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对奥尔夫音乐教育的认识
浅谈对奥尔夫音乐教育的认识

奥尔夫音乐是由德国音乐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立,它使孩子们有了一种崭新的音乐体验。
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深受儿童和教师的喜爱。
奥尔夫强调原本性的音乐教育理念,原本性的音乐是接近自然,源于生活,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非常适合于儿童的音乐教育体系。
那么,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认识)原理主要有那几点呢?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综合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教育整体。
原本性的音乐不单是音乐本身,它是以节奏为纽带,把动作、舞蹈、语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由人们自己参与创造的音乐,也就是说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合奏者参与到音乐中去。
在奥尔夫的音乐课堂中,孩子们有机会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音乐不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而是与儿歌说白、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甚至是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相联系。
充分体现了儿童的音乐教育中,动作、语言、舞蹈、音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行为领域”的原则。
以综合性的艺术教育形式实现对儿童的素质教育,是奥尔夫体系的突出特点。
2、即兴创造性。
即兴创造是每个人具有的本性,是散发心灵的本能反映。
即兴性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
在奥尔夫的课堂里,每个人都不是静坐着的,孩子们的思维和肢体都在积极地运转着。
在即兴创作过程中,即兴活动逐渐使儿童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能力获得极大发展,儿童接受挑战,会获得成就感、满足感,焕发出潜在的创造能力。
3、参与性人类认知是感性到理性,奥尔夫音乐教育就是通过感觉去协调、发动各个方面的能力。
在奥尔夫的课堂里,没有旁观者,人人都在教师的带动下通过说、唱、动、奏等来体验音乐,而不是老师的说教、传授和示范。
奥尔夫说过:尝试和做,在这里意味着一切,因为所有语言文字的解释,只有经过自己的体验,才能真正理解。
奥尔夫音乐教室里不需要技能技巧的反复训练,需要的只是一颗全身心投入音乐的心。
4、从本土文化出发奥尔夫音乐教育不是一种固定的、封闭性的“条条框框”,它的教育思想是充满开放性的、充满活力的。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意义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意义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一种以孩子的参与为中心的音乐教育方法,有助于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本文将从奥尔夫音乐教育的背景、作用和意义进行探讨。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背景是西方音乐教育改革的产物。
20世纪初,德国音乐家卡尔·奥尔夫开始在学校中尝试创新的音乐教育方法,旨在发展孩子们的音乐才能和创造力。
奥尔夫发现孩子们对音乐的天然感受力和创造力远远超过成人,他认为应该通过具体的身体动作和游戏来激发孩子们的音乐表达欲望。
奥尔夫音乐教育注重孩子们的主动参与和身体感受,通过合奏、舞蹈、游戏等方式培养孩子们的音乐能力。
奥尔夫音乐教育对孩子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奥尔夫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音乐能力。
通过有趣的互动活动,孩子们可以感受和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进而逐渐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奥尔夫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孩子的心理和情感发展。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孩子们可以学会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对音乐的情感理解能力。
奥尔夫音乐教育还可以培养孩子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合奏和合唱的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创造美妙的音乐。
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培养孩子音乐能力的也对他们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奥尔夫音乐教育,孩子们能够培养创造力、想象力、审美意识等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为他们的整体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应该重视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意义,并加以推广和应用。
我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认识

我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认识第一篇:我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认识我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认识论文摘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体系及它的基本思想观念,教学的改革,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何让让孩子能够对音乐教学产生兴趣达到兴趣教学,培养专业人才,哪怕将来不从事专业艺术工作,在少儿时接受的艺术训练,也可以培养出很多好的素质,便于从事任何工作。
提高艺术修养,丰富人生。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奥尔夫教学法的普及性和社会性。
通过学习,了解奥尔夫教学法的突出特点。
关键词:奥尔夫奥尔夫教学法音乐教学教学改革在我大3的第一个学期,叶老师任我们的音乐教育课,我接触到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通过半学期的学习了解和认识了许多关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体系及它的基本思想观念。
刚开始接触这门课程,我感到很新鲜,很惊奇,甚至有些迷惘,不知道这种教学方法到底能带给我们什么。
叶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一节课就让我感觉到与其他课程的不同,不是老师在讲台上讲课我们在下面听,而是老师让我们把桌子围成一个圈老师和我们做在一起,起先我们自我介绍,我们11位同学都参加了讨论,大家都介绍着自己,轮到叶老师的时候她详细的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从大陆到欧洲从一名学生到一名老师,虽然让和我们学习的课程看起来不相干,但是她让我从简单的自我介绍上认识到了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以及我们目前的教学方法和奥尔夫教学法的区别。
第一节课让我记忆深刻,叶老师让我们解释什么是教学法,我无意的说出来一句话:“教学法就是教学的方法”。
听起来有些无聊,教学法和教学的方法根本就是没有解释,但是叶老师不是对我的话不理不睬,当作玩笑,而是给了我一根粉笔让我写在黑板上,然后叫了班上所有的人把自己对教学法的看法写在黑板上1.2.3.4.5.6…..一条一条的列在黑板上,然后叶老师给我们一条一条一点一点的解释出来。
这样让我对教学法的理解更加的深刻。
第一节课使我印象深刻激发了我对奥尔夫教学法的兴趣….随着老师做这种那种的游戏,带我们用奥尔夫乐器感受音乐,我才慢慢地领悟到奥尔夫教学法的独特之处。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意义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意义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一种以卡尔·奥尔夫为代表的儿童音乐教育方法。
它主要通过歌曲、器乐、舞蹈等形式,使儿童通过感官的参与和创造,通过情感的体验和表达,实现音乐教育的目标。
