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糜制品鱼丸的制作

鱼糜制品鱼丸的制作
鱼糜制品鱼丸的制作

鱼糜制品鱼丸的制作

[原料和辅料]

白姑鱼、盐、味精、猪油、糖、淀粉、鸡蛋

[设备]

采肉机、精滤机、离心脱水、擂溃机、斩拌机、成型机、平板冻结机、包装机、冷柜

一.鱼丸的制作

1.工艺流程:

原料→预处理→水洗→采肉→漂洗→离心脱水→擂溃(斩拌)→成丸→水煮→冷却→冻结→包装冷藏

2.操作方法:

从原料处理至擂溃部分工艺要求参见鱼面制作工艺中鱼糜部分的处理。

[操作方法]

1.原料要求

鱼糜加工原料来源较为丰富,不受鱼种大小的限制。既可以是海鱼,如白姑鱼,马鲛鱼等,又可以用淡水鱼,如白鲢,草鱼等。鱼的个体以1-2斤为宜。且原料鱼要求新鲜,不的腐败变质,否则会影响成品质量。

2.原料处理

原料处理主要是三去。冻结的白姑鱼从冷库中取出,置于水槽中过夜,利用室温缓慢融化,如果急于融化,可用自来水冲淋。待白姑鱼解冻后,用刀将头从鳃下斩去,然后剖开肚腹,将内脏除去,并将鱼体从鱼脊椎处剖开,但使两片尚连在一起,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用沥干将白姑鱼内脏、头分别收集处理。

采肉可用采肉机,事前先将采肉机洗干净,采肉时注意调节皮带与滚桶之间的松紧程度,以保证采肉的质量。采肉时,剖开的鱼肉部分朝向滚桶,鱼皮朝向皮带,以增加采肉得率,并减少鱼皮被采进鱼糜的量。

如有必要可进行两次采肉,第一次先使皮带与滚桶之间保持放松,这样采得的肉的质量好,相应地做出的鱼糜制品的质量也就较高。第二次采肉时,使皮带与滚桶之间绷紧,采得的肉的质量稍次,以利于采肉,采肉结束时将鱼糜和骨渣分别称重。

3.漂洗

由于内脏去除不干净,采肉时鱼皮进入鱼糜等原因,往往使采肉所得的鱼糜带有较深的颜色,需进行漂洗处理。漂洗时,鱼糜置于容器内,放入

3-5倍水,搅拌后,静置10-15MIN,将漂洗在水里的鱼皮等漂浮物掏去,并将水倒出,注意防止鱼糜的流失,第二次漂洗同上。

在用水进行的两次漂洗中,鱼肉组织吸水膨胀,不利于其后的脱水。

因此,第三次采用盐水漂洗,加盐量为鱼糜重量的0.5-1%,盐水漂洗可使鱼肉组织中的水分易于析出。

4.脱水

漂洗结束,可用滤布将水滤去,并进行充分挤压,以减少鱼糜中的含水量,如果有条件可以用脱水机或压榨机进行脱水。

5.擂溃

擂溃是鱼糜产中的最重要的工序之一,擂溃的工艺操作是影响鱼糜成品弹性的关键所在。擂溃通常用专门的擂溃机或用斩拌机代替。

在擂溃过程中要添加淀粉和各种调味料,现提供以下配方以供参考:

溶出,然后将黄酒,姜汁分多次加入,最后加入面粉,并继续擂溃到均匀为止。擂溃必须使添加的辅料充分混合均匀,并根据具体情况控制擂溃的时间,至鱼糜呈较好的黏着性。

6.成丸

成型是指将斩拌和擂溃后的鱼糜,根据需要作成适当的形状,期间分别采用手工成型和机械成型两种方式。擂溃结束后的鱼糜长时间放置于室温下,就会逐渐失去黏着性而发生不可逆的凝胶化,鱼糜一旦凝胶化后就不能再成型,即使再去擂溃也不会产生黏稠的鱼糜,产品的弹性也将显著下降。因此,成型操作要与擂溃操作连续进行,擂溃结束后的鱼糜应尽快成型。

擂溃好的鱼糜,放于盆内,进行成丸工作,成丸后,将生丸放置于冷水盆内,其目的是使鱼丸成型,避免水煮时发生散丸现象。

7.水煮

鱼糜制品加热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将蛋白质变性凝固,使盐擂鱼糜凝胶化;二是杀灭细菌和霉菌。

将生鱼丸于沸水中煮至浮于水面,即可捞出。

8.冷却

加热完毕的鱼糜制品大部分都需在水中急速冷却,防止干燥而发生皱皮和褐变等,使制品表面柔软光滑,本实验采取水冷方式。

9.冻结、冷藏

应尽可能在短时间内速冻。通常使用平板冻结机,冻结温度可达到-40℃,经3-5h就能使鱼糜中心温度达到-20—-25℃,温度越低越有利冷冻鱼糜的长期保藏,一般要求库温相对稳定在-20℃以下。

鱼丸的加工和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鱼丸的加工和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食工1202 杨思成1201070322 摘要:鱼丸是鱼糜制品的主要产品,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美味、营养和便捷。本文意在通过对鱼丸制品的现状、制作工艺、质量评价、贮藏及前景的研究使人们增加对其的了解,同时进行品质的改善。 关键词:鱼丸、制作工艺、储藏保藏 鱼丸是一种传统名点,亦名“水丸”,古时称“氽鱼丸”。鱼丸是福州、闽南、广州一带经常烹制的传统食品。因为它味道鲜美,多吃不腻,可作点心配料,又可作汤,是沿海人们不可少的海味佳肴。它不仅保留了鱼肉本身的营养,而且在制作过程中可以配以不同的食材再添加调味料和其他物质,使其具有不同的风味、外形及不同的营养搭配,为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呈现更多的美味和选择。 功能:鱼肉中含有的叶酸、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B12等有滋补健胃、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等功效;含有丰富的镁、铁、钙、磷等元素,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有利于预防高血压等;食用鱼肉对孕妇胎动不安、妊娠性水肿有很好的疗效;蛋白质含量高且多为完全蛋白质,其所含必须氨基酸的量和比值最适宜鱼丸的加工:鱼肉丸是经打浆、成型、煮制等加工而成的丸类制品,品质好的鱼丸有弹、韧、爽口的特点,介绍一种科学合理的鱼丸生产制作工艺 所需设备:绞肉机、肉丸打浆机、成型机、水煮槽、速冻库等。 所需材料:鱼肉(鱼糜)、肥膘、食盐、卡拉胶、海鲜粉、白胡椒粉、大豆蛋白、玉米淀粉等。 配方:鱼肉80、肥膘10、食盐1.8、增脆剂0.4、卡拉胶0.4、味精0.3、安琪酵母抽提物LA00 0.3白糖1.5、白胡椒粉0.2、海鲜粉0.2、蛋清10、玉米淀粉5、大豆蛋白2、冰水12.3 材料的选择: 由于鱼的种类不同,它们肌肉组织中的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的含量也不一样,所含纤维与结缔组织也有一定的差异,因而不同的鱼肉对鱼丸的质量是有一定影响的。一般情况下制作鱼丸宜选用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的鱼肉,这是因为鱼肉的脂肪含量高时会降低鱼丸的弹性[4]。制作时要选取新鲜的材料,新鲜的鱼肉不会发生蛋白质变性,且在口味与营养兼顾的情况下选取刺少宜采肉的。如李西腾[6]研究鱼丸时选用的马鲛鱼,富含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是营养价值、经济价值较高的海产优质鱼类。还具有提神、防衰老等食疗功能。吴文龙[7]研究鱼丸时采用罗非鱼是因为其肉质细嫩、没有肌间小刺、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对于添加的其他食材,应选择新鲜、无虫害、营养价值较高的。 生产工艺: 鱼丸的制作工艺现已有较为成熟的流程:选材→处理→采肉→擂溃→制丸→凝胶化→冷却→包装→速冻→冷藏。 1.原料选择:选用冷冻鱼糜(咸水鱼或淡水鱼经预处理,用绞肉初去鱼皮和骨之后,经斩拌冷冻后的制品),要求冻结良好,无异味。肥膘选用背膘、碎膘均可。

