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加热入门知识
电磁加热的原理和应用

电磁加热的原理和应用1. 原理电磁加热是一种利用电磁波对物体进行加热的技术。
它基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通过电磁辐射将能量传递给物体,使其产生热效应。
电磁加热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1 磁感线诱导发热当高频电流通过线圈时,会形成交变磁场。
当物体进入线圈范围内时,由于磁感线的穿过,物体内部产生涡流。
涡流通过电阻作功,发生能量转化和损耗,从而使物体产生热量。
1.2 磁性物质的磁致损耗发热磁性材料在高频交变磁场中,由于分子磁矩的激励,会产生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从而产生热量。
这种原理常用于磁性材料的加热,如磁性炉。
1.3 电极产生电弧放电发热利用高频电源产生高频电场,使两个电极之间的气体产生放电,形成电弧。
电弧会产生高温,来进行加热,常用于电弧炉。
2. 应用电磁加热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列举几个主要的应用领域和具体案例:2.1 工业加热在工业加热领域,电磁加热技术具有高效、环保、精确控制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熔炼、烧结、淬火、铁热处理等工艺。
例如,电磁感应炉被用于金属熔炼,电磁感应加热设备被用于塑料模具预热和玻璃工艺加热等。
2.2 医疗领域电磁加热技术在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磁共振成像(MRI)设备通过对人体内部进行电磁加热,产生信号,从而得出医学影像。
此外,电磁辐射治疗也是常见的治疗手段,如电磁加热治疗肿瘤。
2.3 生活家电电磁加热技术正在逐渐普及到日常生活的家电中。
例如,电磁炉利用电磁加热原理来实现快速加热和节能,成为许多家庭的选择。
此外,电磁加热器、电磁热水器、电磁烘干机等家电产品也逐渐涌现。
2.4 食品加热电磁加热技术在食品加热领域被广泛应用。
例如,微波炉利用电磁波产生的热效应来快速加热食物。
电磁炉、电磁蒸炉等家用电器也使用了电磁加热技术。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食品加热设备,如感应加热炉和电磁加热融化炉。
3. 优势与挑战电磁加热技术相较于传统的加热方法具有一些优势,但也存在一些挑战。
电磁感应加热公式

电磁感应加热公式电磁感应加热公式是描述电磁感应加热现象的数学公式。
在电磁感应加热过程中,通过变化的磁场作用于导体中的电荷,从而产生感应电流,进而产生热量。
本文将介绍电磁感应加热的原理、公式以及其应用。
一、电磁感应加热原理电磁感应加热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当导体在变化的磁场中运动或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
根据安培定律,感应电流会产生磁场,而磁场与导体相互作用,使导体发热。
电磁感应加热公式描述了电磁感应加热的热量产生与电流、电阻、时间和磁场强度之间的关系。
一般形式的电磁感应加热公式为:Q = I²Rt其中,Q表示热量(单位为焦耳),I表示电流强度(单位为安培),R表示电阻(单位为欧姆),t表示时间(单位为秒)。
三、电磁感应加热公式的应用电磁感应加热公式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
1. 工业加热电磁感应加热广泛应用于工业加热领域。
例如,利用此原理可以加热金属坯料,使其达到所需的温度,用于铸造和热处理等工艺。
通过控制电流、电阻和时间等参数,可以实现对加热过程的精确控制。
2. 医疗领域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在医疗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
例如,利用高频电磁场加热的原理,可以实现局部热疗,用于治疗肌肉骨骼疾病、疼痛缓解等。
通过控制磁场强度和加热时间,可以实现对局部区域的温度控制。
3. 食品加热电磁感应加热也广泛应用于食品加热领域。
例如,电磁感应加热炉可以快速加热锅底,实现快速煮沸、煎炒等烹饪过程。
相比传统的燃气或电热加热方式,电磁感应加热可以提高加热效率,节约能源。
4. 焊接与烙铁电磁感应加热也被应用于焊接和烙铁等工艺中。
通过控制电流和磁场强度,可以实现对焊接件或烙铁头的加热,使其达到所需的温度,实现有效的焊接或烙铁效果。
四、总结电磁感应加热公式是描述电磁感应加热现象的数学公式,通过电流、电阻、时间和磁场强度等参数,可以计算出产生的热量。
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在工业、医疗和食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提高加热效率、节约能源。
