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总线标准协议(中文版)
pcie物理层协议译文

PCie物理层协议译文
PCle的物理层协议是实现PCIe设备之间物理连接的部分,它负责传输数据比特流,并处理与物理连接相关的各种问题。
以下是PCIe物理层协议的译文:
PCle的物理层协议包括物理层传输(PHY) 和物理层配置(PCS)。
1.物理层传输(PHY) :负责在连接的两端之间传输数据。
它包括-一个发送器和一个接收器,以及与这些发送器和接收器相关联的配置和控制逻辑。
发送器将数据从协议层传输到物理媒体上,而接收器从物理媒体接收数据并将其传输到协议层。
2.物理层配置(PCS) :负责管理和配置物理层的行为。
它包括-些客存器和配置寄存器,这些寄存器和配置寄存器可以用于设置物理层的各种参数和特性。
此外,PCle的物理层协议还包括一些其他的组件和功能,如时钟管理和电源管理。
这些组件和功能对于确保PCle设备之间的可靠和高效的连接至关重要。
以上是PCle物理层协议的译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pcie处理层协议中文详解

pcie(PCI-Express)处理层协议中文详解处理层协议(transaction Layer specification)◆TLP概况。
◆寻址定位和路由导向。
◆i/o,memory,configuration,message request、completion详解。
◆请求和响应处理机制。
◆virtual channel(vc)Mechanism虚拟通道机制。
◆data integrity数据完整性。
一.TLP概况处理层(transaction Layer specification)是请求和响应信息形成的基础。
包括四种地址空间,三种处理类型,从下图可以看出在transaction Layer 中形成的包的基本概括。
一类是对i/o口和memory的读写包(TLPS:transaction Layers packages),另一类是对配置寄存器的读写设置包,还有一类是信息包,描述通信状态,作为事件的信号告知用户。
对memory 的读写包分为读请求包和响应包、写请求包(不需要存储器的响应包)。
而i/o类型的读写请求都需要返回I/O口的响应包,configuration包对配置寄存器的读写请求也有响应包。
这些请求包还可以按属性来分就是:NP-non posted ,即请求需要返回completion的响应包;还有一种就是;poste,即不需要completion 返回响应包。
例如上面的存储器写入请求包和Message包都隶属于posted包。
包的主要格式结构如下:每种类型的包都有一定格式的包头(Tlp Header),根据不同的包的特性,还包括有效数据负荷(Data Payload)和tlp开销块(Tlp Digest)。
包头中的数据用于对包的管理和控制。
有效数据负荷域存放有效数据信息。
具有数据的TLP传递是有一定规则的:以DW为长度单位,发送端数据承载量不得超过“Device Control Register”中的“Max_Payload_Size”数值,接收端中,所接收到的数据量也不能超过接收端“Device Control Register”中的“Max_Payload_Size”数值。
PCIe协议相关资料要点

PCIe协议相关资料要点PCIe(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是一种计算机总线标准,用于连接计算机系统的外部设备。
它在现代计算机中广泛应用于图形卡、存储卡和扩展卡等设备的连接。
下面是PCIe协议的相关资料要点。
一、PCIe协议概述PCIe协议是一种高速串行通信协议,用于在计算机系统中传输数据。
它取代了传统的PCI总线,提供更高的带宽和更可靠的性能。
PCIe协议具有以下特点:1. 高速性能:PCIe协议支持多个通道和多个数据传输通路,并且每个通道都可以达到多Gbps的传输速度。
2. 点对点连接:PCIe协议采用点对点连接方式,每个设备都直接连接到主机,并且不会与其他设备共享带宽。
3. 热插拔支持:PCIe协议支持热插拔功能,可以在计算机运行时插入或拔出设备,而无需重新启动系统。
4. 多功率状态支持:PCIe协议支持多功率状态,可以有效地管理设备的能耗。
二、PCIe协议架构PCIe协议的架构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传输层。
每个层级都有不同的功能和责任。
1. 物理层(Physical Layer):物理层负责在发送和接收设备之间传输数据。
它定义了数据传输的电气特性、传输速度和功耗等参数。
