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开题报告
地铁开题报告模板报告

地铁开题报告模板报告目录第1点:引言第2点:地铁的发展与历史第3点:地铁的建设和运营第4点:地铁为城市带来的好处第5点:地铁的挑战与解决办法第6点:地铁的未来发展趋势第7点:结论第1点:引言地铁作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已经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应用。
它不仅可以快速便捷地将人们从一个地点运送到另一个地点,同时也减少了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本文将探讨地铁的发展和历史,地铁的建设和运营,地铁为城市带来的好处,地铁面临的挑战以及解决办法,以及地铁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2点:地铁的发展与历史地铁最早起源于19世纪的伦敦,成为了全球第一条地下铁路。
随后,地铁的发展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包括纽约、东京、巴黎等城市。
地铁的发展经历了技术的进步和城市交通需求的增长,成为了现代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3点:地铁的建设和运营地铁的建设和运营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包括城市规划、资金投入、线路规划、车站设计等。
同时,地铁的运营也需要高效的调度和管理,以确保乘客的安全和顺利运营。
第4点:地铁为城市带来的好处地铁作为一种公共交通工具,为城市带来了诸多好处。
首先,它减少了城市交通拥堵,提高了出行效率。
其次,地铁减少了尾气排放,改善了城市空气质量。
此外,地铁的建设也带来了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
第5点:地铁的挑战与解决办法尽管地铁有很多好处,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地铁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土地空间。
同时,地铁的维护和更新也需要大量的资源。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可以采用公私合作模式、改善票价收入等方式来解决。
第6点:地铁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地铁将继续发展并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未来地铁可能会采用新能源驱动、智能调度系统等创新技术,以提高运行效率和乘客体验。
此外,地铁网络的扩张和连通性的提升也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7点:结论地铁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城市交通工具,为城市带来了很多好处。
它不仅提高了出行效率,减少了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还为城市带来了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
市域轨道交通快速线开行方案研究的开题报告

市域轨道交通快速线开行方案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目的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城市间流动的人口也越来越多。
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城市交通建设也不断得到了发展。
市域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完善市域轨道交通网络,优化城市交通结构,本次研究旨在制定市域轨道交通快速线开行方案。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1.研究内容(1)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市域轨道交通的现状与未来需求,分析市域轨道交通的客流量、运营情况等数据。
(2)路线选取通过调查研究结果,结合城市规划,分析确定市域轨道交通快速线开行路线,同时考虑市域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互补配合。
(3)投资预算制定市域轨道交通快速线建设的投资预算,并提出资金筹措方案。
(4)技术标准制定市域轨道交通快速线的技术标准,包括线路建设、车辆运营等方面的标准。
(5)安全保障研究并制定市域轨道交通快速线的安全保障措施,包括车站、车辆安全等方面的措施。
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市域轨道交通建设的相关论文、报告、统计年鉴等文献的收集和分析,全面了解市域轨道交通发展状况。
(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市民对市域轨道交通的期望、需求以及意见建议,为制定市域轨道交通快速线开行方案提供参考。
(3)实地调查法调查市域轨道交通现有线路和站点,分析线路的可行性和可行性,同时考虑市民生活、工作和商业等方面的需求。
三、研究意义及预期目标制定市域轨道交通快速线开行方案对于城市交通升级、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改善市民出行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的预期目标是制定出有效的市域轨道交通快速线开行方案,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四、研究进度安排1.第一阶段:调查研究(一个月)2.第二阶段:路线选取与技术标准(两个月)3.第三阶段: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一个月)4.第四阶段:安全保障措施(一个月)5.第五阶段:报告撰写(两个月)五、研究组成及职责1.主要负责人:负责研究的整体工作安排,组织研究人员进行调查研究。
城市地铁资源开发研究的开题报告

城市地铁资源开发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交通压力越来越大。
地铁作为城市重要的交通方式,将人们从拥挤的路面上解脱出来,提高城市出行效率和舒适度。
同时,地铁站点和线路也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通过地铁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形象的提升。
因此,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地铁资源开发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该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地铁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方式,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全面探讨城市地铁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体包括以下目标:1. 评估现有地铁资源的利用情况,剖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2. 探索地铁资源的开发途径和方式,提出可操作的改进措施;3. 分析地铁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相关政策和规划制定提供依据;4. 推动地铁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提高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
