,防止公园成为一个孤立的独立体。

公园设计必须要与整个城市联系起来,把城市的文化、活动、休闲等功能引向公园,以开放的绿色空间系统和方便的公共交通系统连接城市和公园,使之成为城市肌理的延续。

此外,公园的设计虽然会因为功能划分的不同而导致形式和布局的不同,但不同的功能分区的整体风格应该统一。

这样才能使公园与城市,公园内部都具有整体感与和谐感。

1.2 植物造景原则。

利用植物色彩、花果、姿态等多样化的特点,采用平面绿化和立体绿化融合的设计手法,使绿地在四季的静态构图中,显示季节动态变化,达到时时有花,四季常绿的效果,从而提高生态环境。

1.3“以人为本”原则。

景观设计是以创造绿色优美的环境为目标,要满足人们的需求及审美取向。

绿化景观要体现融入性和参与性。

充分体现园林给人们的遮荫,快乐的灵感,陶冶性格,舒适的效果。

1.4 生态优先原则。

利用生态学的理论,在设计过程中要尊重物种多样化,减少资源的浪费,保持营养和水循环,保持原有动物和植物的栖息地,改善生活与生态环境的健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ppt课件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ppt课件

最新课件
4
全市性公园的规模在10公顷以上,要求有比较齐全 的设施;区公园的规模为5~8公顷; 居住区级的公 园或小游园 ,规模在1公顷左右。
全市性公园按照城市的规模和布局,设一处或多处 ,要求位置适中,交通方便。
区公园服务半径不大于1公里。
居住区级的公园或小游园的服务半径不超过500米

最新课件
最新课件
6
2、依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公园绿地分为五类。
(1)综合公园:指内容丰富、有相应设施,适合于公众开展各类户 外活动的规模较大的绿地。
综合性的公园一般有观赏游览、安静休息、儿童游戏、文娱活动、文 化科学普及、服务设施、园务管理等内容。
(2)社区公园:指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 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不包括居住组团绿地)
最新课件
36
2、儿童公园的功能分区
针对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所表现的不同生理、心理特点、活动 要求、活动能力和兴趣爱好,保证儿童活动的安全性,应对儿 童公园进行功能分区
1)幼儿活动区:休息亭廊、凉亭、草坪、沙坑、铺装场地、玩 具、栏杆、攀登梯架、跳台
2)学龄儿童活动区:嬉水池、障碍活动场地、攀登架、少年之 家、科普游戏室、电动游艺室、图书阅览室
区内建筑、设施的造型和色彩应符合儿童的心理,色彩艳丽, 形象逼真。区内应以广场、草坪、缓坡为主,不直有容易发生 危险的假山、铁丝网等伤害性景观。
最新课件
21
5)园务管理区
园务务管理区是为公园经营管理的需要而设置的内部专用区。
区内可分为:管理办公部分、仓库工场部分、花圃苗木部分、 职工生活服务部分等。这此内容可根据用地情况及使用情况, 集中布置于一处,也可分散成几处。布置时应尽量注意隐蔽, 不暴露在风景游览的主要视线上,以避免误导游人进入。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设计手法、设计途径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设计手法、设计途径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设计手法、设计途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提供休闲娱乐、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多重功能的重要使命。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作为公园规划建设的重要环节,影响着公园的功能性、美观性和可持续性。

那么,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设计手法和设计途径是怎样的呢?一、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设计手法1. 结合自然环境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常常会借鉴自然环境的特点,通过绿化、水景、采光等手法,将自然环境融入设计之中。

在设计中利用地形地貌,打造出不同高差的草坡、山地等景观,增加公园的层次感和变化感;在植物选择上,注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的树木和花卉,打造出四季皆有景色的公园。

2. 强调人文关怀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应当注重人文关怀,充分考虑到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通过座椅、休息亭、游乐设施等设置,为市民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公园环境。

也应该结合当地文化特色,通过雕塑、文化墙、文化节庆等手法,彰显公园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

