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及案例汇总

合集下载

贸易技术壁垒案例介绍60例

贸易技术壁垒案例介绍60例

贸易技术壁垒案例介绍60例上海市标准化协会WTO/TBT咨询中心编者按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同时,贸易技术壁垒也已成为重要发达国家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排斥外国产品的重要手段,成为当今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工具。

从下面介绍的60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贸易技术壁垒具有针对性、隐蔽性、可操作性和限制性极强等特点,它已成为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最大障碍,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家庭,我们应充分认识和了解其他国家的贸易技术壁垒,认真研究,积极采取措施,以突破国外的技术壁垒。

一、法规壁垒案例1.美国的肉类批发法规定,凡进口肉类必须符合美国标准,这是对向美国出口肉类的国家的一项技术壁垒。

美国进口牛肉,每当进口量超过本国产量的7%时,美国牛肉商就要求政府实行保护。

1970年10月,美国曾以所谓卫生标准不符合要求为借口,限制了从澳大利亚进口牛肉。

2.由于欧盟未执行世贸组织关于反对欧盟禁止进口经激素处理牛肉的裁决,且实施这项禁令达10年,世贸组织于1999年7月裁定,美国和加拿大可分别获1.168亿美元和1130万加元的损害赔偿。

美国宣布,从1999年7月29日起对价值1.168美元的欧盟出口商品征收100%的惩罚性关税。

这些商品包括丹麦火腿、法国馅饼、意大利蕃茄和德国肉汤等。

3.1990年美国禁止进口墨西哥的金枪鱼及其制品,其理由是认为其在东太平洋地区没有按照美国的法律规定捕捞金枪鱼,而是采用拖拉大围网捕捞,结果捕获珍贵动物海豚的数量超过美国船只的1.25倍。

4.1999年,由于发现WIN98操作系统会根据计算机硬件配置情况,生成一串与用户、地址相关的全球唯一的识别码,通过WIN98的注册程序自动传送到微软网站上;即使用户指明不要这样做,注册程序还是会在用户不知晓的情况下悄悄发送这些信息;IntelⅢ的电脑会在人们不知不觉中通过互联网把该机型号、所在位置、机主等基本信息反馈到Intel公司的未用数据库中。

技术性贸易壁垒及案例

技术性贸易壁垒及案例
生产成本 种子费用(元/亩) 肥料费用(元/亩) 农药费用(元/亩) 农机具、水利费、设施费、电热 费(元/亩) 劳动费用(元/亩) 总计(元/亩) 每亩大葱产量(公斤/亩) 大葱生产成本(含劳动费用) 大葱生产成本(不含劳动费用) 日本 550 1410 1330 4428 12781 20500 2001 10.2 3.9 中国 1000 430 50 500 2000 3980 2500 1.6 0.8
2002年1月,欧盟以从中国进口的部分动物源性食品中含有 氯霉素残留和中国农药残留体系未达到其要求为由,全面禁 止从中国进口动物源性产品(肠衣和公海捕获直接运抵欧盟 市场的鱼类产品除外)。后经中欧双方多次交涉与磋商,欧 盟决定自2004年8月31日起正式解除对中国输欧部分动物源 性产品的禁令。解禁产品主要包括虾类(养殖虾、小龙虾 等)、肠衣、兔肉、蜂蜜、蜂王浆等。但由于2004年初中国 爆发了禽流感,欧盟没有对禽肉解禁。2004年9月,欧委会 宣布,鉴于在某些亚洲国家仍有禽流感发生,亚洲禽流感疫 情尚不明朗,决定把对包括中国在内的10个亚洲国家禽产品 进口禁令的截止日期由2004年12月15日延长到2005年3月31 日。2005年1月,欧委会又将禁令延长至2005年9月30日。
标准化与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又称“技术性贸易措施”或“技术壁 垒”,是以国家或地区的技术法规、协议、标准和认证体 系(合格评定程序)等形式出现,涉及的内容广泛,含盖 科学技术、卫生、检疫、安全、环保、产品质量和认证等 诸多技术性指标体系,运用于国际贸易当中,呈现出灵活 多变、名目繁多的规定。由于这类壁垒大量的以技术面目 出现,因此常常会披上合法外衣,成为当前国际贸易中最 为隐蔽、最难对付的非关税壁垒。
中美蔬菜对日出口变动情况

