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人格流派分析自己的人格

合集下载

人格类型分类及特点

人格类型分类及特点

人格类型分类是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根据个体在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特征,将人们分为不同的类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人格类型分类及其特点:
1.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BTI):这是一种基于心理学家卡
尔·荣格的理论发展而来的人格分类工具。

它将人格分为16 种类
型,每个类型由四个维度组成,分别是:外向/内向、感觉/直觉、思考/情感和判断/知觉。

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行为模式。

2.五大人格特质模型:这是一种基于人格特质理论的分类方法,将
人格分为五个维度,分别是: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尽责性
和宜人性。

每个人在每个维度上都有不同的得分,这些得分可以
用来描述个体的人格特点。

3.九型人格:这是一种基于人格类型理论的分类方法,将人格分为
九种类型,分别是:完美主义者、助人者、成就者、艺术创造者、智慧者、忠诚者、享乐主义者、领袖者和和平者。

每种类型都有
其独特的价值观、动机和行为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人格类型分类并不是绝对的,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人格特点和行为模式。

此外,不同的分类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和适用范围,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霍兰德对人格分类的类型

霍兰德对人格分类的类型

霍兰德对人格分类的类型
霍兰德是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他将人格分为六种类型,分别是: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

1. 现实型:这类人喜欢从事与机械、工具、动植物等具体事物打交道的工作,通常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 研究型:这类人喜欢思考、探索和理解事物,通常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3. 艺术型:这类人喜欢从事与艺术、文学、音乐等相关的工作,通常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社会型:这类人喜欢从事与人际交往和社会服务相关的工作,通常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能力。

5. 企业型:这类人喜欢从事与领导、管理、决策等相关的工作,通常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和决策能力。

6. 常规型:这类人喜欢从事与数据、文字、记录等相关的工作,通常具有较强的细节处理能力和谨慎的态度。

霍兰德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类型,不同的人格类型适合不同的职业。

通过了解自己的人格类型,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提高工作满意度和成就感。

同时,他也认为,不同的人格类型之间可以相互补充,通过团队合作,可以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人格心理学 各流派各人物

人格心理学 各流派各人物

7.成年期:生产-迟滞
8.成熟期:自我统整-失望
行为主义学派
人格结构
人格发展
人格类型
1.把人看成种种刺激的反应 1.人格是一个人在反应方面的 各种习惯系统的集合
者,人格无善恶
全部资产和债务。
1.典型的环境决定论
可以根据不同的习惯系统进 行分类。
2.环境是人格的塑造者
2.1930年提出:人格是一切 动作的总和,或是各种习惯 系统的最终产物。
二、荣格
人性观 1.认为潜意识也有积极的力 量,包含着智慧。
人格界定
1.人生来就有一个完整的人 格,人生的目标在原有完整 人格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 发展其多样化、连贯性和和 谐性,而避免分散性和相互 冲突。
4.潜伏期:性的驱力被压抑在 潜意识中。
5.两性期:以利他的动机去爱 别人,再度对异性产生了兴 趣。
人格类型
1.认为人格的发展就是习惯的 习得。
2.强调潜意识对人格的决定性 作用,并将其分为两类:非 文字符号化的经验和被压抑 的经验
2.因婴儿三种基本特性:生来 具有一定的特殊反射;具有 天赋的反应等级;具有一套 原始内驱力。
人本主义学派
十、马斯洛
人性观
人格界定
1.天性是善良的,人是好的、 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由需要 端正的、仁爱的,每个人都 引起的。 有对美、真理、正义等的本 能需求。
人格结构 1.生理过程:力比多与性欲
人格发展
人格类型
1.口唇期:基本信-基本不信 任2.肛门期:自主-羞愧和怀疑
2.自我过程:同一性与掌握感 3.生殖器期:主动自发-罪恶 感4.潜伏期:勤奋-自卑
3.社会过程:社会与文化
5.两性期:统一性-角色混乱

人格研究的主要流派

人格研究的主要流派

人格研究的主要流派人格研究是心理学的重要领域之一,它关注个体的特质、态度、行为和认知方式等方面,以揭示个体差异的原因和影响。

在人格研究中,存在着多个主要流派,包括心理动力学派、行为主义派、人本主义派、认知派和五大人格特质派等。

下面将对这些主要流派进行介绍。

行为主义派注重对人格的外在表现的研究。

它将人格视为行为的产物,认为人格是通过环境刺激的塑造和学习来形成的。

行为主义派的代表人物如巴甫洛夫和斯金纳等,他们通过实验研究和行为观察来分析人格的形成和变化。

行为主义派主张通过调节环境因素,可以改变和塑造个体的人格。

人本主义派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重要性。

人本主义认为,意义、价值观和个人选择是个体发展的核心。

卡尔·罗杰斯和阿布拉哈姆·马斯洛等是人本主义派的代表人物,他们提出了人本主义的理论和人格发展的层次观。

人本主义认为,个体的人格发展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要求关注人类的主观经验和潜能发展。

