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新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2012)

合集下载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图书馆服务资源、服务效能、服务宣传、服务监督与反馈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县(市)级以上公共图书馆。

街道、乡镇级公共图书馆以及社区、乡村和社会力量办的各类公共图书馆基层服务点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001.1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 13191信息与文献图书馆统计(GB/T 131912009,ISO 2789:20()6,IDT)建标108—2008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建标[2008]74号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公共图书馆public library由各级人民政府投资兴办、或由社会力量捐资兴办的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图书馆,是具有文献信息资源收集、整理、存储、传播、研究和服务等功能的公益性公共文化与社会教育设施。

3.2公共图书馆服务public library service公共图书馆通过各类资源和自身专业能力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对知识、信息及相关文化活动需求的工作。

3.3服务资源service resources公共图书馆在开展服务过程中所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主要包含了硬件资源、人力资源、文献资源和经费资源。

3.4服务效能service efficiency公共图书馆投入的各项资源在满足读者和用户需求中体现的能力和效率。

3.5区域服务人口数regional service population各级公共图书馆所在行政区域的常住人口数。

3.6呈缴本legal deposit copy根据有关法律或法令规定,出版单位根据法律规定,免费向法律指定的图书馆所缴存的出版物。

3. 7文献提供document supply图书馆或其他文献收藏机构根据读者要求,利用互联网、电子邮件、邮递等方式为本地或异地的读者直接提供所需原本文献和复制文献的服务形式,也可称文献传递。

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管理制度

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管理制度

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管理制度一、引言公共图书馆是社会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广大读者提供知识和信息的获取渠道。

为了规范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提升读者满意度,制定本《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管理制度》。

二、服务准则1. 平等公正:公共图书馆应以平等和公正的原则对待所有读者,不论其身份、年龄、性别、种族、宗教或政治信仰。

2. 尊重隐私:公共图书馆应尊重读者的个人隐私权,不得泄露其借阅记录和个人信息。

3. 服务友好: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友善和蔼,有耐心地解答读者的问题,并提供专业的参考咨询服务。

4. 敬业负责: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

5. 安全维护:公共图书馆应保障读者和馆内财产的安全,提供安全的阅读环境。

三、服务内容1. 图书借阅:公共图书馆应提供多样化的图书资源,并建立高效的借阅管理系统,便利读者的借阅需求。

2. 图书馆藏:公共图书馆的图书馆藏应覆盖广泛的学科领域,涵盖不同读者的兴趣和需求。

3. 阅览服务:公共图书馆应提供安静、舒适的阅览环境,并提供阅览辅助设施,如桌椅、照明设备等。

4. 电子资源服务:公共图书馆应提供电子图书、数据库、期刊等电子资源,满足读者的在线学习和研究需求。

5. 咨询服务:公共图书馆应提供参考咨询服务,帮助读者解答疑问,引导读者进行学术研究或获取所需信息。

6. 学习活动:公共图书馆应定期举办学习活动,如讲座、培训班、展览等,促进读者的知识共享和学术交流。

四、服务流程1. 注册办卡:读者在使用公共图书馆服务前,需办理借阅卡并提供真实的个人信息。

2. 借还图书:读者可通过自助借还书机或服务台完成借书、还书等相关手续。

3. 借阅期限:公共图书馆应设定合理的借阅期限,并提供图书续借、预约等服务,方便读者的阅读需求。

4. 罚款管理:公共图书馆应建立适当的罚款制度,以激励读者按时归还图书,同时保障图书馆资源的公平利用。

五、服务评估1. 读者满意度调查:公共图书馆应定期进行读者满意度调查,掌握读者对服务质量的评价和需求反馈。

现代图书馆的服务原则与服务内容

现代图书馆的服务原则与服务内容

现代图书馆的服务原则与服务内容现代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和学习的场所,在满足公众阅读需求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其社会和文化功能。

为了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现代图书馆秉承着一系列服务原则,并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内容。