技术性贸易壁垒案例

技术性贸易壁垒案例

[农产品]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冲击山东农产品出口2011-10-8 14:34:34 【大中小】山东省商务厅公平贸易处表示,一些国家纷纷修订食品及农产品新技术标准,对农产品出口大省山东带来了强烈冲击。

据该处提供的消息,前不久美国签署并实施了《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韩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也修订若干食品及农产品新技术标准,这些国家繁杂严格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增加了山东农产品出口压力。

在此之前的2010年,山东农产品出口超过千亿美元,连续领跑中国农产品出口11年,独占鳌头。

面对一些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山东省有关部门已经要求本土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加研发投入的力度,把营销战略的重点从价格竞争转到质量竞争的轨道上。

记者同时获悉,在主要经济体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情况下,今年以来,土耳其等发展中国家对山东出口产品增加了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力度,俄白哈关税同盟成立后首次以关税同盟形式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该省出口产品包括织物、服装及其配件、彩钢板等都有涉案。

[机电] 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其对我国汽车出口的影响2011-10-8 14:06:13 【大中小】三、主要发达国家为保护汽车业而设计的TBT现状发达国家正在设置更高的汽车产品TBT来保护本国的市场,他们制定严格的汽车油耗和排放标准以及安全标准,把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汽车挡在国门之外。

1.美国美国汽车法规制定的依据主要有“车辆安全法”和“环境保护法”。

依据“车辆安全法”,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组织制定了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法规;依据“环境保护法”,美国环境保护署组织制定了机动车环境保护法规。

目前,美国机动车安全和环保法规是世界上最完善的法规体系之一,它从各方面规定了对乘员、行人的保护及车辆应有的避免事故的性能,规定内容齐全,指标较先进。

美国对汽车实行的安全标准项目有54 项,涉及噪声和排放法规有5个。

美国法规规定的指标及方法对其他国家的标准具有较大的影响和导向性。

贸易技术壁垒案例介绍60例

贸易技术壁垒案例介绍60例

贸易技术壁垒案例介绍60例贸易技术壁垒案例介绍60例上海市标准化协会WTO/TBT咨询中心编者按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同时,贸易技术壁垒也已成为重要发达国家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排斥外国产品的重要手段,成为当今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工具。

从下面介绍的60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贸易技术壁垒具有针对性、隐蔽性、可操作性和限制性极强等特点,它已成为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最大障碍,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家庭,我们应充分认识和了解其他国家的贸易技术壁垒,认真研究,积极采取措施,以突破国外的技术壁垒。

一、法规壁垒案例1.美国的肉类批发法规定,凡进口肉类必须符合美国标准,这是对向美国出口肉类的国家的一项技术壁垒。

美国进口牛肉,每当进口量超过本国产量的7%时,美国牛肉商就要求政府实行保护。

1970年10月,美国曾以所谓卫生标准不符合要求为借口,限制了从澳大利亚进口牛肉。

2.由于欧盟未执行世贸组织关于反对欧盟禁止进口经激素处理牛肉的裁决,且实施这项禁令达10年,世贸组织于1999年7月裁定,美国和加拿大可分别获1.168亿美元和1130万加元的损害赔偿。

美国宣布,从1999年7月29日起对价值1.168美元的欧盟出口商品征收100%的惩罚性关税。

这些商品包括丹麦火腿、法国馅饼、意大利蕃茄和德国肉汤等。

3.1990年美国禁止进口墨西哥的金枪鱼及其制品,其理由是认为其在东太平洋地区没有按照美国的法律规定捕捞金枪鱼,而是采用拖拉大围网捕捞,结果捕获珍贵动物海豚的数量超过美国船只的1.25倍。

4.1999年,由于发现WIN98操作系统会根据计算机硬件配置情况,生成一串与用户、地址相关的全球唯一的识别码,通过WIN98的注册程序自动传送到微软网站上;即使用户指明不要这样做,注册程序还是会在用户不知晓的情况下悄悄发送这些信息;IntelⅢ的电脑会在人们不知不觉中通过互联网把该机型号、所在位置、机主等基本信息反馈到Intel公司的未用数据库中。