它强调以儿童为中心,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儿童的音乐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
奥尔夫音乐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被公认为一种有效的儿童音乐教育方法。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奥尔夫音乐教育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儿童能够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儿童会通过唱歌、演奏乐器、跳舞等方式感受音乐的美好,从而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2. 增强儿童的音乐能力。
奥尔夫音乐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音乐能力,包括音感、节奏感、听觉记忆力、和声感等。
通过练习唱歌、演奏乐器等活动,儿童可以锻炼和提高自己的音乐能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
奥尔夫音乐教育通过合唱、合奏等合作形式,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音乐活动中,儿童需要与其他同学共同合作完成任务,他们需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从而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5. 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奥尔夫音乐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儿童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可以通过创作歌曲、编排舞蹈等方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培养儿童音乐能力的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综合能力。
它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儿童愉快地参与音乐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全面素质培养都具有积极的影响,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音乐教育方法。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意义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意义奥尔夫音乐教育是由德国作曲家卡尔·奥尔夫创立的一种音乐教育方法,旨在通过音乐游戏与体验的方式培养儿童的音乐能力和综合素养。
它强调儿童的活动性、综合性和创造性,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音乐,并逐渐成为热爱音乐的人。
奥尔夫音乐教育对儿童的音乐启蒙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方法,孩子们可以通过动态的音乐游戏从小培养对音乐的感觉和兴趣,进而激发他们的音乐创造力和表现力。
这对于培养孩子们的音乐天赋和艺术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奥尔夫音乐教育有助于儿童的智力和情感发展。
音乐是一种全面的艺术形式,可以激发儿童的感知力、表达力和思维能力。
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儿童在与音乐互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自己的音乐能力,还可以获得更广泛的思维和情感发展。
他们通过合作、表演和创作等活动,提升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表达力和沟通能力。
奥尔夫音乐教育还可以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
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孩子们可以通过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的活动来释放自己的情感,舒缓压力,调节情绪。
这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
奥尔夫音乐教育还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身体协调性和良好的动作习惯,有助于促进孩子们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
奥尔夫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孩子们常常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音乐游戏和创作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相互合作、协调,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与其他孩子交流、分享和合作,孩子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互助精神和沟通能力。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意义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意义
奥尔夫音乐教育(Orff Music Education)是一种以卡尔•奥尔夫(Carl Orff)创立的教育理论体系为基础的音乐教育方法。
这种方法强调音乐教育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合作精神和音乐表达能力。
在当今音乐教育领域,奥尔夫音乐教育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教育的角度,探讨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意义。
奥尔夫音乐教育强调音乐的综合性,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奥尔夫认为,音乐教育不仅仅是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更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和审美情感。
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学生不仅仅学习音乐的演奏和理论知识,还要通过歌唱、舞蹈、合作演奏等形式,全面地体验音乐的魅力,获得音乐所带来的愉悦和满足。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音乐的接收者,更是音乐的创造者和表达者,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奥尔夫音乐教育注重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学生通常是通过集体合作的形式来学习和表演音乐的,他们要和其他学生一起参与音乐创作、排练和表演,共同完成一次音乐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互相尊重、协调和支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这对于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奥尔夫音乐教育注重音乐的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
在奥尔夫的教育理念中,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形式。
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要通过歌唱、舞蹈、演奏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音乐带来的情感。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音乐的表达,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力量,提高他们的审美情感和情感表达能力。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意义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意义1. 引言1.1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概念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一种以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为代表的音乐教育方法。