一、服务原则1. 平等互惠:现代图书馆坚持平等互惠的原则,即为所有读者提供公正、开放、个性化的服务。

无论读者的身份、文化背景或求知目的如何,都应受到公平对待。

2. 多元包容:现代图书馆致力于提供多种形式和内容的阅读材料,能够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不管是纸质图书、电子书籍、期刊、报纸还是音频、视频资源,图书馆都应提供一站式服务。

3. 及时高效:图书馆服务必须反应迅速,高效率地满足读者需求。

办证、借还书、咨询、参加活动等服务环节都应尽可能地节约时间,让读者享受便捷的图书馆体验。

4. 个性化定制:图书馆要充分了解读者需求,精心设计个性化的服务方案。

通过读者问卷调查、信息收集和分析等手段,为读者提供符合个人兴趣和需求的阅读推荐、活动策划等个性化服务。

5. 可持续发展:现代图书馆还要关注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提倡绿色环保、数字化服务,降低对纸张的依赖,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传播阅读文化,推进城市文化建设。

二、服务内容1. 自助借还书服务:现代图书馆提供自动借还书设备,读者可通过自助借书机进行借还书操作,不再依赖人工服务。

该服务方便快捷,有效减轻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负担。

2. 信息咨询服务:图书馆设置信息咨询台或提供网上咨询平台,为读者解答疑问。

无论是关于图书馆的政策规定,还是对特定学科领域的咨询,图书馆应提供专业、详尽的回答,指导读者获取所需信息。

3. 文献检索与借阅服务:图书馆提供文献检索与借阅服务,读者可通过图书馆自己的数据库或合作机构的资源库进行文献检索,并借阅所需的学术文献。

图书馆还会不定期更新书籍和期刊的采购情况,保持馆藏资源的丰富性和时效性。

4. 数字资源服务:现代图书馆积极采用数字化技术,为读者提供电子书籍、期刊、报纸等数字资源。

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与规范

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与规范

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与规范第一章总则 (4)1.1 制定目的与依据 (4)1.2 适用范围 (4)1.3 服务原则 (4)第二章图书馆设施与环境 (5)2.1 设施配置 (5)2.1.1 基本设施 (5)2.1.2 辅助设施 (5)2.1.3 技术设施 (5)2.2 环境优化 (5)2.2.1 室内环境 (5)2.2.2 室外环境 (6)2.3 安全保障 (6)2.3.1 人身安全 (6)2.3.2 财产安全 (6)第三章图书资源建设 (6)3.1 资源采购 (6)3.1.1 采购原则 (6)3.1.2 采购方式 (7)3.1.3 采购流程 (7)3.2 资源分类与编目 (7)3.2.1 分类原则 (7)3.2.2 分类方法 (7)3.2.3 编目要求 (8)3.3 资源维护与更新 (8)3.3.1 维护措施 (8)3.3.2 更新策略 (8)第四章读者服务 (8)4.1 读者权益保障 (8)4.1.1 读者权益保障原则 (8)4.1.2 读者权益保障内容 (8)4.2 读者咨询与指导 (9)4.2.1 读者咨询服务 (9)4.2.2 读者咨询内容 (9)4.2.3 读者指导服务 (9)4.3 读者活动与培训 (9)4.3.1 读者活动 (9)4.3.2 读者培训 (9)4.3.3 培训方式 (9)第五章借阅服务 (10)5.1 借阅规则 (10)5.1.2 借阅数量 (10)5.1.3 借阅期限 (10)5.1.4 借阅费用 (10)5.1.5 借阅范围 (10)5.2 借阅流程 (10)5.2.1 读者注册 (10)5.2.2 查询图书 (10)5.2.3 借阅图书 (10)5.2.4 还书手续 (10)5.3 借阅管理与监督 (10)5.3.1 借阅数据管理 (10)5.3.2 借阅环境管理 (11)5.3.3 借阅秩序管理 (11)5.3.4 借阅服务监督 (11)第六章信息咨询服务 (11)6.1 咨询服务内容 (11)6.1.1 信息咨询服务主要包括文献检索、知识咨询、专题调研、情报分析、读者指导等服务内容。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公共图书馆是社会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市民获取知识、文化和娱乐的重要场所。

为了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图书馆服务,特制定以下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一、入馆规定1. 凡持有效身份证明的市民,可以免费进入图书馆阅览。