贸易技术壁垒案例介绍60例

贸易技术壁垒案例介绍60例

贸易技术壁垒案例介绍60例上海市标准化协会WTO/TBT咨询中心编者按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同时,贸易技术壁垒也已成为重要发达国家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排斥外国产品的重要手段,成为当今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工具。

从下面介绍的60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贸易技术壁垒具有针对性、隐蔽性、可操作性和限制性极强等特点,它已成为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最大障碍,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家庭,我们应充分认识和了解其他国家的贸易技术壁垒,认真研究,积极采取措施,以突破国外的技术壁垒。

一、法规壁垒案例1.美国的肉类批发法规定,凡进口肉类必须符合美国标准,这是对向美国出口肉类的国家的一项技术壁垒。

美国进口牛肉,每当进口量超过本国产量的7%时,美国牛肉商就要求政府实行保护。

1970年10月,美国曾以所谓卫生标准不符合要求为借口,限制了从澳大利亚进口牛肉。

2.由于欧盟未执行世贸组织关于反对欧盟禁止进口经激素处理牛肉的裁决,且实施这项禁令达10年,世贸组织于1999年7月裁定,美国和加拿大可分别获1.168亿美元和1130万加元的损害赔偿。

美国宣布,从1999年7月29日起对价值1.168美元的欧盟出口商品征收100%的惩罚性关税。

这些商品包括丹麦火腿、法国馅饼、意大利蕃茄和德国肉汤等。

3.1990年美国禁止进口墨西哥的金枪鱼及其制品,其理由是认为其在东太平洋地区没有按照美国的法律规定捕捞金枪鱼,而是采用拖拉大围网捕捞,结果捕获珍贵动物海豚的数量超过美国船只的1.25倍。

4.1999年,由于发现WIN98操作系统会根据计算机硬件配置情况,生成一串与用户、地址相关的全球唯一的识别码,通过WIN98的注册程序自动传送到微软网站上;即使用户指明不要这样做,注册程序还是会在用户不知晓的情况下悄悄发送这些信息;IntelⅢ的电脑会在人们不知不觉中通过互联网把该机型号、所在位置、机主等基本信息反馈到Intel公司的未用数据库中。

技术性贸易壁垒案例

技术性贸易壁垒案例

技术性贸易壁垒案例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采取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通过技术标准、认证、检验等手段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口,从而保护本国产品。

这种壁垒不仅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公平竞争,也对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实际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案例。

首先,美国对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关税,限制了中国光伏产品在美国市场的销售。

美国以中国光伏产品的价格倾销和补贴为由,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反倾销和反补贴税,这导致中国光伏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受到了限制,对中国光伏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欧盟对进口汽车的技术标准要求较高,限制了日本和韩国等国家汽车产品在欧盟市场的销售。

欧盟对汽车产品的排放标准、安全标准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这使得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汽车产品很难进入欧盟市场,对这些国家的汽车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再者,中国对进口食品的检验标准较为严格,限制了一些国家的食品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对进口食品的卫生标准、质量标准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一些国家的食品产品很难符合中国的标准,导致这些国家的食品产品难以进入中国市场,对这些国家的食品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最后,印度对进口电子产品的认证要求较为严格,限制了一些国家的电子产品进入印度市场。

印度对进口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安全性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认证要求,一些国家的电子产品很难通过印度的认证,导致这些国家的电子产品难以进入印度市场,对这些国家的电子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各国应该加强沟通合作,共同制定公平合理的技术标准和认证制度,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推动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同时,企业也应该加强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以更好地适应国际贸易的挑战。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够打破技术性贸易壁垒,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技术贸易壁垒案例

技术贸易壁垒案例

技术贸易壁垒案例技术贸易壁垒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对外国技术产品和服务设置的限制和障碍,这些限制和障碍可能包括技术标准、认证程序、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条件等。

技术贸易壁垒的存在对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下面将通过几个案例来具体分析技术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首先,美国对中国的5G技术产品设置了技术贸易壁垒。

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美国对中国的华为等公司进行了一系列制裁,限制其在美国市场的发展。

