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第二册第二讲20页PPT
历史系《古代汉语》全套课件 PPT

目录
绪论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二、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 第一章 汉字 第一节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文选 《蝜蝂传》 第二节 汉字的结构与发展 一、汉字的起源 一、象形 二、指事
三 会意
四、形声 五、转注 六、假借 文选 齐桓公伐楚 第三节 汉字的书体演变 一、汉字的书体演变 二、古籍中的用字 文选 鞍之战 第二章 古代汉语词汇 第一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
(三)人文性。
本课程的学习要注重传统文化与道德的传承与教育。 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学习中要有意识的批判地继承,弘扬传统美德,提 升我们的道德人文素养。尤其是文言选文部分,内 容丰富,其中蕴含了许多传统文化与道德理念,学 习中要吸取其精华。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 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 《论语·里仁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孟子》
让你品味古籍雅语的深邃精妙,
共你赏析平平仄仄的诗调词韵。 它将为你打开古老的文明之门,
让你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语言性 工具性 人文性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古汉语, 走进古老的文明里!
远离时代喧嚣与浮躁,
克服青春的迷茫和冲动。
最好的方法, 就是踏踏实实的学习。
宁静致远
王国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
(三)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
1.阅读和整理古籍的需要 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我们要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2.阅读现代书刊,需要古汉语知识。 古代汉语是源头,现代汉语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词 义语素,现代作品常常引用古汉语的成语典故。 退避三舍 望洋兴叹 家徒四壁 徒劳无功 徒劳无功
古代汉语ppt课件

促进文化交流
古代汉语作为连接古今的桥梁, 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和理解。
培养人文素养
学习古代汉语可以培养人的人文 素养,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文化
修养。
古代汉语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价值
文化创意产业
古代汉语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丰富的素 材和灵感来源,如古装剧、历史小说等。
学术研究
古代汉语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 化、哲学等领域的重要工具,对于 推动相关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音韵学是研究语音的历史演变的学科,涉及古音、今音、方音等多个方
面。音韵学对于理解古代汉语语音的特点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02
音韵学研究方法
音韵学研究方法包括历史比较法、内部拟测法、审音法等。这些方法在
揭示古代汉语语音演变规律和特点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03
音韵学与古代汉语研究的关系
音韵学对于古代汉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汉语语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修辞的比较
修辞手法种类
古代汉语修辞手法丰富多样,现代汉语在 继承古代汉语修辞手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和发展。
表达效果
古代汉语修辞注重语言的形象性和音乐性, 现代汉语修辞更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 性。
文化内涵
古代汉语修辞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和历史背景,现代汉语修辞则更注重时代
性和普适性。
差异与变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现代汉语在词汇、语法、音韵 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例如,现代汉语的词汇量更加丰富, 表达方式更加多样;语法结构更加简化;音韵系统也发生了一 定的变化。
02
古代汉语的语音与音韵
古代汉语的语音系统
声母系统
古代汉语的声母系统相对复杂,包括清浊音、送气与不送 气等区别。常见的声母如帮、滂、并、明等,在发音部位 和发音方法上各有特点。
王力《古代汉语》教材精讲讲义(第2讲 宫之奇谏假道、烛之武退秦师)【圣才出品】

