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实验的复习和探究型实验题的解题策略 - 教育

合集下载

化学实验考试技巧,从容应对各种实验题目

化学实验考试技巧,从容应对各种实验题目

1.化学实验考试技巧,从容应对各种实验题目
2.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考试的难点。

不少同学在考试中会遇到各种
棘手的实验题目,甚至因此影响���个考试成绩。

如何有效备考化学实验,是诸多学生所关注的问题。

3.首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在备考阶段,要注重实验基本操作的掌
握。

通过多次实验操作,将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有助于���入理解化学实验知识点,提高应试能力。

4.其次,注意化学实验中的数据处理。

化学实验常常涉及到数据的收集、计算和分析。


此,做好数据处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要熟悉各种数据处理方法,如求平均值、标准偏差、百分误差等,掌握正确的数据计算方法,减少误差。

5.再次,注意安全。

化学实验中常涉及危险品的使用,正确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方法是保证
考试顺利进行的前提。

在备考阶段,要加强对化学实验安全知识的学习,掌握正确的安全操作方法。

6.最后,要多做练习题。

化学实验考试中,除了基本操作和数据处理,还要求考生掌握各
种实验操作的推断和分析能力。

通过多做实验题,认真分析题目要求、通读实验步骤,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试水平。

7.总结来说,化学实验考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意
数据处理和安全操作,加强练习题的训练。

只有在具备这些基本素质的情况下,才能从容应对各种实验题目。

新高考化学备考策略

新高考化学备考策略

新高考化学备考策略一、了解考试要求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新高考化学考试的要求和内容。

新高考化学的考试形式为开放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强调解决实际问题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因此,我们需要注重实验和实践的训练,掌握实验操作和实验过程的基本要求。

二、熟悉考试内容了解考试内容是备考的基础。

我们需要熟悉新高考化学的知识点和考点,特别是与实践和应用相关的内容。

可以通过查阅教材、参加模拟考试等途径进行复习,将知识点整理成思维导图或笔记,便于日后查阅和加强记忆。

三、掌握解题技巧在备考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解题的技巧。

首先,要学会分析题目,理清思路。

化学题目通常是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需要我们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其次,要善于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将问题归纳到已学的知识点范围内,并进行合理的推理和解答。

此外,还要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注重实际应用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四、进行刷题训练刷题是备考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大量的题目训练,可以巩固知识点,加深理解,并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可以选择一些高质量的题库进行刷题,例如历年的真题和模拟试题,着重练习实践性和探究性的题目。

并做好错题的分析和总结,找出解题的薄弱环节,补充知识的不足。

五、加强实验和实践训练六、多方位复习复习要全面深入。

除了进行题目训练之外,我们还需要进行知识的巩固复习和概念的理清。

可以通过制定复习计划,每天进行一定的复习内容,如阅读相关知识点的教材、查看学习资料、听讲座等。

同时,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如在线视频课程、网上学习资料等,进行深入学习和拓展。

七、合理安排时间备考化学需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能过分拖延或急于求成。

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和实际时间安排,进行阶段性的复习和计划。

可以按照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自己的掌握情况,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不断调整和完善。

总之,新高考化学备考需要我们全面掌握知识点,强化实践能力,灵活运用解题技巧,并进行多方位的复习和训练。

希望以上备考策略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在新高考化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听郭裕茂老师关于《新课程高考化学实验复习的几点思

听郭裕茂老师关于《新课程高考化学实验复习的几点思

听郭裕茂老师关于《新课程高考化学实验复习的几点思考》反思在回归中超越-----高考化学实验复习策略研究杭州天目外国语学校潘多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科学的实验方法和良好的实验技能既是高中化学学习的关键,也是高考化学学科的考核热点、重点。

近三年来高考化学试卷实验分值逐年在增加,尤其是在新教材改革后,实验比重明显加大。

高考实验题非常强调实验过程、实验原理的分析能力,突出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注重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案评价能力的考查。

高考化学实验试卷基本都是在教案大纲和考试大纲的框架下进行的,取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注重对课本实验的延伸、拓展和综合,这符合了“以本为本,以纲为纲”的试卷命题原则。

以下是我通过学习总结了郭裕茂老师的精神。

(一)回归教材,重视课本实验,奠定创新基础。

教材本是命题的根据,但学生和老师在复习备考时,往往习惯于盲目做题,大规模训练,而把教材抛开一边,这种做法从现在的高考试卷看来是脱离高考方向的,也是会事倍功半的,可谓犯了备考大忌。