鱼糜加工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方案

鱼糜加工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方案 1 概述 所谓鱼糜制品是将鱼肉经采肉、漂洗、擂溃、拌馅、成型、熟制等工序而制成的产品。具体工艺见图1。 图1 鱼糜加工工艺流程 鱼糜制品没有腥味、富弹性、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且价格便宜,深受大众喜爱。 然而鱼糜加工排放的废水包括冲洗、鱼体处理和冲洗鱼肉操作排放废水量为原鱼的3~5倍;漂白和脱水操作排放废水量为原鱼的7~8倍。在漂白废水中主要含有纤维状蛋白质(约占60%~70%),其次为水溶性蛋白质,废水BOD5可达103~104 mg/L数量级。目前,鱼糜加工废水的处理方法仍采用传统的A/O工艺,出水水质很难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而且处理成本很高。 现对洪湖市井力水产食品有限公司鱼糜食品废水处理进行相关工艺设计,使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2 设计依据 (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 (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修订版;

(4)《给水排水标准规范实施手册》; (5)《屠宰与肉类加工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04—2010); (6)《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7—92); (7)《污水气浮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07—2010); (8)其它相关规范及标准; (9)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 在肉类加工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中,本着技术先进适用、工艺措施针对性强、系统可靠稳定、运行易开易停,一次性投资与日常运行费用综合最省、最大限度的减少场地占用面积及最大限度的使用原有的处理设施的原则;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同类污水处理技术的综合分析,特别是相同工程的实际经验。 3 设计水质水量 根据业主提供监测数据,以及肉类加工企业一般污水水质和我公司同类污水处理工程的实践经验,鱼糜食品加工厂出水水质需达到《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表3中一级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表4的一级标准,本工程设计进、出水水质见表1: 表1 鱼糜加工废水水质及排放标准 4 处理工艺 4.1 污水分析及工艺选择 参照肉类加工环境,鱼糜加工污水的特点是:①污水的可生化降解性好,生化降解速度快,适于生物处理;②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寄生虫卵和一

冷冻鱼糜生产工艺之一

冷冻鱼糜生产工艺之一 冷冻鱼糜-生产工2007-07-15 10:09:25 阅读2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冷冻鱼糜的生产工艺到现在为止,还是在不断的研究和改进之中。 一般来说,现代的冷冻鱼糜工艺有两种形式。简单地说,一是“先脱水,后精滤”;二是“先精滤,后脱水”。前者生产出的鱼糜质量在弹性上比较低,后者的品质比较好。在国内,这两种工艺都有存在。 第一种工艺:去头去内脏--清洗--除磷--清洗--采肉--漂洗--回转筛滤水--脱水--立式精滤机精滤--添加 剂搅拌--成型--冷冻 这种工艺现在一般是生产带鱼所用,但有的高品质的鱼种,由于有特殊的要求,也有采用这样的工 艺生产的。 这个是比较早的工艺,现在在这个基础上,有了改进: 去头去内脏--清洗--除磷--清洗--采肉--第一次漂洗--回转筛滤水--第二次漂洗--回转筛滤水--脱水--二 次采肉--立式精滤机精滤--添加剂搅拌--成型--冷冻 改进后的第一种工艺比没有改进的在杂质上明显少很多,另外,由于采用了新式的立式精滤机,发热的现象有明显的减少,鱼糜品质比原来的要好很多。 第二种工艺:原料清洗--去头去内脏--半成品清洗--除磷--清洗--采肉(二次采肉)--第一次漂洗--回转筛滤水--第二次漂洗--回转筛滤水--卧式精滤机精滤--脱水--添加剂搅拌--成型--冷冻 这种工艺现在普遍在国内使用,生产单一的或混杂原料的鱼糜。 这种工艺中,设备的配置有多种形式,比如采肉机,有的工厂为了提高成品率,使用两次采肉;比 如回转筛的组合,还有漂洗桶的数量等等。 这个是我给某公司设计的平面图:

这样的设计,生产能力可以达到30吨/24小时,年产量可以达到5000吨以上。 工艺设计的好坏,对生产的效率和产品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不合理的设计,有可能存在着人力的浪费和生产效益的低下,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到了产品的质量。 在第二种工艺中,很多工厂使用两次采肉的办法来提高成品率,但是,第二次采肉下来的鱼肉,颜色特别黑,里面掺杂着大量的碎鱼骨刺,这样的鱼肉,直接掺到第一次采下来的原料肉中,会造成质量的下降。这是靠损失品质来求成品率的办法,绝对不是好办法。我不反对二次采肉,但二次采下来的肉,只 能是另外处理,而不能和第一次采的肉混在一起。 考虑到在鱼糜的生产中,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来完成生产,以保证原料最大程度的新鲜和产品的品质,所以,如何合理配置漂洗桶的数量也是值得注意的。另外,采肉机的采肉速度也应该和漂洗桶的数量有合理的搭配,包括漂洗桶的立方都是值得考虑的事情,这个还涉及到漂洗质量的问题。 为了提高白度,回转筛的质量和数量是很重要的,这个有关设备性能和质量的问题,将在以后有关 设备的文章中详细讨论。 总之,冷冻鱼糜的工艺流水线如何设计,首先要确定你是想生产什么样品质的产品,其次要考虑自己的生产量有多大,最后是你的资金问题。不是随便买下一条线就可以的,随便买的生产线并不一定能给 你带来利润的最大化

