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器部件检测与维修》课程教学方案设计1、基本信息
汽车应用技术《自动变速器》教案

汽车应用技术《自动变速器》教案第一章:自动变速器概述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让学生掌握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1.2 教学内容自动变速器的定义和作用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组、控制阀等)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采用直观演示法,展示自动变速器的组成部分和结构。
1.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自动变速器基本概念的理解。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自动变速器的组成部分示意图。
第二章:液力变矩器2.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液力变矩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让学生掌握液力变矩器的工作过程及其控制。
2.2 教学内容液力变矩器的定义和作用液力变矩器的基本结构(如涡轮、泵轮、导轮等)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液力变矩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采用直观演示法,展示液力变矩器的工作过程。
2.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液力变矩器的基本原理的理解。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液力变矩器的结构示意图。
第三章:行星齿轮组3.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行星齿轮组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让学生掌握行星齿轮组的工作过程及其控制。
3.2 教学内容行星齿轮组的定义和作用行星齿轮组的基本结构(如太阳轮、行星轮、内齿轮等)行星齿轮组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行星齿轮组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采用直观演示法,展示行星齿轮组的工作过程。
3.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行星齿轮组的基本原理的理解。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行星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第四章:控制阀4.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控制阀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让学生掌握控制阀的工作过程及其控制。
4.2 教学内容控制阀的定义和作用控制阀的基本结构(如阀体、阀门、弹簧等)控制阀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控制阀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完整版)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一)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二)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三)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四)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五)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六)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七)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八)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九)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十)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十一)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十二)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十四)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十五)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十六)。
《自动变速器维修》教学大纲

《自动变速器维修》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自动变速器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以及与其有关的使用维修、检测调试、故障诊断与排除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汽车运用与维修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液力传动与液压控制基础知识。
2.掌握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掌握常见自动变速器的检查及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4.掌握典型自动变速器的检查及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1.能正确使用常用拆卸工具和测试仪器仪表。
2.能分析行星齿轮工作原理及各档位动力传动。
3.掌握自动变速器进行正确解体和装配技能。
4.能借助维修手册和Mitchell维修光盘等资料查阅自动变速器有关数据,对其进行测试和试验。
5.能根据试验结果对自动变速器故障原因进行分析。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基础模块(一)液力传动与液压控制基础了解液力传动的工作原理。
了解液压传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了解液压基本回路的组成与特点。
(二)自动变速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1.自动变速器的总体构造掌握自动变速器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2.液力传动装置了解液力偶合器、液力变矩器的结构,理解液力偶合器、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单向离合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行星齿轮装置掌握行星齿轮机构的基本组成和传动比的计算,掌握辛普森(SIMPSON)行星齿轮机构的组成、各部分的连接关系,理解辛普森(SIMPSON)行星齿轮机构各档位动力传递的路线,了解单向离合器的作用,掌握离合器和制动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4.液压控制系统掌握液压控制的压强、压力、流量和速度控制基础知识,掌握机油泵及限压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常见压力调节阀(丰田自动变速器主调节阀、第二调节阀、节气门阀、速控阀)的工作原理,理解换档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换档阀的工作原理,了解丰田自动变速器各档位液压控制系统的工作情况,理解锁止离合器控制的基本原理。