所以既然高考命题越来越强调以教材基础知识为切入点,突出对学科内知识的的综合考察。

我们的复习当然也要实回归教材,重视课本。

尤其是化学实验,大多数学生最困惑的,也是大多数教师最难把握方向的部分,以“书本实验”为突破口应该是一个切合实际又简单有效地方法。

1.挖掘课本常规实验,寻找知识盲点(1)新课改后教材实验的设计变化科学探究是化学新课程标准提倡的重要理念之一,倡导学习者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创造性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验探究是通过实验来进行的一种探究方式,这种方式学生更喜欢、更易接受。

新课程中化学实验的设计改变了以往以验证性为主体的做法,且新课程教材设置除了让学生学习有关化学知识和技能外,更注重让学生去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实验方法去领悟科学方法,通过探究活动去体验其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高考化学答题技巧和答题规范

高考化学答题技巧和答题规范

高考化学答题技巧和答题标准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一、临场心理技巧1.树立信心,克制怯场信心是成功的一半,没有信心就没有希望,信心缺乏就会临场心慌意乱,影响自已应有程度的发挥。

拿到试卷后应先填写考生信息(如考生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等),然后先粗略看一遍试题,做到心中有数,对试题难易不必介意。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多数题目并不比平时练习的题目难,也不都是新题,有好多题目是我们平时练习过的知识或熟题略加改造而成,假如平时训练的题目多数都会做,那么要坚信高考你也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建议先做选择题,再做容易的题。

2.摒弃杂念,缓解情绪在考试之前应该摒弃杂念,使大脑处于“空白状态”,很多同学明知这个道理却无法做到。

不妨尝试与别人交谈,谈些与考试无关的话题,最好是一些既幽默又含蓄的笑话,尽量使心情放松,排除干扰。

3.集中精力,进入状态注意力集中是考试成功的关键,一定的神经亢奋或紧张有利于大脑各局部之间的联络,有助于活泼思维,所以为了能在考试中起得最正确效果,应高度集中注意力,确保思维的灵敏和敏捷。

二、临场答题技巧1.减少失误,争得高分历次考试中,考生因失误而失去的分数平均在5-10分左右,有的甚至更多。

假设能克制失误,在有效的时间内把会做的题目都做对,这本身意味着多得分。

通常易失误的方面有:(1)关键的字。

在题目的问题中,通常出现如下词语:正确与错误;大与小;强与弱;能与否;由强到弱或由弱到强;名称与符号;分子式与构造简式;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等,即使题目会做,由于不注意上述词语,就有可能造成人为失分。

(2)量的单位。

物质的量浓度(mol/L),摩尔质量(g/mol),溶解度(g)、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互换时的体积易错等。

