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气候类型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不同气候类型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不同气候类型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不同气候类型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引言

自古以来,中国不同地区的居住者都有着共同的文化起源——中华文明,可是不同地区的民宅却在结构与色彩上有着很大的差异。这是因为中国大陆地区地域辽阔,所跨纬度较大,造成了各地区气候的差异,气候的不同就要求人们居住的房屋有着不同的抵御不利气候条件的特性,因为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样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结构和色彩。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中需要建筑物有防雨、耐寒、坚固防风等等特性,起初建筑的外貌仅仅是有建筑的功能而决定的,但随着时代发展与生产力的进步,人们对房屋的审美要求也在不断地演变,最终形成了风格上的差异。

可以说,气候环境与建筑风格的关系是,气候环境影响建筑风格,建筑风格反映气候特点,并与环境达到协调或一致。

不同的气候条件对房屋建筑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我国从建筑热工设计的角度出发,把全国划分为五个区,即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和温和地区,并提出相应的设计要求。这样分区的目的就在于使民用建筑的热工设计与地区气候相适应,保证室内基本热环境要求。

1.气候的主要因素

地球上气候的形成,是由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作用形成的。落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热主要由地球表面大气层吸收,而地球表面与大气层向太空的长波辐射是地球向外界散热的主要方式。这样通过地球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地球表面向太空长波辐射才能维持地球表面的热平衡,保持了地球特有的长期稳定的气候条件。

“气候——影响着人类舒适——是温度、湿度、光照、风、大气压力和降水量等因素的综合结果。为了舒适的目的,这些因素的组合达成一定的平衡状况”。这些气候因素的变化与人体健康程度的关系极为密切,气候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心理和生理活动。人类对气候的反应最明显也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在自身的居住上,不同地区的人往往会根据居住地环境的不同建造出适合当地气候的房屋。

2.气候对建筑的影响

2.1 温度条件对建筑的影响

由于墙壁厚度对于建筑是否保温起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气温高的地方一般墙壁较薄,气温低的地方墙壁较厚。有些地方为了抵御寒冷,将房子埋在土里,如中国陕北窑洞。由于窑洞深埋地下泥土是热的不良导体,这样夏天灼热阳光不能直接照射里面,冬天则起到了保温御寒的作用,朝南的窗户又可以使阳光充满室内。既节省了建筑材料,又可以充分保留房屋内的热量。一些气温高的地方,也选择了这种类型的建筑风格,如沙漠地带的民居。

温度对建筑的结构还有材料选择的影响,属于工程范围,这里不再介绍。

2.2 降水对建筑的影响

降雨多和降雪量大的地区,房顶坡度普遍很大,以加快泻水和减少屋顶积雪。降雨少的地区,屋面一般较平,建筑材料也不是很讲究,屋面极少用瓦,有些地方甚至无顶。我国西北有些地方气候干旱,降水很少,屋面平缓,一般只是在椽子上铺上织就的芦席、稻草或包谷秆,上抹泥浆一层,再铺干土一层,最后用麦秸拌泥抹平就行了。宁夏虽然也用瓦,但却只有仰瓦而无复瓦。降水多的地方,植被繁盛,建筑材料多为竹木;降水少的地方,植被稀疏,建筑多用土石;降雪量大的地方,雪甚至也是建筑材料,如爱斯基摩人的雪屋。我国东北鄂伦春人冬季外出狩猎时也常挖雪屋作为临时休息场所。

2.3 光照对建筑的影响

室内光照能杀死细菌或抑制细菌发育,满足人体生理需要,改善居室微小气候。北半球中纬地区,冬季室内只要有3个小时光照,就可以杀死大部分细菌。因此从采光方面考虑,房屋建筑需注重三个方面:①采光面积,②房间间距,③朝向。气温高的地方,往往窗户较小或出檐深远以避免阳光直射。吐鲁番地区的房屋窗户很小,既可以避免灼热的阳光,又可以防止风沙侵袭。傣族民居出檐深远,一个目的是为了避雨,正所谓“吐水疾而溜远”,另一个目的是遮阳。有些地方还在屋顶上做文章,如《田夷广纪》记载:我国西北一些地区“房屋覆以白垩”以反射烈日,降低室温。气温低的地方,窗户一般较大,以充分接收太阳辐射,但窗户往往是双层的,以避免寒气侵袭,如我国东北地区。宁夏的“房屋一面盖”也是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辐射。日本西海岸降雪量大,窗户被雪掩盖,因此常常还在屋顶上伸出一个个“脖子式”高窗,以弥补室内光照不足的状况。

房屋之间的间距是有讲究的,尤其是城市中住宅楼建设更要注意。楼间距至少应从满足底楼的光照考虑。光照也是影响房屋朝向的因素之一。为了抵御寒冷,北方的房屋朝向多采取南向,以便冬季的阳光射入室内。而在南方,特别是沿海地区的房屋多采用南向或东南向,以接受夏季凉爽的海风。我国的民居建筑大多是座北朝南,门窗朝南开放,阳台多设在南面。

2.4 风对建筑的影响

风也是影响建筑物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防风是房屋的一大功能,有些地方还将防风作为头等大事,尤其是在台风肆虐的地区。日本太平洋沿岸的一些渔村,房屋建好后一般用鱼网罩住或用大石块压住;我国台湾兰屿岛,距台风策源地近,台风强度大,破坏性极强,因此岛上居民雅美族人(高山族一支)创造性地营造了一种“地窖式”民居。房屋一般位于地面以下1.5米~2米处,屋顶用茅草覆盖,条件好的用铁皮,仅高出地面0.5米左右,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室内配有火堂以弥补阴暗潮湿的缺点,还在地面上建凉亭备纳凉之用。我国冬季屡屡有寒潮侵袭(多西北风),避风就是为了避寒,因此朝北的一面墙往往不开窗户,院落布局非常紧凑,门也开在东南角,如北京四合院。风还会影响房屋朝向和街道走向。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就某种建筑物风格形成而言,它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兼有避雨、遮阳、防风、纳凉等多种功能,同时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牵强地认为是单一作用造成的。我国的蒙古包,既是对草原地区流动放牧的适应,同时蒙古族人又根据气候、地形等条件摸索出“春洼、夏岗、秋平、冬阳”的迁徙原则。