认知派将人格视为个体对自己和外界的思维加工和解释方式的结果。

认知派的代表人物如阿尔伯特·艾利斯和雅克·皮亚杰等,他们研究了认知过程(如知觉、思维和记忆)对人格的影响。

认知派认为,认知和解释方式的差异导致了个体的差异,而这些差异表现为个体不同的人格特征。

五大人格特质派是一种基于人格差异性研究的流派,也是目前最主要的研究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将个体的广泛特质差异总结为五个核心维度:外向性、神经质、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

五大人格特质派的代表人物如雷蒙德·卡特尔等,他们通过大量的数据和分析将人格特质归纳为这五个特质维度,并认为这些维度能够较好地预测和解释个体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除了上述几个主要流派外,人格研究还涉及其他领域的贡献,如社会心理学、进化心理学和跨文化心理学等。

这些流派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为我们深入了解和解释个体差异提供了多种途径,丰富了人格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六种人格流派分析自己的人格讲解学习

六种人格流派分析自己的人格讲解学习

六种人格流派分析自己的人格系类:姓名:学号:班级:科目:我对六大人格流派认知这学期,我与同学一起选修了《人格心理学》这门课,起初,我们抱着玩的心态去上这么课,以为就是打酱油,但当我开始上这么课后,我发现我的想发错了,在老师的讲解下,我开始对人格心理学有了初步的认识。

这门课也充满了趣味,让我流连其中,在这一学期的学习中,我也了解到了一些皮毛,让我影响最深刻的、最感兴趣的是人格心理学的六个流派。

下面及是六个流派,和我对这些流派的认知。

一、精神分析流派1)精神分析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

我个人能够将自己进行分析的比较好的应该说是防御机制。

2)压抑在我理解为主动性的自我控制,这种控制为通常针对我不愿意发生的事情,比如说撒谎。

坦白的讲,我不是一个绝对诚实的人,至少我认为我悠闲的走在一条路上突然有人问我在做什么,我不会浪费这难得的清闲而去跟一个不感兴趣人瞎扯太多。

另一方面,我认为压抑也是自我、本我、超我的互相交手的方式。

自我对于意识的控制也许就是压抑着本我,当这种压抑处于绝对状态的时候我想就是超我状态的存在。

3)精神分析流派认为本能是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小时候吃不到什么好东西,理论上讲应该是我在口唇期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于是从小我养成的吃东西快的习惯。

有好吃的时候就会狼吞虎咽。

在初中的时候家中变故,我的生活环境缺少了来自大人们的关心,于是我变得沉默寡言,不再轻易相信任何人,并且对于朋友的态度特别敏感,对于别人的失信通常会非常在意。

二、特质流派4)特质流派的特征是喜欢将人格分为各个特质维度,特质是构成人格的最小单位,是激发与指导个体的各种反应的恒常的心理结构。

个性特质是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

个性特质又分为三种: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

如多愁善感的林黛玉。

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

如林黛玉的清高、率直、聪慧、孤僻、内向、抑郁、敏感,都属于中心特质。

《人格心理学作业:个人人格心理分析》2400字

《人格心理学作业:个人人格心理分析》2400字

人格心理学作业:个人人格心理分析这一学期的学习让我对于人的性格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激起了我对人的性格分析的兴趣。

通过本学期有关人格主题的学习,我了解到如何分析自己的人格,调节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塑造自己的品质。

这个课题对我们这些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非常有帮助,也非常有意义。

其中,关于人格分析的六大流派,我最喜欢的是特质流派,他们把个体特质按其对人格的影响和作用分为三个重叠交叉的层次:首要特质、重要特质、次要特质。

一、流派(一)特质流派1.首要特质,即个人最重要的特点,代表着整个人格。

2.重要特质,即人格的构成要素。

3.次要特质,如其名所示,次要特质并不决定人格。

(二)精神学派在精神分析学中有关嫉妒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嫉妒这一概念,弗洛伊德认为嫉妒是一种情绪状态,很像是悲痛。

在精神分析学理论上始终将嫉妒看作是意识与潜意识相互冲突与对抗的关系。

(三)行为主义自主学习的过程是自己主动选择的自我管理过程,人的一生都是学习的过程,在整个成长学习过程中将自身的意愿放在首要位置,建立自信就像是养成一个微习惯一样,虽然习惯是微小的,但是长期的微小汇聚起来就是一个习惯的养成,这种自我养成的管理方式完全可以使人拥有一个健康向上的自律生活。

二、性格分析基于以上性格特征的阐述,经过对于自我性格的剖析,我认为我的主要性格特质表现在:乐观积极、开朗爱笑、脾气温和、与人交流有耐心和诚恳、善于倾听也喜欢表达、能在日常人际关系中明确自己的责任并有强烈的责任感、价值观包容性较强、有远见。

