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风俗礼仪.doc
关于嫁女的礼仪

关于嫁女的礼仪
嫁女礼仪是指在中华传统婚礼中,女方离开自己的娘家,嫁到男方的家庭时所进行的一系列仪式和习俗。
以下是一些关于嫁女礼仪的常见内容:
1. 准备嫁妆:女方在嫁前将自己的嫁妆准备好,嫁妆包括衣物、首饰、家具、锦绣等物品,具体内容因地区风俗而异。
2. 迎亲仪式:男方家庭会派出一支接亲队伍去迎接新娘,队伍通常由男方的父母、兄弟姐妹和亲戚组成。
3. 迎亲祭拜:新娘进入男方家门后,会先行祭拜祖先,以示尊重。
4. 丈母娘接见:女方进入男方家后,会由男方的母亲或长辈接见,接见过程中,女方必须示谦卑恭,表达对男方家庭的敬意。
5. 赞礼:女方家庭会为新娘垫付一筹礼金,作为嫁女的礼节。
男方则会以礼金回赠。
6. 三朝新娘:新娘需要在结婚当日三次向夫家的各位长辈行三叩礼,以示对家庭中各位长辈的敬意。
7. 新房入门:新娘进入新房后,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入门仪式,如踏入龙凤榻,接过三杯茶等。
8. 迎新娘宴:新娘进入新家后,男方家庭会举办一场迎新娘宴,邀请亲朋好友参加,以庆祝新娘的到来。
以上所提及的礼仪只是一些常见的内容,实际上,由于地域和家族的不同,嫁女礼仪可能会有所差异。
然而,无论具体细节如何,在整个嫁女仪式中,尊重和敬意是核心价值观,并且以和睦、喜庆的氛围为主导。
婚庆礼仪知识

婚庆礼仪知识婚庆礼仪知识婚庆礼仪知识1举行仪式之前的一个星期应注意饮食,少吃易发胖的食物,吃饭的量也应减少,这样穿礼服才好看!多吃水果,多喝水,皮肤看起来才好!才能做美丽的新娘!婚礼中的礼仪不同的地方不太一样,要根据地方的风俗。
新郎新娘在婚礼上的礼仪仪表着装:新婚喜庆,新郎、新娘要格外注意仪表,可适当化妆,作好发型,保持容光焕发。
新郎一般穿西装系领带,新娘一般穿婚纱,并适当佩带项链,耳环等饰物,但不可多,以免俗气。
迎宾等客:新郎、新娘应手持鲜花双双立于大门口迎接客人,不可来回走动;客人到来时应热情地表示欢迎和感谢,并适时地把客人介绍给家中的长辈或其他来宾,然后依长辈或辈份按次序让座,对于客人此时送上的红包,不论礼轻礼重,新郎、新娘都要一视同仁地致以谢意。
敬烟、敬茶时要用双手送上,并为吸烟的长辈或平辈客人点火。
谈话说笑:与长辈交谈要诚恳谦逊,不可高谈阔论,信口开河;与平辈讲话要热情礼貌,注意谦恭;不可无休止地纵声大笑,或沉默寡言;对晚辈要热情友好。
坐立行走:不可歪歪斜斜地坐在沙发上,更不要高跷二郎腿,站立讲话时,要腰板挺直,不要全身抖动或前后左右经常挪动;行走时不要慢慢吞吞,状似散步,但也不要跑来跑去。
可快步疾走,但要注意走姿和节奏。
相互配合:新郎、新娘在婚礼上双出双入,最好不要分开单独行动,并且在相互配合方面,应注意礼节,例如:应相互向对方介绍各自的长辈或平辈亲戚,朋友;相伴而行时,双方不要离得太远,但也不要过于亲昵;如有宾客取闹,应相互为对方解围,入座时,应让新娘先坐。
婚宴开始:新郎、新娘要按主次,依次到客席向各位客人敬酒,敬酒时要亲手为客人将酒杯倒满并双手为客人端起,但不要一律强求客人一饮而尽,等客人放下酒杯后,新郎、新娘要说声“谢谢”,并再次为客人将酒杯添满,方可再向下一位客人敬酒。
新郎、新娘在婚礼宴席上应多照顾客人,让亲朋好友吃好喝好,高兴而来,满意而去。
不要自己大吃大喝,甚至饮酒过度,当场醉倒,那就过于失礼,对于客人敬酒,即使酒量有限,也要略加表示,至少要举起酒杯向客人致以谢意,并说明不能多喝的理由。
关于婚礼的风俗

