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课件课件苏教版选修3
合集下载
最新-高中化学 专题二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运动》课件 苏教版选修3 精品

❖ 事实: 氢原子光谱是线状(而不是连续光谱); 原子没有湮灭。
氢原子光谱(原子发射光谱)
真空管中含少量H2(g),高压放电, 发出紫外光和可见光 → 三棱镜 → 不连续的线状光谱
4.波尔原子模型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把普朗克的相关理 论与卢瑟福的原子模型相结合,较好地解释了氢原 子光谱,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
当同一亚层轨道半充满、全充满以及 全空时,是比较稳定的。
全充满 p6 d10 f 14 半充满 p3 d 5 f 7 全空 p0 d 0 f 0
本课总结:
人类对原子结 构认识的历史
知 原子核外电子 识 运动特征排布
体
遵循的原理和 规则
系
原子核外电子 排布的表示式
能量最低原理
泡! 利不相容原理 洪特规则 电子排布式
卢瑟福认为原子 质量主要集中在 原子核上,电子 在原子核外空间 高速运动。
卢瑟福——原子之父
α粒子散射实验
连续光谱(自然界)
连续光谱(实验室)
电磁波连续光谱
经典电磁理论不能解释氢原子光谱:
❖ 经典电磁理论: 电子绕核作高速圆周运动, 发出连续电磁波→ 连续光谱, 电子能量↓ → 坠入原子核→原子湮灭
高中化学精品课件:专 题二第一单元《原子核 外电子运动》(苏教版
选修3)
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你知道吗?
1.原子是由哪些基本微粒构 成的?
2.构成原子的各种微粒是否 带有电荷?为什么原子是电 中性的?
3.构成原子的各种微粒在数 量上有什么规律?这些微粒 的体积和质量有什么特点?
课堂求知互动
一、原子结构的认识历史
1. 道尔顿原子型
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 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在 化学反应中保持本性不变。
氢原子光谱(原子发射光谱)
真空管中含少量H2(g),高压放电, 发出紫外光和可见光 → 三棱镜 → 不连续的线状光谱
4.波尔原子模型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把普朗克的相关理 论与卢瑟福的原子模型相结合,较好地解释了氢原 子光谱,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
当同一亚层轨道半充满、全充满以及 全空时,是比较稳定的。
全充满 p6 d10 f 14 半充满 p3 d 5 f 7 全空 p0 d 0 f 0
本课总结:
人类对原子结 构认识的历史
知 原子核外电子 识 运动特征排布
体
遵循的原理和 规则
系
原子核外电子 排布的表示式
能量最低原理
泡! 利不相容原理 洪特规则 电子排布式
卢瑟福认为原子 质量主要集中在 原子核上,电子 在原子核外空间 高速运动。
卢瑟福——原子之父
α粒子散射实验
连续光谱(自然界)
连续光谱(实验室)
电磁波连续光谱
经典电磁理论不能解释氢原子光谱:
❖ 经典电磁理论: 电子绕核作高速圆周运动, 发出连续电磁波→ 连续光谱, 电子能量↓ → 坠入原子核→原子湮灭
高中化学精品课件:专 题二第一单元《原子核 外电子运动》(苏教版
选修3)
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你知道吗?
1.原子是由哪些基本微粒构 成的?
2.构成原子的各种微粒是否 带有电荷?为什么原子是电 中性的?
3.构成原子的各种微粒在数 量上有什么规律?这些微粒 的体积和质量有什么特点?