2.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负责在发送和接收设备之间建立可靠的数据传输连接。
它通过发送和接收数据包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3.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传输层负责数据的路由和传输。
它根据设备的地址和标识符来确定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三、PCIe协议数据传输PCIe协议的数据传输分为读取和写入两种方式。
1. 读取(Read):读取是指从PCIe设备读取数据到主机内存。
读取传输由主机启动,并且主机提供要读取的目标地址。
读取过程中,设备将数据传输到主机内存中的指定地址。
2. 写入(Write):写入是指将数据从主机内存写入到PCIe设备。
pcie协议

pcie协议第一篇:PCIe协议概述PCIe是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 的缩写,是一种计算机总线标准,用于连接计算机内部各种组件和外部设备。
PCIe可以用于连接图形卡、网卡、声卡、存储设备、专用加速器等各种设备,是现代计算机系统中最常用的总线标准之一。
PCIe协议是为了解决传统PCI总线面临的瓶颈问题而提出的。
传统的PCI总线由于采用并行数据传输技术,在传输数据时存在严重的时序问题和信号完整性问题,随着计算机系统的发展,越来越难以满足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PCI-SIG(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Special Interest Group)组织推出了PCIe协议,这种协议采用串行数据传输技术,在数据传输速度、可扩展性、信号完整性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
PCIe协议定义了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等四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相应的协议规范。
其中,物理层规范定义了PCIe总线的物理连线方式、电气特性和传输速率等信息;数据链路层规范定义了数据的帧格式、编码方式和错误检测等信息;传输层规范定义了总线控制、数据流控制和仲裁协议等信息;应用层规范定义了各种设备和驱动程序在PCIe 总线上的交互方式。
PCIe协议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同时还具有可扩展性和灵活性等优点。
随着计算机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PCIe协议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二篇:PCIe协议的物理层PCIe协议的物理层是指PCIe总线物理层协议规范,在PCIe总线系统中,物理层主要是用来定义总线的物理连线方式、电气特性和传输速率等信息。
PCIe协议中规定了四种不同的物理层规范,分别是PCIe 1.0、PCIe 2.0、PCIe 3.0和PCIe 4.0。
PCIe 1.0是最初的版本,采用8b/10b编码方式,传输速率最高可达250MB/s。
pcie,协议,中文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pcie,协议,中文篇一:pcie学习资料whitepaper了解pciexpress的基本工作原理synopsys产品市场营销经理scottknowlton20xx年9月从并行转向串行pciexpress(或称pcie),是一项高性能、高带宽,此标准由互连外围设备专业组(pci-sig)制订,用于替代pci、pciextended(pci-x)等基于总线的通讯体系架构以及图形加速端口(agp)。
转向pcie主要是为了实现显著增强系统吞吐量、扩容性和灵活性的目标,同时还要降低制造成本,而这些都是基于总线的传统互连标准所达不到的。
pciexpress标准在设计时着眼于未来,并且能够继续演进,从而为系统提供更大的吞吐量。
第一代pcie规定的吞吐量是每秒2.5千兆比特(gbps),第二代规定的吞吐量是5.0gbps,而最近公布pcie3.0标准已经支持8.0gbps的吞吐量。
在pcie标准继续充分利用最新技术来提供不断加大的吞吐量的同时,采用分层协议也便于pci向pcie的演进,并保持了与现有pci应用的驱动程序软件兼容性。