自动变速器检查与维修教案1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安排教学过程教学主要内容和步骤回顾并引入引导提问式PPT展示教师结合图片讲解学生分组找出各部分元件一、引入新课讨论: 电动车是怎样控制整个车子的路况的?玩玩具赛车时, 你们是怎样控制它的呢?二、教授新课1.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部分的基本组成电子控制系统由传感器、执行器及电子控制单元等组成。
传感器部分主要包括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车速传感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输入轴转速传感器、冷却水温传感器、ATF油温传感器、空挡起动开关、强制降档开关、制动灯开关、模式选择开关、OD开关等。
执行器部分主要包括各种电磁阀和故障指示灯等ECU主要完成换挡控制、锁止离合器控制、油温控制、故障诊断和失效保护等功能。
利用PPT, 在观察中思考之间的区别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电子控制单元根据传感器检测所得节气门开度、车速、油温等运转参数, 以及各种控制开关送来的当前状态信号, 经运算比较和分析后按设定的程序, 向各个执行器发出指令, 以操纵阀板总成中各种控制阀的工作, 从而最终实现对自动变速器的控制。
对于液控自动变速器, 自动换挡主要是取决于节气门油压和速控油压, 也就是发动机负荷和车速的情况。
对于电控自动变速器, 与上述类型类似, 就是主要取决于发动机负荷和车速, 只不过是采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和车速传感器来感知发动机负荷和车速的情况, 并将这两个信号发送给自动变速器ECU, ECU根据存储器中的换挡程序决定升档或者降挡, 然后再给换挡电磁阀发出控制信号, 换至相应档位。
自动变速器的换挡等控制还要取决于冷却水温、ATF油温等信号。
如果水温、油温过低, 自动变速器不会升挡。
如果自动变速器在工作过程中, 满足了锁住离合器的工作情况, 自动变速器ECU就会给锁止离合器电磁阀(TCC——一般称为3#电磁阀)通电, 切换油路使锁止离合器工作。
在换挡过程中, 为了防止换挡冲击, 自动变速器还会通过4#电磁阀控制换挡油路。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维修课程教学大纲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维修》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自动变速器原理与维修课程英文名称:A/T Principle And Service课程编号:230637学分:4学分适用对象:2006级汽车运用技术专业。
一、课程地位和作用《自动变速器原理与维修》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技术技能课。
它以《汽车底盘构造原理与拆装》、《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汽车修理》等课程为基础,并为后续课程《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奠定基础。
本课程是培养汽车维修行业从事现代轿车维修的高技能型技术人才的一门重要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以现代轿车的自动变速器为主要对象,针对本专业的特点,重点讲解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自动控制系统及工作原理,并对常见车型自动变速器的典型结构进行具体分析,介绍常见故障及其诊断和排除方法。
同时通过实训组织学生分解自动变速器总成,检测零部件并正确组装和调整自动变速器总成。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常见自动变速器的类型及特点。
2、了解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理解全液式和电液式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自动控制原理。
4、基本掌握自动变速器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5、掌握自动变速器总成正确的拆装、检查方法、步骤和要求。
6、能对自动变速器进行保养、各项基本检查及维修作业。
7、具有初步的故障诊断和排除能力。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1、本课程是现代汽车技术的一门重要的职业技术技能课。
教学内容涉及到机械、液压、电子技术等各门学科,教学中应注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2、本课程理论教学应充分利用挂图、投影、多媒体等手段,同时也要注意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本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利用资料的能力,查阅和分析图表的能力。
4、本课程理论教学应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实物投影仪一套。
5、本课程实践性很强,应突出技能训练。
实践教学环节中应充分利用实物教具,教师讲与做结合,学生想与练结合,通过实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自动变速器检查与维修教案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安排教学过程教学主要内容和步骤回顾并引入引导提问式PPT展示教师结合图片讲解学生分组找出各部分元件一、引入新课讨论:电动车是怎样控制整个车子的路况的?玩玩具赛车时,你们是怎样控制它的呢?二、教授新课1、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部分的基本组成电子控制系统由传感器、执行器及电子控制单元等组成。
传感器部分主要包括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车速传感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输入轴转速传感器、冷却水温传感器、ATF油温传感器、空挡起动开关、强制降档开关、制动灯开关、模式选择开关、OD开关等。
执行器部分主要包括各种电磁阀和故障指示灯等ECU主要完成换挡控制、锁止离合器控制、油温控制、故障诊断和失效保护等功能。
利用PPT,在观察中思考之间的区别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电子控制单元根据传感器检测所得节气门开度、车速、油温等运转参数,以及各种控制开关送来的当前状态信号,经运算比较和分析后按设定的程序,向各个执行器发出指令,以操纵阀板总成中各种控制阀的工作,从而最终实现对自动变速器的控制。
对于液控自动变速器,自动换挡主要是取决于节气门油压和速控油压,也就是发动机负荷和车速的情况。
对于电控自动变速器,与上述类型类似,就是主要取决于发动机负荷和车速,只不过是采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和车速传感器来感知发动机负荷和车速的情况,并将这两个信号发送给自动变速器ECU,ECU根据存储器中的换挡程序决定升档或者降挡,然后再给换挡电磁阀发出控制信号,换至相应档位。