这些制裁包括禁止美国公司向华为出售芯片和其他关键零部件,以及限制华为参与美国国内的5G建设。

这些技术贸易壁垒严重影响了中国在全球5G市场的地位,也给美国国内的通讯设备供应链带来了一定的不稳定因素。

其次,欧盟对美国的基因改良农产品实施了技术贸易壁垒。

美国生产的基因改良农产品在欧盟市场上面临着严格的技术标准和认证程序,这给美国农业产品在欧盟市场的销售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由于欧盟对基因改良农产品持谨慎态度,美国农业产品在欧盟市场上的市场份额一直很小,这也导致了美国和欧盟之间在农业贸易上的持续摩擦。

另外,日本对外国汽车的技术标准和认证程序也构成了技术贸易壁垒。

日本对外国汽车的技术标准要求非常严格,而且认证程序复杂繁琐,这使得外国汽车在日本市场上难以获得市场准入。

虽然日本政府声称这是为了保护消费者和环境的利益,但实际上也给日本汽车产业带来了一定的保护主义色彩,对外国汽车在日本市场上的竞争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综上所述,技术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各国之间在技术贸易上的摩擦不断,技术贸易壁垒也成为了全球贸易谈判的重要议题之一。

解决技术贸易壁垒,促进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自由流通,将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因此,各国应该加强合作,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技术贸易上的分歧,共同推动全球技术贸易的健康发展。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案例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案例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案例【篇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案例】2014年,我国出口企业应对国外技术壁垒形势严峻,许多国家在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和检验检疫要求等技术层面实施的保护措施呈现越来越频繁、技术要求越来越苛刻的趋势。

据统计,全国约23.9%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因退货、销毁、扣留、取消订单等直接损失达685亿美元,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超过反倾销,成为影响我国出口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

值此年终之际,ec网对2014年以来收录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进行全面梳理,就对中国外贸企业经营已经或可能产生重要影响的相关法规、措施进行盘点并加以提示,供企业参考,希望能够帮助我国企业更加准确地把握国际市场,规避风险、减少损失,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取更多主动权。

欧盟bpr持续发酵考验纺织鞋服产品出口自2013年9月1日欧盟法规(bpr)取代旧指令(bpd)正式实施以来,该法规已成为继欧盟reach法规之后,又一道影响纺织鞋服等数十类产品出口的重要屏障。

什么是bpr法规bpr指的是biocidal products regulation,即生物杀灭剂产品法规。

2012年6月27日欧委会发布政府公报,正式颁布生物杀灭剂产品法规 (eu)no 528/2012号法规,新法在7月17日正式生效,并将于2013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取代bpd指令对欧盟市场生物杀灭剂产品及其处理物品进行监管。

欧盟生物杀灭剂法规(bpr)常识介绍bpr法规监管的范围包括杀虫剂、消毒剂、抗菌抑菌产品和防腐剂,涉及领域包括个人护理、饮用水处理、工业领域的以及纺织行业纤维整理剂等。

按bpr法规要求,欧盟化学品管理局在2014年年初开始对欧盟市场的生物杀灭剂进行强制统一管理,生物杀灭剂产品只有通过授权后才能使用。

2016年9月1日法规过渡期结束后,若想出口生物杀灭剂产品至欧盟,则须保证该生物杀灭剂所含有的活性物质的进口商或生产商,或该生物杀灭剂产品的进口商,三者中至少有一个已被列入欧盟的许可供应商清单中,否则不具备输欧的基本资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性贸易壁垒目录:一、定义二、壁垒形式三、原因四、我国受国外技术壁垒影响现状五、对策附录:案例一、定义1、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国际贸易中商品进出口国在实施贸易进口管制时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制度等方式,对外国进出口产品制定过分严格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标准,商品包装和标签标准,从而提高进口产品的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

2、它是目前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人为设置贸易壁垒,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最有效手段。

3、WTO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文件有两个,分别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TBT协定)和“实施卫生与动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协定),于1995年1月1日WTO正式成立起开始执行。

二、壁垒形式1、严格繁杂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利用技术标准作为贸易壁垒具有非对等性和隐蔽性。

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常常是国际标准的制定者。

他们凭借着在世界贸易中的主导地位和技术优势,率先制定游戏规则,强制推行根据其技术水平定出的技术标准,使广大经济落后国家的出口厂商望尘莫及。

而且这些技术标准、技术法规常常变化,有的地方政府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使发展中国家的厂商要么无从知晓、无所适从,要么为了迎合其标准付出较高的成本,削弱产品的竞争力。

