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总复习题
六年级奥数表面积和体积计算题

表面积与体积练习和答案专题简析:小学阶段所学的立体图形主要有四种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需要有更高水平的空间想象能力。
因此,要牢固掌握这些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有关的计算方法,能将公式作适当的变形,养成“数、形”结合的好习惯,解题时要认真细致观察,合理大胆想象,正确灵活地计算。
在解答立体图形的表面积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充分利用正方体六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的特点。
(2)把一个立体图形切成两部分,新增加的表面积等于切面面积的两倍。
反之,把两个立体图形粘合到一起,减少的表面积等于粘合面积的两倍.(3)若把几个长方体拼成一个表面积最大的长方体,应把它们最小的面拼合起来。
若把几个长方体拼成一个表面积最小的长方体,应把它们最大的面拼合起来。
例1。
从一个棱长为10里面的正方体上挖去一个长10厘米、宽2厘米、高2厘米的小长方体,剩下部分的表面积是多少?【思路导航】这是一道开放题,方法有多种:1)沿一条棱挖,剩下部分的表面积为592平方厘米。
2)在某个面挖,剩下部分的表面积为632平方厘米。
3)挖通某两个对面,剩下部分的表面积为672平方厘米。
练习1.1。
把一个长为12分米、宽为6分米、高为9分米的长方体木块锯成两个相同的小长方体木块,这两个小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比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2.在一个棱长是4厘米的立方体上挖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后,表面机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例2。
把19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重叠起来,拼成一个立体图形,求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思路导航】要求这个复杂形体的表面积,必须从整体入手,从上、左、前三个方向观察,每个方向上的小正方体各面就组合成了如下图形。
练习2:1、用棱长是1厘米的立方体拼成图27—6所示的立体图形。
求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2、一堆积木(如图27—7所示),是由16块棱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体堆成的。
六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三单元:组合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专项练习(解析版)

2021-2022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三单元:组合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专项练习(解析版)1.有一个工具箱下半部分为正方体,上半部分为圆柱体一半(下图),如果把工具箱的表面涂上油漆(包括底面),求涂油漆部分的面积。
【解析】可以将两个半圆拼成一个完整的圆,涂色部分包括正方体5个面、圆柱侧面积的一半、以及圆柱一个底面积,据此列式解答即可。
20²×5+3.14×20×20÷2+3.14×(20÷2)²=2000+628+3.14×100=2000+628+314=2942(平方厘米)答:涂油漆部分的面积是2942平方厘米。
2.计算下面组合图形的表面积。
(单位:cm)【解析】6×6×6+3.14×6×5,=216+94.2,=310.2(平方厘米)答:它的表面积是30.2平方厘米。
3.求下面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单位:cm)【解析】表面积=大正方体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10×10×6+3.14×4×6=600+75.36=675.36(cm2);4.下图是一个灯笼图片,阿姨做这个灯笼至少需要多大的彩纸?【解析】用外圆柱侧面积+内圆柱侧面积+上下两个圆环面积即可。
4÷2=2(分米),2÷2=1(分米)3.14×4×5+3.14×2×5+3.14×(22-12)×2=62.8+31.4+3.14×3×2=62.8+31.4+18.84=113.04(平方分米)答:做这个灯笼至少需要113.04平方分米的彩纸。
5.有三个圆柱,一个堆在一个上面,底层圆柱最大,上层最小,它们的直径分别是4分米、 3分米、2分米,高都是2分米,这样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多少?【解析】由图可知: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等于最下面大圆柱的表面积加上上面两个小圆柱的侧面积。
2022-2023学年小学六年级奥数典型题测评卷15《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解析版)

【六年级奥数举一反三—全国通用】测评卷15《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得分:_________一.选择题(共7小题,满分21分,每小题3分)1.(2015•创新杯)如图,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高10厘米的长方体木块中,挖去一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的孔,木块现在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A.367 B.376 C.412 D.430【分析】由题意可知:挖去一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的孔,木块的表面积减少了1个小3×3的面,增加了5个3×3的面,实际相当于只增加了4个面;所以木块现在的表面积为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再加上中间的正方体的4个面的面积即可.