虽然最初的目标是计算机扩展卡以及图形卡,但pcie目前也广泛适用于涵盖更广的应用门类,包括网络组建、通信、存储、工业电子设备和消费类电子产品。
本白皮书的目的在于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pciexpress以及成功pcie成功应用。
pciexpress基本工作原理拓扑结构本节介绍了pcie协议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当今系统中实现和支持pcie协议所需要的各个组成部分。
本节的目标在于提供pcie的相关工作知识,并未涉及到pcie协议的具体复杂性。
pcie的优势就在于降低了复杂度所带来的成本。
pcie属于一种基于数据包的串行连接协议,它的复杂度估计在pci并行总线的10倍以上。
之所以有这样的复杂度,部分是由于对以千兆级的速度进行并行至串行的数据转换的需要,部分是由于向基于数据包实现方案的转移。
(完整版)PCIe协议相关资料

1.PCIe简介PCI-Express是最新的总线和接口标准,它原来的名称为“3GIO”,是由英特尔提出的,很明显英特尔的意思是它代表着下一代I/O接口标准。
交由PCI-SIG(PCI特殊兴趣组织)认证发布后才改名为“PCI-Express”。
这个新标准将全面取代现行的PCI和AGP,最终实现总线标准的统一。
它的主要优势就是数据传输速率高,目前最高可达到10GB/s以上,而且还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PCI Express也有多种规格,从PCI Express 1X到PCI Express 16X,能满足现在和将来一定时间内出现的低速设备和高速设备的需求。
能支持PCI Express的主要是英特尔的i915和i925系列芯片组。
PCI Express(以下简称PCI-E)采用了目前业内流行的点对点串行连接,比起PCI以及更早期的计算机总线的共享并行架构,每个设备都有自己的专用连接,不需要向整个总线请求带宽,而且可以把数据传输率提高到一个很高的频率,达到PCI所不能提供的高带宽。
相对于传统PCI总线在单一时间周期内只能实现单向传输,PCI-E的双单工连接能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和质量,它们之间的差异跟半双工和全双工类似。
PCI-E的接口根据总线位宽不同而有所差异,包括X1、X4、X8以及X16,而X2模式将用于内部接口而非插槽模式。
PCI-E规格从1条通道连接到32条通道连接,有非常强的伸缩性,以满足不同系统设备对数据传输带宽不同的需求。
此外,较短的PCI-E卡可以插入较长的PCI-E插槽中使用,PCI-E接口还能够支持热拔插,这也是个不小的飞跃。
PCI-E X1的250MB/秒传输速度已经可以满足主流声效芯片、网卡芯片和存储设备对数据传输带宽的需求,但是远远无法满足图形芯片对数据传输带宽的需求。
因此,用于取代AGP接口的PCI-E 接口位宽为X16,能够提供5GB/s的带宽,即便有编码上的损耗但仍能够提供约为4GB/s左右的实际带宽,远远超过AGP 8X的2.1GB/s的带宽。
PCI 中文资料

1.1外围的目的DM646x PCI模块允许通信的设备兼容的PCI本地总线规范通过一个32位的地址/数据总线速度高达33 MHz至66 MHz (2.3版本)(为DM6467T器件)。
1.2 产品特点➢PCI本地总线规范(修订版2.3)兼容;➢单功能PCI接口➢32比特地址数据总线宽度➢操作高达33兆赫和高达66 MHz的(为DM6467T设备只)➢优化的爆破行为支持系统的高速缓存行的大小为16 ,32 ,64和128字节➢PCI是只能访问ARMPCI作为一个PCI从设备的配置周期和内存周期。
它也可以作为一个PCI主设备的配置周期,IO周期,和内存访问到其他设备。
作为一个从设备,PCI包括以下功能:➢响应为32位代理中DEVSEL时序(单个等待状态的访问)➢直接支持的内存读取,内存读取多个,内存读线,存储器写,配置读和配置写交易➢别名存储器写和无效的内存写入命令➢支持可变长度的突发传输到高速缓存线存储器读线交易➢支持无限长度的突发传输内存读取多个和存储器写交易➢支持单数据阶段的传输断开存储器读,配置阅读配置写交易➢支持都直接或超时被迫延迟交易的存储器读,存储器读线,和内存读取多个交易➢支持的内存张贴写交易➢支持最多到6基地址寄存器(PCIBAR0 - PCIBAR5的)➢支持可编程的高速缓存行的大小为4 ,8 ,16 ,32 ,64 ,或128字节➢端口设置配置空间寄存器为特定的值后复位作为主设备,PCI包括以下功能:➢作为32位代理的交易开始➢配置读,写,读,写IO ,IO配置内存读取,内存支持读线,内存读取多个,存储器写,存储器写和无效PCI总线命令➢支持的突发传输阶段有256个数据存储器读线,内存读取多个,和内存写入交易➢内存,支持单数据阶段的传输读取交易➢自动选择存储器读,存储器读线,和内存读取多个基于请求的事务的长度和高速缓存行的大小➢PCI_IRDY信号一个时钟周期后PCI_FRAME信号被释放。