海底捞火锅底料配方

海底捞火锅底料配方 无渣底料: 配方牛油20斤、菜子油50斤.鸡油10斤.豆瓣酱10斤、豆豉2.5斤、冰糖2.5斤、姜拍碎15斤、高度白酒3斤、醪糟汁 5瓶 .葱切段10斤.蒜拍碎10斤.泡椒10斤(用水煮好,剁碎).大料1斤.花椒2斤(用水泡好).小米辣2包剁碎.小茴香 0.5、甘草切碎0.2、肉桂0.2、丁香0.2、肉豆蔻0.5、桂皮0.5、草豆蔻0.2、孜然粒0.2、荜拨0.2、白芷0.5、三奈 0.2、草果0.5、香果0.2、良姜0.2、砂仁0.2、木香0.2、甘菘0.1、香叶0.5(香料全部拍碎后用开水烫一下漓干水) 红汤的具体调制方法是:先将炒锅置旺火上,下牛油烧8成热后,加洋葱香菜各一斤.去味后捞出.菜子油鸡油加入 7成热豆瓣、小米辣.扁干后加姜.葱.蒜.豆豉.花椒,煸出香味并呈红色后,小火下泡椒扁干后下香料。待把香味炒 出后下醪糟汁、冰糖等熬制,待汤汁浓厚、香气四溢、味道麻辣回甜时,便可舀入火锅中使用。白酒用于降温, 以免把底料炒糊. 炒好后,闷一夜,第二天漓出油,杂质加水烧开和老汤共用于加汤。调制红汤还要注意以下两 点:一是汤汁表面的浮沫,与油混在一起,必须撇去。其方法是:用勺背轻轻沾取,让浮沫沾在小勺背上,然后除 去,以免将油撇掉。二是要中途尝一下味道。若咸味不够,酌量加盐;若麻辣味不浓,再加点豆瓣、花椒、辣椒; 若发现太辣或太咸,可加冰糖或淡汤。经补充调味,使火锅的味道更符合食者的要求,更突出正宗重庆火锅的风味。 清汤: 1)吊汤原料(以配30锅底为例):鸡6斤、猪大骨15斤、牛大骨15斤、老姜500克、葱500克.当归50克. 党参100克。1、将吊汤的原料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放入开水中“出一水”后,再用清水洗净。 2.鸡切成大块.下 锅放色拉油放葱姜当归党参炒香。3、原料放入锅中,掺水80斤,先用大火烧沸,打去浮沫后改用小火吊出鲜味即 可。配锅:一.清汤:盐.味精.鸡精.鸡粉.肉酱宝.猪肉香精.鸡肉香精,葱段,大枣.枸杞.香砂.姜片。 二.红汤;盐.味精.鸡精.鸡粉.仔然面.肉酱宝.猪肉香精.醪糟汁.鸡肉香精,葱段,姜片,白豆蔻.底料。 (加底料杂质煮的汤) 干香系列: 牛油20斤、菜子油30斤.鸡油10斤.豆瓣酱10斤、豆豉2.5斤、粗辣椒面10斤.姜拍碎15斤、高度白酒1斤、葱切段10斤 .蒜拍碎10斤.泡椒10斤(剁碎).大料1斤.花椒8斤(用色拉油炸香后剁碎).小茴香0.5、甘草切碎0.2、肉桂0.2、 丁香0.2、肉豆蔻0.5、桂皮0.5、草豆蔻0.2、孜然粒0.2、荜拨0.2、白芷0.5、三奈0.2、草果0.5、香果0.2、 良姜0.2、砂仁0.2、木香0.2、甘菘0.1、香叶0.5(香料全部拍碎后用开水烫

鱼丸的做法_鱼丸怎么做好吃

不论东江鱼丸、潮州鱼丸、福州鱼丸、鲮鱼丸、墨鱼丸等,都以色泽雪白、幼滑而爽口、味鲜美而著名。 对于鱼丸的烹制,五花八门,各师各法,著名的鱼丸,有其独家配方、秘窍。下面谈谈鱼丸制作的要诀。 一、鱼的选择 海鳗为首选,此鱼少刺多肉,洁白细嫩,吃水量大,味道鲜美,是烹制鱼丸的理想原料。其次可用蓝色海洋中鲨鱼、鲈鱼、鳜鱼(桂花鱼)、石斑鱼、青衣、鲶鱼、鲮鱼、鲩鱼、鲢鱼、(鱼甘)鱼、鲫鱼、带鱼、墨鱼、鱿鱼、(鱼章)鱼等。 1.不宜用活鱼与冻鱼。 如用即宰活鱼即制鱼丸,则会产生鱼肉不易吃水,难以上劲的现象。因为刚宰杀鱼,肌肉僵直,肌纤维硬化之故。 不宜用冷藏鱼,因鱼体经冻结后,有冰晶会使肌肉组织受到损伤,鱼体变干缩,在制鱼胶时,难以吸水,很难打上劲,不易起胶。 2.只取“鱼青”,不要鱼红肉。 鱼体中不是全部的鱼肉都可采用,一般只取鱼背部位的肉。而且刮肉时,只刮取白色部分的鱼肉,不要取鱼的细骨和近鱼皮的红肉。因含肌红蛋白的鱼肉,会影响鱼丸的色泽。 二、鱼的处理 1.鱼肉不宜漂洗。 鱼不宜放在清水中漂洗。经过漂洗的鱼,会变得比较僵硬,不易斩制,也不利于吃水,搅拌时难以起胶。 2.鱼肉要斩细。 将鱼肉颗粒斩得越细腻,与水、味料结合就越好,鱼胶的吃水量也越全面,烹制出来的鱼丸

也就越嫩滑了。 可采用绞肉机先绞后再斩。 三、鱼胶加盐上劲 所谓“上劲”,厨业将鱼胶加盐充分搅拌后,黏稠度愈来愈大,吃进去的水也愈来愈多,称为上劲。 盐,是一种电解质,加盐后能将水分吸收。盐在外力作用下,和水、鱼肉蛋白质充分结合而形成黏性的溶胶,使空气进入溶胶,而致鱼丸松软细嫩。 四、鱼丸中要加入淀粉 鱼胶搅拌时,除了加盐、水、蛋清、味粉等调料外,还需加入适量淀粉(薯粉或生粉)。因淀粉在鱼茸、水、盐、味之间起着乳胶剂的作用,经糊化后变成具有一定黏稠性的胶体,从而增加鱼胶的黏稠。 五、鱼胶可以加入蛋清 在制作鱼丸时,可以加入适量蛋清,因为蛋清具有胶凝性、膨胀性,色白滑嫩。 鱼胶加入蛋清搅拌后,会和不同的原料黏结起来,烹制出来的鱼丸更加滑嫩细腻、色白如雪、易于漂浮、富有弹性。 六、搅拌时要顺着一个方向 搅拌,是烹制鱼丸的最重要步骤,鱼丸成功与失败,就在于搅拌技术如何。 顺着一个方面搅拌,可把鱼肉纤维组织内蛋白质分子逐渐地相互结合在一起,并且按照一定的方向排列起来,从而形成了比较紧密的结构形式;再进一步顺向地不断搅拌,就会越搅越紧,劲力也就越来越增大。 如果采用顺、逆并举的手法搅拌,那么已经顺向排列起来的蛋白质分子,就会随着逆向搅动而被打散,造成鱼胶黏性不足。

鱼糜制品鱼丸的制作

鱼糜制品鱼丸的制作 [原料和辅料] 白姑鱼、盐、味精、猪油、糖、淀粉、鸡蛋 [设备] 采肉机、精滤机、离心脱水、擂溃机、斩拌机、成型机、平板冻结机、包装机、冷柜 一.鱼丸的制作 1.工艺流程: 原料→预处理→水洗→采肉→漂洗→离心脱水→擂溃(斩拌)→成丸→水煮→冷却→冻结→包装冷藏 2.操作方法: 从原料处理至擂溃部分工艺要求参见鱼面制作工艺中鱼糜部分的处理。 [操作方法] 1.原料要求 鱼糜加工原料来源较为丰富,不受鱼种大小的限制。既可以是海鱼,如白姑鱼,马鲛鱼等,又可以用淡水鱼,如白鲢,草鱼等。鱼的个体以1-2斤为宜。且原料鱼要求新鲜,不的腐败变质,否则会影响成品质量。 2.原料处理 原料处理主要是三去。冻结的白姑鱼从冷库中取出,置于水槽中过夜,利用室温缓慢融化,如果急于融化,可用自来水冲淋。待白姑鱼解冻后,用刀将头从鳃下斩去,然后剖开肚腹,将内脏除去,并将鱼体从鱼脊椎处剖开,但使两片尚连在一起,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用沥干将白姑鱼内脏、头分别收集处理。

