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近、现代体育史

合集下载

人民体育运动的发展历程

人民体育运动的发展历程

人民体育运动的发展历程体育运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

从古代的传统体育活动到现代的全民健身运动,人民体育运动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变迁和发展。

古代体育活动古代中国的体育活动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这些活动包括射箭、乒乓球、斗鸡、骑马等。

这些活动不仅作为娱乐和竞技的方式,还与民俗文化和宗教密切相关。

建立现代体育制度在近代,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现代体育理念和制度。

1909年,学者严修提出了“出身、体魄、文明、篮球”的体育教育理念,奠定了现代体育教育的基础。

1910年,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体育组织——“上海田径会”,标志着中国体育组织的建立。

运动会的兴起20世纪初,中国开始举办一些规模较大的综合性体育赛事。

1914年,上海举办了中国第一届全国体育运动会,这是中国体育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综合性运动会。

随后,全国各地纷纷举办类似的运动会,推动了中国体育运动的发展。

国家体育政策的制定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重视体育运动的发展。

1953年,中国政府颁布了《关于发展体育运动的决定》,明确提出“全民健身”的口号,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计划,推动全民参与体育运动。

现代体育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建立了全国性的体育竞技体系,培养了大量的优秀运动员,并在国际体育赛事中取得了卓越成绩。

同时,全民健身运动在国内得到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们参与到各种体育活动中来。

结论人民体育运动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古代传统体育活动到现代全民健身的转变。

通过引进现代体育理念和制度,举办综合性运动会以及国家体育政策的制定,中国的体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今天,人民体育已成为中国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以上就是人民体育运动的发展历程的简要介绍。

现代体育资料

现代体育资料

现代体育体育运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现代体育呈现出了多样化、专业化、全球化的特点。

本文将从现代体育的发展背景、主要特点以及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1. 发展背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和娱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体育作为一种重要的娱乐活动和健康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体育运动得以更加科学化、专业化地进行,促进了体育运动的普及和发展。

2. 主要特点2.1 多样化现代体育涵盖了多种运动项目,涉及到体育竞赛、健身锻炼、休闲娱乐等多个方面。

无论是传统的篮球、足球、田径等项目,还是新兴的极限运动、电子竞技等项目,现代体育呈现出了丰富多样的特点。

2.2 专业化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将体育运动作为职业进行从事,涌现出了一大批专业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

专业化的体育运动带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2.3 全球化现代体育已经超越了国界和地域的限制,通过各种体育赛事和活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可以相互交流、竞技,增进友谊。

体育已经成为连接世界各国文化和民族的纽带,促进了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

3. 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3.1 对个人的影响体育运动可以促进个人身心健康,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

同时,体育运动还能培养人的团队合作精神、毅力和意志力,对个人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3.2 对社会的影响体育运动可以凝聚社会团结力量,加强社会稳定和共同体意识。

体育比赛和活动也成为各个社会层面的重要文化交流方式,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传承,增进社会和谐。

结语现代体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对个人和社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体育将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人们带来健康、快乐和福祉。