(3)隐性条件。

如酸性的无色透明溶液;PH=0的溶液;水电离出的C(OH-)=10-14mol/L的溶液等。

(4)符号运用。

如“=”与“可逆符号”;“+Q”与“-Q”;沉淀与气体符号;电荷与价标;写电子式时“[ ]”;物质的聚集状态;特殊的反响条件等。

高考化学实验题型的归纳和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实验题型的归纳和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实验题型的归纳和解题技巧毛媛媛㊀冯熙云(云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ꎬ云南昆明650000)摘㊀要:通过2020-2023年全国甲卷化学实验内容的统计ꎬ文章对化学实验试题的考点和题型进行了分析ꎬ针对化学实验试题的题型提出了对应的解题技巧ꎬ旨在为高中化学实验题的解答提供一定的帮助.关键词:化学实验题ꎻ全国高考甲卷ꎻ解题技巧ꎻ高中化学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23)31-0118-03收稿日期:2023-08-05作者简介:毛媛媛(1998-)ꎬ女ꎬ云南省昭通人ꎬ硕士在读ꎬ从事中学化学教学研究ꎻ冯熙云ꎬ女ꎬ博士ꎬ副教授ꎬ从事中学化学教学研究.㊀㊀通过对2020-2023年高考化学全国甲卷的实验部分进行分析ꎬ将化学实验题分为不同的类型ꎬ寻找解题技巧ꎬ深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系统认识.希望学生在面临这类题时能做到心中不畏惧ꎬ能力不欠缺ꎬ能从实验的角度解决问题ꎬ形成启发-思考-探究的科学思维ꎬ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1高考化学实验题的分类高中化学实验试题分为基础类㊁定量类㊁探究类等类型ꎬ不同类型的实验题涉及的情境和难度均有差异.通常情况下ꎬ基础类的实验题较为简单ꎬ主要考查基本实验操作㊁仪器选择㊁物质制备和检验等内容.而对于定量类和探究类的题型多是基础类实验的延伸ꎬ考查的知识点范围广㊁难度高ꎬ需要学生在掌握一定实验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ꎬ将所学的知识糅和在一起ꎬ大多以化合物为载体ꎬ涉及基本实验操作㊁离子方程式的书写㊁误差分析㊁计算等知识ꎬ考查形式多变ꎬ情境新颖.2化学实验题的解题技巧2.1基础类题解题技巧(1)夯实基础ꎬ掌握实验基本知识.高中化学实验基础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ꎬ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常用的实验仪器试剂㊁实验原理㊁实验方法等ꎬ对此ꎬ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实验常识.实验知识部分需要掌握:常用的仪器名称㊁使用仪器的注意事项㊁使用试剂的用量㊁集气瓶的使用㊁常见试剂的保存等ꎻ实验技能部分需要严格遵循实验 从左至右 从上到下 先塞后定 固体先放 液体后加 等操作原则ꎬ知道常见物质分离方法的具体操作:如过滤㊁萃取㊁蒸馏㊁蒸发结晶㊁重结晶等过程ꎻ实验安全意识部分:了解常用危险化学药811品的标志㊁常见意外事故处理㊁化学灼伤的急救措施㊁ 三禁 八防 等处理[1].(2)立足教材ꎬ熟知课本实验.在掌握实验基本常识基础上需留意课本实验ꎬ对于课本上的实验内容理解透彻ꎬ真正理解各个实验的原理现象㊁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例1㊀实验室将粗盐提纯并配制0.1000mol L-1的NaCl溶液.下列仪器中ꎬ本实验必须用到的有(㊀㊀).①天平㊀②温度计㊀③坩埚㊀④分液漏斗⑤容量瓶㊀⑥烧杯㊀⑦滴定管㊀⑧酒精灯A.①②④⑥㊀㊀㊀㊀B.①④⑤⑥C.②③⑦⑧㊀D.①⑤⑥⑧解析㊀本题主要是对化学实验操作进行考查.把物质分离㊁提纯的常见方法与配制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融合起来ꎬ深化基础.实验室粗盐的提取分为三个步骤ꎬ包括溶解㊁过滤除杂(四步除杂)㊁蒸发结晶.学生需清楚粗盐提取每个步骤所需的实验仪器与用品ꎬ在溶解时需要烧杯和玻璃棒ꎬ溶解后纯化和除杂需要烧杯㊁漏斗和玻璃棒ꎬ蒸发结晶得精盐的过程还需用到蒸发皿和酒精灯.综上可知ꎬ粗盐提取涉及三个步骤五种实验仪器.提取后配制精盐溶液依据化学教材的相关内容ꎬ学生需了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具体操作步骤ꎬ根据操作步骤推断所需要的仪器ꎬ即天平㊁容量瓶㊁烧杯㊁玻璃棒㊁胶头滴管等.因此ꎬD选项涉及所需要的仪器ꎬ是正确选项.2.2化学定量测定类解题技巧(1)重视定量实验ꎬ培养化学思维.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中定量计算频繁出现ꎬ这类题主要通过对数据的合理分析和计算展现化学反应的过程ꎬ重点在于考查学生的信息转化和处理能力ꎬ需要学生能敏锐地发现物质的量的变化ꎬ如气体的生成量减少量㊁沉淀物质的质量变化或溶液质量的变化等[2].试题的重点主要围绕着化学教材内容进行类比延伸ꎬ因此学生应重视课本上为数不多的定量实验ꎬ如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㊁中和反应㊁中和热的测定㊁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数目的测定等.在此过程中学习掌握物质定量分析常用的仪器ꎬ了解定量测定数据的常用方法ꎬ从而培养学生宏观微观结合㊁定性定量结合的化学思维.(2)吃透实验原理ꎬ建立等量关系.针对化学定量分析类的化学实验题求解ꎬ弄清测定原理是关键ꎬ实验原理不仅仅是有关的化学方程式ꎬ还包括一切与题目相关的物理㊁化学原理规律.