课堂求知互动
一、原子结构的认识历史
1. 道尔顿原子型
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 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在 化学反应中保持本性不变。
高中化学2.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课件苏教版选修3

第十七页,共37页。
问题(wèntí) 即时(jíshí)
导学
检测
12
(1)能量规律: ①电子层距核由近及远依次为K、L、M、N、O、P、Q,能量由低到高。 ②多电子原子(yuánzǐ)中,同一电子层上的电子能量可能不同,还可以分成 不同轨道,用符号s,p,d,f……表示。 (2)数量规律: ①原子(yuánzǐ)轨道是核外电子运动的空间区域,每个电子层上的轨道数目 为n2。 ②每个原子(yuánzǐ)轨道上最多可容纳2个电子。 ③每个电子层上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电荷数。
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3.卢瑟福被称为“原子之父”。
4.玻尔根据量子力学提出了行星轨道式原子结构模型。
(1)原子核外电子在一系列稳定(wěndìng)的轨道上运动,这些轨道称
为原子轨道。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上运动时,既不放出能量,也不吸收
能量。
第四页,共37页。
(2)不同(bù tónɡ)的原子轨道具有不同(bù tónɡ)的能量,原子轨道的能量变v化 是v 不连续的。
导学
检测
12
思考与交流 (1)“3p2表示3p轨道有两个轨道”,这个(zhè ge)说法正确吗? (2)“各电子层含有的轨道数为n2”,对吗?
答案:(1)错误。3p2表示3p轨道上有两个电子。 (2)正确。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而一个轨道最多容 纳的电子数为2,所以,各电子层含有的轨道数为n2。
v
将以光子形式释放能量。光(辐射)是电子释放能量的重要形式之一。
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可以用光谱仪获
取各种元素的原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总称原子光谱。许多元素就是
通过原子光谱被发现的。在现代化学中,常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课件2.1(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课件

其在核外空间某处出现的机会的多少。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可用统计(图示)的方法研究电子在核外出现的概率。 电子云——电子在核外空间一定范围内出现的机会的大小, 好像带负电荷的云雾笼罩在原子核周围,人们形象的称为电 子云。
电子云图中小黑点的疏密表示___________, 成______________关系。
原子轨道种类数与电子层序数相等,即n层有n种轨道。
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原子核外空间 还有不同的伸展方向。
三、轨道的伸展方向:
物理意义:表示电子云在空间的伸展方向。与能量无关。
s轨道是球形对称的,只有 p轨道在空间有x、y、z3个伸展方向,
1个轨道
所以p轨道含3个轨道,分别记作:px、py、pz。
电子层序数 1 2
3
4
5
6
7
(n)
符号
KL
M
N
O
P
Q
离核越来越远,能量越来越高
量子力学研究表明,处于同一电子 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 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
二、原子轨道——电子亚层
物理意义:表示电子云的形状。
用s、p、d、f分别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 轨道的类型不同,轨道的形状也不同。
s轨道:球形
1234567 K LMNOPQ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能量最低原理: 电子先排布在能量较
低的轨道上。
每层≤2n2个。
最外层≤8个(K层时≤2个),如果最 (2) 外层为8个(K层为2个)就达到了饱
和稳定结构。
次外层≤18个,倒数第三层≤32
宏观、微观运动的不同
宏观物体 微观粒子
质量 很大 速度 较小 位移 可测 能量 可测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可用统计(图示)的方法研究电子在核外出现的概率。 电子云——电子在核外空间一定范围内出现的机会的大小, 好像带负电荷的云雾笼罩在原子核周围,人们形象的称为电 子云。
电子云图中小黑点的疏密表示___________, 成______________关系。
原子轨道种类数与电子层序数相等,即n层有n种轨道。
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原子核外空间 还有不同的伸展方向。
三、轨道的伸展方向:
物理意义:表示电子云在空间的伸展方向。与能量无关。
s轨道是球形对称的,只有 p轨道在空间有x、y、z3个伸展方向,
1个轨道
所以p轨道含3个轨道,分别记作:px、py、pz。
电子层序数 1 2
3
4
5
6
7
(n)
符号
KL
M
N
O
P
Q
离核越来越远,能量越来越高
量子力学研究表明,处于同一电子 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 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
二、原子轨道——电子亚层
物理意义:表示电子云的形状。
用s、p、d、f分别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 轨道的类型不同,轨道的形状也不同。
s轨道:球形
1234567 K LMNOPQ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能量最低原理: 电子先排布在能量较
低的轨道上。
每层≤2n2个。
最外层≤8个(K层时≤2个),如果最 (2) 外层为8个(K层为2个)就达到了饱
和稳定结构。
次外层≤18个,倒数第三层≤32
宏观、微观运动的不同
宏观物体 微观粒子
质量 很大 速度 较小 位移 可测 能量 可测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课件2.1.2第1单元原子核外电子运动

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光是电子释放能量的重要形式。
2.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是如何形成的?根据形成过程 分析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提示】
金属元素的原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从能量
较低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高的轨道,但处在能量较高轨道 上的电子会很快地以光的形式辐射能量而跃迁回能量较低 的轨道,所发出的光形成焰色。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
