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类中氨基甲酸乙酯检测技术
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检测及在不同香型白酒中的含量分析

青睐。近年来,白酒中潜在的氨基甲 份样品。
萃取柱中,并静置 10 min。经 10 mL
酸乙酯愈加引人关注 [6-7]。早在 1985 年, 1.2 仪器和设备
正己烷淋洗后,用 15 mL5% 乙酸乙酯 -
加拿大规定了氨基甲酸乙酯的限量标
气相色谱 - 质谱仪(7890B-5977A, 乙醚溶液以约 1 mL/min 的流速进行
限量指标。本研究旨在通过对 2018 年 士梅特勒托利多)、氮吹仪(ORG, 至 1.00 mL, 过 0.22 μm 有 机 滤 膜,
从河南省各地市生产企业、超市、小 N-EVAP24)、固相萃取装置(安捷伦) 制成测定液,供 GC-MS 分析。
136 食品安全导刊 2019年6月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Technology 科技 分析与检测
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检测及在不同香型 白酒中的含量分析
□ 姚晓洁 谷瑞丽 姬建生 杨森楠 夏 嘉 河南省口岸食品检验检测所
摘 要:采用 SPE 结合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GC-MS)法对从河南省各地市抽取的 1 882 批白酒的 EC 进行检测。结 果表明,所检测的白酒中 EC 的检出率为 52.3%,最大值 1 680 μg/kg,平均含量为 49.9 μg/kg。7.6% 的白酒中 EC 含 量超过国际常用蒸馏酒的 EC 限量标准(150 μg/kg)。针对不同香型白酒进行分析,EC 平均含量最高的是酱香型白酒, 为 92.1 μg/kg;其次是董香型白酒,为 91.4 μg/kg;第三是陶香型白酒,为 84.0 μg/kg,之后依次是凤香型白酒 63.7 μg/kg,浓香型白酒 56.7 μg/kg。此研究期望能为我国食品安全部门制定白酒中 EC 的限量标准提供有效的参考。
GC-MS检测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方法的优化

标 准 品: 氨 基 甲 酸 乙 酯 标 准 品(C3H7O2N;CAS:5179-6)纯度> 99.0%;D5- 氨基甲酸乙酯标准品(C3H2D5NO2; CAS:73962-07-9)纯度> 99%。
表 1 固相萃取仪萃取流程表
步骤 活化 上样 气推 暂停 淋洗 气推 洗脱 气推
溶剂
C6H14 / / /
C6H14 /
CH2Cl2 /
排出 有机废液 有机废液 有机废液
/ 有机废液 有机废液
收集 收集
流速(/ mL/min) 20 1 2 / 2 2 2 2
体积 /mL 5 2.5 1 / 10 15 15 15
准确量取 2.00 mL 酒样于 10 mL 玻璃试管中,称重并记 录酒样的质量 m(精确到 0.001 g);加入 100.0 µLD5- 氨基 甲酸乙酯使用液(2.00 µg/mL),再加入 0.3 g 氯化钠(经过 640 ℃烘 2 h),超声溶解,再转移到萃取柱中。固相萃取 仪设置的样品制备流程见表 1
关键词:氨基甲酸乙酯;GC-MS;白酒
氨 基 甲 酸 乙 酯(Ethyl carbamate, 简 称 EC, 分 子 式 为 H2NCOOC2H5),又称尿烷,是食物在发酵或者存储过程中 天然产生的物质。氨基甲酸乙酯是一种可以引起肺肿瘤、淋 巴癌、肝癌、皮肤癌等疾病的可致癌物质。发酵食品中含有 氨基甲酸乙酯是食品安全的潜在危害 [1],因此,对食品中氨 基甲酸乙酯含量的检测是对消费者健康安全的保障。氨基甲 酸乙酯是一种具有潜在致癌作用的化合物,存在于传统的发 酵食品中;乙醇对氨基甲酸乙酯的致癌性有促进作用 [2],国 际癌症研究署在 1987 年将其归为 2B 类致癌物质,在 2007 年对其进行再次评估后改为 2A 类致癌物。加拿大卫生与防 疫部门规定蒸馏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限量为 150 µg/L,我国 目前未对氨基甲酸乙酯出台相关的限量标准。目前,酒中 的氨基甲酸乙酯的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 法。其中液相色谱法前处理操作复杂且效率不高;而气相色 谱 - 质谱法有着对样品的前处理损耗低、灵敏度高、分析 效率高等特点,在对氨基甲酸乙酯检测的应用中最为广泛。 本文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测定》 (GB 5009.223—2014)的 方 法 进 行 了 一 定 的 改 进, 更 换 了 GC-MS 的色谱柱 [3],以及洗脱液 , [4-5] 选择了稳定的萃取 方法 [6],能够安全有效地对白酒中的氨基甲酸乙酯进行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及仪器
吉林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饮料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吉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饮料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编制说明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〇一三年八月一、研究背景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 ate,又叫Urethane)是一种具有遗传毒性及致癌性的物质,可导致肺癌、淋巴癌、肝癌和皮肤癌等疾病。
氨基甲酸乙酯被广泛用于工业涂料及动物麻醉[1],它不仅是烟草叶及香烟的天然成分,也是发酵食物和酒精饮品在发酵或贮存过程中天然产生的污染物,它广泛存在于发酵食品(如面包、酸牛奶、乳酪、酱油等)和酒(如葡萄酒、苹果酒、中国黄酒和口本清酒等)中。
不同的酒精饮品检出的氨基甲酸乙酯含量是不一样的,例如烈酒(特别是由樱桃、杏和梅等核果制造的烈酒)的含量一般较高,而啤酒的含量则偏低。
不同种类的酒精饮品的氨基甲酸乙酯含量差异很大(见图1)。
自从1943年,Nettle ship用实验证明了氨基甲酸乙酯具有致癌作用后,1971年Lofroth和 Gejvell 在发酵食品中发现了氨基甲酸乙酯,并测定了葡萄酒中的氨基甲酸乙酯含量。
人体摄取氨基甲酸乙酯主要是通过饮用酒,调查显示, 如果饮用氨基甲酸乙酯含量大于30×10-5g/L的酒,人饮用后易患癌的机率大大增加。
根据加利福尼亚环保机构的一项统计数据得知, 假设每个人的患癌症的几率为1×10-5, 可推断这个人氨基甲酸乙酯的摄入量大约为0.7μg/day[2]。
由此可见,氨基甲酸乙酯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北美等国家法规规定了不同酒中所含氨基甲酸乙酯的数量及水平。
1985年,加拿大报道了某些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高,同年加拿大的卫生与预防部门规定了各类酒中的氨基甲酸乙酯的限量标准: 如佐餐葡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质量浓度不得超过30μg/L;强化葡萄酒100μg/L;蒸馏酒150μg/L;烈性酒、水果白兰地400μg/L。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规定1988年以后生产的佐餐葡萄酒(酒精度14% V/V)氨基甲酸乙酯质量浓度不得超过15μg/L,餐后甜葡萄酒60μg/L。
GC-MS测定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不同预处理方法的比较