【解答】解:(8×6+8×10+10×6)+3×3×4=376+36=412(平方厘米)答:木块现在的表面积是412平方厘米.故选:C.2.(2007•创新杯)把10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按如图所示的位置堆放,它的外表含有若干个小正方形,如图将图中标有字母A的一个小正方体搬去,这时外表含有的小正方形个数与搬动前相比()A.不增不减B.减少1个C.减少2个D.减少3个【分析】根据图形,搬动前小正方体A外表含有3个小正方形,搬动后A所在的位置有3个小正方形作为外表露出解答.【解答】解:由图可知,搬动前小正方体A外表含有3个小正方形,搬动后A所在的位置有3个小正方形作为外表露出,所以小正方形的个数与搬动前相比不增不减.故选:A.3.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它的表面积就()A.扩大2倍B.扩大4倍C.扩大6倍【分析】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由此利用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就扩大几倍,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得:表面积扩大了2×2=4倍;故选:B.4.(2012•其他杯赛)一个长方体,它的高和宽相等,若把长去掉2.5厘米,就成为表面积是150平方厘米的正方体,长方体的长是宽的()倍.A.1.5 B.2 C.2.5 D.3【分析】已知长方体的宽和高相等,把长去掉2.5cm,就成为表面积150平方厘米的正方体,根据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6a2,据此可以求出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进而求出正方体的棱长(长方体的宽和高),用正方体的棱长加上2.5厘米就是长方体的长,然后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解答.【解答】解:正方体的一个的面积是:150÷6=25(平方厘米),正方体的棱长是:因为5的平方是25,所以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长方体的长是:5+2.5=7.5(厘米),长是宽的:7.5÷5=1.5倍;故选:A.5.把三个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三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减少()A.2平方厘米B.3平方厘米C.4平方厘米【分析】3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只有一种拼组方法:一字排列法,拼组后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减少了4个小正方体的面的面积,据此即可解答.【解答】解:1×1×4=4(平方厘米)故选:C.6.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表面积就扩大()倍.A.2 B.4 C.6 D.8【分析】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扩大后的棱长为2a,利用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求出扩大前后的表面积,即可求得表面积扩大的倍数.根据正方体表面积扩大的倍数是棱长扩大倍数的平方求解即可.【解答】解: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扩大后的棱长为2a,原正方体的表面积:a×a×6=6a2,现在的正方体的表面积:2a×2a×6=24a2,表面积扩大24a2÷6a2=4倍;故选:B.7.(2011•华罗庚金杯模拟)如图是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分别在前后、左右、上下各面的中心位置挖去一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体,做成一种玩具,它的表面积是x平方厘米,那么x等于()A.114 B.120 C.126 D.132【分析】这个玩具的表面积是大正方体的面积,加上6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的4个侧面的面积,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玩具的表面积:4×4×6+1×1×6×4=96+24=120(平方厘米).答:它的表面积是120平方厘米.故选:B.二.填空题(共11小题,满分33分,每小题3分)8.(2016•其他杯赛)如图是棱长10厘米的两个正方体果盒,用一张长4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彩色纸包装(接头处忽略不计).这张彩色纸够吗?够.【分析】两个正方体拼成了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总和减少了两个正方形的面,即还剩下6×2﹣2=10个正方形的面,即需要包装的面,然后根据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解答即可.【解答】解:6×2﹣2=10(个)10厘米=1分米1×1×10=10(平方分米)4×3=12(平方分米)12>10所以,这张彩色纸够了.故答案为:够.9.(2016•学而思杯)如图,将一个棱长为4cm的正方体从中间切开,再拼成一个长方体,那么,表面积增加了16cm2.【分析】把正方体切成完全一样的两块长方体后,它的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2个正方体的面的面积;再拼成一个长方体,那么,表面积又减少了1个正方体的面的面积;综合上述,实际相当于只增加了1个正方体的面的面积;由此即可解答问题.【解答】解:根据分析可得,表面积增加了1个正方体的面的面积:4×4=16(平方厘米)答:表面积增加了16平方厘米.故答案为:16.10.(2015•小机灵杯)把一个正方体切成27个相等的小正方体.这些小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比大正方体的表面积大432平方厘米.那么,大正方体的体积是216立方厘米.【分析】能把一个正方体切成27个相等的小正方体,说明在上下、左右和前后各切2次,共切6次;每切一次就多出2个大正方形1个面的面积,共多出12个大正方形的一个面的面积.