2. 严禁吸烟、饮食、喧哗、打闹等影响他人阅读和休息的行为。

3. 入馆时,请自觉出示有效身份证明,并接受安全检查。

二、借阅规定1. 凡持有效身份证明的读者,可以借阅图书馆馆藏图书。

2. 馆内书刊的借阅期限为30天,可续借一次;续借后的归还期限为30天。

3. 每次借书馆限制的数量为10本,借书期限届满后需归还原书后方可借书。

4. 借书期满未归还的读者,将暂停借书、阅览、续借等服务直至归还为止。

5. 对于滥用借书权限、恶意损坏图书等行为,将按照规定进行处理,情节严重者将被列入黑名单。

三、阅览规定1. 阅览室内请保持安静,不得喧哗、打闹,以免影响他人。

2. 阅览室内禁止吸烟、饮食。

3. 阅览室内不得随意移动或破坏已布置的桌椅、设备等。

4. 阅览室内不得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发出声音,如需使用,请调至静音或震动模式。

四、图书馆设施规定1. 公共图书馆内的设施、设备等应正确使用,不得私自调节、移动或损坏。

2. 公共图书馆的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应合理使用,遵守使用规定,并按时归还或缴纳相应费用。

五、参加活动规定1. 公共图书馆举办的各类活动,读者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自愿参加。

2. 参加活动的读者应准时到达指定地点参加活动,遵守活动的规定和要求。

3. 活动期间,禁止随意离场或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以免影响其他参与者。

六、公共秩序规定1. 严禁在图书馆内进行赌博、贩卖黄色书刊、淫秽物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2. 严禁在图书馆内进行任何形式的宣传、搞噪音、骚扰、辱骂他人等干扰公共秩序的行为。

七、个人卫生规定1. 入馆前请自觉清洁双手,保持个人卫生。

2. 严禁在图书馆内大声咳嗽、打喷嚏等不文明行为。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公共图书馆是人们获取知识、提高素质、进行学习研究的重要场所,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提高服务质量,公共图书馆需要制定相应的服务规范。

以下是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的主要内容:一、开馆时间公共图书馆应设立合理的开馆时间,以便满足读者的需求。

开馆时间应根据社会对文化知识的需求确定,并及时在馆内、馆外公示。

二、内外环境1. 图书馆应保持整洁、明亮的环境,提供优雅的阅读氛围;2. 图书馆应配备合适的座位和阅览桌,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3. 图书馆应配备充足的照明设备,确保读者可以正常阅读。

三、服务态度1. 图书馆工作人员应热情有礼,为读者提供周到的服务;2. 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能够帮助读者解决问题;3. 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对读者提出的咨询、借阅等需求做出快速、准确的回应;4. 图书馆应制定服务规范,明确服务方式和服务质量标准;5. 图书馆应设立意见箱或服务评价渠道,接受读者的意见和建议。

四、馆藏资源1. 图书馆应按照需要购买、添置图书,丰富馆藏资源;2. 图书馆应将新书及时陈列,供读者借阅;3. 图书馆应定期检索破损、过旧的图书,及时淘汰并更新;4. 图书馆应提供多种形式的资源,如电子图书、音像资料等。

五、借阅管理1. 图书馆应建立有效的借阅管理系统,确保读者方便借阅和归还图书;2. 图书馆应提供合适的借阅时长,并适时延长借阅期限;3. 图书馆应提醒读者归还到期图书,并严格管理逾期归还的读者;4. 图书馆应设立适当的借阅额度,保证大部分读者可以正常借阅。

六、活动服务1. 图书馆应定期开展读书分享、讲座、展览等活动,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交流平台;2. 图书馆应与社区、学校等机构合作,举办有针对性的活动,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3. 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等平台,宣传活动信息,吸引更多读者参与。

以上是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的主要内容,通过制定和执行这些规范,可以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为推动社会文化进步做出贡献。

图书馆服务行为规范

图书馆服务行为规范

图书馆服务行为规范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和文化的殿堂,其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读者的体验和知识的获取。

