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荷载计算

合集下载

脚手架立杆荷载计算方法

脚手架立杆荷载计算方法

脚手架立杆荷载计算方法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为0.1248NG1= [0.1248+(1.50×1/2)×0.038/1.80]×42 = 5.907;(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kN/m2);采用竹笆片脚手板,标准值为0.3NG2= 0.3×5×1.5×(0.8+0.2)/2 = 1.125 kN;(3)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采用栏杆、竹笆片脚手板挡板,标准值为0.15NG3= 0.15×5×1.5/2 = 0.562 kN;(4)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kN/m2);0.005NG4= 0.005×1.5×42 = 0.316 kN;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NG =NG1+NG2+NG3+NG4= 7.91 kN;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内、外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NQ= 3×0.8×1.5×2/2 = 3.6 kN;风荷载标准值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其中 Wo-- 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Wo= 0.45 kN/m2;Uz--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Uz= 1 ;Us-- 风荷载体型系数:取值为0.645;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Wk= 0.7 ×0.45×1×0.645 = 0.203 kN/m2;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N = 1.2NG +1.4NQ= 1.2×7.91+ 1.4×3.6= 14.512kN;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为N = 1.2 NG +0.85×1.4NQ= 1.2×7.91+ 0.85×1.4×3.6= 13.776kN;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为Mw = 0.85 ×1.4WkLah2/10 =0.850 ×1.4×0.203×1.5×1.82/10 = 0.118 kN.m;。

脚手架荷载计算书

脚手架荷载计算书

脚手架荷载计算书一、工程概述本次脚手架搭建工程位于具体工程地点,主要用于具体施工用途,如建筑外墙施工、装修等。

脚手架的搭建高度为具体高度,立杆间距为具体间距,横杆步距为具体步距。

二、荷载分类在进行脚手架荷载计算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种荷载类型:1、恒载(永久荷载)脚手架结构自重,包括立杆、横杆、剪刀撑、扣件等构配件的自重。

脚手板自重,根据所选用的脚手板类型和铺设层数计算。

栏杆、挡脚板自重。

2、活载(可变荷载)施工荷载,按照施工过程中的人员、材料和设备的重量计算。

风荷载,根据当地的气象资料和建筑高度计算。

三、荷载取值1、脚手架结构自重立杆:根据所选钢管的规格和长度,计算每米立杆的自重。

横杆:同样根据钢管规格和长度,计算每米横杆的自重。

剪刀撑:考虑其布置方式和钢管长度,计算自重。

扣件:按每个扣件的重量乘以扣件数量计算。

2、脚手板自重选用具体脚手板类型,如竹笆脚手板、木脚手板等,其自重标准值为具体数值kN/m²。

根据铺设层数和面积计算总自重。

3、栏杆、挡脚板自重栏杆自重标准值为具体数值kN/m,挡脚板自重标准值为具体数值kN/m。

4、施工荷载一般取值为具体数值kN/m²,考虑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和小型工具、材料的重量。

5、风荷载风荷载标准值按下式计算:ωk =07μzμsω0其中,ω0 为基本风压,根据当地气象资料取值;μz 为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根据脚手架所在高度和地面粗糙度确定;μs 为风荷载体型系数,根据脚手架的封闭情况和挡风系数计算。

四、荷载组合在计算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强度时,需要按照不同的工况进行荷载组合。

一般考虑以下两种组合: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组合一:由恒载控制,荷载组合为 135 恒载+ 14×07 活载。

组合二:由活载控制,荷载组合为 12 恒载+ 14 活载。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组合:恒载+活载五、立杆稳定性计算1、不组合风荷载时计算公式:N/(φA)≤f其中,N 为立杆所受的轴力设计值,根据荷载组合计算;φ 为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根据立杆的长细比查表得到;A 为立杆的截面面积;f 为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脚手架立杆荷载计算

脚手架立杆荷载计算

脚手架立杆荷载计算: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为0.1248kN/mN G1 = [0.1248+(1.50×2/2)×0.038/1.80]×23.00 = 3.606kN;(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采用木脚手板,标准值为0.35kN/m2N G2= 0.35×6×1.5×(0.8+0.2)/2 = 1.654 kN;(3)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采用栏杆、木脚手板挡板,标准值为0.14kN/mN G3 = 0.14×6×1.5/2 = 0.63 kN;(4)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0.005 kN/m2N G4 = 0.005×1.5×23 = 0.172 kN;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N G =N G1+N G2+N G3+N G4 = 6.063 kN;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N Q= 2×0.8×1.5×2/2 = 2.4 kN;风荷载标准值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其中 W o-- 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W o = 0.3 kN/m2;U z--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U z= 1 ;U s -- 风荷载体型系数:取值为1.13;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W k = 0.7 ×0.3×1×1.13 = 0.237 kN/m2;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N = 1.2N G+1.4N Q= 1.2×6.063+ 1.4×2.4= 10.635 kN;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为N = 1.2 N G+0.85×1.4N Q= 1.2×6.063+ 0.85×1.4×2.4= 10.131 kN;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 W为M w = 0.85 ×1.4W k L a h2/10 =0.850 ×1.4×0.237×1.5×1.82/10 = 0.137 kN.m;。