采肉可用采肉机,事前先将采肉机洗干净,采肉时注意调节皮带与滚桶之间的松紧程度,以保证采肉的质量。采肉时,剖开的鱼肉部分朝向滚桶,鱼皮朝向皮带,以增加采肉得率,并减少鱼皮被采进鱼糜的量。 如有必要可进行两次采肉,第一次先使皮带与滚桶之间保持放松,这样采得的肉的质量好,相应地做出的鱼糜制品的质量也就较高。第二次采肉时,使皮带与滚桶之间绷紧,采得的肉的质量稍次,以利于采肉,采肉结束时将鱼糜和骨渣分别称重。 3.漂洗 由于内脏去除不干净,采肉时鱼皮进入鱼糜等原因,往往使采肉所得的鱼糜带有较深的颜色,需进行漂洗处理。漂洗时,鱼糜置于容器内,放入 3-5倍水,搅拌后,静置10-15MIN,将漂洗在水里的鱼皮等漂浮物掏去,并将水倒出,注意防止鱼糜的流失,第二次漂洗同上。 在用水进行的两次漂洗中,鱼肉组织吸水膨胀,不利于其后的脱水。 因此,第三次采用盐水漂洗,加盐量为鱼糜重量的0.5-1%,盐水漂洗可使鱼肉组织中的水分易于析出。 4.脱水 漂洗结束,可用滤布将水滤去,并进行充分挤压,以减少鱼糜中的含水量,如果有条件可以用脱水机或压榨机进行脱水。 5.擂溃 擂溃是鱼糜产中的最重要的工序之一,擂溃的工艺操作是影响鱼糜成品弹性的关键所在。擂溃通常用专门的擂溃机或用斩拌机代替。 在擂溃过程中要添加淀粉和各种调味料,现提供以下配方以供参考: 溶出,然后将黄酒,姜汁分多次加入,最后加入面粉,并继续擂溃到均匀为止。擂溃必须使添加的辅料充分混合均匀,并根据具体情况控制擂溃的时间,至鱼糜呈较好的黏着性。

各鱼糜制品制作工艺讲解

各鱼糜制品制作工艺 前言 本指导书主要总结了以往10多年来水产品加工工艺学科实验课 教学的经验,并结合我校的条件编写而成。共收集12个实验,基本体现了水产品加工利用方面的代表性方法与技术。本指导书可以与水产品加工及综合利用工艺学教材配合使用。 通过这些实验技能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加深掌握本学科的一些基本理论,主要加工技术的原理,了解加工的工艺条件及相关因素等,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从事本专业研究工作的能力。 编者 2008年3月 目录 实验基本要求-------------------------------------------------------------4 实验一油炸与烟熏鱿鱼制作-------------------------------------8 实验二鱼面制作---------------------------------------------------10 ------------------13 鱼糜制品——鱼圆、鱼香肠的制作实验三. 实验四鱼松的炒制------------------------------------------------15

实验五调味酱煮海带加工---------------------------------------17 实验六虾红素的提取---------------------------------------------19 实验七淡碱水解法提取鱼肝油---------------------------------20 实验八蛋白胨的制备---------------------------------------------24 实验九可溶性甲壳素的制备------------------------------------27 实验十精氨酸的制取---------------------------------------------30 实验十一褐藻胶的制备---------------------------------------------35 实验十二琼胶的制备------------------------------------------------41 实验基本要求 一.实验室规则 (一)、每位同学都应该自觉地遵守课堂纪律,维护课堂秩序。不迟到,不早退,保持室内安静,不大声谈笑。 (二)、在实验过程中要听候教师的指导,严肃认真地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并简要准确地将实验结果和数据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上。 (三)、环境和仪器的清洁整齐是做好实验的重要条件。实验台面、试剂柜必须保持整洁,仪器、试剂要井然有序。勿将试剂药品洒在台面和地板上。公用试剂用毕应立即放回原处。实验完毕,需将试剂排列整齐,仪器洗净放好,实验台面抹拭干净,经教师认可后,方可离去。 (四)、爱护仪器,节约试剂。保持试剂的纯净,严防混杂。不要将滤纸和称量纸做其他用途。使用和洗净仪器时,应小心仔细,防止损坏仪器。使用贵重精密仪器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发现故障立即报告教师,不要自己动手检修。要爱护国家财产,厉行节约。. (五)、实验中充分注意安全。实验室内严禁吸烟!煤气灯应随用随关,必须严格做到:火着人在,人走火灭。有机溶剂等易燃品不能直火加热,并要远离火源操作和放置,实验完毕,应立即关好煤气阀和水龙头,拉下电闸。离开实验室前应认真负责地进行检查,严防不安全事故。 (六)、废弃液体(强酸强碱液必须先用水稀释)可倒入水槽内。同时放水冲洗。 废纸、火柴头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和带有渣滓沉淀的废物都应倒入废品缸内,不能倒入水槽或到处乱扔。 (七)、仪器损坏时,应如实向教师报告,认真填写损坏仪器登记表。 (八)、实验室一切物品,未经本实验室教师批准严禁携出室外,借物必须办理登记手续。 (九)、对实验的内容和安排不合理的地方可提出改进和意见,对实验中出现的一切反常现象应进行讨论,并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 (十)、每次实验课由班长安排同学轮流值日,值日生要负责当天实验室的卫生、安全和一切服务性的工作。 二.数据处理 对实验中所得到的一系列数值,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进行整理、分析,才能准确的反映出被研究对象的数量关系。实验中通常采用列表法或作图法表示实验结果,

冷冻鱼糜的加工技术

冷冻鱼糜的加工技术 评论:0 条查看:0 次austark发表于2007-09-06 12:58 冷冻鱼糜的加工技术 一、冷冻鱼糜生产概况 冷冻鱼糜加工技术最早是由日本水产研究人员以狭鳕为原料研究开发的。冷冻鱼糜加工技术的开发,解决了原料鱼肉蛋白质冷冻变性问题,可直接在海上或原料基地生产冷冻鱼糜。原料鱼鲜度好,冷冻鱼糜质量高,且鱼糜制品或冷冻食品的生产厂家可不受地点、季节限制,随时能得到符合要求的原料,做到均衡生产,原料鱼废弃物也可集中利用。目前生产冷冻鱼糜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日本、韩国、秘鲁、泰国、挪威等。鱼糜制品是日本的传统食品,深受日本消费者的青睐,其生产量很大,分布广泛,是日本水产品加工中十分重要的产品。我国近年来在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也开生产冷冻鱼糜,但由于海洋经济鱼类资源降低,加工手段落后,高档鱼糜制品很少。随着我国淡水养殖业的发展,淡水鱼的产量迅速增加,一部分已经加工成冷冻鱼糜。 二、冷冻鱼糜生产 冷冻鱼糜与传统鱼糜有些不同,它是将原料鱼采肉、漂洗、脱水后,加入糖类、多聚磷酸盐等蛋白质抗冻变性的添加剂,使其在低温下能较长时间保藏的一种鱼糜制品。 (一)原料处理冷冻鱼糜的加工质量要求比较高,原料鱼清洗后剖片或整条采肉,一般采用第一次采下的鱼肉进行加工。第二次采肉会带一些碎骨屑和鱼皮,不宜做冷冻鱼糜。 (二)漂洗漂洗基本方法同第一节。但新鲜优质原料鱼漂洗时以不换水为好,若想使鱼糜色白和弹性强,则不论鱼种鲜度如何,都应充分漂洗。多脂红色鱼肉需用清水、碱性盐水(0.15%碳酸氢钠洲和0.1%食盐水混合水)、0.1%食盐水依次交替进行漂洗。 (三)脱水鱼肉吸水膨胀造成脱水困难,一般最后1次漂洗使用浓度为0.3%的食盐水将离子强度调节到2%--5%,使鱼肉水和性降低,容易脱水。 (四)精滤多脂红色鱼肉精滤采用精滤机,滤出鱼肉的网眼孔径为1.5毫米,白