通过对建筑特征与气候条件的分析,明确了再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气候对建筑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合理的利用气候是建筑与外界环境和谐发展必不可少的。总而言之,建筑中应统筹考虑气候、环境及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考虑到的因素越多,建筑就会越成熟。

3.我国的建筑气候区划

建筑气候区划是根据气候资料对全国所作的关于建筑工作标谁等项的区域划分。其目的是通过科学地分析各地建筑上有关气候的技术依据,使不同地区的建筑充分利用和适应气候条件,以做到因地制宜,体现适用、经济和美观的原则,进一步满足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的要求。通过建筑气候区划,明确建筑和气候间的科学联系,可以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质量,降低工程造价,推广建筑标准化,从而提高建筑投资效果,加快建设速度。划分建筑气候分区的原则是,综合考虑和反映气候条件,以及与之有关的地理环境、人民生活习惯和民族特点等因素。我国1960年曾进行过全国建筑气候区划,将全国划分为七个建筑气候大区、廿六个类型区和二个类型特区。大区标志建筑气候有大的不同,一般是性质上的差异;类型区标志建筑气候上的小的不同,一般反映程度上的差异;类型特区标志某些独特的建筑气候条件,如夏季酷热,常年冻土。

I建筑气候区(哈尔滨、长春、沈阳、呼和浩特等):

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凉爽,气温年差较大,冻土期长,冻土深,积雪厚,日照较丰富,冬半年多大风,西部偏于干燥,东部偏于湿润。

该区建筑的基本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建筑物必须充分满足冬季防寒、保温、防冻等要求,夏季可不考虑防热。

总体规划、单体设计和构造处理应使建筑物满足冬季日照和防御寒风的要求;建筑物应采取减少外露面积,加强冬季密闭性,合理利用太阳能等节能措施;结构上应考虑气温年差较大及大风的不利影响;屋面构造应考虑积雪及冻融危害;施工应考虑冬季漫长严寒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

II建筑气候区(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太原、郑州、西安、兰州等):

冬季较长且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湿润,降水量相对集中。春秋季短促,气温变化剧烈。春季雨雪稀少,多大风风沙天气,夏季多冰雹和雷暴。气温年较差大,日照丰富。

该区建筑的基本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建筑物应满足冬季防寒、保温、防冻等要求,夏季部分地区应兼顾防热。

总体规划、单体设计和构造处理应满足冬季日照并防御寒风的要求,主要房间宜避西晒;应注意防暴雨;建筑物应采取减少外露面积,加强冬季密闭性且兼顾夏季通风和利用太阳能等节能措施;结构上应考虑气温年较差大、多大风的不利影响;建筑物宜有防冰雹和防雷措施;施工应考虑冬季寒冷期较长和夏季多暴雨的特点。

III建筑气候区(上海、南京、杭州、合肥、武汉、南昌、福州、长沙、成都、重庆等):夏季闷热,冬季湿冷,气温日较差小。年降水量大,日照偏少。春末夏初为长江中下游的梅雨期,多阴雨天气,常有大雨和暴雨天气出现。沿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夏秋常受热带风暴及台风袭击,易有暴雨天气。

该区建筑的基本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建筑物必须满足夏季防热、通风降温要求,冬季应适当兼顾防寒。

总体规划、单体设计和构造处理应有利于良好的自然通风,建筑物应避西晒,并满足防雨、防潮、防洪、防雷击要求;夏季施工应有防高温和防雨的措施。

IIIA区建筑物尚应注意防热带风暴和台风、暴雨袭击及盐雾侵蚀。

IIIB区北部建筑物的屋面尚应预防冬季积雪危害。

IV建筑气候区(广州、香港、南宁、汉口等):

夏季炎热,冬季温暖,湿度大,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均小,降雨量大,大陆沿海及台湾,海南诸岛多热带风暴及台风袭击,常伴有狂风暴雨。太阳辐射强,日照丰富。

该区建筑的基本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该区建筑物必须充分满足夏季防热、通风、防雨要求,冬季可不考虑防寒、保温。

总体规划、单体设计和构造处理宜开敞通透,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建筑物应避免西晒,宜设遮阳;应注意防暴雨、防洪、防潮、防雷击;夏季施工应有防高温和暴雨的措施。

IV A区建筑物尚应注意防热带风暴和台风、暴雨袭击及盐雾侵蚀。

IVB区内云南的河谷地区建筑物尚应注意屋面及墙身抗裂。

V建筑气候区(贵阳、昆明):

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大部分地区冬湿夏凉,干湿季节分明,常年有雷暴雨,多雾,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偏大,日照较强烈,部分地区冬季气温偏低。

该区建筑的基本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建筑物应满足湿季防雨和通风要求,可不考虑防热。

总体规划、单体设计和构造处理宜使湿季有较好自然通风,主要房间应有良好朝向;建筑物应注意防潮、防雷击;施工应有防雨的措施。

V A区建筑尚应注意防寒。

VB区建筑物应特别注意防雷。

VI建筑气候区(拉萨、西宁):

常年气温偏低,气候寒冷干燥,气温年较差小而日较差大,空气稀薄,透明度高,日照丰富强烈。冬季多西南大风,冻土深,积雪厚,雨量多集中在夏季。

该区建筑的基本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建筑物应充分满足防寒、保温、防冻的要求,夏天不需考虑防热。

总体规划、单体设计和构造处理应注意防寒风与风沙;建筑物应采取减少外露面积,加强密闭性,充分利用太阳能等节能措施;结构上应注意大风的不利作用,地基及地下管道应考虑冻土的影响;施工应注意冬季严寒的特点。

VIC区和VIB区尚应注意冻土对建筑物地基及地下管道的影响,并应特别注意防风沙。

VIC区东部建筑物尚应注意防雷击。

VII建筑气候区(银川、乌鲁木齐):

大部分地区冬季长而严寒,南疆盆地冬季寒冷。大部分地区夏季干热,吐鲁番盆地酷热。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均大。雨量稀少,气候干燥,冻土较深,积雪较厚。日照丰富,强烈,风沙大。

该区建筑的基本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建筑物必须充分满足防寒、保温、防冻要求,夏季部分地区应兼顾防热。

总体规划、单体设计和构造处理应以防寒风与风沙,争取冬季日照为主;建筑物应采取减少外露面积,加强密闭性,充分利用太阳能等节能措施;房屋外围护结构宜厚重;结构上应考虑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均大以及大风等的不利作用;施工应注意冬季低温、干燥多风沙以及温差大的特点。