脚手架承重支撑荷载计算

脚手架承重支撑荷载计算
1.5×= KN< 5 KN
根据施工手册可知每直角、回转扣件最小容许荷载5 KN,满足施工要求。
钢管搭设临时放置材料脚手架方案
齐鲁商会大厦工程现场场地狭小,在基坑东侧及基坑上部设置钢筋等材料周转承重脚手架,长约70米,宽约8米,高度米,顶部搭设米高防护栏杆,详见脚手架平面图、立面图。根据现场布置情况,原材料进入现场临时放置材料即不影响其它工序的施工 ,又不占有现场工作面,为满足目前的施工需要,在楼槽东北侧外搭设临时放置钢筋的钢管支架。
对于150厚板:
一、模板支撑设计
1、排架搭设:排架立杆间距≤1米,扫地杆离地15㎝,第一排水平钢管高度,第二排水平钢管高度,排架搭设时,东西、南北方向的立杆要在一直线。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总想见到称,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2、梁的加固:当高的高度或宽度大于700㎜时,梁旁两侧要加对拉螺杆,间距1m,并采用斜撑固定,当梁小于700㎜时,均要在梁旁打斜撑,所有大于400㎜宽的梁,梁底都要增加顶撑,间距同立杆间距。所有板的接缝处都需贴双面胶带。梁计算同其他楼层。
1×= KN< 6 KN×2=12 KN
能满足施工要求。
模板支撑荷载计算
齐鲁商会大厦工程建筑面积81260㎡,地上33层,地下3层,框架核心筒结构。本工程17、19楼层现浇板板厚150㎜,18层现浇板板厚250㎜采用木胶大模板施工,剪力墙、框架柱采用全钢大模板施工。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对楼层顶板、梁模板支撑验算如下:
3、在脚手架立杆底端之上100—200㎜处,一律遍设纵向和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连接牢固。
4、由于承重平台与基坑上部防护架相连,如果在槽沟道放置钢筋,必须在上部高度的1/3处加一道水平连杆与承重平台相连、搭接,放置重量不得超过200kg/㎡。后附脚手架计算。

脚手架承重支撑荷载计算

脚手架承重支撑荷载计算

脚手架承重支撑荷载计算脚手架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临时支撑结构,用于支撑施工过程中的人员、设备和材料。

在搭建脚手架时,承重支撑荷载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脚手架的承重支撑荷载计算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脚手架的自重:脚手架的自重是指搭建脚手架所使用的材料的重量,包括钢管、钢板、连接件等。

计算时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确定脚手架所使用的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并根据材料的密度和尺寸计算得出脚手架的自重。

2.施工荷载:施工过程中的人员、设备和材料会在脚手架上施加额外的荷载。

这些荷载需要根据施工方案和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合理估算。

例如,人员的荷载一般按照每平方米200公斤计算,设备和材料的荷载则根据其重量进行计算。

3.风荷载:脚手架在室外施工时还需要考虑风荷载的影响。

根据工程所在地的风速和风向,以及脚手架的设计参数,可以通过风荷载的计算公式得出风荷载大小。

风荷载的计算需要参考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并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估算。

4.地基承载力:脚手架的承载能力还需要考虑地基的承载力。

地基的承载力与工程所在地的土壤的类型和强度有关。

根据地质勘察和土壤力学的理论,可以计算出地基的承载力。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地质勘察的结果和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合理估算。

承重支撑荷载计算是确保脚手架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一环。

通过合理计算承重支撑荷载,可以确保脚手架的设计和搭建符合工程要求,并且可以有效避免脚手架在使用中发生倒塌、坍塌等安全事故。

因此,在工程施工前,必须仔细研究工程的施工方案,明确脚手架的使用条件和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承重支撑荷载的计算和评估。

只有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才能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工程的质量。