第2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课标要求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所遵循的原理,知道原子核 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 其简单应用。
●课标解读 1.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的三原理。 2.知道核外电子或外围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3.能用电子跃迁原理解释常见现象。 ●教学地位 本课时内容贯穿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是高考考查此 部分的基础,“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更是高考的高频 考点,每年高考试题中均有涉及。
【解析】
由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轨道能量顺序①同
一能层的能量高低顺序为:ns<np<nd<nf;②不同能层之间 会产生能级交错现象,即能层序数大,其能级的能量不一 定高,如3d具有的能量介于4s和4p具有的能量之间。根据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轨道能量顺序不难比较各能级能量的 大小。 【答案】
(1)< (2)< (3)> (4)< (5)< (6)<
1.能量最低原理 (1)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使整个原子体系能量最 低。 (2)基态原子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排布顺序为: 1s2s2p3s3p4s3d4p5s…… 2.泡利不相容原理 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而且自旋方 向不同(用“↑↓”表示)。
2.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是如何形成的?根据形成过程 分析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提示】
金属元素的原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从能量
较低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高的轨道,但处在能量较高轨道 上的电子会很快地以光的形式辐射能量而跃迁回能量较低 的轨道,所发出的光形成焰色。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
第2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课标要求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所遵循的原理,知道原子核 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 其简单应用。
●课标解读 1.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的三原理。 2.知道核外电子或外围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3.能用电子跃迁原理解释常见现象。 ●教学地位 本课时内容贯穿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是高考考查此 部分的基础,“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更是高考的高频 考点,每年高考试题中均有涉及。
【解析】
由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轨道能量顺序①同
一能层的能量高低顺序为:ns<np<nd<nf;②不同能层之间 会产生能级交错现象,即能层序数大,其能级的能量不一 定高,如3d具有的能量介于4s和4p具有的能量之间。根据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轨道能量顺序不难比较各能级能量的 大小。 【答案】
(1)< (2)< (3)> (4)< (5)< (6)<
1.能量最低原理 (1)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使整个原子体系能量最 低。 (2)基态原子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排布顺序为: 1s2s2p3s3p4s3d4p5s…… 2.泡利不相容原理 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而且自旋方 向不同(用“↑↓”表示)。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3课件:2.1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第一单元
目标导航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预习导引
(3)原子轨道的能量高低:
原子轨道 相同电子层上的原子轨道 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 电子层数相同,形状也相同的原子轨道 能量高低 ns<np<nd<nf 1s<2s<3s<4s 2px=2py=2pz
第一单元
目标导航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预习导引
(2)核外电子的运动不遵循宏观物体所具有的运动规律(不能测出 在某一时刻的位置、速度,即不能描画出它的运动轨迹)。 描述核外电子 运动通常采用统计的方法——电子云。 注意:①电子云是人们形象地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 会的大小。 ②电子云图通常是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 现的机会的大小所得到的图形。
第一单元
目标导航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预习导引
预习交流 1
谈谈你对电子云中小黑点的理解。 答案:①在电子云图中每个小黑点不代表一个电子,也不代表电子 在此出现过,而是代表电子在一个微小区域里出现的概率密度。②黑点 的疏密程度代表电子在核外空间区域内出现的机会的多少。点疏的地 方表示电子在那里出现的几率小,点密集的地方表示电子在那里出现 的几率大。③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几率越大,电子云越密集。
课前预习导学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课件课件苏教版选修-精PPT文档共57页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课件课件苏教版选修-精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三 2.1.1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共26张PPT)

写出下列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和外围电子排布式 (1) 24Cr (2) 26Fe (3) 29Cu