3. 强调生态环境在景观设计中,应当注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自然环境。

通过保护湿地、配置生态湖泊、引进珍稀植物等手法,增加公园的生态价值,吸引鸟类和昆虫栖息繁衍,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增加。

4. 强调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应当注重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考虑到公园的长期发展和管理。

通过合理的植被配置、节水灌溉系统、可再生材料的使用等手法,降低公园的维护成本,提高公园的自给自足能力,实现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设计途径1. 参与式设计参与式设计是指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与他们形成合作关系,共同设计公园的景观规划。

通过公开征集建议、开展社区座谈会、组织公园规划研讨会等活动,让市民参与到公园景观设计中来,提高公园的社会认同度和使用效益。

2. 生态优先设计生态优先设计是指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通过调查和评估自然环境的现状,科学合理地规划和设计公园景观。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一次完整项目的总结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一次完整项目的总结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一次完整项目的总结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一次完整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项目进行总结,并对设计过程、设计理念及最终实施效果进行阐述。

1. 项目背景该城市公园景观设计项目位于人口密集的市中心,占地面积约10公顷。

由于城市化进程快速,人们的生活压力不断增加,市民对于绿地的需求日益殷切。

因此,本项目的目标是创造一个以休闲、健身、社交为主题的城市公园,为市民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休闲场所。

2. 设计理念在设计初期,我们团队考虑到了以下几个关键因素:a. 人文环境:我们将市民的需求置于首位,以人为本。

同时,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环境特点,保留并融入了原有的土地利用和自然风貌。

b. 生态环境:注重生态平衡,将植被、水系和绿化空间相结合,增加公园的生态功能,提供宜人的自然环境。

c. 可持续性:选择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材料和技术,降低项目对资源的消耗,同时考虑公园的维护和管理成本。

3. 设计实施在设计阶段,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包括场地调研、规划设计和施工管理等。

我们将公园划分为几个功能区域,包括休闲广场、健身区、儿童游乐区、景观花园等。

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设计元素和功能,以满足市民不同的活动需求。

在休闲广场区域,我们设置了舒适的座椅和遮阳设施,提供市民休息和社交的场所。

在健身区,我们设计了多个运动设施,如跑步道、自行车道和体育器械,鼓励市民积极参与锻炼。

儿童游乐区采用了安全、富有创意的游乐设施,提供给孩子们一个快乐成长的空间。

景观花园则以绿化和花卉种植为主,打造了一个美丽的花园景观。

4. 实施效果经过近一年的设计与施工,该城市公园景观设计项目于去年正式开放。

实施效果如下:a. 增加了市中心的绿地面积,改善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b. 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热门去处,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居民前来游玩。

c. 项目设计考虑到了可持续性原则,如合理利用雨水、节能灯具的使用等,降低了公园的运营成本。

城市公园景观的设计的原理

城市公园景观的设计的原理

城市公园景观的设计的原理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原理包括以下几点:
1. 人文关怀:景观设计要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望。

需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等人群的需求,创造一个舒适、安全、愉悦的环境。

2. 生态环境保护:景观设计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例如选择适宜的植被种类,保护和增加绿地面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等,以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3. 空间布局合理:景观设计要合理规划和布局公园的各个区域,包括景点、步道、绿化等。

要使空间流线清晰、便捷,避免拥挤和混乱。

同时,要注重公园与周边环境的联系和融合,形成整体的城市空间。

4. 多样性和互动性:景观设计要提供多样化的场所和设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例如提供儿童游乐区、健身设施、休闲区等,以增加人们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5. 艺术美学:景观设计要追求艺术美学的效果,通过合理的色彩、形状、纹理等设计元素,打造美丽的景观。

同时,要注重景观与城市的历史文化及特色相结合,体现地域特色和城市形象。

6. 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景观设计要注重公园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例如合理设
置护栏、标识等设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选择适宜的材料和技术,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以保障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原理是以人为本、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空间布局合理、多样性和互动性、艺术美学、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这些原则的应用可以提升城市公园的品质,为市民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美观的休闲场所。