愿我们能够珍惜体育运动的意义,积极参与其中,共同促进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

当代中国体育史研究的特点及趋向

当代中国体育史研究的特点及趋向
棽棸世纪椆棸年代末棳随 着 我 国 市 场 经 济 的 快 速 发 展棳暟全 面 建设小康社会暠成 为 这 一 时 期 的 主 要 任 务棳整 个 社 会 发 生 了 史 无前例的变化暎这 种 变 化 一 方 面 为 体 育 史 学 营 造 了 新 的 生 态 环境棳但同时也使体育史学受到 了 较 明 显 的 影 响暎受 到 政 府 机
总体上看棳由于体育史学者 们 的 不 懈 努 力棳积 极 投 入 转 型棳 加强新理论学习棳并加强对外学 术 交 流棳体 育 史 学棳尤 其 是 古 代 体育文化史暍体育思想史和新中 国 体 育 研 究棳都 有 了 明 显 进 展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暎
棻棭体育研究是 新 中 国 成 立 以 来 我 国 体 育 理 论 研 究 的 重 要 方面棳在我国体育 学 界 有 着 深 厚 的 传 统棳上 世 纪 五 六 十 年 代 就 开始了体育史研究的暟第一波暠暎当 时暟成 都 体 育 学 院 以 棾 位 老 教授棬董时恒暍孙仲达暍李季芳棭等为 基 础 成 立 了暟体 育 史 学 研 究 室棬后棻椆椄椂年改称暜研究所暞棭暠进 行 系 统 的 中 外 体 育 研 究棳成 为 体育史研究领域公认的暟领头雁暠暎有学者 研究 指 出棳棽棸世纪 中 国特殊的命运和背景决定了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是中国体育 史学产生和发展的最深刻的动机和动力暎在差不多整整一个 世纪里棳中国的体育史学界同中国 的 学 术 界 连 同 体 育 界 同 仁 一
斻旇斸旑旂斿旙斸旔旔斿斸旘斿斾旈旑旚旝斿旑旚旈斿旚旇斻斿旑旚旛旘旟旈旑旚旇斿旀旈斿旍斾旓旀旇旈旙旚旓旘旟棶斣旇斿斻旓旑旚斿旐旔旓旘斸旘旟旇旈旙旚旓旘旟旓旀旔旇旟旙旈斻斸旍斿斾旛斻斸灢 旚旈旓旑旘斿旙斿斸旘斻旇旈旑斆旇旈旑斸旈旙旑旓旚旓旑旍旟斻旘旈旚旈斻旈旙旐棳旈旑旇斿旘旈旚斸旑斻斿斸旑斾斾斿旜斿旍旓旔旐斿旑旚旓旑旚旇斿旚旘斸斾旈旚旈旓旑斸旍旙旔旓旘旚旙旇旈旙旚旓旘旟棳

浅谈中国体育史的发展历程

浅谈中国体育史的发展历程

研究展望
随着中国体育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程 度的提高,中国体育史的研究将更加 深入和广泛。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 加强对古代、近代和现代体育史的研 究,深入挖掘各个历史时期体育发展 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同时,我们也可 以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体育史研 究进行比较,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体 育发展的异同和影响因素。
体育思想
这一时期,人们开始关注体育对身体健康和道德修养的 作用,如《周礼》中提到的“六艺”,即礼、乐、射、 御、书、数,其中就包了体育方面的训练。
竞技体育
夏商周时期,竞技体育开始萌芽,人们通过比赛和竞技 来锻炼体魄和技能,如赛车、射箭、摔跤等。
秦汉时期的体育
体育发展
秦汉时期,中国古代体育得到 了进一步的发展,人们开始重 视体育对身体健康和军事技能
不穷。
民间体育
这一时期,民间体育开始蓬勃 发展,各种民间体育活动和竞 技比赛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
武术发展
唐宋元明清时期,武术得到了 极大的发展,各种武术流派和 武术文化开始出现并传承至今

03
中国近代体育发展历程
清朝末期的体育
西方体育文化的传入
鸦片战争后,西方体育文化逐渐传入中国,包括足球、篮球、田 径等项目。
THANKS
感谢观看
教会学校与体育
清朝末期,教会学校开始在中国推广体育项目,培养了一批体育 人才。
民间体育组织
随着西方体育文化的传入,民间体育组织如上海精武体育会、北 京强学会等开始出现。
民国时期的体育
学校体育的发展
01
民国时期,学校体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课程设置逐渐完善。
竞技体育的崛起
02
这一时期,中国开始参加国际比赛,如远东运动会和奥运会。

中国体育新闻史研究

中国体育新闻史研究

中国体育新闻史研究中国体育新闻史研究是一项引人入胜的课题,它记录了中国体育新闻的演变过程,展示了体育新闻在国家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本文将通过探讨中国体育新闻史的起源、发展历程、重要事件、研究现状与争论焦点,以及对未来趋势的展望,带领读者深入了解中国体育新闻史的丰富内涵。