在完整准确地把握住实验原理的基础上ꎬ根据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找出中介物质ꎬ建立已知物质㊁中介物质和所求物质之间的物质的量的关系ꎬ最终根据已知物质求解未知物的物质的量.例2㊀(试题节选)胆矾(CuSO4 5H2O)易溶于水ꎬ难溶于乙醇.某小组用工业废铜焙烧得到的CuO(杂质为氧化铁及泥沙)为原料与稀硫酸反应制备胆矾ꎬ并测定其结晶水的含量.回答下列问题:结晶水测定:称量干燥坩埚的质量为m1ꎬ加入胆矾后总质量为m2ꎬ将坩埚加热至胆矾全部变为白色ꎬ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后称量ꎬ重复上述操作ꎬ最终总质量恒定为m3根据实验数据ꎬ胆矾分子中结晶水的个数为(写表达式).解析㊀该实验的反应原理为:CuO+H2SO4ә CuSO4+H2Oꎬ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得胆矾ꎬ要测定其结晶水的含量ꎬ还需要根据题目信息建立等量关系ꎬ知道胆矾中实际的硫酸铜与水的物质的量之比ꎬ不难发现加入胆矾后总质量m2为坩埚和胆矾的质量ꎬ干燥后总质量m3为硫酸铜和坩埚的质量ꎬ由此可知水的质量为(m2-m3)ꎬ硫酸铜的质量为(m3-m1)ꎬ根据物质的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ꎬ即可求出胆矾分子中结晶水的个数n为91180(m2-m3)9(m3-m1).2.3化学探究类解题技巧2.3.1性质探究类题型对于该类题应结合猜想验证ꎬ突破性质探究类题型.化学性质类探究实验主要是对某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后的产物进行检验ꎬ根据所学物质的相关性质推测反应会产生的现象等.性质探究类题型具有一定开放性ꎬ需要结合化学学科的基础依据从给定的实验过程中进行猜想假设ꎬ进而开展细致的分析和探究.解答该类题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观察物质外观性质㊁预测物质性质㊁实验观察和解释及结论ꎬ具体来说可通过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ꎬ运用分类的方法根据物质所属的类别或利用有关反应规律预测物质的性质ꎬ接着验证预测ꎬ并做出新的预测进而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在此过程中可能发现特殊的现象ꎬ提出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ꎬ由此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㊁综合㊁推论归纳出物质的通性及特性.作为探究性实验ꎬ得出的实验现象及结论需有理有据ꎬ具有一定的严谨性ꎬ这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证据推理能力和理性客观的科学思维能力.例3㊀为探究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ꎬ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出了图1所示4种实验装置ꎬ请回答下列问题:图1㊀实验装置示意图(1)选择任意一种实验装置ꎬ简述出现的实验现象并解释原因:选择的实验装置是ꎬ实验现象为:ꎬ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是:.(2)某同学质疑上述实验设计ꎬ该同学质疑的依据是:.(3)在原实验的基础上ꎬ请你设计实验证明CO2和NaOH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解析㊀解答该题学生容易先入为主ꎬ根据二氧化碳极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的性质ꎬ导致装置内外气压不一致产生压力差ꎬ从而选择(1)装置ꎬ观察到试管内液面明显上升.但该实验为探究性实验ꎬ实验的结论需要严谨且有证据ꎬ在该过程中由于氢氧化钠溶液中既有溶质氢氧化钠ꎬ也有溶剂水ꎬ所以还需要考虑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的干扰ꎬ也有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溶剂水产生的压力差ꎬ因此要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发生ꎬ只需要对反应的产物进行检验即可ꎬ即加入适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大量气泡产生.2.3.2反应原理探究类题型对于该类题应细抠实验现象ꎬ掌握原理探究类题型.这类题型主要是在已学习的反应基础上ꎬ用实验现象验证反应或进行实验现象的校对ꎬ从而推导未知反应.具体来说ꎬ该实验的基本环节是在实验过程中提出值得探索的问题和异常现象ꎬ根据已有知识提出对该问题的猜想ꎬ根据猜想设计实验进行验证ꎬ从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在分析和解答时需紧扣实验目的ꎬ对于题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要根据原有知识进行大胆排查㊁猜测ꎬ除此之外推测的正确性要靠实验进行验证ꎬ分析验证过程是否合理ꎬ若题目未给验证实验ꎬ则需要自行设计合理的实验进行验证.参考文献:[1]史洪伟.浅析高中化学实验题解题方法的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ꎬ2021(27):104-105.[2]郑娜.新课程高考化学实验题的特点及备考策略[J].试题与研究ꎬ2022ꎬ1097(14):19-21.[责任编辑:季春阳]021。