Liquor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UO Xue-wu, LI Yuan-zi, HUANG Shi-yong, DU Li-ping, CHEN Ye-fu, XIAO Dong-guang (Key Laboratory of Industrial Fermentation Microbiology, Ministry of Education, Tianjin, Tianjin Industrial Microbiology Key Lab,
249
现代食品科技
Moder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 Vol.32, No.4
蒸馏)和储存过程中产生[1],早在 20 世纪 40 年代, 1.3.1 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
NETTLESHIP 实验证明了 EC 具有潜在致癌作用,可
分别用无水乙醇、甲醇配制 EC 与氨基甲酸丙酯
Key words: ethyl carbamate; pretreatment; extraction; analysis;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liquor
白酒,又称烧酒,它是以粮谷为原料,以酒曲为
收稿日期:2015-06-08 基金项目:国家 863 科技计划项目(2013AA102108);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 项目(15ZCZDNC00110) 作者简介:郭学武(1980-),男,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现代酿造技 术 通讯作者:肖冬光(1956-),男,教授,博导,研究方向:现代酿造技术
1.3.4 固相微萃取(SPME)
1 材料与方法
取试样 10 mL 于烧杯中,加水调节样品的酒精度 至 20%(酒度低于 20%的样品不用再稀释),然后取
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检测方法比较

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EC)又名尿烷 (Urethane),是一种在食品发酵和储藏过程中会自然 生成的污染物[1-2],据动物实验都证明了其对肺癌、淋 巴癌、肝癌和皮肤癌等疾病有潜在致癌风险[3-4]。大 部分发酵食品均存在 EC 的污染 ,食 [5-6] 品添加剂联
合专家委员会评估从酒精饮料中的 EC 平均摄入 量是 80 ng/kg 体重·d,虽未超过致癌较低置信区间 基准剂量的 0.3 mg/kg 体重·d,但酒精饮料中 EC 含 量已经足够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 [7-8] 2007 年欧洲食 品安全管理局的报告,人类在食物中摄入的 EC 约
摘 要: 建立并使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两种白酒样品中
EC 的检测方法,两种方法定量分析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 0.997 以上。其中 HPLC 法检出限为
4.0 μg/L,回收率在 84.9 %~105.1 %之间,RSD<6.84 %;GC-MS 法检出限为 1.3 μg/L,GC-MS 检测回收
Abstract: Two detection methods of EC in Baijiu including HPLC and GC-MS were compared. Both methods had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with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above 0.997. The detection limit of HPLC was 4.0 μg/L, its recovery rate was between 84.9 % to 105.1 %, and RSD was less than 6.84 %. The detection limit of GC-MS was 1.3 μg/L, its recovery rate was between 95.3 % to 104.7 %, and RSD was less than 4.26 %. The accuracy and repeatability of both methods c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s. HPLC had simpler pretreatment and its reagents had much lower toxicity. However, the accuracy and the stability of GCMS were better than HPLC, its detection limit was lower, its sampling time was shorter, and EC detection was faster.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practical situations such as increasing EC detection task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low detection limit etc., GC-MS is recommended for the detection of EC in Baijiu in practice. Key words: Baijiu; ethyl carbamat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
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检测与分析