电磁加热 原理

电磁加热原理
电磁加热是利用电磁场的作用原理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一种加热方法。
它主要依靠高频交流电源产生的电磁场,通过感应磁场对加热物体中的导体内部自由电子进行迅速振动和碰撞,从而使导体内的电能迅速转化为热能。
电磁加热的原理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焦耳热定律。
当高频电源通电时,产生的交变电流在线圈中产生变化的磁场。
这个变化的磁场穿过被加热物体中的导体(一般为金属),导致导体内的自由电子受到感应力的作用,开始高速运动。
由于导体内的自由电子之间存在阻力,电子的高速运动导致它们发生碰撞,而碰撞会使电子的动能转化为热能。
这样,导体内的电能转化为热能,实现了加热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电磁加热只能对具有导电性的物体进行加热,因为只有导体内部存在自由电子。
同时,被加热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与电磁加热效果也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被加热物体越大越宽阔,加热效果越好。
而被加热物体的形状也会影响电磁场的分布情况,从而影响加热效果。
电磁加热具有加热速度快、加热均匀、效率高、温度可控等优点。
它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熔化、煮沸、蒸发等过程,以及在家用电器中的电磁炉、微波炉等中。
此外,电磁加热还被应用于医疗领域的物理治疗和生活中的暖风设备等。
电磁加热技术

电磁加热技术一、原理电磁加热器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装置。
它由电磁控制器和加热圈两部分组成。
电磁控制器将220V,50/60Hz的交流电经过整流、滤波、逆变成20~50kHz 的高频高压电流,高速变化电流经过线圈会产生高速变化的交变磁场,当磁场内的磁力线通过导磁性金属材料(料筒或模头)时会在金属体内产生无数的小涡流,使金属材料本身自行快速发热,从而达到高效加热目的,同时,配合高效能的隔热保温装置,最大程度减低热损耗,这样就能达到大幅节电的效果。
使用这种发热方式,其能量转换效率高达90~95%。
加热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电磁加热原理图二、技术指标工作电压:交流单相220V±10%三相380V±10%交流频率: 50HZ或60HZ输出功率: 1.5KW~3KW/220V、5KW~30KW/380V温度/湿度:-10~+50℃/90 %RH以下平均无故障时间:10000小时以上三、技术优点1、大幅度节约电能塑料机械料筒所用的加热方式为传统的电热圈(即电阻丝)加热,通过接触传导方式把热量传到料筒上,只有紧靠在料筒表面内侧的热量传到料筒内,电热圈外侧的热量大部分散失到空气中,存在大量的热能损失,造成车间高温闷热。
而电磁加热系统彻底解决这样的问题,感应线圈和料筒之间加装一层隔热层,料筒内部的热量微量辐射到空气中,料筒表面的温度在50℃以下,经过严格的实验测试,节约电能在30%-70%,特别对于大功率注塑机节电效果更为明显。
2、降低维护费用本产品加热部分采用耐高温绝缘材料、电缆材料制造,加热电缆本身产生热量低,不存在原线圈的发热丝在高温状态下老化而缩短寿命的问题,所以,其使用寿命很长。
3、明显降低车间的温度通过以上的节能分析,使用电磁加热系统节约了传统加热方式辐射到空气中的能量,车间不再出现高温闷热,大大改善工作环境。
4、发热功率大注塑机料筒的传统电阻丝功率过大后对电阻丝本身的伤害会大大增加,电阻丝金属本身在高温下会快速挥发,迅速老化而失效,所以传统电阻丝需要不定期的更换,增加了生产成本和降低生产效率;而高频节能加热系统的特点是只有被感应的料筒金属内部才产生高温而加热系统本身温度很低,自身电损耗微不足道,所以即使功率较大时也不影响加热系统的使用寿命,根据需要还可以方便的随时调节使用功率。
电磁加热器、电磁采暖炉、电磁蒸汽锅炉等电磁加热设备知识

【科普】关于电磁加热,这些知识点必须了解说起电磁加热,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电磁炉、电磁灶等就是电磁加热产品,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工业电磁加热。
工业电磁加热进入国内已有数年,技术发展已经较为成熟,相较于同类型电加热方式,电磁加热在安全、稳定及节能等方面都有着绝对的优势。
不过,目前仍有不少客户对于电磁加热产品存在不少疑虑,为此深圳普能电气为大家科普下关于电磁加热的几大知识,相信能让更多客户更全面的了解电磁加热。