最新冷冻鱼糜的加工技术

冷冻鱼糜的加工技术 一、冷冻鱼糜生产概况 冷冻鱼糜加工技术最早是由日本水产研究人员以狭鳕为原料研究开发的。冷冻鱼糜加工技术的开发,解决了原料鱼肉蛋白质冷冻变性问题,可直接在海上或原料基地生产冷冻鱼糜。原料鱼鲜度好,冷冻鱼糜质量高,且鱼糜制品或冷冻食品的生产厂家可不受地点、季节限制,随时能得到符合要求的原料,做到均衡生产,原料鱼废弃物也可集中利用。目前生产冷冻鱼糜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日本、韩国、秘鲁、泰国、挪威等。鱼糜制品是日本的传统食品,深受日本消费者的青睐,其生产量很大,分布广泛,是日本水产品加工中十分重要的产品。我国近年来在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也开生产冷冻鱼糜,但由于海洋经济鱼类资源降低,加工手段落后,高档鱼糜制品很少。随着我国淡水养殖业的发展,淡水鱼的产量迅速增加,一部分已经加工成冷冻鱼糜。 二、冷冻鱼糜生产 冷冻鱼糜与传统鱼糜有些不同,它是将原料鱼采肉、漂洗、脱水后,加入糖类、多聚磷酸盐等蛋白质抗冻变性的添加剂,使其在低温下能较长时间保藏的一种鱼糜制品。 (一)原料处理冷冻鱼糜的加工质量要求比较高,原料鱼清洗后剖片或整条采肉,一般采用第一次采下的鱼肉进行加工。第二次采肉会带一些碎骨屑和鱼皮,不宜做冷冻鱼糜。 (二)漂洗漂洗基本方法同第一节。但新鲜优质原料鱼漂洗时以不换水为好,若想使鱼糜色白和弹性强,则不论鱼种鲜度如何,都应充分漂洗。多脂红色鱼肉需用清水、碱性盐水(0.15%碳酸氢钠洲和0.1%食盐水混合水)、0.1%食盐水依次交替进行漂洗。 (三)脱水鱼肉吸水膨胀造成脱水困难,一般最后1次漂洗使用浓度为0.3%的食盐水将离子强度调节到2%--5%,使鱼肉水和性降低,容易脱水。 (四)精滤多脂红色鱼肉精滤采用精滤机,滤出鱼肉的网眼孔径为1.5毫米,白色鱼肉采用高速精滤分级机分极,分级机网眼孔径为0.5--0.8毫米。使用此机,必须是在鱼肉含水量大、质地柔软的状况下进行,即必须在经过漂洗并经圆筛予以初步脱水之后进行。 (五)加入抗冻剂斩拌或擂溃冷冻鱼糜制造技术的关键是鱼肉在斩拌或擂溃时,要添加蛋白质冷冻变性防止剂。如果不加变性防止剂鱼糜在零下20度贮藏,蛋白质发生冷冻变性成海绵状,就不能成为鱼糜制品的原料。在冷冻鱼糜制造中经常使用的蛋白质冷冻变性防止剂有糖类、山梨醇、多聚磷酸盐等。国内一般添加比例为白砂糖5%(或山梨醇4%),多聚磷酸盐0.25%。糖类对防止蛋白质变性效果良好,但添加不能过多,否则会增加产品的甜度或发生褐变。 多聚磷酸盐单独作鱼糜防冻剂效果不明显,但它能防止鱼糜解冻时的液滴损失并提高PH值,所以它和糖类一样是不可缺少的添加剂。日本有研究报道,在鱼糜中添加天然生育酚能提高鱼糜质量。 (六)冻结将混匀后的鱼糜按规格要求用聚乙烯塑料袋进行定量包装,包装时应尽量排除袋内的空气,以防止氧化。包装塑料袋表面需标明鱼糜的名称、等级、生产日期、重量、批号。 冷冻鱼糜应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冻结。通常使用平板冻结机,冰冻温度为零下35度,时间为4小时左右,便鱼糜中心温度达到零下24度。冷冻鱼糜的品温越低,越有利于长期保藏,所以冷冻鱼糜的冷藏温度要在零下25度以下,并要求冷库温度稳定。