城市公园规划的绿地布局与景观设计思路

城市公园规划的绿地布局与景观设计思路

城市公园规划的绿地布局与景观设计思路引言: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保护区。

合理的绿地布局和景观设计可以提供人们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城市公园规划的绿地布局与景观设计思路,旨在为城市公园的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一、城市公园规划的绿地布局1. 绿地的分布与连通城市公园的绿地布局应该注重分布的均衡性和连通性。

在城市规划中,应合理划分绿地区域,使其分布于城市各个区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同时,绿地之间应该通过道路、步行道等方式进行连通,方便市民的出行和活动。

2. 绿地的大小与类型城市公园的绿地规划应根据城市的规模和人口密度来确定。

大型城市应建设较大面积的公园,以满足市民大规模集中休闲的需求;小型城市则可以建设小型公园或社区绿地,方便市民就近休闲。

此外,绿地的类型也应多样化,如花园、运动场、湖泊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 绿地的保护与利用城市公园的绿地布局还应考虑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和利用。

在规划过程中,应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景观和植被,同时结合城市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改造和利用。

例如,在公园中设置湿地、人工湖等水体,既可以提供生态功能,又可以增加市民的休闲方式。

二、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思路1. 自然与人工景观的结合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应注重自然与人工景观的结合。

自然景观可以为市民提供自然的美感和舒适的环境,而人工景观则可以增加公园的趣味性和观赏性。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融入人工湖、喷泉、雕塑等元素,与自然景观相互衬托,打造出独特的公园风貌。

2. 多样化的功能区域设计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应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设置多样化的功能区域。

例如,可以设置儿童游乐区、健身区、休闲区等,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市民需求。

此外,还可以考虑设置文化展示区、艺术表演区等,丰富公园的文化内涵。

3. 绿色生态设计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应注重绿色生态。

在设计中,可以采用生态雨水处理系统、植物过滤系统等手段,提高公园的环境质量和生态效益。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方案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方案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城市公园是城市中的宝贵绿地资源,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并起到净化城市空气、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本设计方案旨在打造一个以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城市公园,提供多样化的景观元素和舒适的休闲空间,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二、总体布局1.景观分区:将公园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包括花园区、湖泊区、运动区、儿童游乐区、文化艺术区等,每个区域设置相应的景观元素和设施,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2.交通规划:在公园内设置清晰的步行道和自行车道,方便居民出行,同时减少机动车辆进入,提升空气质量和安全性。

3.绿化设计:公园内种植各类乔木、灌木和草坪,创造绿意盎然的环境。

同时注重选择本地适应性强的植物,降低维护成本,并提升生态效益。

三、具体景观设计1.花园区:设置各类花坛和花境,引入各类花卉,打造季节性花海,让居民在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同时,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采用雨水收集系统为植物提供水源,减少浪费。

2.湖泊区:设计人工湖泊,以自然方式引入水源,并种植水生植物增加湖泊生态功能。

同样,为了节约水资源,设计合理的水循环系统,确保湖水的水质清洁。

3.运动区:设置健身器材和开放性的广场,供居民进行锻炼和集体活动。

为了提供舒适的运动环境,设置防晒设施、休息座椅和饮水设备。

4.儿童游乐区:设置各类儿童游乐设施和创意玩具,包括滑梯、秋千等。

同时,设计安全的地面材料,减少儿童受伤的可能性,并设置可供家长休息的座椅。

5.文化艺术区:设立开放性的露天舞台和展览空间,为居民提供文化活动的场所。

同时,设置凉亭和雕塑等艺术品,增添公园的文化氛围。

四、生态环境保护1.水资源管理:通过雨水收集和循环利用,减少对城市自来水的依赖。

并设置河流和溪流的自然净化系统,保持水体清洁。

2.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公园内布置栖息地和饲养设施,吸引鸟类和昆虫等野生生物栖息,打造生态平衡。