奥尔夫音乐教育强调通过音乐活动来培养儿童的身心发展,提倡通过歌唱、舞蹈、打击乐器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儿童的音乐潜能,培养其音乐情感和审美能力。
奥尔夫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才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在音乐中享受乐趣,同时提高其协作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独特之处在于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体验性,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践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目标是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1.2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历史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德国音乐家卡尔·奥尔夫的创立。
卡尔·奥尔夫认为音乐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天赋,应该成为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提出了针对儿童的音乐教育方法,旨在通过歌唱、打击乐器和舞蹈等多种方式激发孩子们的音乐潜能,帮助他们发展身心并培养创造力。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历史经历了多次发展和演变。
在二战期间,奥尔夫的方法被广泛运用于德国学校系统,成为学生们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奥尔夫音乐教育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受益于其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今天,奥尔夫音乐教育已经成为许多学校和机构的音乐教育课程的一部分。
其历史深厚的背景和独特的教学模式使得奥尔夫音乐教育在教育界备受认可。
随着社会对综合素质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历史将继续为教育界所重视和推崇。
2. 正文2.1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念奥尔夫音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通过丰富多样的音乐活动,让学生能够感受并理解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和声,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
奥尔夫音乐教育强调音乐与生活的融合。
奥尔夫认为音乐是一种生活的表达方式,应该与生活紧密相连。
奥尔夫音乐教学实践心得(3篇)

第1篇自从接触奥尔夫音乐教学以来,我深深地被这种教学理念所吸引。
奥尔夫音乐教学是一种全面、立体、生动的音乐教育方式,它注重音乐与生活的联系,强调音乐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实践奥尔夫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我收获颇丰,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奥尔夫音乐教学源于德国,由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立。
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核心思想是:“音乐不是一种技能,而是一种生命的表现。
”这种教学理念强调音乐教育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实践1. 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唱歌曲时,可以运用夸张的表情、动作和道具,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注重音乐与生活的联系奥尔夫音乐教学强调音乐与生活的联系,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音乐元素。
例如,在教唱关于春天的歌曲时,可以让学生观察春天的景色,感受春天的气息,从而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
3. 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创造力奥尔夫音乐教学注重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自由发挥。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即兴创作,如即兴编曲、即兴演奏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4. 强调合作与交流奥尔夫音乐教学强调合作与交流,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音乐作品。
例如,在排练合唱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互相倾听、互相配合,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5. 注重音乐技能的培养奥尔夫音乐教学不仅注重音乐与生活的联系,还强调音乐技能的培养。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音乐技能训练,如节奏、旋律、和声等。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实践心得1. 奥尔夫音乐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学生可以在音乐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同时,奥尔夫音乐教学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自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什么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着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之一。
由德国伟大的音乐家、指挥家和教育家奥尔夫所创立。
(一) 奥尔夫音乐教育原理
奥尔夫音乐教育原理或曰"理念"用一句话即:原本性的音乐教育。
什么是原本的呢?意即"属于基本元素的,原本素材的,原始起点的,适于开端的。
"原本的音乐又是什么呢?原本的音乐不只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
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期间。
它是先于智力的,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不用结构;它带来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
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于儿童的。
(二)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宗旨
通过音乐去达到人类的最高智慧,培养健全人格。
(三) 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方法
1、要从人的音乐本性出发。
(每个人都有音乐的本能,每个人天生都是喜欢音乐的)
2、以节奏为基础。
3、将音乐与语言、动作、唱歌、舞蹈、表演、演奏和戏剧结合进行综合教学。
(四)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原则
1、综合性。
2、即兴性。
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4、适于开端。
(适于孩子)
5、从本土文化出发多元文化教育。
6、为全体学生的。
(五) 奥尔夫教学的态度
1、不要求每个孩子一模一样的模仿,而是引导孩子和老师共同创造。
2、不注重结果,注重过程。
二、从我园主体探究课程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和我园主体探究课程有很多相通之处。
我认为可以借鉴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更好的开展我园主体探究课程。
我园主体探究课程的核心是强调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主张从小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真正让幼儿做学习的主人,让幼儿在尝试(探究)中学习。
那在奥尔夫音乐活动中是如何进行这种探究学习的呢?