通过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城市地铁资源的利用现状和问题,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供新思路和方法,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和品质。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1. 研究内容(1)地铁资源的定义和分类;(2)地铁资源的现状研究,包括地铁站点布局、地铁线路网络等;(3)地铁资源开发的研究,包括如何开发地铁商业资源、文化资源等;(4)地铁资源利用效益的评估与分析;(5)地铁资源管理模式的研究和探讨。
2.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 qual-quant 结合的方法,具体如下:(1)定性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法,收集并整理国内外有关地铁资源开发的文献和案例,剖析现有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探索可行的解决途径。
(2)定量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全国范围内的市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城市地铁资源利用情况以及市民对地铁资源的需求和期望,分析城市地铁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研究进度及预期成果1. 研究进度研究周期为 12 个月,具体时间安排如下:第1-2个月:收集和整理文献资料,制定研究框架和方法;第3-6个月:开展问卷调查,分析调查数据,评估地铁资源的利用与效益情况;第7-9个月:探究地铁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式;第10-11个月:分析地铁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模式;第12个月:撰写结论,形成研究报告。
地铁实习论文开题报告

一、论文题目地铁运营管理实习报告二、选题背景与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在我国各大城市得到了迅速发展。
地铁的运营管理作为确保地铁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环节,对于提升城市交通水平和居民出行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旨在通过对地铁运营管理的实习实践,探讨地铁运营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为我国地铁运营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研究目的与任务1. 研究目的:(1)了解地铁运营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为实习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2)通过实习实践,掌握地铁运营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方法。
(3)分析地铁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提高地铁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2. 研究任务:(1)对地铁运营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
(2)对实习单位地铁运营管理的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
(3)结合实习实践,探讨地铁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为提高地铁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1)地铁运营管理概述:包括地铁运营管理的基本概念、组织架构、职能划分等。
(2)地铁运营管理流程:包括列车运行组织、车站客运组织、设备维护与管理等。
(3)地铁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安全、效率、服务质量等方面。
(4)地铁运营管理改进措施:包括技术手段、管理手段、服务手段等。
2.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地铁运营管理的理论和发展动态。
(2)实地调研法:通过实习实践,对实习单位地铁运营管理进行实地调研和分析。
(3)比较分析法:对比不同城市地铁运营管理的经验和做法,总结规律和启示。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分析地铁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五、研究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第1-2周):查阅文献,了解地铁运营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
2. 第二阶段(第3-4周):进行实习实践,对实习单位地铁运营管理进行实地调研。
地铁设计开题报告

地铁设计开题报告地铁设计开题报告摘要:地铁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交通工具,对于现代城市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地铁设计的相关问题,包括地铁站点选址、车站设计、列车设计等方面,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的措施。
1. 引言地铁作为一种高效、快捷的城市交通方式,已经在世界各大城市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在地铁设计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车站拥挤、列车运行不顺畅等。
因此,本文将重点关注地铁设计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改进的措施。
2. 地铁站点选址地铁站点选址是地铁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选址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发展规划、人口分布、交通流量等因素。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地质条件、环境影响等因素。
因此,在地铁站点选址时,需要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以确保选址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 车站设计地铁车站是乘客进出地铁的重要场所,其设计应该注重人性化和便捷性。
首先,车站的布局应该合理,方便乘客的进出和换乘。
其次,车站内部的设施应该齐全,包括售票处、自动售票机、安全检查等。
此外,车站还应该考虑到乘客的舒适度,如设置座椅、休息区等。
因此,在车站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乘客的需求和舒适度。
4. 列车设计地铁列车是乘客出行的主要工具,其设计应该注重运行效率和乘客体验。
首先,列车的运行速度应该适中,既要保证运行效率,又要考虑到乘客的安全。
其次,列车的车厢布局应该合理,方便乘客的进出和乘坐。
此外,列车内部的座椅、扶手等设施也应该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提供舒适的乘坐体验。
因此,在列车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到运行效率和乘客体验。
5. 改进措施和建议为了改进地铁设计,提高乘客的出行体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和建议。
首先,加强地铁站点选址的研究和分析,确保选址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其次,注重车站设计的人性化和便捷性,满足乘客的需求和舒适度。
再次,优化列车设计,提高运行效率和乘客体验。
最后,加强地铁设计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6. 结论地铁设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到各种因素。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开题报告