pci总线标准协议

pci总线标准协议PCI总线标准协议。
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总线是一种用于连接外部设备和主板的总线标准,它是一种高速、并行的总线结构,可以支持多种设备的连接。
PCI总线标准协议是为了规范PCI总线的通信协议而制定的,它规定了PCI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数据传输规范和电气特性等,对于PCI设备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PCI总线标准协议规定了PCI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
PCI设备之间的通信是通过地址、数据和控制信号进行的,协议规定了这些信号的传输方式和时序要求,确保了设备之间的正常通信。
同时,协议还规定了总线仲裁、数据传输和中断请求等机制,保证了多个设备之间的协调工作。
其次,PCI总线标准协议规定了数据传输的规范。
在PCI总线上,数据传输是通过读写操作进行的,协议规定了数据传输的时序、速率和错误检测等要求,保证了数据的可靠传输。
此外,协议还规定了总线的带宽分配和数据缓冲机制,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
另外,PCI总线标准协议还规定了PCI设备的电气特性。
由于PCI总线是一种并行总线,对于信号的电平和时序要求非常严格,协议规定了总线上信号的电气特性,包括电压、电流和信号波形等,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并且不会对其他设备造成干扰。
总的来说,PCI总线标准协议是对PCI总线通信协议的规范,它规定了PCI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数据传输规范和电气特性等,保证了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
在实际应用中,遵循PCI总线标准协议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也为设备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统一的标准,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总的来说,PCI总线标准协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规范,它为PCI设备的设计、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统一的标准,保证了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
在实际应用中,遵循PCI总线标准协议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也为设备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统一的标准,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4.2 PCI总线信号定义在一个PCI应用系统中,如果某设备取得了总线控制权,就称其为"主设备";而被主设备选中以进行通信的设备称为"从设备"或"目标节点''。
对于相应的接口信号线,通常分为必备的和可选的两大类,为了进行数据处理、寻址、接口控制、仲裁等系统功能, PCI接口要求作为目标的设备至少需要47条引脚,若作为主设备则需要49条引脚。
下面对主设备与目标设备综合考虑,并按功能分组将这些信号表示在图8.19中。
其中,必要的引脚在左边,任选的引脚在右边。
一.信号类型说明图8.19 PCI引脚示图为了叙述方便,将PCI信号按数传方向及驱动特性划分为五种类型,各种类型的规定 如下:in:输入信号。
out:输出驱动信号。
t/s:表示双向三态输入/输出驱动信号。
s/t/s:持续三态(Sustained Tri-State),表示持续的并且低电平有效的三态信号。