高考化学实验问题复习策略

高考化学实验问题复习策略
三、 创 新 和 探 究性 实验 题
考查装置气密性检查
对实验方案 的科学性的评价要从 “ 合理选择 , 排 除干扰 , 操作准确” 等方面人手。 1 . “ 合理选择” 是指 仪 器 的选 择 、 药品的选择 、 连 接 方 式 的选 择 等 。 仪 器 的选 择 又 包 括 发 生装 置 ( 几种 基本类 型) 、 净化 装置( 除杂质 的试剂 与顺 序 ) 、 反应 装置 、尾气处理装置等 ;药品的选择包括药品的种 类、 浓度 、 状 态等 ; 连接方式 的选 择指仪器 的先后顺 序, 导 管 接 口的 连接 等 。 2 . “ 排 除干扰” 是指反应条 件 的控制 、 防止空气 成分介入 、 副反应尽量避免 、 杂质的清除 以及防止产 物 的挥 发 、 水 解 等 对 实验 的干 扰 。 3 . “ 操作准确”则要求熟悉主要仪器的性能 、 用 途和典型的实验操作步骤 。
技法点拨
青考化学 验问题复习策略
■ 吕 铎
纵 观近三年高考试题 ,实验部分往往是学生复 习的难点和失分的要点。笔者将近几年的高考实验 试题进行归类分析 , 大体划分为三种类型 : 评价型实 验、 定量型实验和探究型实验 , 现将具体解题方法和 复习策 略总结如下 :


评 价 性 实 验 题
探究类实验题的一般命题思路是 :发现问题一 提出问题 ( 即在学生现有 知识水平的基础上 做出猜 想或假设 ) 一 解决问题( 设计 实验进行验证 , 最后 得 出结 论 ) 。 在 能力 考 查 点 的 设 置 上则 可 以考 查 学 生发 现 问题 的能 力 、 提 出 问题 的 能力 ( 做 出合 理假 设 或 猜 想) 、 探究 问题 的能 力 ( 设 计 实 验 进行 探 究 ) 以 及 分 析 问题 的 能力 ( 根 据 实验 现 象 得 出 合 理结 论 ) 等 。 在 知 识点的涵盖上则既可以考查基本概念 、基本理程 改 革 在 学 习方 法 上 强 调 的 “ 探究学习” 、 “ 自主 学 习 ” 。 因此 ,探究类实验题将会 是2 0 1 3 年高考试题中的一 个亮点。 探究 类 试 题 一 般 有 以 下几 种 命 题 形 式 :探 究 化 学 反 应机 理 、 探 究 化学 实 验 中的 反 常 现象 、 探 究 对 经 典问题的质疑 、探究未知物的成分 、探究物质的性 质 、探究化学反应 的条件以及探究化学反应的现象 等等 。 解决这类 问题 的关键是紧跟命题者设计的实验 探究 的思路 , 犹如身临其境 。 特别是对发现 问题这一 环节 ,根据已有知识 ,结合题 目信息作 出可能的假 设; 还有 探 究 实 验 时 , 一 定 看 清 是基 于哪 种 假 设 或 猜 想来进行设计 的等 。 探究类实验题 中往往给出一定 的信息 ,如试题 中的假设 , 一般会给出几种情况 中的一部分 , 要考生 补充全面 , 这就要求考生综合分析已给情况 , 有时考 查 的仅仅是几种情况 的简单组合 。如本题探究反应 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 响,一般来说 能影 响反应速率 的因素有 : 温度 、 压强 、 浓度 、 催 化剂等 , 即可从这几 个 方 面进 行 分 析 、 筛 选 。此 外 , 探 究 外界 条 件 对 反 应 速率 的影 响 时 , 一 定 要 遵循 “ 多定一变” 的 原则 , 即每 次实验只改变一个条件 。 同时 ,高 考对 化 学 实 验 的 考 查越 来 越 注 重 “ 细 节” ,  ̄ t 1 2 0 1 2 年浙江2 8 题, 对萃取 、 分液中分液漏斗 的 检漏 、 放气以及先打开上部塞子 , 才能打开活塞放 出 液体等 ; 2 0 1 2 年 山东高考对过滤装置 的纠错 、 沉淀洗 涤的考查等 。因此 , 在复习化学实验时 , 也要关注这 些“ 细节” 。