从我国建筑气候分区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气候对建筑设计是有不同要求的,这是前人不断实践得出的结果,这样才使得不同地区的人们处在最佳的室内环境中。我们也需要在这些经验基础上不断完善,从而得到最适合我们的建筑室内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国各地气候环境与建筑风格的关系>---------- 雁行

2.<建筑特征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3.<浅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朱清贵

4.<气候环境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陆敬山

20113781 杨诚

20113802 武迪

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河流专题复习 一、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二、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河流特征的成因 1.河流的流向:受地势的影响; 2.河流的流域面积、水系形状和海陆轮廓、地形有关; 3.河流支流多少与地形和降水有关; 4.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受降水量(河流补给)、流域面积(集水区域)影响;汛期出现的时间、长短受雨季的早晚和雨季长短影响; 5.水位流量变化与气候,补给类型,流域水库、湖泊的调蓄有关; 6.含沙量受下垫面(土质和植被状况)和流水强度的影响; 7.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1)洪涝灾害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 a.水系特征(支流的多少、干支流构成的形状、河道的弯曲度、河流落差的大小) b.水文特征(汛期长短、流量大小及水位变化、含沙量大小及河床泥沙淤积情况、有无凌汛现象) c.气候特征(降水量的大小及变率)d.地形(地势平坦,水流不畅) ②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 (2)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举例】长江洪灾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①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②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③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2)人为原因: 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8.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 主要从两个面分析: 一是流速(如位于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 二是径流量大小(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 10.河流地貌的形成(高一地理新教材) (1)侵蚀地貌:不同形态的河谷地貌 (2)堆积地貌: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 三、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外流区、流区分界线:北段大致沿着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相近) 1、河流水文特征分析:①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地面植被状况),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⑤水能蕴藏量(由流域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 (1)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

不同气候类型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不同气候类型对我国建筑形式的影响 自古以来,中国不同地区的居住者都有着共同的文化起源——中华文明,可是不同地区的民宅却在结构与色彩上有着很大的差异。这是因为中国大陆地区地域辽阔,所跨纬度较大,造成了各地区气候的差异,气候的不同就要求人们居住的房屋有着不同的抵御不利气候条件的特性,因此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样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结构和色彩。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中需要建筑物有防雨、耐寒、坚固防风等特性,起初建筑的外貌仅仅是有建筑的功能而决定的,但随着时代发展与生产力的进步,人们对房屋的审美要求也在不断地演变,最终形成了风格上的差异。 可以说,气候环境与建筑风格的关系是,气候环境影响建筑风格,建筑风格反映气候特点,并与环境达到协调或一致。 不同的气候条件对房屋建筑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我国从建筑热工设计的角度出发,把全国划分为五个区,即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和温和地区,并提出相应的设计要求。这样分区的目的就在于使民用建筑的热工设计与地区气候相适应,保证室内基本热环境要求。 一、气候对建筑形式的影响 地球上气候的形成,是由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作用形成的。落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热主要由地球表面大气层吸收,而地球表面与大气层向太空的长波辐射是地球向外界散热的主要方式。这样通过地球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地球表面向太空长波辐射才能维持地球表面的热平衡,保持了地球特有的长期稳定的气候条件。 气候影响着人类舒适,是温度、湿度、光照、风、大气压力和降水量等因素的综合结果。为了舒适的目的,这些因素的组合达成一定的平衡状况。这些气候因素的变化与人体健康程度的关系极为密切,气候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心理和生理活动。人类对气候的反应最明显也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在自身的居住上,不同地区的人往往会根据居住地环境的不同建造出适合当地气候的房屋。 1.温度条件对建筑的影响 由于墙壁厚度对于建筑是否保温起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气温高的地方一般墙壁较薄,气温低的地方墙壁较厚。有些地方为了抵御寒冷,将房子埋在土里,如中国陕北窑洞。由于窑洞深埋地下泥土是热的不良导体,这样夏天灼热阳光不能直接照射里面,冬天则起到了保温御寒的作用,朝南的窗户又可以使阳光充满室内。既节省了建筑材料,又可以充分保留房屋内的热量。一些气温高的地方,也选择了这种类型的建筑风格,如沙漠地带的民居。 2.降水对建筑的影响 降雨多和降雪量大的地区,房顶坡度普遍很大,以加快泻水和减少屋顶积雪。降雨少的地区,屋面一般较平,建筑材料也不是很讲究,屋面极少用瓦,有些地方甚至无顶。我国西北有些地方气候干旱,降水很少,屋面平缓,一般只是在椽子上铺上芦席、稻草或包谷秆,上抹泥浆一层,再铺干土一层,最后用麦秸拌泥抹平就行了。宁夏虽然也用瓦,但却只有仰瓦而无复瓦。降水多的地方,植被繁盛,建筑材料多为竹木;降水少的地方,植被稀疏,建筑多用土石;降雪量大的地方,雪甚至也是建筑材料,如爱斯基摩人的雪屋。我国东北鄂伦春人冬季外出狩猎时也常挖雪屋作为临时休息场所。 3.光照对建筑的影响 室内光照能杀死细菌或抑制细菌发育,满足人体生理需要,改善居室微小气候。北半球中纬地区,冬季室内只要有3个小时光照,就可以杀死大部分细菌。因此从采光方面考虑,房屋建筑需注重三个方面:采光面积、房间间距、朝向。气温高的地方,往往窗户较小或出檐深远以避免阳光直射。吐鲁番地区的房屋窗户很小,既可以避免灼热的阳光,又可以防止风沙侵袭。

1、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第四讲气候类型的判断 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1、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步骤依据因素变化结论a判断南北半球 以“高”定球 最高(或最低) 气温月份 6、7、8三个月气温最高北半球 12、1、2三个月气温最高南半球 b判断所属温度 带以“温”定带 最冷 (热)月 均温 最冷月均温>15℃热带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亚热带、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15~0℃之间温带气候 最热月均温<10℃寒带气候 c确定具体的气 候类型以“水” 定型 降水量的年内 分配情况 年雨型 热带热带雨林气候>2000mm 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mm 夏雨型 热带 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 热带季风气候1500~2000mm 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1000mm 温带温带季风气候500~600mm 冬雨型亚热带地中海气候300~1000mm 少雨型 热带热带沙漠气候<200mm 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300mm 2、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判断气候类型