关键词:中国体育新闻史、起源、发展历程、重要事件、研究现状、争论焦点、未来趋势一、中国体育新闻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中国体育新闻史可以追溯到古老的驿站和民间传说。

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体育新闻逐渐从简单的消息传播走向成熟的媒体报道。

古代的体育新闻主要以文字和口头形式传播,到了明清时期,出现了专门报道体育活动的报刊。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体育新闻报道始于20世纪初。

20世纪初,西方现代体育传入中国,随之而来的是西方体育新闻报道的理念和方式。

在中国近代体育史上,1909年出版的《ゝ�尽力报》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体育报纸。

新中国成立后,体育新闻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1950年,《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开始设立体育专版,专门报道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和事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新闻事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体育新闻的报道范围、形式和内容也日益丰富多样。

二、中国体育新闻史上的重要事件和里程碑中国体育新闻发展过程中有许多重要事件和里程碑。

1984年,中国代表团参加洛杉矶奥运会,这是中国体育代表团首次全面参加奥运会。

这一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体育逐渐融入世界体育大家庭,也为中国体育新闻事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2001年,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举办奥运会的城市。

这一重大事件对中国体育新闻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体育新闻报道的专业化、规范化和国际化。

此外,中国体育新闻史上的里程碑还包括2009年成立的“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协会”,以及2016年里约奥运会期间广泛使用的“虚拟现实(VR)技术”在体育赛事报道中的应用等。

这些重要事件和里程碑反映了中国体育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

体育的发展演变

体育的发展演变

由以上可知,健美操在中 国的发展逐渐呈现多样化、 明朗化、国际化趋势,使 我们了解到国际健美操发 展的动向和技术发展趋势, 加深了我们对国际规则和 健美操技术的理解,相信 今后随着我们国际交流的 逐步正规化,必将极大地 促进我国健美操运动的发 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体育的发展演变
——田径、健美操运动的发展
一、体育史的发展阶段
• 1、中国古代体育史:时间为史前至1840年,内 容涉及中国史前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 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和清 前期等历史时期,为中国古代体育产生、发展、 演变的重要历史时期 • 2、中国近代体育史:时间从1840-1949年,包括 晚清时期的体育,明国初年和北京政府时期的体 育、抗战前时期的体育和抗战后以及中国共产党 导下的根据地体育是几千年来中国体育发生最 大变化的历史阶段 • 3、中国当代体育史,时间从1949-2005年,主要 叙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4年间中国体育 的发展过程与概况,同时也是一部探索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体育的历史。
三 、 我 国 健 美 操 运 动 的 发 展
世界性的健美操热传 到我国,是在80年代 初。那时,随着我国 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 深入,“美育”教育 逐渐在学校教育中占 有一席之地,因此, 健美操的引进与兴起 为我国美育教育提供 了一个重要手段
• 1981年至1983年,在健美操传入我国的初期,从此,追求人体健与 美的“健美操”一词迅速被广大体育工作者所采用。 • 1984年,北京体育学院成立了健美操研究组,此后,许多高校将健 美操内容列入教学大纲,成为一项重要的体育教学内容,各种健美 操教材也陆续出版,促进了健美操的理论研究。 • 1987年我国第一家健美操健身中心“利生健康城”面向社会开放, 首次把健美操这项新的体育运动介绍给广大人民群众,其新颖的锻 炼方式、良好的健身效果很快被人们所接受,吸引了大批的健身爱 好者。 • 1992年,中国健美操协会。中国健美操 • 协会是中国奥委会承认的全国性运动协 • 会,协会的成立,使我国健美操运动进 • 入一个有组织、有计划发展的新时期。 • 1997年初中国健美操协会由社会体育中 • 心并入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