鱼糜加工工艺

鱼糜制品的一般加工工艺 一、工艺流程和生产设备 原料鱼处理(各种处理机)→清洗(洗鱼机)→采肉(采肉机)→漂洗(水洗机)→脱水(离心机或压榨机)→精滤(精滤机)→绞肉(绞肉机)→擂溃(擂溃机)→成型(各种成型机)→加热凝胶化(自动恒温凝胶化机)→冷却(冷却机)→包装(真空包装机或自动包装机) 二、操作要点 (一)原料选择可用于制作鱼糜的原料品种有100余种。一般选用白色肉鱼类,如白姑鱼、梅童鱼、海鳗、狭鳕、蛇鲻和乌贼等作原料,生产的制品弹性和色泽较好。红色鱼肉制成的产品白度和弹性不及白色鱼肉,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红色鱼类如鲐鱼和沙丁鱼等中上层鱼类的资源很丰富,仍是重要的加工原料,所以还要充分利用,只是在工艺上需要改进,以提高其弹性和改善色泽。目前世界上生产鱼糜的原料主要有沙丁鱼、狭鳕、非洲鳕、白鲹等。除了利用海水鱼资源作原料外,淡水鱼中的鲢鱼、鳙鱼、青鱼和草鱼亦是制作鱼糜的优质原料,鱼类鲜度是影响鱼糜凝胶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以狭鳕为例,捕获后18小时内加工鱼糜可得到特级品,冰保鲜35~72小时加工可得到一级鱼糜。原料鲜度越好,鱼糜的凝胶形成能力越强;一般生产的鱼糜制品在弹性上要求能够达到A级,因此原料鱼假如不能在海船上立即加工就必须加冰或用冷却海水使其温度保持在0~-1℃。 (二)原料处理目前原料鱼处理基本上采用人工方法。先将原料鱼洗涤,除去表面附着的粘液和细菌(可使细菌减少80%~90%),然后去鳞或皮,去头,去内脏。剖割方法有两种——一是背割(沿背部中线往下剖),二是切腹(从腹部中线剖开)。再用水清洗腹腔内的残余内脏、血污和黑膜。这一工序必须将原料鱼清洗干净。否则内脏或血液中存在的蛋白分解酶会对鱼肉蛋白质进行部分分解,影响鱼糜制品的弹性和质量。清洗一般要重复2~3次.水温控制在10℃以下,以防止蛋白质变性。国外在海船上加工,鱼体的处理已采用切头机、除鳞机、洗涤机和剖片机等综合机器进行自动化加工,国内一些企业也已开始陆续配备这些设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三)采肉鱼肉采取自20世纪60年代后开始使用采肉机,它是用机械方法将鱼体皮骨除掉而把鱼肉分离出来。国内使用较多的是滚筒式采肉机。采肉时,鱼肉穿过采肉机滚筒的网孔眼进入滚筒内部,骨刺和鱼皮在滚筒表面,从而使鱼肉与骨刺和鱼皮分离。采肉机滚筒上网眼孔选择范围在3~5毫米,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自由选择。用红色肉鱼类如鲐鱼、沙丁鱼做鱼糜时,由于红色肉在鱼体肌肉组织中是由表及里呈梯形分布的。为了控制红色肉的混入量,—般通过降低机械采肉的采肉率来控制。 (四)漂洗漂洗可以除去鱼肉中水溶性蛋白质、色素、气味和脂肪.提高鱼肉的弹性和白度。它是鱼糜生产的重要工艺技术,对提高鱼糜制品质量及保藏性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1.漂洗方法有清水漂洗和稀盐碱水漂洗两种,根据鱼类肌肉性质选择。一般白色肉类直接用清水漂洗;红色肉中的上层鱼类如鲐鱼、远东拟沙丁鱼等用稀盐碱水漂洗,以有效防止蛋白质冷冻变性。增强鱼糜制品的弹性。 (1)清水漂洗:该方法主要用于白色肉鱼类,如狭鳕、海鳗、白姑鱼、带鱼、鲢鱼等。介于白色肉与红色肉之间的鱼类也可使用此法。根据需要按比例将水注入漂洗池与鱼肉混合,鱼:水=1:5~10,慢速搅拌,使水溶性蛋白等充分溶出后静置,使鱼肉充分沉淀,倾去表面漂洗液。再按上述比例加水漂洗,重复几次。清水漂洗法会使鱼肉肌球蛋白充分吸水,造成脱水困难,所以通常最后1次漂洗采用0.15%食盐水进行,以使鱼球蛋白容易脱水。 (2)稀盐碱水漂洗:主要用于多脂红色肉鱼类。先用清水漂洗2~3次,再以鱼:稀盐碱水=

鱼丸制作方法

鱼丸制作方法 鱼丸制作方法到底如何的呢,我们先认识一下什么是鱼丸吧,鱼丸是我们中国的特产,鱼丸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我们也将鱼丸叫做是水丸,鱼丸主要是在广州和台湾一带食用得比较多,现在全国各地都可以买到鱼丸了,鱼丸的采用的原料是鱼肉,所以鱼丸非常鲜美。 鱼丸的做法有很多种,不同地方的人有不同的鱼丸处理方法,所以我们可以找出最适合我们的鱼丸的制作方式,然后试试在家能不能制造出鱼丸来。 普通鱼丸 材料:鱼肉500克清水40克蛋清3个湿淀粉50克 调味料:精盐4克葱姜汁25克味精1.5克、熟猪油50克 做法: 1.取鱼肉500克,剁成鱼泥,加清水40克,精盐4克,葱姜汁25克,顺着一个方向搅匀; 2.搅至有粘性时,用手试挤一个鱼丸,放入冷水中,如能浮起,随即加入搅打成泡沫状的蛋清3个、湿淀粉50克、味精1.5克、熟猪油50克仍顺一个方向搅匀,即成鱼丸料子; 3.然后,用手将料子挤成直径3厘米的鱼丸放入冷水锅中,上火煮开(保持微开3分钟)撇去浮沫,用漏勺将鱼丸捞出即成。 章鱼丸

材料:低筋面粉200公克澄粉30公克泡打粉1/2小匙蛋2个高汤350cc高丽菜适量章鱼适量红姜丝适量海苔粉适量调味料盐少许酱油1小匙 酱料沙拉酱 做法: 1.将材料低筋面粉200公克澄粉30公克泡打粉1/2小匙过筛备用 2.将蛋打散成蛋汁,加入高汤及作法1的粉料拌匀成面糊,再加入调味料调味 3.高丽菜切碎章鱼切小块备用 4.将章鱼烧模型烧热,再将家用纸巾揉成方便涂油的形状,沾上油抹模型,接著将面糊倒入模型中约5分满,放入高丽菜章鱼块及红姜丝,再淋满面糊,然后反覆旋转待面糊烧烤成金黄色的圆球状时便可盛盘,淋上沙拉酱并撒上海苔粉即可。 酥炸墨鱼丸 材料:(二人分量)墨鱼肉三百克,去边方包两片,肥肉少许; 调味料:盐1/4茶匙,麻油、胡椒粉各少许,蛋白、生粉各一汤匙,绍酒半茶匙 做法: 1、肥肉放入滚水中煮熟后取出,用水冲冻,切粒。 2、方包切粒备用。 3、墨鱼肉洗净,切碎后搅烂。 4、将打碎之墨鱼肉与调味料搅拌至起胶,加入肥肉拌匀,做成墨鱼丸,滚上方包粒,放入热油中炒至金黄熟透即成。

鱼丸的设备制作方法与制作流程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丸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鱼丸按重量份计,配方包括以下组分:鲜鱼肉70-120份、植物油1-12份、食盐0.2-3份、蒜蓉0.5-6份、果皮0.2-5份,其馅料可选为芝士、精肉或芥末,其制备方法步骤包括:(1)按鱼丸配方称取原料,将鲜鱼肉制作成肉泥,果皮捣碎,鲜鱼肉泥、植物油、食盐、蒜蓉和果皮碎混合均匀,得原料混合物;(2)将原料混合物反复拍打出胶;(3)将出胶后的原料混合物捏成丸即可,本技术鱼丸具有口感爽滑,韧性极佳,鲜美清香,味道独特而多样化,其制备方法使鱼丸保持了鲜鱼肉的鲜感和韧劲,且操作简单,使本技术的鱼丸易于推广,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要求 1.一种鱼丸,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配方包括以下组分:鲜鱼肉70-120份、植物油1-12份、食盐0.2-3份、蒜蓉0.5-6份、果皮0.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丸,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为花生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丸,其特征在于:所述鲜鱼肉为鲮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丸,其特征在于:所述果皮为陈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芝士重量份10-25份,将权利要求1所述配方的组分制作成鱼丸皮,芝士作为馅料包裹于鱼丸皮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精肉重量份10-25份,将权利要求1所述配方的组分制作成鱼丸皮,精肉作为馅料包裹于鱼丸皮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鱼丸,其特征在于:所述精肉为猪肉或牛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芥末重量份8-18份,将权利要求1所述配方的组分制作成鱼丸皮,芥末作为馅料包裹于鱼丸皮内。 9.一种鱼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1)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丸配方称取原料,将鲜鱼肉制作成肉泥,果皮捣碎,鲜鱼肉泥、植物油、食盐、蒜蓉和果皮碎混合均匀,得原料混合物;