为了提供优质、高效、文明的服务,图书馆工作人员应遵循一系列的服务行为规范。

一、服务态度1、热情友好工作人员应以热情、友好的态度迎接每一位读者,主动微笑、打招呼,让读者感受到温暖和欢迎。

无论是新读者还是常客,都应一视同仁,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尊重。

2、耐心细致在解答读者的咨询和帮助读者查找资料时,要保持耐心,认真倾听读者的需求,不打断、不推诿。

对于复杂的问题,要逐步引导读者理清思路,细致地为其提供解决方案。

3、积极主动工作人员应主动关注读者的需求,及时提供帮助和服务。

例如,发现读者在寻找书籍时面露困惑,应主动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协助;在新书上架时,主动向读者推荐相关的热门书籍。

二、服务语言1、文明礼貌使用文明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等,避免使用粗俗、生硬的语言。

语气要温和、亲切,音量适中,语速适中,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

2、准确规范表达要准确清晰,避免使用模糊、含混的词汇。

对于图书馆的专业术语和规则,要向读者解释清楚,确保读者能够理解。

3、尊重隐私在与读者交流时,要尊重读者的隐私,不随意打听读者的个人信息,对于读者的借阅记录等信息要严格保密。

三、服务形象1、着装整洁工作人员应穿着整洁、得体的服装,佩戴工作牌,展现出专业、规范的形象。

服装应符合图书馆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避免穿着过于随意或夸张。

2、仪态端庄保持良好的仪态,站立时挺直腰板,坐姿端正,行走时步伐稳健。

不做与工作无关的动作,如玩手机、打哈欠、伸懒腰等。

3、精神饱满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展现出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

不将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影响服务质量。

四、服务流程1、借阅服务(1)熟悉馆藏资源工作人员应熟悉图书馆的馆藏分布、图书分类和检索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为读者找到所需的书籍。

(2)办理借阅手续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为读者办理借阅手续,认真核对读者的身份信息和借阅记录,确保借阅过程的准确无误。

面向《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修订的中英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比较研究

面向《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修订的中英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比较研究

总第133期K家圖書語学珂面向《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修订的中英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比较研究*赵媛胡怡婷摘要在新时期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已经转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颁布施行已有八年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下称《规范》)的修订势在必行。

为此,本文基于适应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三个原则,对中英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进行全面比较分析,总结两国标准的异同,探究差异的原因,并对其优劣势进行分析。

最后,基于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求,提出未来《规范》修订的四个启示,即:将《规范》体系框架从层级式向列举式转变,将“为图书馆建立绩效测评工具”写入标准制定及拟实现的目标中,在各项具体标准中努力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动态修订机制纳入《规范》管理体系。

表2。

参考文献19。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服务规范比较研究英国A Comparative Study on Public Library Service Standards between China and UK Facing the Revision of Public Library Service SpecificationsZhao Yuan Hu YitingAbstract:In the context that the principal contraction facing Chinese society in the new era has evolved,it is necessary to update the Public Library Service Specifications which has been implemented for eight years.There­fore,based on three comparison principles,including adaptability,perceptiveness and maneuverability,this article compares China's standards with that of UK comprehensively,sums up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probes into the cause of the differences,and analyze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Finally,based on the demand of the social,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librarianship in the new era,four enlightenments for perfecting the Public Library Service Specifications are put forward,inclu­ding changing its framework from hierarchical to enumerated,writing"set a performance monitoring tool for public libraries"into the destination that the standards are trying to achieve,implementing the people-centered development concept in each specific indicator,and incorporating dynamic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into the Public Library Service Specifications.2tabs.19refs.Keywords:Public Library;Service Standard;Service Specification;Comparative Study;UK标准化建设是公共图书馆进行科学管理的根本保障,是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和平衡发展的基本要求和主要抓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图书馆服务资源、服务效能、服务宣传、服务监督与反馈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县(市)级以上公共图书馆。

街道、乡镇级公共图书馆以及社区、乡村和社会力量办的各类公共图书馆基层服务点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001·1标识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一部分:通用符号建标108-2008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建标[2008]74号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公共图书馆(public library)由各级人民政府投资兴办、或由社会力量捐资兴办的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图书馆,是具有文献信息资源收集、整理、存储、传播、研究和服务等功能的公益性公共文化与社会教育设施。