自动变速器的换挡等控制还要取决于冷却水温、ATF油温等信号。
如果水温、油温过低,自动变速器不会升挡。
如果自动变速器在工作过程中,满足了锁住离合器的工作情况,自动变速器ECU就会给锁止离合器电磁阀(TCC——一般称为3#电磁阀)通电,切换油路使锁止离合器工作。
在换挡过程中,为了防止换挡冲击,自动变速器还会通过4#电磁阀控制换挡油路。
自动变速器ECU具有自诊断功能,若故障,ECU会将故障码存储在存储器中,以便读取,同时,ECU还会点亮OD OFF 指示灯(故障指示灯)提醒车主AT出现故障了,并且可以通结合实体结合图片讲解分组操作,注意观察其改变情况注意总结利用PPT展示过指示灯的闪烁读取故障码。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一)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二)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三)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四)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五)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六)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七)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八)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九)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十)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十一)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十二)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十四)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十五)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十六)。
2024年自动变速器教案3

自动变速器教案3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分类;(2)掌握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3)学会分析自动变速器的工作过程及控制策略;(4)能够进行自动变速器的简单故障诊断与维修。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物、模型及图片,认识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自动变速器的拆装与调整方法;(3)通过案例分析,学会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本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汽车技术的兴趣和热情;(2)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1)液力变矩器(2)行星齿轮机构(3)液压控制系统(4)电子控制系统2.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及分类(1)工作原理(2)分类:AT、CVT、DCT、AMT3.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1)液力变矩器:传递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动力,实现平稳起步;(2)行星齿轮机构:实现不同的传动比,以满足车辆行驶需求;(3)液压控制系统:控制离合器、制动器及变速器油路,实现换挡;(4)电子控制系统:接收传感器信号,控制变速器工作状态。
4.自动变速器的工作过程及控制策略(1)起步过程(2)加速过程(3)减速过程(4)换挡过程(5)停车过程5.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与维修(1)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2)故障诊断方法:利用诊断仪器、数据流分析、故障代码查询等;(3)故障维修方法:更换损坏零部件、调整控制参数、清洗油路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分类;2.观察法:观察实物、模型及图片,认识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3.实践法:实际操作,掌握自动变速器的拆装与调整方法;4.案例分析法:分析自动变速器故障案例,学会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
四、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回答问题、实际操作等;2.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自动变速器知识的掌握程度;3.诊断性评价: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变速器部件检测与维修》课程教学方案设计
1、基本信息
通过分析实际工作过程,归纳分类典型工作任务与对应能力的要求,结合“1+X”证书考证的内容,明确课程能力目标与学习内容;以任务为载体,构建课程主题;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设计学习型工作任务,将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培养集成于教学过程中;采用示范教学法、引导教学法等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组织实施课堂教学。
3、课程开发设计过程
1.明确自动变速器部件检测与维修典型工作任务——能力要求,见下表:
(1)学习情境设计以任务为载体,学习情境和任务单元为完整工作过程;设计的工作任务符合1+X认证考试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能力培养从有基础到实用,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按序进行排列。
(2)选择占90%以上的拉维娜、辛普森两种典型行星齿破机构作为教学机型,通过拆装、检测、分析比较找出行星齿轮机构传动过程中的规律性,使学生
掌握1+X 认证考试相关内容。
(3)以体现自动变速器基本工作原理、各部件检测为载体,按液力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组成进行排序并加入双离合、无级变速自动变速器内容。
根据学习情境设置八个学习项目,分28个单元。
见下表:学习项目与任务单元课时分配表。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1.课程进度安
排
2.具体内容和要求
3.能力训练项
目设计
1.教学内容的组织
每个子任务的教学单元都按照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法组织实施。
通过工作过程的不断重复,让学生逐步掌握技能、理论知识、形成职业素养。
2.考核方法与考核评价
考核是推动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结合1+X证书考证具体量化考核标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分别进行素质考评、过程考核、以及期末理论考试和实训考核并进行1+X证书考证考核。