3.垃圾处理:设置分类垃圾桶和垃圾回收点,引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提倡环保意识。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新趋势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新趋势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新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公园作为人们休闲娱乐、健身运动的场所,对景观设计呈现出新的趋势。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基础上,注重与时俱进,更加注重环保、可持续发展和用户体验。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新趋势。

一、生态环保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设计师提倡绿色植被的大量引入,通过种植各类乔木、灌木和草坪等植物,增加公园的生态功能,提升环境质量。

同时,在公园内设置雨水花园、湿地公园等生态景观,既可以滋养植物,又能够装饰环境,形成独特的景观特色。

生态环保设计不仅提高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重视,同时也有效改善了城市空气质量,增进了居民的身心健康。

二、多功能设计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注重多功能性的设置,为不同人群提供各种需求和服务。

例如,在公园内设置儿童游乐区、老年休闲区、健身步道等,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需求的市民。

此外,通过引入文化展览区、艺术品展示区等功能区域,丰富了公园的内涵,提升了其在文化交流和艺术欣赏方面的价值。

多功能设计的公园不仅能够满足市民的需求,还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社交,提高公园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三、智能科技运用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借助智能科技的运用,提升了公园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例如,通过智能化的灯光系统、监控摄像、公共Wi-Fi等设施的建设,提高了公园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在公园内设置智能广播系统、导览系统等,为游客提供丰富的信息服务,增加游园的趣味性和参与感。

智能科技不仅方便了公园管理者的工作,也提高了市民游园的便利性和体验感。

四、艺术融合设计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越来越注重艺术的融合,将艺术元素巧妙地融入到公园的各个细节中。