3·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努力建设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架构,其建设原则是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体现出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捷性的发展定位。

3·3 服务资源(service resources)公共图书馆在开展服务过程中所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主要包含了硬件资源、人力资源、文献资源和经费资源。

3·4 服务效能(service efficiency)公共图书馆投入的各项资源在满足读者和用户需求中体现的能力和效率。

3·5 区域服务人口数(regional service population)各级公共图书馆所在行政区域的常住人口数。

3·6 呈缴本( legal deposit copy)根据有关法律或法令规定,出版者每出版一本新书刊都要免费呈缴一定的样本给指定图书馆,这种制度称为呈缴本制度,所呈缴的样本为呈缴本。

3·7 文献提供(docum ent supply)也可称文献传递,是指图书馆或其他文献收藏机构根据读者要求,利用互联网、电子邮件、邮递等方式为本地或异地的读者直接提供所需原本文献和复制文献的服务形式。

4总则4·1为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公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改善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条件,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和管理效益,制定本标准。

4·2公共图书馆服务是指公共图书馆通过各类资源和自身专业能力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对知识、信息及相关文化活动需求的工作,其基本服务应当免费。

4·3公共图书馆服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就近、便捷、可选择、温馨的服务,不断改进服务质量,统筹兼顾服务资源、服务效能、服务宣传、服务监督与反馈,促进服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4公共图书馆服务对象包括所有公众。

应当注重培养少年儿童的阅读习惯,并努力满足残疾人、老年人、进城务工者、农村和偏远地区公众等的特殊需求。

4·5本标准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全国性统一标准,是检验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与管理的尺度,是评估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的依据。

4·6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与管理除执行本标准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

5服务资源5·1 馆舍建筑指标5·1·1公共图书馆设置布局应遵循普遍均等原则,选址要考虑服务半径、服务人口等因素,并应按建标[2008]74号———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执行。

服务人口是指公共图书馆服务范围内的常住人口。

为了保证读者阅览空间和图书馆为读者服务能力,总建筑面积、阅览室用房使用面积的比例、总阅览座位数应按建标108-2008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执行。

并为残障读者的无障碍服务提供必要的服务设施。

5·1·2建筑功能总体布局公共图书馆建筑功能总体布局应遵循以读者服务为中心,与图书馆的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相适应,做到分区明确、布局合理、流线通畅、安全节能、朝向和通风良好。

少年儿童阅览区应与成人阅览区分开,宜设置单独的出入口,有条件的可设室外少年儿童活动场地。

视障阅览室宜设在图书馆本体建筑与社会公共通道之间的平行层。

5·1·3电子信息设备5·1·3·1计算机公共图书馆应配备一定数量的计算机专供读者使用。

各级政府应支持图书馆配备与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信息技术设备。

所需计算机数量见表1。

表1 公共图书馆计算机设备配置及用途指标等级计算机总数量(台)其中:读者使用计算机数量(台)其中:OPAC计算机数量(台) 省级馆100以上60以上12以上地级馆60以上40以上8以上县级馆30以上20以上4以上注1:省级馆包含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级图书馆;地级馆包含地(市、地区、盟、州)级图书馆;县级馆包含县(市)级图书馆。

注2:OPAC(Online PublicAccessCatalogue)指在线公共检索目录。

5·1·3·2网络与宽带接入公共图书馆网络与宽带接入,是为读者提供网络信息服务的基础。

网络与带宽接入指标见表2。

表2 网络与带宽接入指标等级互联网接口局域网主干局域网分支省级馆≥100兆≥千兆≥百兆地级馆≥10兆≥千兆≥百兆县级馆≥2兆≥百兆≥百兆5·1·3·3信息节点信息节点指在馆内与局域网或互联网连接的计算机网络接口,阅览室的信息点设置应不少于阅览座位的30%,电子阅览室的信息点设置应多于阅览座位数。

有条件的可提供互联网无线网络接入服务。

5·2 人力资源5·2·1人员要求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受过专业训练、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在读者服务工作中应平等对待所有公众,尊重和维护读者隐私。