近现代中国体育辉煌的重要历史见证

近现代中国体育辉煌的重要历史见证
是 指 在 我 国 围 情 下 , 现 有 竞 技 体 育 水 平 基 础 之 上 , 家集 中 相对 的 在 国
2 刘 长 春 : 国 第一 个 第 一次 代 表 参 加 奥运 会 中
物 最 有效 配 13 9 2年 , 田径 运 动 员 刘 长 春 , 为 中 国 唯 一 的 运 动 选 手 , 加 了 人 力 、 力 和财 力 , 大 限度 调 动 国 家 和社 会 等 方 面 的 积 极 性 , 作 参 第 1 奥 运会 的角 逐 , 当 时 的报 刊 杂 志誉 为 “ 刀 赴 会 ” 刘 长春 生 置 竞 技 体 育 资 源 , 竞 技 体 育领 域 中全 国上 F形 成 合 力 , 力 提升 竞 O届 被 单 。 在 努 力争 在 以现 代 奥 运 会 为 最 高 层次 的 于 10 9 9年 , 是 大 连 玻 璃 厂 的 1人 , 曾 由于 跑 得 持 快 , 张 学 良办 的 东 技 体 育水 平 和 国际 竞争 综 合 实 力 , 被
6 “ 乓 外 交”: 世 瞩 目的 “ 球 带 动 大球 ” 乒 举 小
“ 乓外 交 ” 指 17 年 中 国 邀请 美 国乒 乓 球 队 访 华 事 件 。 17 乒 是 91 91 年第 3 l届世 界 乒 乓锦标 赛 期 l ,中 国选 手庄 则 栋 与美 国运 动 员科 恩 _ 自 J 邂 逅 , 泽 东 主席 抓 住 这 一 契 机 , 势 利 导 , 请 美 国乒 乓 球 队 访 华 , 毛 邀


能 派 一支 队伍 参 加 奥运 会 ? 巾国 何 时 才能 举 办 奥 运会 l 这 是 一 民族 和 小 败 的神 活 】 l ・ 个 的 奥 运 情 绪 !中 国 人 民 经 过 长 时 问 的 台 斗和 民 族 凝 聚 力 ,花 了 整 整

浅析中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发展及其演变

浅析中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发展及其演变
学校 体 育的指 导 思 想 。二是 多元 化 格 局 : 阶段 学 此
为学生将来的生活 内容 , 让学生体验运动过程中的 乐趣 , 从而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 自觉主动性的体育 教学思想体系。快乐体育思想 以情感教学人手 , 强 调乐学、 好学 , 追求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④ 以“ 健 康第一”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下的学校体育更加 关注 学生 在健 身 中 的学习兴 趣 、 情感转 移 、 主动思考 与创新意识 的培养 , 体现了以“ 社会适应、 生理 、 心 理” 的三维健康 观 , 加大 了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 的 灵 活性 和选 择性 , 课 程 分 五 个 学 习领 域 目标并 根 将
版社 ,94:13 . 19 3 -3
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 ,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爱好和养成身体锻炼 的习惯。具体操作过程 中, 让 学生系统地掌握体育的 “ 三基” 与科学锻炼 的理论 和方法有机地结合。终生体育教育思想下的学校体
[] 王华倬 . 5 中国近现代 体育课 程史论 [ . M]北京 : 教 高等
想。 1 2 自然 主义教 育思 想 .
1 2 1 自然主 义教 育思 想 内容及 社会 背景 . .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是强调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
1 近代学校体育指导思想
1 1 军国 民主义 教育 思想 . 1 1 1 军 国民主 义教 育思 想 内容及 社会 背 景 . .
手段 的教育 , 动要 注意适 应生 理和心 里 的需 要 , 运 反
段 , 能 同时存在 多种 教 育思想 , 可 它们或 多或少 的都
①“ 体质 教 育 ” 想 是 针 对 我 国广 大 青 少 年 学 思 生体 质普 遍 下 降 的状 况 而 提 出 , 是 以 “ 强 学 生 它 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近、现代体育的发展及未来摘要:中国近、现代体育的发展是由1840鸦片战争开始至今,伴随着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也进入了近代体育发展史。