3、根据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1)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地形迎风坡+沿岸暖流”) 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东南部沿海和中美洲的东侧:这些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出现在南北纬20°附近信风带大陆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岛屿上,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坡地带,东侧海域有暖流经过,形成地形雨,发育成热带雨林气候。 (2)赤道地区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 大约在5°N~10°S之间、30°E以东的东非高原上,虽位于赤道附近却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大部分地区全年降水量不超过1 000毫米。形成原因是地势高,气温较低,对流不旺盛,降水较少。 (3)西风带内的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风带控制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 同纬度山脉西侧太平洋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成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形成原因: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西部暖湿的西风气流,成为西风带背风雨影区。 (4)南北美洲西海岸的各种气候 南北美洲西海岸各种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在沿岸地区的狭长地带,形成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特点。主要原因是受到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气候带不能向东延伸。 (5)南半球缺失苔原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原因在于南北半球海陆分布不同。在南半球55°~65°的纬度地带大部分是海洋,所以缺失苔原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1

2021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课后练习含解析新版湘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课后练习含解析新版湘教版 题一: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我国的“鱼米之乡”,主要得益于哪种气候()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题二:我国是世界上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国家,原因是() A. 气候复杂多样 B. 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C. 夏季长 D. 大陆性强 题三:我国气候大陆性较强,主要表现在( ) A. 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较大 B. 降水的季节分配均匀 C. 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D. 7月一般为气温的最高月 题四:洞庭湖畔的贝贝家附近,有一座高大的烟囱,经过长期观察,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夏季烟尘一般飘向偏北方向,冬季烟尘一般飘向偏南方向。这种现象与我国气候的哪一特征相关() A. 气候复杂多样 B. 大陆性特征明显 C. 季风气候显著 D. 多特殊天气 题五:“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其中“西北风”和“东南风”反映我国气候特征中的() A. 季风气候显著 B. 气候复杂多样 C. 海洋性特征显著 D. 大陆性特征显著 题六:读“冬季风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冬季风①盛行风向为()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2. 图中冬季风②吹向() A. 印度洋 B. 北冰洋 C. 大西洋 D. 太平洋 题七:我国东部地区分布着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其原因是() A. 纬度位置的影响 B. 海陆位置的影响 C. 地形复杂多样 D. 地势西高东低 题八:《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一种重要食材—蜂蜜,抚州有很多蜂农为了赶上油菜花花期,他们

不同气候类型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不同气候类型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引言 自古以来,中国不同地区的居住者都有着共同的文化起源——中华文明,可是不同地区的民宅却在结构与色彩上有着很大的差异。这是因为中国大陆地区地域辽阔,所跨纬度较大,造成了各地区气候的差异,气候的不同就要求人们居住的房屋有着不同的抵御不利气候条件的特性,因为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样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结构和色彩。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中需要建筑物有防雨、耐寒、坚固防风等等特性,起初建筑的外貌仅仅是有建筑的功能而决定的,但随着时代发展与生产力的进步,人们对房屋的审美要求也在不断地演变,最终形成了风格上的差异。 可以说,气候环境与建筑风格的关系是,气候环境影响建筑风格,建筑风格反映气候特点,并与环境达到协调或一致。 不同的气候条件对房屋建筑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我国从建筑热工设计的角度出发,把全国划分为五个区,即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和温和地区,并提出相应的设计要求。这样分区的目的就在于使民用建筑的热工设计与地区气候相适应,保证室内基本热环境要求。 1.气候的主要因素 地球上气候的形成,是由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作用形成的。落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热主要由地球表面大气层吸收,而地球表面与大气层向太空的长波辐射是地球向外界散热的主要方式。这样通过地球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地球表面向太空长波辐射才能维持地球表面的热平衡,保持了地球特有的长期稳定的气候条件。 “气候——影响着人类舒适——是温度、湿度、光照、风、大气压力和降水量等因素的综合结果。为了舒适的目的,这些因素的组合达成一定的平衡状况”。这些气候因素的变化与人体健康程度的关系极为密切,气候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心理和生理活动。人类对气候的反应最明显也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在自身的居住上,不同地区的人往往会根据居住地环境的不同建造出适合当地气候的房屋。 2.气候对建筑的影响 2.1 温度条件对建筑的影响 由于墙壁厚度对于建筑是否保温起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气温高的地方一般墙壁较薄,气温低的地方墙壁较厚。有些地方为了抵御寒冷,将房子埋在土里,如中国陕北窑洞。由于窑洞深埋地下泥土是热的不良导体,这样夏天灼热阳光不能直接照射里面,冬天则起到了保温御寒的作用,朝南的窗户又可以使阳光充满室内。既节省了建筑材料,又可以充分保留房屋内的热量。一些气温高的地方,也选择了这种类型的建筑风格,如沙漠地带的民居。 温度对建筑的结构还有材料选择的影响,属于工程范围,这里不再介绍。 2.2 降水对建筑的影响 降雨多和降雪量大的地区,房顶坡度普遍很大,以加快泻水和减少屋顶积雪。降雨少的地区,屋面一般较平,建筑材料也不是很讲究,屋面极少用瓦,有些地方甚至无顶。我国西北有些地方气候干旱,降水很少,屋面平缓,一般只是在椽子上铺上织就的芦席、稻草或包谷秆,上抹泥浆一层,再铺干土一层,最后用麦秸拌泥抹平就行了。宁夏虽然也用瓦,但却只有仰瓦而无复瓦。降水多的地方,植被繁盛,建筑材料多为竹木;降水少的地方,植被稀疏,建筑多用土石;降雪量大的地方,雪甚至也是建筑材料,如爱斯基摩人的雪屋。我国东北鄂伦春人冬季外出狩猎时也常挖雪屋作为临时休息场所。