由432÷12=36平方厘米,得其边长是6厘米.再运用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即可求出此题.【解答】解:432÷12=36(平方厘米)正方体的边长:=6(厘米)6×6×6=216(立方厘米)故:答正方体的体积是216立方厘米.11.(2018•学而思杯)一个长为4厘米,宽和高均为2厘米的长方体,从中间切一刀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那么这两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与原来的长方体表面积相比增加了8平方厘米.【分析】由题意,锯成的正方体的棱长是2厘米,会增加两个面,每个面的面积是2×2平方厘米,所以再乘以2就是增加的面积.【解答】解:2×2×2=8(平方厘米)故答案为:8.12.(2016•其他杯赛)如图,把一根长方体木料,锯成大小不等的三个小长方体,则表面积比原来增加160平方厘米.【分析】由题意可知:把该长方体木料沿虚线平均截成3段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4个长为8厘米、宽为5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由此解答即可.【解答】解:8×5×4=160(平方厘米)故答案为:160.13.(2016•迎春杯)如图是由9块相同的长方体摆放而成的大长方体,已知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是360平方厘米,那么一个小长方体的表面积是88平方厘米.【分析】可以设小长方体的长为a,宽为b,高为c,根据表面积公式,可以列出关系式,2×(b+c)×(b+b+b)+2×(b+c)×a+2×a×(b+b+b)=360,又3b=2a,a=3c,即可求出a、b、c的值进而可以求得小正方体的表面积.【解答】解:根据分析,设小长方体的长为a,宽为b,高为c,如下图所示,则有:3b=2a,a=3c故大长方体的表面积=2×(b+c)×(b+b+b)+2×(b+c)×a+2×a×(b+b+b)=360⇒3b2+3bc+4ab+ac =180又3b=2a,a=3c,可解得:a=6,b=4,c=2,则一个小长方体的表面积是:2×6×4+2×6×2+2×4×2=88平方厘米.故答案是:88平方厘米.14.(2015•创新杯)如图,在一个棱长40厘米的正方体的上、下两个底面的正中间,各有一个直径为6厘米的圆孔,孔深15厘米,则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是10165.2平方厘米,体积是63152.5立方厘米.(π取3.14)【分析】表面积比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多了两个圆柱的侧面积,体积比原来的正方体少了两个圆柱的体积.【解答】解:正方体的表面积40×40×6=9600(平方厘米)一个圆柱的侧面积6×3.14×15=282.6(平方厘米)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9600+282.6×2=10165.2(平方厘米)正方体的体积40×40×40=64000(立方厘米)圆柱的半径6÷2=3(厘米)两个圆柱的体积3.14×3×3×15×2=847.8(立方厘米)几何体的体积64000﹣847.9=63152.2(立方厘米)故填10165.2和63152.515.(2016•其他杯赛)将表面积分别为150平方分米、54平方分米、96平方分米的三个正方体铁块熔铸成一个大正方体铁块,这个大正方体铁块的表面积是216平方分米.【分析】根据正方体的特征,它的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已知三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分别是54平方分米、96平方分米、150平方分米,先分别求出三个正方体的棱长,把它们熔铸成一个大的正方体铁块,体积不变,由此再求三个正方体的体积之和即可.【解答】解:54÷6=9(平方分米),因为:3×3=9,所以:棱长是3分米;96÷6=16(平方分米),因为:4×4=16,所以:棱长是4分米;150÷6=25(平方分米),因为:5×5=25,所以:棱长是5分米;3×3×3+4×4×4+5×5×5=27+64+125=216(立方分米);因为:6×6×6=216,所以:大正方体的棱长是6分米;6×6×6=216(平方分米);故答案为:216.16.(2016•陈省身杯)如图,用6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了一个长方体,如果每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均为48平方厘米,那么整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为208平方厘米.【分析】每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均为48平方厘米,则每个面的面积是48÷6=8平方厘米;用6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了一个长方体,减少了2×5=10面,所以还剩下6×6﹣10=26个面,然后再乘每个面的面积即可.【解答】解:48÷6=8(平方厘米)8×(6×6﹣5×2)=8×26=208(平方厘米)答:整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为208平方厘米.故答案为:208.17.(2012•其他杯赛)一块正方体木块棱长为8厘米,从上面向下挖一个棱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体(如图)后,余下部分的表面积是400平方厘米.【分析】根据题意,并结合正方体的切割特点可知:挖去一个棱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体后,增加了4个侧面的面积,然后根据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求出正方体的表面积,然后加上4个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即可.【解答】解:8×8×6+2×2×4=384+16=400(平方厘米)故答案为:400.18.(2014•希望杯)如图,用若干个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堆成一个大的几何体,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含底面积)是90.