新高考下化学实验复习的新策略

新高考下化学实验复习的新策略
关键 词 : 高考 ; 新 实验 复 习 ; 策略 新
化 学是 一 门以实验 为基 础的科 学 , 许多基本概 念 、 原理 和规 律 以及物 质 的性 质都 是 由实 验推 导 和验 证
1 . 考查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和基本操作
的。实验题是2 1 年广东省新 高考 理科综合化学 的典 00 型题 型之一 ,高考题 出现大量将化 学实验与各大模 块 的知识融合。命题素材课 内课 外相互融合 , 研究手段定 性定量 , 实验方法验证探究 、 不断提升 。我们在高考 复 习中要 获得成 功 , 必须研究高考化学 实验 的新创意 , 把 握高考化学 实验命 题方 向 ,不 断改 进化学实验复 习的 新策 略 , 创设 开放 型实验情 境 , 进行 实验 的变式训 练 ,
和较难题 , 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
表1 . 题型和分值 比例的变化
碳酸锂广泛应用于陶瓷和医药等领域 。以 B一 锂辉
石( 主要成分为L2 A 3 S 为原材料制备L C i 1 " i) 0・ 0 4 O i O 的  ̄
表2考试 内容与分值 比例的变化 .
考试内容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 —
和延续性 , 命题指 导思想和命题基本思路 是不变 的, 一 直重视实验 、 重视学科 知识应用 。
( )00 二 2 1年高考实验题 的分析。

( ) 骤 I中 , 2步 酸浸后得 到 的酸性溶 液 中含 有 、
s 4, O2 还含有A F F M 、 a 、 a等杂质 , _ 1 、e 、e 、 c N 需在搅
睦 避一 r蕾圆 一 rt L 回 霉 漶 — + t 由
潼出 涪 i t 潦 母囊
化学实验基础 物质结构与性质 ( 选考)

高中化学新高考备考策略(精选五篇)

高中化学新高考备考策略(精选五篇)

高中化学新高考备考策略(精选五篇)第一篇:高中化学新高考备考策略高中化学新高考备考策略摘要:高中的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高中教育从应试教学向能力培养教学转变,以创新能力和实践性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改革,使高考的形势发生了变化。

高中化学是培养和提高高中生的研究能力、探索能力的科目,在新高考的新形势下,为了学生的成绩与能力得到共同发展,化学科目的教学要比以往的高考复习,增加更多的备考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高考;备考策略一、引言教育改革对培养高中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体现在高考的题型上。

许多师生对于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脱离了原有的教学思路。

无法驾驭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在高考复习中显得慌乱,影响了复习质量,不利于迎战高考。

探讨高中化学新高考的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尤其重要。

二、解读纲要,掌握新课程的备考目标备考前老师要比较教育改革前后的教学内容、模式的差异,弄清现行的《考试纲要》《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全通统考》等纲领性教育文件,对教育改革后高中化学的具体要求。

认真解读《考试大纲说明》的内容,教学中有的放矢。

化学科目是理科综合之一,与物理、生物同一时间考试,时间分配弥足珍贵。

这就需要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对主干知识按照考试的相关说明进行一定范围的控制,围绕主干知识辅助部分重点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同时在备考的过程中压力也更低,信心更强。

三、新高考的化学备考策略(一)分析全国高考试题,体会高中化学的教学倾向通过近几年高考的化学试卷展开分析,不难发现,高考的化学科目侧重点就是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核。

试题的设置特点,是让学生运用获取的基本知识、技能?砘袢『屠斫庑畔?,在此基础上完成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途径。

在完成基础知识考核的同时突出对学生能力和技能的考核,是一种运用化学知识灵活解决化学问题的思维灵活性的考核。

归纳高考试卷题型特点可以分为两大方面:一,重视基础知识及化学的核心知识,高考试卷的考点是按照考核大纲进行命题;二,重视学生能力和技能的考核,考查学生化学科目的核心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实验的复习和探究型实验题的解题策略黄山市徽州一中程来生摘要:本文认真分析了近两年安徽省高考理综试卷化学实验题的命题特点,对2011年高考化学实验复习提出了复习方法,并就探究型实验题的解题提出了指导性策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历年的高考中化学实验占的比例是比较大的。

从这两年安徽自主命题的化学试卷来看,在命题过程中命题者总是在命题思路上求新求异,试题起点高,落点低。

重点考查学生的基础实验技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应该说我省的高考题与全国其它的理综试卷化学部分相比是成功的。