关于电磁加热原理:电磁加热是通过电子线路板组成部分产生交变磁场、当用含铁质容器放置上面时,容器表面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容器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容器底部的铁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从而起到加热物体的效果。
关于电磁加热器:电磁加热器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化成热能的装置,电磁加热器将220V,50/60HZ的交流电整流变成直流电,再将直流电转成频率为20-40KHZ的高频高压电,或者是380v 50/60HZ的三相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再将直流电转换成10~30KHZ的高频低压大电流电,用于工业产品的加热。
关于电磁加热线圈:高速变化的高频高压电流流过线圈会产生高速变化的交变磁场,当用含铁质容器放置上面时,容器表面即具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容器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容器底部的铁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
从而起到加热物品的效果。
即是通过把电能转化为磁能,使被加热钢体表面产生感应涡流一种加热方式。
关于电磁加热必须了解的知识点:知识点一电磁加热的加热体外壁经高频电磁作用发热,热量利用充分,基本无散失。
热量聚集于加热体内部,电磁线圈表面温度略高于室温,可以安全触摸,无需高温防护,安全可靠。
电磁线圈为定制专用耐高温高压特种电缆线绕制,绝缘性能好,无需与罐体外壁直接接触,绝无漏电,短路故障,安全无忧。
知识点二电磁加热采用内热加热方式,加热体内部分子直接感应磁能而生热,热启动非常快,平均预热时间比电阻圈加热方式缩短60%以上,同时热效率高达90%以上,在同等条件下,比电阻圈加热节电30-70%,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电磁加热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电磁加热器结构及工作原理电磁加热器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加热的设备。
它采用电磁场的能量传递方式,通过电磁感应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实现对物体的加热。
电磁加热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疗设备、家用电器等领域。
一、电磁加热器的结构电磁加热器的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份:1. 电源系统:电源系统是电磁加热器的能量供应来源。
通常采用交流电源,通过变压器将电压升高,以满足加热器工作时所需的电能。
2. 感应线圈:感应线圈是电磁加热器的核心部件,也是实现电磁感应的关键。
感应线圈通常由导线绕制而成,形成一个或者多个线圈。
当电流通过感应线圈时,会在感应线圈周围产生一个交变磁场。
3. 加热容器:加热容器是电磁加热器用于装载被加热物体的部份。
加热容器通常由导电材料制成,以便电磁感应能够有效地作用于被加热物体。
4.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电磁加热器的工作状态和加热参数。
控制系统通常包括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和电磁阀等组成部份,可以实现对加热器的温度、功率和时间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
二、电磁加热器的工作原理电磁加热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现象。
当交流电通过感应线圈时,感应线圈周围会产生一个交变磁场。
被加热物体(如金属)放置在感应线圈内时,由于电磁感应作用,被加热物体内部会产生涡流。
涡流是一种由磁场感应产生的环流电流,它会在被加热物体内部产生热量。
涡流的大小与被加热物体的导电性、磁场频率和感应线圈的设计参数等因素有关。
通过调节感应线圈的电流和频率,可以控制涡流的大小和加热效果。
当涡流在被加热物体内部产生时,它会与被加热物体的电阻产生热量。
被加热物体的温度会随着涡流的加热而升高,从而实现对物体的加热。
同时,电磁加热器的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被加热物体的温度,并根据设定的加热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