一建脚手架荷载计算

一建脚手架荷载计算

⑴荷载计算脚手架结构自重标准值:查JGJ130—2001附录A表A—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标准值gK=0.1248KN/mq4=19.8×0.1248=2.47KN脚手板自重标准值:(取冲压钢脚手板:0.30KN/m2)q1=0.30×1.5×1.05×2=0.95KN栏杆、挡脚板自重标准值:0.11KN/mq2=0.11×1.5=0.165KN施工荷载标准值:(取结构活荷载标准值3KN/m2)q3=3×1.5×1.05=4.725KN安全网荷载标准值:0.02778KN/m2(按密目安全网每片规格ML-1.8×6.0m,重30Kg计算)q3=0.02778×1.5×19.8=0.83KNN=1.2×(2.47+0.95+0.165+0.83)+0.85×1.4×4.725/2=8.11KN风荷载标准值:ωk=0.7μzμc.WO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查GB50009-2001取1.27μs: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按背靠建筑物状况框架,脚手架状况全封闭计算立网的挡风系数:φ=1.2×0.002×0.0002×2/(0.002×0.002)=0.24立网传给脚手架的风荷载体型系数:μs=1.3φ=1.3×0.24=0.312ω。

:查GB50009-2001基本风压取0.6KN/m2立网传给脚手架的风荷载标准值:ωk=0.7×1.27×0.312×0.6=0.166KN/m2MW=0.85×1.4ωklah2/10=0.85×1.4×0.166×1.5×1.82/10=0.096KN·m⑶验算脚手架立杆稳性N/ψA+MW/W≤f式中:N=8.11KN A=489mm2 W=5080mm3 f=205N/mm2λ=kμh/ι=1.155×1.5×1800/15.8=197 查表4-37ψ=0.1868.11×103/(0.186×489)+0.096×106/5080=108.06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⑷脚手架挑梁强度验算①内力计算由于3m设一道挑梁,因此将N=8.11KN增加一倍,RA=(16.22×1.35+16.22×0.3)/1.57=17.05KNRB=16.22×2—17.05=15.39KNVB右=2×16.22=32.44KNMB=16.22×1.35+16.22×0.3=26.76KN.m(上部受弯)②挑梁受弯强度验算M/γW≤f式中:M=.26.76KN.m γ=1.05 W=237cm326.76×106/(1.05×237×103)=107N/mm2<f=205N/mm2满足要求③挑梁抗剪强度验算τ=V/An≤fv式中:V=32.44KN An=35.578cm2 fv=120N/mm2τ=32.44×103/3557.8=9.1N/mm2<fv=120N/mm2 满足要求⑸锚环计算选用2根Φ20圆钢做锚环,钢筋截面面积A=314mm2①锚环强度验算δ=17.05×103/(2×314)=27N/mm2<[δ]=50N/mm2 满足要求②锚环长度计算l=4×17.05×103/(2πdτ)式中:d=20mm τ=2N/mm2l=4×17.05×103/(2×3.14×20×2)=271.4mm故取300mm为锚钩长度。

脚手架荷载计算

脚手架荷载计算

一、荷载计算1、箱梁荷载:箱梁钢筋砼每单位面积的自重:22.63 KN/m2取安全系数 r=1.2单位面积的自重为:F仁22.63 X 1.2=27.156 KN/m22、施工荷载:取 F2=1.4 X 2.5=3.5 KN/m23、振捣混凝土产生荷载:取F3=1.4 X 2.0=2.799 KN/m24、箱梁芯模:取 F4=1.2 X 1.5=1.799 KN/m25、木模板 (松木):取 F5=1.2 X 0.1=.119 KN/m2方木横梁容重:取 r=7.5 KN/m3方木纵梁容重:取 r=7.5 KN/m3二、底模强度计算箱梁底模采用木模板 (松木),板厚 t=15 mm ,方木背肋间距为 300 mm ,所以验算模板强度采用宽 b=300 mm 平面木模板 (松木)。

1 、模板力学性能(1 )弹性模量 E=11000 MPa 。

(2)截面惯性矩:I=bh3/12=30 X 1.5人3/12=8.438 cm4(3)截面抵抗矩: W= bh2/6=30 X 1.5A2/6=11.25 cm3(4)截面积: A=bh=30 X 1.5=45 cm22 、模板受力计算(1 )底模板均布荷载: F= F1+F2+F3+F4=27.156+3.5+2.799+1.799=35.254 KN/m2 q=F X b=35.254 X.3=10.576 KN/m(2) 跨中最大弯矩: M=qL2/8=10.576 X .3A2/8=.119 KN.M(3) 弯拉应力:d =M/W=.119 X 10人3/11.25=10.57 MPa<[ <r ] =14.5 MPa木模板(松木)弯拉应力满足要求(4)挠度:从底模下方的背肋布置可知,木模板(松木)可看作为多跨等跨连续梁,按三等跨均布荷载作用连续梁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f=0.677qL4/100EI=0.667 X 10.576 X .3A4/(100 X 11000 X 8.438)X 10A8=.615 mm<L/400=.75 mm木模板(松木)挠度满足要求三、横梁强度计算横梁为 10X10 cm 方木,跨径为 .9 m ,中对中间距为 .4 m。