(完整版)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及特点

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及特点 一、热带雨林气候 1、位置: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纬度位置:大致在南北纬10度之间 海陆位置: 1、非洲的刚果盆地;2、南美的亚马孙平原;3、亚洲的马来群岛等。 2、气候成因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3、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 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雨林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雨林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猩猩、河马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 5、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 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天然橡胶、椰子、咖啡、胡椒、剑麻、油棕) 二、热带草原气候 1、位置: 纬度位置:南北纬10度至南北纬23.5之间 海陆位置:1、非洲中部大部分地;2、澳大利亚的北部和东部;3、南美的巴西高原 2、气候特点(特征):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湿季多雨。 3、气候形成原因: 受赤道低气压带(湿季)和信风带(干季)交替控制 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草原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草原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长颈鹿,羚羊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燥红土 5、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 畜牧业发达,耕作业以小麦为主,湿季播种,干季收获 三、热带季风气候 1、位置: 纬度位置:北纬10度至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只分布在亚洲) 2、气候特点(特征):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3、气候形成原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 (其中夏季风是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而形成西南风。) 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季雨林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季雨林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象,孔雀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 5、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以水稻、茶叶、甘蔗、小麦为主。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四、热带沙漠气候 1、位置: 纬度位置:南北回归线上南北纬30度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海陆位置:非洲北部的撒哈啦大沙漠,南部的纳米布沙漠。亚洲的阿拉伯大沙漠,南亚的塔尔沙漠,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大沙漠,北美的亚利桑那沙漠,南美的阿塔卡马沙漠。 2、气候特点(特征):终年高温少雨(全年炎热干燥)。 3、气候形成原因: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最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断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断1.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候近内陆 岛 高 山高原高原、高 山气候 高大的山地、高 原 地势高,地形起伏 大 青藏高原、南美安 第斯山脉 气候垂直变 化明显 2.气候类型的成因 (1)气候类型的成因模式图(2)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3)季风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3.气候类型的判断思路 (1)以形定位——根据温度确定半球 由于南北半球热量分布不均,南北半球季节刚好相反,所以气温的变化也是相反的。根据气温最高和最低月份以及气温曲线的形状,可确定其所在的半球。 半球气温最高月气温最低月气温曲线形状 北半球7~8月1~2月凸形(峰形) 南半球1~2月7~8月凹形(谷形) (2)气温分析——以温定带 解析:温度带的判断,看最冷月气温,>15℃为热带;>0℃、<15℃为亚热带;<0℃为温带;出现极端气温为寒带。 解析:依据纬度位置判断温度带,依据海陆位置判断降水类型,从而确定气候类型。(3)降水的季节分配与气候——以水定型 雨型特征气候类型形成原因 年雨型全年降水分布均匀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控制

4.气候的描述 (1)描述气候特征:先指出气候类型,然后对气温和降水两要素分别进行描述。描述时要指出冬夏气温、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如:炎热或凉爽、寒冷或温和。描述降水要指出冬夏降水、年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常用词有:多雨或少雨、湿润或干燥,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小。 (2)描述气候分布主要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方面。如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部,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35°大陆东部。(3)描述气候成因主要从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入手。 (4)探讨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常要描述温差大小、光照强弱、热量及降水的多少等。5.比较几种易混淆的气候类型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教材分析: 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理解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能在气候类型分布图上读出各种气候的分布,知道季风的含义,了解季风气候的范围和特点,能利用气温和降水量图,说出季风对气候的影响,认识雨热同期的特征是促进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因为雨热同期是季风气候的明显特征。明白气候复杂多样反映了我国气候要素的空间差异性和我国自然环境复杂性。 教学教法 引导学生回忆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特征及造成原因,并提供相关气候资料,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其分析逐步归纳概括气候特征,并分析这种气候对国民经济生产的影响,特别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让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总结,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学会对比,切记结论性的灌输。了解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并学会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明确我国优越的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 3、通过认识我国气候的有利因素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使学生了解到我国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对祖国的优越自然地理环境增强认识,产生自豪感。 教学重点: 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 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教学媒体: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挂图或投影片,几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 课时安排:计划授课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前几节我们讲了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等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两个问题: (1)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的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2)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和季节分配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导入新课〕知道了我国气温和降水的一些特点,我国气候有什么特征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归纳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详细)分析

世界气候 一、气候形成因子 (一)、气温影响因素 1、纬度:纬度影响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2、下垫面:包括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地形、洋流等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同纬度地区,夏季气温,陆地高于海洋,冬季气温海洋高于陆地。 (2)地形:海拔越高,气温越低。阴坡气温偏低,阳坡气温偏高。 (3)洋流:暖流经过的海区,气温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气温偏低。 (二)降水影响因素 1、纬度——大气环流:低压带为多雨带,高压带为少雨带;大陆的迎风一侧降水多,背风一侧降水少;夏季风降水多,冬季风降水少。 2、距海的远近:绝大部分水汽都来自海洋,所以距海越远,降水越少,越近降水越多。 3、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洋流:暖流经过的沿海地区降水偏多,寒流经过的降水偏少。 (三)、气候形成主要因素 1、纬度 2、海陆分布 3、地形 4、洋流 (1)太阳辐射:地区气候差异和气候季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影响气候的最根本因素,它决定了全球气候从低纬向高纬由热带向亚热带、温带、寒带过渡的总体分布特征; (2)大气环流:是影响气候的最重要因素,一方面大气环流在海陆间、高低纬间进行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交换,对全球降水分布产生最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大气环流本身也是重要的气候现象,大气环流使同一气候带内由于降水差异而形成不同的气候(如亚热带的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温带的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和季风气候); (3)下垫面(地面状况):使各地气候进一步复杂化.因为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不同的下垫面直接影响大气的水热状况.如:海洋与陆地: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度变化小、变化慢.地形:山地比附近平原温度低,温度变化小。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4)人类活动: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CO2等增多,温度升高)改变地表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兴修水库、植树造林影响气候) 形成气候的四个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影响着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与降水,气温与降水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了世界纷繁复杂的气候类型. 二、完成表“气候特点、成因、分布”