三、电磁加热器的应用领域电磁加热器具有加热速度快、效率高、能量利用率高等优点,因此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1. 工业生产:电磁加热器可用于金属热处理、塑料加工、玻璃创造等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加热需求。
电磁加热的原理

电磁加热的原理
电磁加热是指通过电磁感应原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一种方式。
它很好地解决了传统能源消耗过大的问题,也极大地提高了加热的效率。
本文将重点介绍电磁加热的原理及其应用情况。
一、电磁加热的原理
电磁加热的原理是指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一种加热方式。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电压与电流,将电能转化为磁场能从而转化为热能。
当电流通过物体时,物体内部形成电磁场,会有电磁感应力作用在物体上。
这些电磁感应力会对物体造成摩擦力和磁场力,从而使物体处于一定的振动状态,物体内部形成热量。
二、电磁加热的应用
1、工业加热:电磁加热技术可用于金属、塑料、橡胶等材料的
加热、熔融、焊接、制造等工业过程,大大提高了工业加热的效率和质量。
2、家用加热:电磁加热技术可用于家用电器的加热,例如电热
水器、电饭煲,可有效地提高家用电器的加热效率,节省能源。
3、医疗加热:电磁加热技术可用于诊断、治疗和康复治疗,克
服了传统加热方式损伤健康的缺点,更有效地治疗疾病。
三、总结
电磁加热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一种加热方式,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加热的效率和质量,并节约能源。
在工业、家用和医疗等多个领域,都可以应用电磁加热技术以提高效率和质量,
改善生活质量。
电磁加热方案

电磁加热方案一、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电磁加热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加热方式,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电磁加热通过利用电流产生的磁场来激发物体分子的振动,从而使物体产生热量。
本文将以电磁加热方案为题,探讨电磁加热的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电磁加热的原理1. 电磁感应加热原理电磁感应加热是利用变化磁场中的涡流效应产生的热量。
当变化磁场通过导体时,导体内部会出现感应电流。
根据洛仑兹力定律,感应电流在导体内部产生电阻热效应,从而使导体发热。
电磁感应加热具有加热速度快、能量利用率高、响应迅速等优点。
2. 感应加热的电磁场选择在电磁感应加热中,选择适当的电磁场是至关重要的。
常用的电磁场形式有交变磁场和旋转磁场两种。
交变磁场适合加热体积小、形状简单的物体,而旋转磁场则适合加热复杂形状的物体。
三、电磁加热的应用领域1. 工业加热电磁加热在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对于金属材料的加热处理,电磁加热可以提高加热速度,降低能耗。
此外,电磁加热还常用于熔炼、电镀、焊接等工艺过程,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
2. 医疗领域电磁加热在医疗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基于电磁场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用于医学诊断和研究;电磁加热也可以用于物理治疗,如热疗、高温消菌等,对于某些疾病的治疗具有良好效果。
3. 家电领域在家电领域,电磁加热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电磁炉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可以快速、均匀地加热锅底,实现炒、煎、炖等多种烹饪方式。
此外,电磁加热还可以应用于热水器、烘干机等家电产品。
四、电磁加热方案的优势与局限性1. 优势电磁加热具有以下优点:(1) 加热速度快:电磁加热可以快速将能量传递给加热物体,提高生产效率。
(2) 能量利用率高:电磁加热只对加热物体产生作用,不会产生能量的浪费。
(3) 灵活性强:电磁加热可以根据不同物体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调节加热条件。
(4) 环保节能:电磁加热不需要燃料,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具有较好的环保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压器原理变压器是变换交流电压、电流和阻抗的器件,当初级线圈中通有交流电流时,铁芯(或磁芯)中便产生交流磁通,使次级线圈中感应出电压(或电流)。