【分析】求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就要数出这个图形中小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数,从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上来数面的个数,然后用一个面的面积乘面的个数即可.【解答】解:从前、后、左、右、上、下方向,看到的面的个数分别为:14、14、16、16、15、15.表面积是:1×1×(14+14+16+16+15+15)=1×90=90.答: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含底面积)是90.故答案为:90.三.解答题(共10小题,满分46分)19.(4分)从一个棱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的每个面的中心位置分别挖去一个底面半径为1厘米、高为1.5厘米的圆柱.求挖去后的图形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分析】每挖去一个圆柱,表面积就增加一个圆柱的侧面积,由题意可知,挖的四个圆柱没有接触.【解答】解:4×4×6+3.14×1×2×1.5×4=96+37.68=133.68(平方厘米)答:挖去后的图形的表面积是133.68平方厘米.20.(4分)从一个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木块上挖去一个长10厘米、宽2厘米、高2厘米的小长方体,剩下部分的表面积是多少?【分析】图1剩下部分的表面积比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减少了两个边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形的面积;图2剩下部分的表面积比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增加了两个长是10厘米,宽是2厘米的长方形面积,同时又减少了两个边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形的面积;图3剩下部分的表面积比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增加了四个长是10厘米,宽是2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再减去两个边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形的面积,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图1:10×10×6﹣2×2×2=592(平方厘米)图2:10×10×6+10×2×2﹣2×2×2=632(平方厘米)图3:10×10×6+10×2×4﹣2×2×2=672(平方厘米)21.(4分)用棱长是1厘米的立方块拼成如图所示的立体图形,问该图形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分析】这个图形的表面积等于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积,只要求出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面的个数,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从正面可以看到:2+2+3=7(个)从左面可以看到:2+2+3=7(个)从上面可以看到:3+3+3=9(个)所以这个图形的表面积是:(7+7+9)×2×1×1=46(平方厘米)答:这个图形的表面积是46平方厘米.22.(4分)(2016•华罗庚金杯)如图,有30个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堆成一个四层的立体图形.请问: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等于多少?【分析】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就是露出小正方体的面的面积之和,从上面看有16个面;从下面看有16个面;从前面看有10个面;从后面看有10个面;从左面看有10个面;从右面看有10个面.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图中几何体露出的面有:10×4+16×2=72(个)所以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是:1×1×72=72(平方米)答: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等于72平方米.23.(5分)有一个长方体的铁块,这个铁块正好可以锯成三个正方体的铁块,表面积会增加20平方厘米,那么,这个长方体铁块原来的表面积是多少?【分析】把一个长方体木块正好横锯成三个大小相等的小正方体,切了2次,增加了4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增加了20cm2,用“20÷4”求出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可以把原来的长方体的表面积理解为是14个小正方形面的面积之和,进而求出14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即可.【解答】解:(20÷4)×(6×3﹣4)=5×14=70(平方厘米)答: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是70平方厘米.24.(5分)一个长方体,如果长减少2cm,则体积减少80cm3;如果宽增加3cm,则体积增加150cm3;如果高增加4cm,则体积增加320cm3.原来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分析】根据题意,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一个长方体,如果长减少2cm,则体积减少80cm3,则宽×高即左右侧面的面积是80÷2=40cm2,如果宽增加3cm,则体积增加150cm3,则长×高即前后面的面积是150÷3=50cm2,如果高增加4cm,则体积增加320cm3,则长×宽即上下侧面的面积是320÷4=80cm2,所以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宽×高+长×高)×2,据此回答.