在某一时刻只能属于一个主设备并被其驱动。
这种信号从有效变为浮空(高阻状态)之前必须保证使其具有至少一个时钟周期的高电平状态。
另一主设备要想驱动它,至少要等到该信号的原有驱动者将其释放(变为三态)一个时钟周期之后才能开始。
同时,如果此信号处于持续的非驱动状态时,在有新的主设备驱动它之前应采取上拉措施,并且该措施必须由中央资源提供。
o/d:漏极开路(Open Drain)可作线或形势允许多个设备共同使用,二. PCI总线信号定义PCI总线的信号线共有100根,下面按功能分组进行说明。
1.系统引线CLK in:时钟输入,为所有PCI上的接口传送提供时序。
其最高频率可达66MHz,最低频率一般为0(DC),这一频率也称为PCI的工作频率。
对于PCI的其他信号,除、、、之外,其余信号都在CLK的上升沿有效(或采样)。
in:复位,用来使PCI专用的特性寄存器和定时器相关的信号恢复规定的初始状况。
每当复位时, PCI的全部输出信号一般都应驱动到第三态。
2.地址和数据引线AD0~AD31 t/s:地址、数据多路复用的输入/输出信号。
在有效时,是地址周期;在和同时有效时,是数据周期。
一个PCI总线的传输中包含了一个地址信号周期和一个(或多个)数据周期。
PCI总线支持突发方式的读写功能。
地址周期为一个时钟周期,在该周期中AD0~AD31线上含有一个32位的物理地址。
对于I/O操作,它是一个字节地址;若是存储器操作和配置操作,则是双字地址。
在数据周期, AD0~AD7为最低字节, AD24~AD31为最高字节。
当有效时,表示写数据稳定有效,有效表示读数据稳定有效。
~3 t/s:总线命令和字节使能多路复用信号线。
在地址周期内,这四条线上传输的是总线命令;在数据周期内,传输的是字节使能信号,用来表示在整个数据期中, AD0~AD31上哪些字节为有效数据。
3.接口控制信号s/t / s:帧周期信号。
由当前主设备驱动,表示一次访问的开始和持续时间。
无效时,是传输的最后一个数据周期。
s / t / s:主设备准备好信号。
该信号有效表明发起本次传输的设备(主设备)能够完成一个数据期。
它要与配合使用,当这两者同时有效时,才能进行完整的数据传输,否则即为等待周期。
在写周期,该信号有效时,表示有效的数据信号已在AD0~AD31中建立;在读周期,该信号有效时,表示主设备已做好接收数据的准备。
s/t/s:从设备准备好信号。
该信号有效表示从设备已做好完成当前数据传输的准备工作,此时可进行相应的数据传输。
同样,该信号要与配合使用,这两者同时有效数据才能进行完整传输。
在写周期内该信号有效表示从设备已做好了接收数据的准备。
在读周期内,该信号有效表示有效数据已被送入AD0~AD31中,同理, 和的任何一个无效时都为等待周期。
s / t / s:停止数据传送信号,该信号由从设备发出。
当它有效时,表示从设备请 求主设备终止当前的数据传送。
s / t / s:锁定信号。
是由PCI总线上发起数据传输的设备控制的,如果有几个不同的设备在使用总线,但对信号的控制权只属于一个主设备(由信号标定)。
当信号有效时,表示驱动它的设备所进行的操作可能需要多个传输才能完成,如果对某一设备具有可执行的存储器,那么它必须能实现锁定,以便实现主设备对该存储器的完全独占性访问。
对于支持 锁定的目标设备,必须能提供一个互斥访问块,且该块不能小于16 个字节。
连接系统存储器的主桥路也必须使用。
IDSEL in:初始化设备选择信号。
在参数配置读写传输期间,用作片选信号。
s/t/s:设备选择信号,由从设备驱动,该信号有效时,表示驱动它的设备已成为当前访问的从设备。
它有效表明总线上的某一设备已被选中。
4.仲裁信号t/s:总线请求信号。
该信号一旦有效即表示驱动它的设备要求使用总线。
它是一个点到点的信号线,任何主设备都应有自己的信号。
t /s:总线允许信号。
用来向申请占用总线的设备表示其请求已获批准。
这也是一 个点到点的信号线,任何主设备都应有自己的信号。
5.错误报告信号为了能使数据可靠、完整地传输,PCI局部总线标准要求所有挂于其上的设备都应具有错误报告线。
s / t / s:数据奇偶校验错误报告信号,但是该信号不报告特殊周期中的数据奇偶 错。
一个设备只有在响应设备选择信号和完成数据期之后,才能报告一个。
对于每个数据接收设备,如果发现数据有错误,就应在数据收到后的两个时钟周期将 激活。
该信号的持续时间与数据期的多少有关,如果是一个数据期,则最小持续时间为一 个时钟周期;若是一连串的数据期并且每个数据期都有错,那么的持续时间将多于一个时钟周期。
由于该信号是持续的三态信号,所以该信号在释放前必须先驱动为高电平。
另外,对数据奇偶错的报告不能丢失也不能推迟。
o/d:系统错误报告信号。
该信号用于报告地址奇偶错,特殊命令序列中的数据奇偶错,以及其他可能引起灾难性后果的系统错误。