初高中地理如何快速准确判断气候类型

如何快速准确判断气候类型 根据气温和降水统计资料来判断气候类型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之一。可以根据以下方法快速准确判断。 一、根据气温特征判断所属温度带 气温特征包括年平均气温、最高或最低月平均气温以及气温年较差。根据统计资料分析气温特征,确定属于温度带。 1.如果年平均气温大约25℃左右,最低月均气温15℃以上,气温年较差较小,基本可以判断为热带气候。 2.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5℃左右,最低月均气温0℃以上。 3.如果年平均气温10℃左右,则可用判断为温带气候。温带气候类型有三种,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性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其中温带海洋气候最低月均气温0℃以上,且气温年较差较小。其他两种气候最低月均气温低于0℃。 4.如果年均气温在0℃以下,则为寒带的极地气候。极地气候包括苔原气候和病原气候。苔原气候最热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但低于10℃;冰原气候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0℃. 二、根据降水特征判断具体气候类型 根据第一步判断出温度带,缩小了范围,然后根据降水特征再判断到底是这种温度带的哪种气候。降水特征包括年总降水量、月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以及降水和气温的组合状况。 1.热带有四种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总量2000毫米以上,且各月比较均匀,月降水量200毫米左右,而热带沙漠气候降水极少。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这两种气候类型降水季节变化特点相似,区分有一定的难度。这两种气候类型一般从年降水总量和夏季降水量超过200毫米的月份数就可以区分。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稍多,一般在1500-2000毫米,夏季一般有三个月的月降水量超过200毫米,甚至有的月份降水量超过600毫米。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少一点,一般在1000-1500毫米之间,降水量超过200毫米的月份不超过三个。 2.亚热带有两种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冬季少,而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如果判断出是亚热带的气候,不要一看是6、7、8月份降水多就判断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也有可能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因为6、7、8月份是南半球的冬季。 3.温带三种气候类型中温带海洋气候一般只根据气温特征就可以确定,其降水特征为全年比较均匀,季节变化较小。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季节变化不大。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一般在400-800毫米之间,且夏季降水明显较多。 4.寒带的冰原气候和苔原气候根据气温就已经判断出来。

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 导学案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 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 3.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4. 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学习重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 【学习难点】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学习提纲】 1.我国的气候类型有: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2. 以上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 3.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4. 横断山区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点(气温的垂直变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5.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 6.冬季风:内陆吹来,偏北风,寒冷干燥,加剧了北方的严寒 夏季风:从太平洋和印度洋吹来,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7.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是季风区,降水多。 非季风区:夏季风难以到达的地区是非季风区

【导学过程】 自学导航: 1.我国地域辽阔,南北跨纬度,气温差异。降水地区差异, (东部/西部)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地形类型,多山地。使我国气候。 2我国东部为世界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由北向南分布着气候,气候,气候。 3.我国西北部分布着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气候。 4.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冬季。 5.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冬季。 6.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界线是。 7.温带季风气候一月平均气温在以下,雨季短。 亚热带季风气候一月平均气温在以上,雨季长。 8.热带季风气候特点:,。 9.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等。 10.我国位于大陆东部,洋的西岸,西南部离也较近,是世界上受季风影响显著的国家。 11.冬季风从亚欧大陆吹来,盛行,性质是。 12.夏季风从洋和洋吹来,盛行,性质是,雨热同期。 13.我国东西跨经度大,自东南向西北,离海洋越来越,受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降水越来越。 合作探究: 1.“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描述的是() A.西北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B.藏北高原的高山气候 C.东北平原的温带季风气候 D.两广丘陵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这里() A.不受夏季风影响 B.夏季风来的迟 C.年降水量少 D.雨季来得迟

(完整版)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专题练习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一、单项选择题. 下面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某滨海地区某日海陆表面气温日变化曲线和海陆上空气流运动特征。据此完成1~2题。 1.由甲图判断海上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由甲图分析,乙图现象出现的时间是( ) A.6~18时 B.8~16时 C.18时~次日6时 D.16时~次日8时 读某地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空白处为海洋),回答3—4题。 3.造成图中M 、N 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 A .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B .太阳辐射,地形 C .大气环流,下垫面 D .洋流,地形 4.a 岛上等温线的值最有可能为 A .0℃ B .-5℃ C .2℃ D .-8℃ 下表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5—8题. 5.城市①、②、③可能分别是( ) A .上海 莫斯科 孟买 B .上海 罗马 孟买 C .北京 罗马 雅加达 D .北京 莫斯科 雅加达 6.城市②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 A .40°~60°大陆西岸 B .25°~35°大陆东岸 C .大陆内部 D .30°~40°大陆西岸 7.城市①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 A .热带雨林 B .亚寒带针叶林 C .亚热带常绿硬叶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8.城市③河流( ) A .冬季有断流 B .季节变化大 C .有凌汛现象 D .年际变化小 城市 ① ② ③ 平均气温 ℃ 1月 5 11 21 7月 29 27 26 平均降水量(mm ) 1月 47 75 1 7月 150 5 610

根据右图,回答9--10题 9.关于(右图)图中四种气候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a气候1月平均气温低于0 ℃,全年少雨 B.b气候1月降水量大于150 mm,雨热同期 C.c气候年均温高于20℃,降水季节变化大 D.d气候位于南半球,全年温和湿润 10.关于(右图)图中四种气候分布和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的是a和b B.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是c和d C.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a和d D.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的是b和c 右图是根据甲、乙、丙三地各月平均气温和各月平均降水量所作的区间统计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丙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12.甲、乙气候在地区上的分布差异是() A.甲在大陆东岸,乙在大陆西岸 B.甲在亚热带大陆西岸,乙在亚热带大陆东岸 C.甲在内陆,乙在沿海 D.甲、乙同处于温带大陆东岸 读右图,回答13--14题: 13.图示地区气候类型主要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及特点

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 及特点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及特点 一、热带雨林气候 1、位置: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纬度位置:大致在南北纬10度之间 海陆位置: 1、非洲的刚果盆地;2、南美的亚马孙平原;3、亚洲的马来群岛等。 2、气候成因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3、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 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雨林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雨林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猩猩、河马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 5、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 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天然橡胶、椰子、咖啡、胡椒、剑麻、油棕) 二、热带草原气候 1、位置: 纬度位置:南北纬10度至南北纬之间 海陆位置:1、非洲中部大部分地;2、澳大利亚的北部和东部;3、南美的巴西高原 2、气候特点(特征):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湿季多雨。 3、气候形成原因: 受赤道低气压带(湿季)和信风带(干季)交替控制 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草原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草原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长颈鹿,羚羊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燥红土 5、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 畜牧业发达,耕作业以小麦为主,湿季播种,干季收获 三、热带季风气候 1、位置: 纬度位置:北纬10度至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只分布在亚洲) 2、气候特点(特征):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3、气候形成原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 (其中夏季风是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而形成西南风。) 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季雨林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季雨林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象,孔雀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