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电子排布式 (1)电子排布式是描述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中分 别填充有多少个电子的化学用语。在电子排布式中, 将各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中的电子数标在原子轨 道符号的右上角,如2s2、2p3、3d5等。
d——花瓣形 ___个伸展方向 ___轨道 f—— ____个伸展方向 ___轨道
3.电子的自旋 原子核外电子有__两__种__不__同__的自旋状态。通常用 “↑”和“↓”表示。
4.原子轨道的表示方法 原子轨道种类数与_______相等,即n层有__种轨道。
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和可容纳的电子数的关系
(3)原子核外电子可以在能量不同的轨道上发生 __跃__迁__。
4.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点
(1)原子核外电子以极高的速度(约106m/s)、在极 小的空间(直径约10-10m)内做永不停止的运动。 (2)核外电子的运动_不__遵__循___宏观物体所具有的运 动规律(①“波粒二象性”②“不确定性原理”:不能 同时知道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它的速度,其中一个量越 确定另一个量的不确定程度越大。即不能描画出它的 运动轨迹)。描述核外电子运动通常采用_统__计___的方内层电子达到 稀有气体结构的部分。
4.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以教材后所附元素 周期表中所列的外围电子排布为准。
特别提醒:(1)电子排布式≠原子实+最外层电 子排布式,
如Br[Ar]3d104s24p5溴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是 4s24p5。 (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外围电子发生变化而原 子实不受影响。
专题二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第一单元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高中化学 专题2 第1单元 第2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课件 苏教选修3苏教高二选修3化学课件

方法。
12/12/2021
第十二页,共四十八页。
栏目导航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N:1s22s22p2x2p1y违背了洪特规则。 (2)Ca:1s22s22p63s23p63d2 违背了能量最低原理。 (3)Ar:1s22s22p63s23p44s2 违背了泡利不相容原理。 (4)Si:1s22s22p63s33p1 违背了泡利不相容原理。
所以 A 项正确的轨道表示式为
。]
12/12/Βιβλιοθήκη 021第三十五页,共四十八页。
栏目导航
4.完成下列化学用语 (1)25Mn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__,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__,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2)Fe3+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外围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________。 (3)35Br 的简化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12/12/2021
第十一页,共四十八页。
栏目导航
3.光谱 不同元素的原子中电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或放
出(激发态→基态)能量,产生不同的光谱——_原__子_光__谱__(吸收光谱或
发射光谱)。光是电子释放能量的重要形式。 4.光谱分析
在现代化学中,利用_原_子__光_谱___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的分析
将每个电子层上的电子总数表示在原子核外
意义
结构示意
的式子
图 实例
12/12/2021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八页。
栏目导航
用数字在原子轨道符号右上角标明该原子轨 电子排布 意义
道上排布的电子数 式
实例 K:1s22s22p63s23p64s1
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
12/12/2021
第十二页,共四十八页。
栏目导航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N:1s22s22p2x2p1y违背了洪特规则。 (2)Ca:1s22s22p63s23p63d2 违背了能量最低原理。 (3)Ar:1s22s22p63s23p44s2 违背了泡利不相容原理。 (4)Si:1s22s22p63s33p1 违背了泡利不相容原理。
所以 A 项正确的轨道表示式为
。]
12/12/Βιβλιοθήκη 021第三十五页,共四十八页。
栏目导航
4.完成下列化学用语 (1)25Mn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__,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__,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2)Fe3+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外围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________。 (3)35Br 的简化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12/12/2021
第十一页,共四十八页。
栏目导航
3.光谱 不同元素的原子中电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或放
出(激发态→基态)能量,产生不同的光谱——_原__子_光__谱__(吸收光谱或
发射光谱)。光是电子释放能量的重要形式。 4.光谱分析
在现代化学中,利用_原_子__光_谱___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的分析
将每个电子层上的电子总数表示在原子核外
意义
结构示意
的式子
图 实例
12/12/2021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八页。
栏目导航
用数字在原子轨道符号右上角标明该原子轨 电子排布 意义
道上排布的电子数 式
实例 K:1s22s22p63s23p64s1
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2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2)
(五)原子轨道的能量:
④原子轨道能量顺序图 (能级图)