文章编号:1002-8110(2019)01-0055-03
酿酒 LIQUOR MAKING
Vol.46. № .1 Jan., 2019
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检测与分析
苏占元 1,郑若欣 1,杨晓军 1,赵金松 1,2,3*
(1.国家酒类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四川 泸州 646000; 2.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 泸州 646000; 3.四川理工学院,四川 自贡 643000)
3.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Engineering SiChuan ZiGong 643000, China)
Abstract:Ethyl Carbamate (EC) is a gene carcinogen, and GC / MS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the content of EC in three kinds of flavor liquor
and raw win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EC in Luzhou-flavor liquor was 19.6μg/kg~288μg/kg, and the content of EC in
low-end liquor was lower than that in middle-high-end liquor. The content of EC in Maotai liquor was less than 100μg/kg, about
近年来白酒中潜在的氨基甲酸乙酯(EC)愈加引入关注[1-3]。研 对白酒的研究中还未提出相关含量分析更未形成限量标准。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分析

文章 编 号 : 1 6 7 1 — 9 6 4 6( 2 0 1 3 )1 2 b 一 0 0 6 4 — 0 2
气 相色谱 一质 谱法测定 白酒 中氨基 甲酸 乙酯 的分析
包志华 ,娜仁 高娃 ,马俊 华
( 1 .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 1 0 0 7 0 ;2 . 呼和浩 特市疾病预 防控制 中心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 1 0 0 7 0 ) 摘要 :探讨气相色谱 一质谱法测定 白酒中氨基 甲酸乙酯 的分析方法 。白酒 中氨基 甲酸 乙酯经过硅 藻土固相 萃取柱净化
第 l 2 期 ( 总第 3 3 8 期)
2 0 1 3年 l 2月
农 产品加工 ( 学刊)
A c a d e mi c P e i r o d i c a l o f F a r m P r o d u c t s P r o c e s s i n g
No . 1 2 De c .
富集 ,再将洗脱液浓缩定容 , 用气相 色谱 一质谱仪测定 , 通过 目 标组分 的质谱 图和保 留时间与 目 标组 分的标 准将物质 的质谱 图和保 留时 间对照进行定性 ,内标法定量 。样 品加标 回收率为 8 7 %~ 1 1 0 %,相对标准偏差为 0 . 9 5 %~2 . 3 5 %,检 出限为 0 . 2 3 n g / mL 。结果 表明 ,利用 D B — I N N O WA X型毛细管色谱柱分 离 目标物效果好 ,采 用硅藻土萃取柱 富集净化
气相色谱法测定酒中氨基甲酸乙酯

氨基甲酸乙酯(EC)是一种致癌物质,可引起淋 巴癌、肺肿瘤、皮肤癌等多种癌症。根据国际癌症调 研机构(IARC)的调查结果发现 [1],氨基甲酸乙酯对 人体的致病毒性属于 2B 群。黄酒作为广受我国民众欢 迎的酒精饮料,其含有的 EC 直接影响着民众的身心健 康。因此,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加强黄酒中 EC 含量测定 成了研究重点。本研究拟运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定性定
脱萃取柱,将洗脱液与淋洗液充分混合并将其放置到 条件来对其进行测定,以质量浓度为 X,峰高为 Y 行线性
氮吹管内,并在氮吹仪器上行吹干处理,以乙腈定容 回归分析,得到 EC 标准曲线与相关系数,同时获得检出
至刻度 2 mL,备测。
限 [3]。结果显示,当 EC 质量浓度达到 2.0 ~ 30.0 μg/mL
气相色谱仪(北京北分天普仪器技术有限公司, GC-8600), 旋 转 蒸 发 器( 上 海 玛 尼 仪 器 设 备 有 限 公 司,RE-2020Z), 电 子 天 平( 梅 特 勒 - 托 利 多, XS303S);Agilent ChemStation 化学工作站等。
结果显示,甲醇 - 乙酸乙酯(40 ∶ 60)具有最佳洗脱效果; 另行洗脱剂量分析发现,回收率会伴随着洗脱容积体积 呈现为正比,但当体积达到 8 mL 之后,回收率的体积 不会再发生任何改变。为此,试验明确了 SPE 最佳洗 脱剂的使用剂量为 8 mL;通过优化对检测条件进行优 化,色谱峰获得的分离效果更加,同时基于此行其他 参数的优化,最终基于该条件获得 EC 离子色谱图(见 图 1)。
量测定。
1 材料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