变压器由铁芯(或磁芯)和线圈组成,线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绕组,其中接电源的绕组叫初级线圈,其余的绕组叫次级线圈。
变压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从一个电路向另一个电路传递电能或传输信号的一种电器,输送的电能的多少由用电器的功率决定。
现以单相双绕组变压器为例说明其基本工作原理(如下图):当一次侧绕组上加上电压U1时,流过电流I1,在铁芯中就产生交变磁通Φ1,这些磁通称为主磁通,在它的作用下,两侧绕组分别感应电势E1、E2。
由于二次绕组与一次绕组匝数不同,感应电势E1、E2大小也不同,当略去内阻抗压降后,电压U1和U2大小也就不同。
变压器的电压比:(变压器两组线圈圈数分别为N1和N2,N1为初级,N2为次级。
在初级线圈上加一交流电压,在次级线圈两端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当N2>N1 时,其感应电动势要比初级所加的电压还要高,这种变压器称为升压变压器;当N2<N1时,其感应电动势要比初级所加的电压低,这种变压器称为降压变压器。
即变压器端电压与匝数成正比。
n=N1/N2式中n 称为电压比(圈数比) 。
当n>1 时,则N1>N2 ,U1>U2 ,该变压器为降压变压器。
反之则为升压变压器。
变压器的效率:η =P2/P1 式中的P1 为输入功率,P2 为输出功率。
当变压器的输出功率P2 等于输入功率P1 时,效率η 等于100%,变压器将不产生任何损耗。
但实际上这种变压器是没有的。
变压器传输电能时总要产生损耗,这种损耗主要有铜损和铁损。
铜损是指变压器线圈电阻所引起的损耗。
当电流通过线圈电阻发热时,一部分电能就转变为热能而损耗。
由于线圈一般都由带绝缘的铜线缠绕而成,因此称为铜损。
铁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磁滞损耗,当交流电流通过变压器时,通过变压器硅钢片的磁力线其方向和大小随之变化,使得硅钢片内部分子相互摩擦,放出热能,从而损耗了一部分电能,这便是磁滞损耗。
另一是涡流损耗,当变压器工作时。
铁芯中有磁力线穿过,在与磁力线垂直的平面上就会产生感应电流,由于此电流自成闭合回路形成环流,且成旋涡状,故称为涡流。
涡流的存在使铁芯发热,消耗能量,这种损耗称为涡流损耗。
变压器的效率与变压器的功率等级有密切关系,通常功率越大,损耗与输出功率比就越小,效率也就越高。
反之,功率越小,效率也就越低。
三利电磁感应加热锅炉原理工作原理GTG30的主机是一种特殊结构的水冷干式短路变压器,直接设置在循环水中。
在这里,创造性地利用主机的副边外壳作为第一主发热体。
副边短路电流产生强大的交变磁场,其漏磁又使循环水箱感应产生很大的涡流与磁滞,使循环水箱成为第二发热体,而漏磁属无功。
因此,副边感应产生的大电流、原边铜损、铁损、杂散损耗及短路漏磁等有功及无功几乎全部通过介质水转换成热能。
此外,直接加热与循环传导方式使得热量能够被介质水充分吸收。
因此,GTG30的热效率突破了不大于1.0的传统概念。
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工业电力设备及仪表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测试,“GTG30的能效比为:1.056”。
变压器短路情况下的磁场,周围分布强大的漏磁场,漏磁属无功。
当磁场内的磁力线通过金属器皿(倒磁又导电材料),金属体内产生无数的小涡流,使器皿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然后再加热器皿内的东西。
轴承感应加热器的工作原理概述轴承感应加热器又叫轴承加热器,电磁感应加热器,感应加热器,是加热工具的一种。
加热元件与平台一体化,安全、可靠、使用方便。
主要用于对轴承、齿轮、衬套、轴套、直径环、滑轮、收缩环、连接器等多种类型的金属件进行加热,轴承加热器通过加热使之膨胀,达到过盈装配的需要。
轴承感应加热器工频感应技术的来源于变压器的一次意外短路事故。
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由于瞬间产生的强大电流而释放出了巨大的热量其原理是电能转换成热能,(转换效率除去本身损耗接近100%)加热过程:将待加热的轴承置于活动的感应加热器铁轭上,环形的轴承套圈则相当于匝数为一匝的短路线圈当初级线圈上通入工频或者高频电流时,由于电磁感应原理,会在轴承的套圈内感应出很大的短路电流,此时由于电热效应,轴承被迅速的加热。
由硅钢片叠成的二段铁芯构成一环行回路,其中的一段为凹形铁框,桑面绕有一组线圈,就等同于我们所讲的变压器的一次侧线圈。
铁芯的另一段位搁置在凹形铁芯上的轭铁,用于装套轴承。
环形的轴承套圈可以看做匝数为一圈的短路副边线圈。
当初级线圈桑通入工频或者是高频电流时,则在轴承的套圈内形成很大的感应电流,由公式w=IxIxRT可知此时在轴承上面产生大量的热量,这样轴承加热器使得轴承被迅速的加热。