世界气候类型及主要气候类型的判断

世界气候类型及主要气候类型的判断 教学目标高桥中学保晓青 1、知识目标: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特点、分布规律,使学生学会判断主要气候类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结合已知的地理知识分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分布,比较、综 合判断气候类型。 3、情感目标:通过对气候类型成因、特点、分布规律的分析,提高学生的综合、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世界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分布规律。 难点:根据所给信息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教学思想设计 根据二期课改的精神,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引导学生从图片和资料中提取信息,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活”起来,本课题为选修课,学生在已有地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本节课知识体系的系统练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取自学生身边校园中的香樟、构骨树枝的差异导入气候类型。 学生分析两种植被分别由什么气候类型决定、特点、分布、植被类型。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引用山东日照第一中学司林刚老师的Flash课件)对照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北半球为代表的气候类型图学生分析、回答,完成下表。 一、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征 温度带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因 气候特征 (降水、气温)植被类型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高山高原高山气候高山高原地区气温随高度变化气温随高度而降低冰雪寒漠 高纬 寒带 冰原气候南极大陆、北冰洋岛屿极地气团终年严寒冰雪覆盖 苔原气候亚欧、北美大陆北缘极地气团长冬无夏苔藓地衣亚寒带 亚寒带针叶林 北极圈附近中高纬地区极地气团冬季严寒,夏季温和 亚寒带针叶林 中纬温 带 温带大陆性40°~60°大陆气团冬寒夏热,干旱少雨 温带海洋性40°~60°大陆岸终年

地理环境对南北方建筑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南北方建筑的影响: 南尖北平和南敞北封:我国居民屋顶的坡度从南往北是逐渐减缓的。南方屋顶高而尖,原因是南方的年降水量大,气候又炎热,高而尖的屋顶既利于排水,又利于通风散热。北方由于降水较少,所以屋顶多建成平顶,这样既可节省建筑材料,还可兼作晾晒作物的场所。另外,我国南方的园林建筑,轻巧纤细,玲珑剔透,内外空间连贯,层次分明,苏州的拙政园是其典型代表。北方园林建筑则平缓严谨,粗壮质朴,内外空间界限分明。我国著名园林学家陈从周做出总结:“南方为棚,多敞口。 北方为窝,多封闭。”可见,从适应环境、居住舒适出发,南方建筑注重通风散热,北方建筑利于保温保暖。 与南方地区相比,我国北方地区气候比较寒冷,用地相对宽松,地形更为平整,建筑材料相对单一,多是土木之类的材料,人文和民风也比较纯朴、憨厚和粗犷。正是自然风情、文化习俗和建筑材料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我国北方各地民居建筑普遍强调向阳,并呈现出质朴、敦厚的建筑特色,在群体布局上,则呈现出总体整齐、方正的格局。 华北平原西起太行山脉和豫西山地,东到黄海、渤海和山东丘陵,北起燕山山脉,西南到桐柏山和大别山,东南至苏、皖北部,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和江苏省等7省、市的境域,面积约30万平方千米。 华北平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有许多古老城市,其建筑组群方整规则,庭院较大,中庭和边角一般会留出尺寸不大、供通风采光用的天井。建筑布局一般呈离散型,各栋单体建筑相对独立。建筑造型起伏不大,屋身低平,屋顶曲线平缓。建筑材料多用砖瓦,木结构用料较大,多数装修比较简单。 四合院是华北平原民宅中最常见的一种组合建筑形式,是一种正方形或长方形的院落。其特征是外观规矩,中线对称,但用法极为灵活。最简单的四合院只有一个院子,比较复杂的有两三个院子,富贵人家居住的深宅大院,通常是由数座四合院并列组成的,中间还有隔墙。 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或西北角,院中的北房是正房,正房建在砖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他房屋的规模大,是院主人的住室。院子的两边建有东西厢房,是其他家庭成员的住房。在正房和厢房之间建有走廊,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四合院的围墙和临街的房屋一般不对外开窗,院中的环境封闭而幽静。 黄土高原包括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青海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跨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及河南等省区,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 黄土高原建筑院落的封闭性很强,屋身低矮,屋顶坡度低缓,还有相当多的建筑使用平顶。建筑材料方面,很少使用砖瓦,多用土坯或夯土墙,装修简单。黄土高原之上还常建有窑洞建筑,总体风格是质朴、敦厚。但在回族聚居地,还建有许多清真寺,它们体量高大,屋顶陡峻,装修华丽,色彩浓重,与一般民间建筑有明显的不同。

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与判断

各种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 又称“赤道多雨气候”。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5啊?0爸洹V漳旮呶露嘤辏髟缕骄 略?5~28℃之间,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季节分配均匀,无干旱期。主要出现在南美洲亚马孙平原,非洲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的马来群岛大部和马来半岛南部。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几内亚湾,亚洲印度半岛西南沿海,马来半岛,中南半岛西海岸,菲律宾群岛和伊里安岛,大洋州从苏门答腊岛至新几内亚岛一带。 主要是纬度因素影响: 1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量在100—180千卡/厘米*年范围内。使得全年高温。太阳辐射再强烈的地区将变为沙漠。 2.大气环流:处在赤道低压带,信风在赤道附近聚集,辐合上升,所含水汽容易成云致雨。 3.海陆影响。热带雨林气候所在地都靠海或在大河流域,使其雨量充沛,并使气温差较小。地势较低,适合雨林生长。 4 .植被影响树的蒸腾作用强,使环境更加潮湿。 热带草原气候 又称热带干湿季气候、萨瓦纳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热带疏林草原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爸聊媳被毓橄咧?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为典型。本类型分布区处于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区。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约25癈。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期,赤道气团盛行,降水集中;信风带控制时期,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有明显的较长干季。自然植被为热带稀数草原。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形成湿季;受信风控制时,形成干季。其分布规律是在南北纬10爸聊媳被毓橄咧洹6源搜岵晌剩骸俺嗟赖推勾囊贫段窃谀媳蔽?0耙阅冢窃趺纯刂迫却菰虻哪?”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把这种气候的成因归纳为: 一、季风型 盛夏季节,在低纬度地带(特别是在大陆上),往往在南北半球信风带插入一个赤道西风环流。它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行星风带的季节移动;另一方面是由于大陆的加热作用,更助长了赤道低压槽移动时在大陆上被加强。 北半球夏季时(7月),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南半球夏季时(1月),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西北季风。这一现象,在从非洲经印度洋至太平洋西部一带最为显著。 1、非洲10癗至20癗地区和北美洲南部 夏季,两地分别受到掠过暖流上空和受地形抬升作用的暖湿西南季风的控制;且由于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辐合上升,多对流雨,降水丰沛,形成湿季。冬季,受单一、干燥的东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 2、非洲10癝至20癝地区和澳大利亚北部 夏季,两地受到暖湿的西北季风控制,且由于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辐合上升,多对流雨,降水丰沛,形成湿季。冬季,受单一、干燥的东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图