2、复杂的合格评定程序在贸易自由化渐成潮流的形势下,质量认证和合格评定对于出口竞争能力的提高和进口市场的保护作用愈益突出。

目前,世界上广泛采用的质量认定标准是ISO9000系列标准。

此外,美、日、欧盟等还有各自的技术标准体系。

3、严格的包装、标签规则为防止包装及其废弃物可能对生态环境、人类及动植物的安全构成威胁,许多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包装和标签方面的法律和法规,以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生态环境。

从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来看,包装制度确有积极作用,但它增加了出口商的成本,且技术要求各国不一、变化无常,往往迫使外国出口商不断变换包装,失去不少贸易机会。

三、我国产品遭遇技术性壁垒的原因(一)外因1、维护该国的利益是一切国际关系的根本目的。

虽然为了推进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各国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承诺进一步降低关税和在保持现状下逐步消除各种非关税壁垒。

但现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各国为了维护该国的贸易利益,在逐步取消明显有违WTO精神的一些传统的非关税壁垒的同时又不断推出更为隐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而且名目繁多,要求越来越苛刻。

在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都存在技术性贸易壁垒。

只是由于在技术水平上,发展中国家远低于发达国家,所以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发展中国家影响更大。

2、《WTO协定》中的许多例外条文和漏洞,也为技术性壁垒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

如《贸易技术壁垒协议》中规定:“任何国家在其认为适当的范围内可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环境,只要这些措施不致认为在具有同等条件的国家之间造成任何不合理的歧视,或成为对国际贸易产生隐蔽限制的一种手段。

”又如《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规定:“缔约方有权采纳为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生命或健康的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而且只要缔约方确认其的措施有科学依据和保护水平是适当的就“可以实施或维持高于国际标准、指南和建议的措施”。

这意味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建立具有很大的合法性。

3、各国和国际性环保组织的地位在不断地提高,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所以各国政府在实行有关政策时,不得不考虑他们的声音,在有关方面做出让步,增加贸易壁垒。

由于地球环境在不断地恶化,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世界性的环保组织纷纷成立,比较有名的,如绿色和平组织、国际环境影视集团、世界自然基金会等。

他们在许多国家都设有分机构,拥有众多的会员,进行广泛的环境保护宣传,并极力反对各国政府各种破坏环境的行为,强烈要求各国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和社会政策。

欧盟就曾在环保组织的压力下,多次提高环保标准要求,以减少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及增加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保障。

4、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人心,为各国进行技术性贸易壁垒提供了理论支持。

如前所述,世界环境问题已引起各国人民及政府的重视,可持续发展正深入民心。

所以,各国为了在国际贸易中取得更加有利的地位,在逐步消除一些明显违反WTO精神的非关税壁垒的同时,祭起了可持续发展大旗,越来越多地转向了卫生检疫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等与人民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非关税壁垒。

由于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广大民众的意愿(尤其在发达国家)。

因此,各国实施起来是有恃无恐,而且标准越来越苛刻,种类越来越多。

这是技术性贸易壁垒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

(二)内因1、整体经济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制度不健全。

由于我国起步比较晚,经济、科技发展远不及发达国家。

我国出1:3的许多产品在技术水平、环保意识等多方面跟不上发达国家的进度,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对他人技术的依赖性明显,这就必然会受到技术壁垒带来的影响。

另外,我国政府有关机构设置、配套政策服务没有统一协调地进行管理,没有专业权威的、国际普遍认可的产品检验检疫部门,从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政府服务平台的不健全。

2、我国出口产品相对弱质性。

我国以出口初级产品,如农产品、纺织服装品为主。

这些产品以成本低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优势,但在遭遇技术壁垒时,这些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必然被阻挡在国际市场之外。

这也因此成为我国一直以来很难突破发达国家技术壁垒的根本原因所在。

我国推广的国际标准匮乏,专利技术薄弱。

目前,在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我国的技术标准80%采用的是国际标准,而这些标准往往是由发达国家制定、推广的。

这就意味着我们自己没有创新,总是一味地依赖这些标准,那么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将处处受制。

3、技术落后是根源。

我国出口企业的技术水平落后,这是我国产品遭遇技术壁垒最根本的原因。

由于我国经济基础较差,虽然在改革开放后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技术水平在整体上存在差距,很难真正摆脱技术壁垒的困扰。