课题准备阶段 01
阶段性小结,资源 汇总,调整分工
课题进行阶段 02
成果形成阶段 03
人才方案的定型,发表相 关研究论文,课程标准、 课题报告
03 研究方法
研究的方法
本论文通过对图书馆资料和电子文献检索系统的 文献查阅,充分了解国内外高、中职院校课程内 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研究成果,大量搜集关于课 程内容、职业标准、课程标准、高职课程改革等 相关文献,深入把握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 基本内涵与精髓。通过对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 分析整理归纳,为之后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01 课题研究的意义
目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02
录
将2、3合一点
03 课题研究的方法
第3点,预期结果
01
课题研究意义 (必要性、现状、趋势)
课题研究意义(必要性、现状、趋势)
立项必要性
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二十条第(五) 条)完善教育教学相关标准的描述,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 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 求,持续更新并推进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 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仪器设备配备规范)建设和在 职业院校落地实施。
确立城市轨道交通 运输与管理专业新 的课程体系,确定 所有课程的内容。 课程按照知识和能 力要求,确定独立 课程的内容,保证 课程之间的延续性, 保障学生学习过程 中知识范围随学期 有序扩大,保障学 生能力随学期有序 提升
确定相关课程的教 学方法。受学校投 入的影响,教学实 训条件在难以正常 开展教学活动的情 况下,课程教学中 的适应性手段的研 究。
企业现状
企业权威
现状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出台,参与本《标准》主要起草 单位有: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申通地铁集 团有限公司。本《标准》审定单位有: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长春市轨道 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 公司、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地铁集团 有限公司、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兰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宁波市轨道 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金华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福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佛山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 由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中心组织编写和审定。在制定过程中,得到人力资源 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张灵芝,交通运输部人事教育司李辉、运输 服务司杨远舟等专家的指导。
地铁开题报告

地铁开题报告地铁开题报告一、背景介绍地铁作为一种便捷、高效的城市交通工具,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大城市。
它不仅能够缓解交通压力,减少交通拥堵,还能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
在我国,地铁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许多大中城市都已经拥有了成熟的地铁网络。
然而,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地铁的建设和运营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二、问题分析1. 建设成本地铁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线路建设、车辆购置、设备安装等方面。
这对于一些财政压力较大的城市来说,可能会成为一大难题。
2. 运营管理地铁的运营管理需要高度的技术和人力投入,包括车辆调度、安全监控、票务管理等方面。
如何提高运营效率,保障乘客出行安全和舒适度,是地铁运营管理的重要问题。
3. 环境影响地铁建设和运营对周边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噪音、振动、空气污染等方面。
如何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保护环境,是地铁建设和运营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三、研究目标本次研究的目标是探讨地铁建设和运营中的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推动地铁建设和运营的可持续发展。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和整理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分析地铁建设和运营中的关键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五、研究内容1. 建设成本控制通过对国内外地铁建设案例的分析,总结出一些降低地铁建设成本的方法和经验,包括采用先进的建设技术、合理规划线路布局、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
2. 运营管理优化通过对地铁运营管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调研,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包括引入智能化技术、优化车辆调度系统、加强安全监控等方面,以提高地铁运营效率和乘客服务质量。
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地铁建设和运营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提出一些减少环境影响的措施,包括采用低噪音、低振动的建设技术、加强空气净化设施等方面,以保护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健康。
六、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将提出一系列解决地铁建设和运营中关键问题的方案和建议,为地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地铁开题报告

我国地铁车站在追求有利的结构,施工和节约投资,地铁车站的体型过于简单,而且我国的地铁通常没有自然光线,必须依靠人工采光,车站必须沿着轨道成线性布置,这就对车站内的功能造成了一定的不便。目前来看,我国的地铁刚处于前期发展阶段还要走很长一段时间。
我国地铁施工都把明挖法做为首选技术,因为明挖法施工技术简单、快速、经济。结合上海地铁1号线车站深基坑开挖,启工街车站选用明挖法施工很合理,施工程序大体可分为四大部分:围护结构施工—内部土方开挖—工程结构—管线恢复及覆土。
五、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19]曾桂新.浅析地下水抗浮验算及抗浮措施[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4,40(2):116-117.