脚手架承载力计算

脚手架承载力计算

脚手架承载力计算规范规定:当在双排脚手架上同时有 2 个及以上操作层作业时,在同一跨距内各操作层的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总和不得超出㎡(只要要考证这个就好)一)基本荷载值钢脚手板: m2施工人员资料荷载: m2脚手杆自重:m2(二)纵横向水平杆计算MGK=M2*24=MQK=*8=M=+ ∑MQK=*+*=W=σ=M/W=*106 / ( *103 ) =MM2<f=205N/MM2知足规范要求。

(三 )扣件抗滑移承载力计算R=(++) *2=<RC=8KN知足规范要求。

(四)立杆计算1、立杆轴向力设计值:N=( NG1K+NG2K) +∑ NQK+=( +)+*+=2、立杆计算长度l0=kuh=**=λ0=l0/i=*100cm/=1533、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距:MW=**la*h2 /10=*****10=4、稳固性计算:N/ φ A+MW/W=6410/ ( *452 ) +*105/*103=+30=mm2<f=205N/mm2知足规范要求。

(五)连墙件计算预埋φ 14 钢筋, fy=210 N/mm2 ,φ 14 圆钢抗拉能力:2π r2× fy=>N2=知足要求,但要保证预埋环有足够的锚固长度。

锚固筋可按层高设置每米设置一道,水平方向每 5 米设置一道,如板内无上皮筋处应加设附带钢筋,防备板面裂痕。

(六)脚手架基础外脚手架基础要求坐落在原自然地面,无需再进行验算,要求脚手架立杆底部铺垫密实,按要求加设扫地杆。

脚手架承载力的计算落地脚手架计算实例(一)(2009-03-13 10:16:37)标签:外脚手架计算实例技术分类:施工技术与管理落地脚手架计算实例1.脚手架参数一、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米,米以下采纳双管立杆,米以上采纳单管立杆;采纳的钢管类型为Φ48×;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为米,立杆的横距为米,大小横杆的步距为米;内排架距离墙长度为米;脚手架沿墙纵向长度为290 米;小横杆在上,搭接在大横杆上的小横杆根数为 2 根;横杆与立杆连结方式为单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为;连墙件采纳两步三跨,竖向间距米,水平间距米,采纳扣件连结;连墙件连结方式为双扣件;2.活荷载参数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kN/m2 ;脚手架用途 :构造脚手架;同时施工层数 :1 层;3.风荷载参数本工程地处北京市,基本风压为kN/m2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为,风荷载体型系数μs为;脚手架计算中考虑风荷载作用;4.静荷载参数每米立杆蒙受的构造自重标准值(kN/m2):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2): ;栏杆挡脚板自重标准值(kN/m2): ;安全设备与安全网(kN/m2): ;脚手板铺设层数 :1;脚手板类型 :冲压钢脚手板;栏杆挡板类型: 栏杆、冲压钢脚手板挡板;每米脚手架钢管自重标准值(kN/m2): ;5.地基参数地基土种类 :素填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N/m2): ;立杆基础底面面积(m2):;地面广截力调整系数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荷载计算
1、箱梁荷载:箱梁钢筋砼每单位面积的自重:22.63 KN/m2
取安全系数r=1.2
单位面积的自重为:F1=22.63×1.2=27.156 KN/m2
2、施工荷载:取F2=1.4×2.5=3.5 KN/m2
3、振捣混凝土产生荷载:取F3=1.4×2.0=2.799 KN/m2
4、箱梁芯模:取F4=1.2×1.5=1.799 KN/m2
5、木模板(松木):取F5=1.2×0.1=.119 KN/m2
方木横梁容重:取r=7.5 KN/m3
方木纵梁容重:取r=7.5 KN/m3
二、底模强度计算
箱梁底模采用木模板(松木),板厚t=15 mm,方木背肋间距为300 mm,所以验算模板强度采用宽b=300 mm平面木模板(松木)。