鱼糜熟制品加工工艺

鱼糜熟制品加工工艺 目前,世界各国的渔业生产都存在着经济鱼类逐年减少,小杂鱼、低值鱼产量逐年增多的问题。因此,如何加工利用低值小杂鱼开发新蛋白食品,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低值小杂鱼的鱼糜加工具有原料来源丰富,不受鱼种大小的限制等特点。国内生产的制品有蟹肉棒、鱼糕(簿)、鱼卷(竹轮)、鱼丸(鱼圆)和鱼香肠等。 鱼糜制品加工工艺流程及所用机械设备 一、鱼糜熟制品的分类 鱼糜制品根据加热方法,可以分为蒸煮制品、焙烤品、油煎品和油炸品等。 二、鱼糜熟制品的生产工艺极其注意的要点: (1)食品的生产从原料处理到成品(鱼糜熟制品)的整个加工过程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料加工,相当于冻鱼糜加工部分,后一阶段是成品加工,成品加工从擂溃加料到成品为止的基本工序如下: 擂溃加料→成型→加热→冷却→成品 (2)鱼糜制品的配料问题,同样是关系鱼糜制品加工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这里指的配料是包括原料鱼的搭配和调味料配方等。一种产品的配方是根据生产原料的供应情况和生产的品种质量要求而定的。使用的原材料的种类,除了作为主要原料的鱼糜外,还有各种辅料和食品添加剂。组织生产时,首先应根据生产中可能得到的原料的种类和性质适当的考虑生产制品种类和搭配。同时,产品配方的决定必须从生产和技术两个方面不断加以总结改进,才有可能生产出质量良好的制品。从使用原料的角度来讲,弹性较好的原料适于加工鱼糕、鱼卷等弹性要求较高的制品,弹性较差的或者褐色肉鱼类等颜色较深的原料适于加工弹性要求较低的鱼香肠或者油炸鱼丸等产品。此外,在原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弹性强弱和味道好坏不同的原料应作适当搭配。如果缺乏搭配的原料,可以从淀粉等辅助材料的使用上进行必要的调节。如弹性强的原料可以少加淀粉,弹性差的原料可以增加淀粉用量,或则采用面筋类蛋白作为“弹性增强料”。淀粉除了作为弹性增强料之外,也可作为增加产品数量的增量料,用量可以多达30%以上,生产价值较低的产品,对于味道较差或者漂洗过的鱼糜原料,要添加各种调味料以增加制品的风味,满足消费者的要求。 三、鱼糜制品的辅助材料: (1)鱼糜生产用水: 鱼糜生产过程中,凡直接与原料及其制品接触的用水为生产用水,而洗涤工具,清结的用水为清洁用水。

冷冻鱼糜实用工艺作业指导书

标准 受控状态:版本号:A/0版 文件编号: BHXB–SC 编制:编制组 审核:叶发超 批准:叶发武

目录 1、冷冻鱼糜工艺流程及关键控制点(注:★为关键控制点)...................................... - 2 - 2、冷冻鱼糜工艺作业指导书.............................................................................................. - 3 - 3、金属检测操作规程.......................................................................................................... - 6 -

冷冻鱼糜工艺流程及关键控制点(注:★为关键控制点)

冷冻鱼糜工艺作业指导书 1、原料采购验收: 原料种类为各种海捕鱼,眼球平净,角膜明亮,鳃呈红色,鱼鳞坚实附于鱼体上,肌内富有弹性,骨肉紧密连接。原料鱼中不得掺杂有死鱼、病鱼、药物残留或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原料鱼预处理(去头、去内脏等)必须干净。原料鱼经处理后立即过磅并加冰保鲜。 2、原料处理(去鳞,清洗): (1)购进的经去头去内脏的原料鱼通过输送带传送到连续洗鱼机上,用清水洗净鱼体,并通过去鳞机刮净鱼鳞。 (2)用流水洗净鱼体表面粘液和杂质,洗净腹腔内血污、内脏和黑膜,水温不超过15℃。 (3)在处理过程中,应将鲜度差和机械损伤等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料剔除。 3、采肉: (1)脱鳞后的鱼体进入滚筒式采肉机进行采肉,将鱼肉和皮、骨分离。具体操作通过滚筒孔径选择、橡胶带压力调整及底部刮皮、骨的刀的调 整来控制。采肉滚筒的子L径一般在φ3~6毫米。孔径过小,采肉能 力差,得率低;孔径过大,则易混入皮、骨、腹膜等,制品质量较差。 (2)采肉操作中,要调节压力。压力太小,采肉得率底;压力太大,鱼肉中混入的骨和皮较多,影响产品质量。因此,应根据生产的实际 情况,适当调节,尽量使鱼肉中少混入骨和皮。同时,要防止操作 中肉温上升,以免影响产品质量。操作中鱼肉温度不得超过15℃。 (3)采肉工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得肉率,应仔细操作。

特色肉丸鱼丸制作方法大全

各种特色肉丸鱼丸的制作方法大全 烹制鱼丸要诀 不论东江鱼丸、潮州鱼丸、福州鱼丸、鲮鱼丸、墨鱼丸等,都以色泽雪白、幼滑而爽口、味鲜美而著名。 对于鱼丸的烹制,五花八门,各师各法,著名的鱼丸,有其独家配方、秘窍。笔者从厨30多年的实践,谈谈鱼丸制作的要诀。 一、鱼的选择 海鳗为首选,此鱼少刺多肉,洁白细嫩,吃水量大,味道鲜美,是烹制鱼丸的理想原料。 其次可用鲨鱼、鲈鱼、鳜鱼(桂花鱼)、石斑鱼、青衣、鲶鱼、鲮鱼、鲩鱼、鲢鱼、(鱼甘)鱼、鲫鱼、带鱼、墨鱼、鱿鱼、(鱼章)鱼等。 1.不宜用活鱼与冻鱼。 如用即宰活鱼即制鱼丸,则会产生鱼肉不易吃水,难以上劲的现象。因为刚宰杀鱼,肌肉僵直,肌纤维硬化之故。 不宜用冷藏鱼,因鱼体经冻结后,有冰晶会使肌肉组织受到损伤,鱼体变干缩,在制鱼胶时,难以吸水,很难打上劲,不易起胶。 2.只取“鱼青”,不要鱼红肉。 鱼体中不是全部的鱼肉都可采用,一般只取鱼背部位的肉。而且刮肉时,只刮取白色部分的鱼肉,不要取鱼的细骨和近鱼皮的红肉。因含肌红蛋白的鱼肉,会影响鱼丸的色泽。 二、鱼的处理 1.鱼肉不宜漂洗。 鱼不宜放在清水中漂洗。经过漂洗的鱼,会变得比较僵硬,不易斩制,也不利于吃水,搅拌时难以起胶。 2.鱼肉要斩细。 将鱼肉颗粒斩得越细腻,与水、味料结合就越好,鱼胶的吃水量也越全面,烹制出来的鱼丸也就越嫩滑了。 可采用绞肉机先绞后再斩。