第2讲宫之奇谏假道、烛之武退秦师宫之奇谏假道(僖公五年)[1]晋侯复假道於虞以伐虢[2]。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3]。
虢亡,虞必从之。
晋不可启,寇不可玩[4]。
一之谓甚,其可再乎[5]?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6],其虞虢之谓也。
"[1]本文写晋侯向虞国借道,宫之奇看出晋的阴谋,力谏虞公。
他有力地驳斥了虞公迷信宗族关系和神权的思想,指出存亡在人不在神,应该实行德政,民不和则神不享。
这反映了当时的民本思想。
宫之奇,虞大夫。
谏(jiàn),用言语纠正尊长的错误。
假,借。
假道,借路,这里专指军队借路,通过别国领土。
[2]晋侯,指晋献公。
复,又。
僖公二年晋曾向虞借道伐虢,灭下阳。
虞,国名,武王所封,为大(tài)王之子虞仲的后代,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北六十里。
虢(guó),国名,又名北虢。
文王封其弟仲於陕西宝鸡附近,号西虢。
北虢是虢仲的别支,在今平陆。
[3]表,外面。
这里指屏障。
[4]启,启发,这里指启发晋的贪心。
寇,凡兵作於内为乱,於外为寇。
玩(wán),习惯而不留心,等於说放松警惕。
[5]一次已经算是过分了,还可以来个第二次吗?谓,通为(依王念孙说,见《经传释词》引)。
甚,厉害,过分。
其,语气词,加强反问。
[6]辅,面颊。
车,牙床骨。
公曰:"晋,吾宗也[1],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2]。
大伯不从,是以不嗣[3]。
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4];为文王卿士[5],勋在王室,藏於盟府[6]。
将虢是灭,何爱於虞[7]?且虞能亲於桓庄乎,其爱之也[8]?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9]?不唯偪乎[10]?亲以宠偪[11],犹尚害之,况以国乎[12]?"[1]宗,同姓,同一宗族。
晋、虞、虢都是姬姓国,同一祖先。
[2]大(tài)伯、虞仲,大王的长子、次子。
昭,宗庙在左的位次。
2024版王力《古代汉语》PPT课件讲义完整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7
33
选读篇目
《郑伯克段于鄢》、《曹刿论战》等。
赏析要点
分析选文所体现的作者的历史观和文学 观;探讨选文在叙事写人方面的艺术成 就;品味选文的语言特点。
2《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 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 和策略。
《战国策》的艺术特色在于善于通过讽 喻、比喻、夸张等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描写社会风貌;语言生动、流畅,富于 感情色彩。
现代音
上古音、中古音与现代音的比较
指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以北京语音为标 准音,可通过拼音方案等工具学习掌握。
揭示汉语语音的历时变化及其规律,有助于 深入了解汉语语音系统的发展演变。
2024/1/27
11
03
词汇与语法
2024/1/27
12
古代汉语词汇的特点与分类
特点
单音节词为主
多义词丰富
2024/1/27
2024/1/27
研究现状
目前,古代汉语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古籍整理与校 勘工作仍需加强,音韵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尚 未得到圆满解决,训诂学和语法学的研究也 需要进一步深入。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 学术交流的加强,古代汉语研究的方法和手 段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6
02
文字与音韵
20
《楚辞》概述及艺术特色
《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 原等人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具有 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
格。
《楚辞》以屈原的作品为代表, 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强烈的个
人情感表达。
《楚辞》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 象征、比喻等手法的运用,以及
古代汉语课件(通论二)

二、賓語的位置 古漢語中,有時爲了强調賓語, (一)古漢語中,有時爲了强調賓語,可 以把賓語提前,在賓語後面用“ 以把賓語提前,在賓語後面用“是” 字、“實”字或“之”字複指。 字或“ 字複指。 看書上舉的五例。 看書上舉的五例。 這種賓語前置的格式, (二)這種賓語前置的格式,還可以在賓 語前面加上語氣副詞“ 語前面加上語氣副詞“惟(唯)”, 構成“ ……是……”、 構成“惟(唯)……是……”、“惟 ……之……”的格式 的格式。 (唯)……之……”的格式。書上舉 了四例。 了四例。
二.句中的“也” 句中的“ 字有時用在單句或複句中作語氣詞, “也”字有時用在單句或複句中作語氣詞,表 示頓宕。有三種情况 情况: 示頓宕。有三種情况: 字用在單句中的主語作主語)之後 字用在時間副詞( 詞組) 2.“也”字用在時間副詞(或詞組)之後 字用在複句中的第一分句之後, 3.“也”字用在複句中的第一分句之後,這 分句往往是表示時間修飾的分句 往往是表示時間修飾的分句。 個分句往往是表示時間修飾的分句。
“也”字
一、煞句的“也”字 煞句的“ 1.煞句的 煞句的“ 字一般放在判斷句的句尾, 1.煞句的“也”字一般放在判斷句的句尾,幫 助判斷,這是“ 助判斷,這是“也”字的基本用法 2.“ 2.“也”字常用在因果句的句尾 3.表示 話人對所説事情的真實性深信不疑, 表示説 3.表示説話人對所説事情的真實性深信不疑, 247例 看247例 4.表示命令 4.表示命令 5.如句中有疑問代詞或疑問副詞,“也”字即 5.如句中有疑問代詞或疑問副詞, 如句中有疑問代詞或疑問副詞 帶有疑問語氣, 帶有疑問語氣,但同時仍帶有一點確定的 語氣,與疑問語氣詞“ 不同。 語氣,與疑問語氣詞“邪”不同。
本章思考題
1.古漢語判斷句有哪幾種形式? 古漢語判斷句有哪幾種形式? 古漢語判斷句有哪幾種形式 2.“也”與疑問語氣詞“邪”有什 與疑問語氣詞“ “ 么不同? 么不同?
古代汉语(全套课件220P)