【解答】解:宽×高:80÷2=40(cm2)长×高:150÷3=50(cm2)长×宽:320÷4=80(cm2)表面积:(40+50+80)×2=340(cm2)答: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340cm2.25.(5分)(2012•奥林匹克)如图所示,有一个长方体,先后沿不同方向切了三刀.切完第一刀后得到的两个小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472平方厘米,切完第二刀后得到的四个小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632平方厘米,切完第三刀后得到的八个小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752平方厘米.那么在原来长方体的6个面中,面积最小的面是多少平方厘米?【分析】切完三刀之后,表面积之和是原来大长方体表面积的2倍,所以原来的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是:752÷2=376,切完第一刀,增加的两个面的面积是472﹣376=96平方厘米,一个面的面积是96÷2=48平方厘米;切完第二刀,又增加的两个面的面积是632﹣472=160,一个面的面积是160÷2=80平方厘米;切完第三刀,又增加两个面的面积是752﹣632=120平方厘米,一个面的面积是120÷2=60平方厘米,然后比较即可.【解答】解:752÷2=376(平方厘米)(472﹣376)÷2=48(平方厘米)(632﹣472)÷2=80(平方厘米)(752﹣632)÷2=60(平方厘米)48<60<80答:在原来长方体的6个面中,面积最小的面是48平方厘米.26.(5分)(2012•奥林匹克)欧欧收到一个长方体礼物盒,如果礼物盒的长增加4厘米,则体积增加80立方厘米;如果宽增加6厘米,则体积增加180立方厘米;如果高增加8厘米,则体积增加192立方厘米.请问: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分析】根据题意,用增加的体积除以增加的长、宽、高可得对应的三种面的面积,然后再用三个面积和乘2就是表面积.【解答】解:80÷4=20(平方厘米)180÷6=30(平方厘米)192÷8=24(平方厘米)(20+30+24)×2=74×2=148(平方厘米)答: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148平方厘米.27.(5分)(2016•希望杯)如图所示,图①由1个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堆成,图②由5个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堆成,图③由14个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堆成,按照此规律,求:(1)图⑥由多少个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堆成?(2)图⑩所示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分析】(1)先找到小正方体个数的规律,不难求出图⑥的正方体的个数;(2)先推测出图⑩所示的立体图形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再求表面积.【解答】解:(1)根据观察,图①中有12小正方体;图②有1+22个小正方体;图③有1+22+32个小正方体;图④有1+22+32+42个小正方体;图⑤有1+22+32+42+52个小正方体;图⑥有1+22+32+42+52+62=91个小正方体,故答案是:91.(2)堆积体的表面积包括:前后2面、左右2面和上下2面.图⑩中有12+22+32+42+52+62+72+82+92+102=385个小正方体,表面积为:2×(1+2+3+…+10)+2×(1+2+3+…+10)+2×10×10=420.故答案为:420.28.(5分)将一个表面积为30cm2的正方体等分成两个长方体,再将这两个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求大长方体的表面积.【分析】正方体的每个面面积为30÷6=5平方厘米,切开后增加了两个面,又拼成一个长方体后正好减少了一个面,所以最后相当于增加了一个面,表面积为30+5=35平方厘米.【解答】解:30÷6=5(平方厘米)30+5=35(平方厘米)答:这个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是35平方厘米.。
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专项练习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专项练习一、高减少或增加引起表面积的变化:例题:一个长方体高减少3厘米后,表面积减少了72平方厘米,剩下的刚好是一个正方体,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试一试:一个长方体,如果高增加2厘米,就成为一个正方体,这时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64平方厘米,原来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二、拼接引起表面积的变化:例题:1.用两个长、宽、高分别是6分米、4分米、2分米的长方体拼成一个较大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怎样拼表面积最大?怎样拼表面积最小?2.用6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较大的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减少了多少平方厘米?试一试:10包长、宽、高分别为8厘米、5厘米、2厘米的中华牌香烟,若用包装纸将他们打包成一个长方体,不计接头处,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包装纸?三、切割引起表面积的变化:例题:将一个长10厘米、宽6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切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体,这两个小长方体的表面积总和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试一试:(1)有一个长方体,若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切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它们的表面积分别增加30平方厘米、20平方厘米、12平方厘米。