[20]张维秀,王雪飞等.地下水位与结构计算[J].工程技术,2009,11(4):26-29.
[21]张景花.地铁车站抗浮设计[J].山西建筑,2010,36(8):122-123.
[22]Designandconstructionofaconcretefloatingberth,EngineeringStructures,Volume18,Issue11,November1996,Pages837-841,P.Starr,D.A.Wainwright。
(2)地下水腐蚀性评价: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工程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附属结构的设计,在满足地铁车站适用性,安全性,识别性,舒适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对地铁车站的出入口,横梯,通风设施和照明设施,通道等附属设施进行设计。
5对于施工时机械的保养是十分重要的,但仍难以解决。
6对于施工的“三大控制”既:安全控制、质量控制和工期控制这是所有施工都难以控制的。
二、研究方案及预期结果
(一)研究方案
1.设计的主要内容
1)、车站的开挖,通过技术鉴定分析,确定采用的开挖方式是明挖还是暗挖,其次,要明确基坑的防水与支护。
2)、设计出车站的整体布置图,用平面图将车站的整体的格局布置体现出来。
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必须掌握坚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施工经验,只有不断的完善自己、充实自己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对国家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经过毕业设计使我们不断的学习,有了一部分的经验,对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现状
地铁车站应根据车站规模、运行要求、地面环境、地质、技术经济指标等条件选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结构净空尺寸应满足建筑、设备、使用以及施工工艺等要求,还要考虑施工误差、结构变形和后期沉降的影响。
我国地铁车站在追求有利的结构,施工和节约投资,地铁车站的体型过于简单,而且我国的地铁通常没有自然光线,必须依靠人工采光,车站必须沿着轨道成线性布置,这就对车站内的功能造成了一定的不便。目前来看,我国的地铁刚处于前期发展阶段还要走很长一段时间。
我国地铁施工都把明挖法做为首选技术,因为明挖法施工技术简单、快速、经济。结合上海地铁1号线车站深基坑开挖,启工街车站选用明挖法施工很合理,施工程序大体可分为四大部分:围护结构施工—内部土方开挖—工程结构—管线恢复及覆土。
(三)存在问题
1.由于地下水丰富,在开挖的过程中要提前预报与预测,做好防范工作。
2.在开挖的过程中,应该同时做到支护与防水两不误,丰富的地下水必然会影响支护的进度,给支护造成一定的难度。
3.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对材料的腐蚀,特别是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
4抗震、抗浮一直是地铁车站中必不可少的工序,好的抗震、抗浮可以延缓地铁的使用寿命,所以对于这部分十分重要,但由于施工技术和材料的问题,这仍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5)、施工组织设计,用时标网络图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工序进行合理的分配,从而可以很好的控制工程进度。
6)、确定主体结构施工工程的具体施工方案
7)、施工概预算编制。
8)、施工质量、安全控制措施。文明施工、环境保护。
2.采用的理论与方法。
本设计充分考虑地铁车站的地理位置、作用、功能,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铁设计规范》、地方《地铁设计规范》,建设部关于发表国家《地铁设计规范》等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要求进行设计,力求创新。
(2)地下水腐蚀性评价: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工程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3)根据地质勘察报告,确定场地综合渗透系数推荐值为90m/d。单井单位涌水430.49m3/d·m,属水量丰富区。由于场地含水层厚度大,透水性强,涌水量很大,地下水对施工影响很大,这个施工和设计带来一定的难度。
3.论文框架
1)、工程概况。
2)、横断面设计与地铁车站平面布置。
3)、基坑开挖的计算与主体结构的计算。
4)、工程概预算编制。
5)、施工机械设备。
6)、主体结构施工方案与措施。
7)、地铁车站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8)、文明施工、环境保护。
9)、结论。
10)、主要参考文献。
11)、外文文献翻译。
(二)预期结果
[3]张向东.土力学[M].第1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4]高正军.公路工程概预算手册[M].第1版.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
[5]张彬.地下工程施工技术[M].第1版.江苏: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
[6]徐玖平.运筹学[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7]朱慈勉.结构力学[M].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下面是我通过实际测量得出的关于五里河周边的地质情况:
k(kN/m3)
k(kN/m2)
k(°)
层厚 (m)
①杂填土
18
10
20
6.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②粉细沙
19
0
30
7.5
③粉质粘土
19
38
35
7.5
④沙砾
19
0
35
18.5