06
文化背景与典籍选读
古代文化常识简介
古代礼仪制度
包括祭祀、朝拜、婚丧嫁娶等 各种场合的礼仪规定。
古代教育制度
从太学、国子监到地方州县学 府的教育体系,以及科举考试 制度。
古代职官制度
中央和地方各级官职的名称、 职责和品级。
古代天文历法
古代对天象的观测和历法的制 定,如干支纪年、二十四节气
等。
《诗经》、《楚辞》选读
古代汉语特殊句式解析
判断句
被动句
倒装句
省略句
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通过“……者,…… 也”的结构表示判断。
如“而刘夙婴疾病,常 在床蓐”中的“婴”,
意为被……缠绕。
如“甚矣,汝之不惠! ”中的“甚矣”是谓语 前置,强调程度之深。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 (蛇)黑质而白章”,
省略了主语“蛇”。
古代汉语虚词用法举例
01
02
03
04
之
作代词,如“公与之乘”;作 动词,如“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助词,如“怅恨久之”。
其
作代词,如“其真无马邪?” ;作语气词,如“其如土石何
?”。
而
表并列关系,如“黑质而白章 ”;表转折关系,如“学而不
思则罔”。
则
表承接关系,如“余则缊袍敝 衣处其间”;表假设关系,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
词义系统
词义在引申过程中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体系。
词义引申的规律和特点
包括相似性引申、相关性引申、相反性引申等。
古代汉语常用词词义辨析
常用词
古代汉语中频繁出现、具有代表性的词汇。
词义辨析
对常用词在不同语境下的意义进行区分和解释。
辨析方法
古代汉语第二册第二讲

◇《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刑:后来一般写作“型”。这里用作动词,示范。 御:治。 家邦:家和国。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权:动词。 称(东西)。 度(duó):量(东西)。 ◇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 便嬖(piánbì ):君主亲 近宠幸的人。 ◇蓋亦反其本矣。 蓋(hé):通“盍”,何不。 反 其本:返回到根本上來。 本,指行仁政王道。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赴愬于王: 跑来向王诉说。 愬:同“诉”,诉说。 ◇吾惛,不能进于是矣。 惛(hūn):思想昏乱。 进于是:进到这一步。
《古代汉语》(下册)
第2讲
教学课题:学习文选《逍遥游》、《齐桓晋 文之事》;学习几例“词义分析”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文选,体会《庄子》《孟子》这 两部书的语言表达特点。 2. 积累词汇,分析词义,提高阅读文言文 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逍遥游》教学。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学习《庄子》之《逍遥游》 二、学习《孟子》之《齐桓晋文之事》 三、学习几例词义分析。 例一【钱】 例二【术】
例二【术】
★“术”的本义是路。《说文》:“术,邑中 道也。” 《汉书•燕剌王旦传》:“横术何广广兮。” ◇ 引申为道术。《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是乃仁术也。” ◇ 又引申为方式、方法。《孟子•告子下》: “教亦多术矣。” ◇ 又引申为权谋,谋略。《史记•张仪列 传》:“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 明矣。”
◇ “道”又引申为学术。韩愈《师说》: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 引申为技艺,特别是指医药卜筮等 技艺。《后汉书•伏湛传》:“校定中 书五经、诸子百家、艺术。”注: “艺为书数射御,术为医方卜筮。”
六、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文选《墨子》之《兼爱 (上)》、《庄子》之《秋水(节 录)》; 2、自学“词义分析举例”——(四) 引申义分析例(下)
古代汉语课件ppt文档全文预览(2024)

古代汉语词典、辞海等工具书 慕课、网易公开课等在线课程资源
2024/1/30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30
பைடு நூலகம்
27
讲解音韵学的基本概念、音韵的分类 、音韵的演变等。
2024/1/30
8
词汇与语法
2024/1/30
古代汉语词汇的特点
分析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词义的变化及一词多义现象。
古代汉语语法概述
阐述古代汉语的词类、短语结构、句子成分等语法知识。
古代汉语虚词研究
探讨古代汉语虚词的种类、用法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遗存。
1 2
结合历史文化背景
古代汉语的理解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 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等,有助于更准 确地理解文意。
注意古今异义
由于语言的发展变化,一些古代汉语中的词汇在 现代汉语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需要注意区分。
3
避免望文生义
在阅读古代汉语时,不能仅凭字面意思理解,需 要深入挖掘文本内涵,避免望文生义。
古代汉语课件ppt文档全文 预览
2024/1/30
1
contents
目录
2024/1/30
• 古代汉语概述 •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 古代汉语的阅读与理解 • 古代汉语的翻译与注释 • 古代汉语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 古代汉语的学习方法与建议
2
01 古代汉语概述
2024/1/30
3
古代汉语的定义与特点
互补关系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表 达上各有优势,可以相互 补充,共同丰富汉语的表 达能力。
6
02 古代汉语基础知 识
2024/1/30
7
文字与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