作为实验由于受客观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各地实验教学差距较大,为体现高考选拔的公平性,实验题的命题基本上是以课程标准、教材和考纲中规定的实验基本操作为基础,将考纲中规定的考点融入其中,并以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考查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一、高考实验题的特点从这两年的高考试卷看,实验题主要分布是一道基本操作类的选择题,这道题主要是考查实验仪器结构、选择和使用,试剂的存放,物质的分离,基本实验原理的应用,这道试题学生主要是观察试卷上的实验仪器及装置要细致,对图中的文字说明要理会,在选择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对比等方法进行正确选择。

再是工艺流程题,工艺流程题实际上是考查考生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及相关知识来解决工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流程题一般只有两个目的:一是从混合物中分离、提纯某一物质;另一目的就是利用某些物质制备另一物质。

而且两方面的内容互相交叉。

这两年都在工艺流程题中考查了实验基本操作,2009年考了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操作、物质成分分析,2010年考了过滤时玻璃仪器的选择、实验现象的分析。

综上,工艺流程题主要涉及到的考点有物质的制备、分离和提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离子的检验,方程式的书写和简单的计算等。

试卷最后设计了一道探究型实验题,探究型实验题主要考查学生实验的综合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实验中的数据、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经常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考查学生分析处理图表的能力,要求学生能提出合理的假设,针对假设,设计出严密的实验方案来验证,并进行正确的推理,得出科学的结论。

这两年我省的实验题总分值达到了25分以上。

二、高考化学实验复习1、回归课本,掌握教材中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和实验要求立足课改教材,命题稳中求变是这几年高考命题特点,就是题在“书本之外,理在教材之中”。

因此,要结合《考试说明》学好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对教材要整体深化、具体细化、总体升华。

例(201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宁夏、黑龙江、吉林)27题)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到答F列问题:(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过程中,装置B、C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这些现象分别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和;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4)尾气可采用溶液吸收。

【解析】(1)装置A是实验室制取SO2的发生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蒸馏烧瓶,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2)A中反应生成的SO22在B中会使KMnO4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SO2+2MnO4−+2H2O=2SO42−+2Mn2++4H+,这说明SO2具有还原性;装置C中生成硫单质,现象为无色溶液出现黄色浑浊,说明SO2又具有氧化性。

(3) SO2还具有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但SO2的漂白是不稳定的,物质受热会恢复原来的颜色,表现为可逆性。

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品红溶液褪色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点燃酒精灯加热,溶液恢复红色。

(4)尾气为SO2酸性气体,可用NaOH溶液吸收。

【答案】 (1)蒸馏烧瓶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2)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无色溶液出现黄色浑浊、还原性和氧化性5SO2+2MnO4−+2H2O=2SO42−+2Mn2++4H+(3)品红溶液褪色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点燃酒精灯加热,溶液恢复红色 (4)NaOH人教版新教材必修1、必修2、选修3、选修4和选修5中含有的实验约63个,与实验相关的科学探究约22个,与实验相关的实践活动3个,总共约83个。

这些实验涵盖了实验基本操作、物质的制备、检验、分离和提纯等知识,涉及的常用仪器有20余种。

在后阶段复习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精读所有的实验,准确把握实验要领,分析实验结果,对实验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引领学生深入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将量筒、滴定管、容量瓶、温度计、天平等量具的使用整理出详实的资料供学生浏览,在教学复习过程中,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实验引领学生探究。

深挖实验素材,如必修2第四章中的实验4-1铝热反应和实验4-2海带中碘的检验,这里面就有大量的实验素质值得我们进行探究,铝热反应后得到的物质成分的探究,海带灰中的Mg2+、SO42−等离子的检验,海带中碘的含量测定。

细读重点实验,如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中和滴定等实验必须认真细致研读,特别是对实验误差的分析。

再如银镜反应和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的实验中银氨溶液配制和氢氧化铜的制取以及淀粉、蔗糖水解产物的检验,这些实验的操作顺序对实验结果都会产生影响。

2、温习课本实验,提高实验复习效率距高考也就70天的时间了,对于实验来说,已经无法将很多实验重复再做了,就是再做也不一定能提高学生实验题的得分,复习从现实来说就是追分,因此我们教师要将课本上的所有实验要进行一次全面的疏理,整合实验素材,为学生提供一些可探究的问题或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再通过交流研讨评价,确定最佳实验方案。

教师同时可以整理多媒体素材,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演示。

在复习过程中更需要将基本理论与实验进行整合,在化学理论和化学原理复习中善于发现实验素材。

但切忌盲目地提出一些既不科学又脱离实际和考纲的实验。

3、规范实验答题,提高实验题得分实验题失分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答题语言不规范、不严密、不简洁、不科学,出现错别字,每年高考在这方面失分的考生不在少数。