目前,我国的出口结构仍是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占主导地位,而附加值高的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次要地位,缺乏具有领先优势和创新能力的核心技术。

当企业面对技术壁垒时,只是一味地去反抗它的不合理,却没有看到它推动技术发展有利的一面,没有想到只有通过自身技术质量管理的改进,增强标准意识,学会运用合理的规定,抵抗歧视性的技术壁垒才能维护自身的利益。

四、我国受国外技术壁垒影响现状1、技术性贸易壁垒数量增速明显2009年,我国遭受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的数量为489起,大幅超过了以往发生最多的反倾销案件,比2008年的429起增加了60起,增幅为14%;2010年,中国出口贸易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事件共518起,与2009年相比,增加了29起,增幅为6%。

近几年,美国、欧盟和日本仍是我国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的最主要的国家和地区。

其中欧盟在2008—2010年3年间共发起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205起、228起和151起。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的发起数量增速明显,由2008年的2起迅速增为2009年的44起,2010年则高达63起。

2、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高标准、严要求”随着我国出口的增长,各国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也在增多,针对我国产品所采取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也在增加。

各国对我国的出口产品采用“高标准、严要求”的做法,严格细致地将标准进行分类,并且不断地增加和变化。

由于各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措施在制定时,手续相对简便,伸缩性较大,所以可以针对不同的进口商品,随时改变标准的要求。

如果我国的厂商根据其变化的标准进行更改生产工艺,往往会付出较大代价和生产成本,这样使得我国产品在出口市场的竞争力减弱,利润较小甚至无力可图。

有的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按照原来进口国的标准生产,往往会因技术等原因被进口国拒之门外。

3、涵盖范围广泛我国遭受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所涉及的行业广泛,产品品种较多。

无论是常规的贸易品种,还是新开发的贸易品种都不同程度面临着技术贸易壁垒的限制。

从行业分析,2009年中国的出口贸易技术性壁垒主要集中在机电产品和其他产品,而2010年则集中在动植物产品和其他产品上,其中动植物产品最多,为138起,占到整体的27%,机电产品、纺织产品和食品次之。

总体来说,动植物、纺织品、机电产品和其他产品是受到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影响最大的4个行业。

一方面,由于我国在这4个行业具有比较优势,出口地区主要集中在欧盟、美国和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地区);另一方面,这些行业生产的产品不是中间环节的投入品,而多为消费品,所以出口国的消费者对于消费品的安全要求较高。

在农产品与食品方面,检验检疫制度非常严格,对农产品和食品的加工、保护特定动植物品种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与要求。

在纺织业方面我国也受到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纺织品出口每年有近30亿美元受到影响。

4、以绿色、环保为由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许多发达国家在产品的包装材料、可回收率、标签制度、条形码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例如我国出口商品包装落后、不易回收等非环保原因都是最终造成无法出口的原因,部分产品的包装使用大量木材,外观设计缺乏创意,甚至容易含有病虫害,这些都为进口国设置技术壁垒提供了机会。

发达国家在标签方面,内容、文字、图形、编码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这些规定是造成我国出口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五、我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若干措施针对西方发达国家越筑越高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我国应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共同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1. 政府方面首先, 高度重视技术性贸易壁垒, 建立宏观管理机制。

我国要完善内部协调机制,组织国内有关部门形成统一协调机制,研究与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关的政策,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走科技兴贸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其次, 积极参与标准化工作,加强双边认证。

为减少贸易摩擦和减轻国内企业负担,我国政府应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标准制定工作。

当务之急是制定贸易标准和有关电子商务的标准,严格推行 ISO9000 和 ISO14000的认证。

同时我国在进行国际经济合作时, 要积极推广我国标准的使用,这有利于我国企业控制出口市场。

第三, 建立信息中心和数据库,加强研究和引导生产。

由于主要贸易对象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种类繁多,应该有专口的咨询部门负责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信息收集和分类工作, 及时跟踪,便于向国内企业全面宣传,引导生产。

同时认真研究主要贸易对象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主要出口产品的影响, 帮助企业打破壁垒,扩大产品出口。

2. 企业方面首先, 对各种与技术性贸易壁垒有关的信息保持高度敏感性, 时刻紧密跟踪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欧盟、美国、日本)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新动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