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如右图,一个正方体木块的表面积是36平方分米,把它沿虚线截成体积相等的8个小正方体木块,这时,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四、挖去部分引起表面积的变化:例题:在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上挖去一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剩余部分的表面积可能是多少平方厘米?试一试:用橡皮泥做一个棱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
(1)如右图,在顶面中心位置从上到下打一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通孔,打孔后的橡皮泥块的表面积为多少平方厘米?(2)在第(1)题打孔后,再在正面中心位置处,从前到后打一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通孔(如右图所示),那么打孔后的橡皮泥内外的表面积总和是多少平方厘米?(3)在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木块的每个面的中心上打一个直穿木块的洞,洞口呈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如图)。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与几何》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和相关知识整理汇总)

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几何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填空题。
1. 3.5平方米=()平方分米2立方分米3立方厘米=()立方分米5.02升=()升()毫升公顷=()平方米2.在钟面上,6时的时候,分针和时针所夹的角的度数是(),是一个()角。
3.一个三角形中,∠1=∠2=35°,∠3=(),按边分是()三角形。
4.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如果三角形的面积是3.6平方分米,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5.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8厘米,高是1分米,它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
把它沿着底面直径垂直切成两半,表面积会增加()平方厘米。
6.三个棱长为2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7.一个长方体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之比是3∶2∶1,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72厘米。
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8.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和是60立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二、判断题。
(对的画“√”,错的画“✕”)1.平角是一条直线。
()2.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
()3.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一个玻璃容器的体积与容积相等。
()5.一个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三、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射线()端点。
A.没有B.有一个C.有两个2.下面图形中对称轴最少的是()。
A.长方形B.正方形C.等腰梯形3.下面的立体图形从左边看到的图形是()。
4.下图中,甲和乙两部分面积的关系是()。
A.甲>乙B.甲<乙C.甲=乙5.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高与底面半径的比值是()。
A.πB.2πC.r四、计算题。
1.计算下面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厘米)2.计算以红色直线为轴旋转形成的立体图形的体积。
小学数学总复习-立体图形思维训练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总复习-立体图形班级:姓名:分数:基础练习1、填空(1)把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一般可以得到(长方)形,这个图形的长相当于(底面圆周长),宽相当于(高)。
(2)用一根铁丝焊接成一个长10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框架,至少需要铁丝( 60 )厘米。
(3)一个长方体最多可以有( 2 )个面是正方形,最多可有( 8 )条棱长相等。
(4)做一个圆柱形铁皮罐头盒,求需要多少铁皮,是求它的(表面积),罐头盒周围贴商标纸,求商标纸的面积是求它的(侧面积)。
(5)做一只圆柱形通风管要用多少铁皮,是求它的(侧面积)。
(6)一个正方体的底面周长是8分米,它的表面积是(24平方分米),体积是(8立方分米)。
(7)圆锥的体积是100立方米,高是10米,它的底面积是(30 )平方米。
(8)一个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圆柱高6厘米,圆锥高( 18 )厘米。