如“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表述为“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无明显现象”答成“无现象”,“滴入几滴溶液”写成“加入少量溶液”或没有体现量的多少。

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法是多看试卷的参考答案,教师在上课或试题分析后要向学生提供规范的表述,特别是在要求表述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时,要认真斟酌。

实验题审题要细,要认真细致观察实验装置和图表,特别是图旁备注的文字以及图象中不易察觉的线条,分析试题中的装置与教材中或已经做过的题目中有什么不同,始终牢记和紧扣实验目的和假设,弄清试题的要求,提高从试题中快速获取有效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注意试题稳中有变,常考常新,如中和滴定实验是今年新增的考点,要注意氧化还原滴定法、反滴定法与中和滴定实验的联系,切忌一看这题做过的,结果一出来就发现与平时做的题目是有区别的,这是考生常犯的错误。

新教材中增加的实验不能遗漏,如选修4中的实验2-5 Cr2O72−+H2O⇌2CrO42−+2H+的平衡移动实验、氯化铁水解条件的探究实验等。

三、探究型实验题解题策略(一)探究型实验题的设计思路1、准确地把握实验目的2、利用已学知识,分析如何实现这个目的--实验原理3、结合实验材料,初步确定设计对策--实验方案(二)探究型实验题设计的类型及解法1、未知产物的探究【例1】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铁与硫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反应所得固体M的成分,设计了如右图装置。

倾斜A使稀硫酸(足量)与固体M充分反应,待反应停止后,B装置增重,C装置中溶液无变化,反应后进入量气管气体的体积为V 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由上述实验事实可知:(1)固体M中一定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理由是。

(2)B装置的名称是。

写出B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C装置的作用是,如果实验中没有B装置,则C装置中产生的现象。

(4)稀硫酸和固体M反应后溶液中还残留淡黄色固体,该固体是,要分离出该固体,在实验操作中,除烧杯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5)通过进一步实验,测得固体M中各种成分的质量之和小于反应前铁粉和硫粉的质量之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M中有未反应的铁和硫b.测定气体体积时水准管的水面高于量气管的水面c.A中留有反应生成的气体d.气体进入D装置前未用浓硫酸干燥【反思】通过化学反应原理猜测可能生成哪些物质,对这些物质一一的检验来推测出究竟含有哪些物质。

虽然探究性实验主要考察学生的探究能力,但在问题的设置上常常包含了对实验基础知识的考查比如:常见物质分离提纯方法:结晶法、蒸馏法、过滤法、升华法、萃取、渗析法等。

2、常见气体的制备、净化、干燥、收集方法。

熟悉重点操作:(1)气密性检查;(2)量气操作;(3)防倒吸、防污染操作。

2、物质成分的探究【反思】通过可能的组成方式合理猜想,设计具体的实验方案来验证对应的猜想。

设计中既包含了对实验基础知识的考查,又要考虑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安全性、简约性、可操作性。

对于物质性质掌握的熟练程度是解题的关键,这种探究题要与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

3、物质性质的探究【反思.】在探究过程中往往可以通过对比实验,即设置几组平行实验来对照,比较,从而研究和揭示某种规律,解释某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或证明某种反应机理。

无论是无机物、还是有机物性质的探究,都必须在牢牢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大胆猜想,细心论证,脱离了元素化合物知识孤立的看实验问题是不科学的。

只有灵活运用已有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就能变探究性实验为验证性实验,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4、化学反应原理的探究 【例3】某学生按图示方向将A 装置与下面所示装置相连 ,设计如下实验,请帮助完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研究铁与浓硫酸的反应(二)实验药品:铁钉、浓硫酸、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品红溶液、氧化铜、硫酸铜溶液(三)实验步骤:实验内容和步骤实验现象 结论 ①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 ②将铁钉加入到烧瓶中,在向其中滴加浓硫酸未见明显现象 铁遇冷的浓硫酸发生钝化 ③先点燃A 再点燃G 处酒精灯片刻后烧瓶中溶液有颜色变化,并有气泡产生。

铁表面的氧化物被破坏并发生反应,溶液有Fe 3+生成,并伴随有SO 2气体产生。

(四) 问题探究:【例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索镁粉与溴水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四组实验:(1)将镁粉投入冷水中,未见任何现象;(2)将镁粉放入溴水中,观察到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的气泡,但溴水的颜色逐渐褪去;(3)将镁粉放入液溴中,未观察到任何明显现象;(4)向含足量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