中国人是最讲究礼仪礼法的,大约源于西周定于秦朝用于汉朝,特别是对结婚这种大事情,讲究明媒正娶,所以会有三书六礼,十里红妆,凤冠霞帔,八抬大轿的流程。
然后才是作为人生四大喜事之一的洞房花烛时。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下面一起详细了解具体流程:
三书六礼三媒六聘指的是一种婚俗礼仪。
三书指的是:聘书、礼书、迎书。
六礼即六个礼法指的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三媒指的是:男方聘请的媒人,女方聘请的媒人,给双方牵线搭桥聘请的媒人。
六娉指的是:在天地桌上摆放一个斗、一把尺、一杆秤、一把剪子、一面镜子、一个算盘。
三书是对婚姻的保障,其实也就相当于现代的结婚证。
聘书是定亲的文书,男方给女方家的聘书。
礼书是过大礼的时候标明大礼的物品及数量时用到的。
迎书是在迎娶新娘过门时男方给女方的文书。
全国各地结婚习俗大全

全国各地结婚习俗大全1、★杭州婚礼习俗★2、★沈阳婚礼习俗★3、★石家庄婚礼习俗★4、★成都婚庆习俗★5、★济南婚庆习俗★6、★福建婚庆习俗★7、★烟台婚庆习俗★8、★聊城婚庆习俗★9、★江西婚庆习俗★10、★台湾婚庆习俗★11、★安徽婚庆习俗★12、★上海婚庆习俗★13、★北京婚庆习俗★14、★广东婚庆习俗★15、★温州婚庆习俗★16、★宁波婚庆习俗★17、★东北婚庆习俗★18、★湖南婚庆习俗★19、★河南婚庆习俗★20、★天津婚庆习俗★21、★山西婚庆习俗★23、★厦门婚庆习俗★24、★云南婚庆习俗★25、★海南婚庆习俗★26、★武汉婚庆习俗★一、说媒杭州民间婚礼,基本上沿袭南宋婚礼的习俗遗风。
旧时男女婚配封建色彩极浓,中等以上人家都要请媒婆说合,叫做“穿婚”。
男、女方问卜得吉“定帖”后,男家择日备礼邀女家,两亲相见,谓之“相亲”如女方中意,即以金钗插于冠髻中,名曰“插钗”若不如意,则送彩缎两匹,谓之“压惊”。
二、订婚正式结婚前的一种仪式,古称“缔姻” ,又称“传红”订婚这天,两家都挂灯结彩,厅上供和合二仙神马,燃点红烛,邀请亲友吃订婚酒。
三、行聘订婚后,男家要行聘,古称“纳征”,现在俗称“聘礼”“财礼”。
根据男家情况,以送金银、绸缎为主,女家受聘,亦必有答礼,称为“回盘”。
四、发奁结婚日期确定前一日要发奁,俗称“发嫁妆”。
旧时,富裕大户嫁妆甚厚,嫁妆先在家中布置陈列,何桌在先,何物在后,都有一定的格式。
到了男家必须照样陈列,最前面的嫁妆,必为子孙桶,桶内盛有红蛋、喜果各一包。
女家嫁妆无论如何丰富齐全,唯眠床必须男家准备女方家长必须在棉被内放一些花生 ,以讨生儿育女化生的吉利。
五、迎娶婚礼的正日,俗称“拜堂”。
早一日下午,花轿抬至男家大厅,晚间,百烛齐燃,灯火辉煌,称为“亮轿”。
女方早一日亦要备席请新娘,称为“辞家宴” ,俗称“别亲酒”。
古俗,婚礼系昏礼,须晚间举行。
杭俗大都在日间,拜堂之日,以巳午未三时为多,花轿从男家出发,到女家后停在厅上。
汉族结婚风俗

汉族结婚风俗
汉族结婚风俗主要由三诸,乃是“请宾、斗转星移、拜堂”等礼仪内容组成。
一、请宾:汉族结婚礼中的头等重仪,是双方家长交换礼物,正式宣布此次婚礼的重要节点,同时邀请宾客赴礼,以表对这次喜事的尊重与祝贺。
二、斗转星移:汉族婚礼礼仪中,斗转星移礼仪是汉族社会上最常见的习俗,即新娘被抬向新郎家,两家人一起互见进餐、头绳交换、斗转式及新郎和新娘的共同进餐等传统的斗转星移活动。
三、拜堂:拜堂是汉族婚礼礼仪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新郎新娘都要双方家长的仪式上阶梯台上,仰头拜父母,以表示孝顺的态度,双方家父在阶梯台上,以表示新郎新娘的尊重之情,向双方长辈表达致敬之情,充分表达婚姻是正大光明,是准备由双方家庭共同维护团结家庭感情的重要环节。
汉族婚礼礼仪执行完毕,新郎新娘于场上现身,双方家长祝上缔结了大婚,新人也殷殷期盼自己婚礼日子能够好好过!新郎新娘先后背着大红花花篮走三圈,受宾客祝福,最后新娘倒拿子潘,表达双方的心意,期待父母的长寿。
汉族婚礼礼仪弥足珍贵,体现了古老的风俗,充分体现了汉族民族的传统风俗,希望今后的婚礼能够传承并完整的诠释汉族婚礼礼仪的风貌,守护着我们古老的文化!。
结婚风俗礼仪(最新6篇)