世界主要气候 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特点及主要成因图示 热 带 雨林气候南北纬10° 之间 1、亚马孙河流域。 2、刚果盆地 3、马来群岛 终年高温多雨。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 制,盛行上升气流,多 对流雨【信风带迎风坡 成因不同】 热 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 至南北回归 线之间 1、非洲雨林两侧 2、南美巴西高原 3、澳大利亚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雨季(夏) 主要受赤道低 气压带控制,高温多雨; 干季(冬) 受信风带控 制,炎热干燥。 【澳大利亚南部和大分 水岭西侧、其它地区信 风带背风坡成因不同】 热 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 至南北纬 30°大陆内 部和西岸。 1、非洲北部撒哈拉 2、阿拉伯半岛 3、非洲南部西海岸 4、澳大利亚中西部 5、南北美洲副热带 西海岸 终年炎热干燥 受副热高气压带或信风 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降水稀少。 热 带季风气候南北纬10° 至南北回归 线之间大陆 东岸。 1、亚洲中南半岛 2、印度半岛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雨季(夏)受西南季风 控制,高温多雨; 旱季(冬)受东北季风 控制,高温少雨。 亚热 带季风气候南北纬25° 至35°之间 大陆东岸。 1、中国秦岭——淮 河以南地区。 2南北美洲和澳大 利亚东南部叫亚热 带湿润气候或季风 性湿润气候【典型 的季风气候只亚洲 有】 【亚洲】夏季受东南季 风控制,高温多雨; 冬季受西北季风控制, 温和少雨。

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特点及主要成因图示地 中海气候南北纬30°至 40°之间大陆 的西岸。 1、地中海沿岸。 2、南非开普敦一带 3、澳大利亚西南角 4、美国加利福尼亚 沿海 5、智利西海岸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 制,高温少雨;冬季受 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温 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至 60°之间大陆 的西岸。 1、欧洲西部 2、加拿大西海岸 3、智利南部 4、澳大利亚东南部 和新西兰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终 年温和多雨。 温 带季风气候北纬35°至北 纬55°之间大 陆东岸。 1、中国秦岭——淮 河以北的华北和东 北地区。 2、朝鲜半岛和日本 群岛南部。 夏季受东南季风控制, 高温多雨; 冬季受西北季风控制, 寒冷干燥。 温带 大陆性气候南北纬40°至 南北70°间大 陆内部。 1、亚欧大陆内部 2、北美洲内陆地区 美国、加拿大境内。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冬季寒冷,夏季暖热, 全年降水少。包括: ①温草原气候、 ②温带沙漠气候、 ③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 长严寒,夏短温暖。 极地气候苔原气候: 北半球极地附 近的沿海地区 1、亚欧大陆北冰洋 沿岸地区。 2、北美大陆北冰洋 沿岸。 终年受极地气团控制, 全年严寒。 冰原气候: 地球南北两极 地区 1、南极大陆 2、格陵兰岛 终年受极地气团控制, 全年酷寒。 季风气候和温大陆性最冷月<0°C

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和及成因分析

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和及成因分析 气候作为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对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都有很大影响,因而气候知识一直作为重点考查内容。而一些特殊的气候类型更是使不少同学费思不解,现就几处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加以归纳,总结如下: 一、五处非赤道热带雨林气候: 一般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两侧10个纬度范围内,但在回归线附近也出现了热带雨林气候,如①中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及其以东岛屿如西印度群岛;②南美洲巴西高原东侧沿岸狭长地带;③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侧;④太平洋夏威夷群岛;⑤澳大利亚东北部昆士兰洲沿岸。这些地方虽远离赤道,却也现出了热带雨林气候。这五处全年气温高,最冷月平均气温稍低,且年较差稍大,其降水与赤道热带雨林气候比,夏季降水稍多,与热带草原气候比,无明显的干湿季之分。它们的分布规律有以下特征:①分布在南北纬15°—25°信风带大陆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岛屿上;②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且附近有暖流流过;③加上地形的抬升,多地形雨。 二、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 大约在南北纬5°—10°之间,28°E以东的东非高原上,虽处赤道附近却非热带雨林气候。其主要表现为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成为热带草原气候。这种气候类型形成主要是该地区的地形、气团性质和大气环流特点所致。成因一般只要答出地势高,气温低,对流活动减弱,降水少形不成热带雨林气候即可。

三、南亚的印度热带沙漠气候: 在印度与巴基斯坦交界处,虽处于南亚季风区并与世界最多雨的乞拉朋齐分别在印度半岛的东西两侧,降水却形成鲜明对比(年降水量仅75——150毫米),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具体原因是:①位于西南季风气流途经末端带来的水汽少,其中由孟加湾来的一股在恒河三角洲受山地阻挡降下大量水分后,折向西行,水汽大为减少,由阿拉伯海来的另一股是经非洲和阿拉伯半岛而来,秉性干燥,所经洋面狭窄,水汽极少;②高低压迭置,本处夏季为热低压,但垂直发展水平浅,受伊朗高原东侧来的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影响难以成云致雨;③受地形影响,本区北侧、西侧为山地高原阻挡了北方冷气团南侵,所以比同纬度地区气温高,又因为印度河平原地表平坦,难以形成局部地形雨,因此降水稀少。 四、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美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临近海洋,却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温带半干旱荒漠气候区,也是温带荒漠所达的最高纬度 (40°S—52°S)。而同纬度的西侧太平洋沿岸却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形成原因有:①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雄居其西侧阻挡了西部暖湿的西风气流,成为西风带背风雨影区;②该地全年受西风带,西风气流控制,西风气流越过安第斯山后是反气旋下沉气流形势,使得本区干燥少雨;③本区因纬度高,温带气旋到达机会少,降水较少;④寒流的影响,沿岸寒流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导致该地区沿岸少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