主要由于西方近代体育传入中国,外国近代体育的兴起与发展构成了中国近代体育的基本内容。

而中国现代体育的发展是由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的,到现在已经经历了60余年,这段时间的体育发展道路是曲折的,中国由最初的体育弱国成长为在29届北京奥运会上取得金牌榜首这样的成绩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还有就是中国体育以后的发展道路以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近代体育现代体育体育发展体育科学化体育社会化学校体育正文:一、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中国近代体育,一般指从1840—1949年,这一时期内中国流行和实施的体育。

这一时期中国体育的主要特征是:西方近代体育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通过不同的渠道与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取代了流传几千年的中国传统体育的主流位置。

为中国体育的的主要内容和模式,伴随这一过程中国体育与当时的世界体育的发展主流模式逐渐融合一致,成为近代体育国际化的组成部分,从而为中国现代体育的形成奠定基础。

【1】1、中国近代体育的发端: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以后,清朝政府统治集团中产生了“洋务派”洋务运动开启了西方近代体育传入中国的先声,近代体育的某些内容被作为军事训练的手段而首先引进中国从1862年起,清朝政府开始对部分军队实行西式编练当时的“兵操”俗称“洋操”实际上是西方仅是军队以列队的训练和基本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军事体操。

创办军事学堂,设置体操课程。

19世纪后叶洋务派引进西方科技,培养人才。

先后兴办了一些新式军事工业学堂和军事学堂,这些较早创办的新式学校大多仿照外国同类学校设置课程。

一般都开有体操课程,并聘用欧洲人担任教习。

以得、日两国居多。

派遣留学生学习近代体育为了培养军事工业人才及军官。

洋务派曾选送不少学生赴英、法、德、美、日等国留学。

这些学生回国后带回了一些西方近代体育,翻译西方书籍,传播近代体育知识。

洋务运动时期中国近代体育表现以下特点:其一、发源于欧洲的近代体育的一些内容首次被有意识的引入中国,从此后中国开始有意识的接受西方近代体育,这对于近代体育在中国的传播与形成过程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其二、近代体育在洋务运动时期的引进与传播均以兵操为主,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最早引进和接受的不是欧洲的学校体育体系,而是军事性质的兵操这对于后期中国近代体育的走向产生巨大的影响。

其三、洋务运动是其主要引进和接受的是西方近代体育的一些手段与方法,在“中学为体,西方为用”的思想下近代体育的思想、理论、制度等无论是在清朝军队还是早期的军事学堂均未引起重视。

其四、传播范围比较窄小,近代体育在洋务运动时期的传播范围仅限于清朝军队的“新军”和一些新建的的军事学校,因为在社会上的影响很小。

其意义价值与功能尚未为社会所认识。

2、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体育思想:西方近代体育思想的传播始于1898年的“戊戌变法”期间。

当时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救亡图存”纷纷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

由此逐渐形成一种改良主义思潮,在改良派提出的新学中包括了近代体育的思想内容,维新派的主要领袖康有为(1858—1927)在其代表作《大同书》中根据西方近代教育和体育思想,首次提出了“德教、体教、智教”的全面主张。

【2】梁启超(1873—1927)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所发表的教育论著中,主张教导儿童“习体操”。

1897年他在湖南时务学堂任总教习时也注意对学生进行“体操锻炼”。

资产阶级改良派是中国最早接受近代教育与体育的人物他们提倡近代体育实际上是对封建教育和封建武举制度的否定他们宣传近代体育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在社会上一定范围上形成了“耻文弱”的风气,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中国近代体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的作用。

3、中华民国时期的体育:从1911年的辛亥革命指中华任命共和国的成立。

中国先后经历了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党政府近40年的统治。

在这期间,中国体育基本上完成了近代化的进程。

北洋政府时期是一个新旧制度交替和过度的时代,在这一时期,制定了国民时期的第一个新的学制。

座位“三育”中之一的体育课得以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确立。

在“五四”和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军国民主义体育和兵操逐渐衰弱,最终退出历史的舞台。