《自动变速器部件检测与维修》考核由两种方式进行,第一种为学期常规考核,第二种为1+X证书考证考核。
(1)学期常规考核
学期考核由两部分组成:过程考核(占70%)和期末考核(占30%)。
具体见下表。
形式
考核与“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证书对接,经学生参加1+X证书考证,并通过考试的,课程成绩视为合格,并将相应模块考证成绩作为课程最终成绩。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本课程在教学中主要采用现场教学、理实一体、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
通过校企合作,小班教学,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进行现场教学,使理论知识得到深化,理论与实践得到有机结合;课程组主讲教师从汽车检测维修的实际工作过程中提炼出适合教学的典型“案例”用于教学,真正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内容通俗易懂,便于理解、便于记忆,训练了学生对理论实践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角色扮演法
学生进入校内实训基地工位,由兼职实训指导教师(企业能工巧匠)指导学生进行技术操作,使学生在扮演生产者的前提下,熟悉工艺标准、掌握技能。
利用多种教学手段
2、教学手段
(1)课堂与生产一体化教学方式
《自动变速器部件检测与维修》是一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专业技能为主的1+x课证融通的实践性课程,因此我们在组织该课程教学时,紧紧围绕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以技能训练为突破口,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运用和指导作用,突出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在进行课程设计时,积极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生产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实际工作过程所需技能、要求、标准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到达顶岗实习要求为标准,利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生产作业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要求教师将理论课与实训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来组织教学,到达理论教室与生产车间一体化,学生在进行本课程学习的同时,参与汽车检测与维修工作,在真实工作环境对维修岗位的具体工作进行感性认识,同时了解其成汽车维修企业工作环境、感受企业氛围。
(2)任务驱动实施教学内容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以汽车检测、维修典型工作任务来构建工作任务化的课程体系,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将教学内容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为目标,将知识、技能整合排序后开展教学,为将来能胜任就业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3)项目导向引领教学过程
《自动变速器部件检测与维修》采用以行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方法进行设计,整个学习领域由若干个学习情境组成。
将课程划分为8个学习项目其中每个学习项目都有自己的培养目标,通过学习后学生能掌握相应的实际操作能力。
(4)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深入开展高职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广泛征求用人单位的意见与建议,确定高职教育人才定位和培养模式,科学地修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技术人才。
结合学习情景等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并结合微课、动画视频,使内容简明易懂。
本课程自建成爱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后,学生通过课前教学资源的学习,为课中的学习打下一定基础。
同时通过不断教改,进行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将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网络教学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特色鲜明、高效率的教学方法
七、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自动变速器部件检测与维修》 .本校教材
《汽车底盘控制系统及检修》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
《汽车自动变速结构及检修》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
《汽车传动系统及检修》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
其他资源:在线网络教学资源平台:智慧职教、爱课程、学银在线等。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实训室。
八、保障条件
1.教师队伍
本课程教师队伍有教师7名。
其中:
“双师素质”构成:“双师素质”教师占比为100%。
职称结构:副教授1人、讲师2人、助教2人、一汽大众高级维修技师1人。
学历结构:本科6人。
年龄结构:30-40岁6人。
现有教学团队可以满足本课程的教学及实训要求。
2.教学环境和条件
汽车工程系教室全部为多媒体教室,可以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理论教学,同时,汽车系有2间专业机房,70台电脑,与学院校园网相连,学生可以通过机房设备进入学院图书馆获取网络电子资源;景格教学资源平台录入有本课程建设的电子资源,包括视频、动画、图片等,基本可以满足现有学生的教学使用。
现有丰田T-T EP教学区、一汽大众D EP教学区、北京现代教学区、奔驰教学区,汽车电器系统教学区、联网实训教学区、电工电子实训室等多个实训区域,拥有各品牌整车实训车辆23台,百斯巴特四轮定位仪、柱式举升机、剪式举升机、发动机试验台架、自动变速器试验台架、发动机拆装台架、变速器拆装台架、电器实验台架等1069台套;2016年10月,完成了汽运专业2015年度设备采购建设项目,新增自动变速器拆装台架、汽车基础电路实训系统、汽油动力驱动系统教学平台、汽车CA N总线系统教学平台、汽车自动空调系统教学平台、D SG双离合变速箱解剖运行实验台及汽车实物解剖模型等共计85台套、144.8万元。
培训教室16间,备件库、工具室5间,设备资产总额1156.46万元,生均值3.499万元。
实训区面积10841.8㎡,生均面积22.9㎡,工位数243个。
可满足现有在校生实习
要求。
可开设车辆二级维护、车辆性检测、轮胎动平衡测试、发动机拆装、变速器拆装、空调系统检测、灯光系统检测、舒适系统检测等实训项目,开辟单独的技能大赛训练区,供参加校内、省内、全国大赛的选手进行强化训练,并可同时承办汽车检测员高级工的鉴定工作,承办省内汽车行业高水平的技能赛事,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的设备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