奥尔夫音乐教育被国外称为:"从钢琴凳上(教师)、从座位上(孩子们)解放出来的音乐教育。
"它是一种动态的音乐活动。
在活动中孩子们不需要懂任何乐理知识,而是通过自己亲自参与,从亲身的体验中感受音乐。
比如在《走走、跑跑、停停》的游戏中,老师让孩子光着脚随意走动,目的在掌握孩子走的频率。
然后根据孩子走的速度敲击鼓,请孩子听鼓声走,在走的过程中孩子是在感受四分音符的时值。
老师以提高一倍的速度敲鼓,孩子自然会跟着这个速度小跑起来,这是孩子在体验八分音符的时值。
在此基础上请孩子听到鼓声停,立即找一个朋友一起造型,找三个、四个、五个孩子拉手,这是孩子在感受乐句的开始和结束,培养孩子的反应能力、合作精神,同时增强数概念。
鼓声大,孩子会随节奏跺着地板走,鼓声弱,孩子会踮着脚轻轻走,这是感受音乐的强弱。
听鼓声往前走,听三角铁往后退,这是感受不同的音色,同时感受空间方位感。
孩子不再需要听老师唠叨?quot;四分音符为一拍,打一个'\/'呢就是一拍,八分音符为半拍,'\'是前拍,'/'是后半拍……"最终孩子还是一头雾水。
奥尔夫就是这样从人类最常见,
最普通的走跑开始,训练孩子的节奏和音乐感。
活动中孩子始终是以自己的身体在感受乐音的特点,充分体现?quot;主体探究课程" 的基本特征之一:幼儿学习的主体性。
奥尔夫音乐活动是开放式的,它允许任何答案的出现,只要孩子做了就是好的。
在培训中有一个《这是什么声音》的活动,老师请每人拿一种乐器,用动作来表示你的乐器可以怎么玩、能发出什么声音。
学员们绞尽脑汁的想,才想出一些玩法。
即兴随音乐做律动时,有些学员红着脸说:"对不起,我还没想好。
"我回来后给孩子们发乐器,还没等我说什么,孩子们就已经在五花八门的玩了起来,铭铭把双响筒放在地上转,楷楷把双响筒当酒杯在喝酒,秣秣把槌子放进双响筒里捣动,东东说沙棰是鸡腿,荣荣干脆把小钹的松紧带解下来,放在地上滚!多有创意!这说明孩子天生具有探究精神。
可就是这种可贵的探究精神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被陈旧的教育一点点的抹杀掉了,于是变成了现在的我们。
所以作为二十一世纪的老师最需要做的就是保护好孩子的探究精神,努力挖掘孩子的潜能。
主体探究课程的着眼点就是培养孩子的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
课程实施中一定要具探究性。
奥尔夫以即兴开始的教育正是体现创造性的教学。
他让孩子在游戏中探索声音,尝试用字词、语言、用自己的动作即兴做些什么,即兴的敲打一些节奏开始自己的音乐
在奥尔夫音乐活动中,老师的话很少,只是提出关键性的问题,给孩子充分发挥的空间。
在课例《彩带舞》中,孩子们闭上眼睛,老师发给每位孩子一件礼物(绸带),让孩子通过触觉来猜是什么,然后逐个请每个孩子用动作表现绸带的用途和可以怎样舞动,要求每个人都不同。
接下来放一首非常舒缓轻柔的慢板音乐,请孩子用绸带来表现音乐,然后是两个人合作用绸带来表现,最后发展到集体的创作,成为一个很丰满的作品。
活动中所有的环节都是即兴的创作,通过一种简单的道具"绸带",让孩子自由组合自由创作。
奥尔夫的教学实践正是通过这种即兴性的创造活动开启了儿童想象力的闸门,把他们放入想象、幻想的自由天际去翱翔、驰骋。
我园在主体探究课程中引入了叙事性智能理论,以儿童文学作品(主要为儿童故事、儿歌、诗歌等)为主线,根据幼儿发展水平和需要,有机渗透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大领域的学习内容,使儿童文学作品成为"主体探究课程"的崭新载体。
奥尔夫音乐教学中文学作品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把语言引进音乐教学是奥尔夫音乐法独具特色的部分。
结合语言进行的节奏训练非常的有趣又没有任何难度。
例如学习交通工具时,我们可以请孩子说出两个字,三个字或四个字的交通工具 ,如卡车(x x)、摩托车(xx x)、公共汽车(xx xx),每一种交通工具代表一种固定节奏型(节奏基石),把孩子分成三组,每组反复念一个词,加上音量的大小、速度的强弱、音色的变化(断和连)及声部的交替变化,就组成了一个三声部的节奏合说。
童谣、儿歌、唐诗朗朗上口,具有鲜明的节奏性,孩子们边念边加上身体动作,稳定的拍率、准确的节奏感在这里得到训练,一首儿歌可以选择不同的节奏型来为其伴奏,通过身体或节奏乐器甚至音条乐器来伴奏,合在一起就成了美妙的多声部作品了。
通过讲故事帮助孩子理解音乐或舞蹈的结构。
还可以让孩子看图片进行即兴唱故事接龙。
把故事用嗓音、动作、舞蹈、演奏、表演即兴的编成音乐舞蹈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