其次我的重要特质是我倾向于认为别人是真诚的,值得信任的,但对某些人或事也会保持警觉,在完全了解了别人之后,也会乐意接受和信任别人。

由于个人经历的原因我更加愿意承担集体活动中领导部分的工作,与此同时我认为我思维较为敏捷,碰到事情也能灵活解决,学习理解能力较强。

平常轻松愉快,乐观自信,心平气和,坦然平静,容易适应环境,对人对事很热心,但有时也可能过于冲动,约束自己较差。

人格心理学 第六版 第一章、什么是人格

人格心理学 第六版 第一章、什么是人格

(2)意识决定行为还是无意识决定行为 (3)自由意志与决定论
遗传影响
生物学派 特质 精神分析 人本主义 行为主义\社会学习 行为主义 社会学习 认知
环境影响
无意识 决定因素
精神分析 行为主义\社会学习 行为主义 社会学习 生物学 人本主义 特质 认知
意识决定
决定论
行为主义\社会学习 行为主义 社会学习 精神分析 特质 认知 生物学 人本主义
四、人格与文化
心理学者近来逐渐认识到,文化在理解 人格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心理学家已经逐渐认识到:人格是 存在于文化背景中的。
五、人格:理论、应用、评价和研究
什么是人格理论
人格理论是人格心理学家用来描述或解释人的心理 和行为的一套假设系统或参考框架。 和行为的一套假设系统或参考框架。它不同于内隐人 格理论, 格理论,即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他人的人格特征的判断 和推测。这种理论是不知不觉形成的,是片面的、 和推测。这种理论是不知不觉形成的,是片面的、表 面的。 面的。而人格理论力求对人类的大部分行为做出一致 性的解释,对不同的行为作出恰当的说明; 性的解释,对不同的行为作出恰当的说明;它不仅要 说明一个人现时的或过去的行为, 说明一个人现时的或过去的行为,而且力求预测其未 它不仅停留于推测, 来;它不仅停留于推测,而且力求以实证资料加以检 经得起实践检验。 验,经得起实践检验。
六、小结
1、人格心理学在人群中受到的关注是不同的。关于人格,尚没 、人格心理学在人群中受到的关注是不同的。关于人格, 有一个公认的概念,在本书中, 有一个公认的概念,在本书中,我们把人格定义为稳定的行为方 式和起源于个体内部的人际过程。 式和起源于个体内部的人际过程。 2、大量的人格理论归为六个一般类型:精神分析流派,特质流 、大量的人格理论归为六个一般类型:精神分析流派, 生物学流派,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社会学习流派和认 派,生物学流派,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 社会学习流派和认 知流派。 知流派。 3、一个人所处的文化氛围对个人的人格有影响。 、一个人所处的文化氛围对个人的人格有影响。 4、更好的了解人类的人格,不仅仅需要理论研究。因此我们要 、更好的了解人类的人格,不仅仅需要理论研究。 考察每一个流派是怎样被应用于实际生活的, 考察每一个流派是怎样被应用于实际生活的,各个流派怎样进行 人格评价,此外还将介绍与应用问题有关的一些研究, 人格评价,此外还将介绍与应用问题有关的一些研究,以及理论 所派生的一些问题。 所派生的一些问题。

人格心理学,第7版,笔记考点版,JerryMBurger著,陈会昌译

人格心理学,第7版,笔记考点版,JerryMBurger著,陈会昌译

人格心理学笔记Ⅰ、什么是人格一、人格的定义:人格可以定义为源于个体身上的稳定行为方式和内部过程。

它包括两部分内容:1. 稳定的行为方式。

人格研究者通常认为它们指的是个体差异。

人格是稳定的,我们可以跨时间,跨情境地来审查这些稳定行为方式。

只要人格存在,而且行为不仅是对我们所处情境的反应的话,我们就预期,在人们的行为方式中有某种稳定性。

2. 内部过程。

他是从人的内心发生、影响着人怎样行为、怎样感觉的所有情绪、动机和认知过程。

另外,外部环境对人格也有影响。

二、人格的六个流派:对于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内部心理过程的产生根源,每个流派都查明并验证了人格的一个方面。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无意识的心里对行为方式的差异起着很大作用;特质流派:认为人是处在各种各样的人格特征的连续体的某个位置上;生物学流派:利用遗传因素和生理过程来解释人格的个体差异;人本主义流派:认为人的责任感和自我接纳感是造成人格差异的主要原因;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把稳定的行为方式说成是条件反射和期望的结果;认知流派:用信息加工的方式解释行为的差异。

两个例子:攻击和抑郁。

例1. 攻击:为什么有些人总比别人更富攻击性?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一种无意识的死的本能。

但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不会伤害自己,所以这种自我毁灭的冲动就无意识的转向外面,以攻击别人的方式表达出来。

另一些精神分析学家解释,当人要达到自己行为的目标受阻时,就会产生攻击行为。

特质流派:认为看重攻击行为的个体差异和稳定性。

生物学流派:认为遗传素质是攻击行为稳定性的原因之一,有些人出生就具有攻击性的素质。

人本主义流派:不承认人天生就具有攻击性,当某些因素阻碍了自然生长的过程时,就会出问题。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认为人们是像学习其他行为一样,学会攻击行为的。

认知流派:从富于攻击性的人是怎样加工信息的这一角度探索攻击性行为。

有些人更容易将模糊情景看作受到了威胁,用容易用攻击来回应。

例2. 抑郁: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抑郁是转向内心的愤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