是漏极开路信号,由返遣错误的单元驱动,在一个PCI时钟内有效。
信号的发出和时钟同步,因而满足总线上所有其他信号的建立时间和保持时间的要求。
6.中断信号中断在PCI总线上是可选用的,低电平有效,用漏极开路方式驱动。
同时,此类信号的建立和撤销是与时钟不同步的。
PCI为每一个单功能设备定义一根中断线。
对于多功能设备或连接器,最多可有4条中断线。
对于单功能设备,只能使用,其余3条中断线无意义。
PCI局部总线有四条中断线,定义如下:o/d:中断A,用于请求一次中断。
o/d:中断B,用于请求一次中断并只在多功能设备上有意义。
o/d:中断C,功能同中断B。
o/d:中断D,功能同中断B。
多功能设备上的任何一种功能都能连到任何一条中断线上。
中断寄存器决定该功能用哪一条中断线去请求中断。
如果一个设备只用一条中断线,则这条中断线就称为INTA,如果该设备用了两条中断线,那么它们就称为INTA和INTB,依此类推。
对于多功能设备,可以是所有功能用一条中断线,也可以是每种功能有自己的一条中断线,还可以是上两种情况的综合,一个单功能设备不能用一条以上的中断线去申请中断。
系统供应商在对PCI连接器的各个中断信号和中断控制器进行连接时,其方法是随意的,可以是线或方式、程控电子开关方式,或者是二者的组合,这就是说,设备驱动程序对于中断共享事先无法作出任何假定,即它必须能够给任何逻辑设备提供中断。
7.高速缓存(Cache)支持信号为了使具有可缓存功能的PCI存储器能够和贯穿写(Write-Through)或回写(Write- Back)的Cache相配合工作,可缓存的PCI存储器应该能实现两条高速缓存支持信号作为 输入。
如果可缓存的存储器位于PCI总线上,那么连接回写式Cache和PCI的桥路必须要利用两条引脚,且作为输出,而连接贯穿写式Cache的桥只需要实现一个信号。
上述两个信号的定义如下:in/out:双向试探返回信号(Snoop Backoff)。
当其有效时,说明对某修改行的一次命中,所访问的数据为无效数据。
当无效而SDONE有效时,说明PCI发起方正在访问存储器的有效行并可进行高速缓存的操作。
SDONE in/out:监听完成信号(Snoop Done),表明对处理器Cache对主存的监听状态。
当其无效时,说明监听仍在进行,否则表示监听已经完成。
8. 64位总线扩展信号如果要进行64位扩展,以下信号都要使用。
AD32~AD63 t / s:扩展的32位地址和数据多路复用线,在地址周期(如果使用了双地址周期DAC 命令且有效时)这32条线上含有64位地址的高32位,否则它们是保留的;在数据周期,当和同时有效时,这32条线上含有高32位数据。
~7 t/s:总线命令和字节使能多路复用信号线。
在数据周期,若和同时有效时,该4条线上传输的是表示数据线上哪些字节是有意义的字节使能信号。
如对应第4个字节,对应第5个字节。
在地址周期内,如果使用了DAC命令且信号有效,则表明~7上传输的是总线命令,否则这些位是保留的且不确定。
s / t/s: 64位传输请求。
该信号由当前主设备驱动,表示本设备要求采用64位通路传输数据。
它与有相同的时序。
s / t / s: 64位传输认可。
表明从设备将用64位传输。
此信号由从设备驱动,并且和具有相同的时序。
PAR64 t/s:奇偶双字节校验。
是AD32~AD63和~7的校验位。
当有效且~3上是DAC命令时, PAR64将在初始地址周期之后一个时钟周期有效,并在DAC命令的第二个地址周期后的一个时钟周期失效。
当和同时有效时,PAR64在备数据期内稳定有效,并且在或发出后的第一个时钟处失效。
PAR64信号一旦有效,将保持到数据周期完成之后的一个时钟周期。
该信号与AD32~AD63的时序相同,但延迟一个时钟周期。
该信号线在任何给定的总线周期内应保证连同AD32~AD63和~7在内的所有信号线上的“1”的个数为偶数(偶校验)或者为奇数(奇校验)。
在发送时产生而在接收时进行校验。
8.4.3 PCI总线的操作※总线命令※命令使用规则※ PCI总线协议※ PCI总线的数据传输过程一.总线命令总线命令是由主设备发向从设备,其作用是规定主、从设备之间的传输类型,它出现 于地址周期的3上。
这里的主设备是指通过仲裁而获得总线控制权的设备;从设备是指由:~3上命令及AD0~A 上的地址所选中的目标设备。
表8.1给出了总线编码及类型说明。
其中,命令编码中的1表示高电平,0表示低电平。
1.中断应答命令中断应答命令是一个读命令,执行主设备从申请中断的从设备中读回中断矢量的操作。
2.特殊周期命令该命令为PCI总线提供了一个简单的信息广播机制,通报处理器的状态或在各个从设备之间传递信息。
表8.1 总线命令表3.I/O读命令该命令用来从一个映射到I/O地址空间的设备中读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