结婚风俗礼仪(最新6篇)结婚风俗流程篇一订婚:首先男方需要准备如下:1、聘金:根据地域差异1万、6万6、8万8、十万零一(寓意十万里挑一)、百万不等。
(据了解,唐山聘金一般为3万—8万,山西聘金一般为6万—10万,河北聘金一般为1万—3万,天津聘金一般为5万—10万)2、金饰(戒指、手镯、项链等),俗称“三金”3、订婚戒指(钻戒一只)3、礼饼4、十全十美,双份。
(囍盆、牙膏、牙刷、牙杯、针线、顶针、镜子、皂盒、梳子、手绢)5、酒水牲礼(酒一瓶、洗手鸡一只)。
女方需要准备如下:1、抬礼品礼:给帮女方抬男方行聘礼品者的红包礼。
2、甜茶。
3、甜汤圆、点心。
4、招待男方宾客的酒席。
5、回赠男方的礼品。
订婚程序:通常来说,订婚着重女方的礼俗,结婚着重男方的礼俗,不过现代大多由男女双方协商合意即可。
以下为一般礼俗,可视实际需要或地方习俗,酌情增加或省略。
1、订婚当天,男方将「行聘礼品」以二、六或十二个红大盒装盛。
2、男方亲友将甜茶喝完,并将红包置入杯中。
3、准新娘出堂收茶杯(过程和敬茶同)。
4、奉茶完毕,接着进行「戴订婚戒指」(或手指);将金、铜戒指以红线相系,取夫妇同体同心之意或以钻戒代替。
5、女方准备高椅、矮椅各一张6、准新娘入座,脸朝客厅大门,向外而坐,两脚踏在矮椅上。
7、准新郎站在在准新娘在右边,面对准新娘。
8、准新娘伸出右手,准新郎右手拿戒指。
宴请注意事项:举行完以上订婚流程后,女方家亲男方家以及女方诸位亲戚吃宴席,准新郎挨个拜见女方亲人,并接纳亲人给准新郎准备的见面礼金。
转天,准新娘要由伯母或者姑姑陪同,拜见男方亲友,吃宴席,并收见面礼。
(此时,男方注意要准备红包给女方的陪同每人一个。
)结婚风俗流程篇二1、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
2、出发: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
3、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4、等待: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中国各地婚嫁习俗

中国各地婚嫁习俗中国式个文化大国,自古注重礼仪,对于结婚的习俗更是多不胜数。
想了解这些结婚习俗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国各地婚嫁习俗,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各地婚嫁习俗北京的婚嫁习俗:第一步:聘礼男女双方家长说媒、相亲、订婚后男方往女家送彩礼,表明聘定女方为妻。
聘礼的一部分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
(下聘礼要送女方茶叶、点心盒、酒、女方衣服钱)第二步:陪嫁女方在收到男方送来的聘礼后,在出嫁前某天下午将娘家陪送的嫁妆送往男家。
有的人家陪嫁有相应还礼之意,原则上以男方聘礼增一倍还礼。
(不过现在一般都是男方准备新房,女方的陪嫁一般都是新房的家具电器,实用性强)第三步:娶亲吉期一到,喜轿执事上门,娘家忙着打发上轿,夫家忙着迎娶进门,排场大又隆重,礼数也多。
现代婚礼虽然没有古代的那些讲究,而且也轿子换成了汽车,也有了专门的司仪和婚庆公司来办理婚礼,但是整个娶亲和婚礼的仪式还是一直被沿用了下来了!第四步:洞房坐帐新人拜过天地后,上炕抓盖头,夫妇才算正式见了面。
拜堂后要“闹新房”。
新婚夫妇进行同吃子孙饽饽啊、喝交杯酒、撒床、上头等一些仪式。
其中贯穿着祝愿新人称心如意,家道兴旺发达的主题。
(闹新房、喝交杯酒这些习俗现在也变得越来越明面了,不用到洞房里闹,婚宴的时候闹得是最热闹的了!)第五步:回门洞房花烛夜后,第二天一早,新婚夫妻要一同祭拜神、佛和宗亲三代,并拜见父母等长辈,定名分,认大小。
婚礼举行后的第三天,通常新娘要回娘家与父兄亲友行回见礼。
这就是所谓“回门”,也叫“回酒”。
一般是一大早娘家便派人赶着马车来接新妇,新妇临行前,向公婆叩头,然后与新郎坐马车到娘家会亲。
到娘家后,新婚夫妇要向家堂中的神、佛及宗亲牌位行礼,然后给女方父母及长辈们行叩首礼。
见完礼后,便摆开宴席,请新婚夫妇喝酒。
饭后,新郎独自回家,新娘则要到晚上才能回来。
(虽然现在这年代已经很少有媒人拉红线,也没有太多繁杂的讲究,但是精简了的传统还是被流传了下来。
婚庆礼仪(6篇)