工作人员须挂牌上岗,仪表端庄,使用文明用语,热忱并努力为读者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服务。

5·2·2人员配备公共图书馆应配备数量适宜的工作人员。

具有相关学科背景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占在编人员的75%以上,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公共图书馆要配备熟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专业技术人员。

公共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是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并从事相关业务工作的人员:具有助理馆员等各类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有图书馆学专业(或图书情报专业)专科或以上学历;非图书馆学专业(或图书情报专业)专科或以上学历,须经过省级及以上学会(协会)、图书馆、大学院系举办的图书馆学专业(或图书情报专业)课程培训,培训课时不少于320学时并成绩合格。

5·2·3人员数量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数量的确定,应以所在区域服务人口数为依据。

每服务人口10000人~25000人应配备1名工作人员。

各级公共图书馆所需的人员数量的配备,还应兼顾服务时间、馆舍规模、馆藏资源数量、年度读者服务量等因素。

5·2·4教育培训公共图书馆应坚持实施针对全体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计划。

每年用于人员教育培训经费预算,应占职工年工资总额的1. 5% ~2. 5%。

年人均受教育培训时间应不少于72学时。

5·2·5志愿者队伍公共图书馆应导入志愿者服务机制,吸引更多图书馆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加入志愿者队伍。

5·3 文献资源5·3·1馆藏文献5·3·1·1文献采集原则馆藏文献资源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与日益增长的读者需求和本地区经济、文化与社会事业发展相适应;与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相一致;与本馆文献资源建设规划、采集方针及服务功能相匹配;有利于形成资源体系和特色;有利于促进区域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有利于积淀与丰富历史文献。

5·3·1·2馆藏文献总量馆藏文献包括印刷型文献、电子文献、缩微文献等。

公共图书馆应在确保印刷型文献入藏的基础上,逐步增加电子文献的品种和数量,并根据当地读者和居住的外籍人员的需求,积极配置相应的外文文献。

馆藏印刷型文献以图书、报刊合订本的册数计。

省级馆、地级馆、县级馆的入藏总量分别应达到135万册、24万册、4. 5万册以上,省、地、县级馆年人均新增藏量分别应达0. 017、0. 01、0. 006册以上。

馆藏电子文献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报刊、视听资料等,以品种数计。

省级馆、地级馆、县级馆的年入藏量分别应达到9000种、500种、100种以上。

5·3·1·3少数民族语言文献少数民族集聚地区的各级公共图书馆应承担该地区少数民族文字文献资料的收藏和服务的职能。

其他地区各级公共图书馆也应收藏与本地少数民族状况相适应的少数民族语言文献。

5·3·2呈缴本省级公共图书馆负有依法接受所在省(市)出版机构呈缴出版物和保存地方文献版本的职能。

呈缴本的入藏应符合本馆的文献入藏原则和范围,征集的品种、数量应达到地方正式出版物的70%以上。

5·3·3政府出版物公共图书馆应承担当地政府出版物的征集、保存与服务职能,设置政府公开信息查阅点,并做好服务工作。

5·3·4文献购置经费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购置经费由各级政府投入,专款专用,确保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正常开展。

省级馆年人均文献购置费应达到0. 52元以上;地级馆年人均文献购置费应达到0. 3元以上;县级馆年人均文献购置费应达到0. 18元以上。

文献购置经费应与财政收入的增长同步增加。

图书馆应在文献购置经费中安排电子文献购置经费,并根据馆藏结构和文献利用情况逐年提高或不断调整其与印刷型文献的比例。

6服务效能6·1 基本服务公共图书馆的基本服务是保障和满足公众的基本文化需求的服务,包括为读者免费提供多语种、多种载体的文献的借阅服务和一般性的咨询服务,组织各类读者活动以及其他公益性服务。

6·1·1服务时间公共图书馆应有固定的开放时间,双休日应对外开放。

其中省级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64小时;地级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60小时;县级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6小时。

各级独立建制的少年儿童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0小时。

6·1·2流动服务公共图书馆应通过流动站、流动车等形式,将文献外借服务和其他图书馆服务向社区、村镇等延伸,定期开展巡回流动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