三、鱼胶加盐上劲 所谓“上劲”,厨业将鱼胶加盐充分搅拌后,黏稠度愈来愈大,吃进去的水也愈来愈多,称为上劲。 盐,是一种电解质,加盐后能将水分吸收。盐在外力作用下,和水、鱼肉蛋白质充分结合而形成黏性的溶胶,使空气进入溶胶,而致鱼丸松软细嫩。 四、鱼丸中要加入淀粉 鱼胶搅拌时,除了加盐、水、蛋清、味粉等调料外,还需加入适量淀粉(薯粉或生粉)。因淀粉在鱼茸、水、盐、味之间起着乳胶剂的作用,经糊化后变成具有一定黏稠性的胶体,从而增加鱼胶的黏稠。 五、鱼胶可以加入蛋清 在制作鱼丸时,可以加入适量蛋清,因为蛋清具有胶凝性、膨胀性,色白滑嫩。 鱼胶加入蛋清搅拌后,会和不同的原料黏结起来,烹制出来的鱼丸更加滑嫩细腻、色白如雪、易于漂浮、富有弹性。 六、搅拌时要顺着一个方向 搅拌,是烹制鱼丸的最重要步骤,鱼丸成功与失败,就在于搅拌技术如何。 顺着一个方面搅拌,可把鱼肉纤维组织内蛋白质分子逐渐地相互结合在一起,并且按照一定的方向排列起来,从而形成了比较紧密的结构形式;再进一步顺向地不断搅拌,就会越搅越紧,劲力也就越来越增大。 如果采用顺、逆并举的手法搅拌,那么已经顺向排列起来的蛋白质分子,就会随着逆向搅动而被打散,造成鱼胶黏性不足。 搅拌时要注意3点: 1.加盐搅拌时,速度应由慢到快,用力由轻到重,让鱼茸逐步上劲。随着盐量的增加,鱼胶的黏稠度也跟着增加。 2.搅拌鱼茸,开始掺水时,应慢而少,再分次加入,逐步增加。加水量按实际操作时灵活掌握。 3.鱼茸搅拌过程中,掺水、入味、加盐是有顺序的,应先加入水、粉、味调成浆,然后加盐。按此规律,是烹制鱼丸成功的秘诀。 东江鱼丸

麻城鱼面鱼糕鱼丸做法

鱼面制作方法 材料 鲜鱼肉(黄鱼或马鲛鱼)、优质红薯粉、猪肉、鸡蛋清、精食盐等。 制作方法 1. 去鲜鱼之刺皮,取其肉剁(捶)至泥酱状,加一定比例的优质红薯粉、食盐、等原料将其调和均匀,揉搓成面。 2.将面分成团,用擀面杖将面团擀成蒲扇大小之大而薄面饼(此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55厘米左右长、30厘米左右宽、2—3毫米厚的厚度比较均匀“铺盖”,看上去像用红薯粉特制的大型的鼠标垫。),然后卷成卷(此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55厘米左右长的卷筒状,其直径4.5厘米左右)。 3.然后放入蒸笼中用慢火蒸40~50分钟(此时就熟了,其颜色比蒸熟的肉包略黄),出茏后摊开,待冷却后用刀横切成薄饼(厚度大概为2.2毫米),于日光下晒干,即成传圣鱼面(肉黄色)。 工艺关键 1. 鱼肉一定要新鲜,肉质一定要好,以保证生产出的传圣鱼面有很好的口感。 2. 卷成一卷筒时,一定要卷紧密,放在蒸笼里的时间不能过长(一般在1小时 左右),熟了便可出笼。 3. 晒干过程要把握好时间,不能太干。 食用方法 油炸: 材料:传圣鱼面,食用油 吃法:先将食用油倒入锅中煮沸,再将鱼面开始放入油锅中炸5-10分钟(传圣鱼面呈金黄色),再捞起等油温降下即可食用。 煮食: 材料:传圣鱼面100g,猪排,山药或土豆等 吃法:先将猪排、山药或者土豆等先煮成七分熟,再加入洗好的鱼面一起煮。约20分钟左右,传圣鱼面煮至散开呈面条状即可开始食用。(由于传圣鱼面在加工的过程中已加入了食用盐,轻口味人群煮熟后只需加入少许其它调料即可。) 清炒:

材料:传圣鱼面100g(浸泡5-10分钟),水2-3L,青菜10G(菠菜或小白菜均可),盐、鸡精、食用油、酱油适量,姜、葱花、蒜适量,如果加入部分猪瘦肉会更好。 吃法:将清水煮沸,再放入传圣鱼面煮30分钟左右(传圣鱼面散开呈面条状),捞起传圣鱼面沥干水份。将水倒出,再倒入部分食用油爆姜和蒜,再放入沥好的传圣鱼面、青菜翻炒3-5分钟左右,翻炒的过程中加入盐、鸡精、酱油,炒熟后起锅伴以葱花点缀即可食用。提示:1,传圣鱼面本身含盐,加盐时要适量。2,炒时如改用高压锅10-13分钟可以将传圣鱼面煮散。(温馨提示:注意把握时间!) 火锅吃法:将传圣鱼面放入锅里,煮散后即可蘸上调料食用。

冷冻鱼糜生产工艺的改进

冷冻鱼糜生产工艺的改进汪之和 摘要鱼糜生产旧工艺中漂洗槽的连续漂洗和回旋筛的预脱水将会流失掉大量的水溶性蛋白质和固形物,新工艺采用管道化一次漂洗的方法,并用倾析式离心机代替传统工艺中回旋筛进行预脱水,使固形物的回收率提高了17%左右,从而使鱼糜的产量提高了10%之多,而鱼糜制品的凝胶强度与二次漂洗鱼糜基本相同,比三次漂洗略低,白度则比三次漂洗鱼糜略低。 从六十年代初日本开始工业化生产冷冻鱼糜以来,冷冻鱼糜技术和生产设备的开发研究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1]。三十多年来,虽然其生产工艺未发生重大的变化,然而在生产方法和使用的设备上还是有了不少的改进和完善,具体表现为对采肉方法、漂洗形式和脱水设备等进行了开发研究。根据漂洗和脱水这两个工艺过程中所使用设备的工作原理改用由一次管道式槽和许多U型管道组成的漂洗装置,再用倾析式离心机使鱼肉和水初步分离,达到预脱水的目的。采用这一工艺后,漂洗水中固形物的损失就比较少,从而提高了鱼糜的产量,也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1 材料与方法

实验材料使用马鲛鱼为原料,采用去头去内脏后部分,清水洗净,再按下面两种不同的工艺进行处理。 传统工艺:采肉一次漂洗回旋筛脱水二次漂洗回旋筛脱水三次漂洗回旋筛脱水精滤螺旋压榨机压榨脱水。 新工艺:采肉线型混合器漂洗管道式滞留室漂洗倾析式离心机预脱水精滤螺旋压榨机压榨脱水。 测定方法 固形物含量的测定称取一定量的鱼糜,采用直接干燥法进行测定。 凝胶强度的测定将各种鱼糜解冻,加入%食盐,擂溃 30min,灌肠后于90℃加热40min使之凝胶化,将样品切成直径、高度的圆柱体,于NRM-1002A食品流变仪上测定。 白度的测定用ZBD型白度仪测定,将工作白度标准板放在试样座上进行白度校正,然后将样品放在试样室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漂洗工艺的特点将马鲛鱼用二种不同的工艺处理,比较在不同工艺阶段对漂洗液中固形物回收率的影响,见表1。 由表1可见,在传统工艺中,鱼糜经三次漂洗后固形物损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