轴承即为所需要加热的物品,铁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活动轭铁,另一部分是凹形轭铁,它也是心式变压器的二次侧部分,而线圈则是心式变压器的一次的侧部分。
工作原理轴承加热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金属在交变磁场中产生涡流而使本身发热,通常用在金属热处理等方面。
原理是较厚的金属处于交变磁场中时,会由于电磁感应现象而产生电流。
而较厚的金属其产生电流后,电流会在金属内部形成螺旋形的流动路线,这样由于电流流动而产生的热量就都被金属本身吸收了,会导致金属很快升温。
工作原理是把一个匝数较多的初级线圈和一个匝数较少的次级线圈装在同一个铁芯上。
输入与输出的电压比等于线圈匝数之比,同时能量保持不变。
因此,次级线圈在低电压的条件下产生大电流。
对于感应加热器来说,轴承是一个短路单匝的次级线圈,在较低交流电压的条件下通过大电流,因而产生很大的热量。
加热器本身及磁轭则保持常温。
由于这种加热方法能感应出电流,因此轴承会被磁化。
重要的是要确保以后给轴承消磁,使之在操作过程中不会吸住金属磁屑。
轴承加热器的感应加热是利用电磁感应的方法,使被加热工件本身内部产生电流磁场使工件产生涡流来加热,依靠这些涡流的能量来达到加热的目的。
轴承加热器感应加热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感应线圈、交流电源、工件及控制部分,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为热能,设备通过带感应线圈的加热主机,转换成交变磁场,当磁力线通过导磁性工件轴承时,在轴承体内产生涡流是轴承表面自行高速均匀发热,主机温度不变。
电磁感应轴承加热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电加热技术,它是通过电磁场传输能量,使金属被加热体自身发热从而达到加热的目的。
电磁加热系统一般包含电磁加热控制板和加热线圈两部分。
电磁感应加热控制板通过将电源的输入工频交流电进行整流、滤波成之流,再逆变成16~30kHz的高频交流电,并输送到电磁加热圈上,被加热体通过接收电磁加热线圈上的高频交变电磁场,形成感应电流而发热。
可以通过在被加热体上安装温度控制器来控制电磁加热控制板,从而对被加热体的温度进行控制。
轴承加热器与感应拆装器工作时,感应线圈产生的磁通穿过导磁体和轴承内环。
磁通量的变化在轴承内环中产生感生涡流,加热轴承内环。
中频感应加热炉的作用原理中频无铁芯感应电炉的结构(见图1)主要有三部分组成1感应圈(由水冷却的空心铜管绕制的)2坩埚(通常用耐火材料捣制而成) 3炉料(可为各种金属材料的碎块)。
中频无铁芯感应电炉的基本原理是属于空气芯变压器的一种类型,感应圈相当于变压器的初级绕组,而坩埚内部的金属炉料则相当于变压器的次级绕组(既负载)。
当在初级绕组中通过中频电流(200Hz —8000Hz)就在电磁场的作用和响应下,产生磁力线切割次级绕组,致使炉料产生感应电势,并在垂直于感应圈轴线的表面内引起感应电流(称涡流),从而使炉料本身发热将金属熔化。
中频感应加热炉是用交流电流流向被卷曲成环状的导体(通常为铜管),由此产生磁束,将金属放置其中,磁束就会贯通金属体,在与磁束自缴的方向产生涡流,于是感应电流在涡流的影响下产生发热,用这样的加热方式就是感应加热。
中频电流的产生:就是通过一个三相桥式整流电路,把50 Hz的工频交流电流整流成直流,再经过一个滤波器(直流电抗器)进行滤波,最后经逆变器将直流变为单相中频交流以供给负载,所以这种逆变器实际上是一只交流—直流—交流变换器。
电磁炉的加热原理电磁炉是采用磁场感应涡流原理,它利用高频的电流通过环形线圈,从而产生无数封闭磁场力,当磁场那磁力线通过导磁(如:铁质锅)的底部,既会产生无数小涡流(一种交变电流,家用电磁炉使用的是15-30KHZ的高频电流),使锅体本生自行高速发热,然后再加热锅内食物。
对于电磁炉的发热原理我们可以这样简单的理解:锅和电磁炉内部发热线圈盘组成一个高频变压器,内部线圈是变压器初级,次级是锅。
当内部初级发热线圈盘有交变电压输出后,必然在次级锅体上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通过锅体自身的电阻发热(所以锅本身也是负载),产生热量。
假如:当内部初级发热盘有交变电压输出,若次级及负载(锅)不存在,则输出功率将非常低。
当然在实际电路中,我们必须要很快的检测到此功率的变化,并将输出到发热线圈盘的交变电流关断。
由于非导磁性材料不能有效汇聚磁力线,几乎不能形成涡流(就像一个普通变压器如果没有硅钢片铁心,而只有两个绕组是不能有效传送能量的),所以基本上不加热;另外,导电能力特别差的磁性材料由于其电阻率太高,产生的涡流电流也很小,也不能很好产生热量。
所以:电磁炉使用的锅体材料是导电性能相对较好,铁磁性材料的金属或者合金以及它们的复合体。
一般采用的锅有:铸铁锅,生铁锅,不锈铁锅。
纯不锈铁锅材料由于其导磁性能非常低,所以在电磁炉上并不能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