(9)圆柱与圆锥的高之比是3:2,底面半径比是4:3,那么圆柱与圆锥的体积比是(8:1)。
分析:半径之比为4:3,则底面积之比为16π:9π=16:9圆柱体积=16*3=48圆锥体积=9*2*(1/3)=6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之比是48/6=8/1拓展练习1、一个正方体所有棱长的和是72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棱长=72/12=6CM,表面积=6*6*6=216平方厘米2、一个长方体所有棱长的和是96厘米,长、宽、高的比是3:2:1,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长+宽+高=96÷4=24厘米;长=24×3÷(3+2+1)=12厘米;宽=24×2÷(3+2+1)=8厘米;3、小明要糊一个长方体募捐箱,但忘了箱子的长,宽,高,只记得是框架是用一根36分米的铁丝做成的,而且长、宽、高都是整分米数,他至少要买多少红纸才能保证够用?36/4=9(长方体框架由4条长、4条宽及4条高组成)也即长宽高的和为9表面积最小,长宽高尽可能接近。
小学六年级复习立体图形

10.立体图形一、填空。
1.张老师在实验室里把2L药水倒入如右图的两个容器中,刚好都倒满。
已知圆柱形和圆锥形容器的底面积相等,则圆柱形容器的容积是( )L,圆锥形容器的容积是( )L。
2.一根长2米,横截面直径是40厘米的圆柱体木头浮在水面上,小华发现它正好有一半露出水面。
这根木头与水接触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3.种机器零件,圆柱部分和圆锥部分的体积比是( )。
如果圆柱部分的体积是48立方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4.如图,把一个体积为720立方厘米的圆柱形木料削成一个蛇螺,陀螺的体积为( )立方厘米。
5. 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高12厘米的长方体牛奶盒,装满牛奶。
笑笑在准备喝牛奶时一不小心把盒子弄歪了,洒出一些牛奶,也就是图中的空白部分。
洒出( )毫升牛奶。
6.一个圆柱形油漆桶的侧面贴着商标纸,圆柱底面直径是10cm,高25cm。
这张商标纸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它的长是( )cm。
7. 一个高45厘米的圆锥体容器,盛满水后再倒入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容器里,水面的高度是( )厘米。
8.将一张长12cm、宽6cm的长方形纸片围成一个圆柱,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 )cm2。
9.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边长为6.28厘米的正方形,这个圆柱的高是( )厘米,底面半径是( )厘米。
10.一种小桶装的纯净水大约是8L。
这样的一桶纯净水能全部倒入棱长是40厘米的正方体玻璃缸,水高()厘米。
11.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2厘米,高是3厘米,它的侧面积是( )平方厘米。
二、选择。
1. 有一个长26cm、宽18cm、高0.6cm的物体,它可能是 ( )A.冰箱B.黑板擦C.橡皮D.数学书2.把一个棱长为a厘米的正方体锯成两个相同的长方体,表面积增加( )平方厘米。
A 2aB a2 C.2a2 D.无法确定3. 把一个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若干个扇形,然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表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100平方厘米,圆柱的高是10厘米,那么圆柱的侧面积是( )平方厘米。
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专项练习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专项练习一、高减少或增加引起表面积的变化:例题:一个长方体高减少3厘米后,表面积减少了72平方厘米,剩下的刚好是一个正方体,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试一试:一个长方体,如果高增加2厘米,就成为一个正方体,这时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64平方厘米,原来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二、拼接引起表面积的变化:例题:1.用两个长、宽、高分别是6分米、4分米、2分米的长方体拼成一个较大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怎样拼表面积最大?怎样拼表面积最小?2.用6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较大的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减少了多少平方厘米?试一试:10包长、宽、高分别为8厘米、5厘米、2厘米的中华牌香烟,若用包装纸将他们打包成一个长方体,不计接头处,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包装纸?三、切割引起表面积的变化:例题:将一个长10厘米、宽6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切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体,这两个小长方体的表面积总和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试一试:(1)有一个长方体,若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切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它们的表面积分别增加30平方厘米、20平方厘米、12平方厘米。