例如,在公园内设置雕塑、喷泉、景墙等艺术装饰,增加公园的观赏性和艺术氛围。

通过艺术品的展示和文化活动的举办,提升公园的文化内涵,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艺术融合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公园的美感和观赏性,还能够促进人们对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的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模较大,历史、文化、科学价值较高,景观环境优美, 设施完备,有健全管理机构的定为一级公园。
有一定规模和历史、文化、科学价值,景观环境较好,设 施较完备,有相应管理机构的定为二级公园。
规模较小,有一定的景观环境和设施,机构具有管理能力 的定为三级公园。
2、依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公园绿地分为五类。
有改善城市生态、防火、避难等作用。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开放空间的一部分和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区游园 一起构成了城市绿地系统,一起有着改善和调节城 市小气候的作用。
一、城市公园的类型
城市公园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综合性公园 、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街头公园。
综合性公园面积不宜小于10ha 儿童公园面积宜大于2ha 植物园面积宜大于40ha 专类植物园、盆景园面积宜大于2ha 居住区公园面积宜在5~10ha之间 居住区小游园面积宜大于0.5ha。
全市性公园的规模在10公顷以上,要求有比较齐全的设施 ;区公园的规模为5~8公顷;•居住区级的公园或小游园 ,规模在1公顷左右。
全市性公园按照城市的规模和布局,设一处或多处,要求 位置适中,交通方便。
区公园服务半径不大于1公里。
居住区级的公园或小游园的服务半径不超过500米。•
1、公园按其价值高低、景观效果、规模大小、 管理水平等原则分为三级。
文娱活动:内容包括露天剧场、电影场、游艺室、俱乐部、 游戏、戏水、浴场及群众表演的场所等。
文化和科普宣传:内容包括展览、陈列、演说、座谈、植物 园、动物园、盆景园等。
服务设施:有餐厅、茶室、小卖部、公用电话、问讯、指示 、厕所、垃圾箱等。
园务管理:内容有办公、职工宿舍、食堂、仓库、变电站、 苗圃、温室等。
1) 入4口、区功能分区及绿化设计
直接关系到游人是否能方便安全地进入公园,影响到城市的交通秩序及景观,同 时还对整个公园的结构、分区的形成以及活动设施的设置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主入口:应与城市主要道路及公园交通有便捷的联系;有足够的用地解
决大量人流疏散、车辆同转停靠等问题;位置的选定利于园内组织游线 和景观序列等。
区内建筑、设施的造型和色彩应符合儿童的心理,色彩艳丽, 形象逼真。区内应以广场、草坪、缓坡为主,不直有容易发生 危险的假山、铁丝网等伤害性景观。
5)园务管理区
园务务管理区是为公园经营管理的需要而设置的内部专用区。
区内可分为:管理办公部分、仓库工场部分、花圃苗木部分、职工生 活服务部分等。这此内容可根据用地情况及使用情况,集中布置于一 处,也可分散成几处。布置时应尽量注意隐蔽,不暴露在风景游览的 主要视线上,以避免误导游人进入。
3)安静休息区
公园中占地面积最大,可根据地形分散设置,选择有大片的风 景林地、较为复杂的地形和丰富的自然景观(山、谷、河、湖、 泉等)。区内园林建筑和小品的布局直分散,密度要合理,体量 不易过大,应亲切宜人,色彩宜淡雅不宜华丽。
4)儿童活动区
公园中专供儿童游戏娱乐的区域,相对独立,不可与成人活动 区混在一起,位置应尽量远离城市干道,避免汽车尾气和噪声 的污染。
3)混合式布局。根据公园不同地段的情况,分别采用 规则式或自然式布局形式,以取得不同的景园效果。
3、综合性公园项目设置
观赏游览:主要内容为园内的化草树木、山石水体、名胜古 迹、建筑小品等景观。
安静活动:主要内容包括散步、晨练、小坐、垂钓、品茗、 棋艺等等。
儿童活动:内容有儿童的器械活动、游戏活动、体育运动、 集会以及一些科普知识的普及及教育活动。
(3)专类公园:指具有特定内容或形式,有一定的休憩设施的绿地
包括儿童公园、纪念性公园、动物园、植物园、花园、体育公园、游 乐公园和森林公园等多种形式。
(4)带状公园:指沿城市道路、城墙、水滨等,有一定休憩设施的 狭长绿地。
(5)街旁绿地:指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 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等。(绿化占地比例应大于等 于65%)
第四章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2011年
第一节 城市公园的类型与功能 第二节 公园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分析
第一节 城市公园的类型与功能
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类型,由政府或公共团体建设 经营,供公众游憩、观赏、娱乐等的公共区域。同 时是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科普教育的场地。
区域性综合公园服务半径为1~2km,步行约15~25分钟可达,乘坐 公共交通工具约5~10分钟可达。
2、规划布局形式
1)规则式布局。在全园的构图形式上强调轴线对称, 多用几何形体,比较整齐、庄严、雄伟、开明。如北 京中山公园。
2)自然式布局。完全结合自然地形、建筑、树木的现 状、环境条件和美观与功能的需要灵活布置。可有主 题与重点,无一定的几何图形。
(1)综合公园:指内容丰富、有相应设施,适合于公众开展各类户 外活动的规模较大的绿地。
综合性的公园一般有观赏游览、安静休息、儿童游戏、文娱活动、文 化科学普及、服务设施、园务管理等内容。
(2)社区公园:指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 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不包括居住组团绿地)
次入口:可设于人流来往的次要力向,还可设在公园有大量人流集散的
设施附近。
专用入口:是为公园园务管理的需要设置的。
2)文化娱乐区
公园中的“闹”区,是人流较为集中的地方,园中建筑多集中于 此。设计时应避免区内各项活动的相互干扰,可利用树木、山石 、土丘等加以隔离。文化娱乐设施应有良好的绿化条件,与自然 景观融为一体,尽可能利用地形、地貌特点,创造出景观优美、 环境舒适、投资少、效果好的景区景点。
二、城市公园的功能
1、游憩 2、生态 3、美化 4、防灾
(一)综合公园规划
1、概念、位置及面积指标
综合性公园是城市公园绿地重要的组成部分。综合性公园一般是 指规模较大,自然环境条件良好,休憩、活动及服务设施完备, 为全市或区域范围内的居民服务的大型绿地。
一般全市性综合公园服务半径为2~3km,步行约25~50分钟到达,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约10~20分钟可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