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5f<6d<7p 能级组记忆法
专题2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2)
(五)原子轨道的能量:
④原子轨道能量顺序图 (能级图)
专题2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一)电子层(又称能层):分层依据:能量的较大差别; 电子运动的主要区域或离核远近的不同。
电子层序数 1 (n) 符号 K
2 L
3 M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 N
5 O
6 P
7 Q
离核越来越远,能量越来越高
同一电子层内,电子能量也并非完全相同。
(二)原子轨道——电子亚层
量子力学研究表明,处于同一电子层 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 子轨道上运动。 轨道的类型不同,轨道的形状也不同。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1)能量最低原理。原子核外 电子先占有能量低的轨道.然 后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轨道。
(2)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原 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两个自 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3)洪特规则。原子核外电子 在能量相同的各个轨道上排布 时①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原 子轨道, ②自旋状态相同, ③全充或半充满时能量最低。
专题2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四)电子自旋: 电子的自旋方式有两种:顺时自旋和 逆时自旋。分别用↑↓表示。 电子平行自旋: 电子反向自旋: ↑↑ ↑↓
填空:
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 轨道 同类型的原子轨道 上运动,轨道类型 不同, 的形状也不同。
S轨道是 球形 对称的,所以S轨 道 1 个轨道;P轨道在空间有 x、y、z 个 伸展方向,所以P轨道包括 px、py、pz 3 个 轨道;d轨道有 5 个轨道、f轨道有 7 个 轨道。每一个原子轨道上只能有 2 个自旋 状态不同的核外电子。
(1)电子排布式的书写格式: ①元素符号; ②轨道符号(带电子层数); ③电子个数(右上角)。 练习:写出下列元素的电子排布式: Na: 22s22p63s1 1s
1s22s22p63s23p64s1 K: 1s22s22p63s23p64s23d104p65s1 Rb:
2.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
②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 1s < 2s < 3s < 4s…… ③电子层和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的能量相 等,如2px、2py、2pz轨道的能量相等。
2px=2py=2pz
3、有下列四种轨道:①2s、②2p、③ 3p、④4d,其中能量最高的是( D )
A. 2s B.2p C.3p D.4d
s轨道:球形
专题2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原子轨道形状----电子云轮廓图
s轨道----呈球形
p轨道:纺锤形
p原子轨道
p原子轨道是纺锤形(哑铃形)的
d原子轨道
d原子轨道是花瓣形的;f轨道形 状更复杂。
专题2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原子轨道的表示方法: 表示为ns,np,nd,nf等。 第一电子层:只一种形状——球形对称,只一种类型轨道, 用s表示,叫s轨道,记作1s。 第二电子层:有二种形状,所以有二种类型轨道。分别是: 球形,记作2s;纺锤形,用p表示,叫p轨道,记作2p。 第三电子层:有三种形状,决定有三种类型轨道。 记作3s,3p,3d。 第四电子层:有四种形状,决定有四种类型轨道。 记作4s,4p,4d,4f 第五电子层:有五种形状,决定有五种类型轨道。
专题2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2、原子轨道的表示方法(ns,np,nd,nf等)
n 电子层
原子轨道
1 第一 1s
2 第二 2s 2p
3 第三 3s 3p 3d
4 第四 4s 4p 4d 4f
原子轨道种类数与电子层序数相 等,即n层有n种轨道。
总结:各电子层包含的原子轨道数目和可容纳的电子数
电子层
3、将下列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按轨道能量由 高到低的顺序排列 1s 4p 2s 3s 5f 4s
专题2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2)
4.将下列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按轨道能量由高到 低的顺序排列为 。 1s、3d、4s、2p、5f、6d、7s、4p、3s、5s、4p、6p
2.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
巩固练习
1、关于“电子云”的描述中,正确的是D A、一个小黑点表示一个电子
B、一个小黑点代表电子在此出现过一次
C、电子云是带正电的云雾
D、小黑点的疏密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 体积内出现机会的多少
2、下面关于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D ) A、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
B、所有电子在同一区域里运动
一、电子云
注意: A.小黑点的含义 B.小黑点疏密的含义 C.H原子电子云的形状
电子云: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特征的图象。 电子云中的小黑点: 并不是表示原子核外的一个电子,而是 表示电子在此空间出现的机率。 电子云密度大的地方说明电子出现的 机会多,而电子云密度小的地方说明电子 出现的机会少。
专题2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第一单元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德谟克利特:朴素原子观 道尔顿:原子学说
1803 1904
汤姆生:“葡萄干面包式” 模 型 1911 卢瑟福:带核原子结构模型 玻尔:原子轨道模型 现代量子力学模型
1913
1926
汽车 速率(Km/S) 0.03
运动物体
炮弹 人造卫星 宇宙飞船 电子 2 7.8 11 2200
原子轨道种类数与电子层序数相等,即n层有n种轨道。
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原子核外空间还有不同 的伸展方向。
(三)轨道的伸展方向:
s轨道是球形对称的,只有 1个轨道,可容纳2个电子。
p轨道在空间有x、y、z3个伸展方向, 所以p轨道含3个轨道,可容纳6个电子 分别记作:px、py、pz。
d轨道有5个伸展方向,有5个轨道,可容纳10个电子; f轨道有7个伸展方向,有7个轨道,可容纳14个电子。
(1)电子分层排布的依据是什么?