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如右图,一个正方体木块的表面积是36平方分米,把它沿虚线截成体积相等的8个小正方体木块,这时,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四、挖去部分引起表面积的变化:例题:在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上挖去一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剩余部分的表面积可能是多少平方厘米?试一试:用橡皮泥做一个棱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
(1)如右图,在顶面中心位置从上到下打一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通孔,打孔后的橡皮泥块的表面积为多少平方厘米?(2)在第(1)题打孔后,再在正面中心位置处,从前到后打一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通孔(如右图所示),那么打孔后的橡皮泥内外的表面积总和是多少平方厘米?(3)在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木块的每个面的中心上打一个直穿木块的洞,洞口呈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如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十一)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复习内容:①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②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容积
一、填空
1. 长方体有()个面,有()条棱,有()个顶点。
()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2. ()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
它的六个面都是()形,六个面的面积都
(),它的12条棱都()。
3. 右图是()体的表面展开图,请你测量
出有关数据(精确到整厘米数)。
这个形体的底面周长是()厘米。
这个形体的高是()厘米。
这个形体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
这个形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4. 填表:
形体名称已知条件表面积体积
长方体长3米,宽2米,高1.5米
正方体棱长0.6分米
底面半径10厘米,高5厘米
圆柱体底面直径1.8分米,高12厘米
底面周长0.942米,高20厘米
圆锥体底面直径和高都是9分米
5. 用铁丝焊接成一个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的长方体模型,至少需要铁丝();
如果用纸糊它的表面,至少需要()纸板;这个长方体模型的体积是()。
6. 用3个棱长都是2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拼成的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7. 一个圆锥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相差12立方分米,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8. 把长、宽、高分别是6厘米、4厘米、5厘米的长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圆柱的体
积是()立方厘米。
9. 把一根直径是20厘米,长是2米的圆柱形木材锯成同样的3段,表面积增加了()立
方厘米。
10. 一个圆柱形的铁皮水桶,从里面量底面直径4分米,深5分米,做这个无盖水桶至少需要
()铁皮;这个水桶最多可以装水()升。
11. 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比是3﹕2,底面积的比是3﹕4,高的比是()。
12. 一个正方体的高增加3厘米,得到的新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增加了60
平方厘米,原来正方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二、判断(对的请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
1. 长方体的六个面中最多只有四个面的面积相等。
…………………………()
2. 圆锥体积是圆柱的1/3,则它们一定等底等高。
…………………………()
3. 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与高相等,它的侧面展开图就一定是正方形。
…()
4.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24厘米,它的表面积是24平方厘米。
…… ( )
5. 圆锥的底面积一定,它的高和体积成反比例。
………………………… ( )
6. 用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更大的正方体。
…………… ( )
7. 一个圆柱体的底面直径缩小2倍,高增加2倍,则体积缩小2倍。
… ( )
8. 圆柱和圆锥的高都只有一条。
…………………………………………… ( )
三、选择(请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
1. 计算一个长方体木箱的容积和体积时,( )是相同的。
A 、意义
B 、计算公式
C 、测量方法
2. 一个圆锥的底面积是6平方分米,它的体积是6立方分米,它的高是( )。
A 、1分米
B 、0.5分米
C 、3分米
3. 把一个圆柱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锥体的( )。
A 、32
B 、2倍
C 、3
1 4. 以长方形的一条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把长方形旋转一周,可以得到( )。
A 、长方体
B 、圆柱体
C 、圆锥体
5. 长方体至少有( )面是长方形。
A 、2个
B 、4个
C 、6个
6. 下面的图形中,(
A 、
B 、
C 、
四、看图计算
1 .求下面各图形的表面积。
(单位:厘米)
5 7
6
2.求下面各图形的体积(单位:分米)
10
C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