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1)本区段地下水类型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在中粗砂、砾砂及圆砾层中,主要含水层厚度24.3~31.0m。结构已进入地下水中,施工时需降水。单井单位涌水量430.49m3/d·m,属水量丰富区。本区段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侧向迳流。总体上由南东向北西迳流,局部由于水源井的开采形成小范围的降落漏斗。主要排泄方式为人工开采(主要企事业单位自备井开采),次为侧向迳流排泄。勘察期间水位埋深7.80~15.70m。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还受地下水开采量的控制。当开采大于补给时,就会消耗含水层的储存量,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当丰水季节或丰水年地下水补给量大于开采量时,地下水位随之上升。抗浮水位可按42m计算。勘察期间实测地下水水温11~13℃,为冷水。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下铁道设计标准(GB50157—2003).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9]上海铁道大学.上海:上海铁道大学出版社,1998.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3]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M].第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4]囯振喜.实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M].第2版.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1.查阅资料,技术数据收集,初步拟定设计的步骤和设计的构想
2.根据所给的地址资料进行分析,依据设计规范对拟定的地铁车站进行总体的布置和设计。
3.根据所选的车站类型和当地的工程地址资料,选择适合的施工方法,从而保证了车站的整体稳定性与施工的安全性。通过开挖方式的合理选择和技术经济鉴定分析,可以预测车站的性价比。
地铁是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一部分,因其运量大、快速、正点、低能耗、少污染、乘坐舒适方便等优点,常被称为“绿色交通”。发达国家的应验表明,地铁是解决大中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的根本途径,对于21世纪实现城市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已成为城市交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沈阳市城市交通体系规划概括为:“三环”、“四环”、“五快”和“十四射”。建立一个以快速轨道交通为中心、公共交通为主体,快速道路交通为骨干,交通系统立体化,客运管理现代化,有足够容量和应变能力的综合交通体系。
五、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地铁车站设备监控系统EMCS分为中央级、车站级和就地级三级对车站设备进行监控。在中央级和车站级进行系统管理,车站设备监控系统对全线各个车站的通风空调系统设备、给排水设备、自动扶梯、电梯、车站公共区照明、广告照明、车站事故照明电源、屏蔽门、人防密闭隔断门等车站设备进行全面有效的自动化监控及管理,确保设备处于高效、节能、可靠的最佳运行状态,创造一个舒适的地下环境。并能在火灾等灾害或阻塞事故状态下,更好地协调车站设备的运行,充分发挥各种设备应有的作用,保证乘客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7.通过施工组织设计,可以控制工程施工的进度,从而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
8.工程概预算可以通过计算工程量控制投资.
三、研究进度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第九周
第十周
第十一周
第十二周—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
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
开题报告。
设计资料及工程概况,包括设计依据,标准,理论和基本原则。
开挖方式选择及技术经济分析。
[23]Constructiondesignandmanagementsafetyregulationsinpractice—progressonimplementation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jectManagement,Volume18,Issue1,February2000,Pages33-40TonyBaxendale,OwainJones。
所以,从车站的适用性,安全性,识别性,舒适性以及经济性考虑,结合五里河周边地质环境出发来选用一个合理的施工方法。针对这些问题,我采用明挖法施工。明挖车站的适应性强,可以根据场地条件和使用要求灵活布置车站的平面和纵断面,到现在为止是软土地下工程最基本、最常用的施工方法。而且明挖法更适用客流量较大的车站,对于沈阳五里河车站正好适用,在车站里打算东、西各建一个安全出口,以防有事故发生。
[19]曾桂新.浅析地下水抗浮验算及抗浮措施[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4,40(2):116-117.
[20]张维秀,王雪飞等.地下水位与结构计算[J].工程技术,2009,11(4):26-29.
[21]张景花.地铁车站抗浮设计[J].山西建筑,2010,36(8):122-123.
[22]Designandconstructionofaconcretefloatingberth,EngineeringStructures,Volume18,Issue11,November1996,Pages837-841,P.Starr,D.A.Wainw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