1、模板力学性能
(1)弹性模量E=11000 MPa。

(2)截面惯性矩:I=bh3/12=30×1.5^3/12=8.438 cm4
(3)截面抵抗矩:W= bh2/6=30×1.5^2/6=11.25 cm3
(4)截面积:A=bh=30×1.5=45 cm2
2、模板受力计算
(1)底模板均布荷载:F= F1+F2+F3+F4=27.156+3.5+2.799+1.799=35.254 KN/m2
q=F×b=35.254×.3=10.576 KN/m
(2)跨中最大弯矩:M=qL2/8=10.576×.3^2/8=.119 KN.M
(3)弯拉应力:σ=M/W=.119×10^3/11.25=10.57 MPa<[σ] =14.5 MPa
木模板(松木)弯拉应力满足要求
(4)挠度:从底模下方的背肋布置可知,木模板(松木)可看作为多跨等跨连续梁,按三等跨均布荷载作用连续梁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
f=0.677qL4/100EI=0.667×10.576×.3^4/(100×11000×8.438)×10^8=.615
mm<L/400=.75 mm
木模板(松木)挠度满足要求
三、横梁强度计算
横梁为10×10 cm方木,跨径为.9 m,中对中间距为.4 m。

截面抵抗矩:W=bh2/6=.1×.1^2/6=.00016667 m3
截面惯性矩:I= bh3/12=.1×.1^3/12=.00000833 m4
作用在横梁上的均布荷载为:
q=(F1+F2+F3+F4+F5)×.4=(27.156+3.5+2.799+1.799+.119)×.4=14.149 KN/m
跨中最大弯矩:M=qL2/8=14.149×.9^2/8=1.433 KN.m
方木(松木)容许抗弯应力[σ]=14.5 MPa,弹性模量E=11000 MPa
1、横梁弯拉应力:σ=M/W=1.433/.00016667/1000 = 8.6 MPa<[σ]=14.5 MPa
横梁弯拉应力满足要求
2、横梁挠度:f=5qL4/384EI=5×14.149×.9^4/(384×11000×.00000833)=1.32 mm<L/400 = 2.25 mm
横梁挠度满足要求
四、纵梁强度计算
纵梁为10×15 cm方木,跨径为.9 m,间距为.9 m。

截面抵抗矩:W=bh2/6=.1×.15^2/6=.000375 m3
截面惯性矩:I=bh3/12=.1×.15^3/12=.00002812 m4
.9 m长纵梁上承担3根横梁的重量为:.1×.1×.9×7.5×3=.202 KN
横梁施加在纵梁上的均布荷载为:.202÷.9=.224 KN/m
作用在纵梁上的均布荷载为:
q=(F1+F2+F3+F4+F5)×.9 + .224=(27.156+3.5+2.799+1.799+.119)×.9 + .224 = 32.06 KN/m
跨中最大弯矩:M=qL2/8=32.06×.9^2/8=3.246 KN.m
落叶松容许抗弯应力[σ]=14.5 MPa,弹性模量E=11000 MPa
1、纵梁弯拉应力:σ=M/W=3.246/.000375/1000 = 8.65 MPa<[σ] =14.5 MPa
纵梁弯拉应力满足要求
2、纵梁挠度:f=5qL4/384EI=5×32.06×.9^4/(384×11000×.00002812)=.88
mm<L/400=2.25 mm
纵梁挠度满足要求
五、支架受力计算
1、立杆承重计算
采用横杆步距为120cm,碗扣支架立杆设计承重为:30 KN/根。

(1)每根立杆承受钢筋砼和模板重量:N1=.9×.9×(27.156+1.799+.119)=23.55 KN
(2)横梁施加在每根立杆重量:N2=.9×3×.1×.1×7.5=.202 KN
(3)纵梁施加在每根立杆重量:N3=.9×.1×.15×7.5=.101 KN
(4)支架自重:立杆单位重:0.06 KN/m,横杆单位重:0.04 KN/m
每根立杆上的支架自重:N4=.75 KN
每根立杆总承重:
N=N1+N2+N3+N4=23.55+.202+.101+.75=24.603 KN<30 KN
立杆承重满足要求
2、支架稳定性验算
经计算得立杆长细比λ = L / i =1200/[0.35×(48+41)/2]=77
由长细比可查得轴心受压构件的纵向弯曲系数φ =.503
立杆截面积Am=π×(24^2-20.5^2)=489 mm2
由钢材容许应力表查得弯向容许应力[σ]=145 MPa
所以,立杆轴向荷载[N]=Am×φ×[σ]=489/1000×.503×145=35.665 KN>N=24.603 KN
支架稳定性满足要求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