西方自然主义体育思想逐渐成为学校体育改革的主导思想。

田径和球类运动成为学校的主要内容,期间中国参加了远东运动会,举行了两届全国运动会。

全国各地的各类运动竞赛初步形成制度。

国民政府时期,体育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此期间。

诞生了中国第一部体育法,中央政府第一次设立了专门的体育管理机构,举办了四届全国运动会。

参加了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从而为20世纪下半叶新中国体育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4、中国革命根据地的体育:1927年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先后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的革命根据地。

在这些革命根据地里中国共产党在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同时,也注意开展体育运动。

革命根据地的体育运动有利的配合了各个时期的革命斗争,特别是军事斗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展社会体育积累了经验,准备了干部。

抗战期间战斗在华中各地的新四军也开展了体育活动,在极其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十分注重体育运动的开展,进一步开展了新民主主义体育。

抗日战争时期是新民主主义体育发展的重要时期。

其理论和实践都在这一时期基本定型。

二、中国现代体育的发展:中国现代体育的发展由1949年带现在,主要叙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60余年中国体育的发展过程与概况。

同时,也是一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的历史。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批判改造旧体育,建立新体育。

成为当时体育界的主要任务,1952年毛泽东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明确地界定了新中国体育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是体育事业遭受到了一场浩劫,整个体育事业滑向低谷。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党中央领导全面人民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体育界从思想上解除了精神枷锁,恢复和建立了体育组织管理机构,恢复正确的规章制度,提出了攀登体育高峰的目标,为担待体育事业的大发展打下基础。

20世纪80年代是具有开拓性意义的年代,中国体育全面走向世界,中国体育还在适合中国国情的体育发展道路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实践。

1992年以后随着邓小平同志以此类重要谈话的发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开始形成。

同时也为我国体育的深化改革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从此我国体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也就是在那个时期提出了“举国体制”——主要指我国体育界为是想一定的目标采取有效地集中、统一国家力量,迅速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发展机制及相应的组织体系。

是我国发展已与事业所采用的一种特殊的体育体制,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长足的进步,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以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大,2001年北京成功的赢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北京成功的申奥成功后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为新中国体育的发展确定了路线和方针政策。

新世纪初期我国的体育事业按照既定的方针和目标,在领导重视群众支持的合力中得到了全面的进步与发展。

其中,在体育科学研究体育产业化、学校体育改革以及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或优异的成就。

为新世纪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中国体育的未来几发展趋势:现代体育的兴起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活的需要,体育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渗透到各个阶层和领域。

根据未来社会的特征现代体育的特征个归纳为:1、国际化——代体育已成为现代国际的普遍现象,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的推动下竞技体育国际规模日益扩大。

体育的国际化还在于国际国际体育学术交流日益加强,国际学术活动日益频繁体育的国际化的一个新的趋势是大众体育国际化。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大众体育已成为一个潮流与竞技体育的发展有并驾齐驱之势。

2、社会化——体育是一种社会现象,体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又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

国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提高和改善,我国社会体育将会得到较快的发展。

随着以后经济的发展社会体育的普及程度,体育锻炼的科学化水平将有很大的提高大众体育的活动内容、方式、方法趋向多样化社会体育将出像一个崭新的局面。

【5】3、学校体育的发展,现在我国健康体育课程体系还尚未真正的形成主要是没有把目标与内容结合起来进行整体改造。

学校体育应该向科学化、生活化、个性化方向调整;学校体育要面向终生体育。

学校体育观测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全面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生的体制与健康水平将得到全面提高,农村学校体育日益受到重视。

【6】现代体育的发展主要依靠国际、社会、科学和学校体育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这几者之间的联系是越来越紧密了。

总的来说,随着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和“小康”目标的实现的,21世纪中叶,我国能够建成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的。

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事业。

【7】参考文献:【1】体育史/郝勤主编.-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P177【2】体育史/郝勤主编.-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P281-282 【3】体育概论/熊晓正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P133 【4】体育史/郝勤主编.-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P469 【5】体育史/郝勤主编.-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P450 【6】体育史/郝勤主编.-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P4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