(2)在多电子原子中,每一层上的电子能量 一样吗? 运动区域的形状一样吗? (3)为什么每个电子层所能容纳的电子数最 多为2n2(n为电子层数)?
动动脑
观察这个原子运动状态图(剖面图), 该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层?
动动脑
1、下列轨道含有轨道数目为3的是 A、1s B、2p C、3p D、4d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小结:
描 述 核 外 电 子 运 动 状 态 的 参 数
电子层n
原子轨道或电子云形状
原子轨道或电子云在空间的伸展方向
电子的自旋状态(或自旋方向)
描述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状态涉及电子层、原子轨道和电 子自旋。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能量最 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 规则。
√
√
2、3d轨道中最多容纳电子数为 A、2 B、 C、 14 √ 10
D、 18
3、第三电子层含有的轨道数为 A、3 B、 5 C、 7 √D、 9 4.第二电子层最多含有的电子数是 A、2 B、4 C、 8 D、10
√
专题2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5、下列关于电子层与原子轨道类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外电子的每一个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B、任一电子层的原子轨道总是从s轨道开始,而且原子轨 道类型数目等于该电子层序数 )
(1)能量最低原理 (2)各层最多容纳2n2 个电子 (3)最外层不超过8个(K层2个)
(4)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
三层不超过32个。 相互制约,相互联系
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核
质子数
镁原子 (Mg )
电子层 该层上的电子数
第一层 倒数第一层 最外层 次外层 电子层数为_______层。
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关于电子在核外的运动, 你已经知道哪些规律?
电子云 ·
分层运动(排布); 离核越远; 能量越高。
1 K 2 L 3 M 4 N 5 O 6 P 7 Q
二
核外电子的排布 分层排布
电子层: K L M N 离核远近:近 能量高低:低
1 K 2 L 3 M 4 N 5 O 6 P
O
P Q 远 高
7 Q
1、核外电子以极高的速度、在极小的空间作应不停止 的运转。 不遵循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不能测出在某一时刻的位 置、速度,即不能描画出它的运动轨迹)。
2、可用统计(图示)的方法研究电子在核外 出现的概率。 电子云——电子在核外空间一定范围内出现 的机会的大小,好像带负电荷的云雾笼罩在 原子核周围,人们形象的称为电子云。
用s、p、d、f分别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
专题2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同一电子层的电子能量不一定相同, 处在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 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
(二)原子轨道: 指量子力学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运动的主要区域。 1、原子轨道类型(又叫能级): 轨道类型不同,轨道的形状也不同。用s,p,d,f 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
金属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 一般少于4个
非金属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 一般多于4个
稀有气体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 已达到最多(2 个或8个)
(1)电子分层排布的依据是什么?
(2)在多电子原子中,每一层上的电子 能量一样吗?运动区域的形状一样吗? (3)为什么每个电子层所能容纳的电子 数最多为2n2(n为电子层数)?
1s
记忆能级图
2s
3s 4s 5s 6s 7s 4f 5f 3d 4d 5d 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