婚庆礼仪(6篇)婚庆礼仪(精选6篇)婚庆礼仪篇1新郎,新娘在婚礼上喝”交杯酒”是婚礼上重要的仪式之一。
这种习俗起源于秦代,据史料记载,新郎,新娘各执半瓢饮酒,属意两人合二为一、相亲相爱、百事和谐。
到了唐代才将容器换成酒杯,但是不管用瓢还是酒杯,它的属意还是一致的,也就是象征着永结同好,同甘共苦的深意。
《礼记:昏羲》载:新郎、新娘各执一片一剖为二的瓢饮酒。
其意是象征一对新人自此合二为一,夫妻间享有相同的地位,婚后相亲相爱,百事和谐。
到了唐代,除了沿用瓢作酒器外,亦可以杯替代。
到了宋代,新婚夫妇喝交杯酒时用的是两个酒杯,先饮一半后再换杯共饮,饮完后则将酒杯一正一反掷于床下,以示婚后百年合好。
清末的时候,交杯酒仪式已发展成为“合卺”、“交杯”、“攥金钱”三个部分。
今天的婚仪中,“安杯于床下”之礼已被革除,“攥金钱”则为“掷纸花”所代替,惟“交杯酒”之礼仪仍然实行,为婚礼平添了喜庆的气氛。
为什么新娘要穿白色禮服?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象征欢庆,这就如同在中国,红色象征着欢庆一样。
在 850 – 990年间,白色也是富裕的象征。
到了20世纪初,白色代表纯洁的意义就远超过其它。
所以白色通常是是礼服的首选颜色,也更代表了新娘的美丽和圣洁。
为什么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与传统的中国婚礼不同,西式婚礼不是遵循”男左女右”的位置站立。
那时因为古时候,盎格鲁萨克逊的新郎常常必须挺身而出,以保护新娘子免得被别人抢走。
在结婚典礼时,新郎让新娘站在自己的左边,一旦情敌出现,就可以立即拔出佩剑击退敌人。
婚戒起源结婚戒指起源于古埃及。
当时订婚和结婚戒指同属于契约的一部分。
结婚戒指戴在新娘的无名指上,表示新娘对丈夫的忠诚与顺从。
古埃及曾一度出现戒指热。
现代流行在婚礼上互换戒指。
婚前戴右手无名指,婚后戴左手无名指,意为左手连心,可以心心相印。
新娘手花的持法随着轻快而庄严的进行曲,缓缓地步上红毯,走道两旁的目光里满满是支持与祝福,而在红毯的另一端,有着最甜蜜最真诚的誓言和满心欢喜的他在等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婚风俗礼仪
因为地方不同,所以各地的结婚风俗也就不一样,那么你们知道广东人的结婚风俗礼仪吗?下面我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结婚风俗礼仪,希望能够帮到你哦!
结婚风俗礼仪
婚礼前的礼仪:
1.送聘礼:婚礼前,男方就要到女方家送迎亲的聘礼。
广州的风俗是要送鸡(意味着有生气)、椰子(有爷有子,天伦之福)、礼饼(送给女方的亲戚),而且还要送礼金,意味着男方家有钱,会让女子嫁过去享福。
2.安床:在结婚前一晚上,女方会找一个有福气的男人(家庭美满,父母健在,有儿子)来安新房的新床,并且把花生、红枣、核桃等意味着早生贵子等好意头的食品放在床头。
3.嫁妆:新娘会在出嫁前,把娘家准备的嫁妆装在一只红皮箱里,等到第二天带到婆家去。
4.上头:结婚前晚,会选择一个吉时去拜神,拜天地,祈求幸福,并且会通知男方在同一时间拜。
5.梳头:新娘会请一个有福气的长辈来给自己梳头。
6.吃汤圆:意味着可以圆满成婚,圆满幸福。
婚礼当天的礼仪.:
1.迎亲:婚礼上午,男方的接亲队伍就要来女方家接亲了。
现今,接新娘是整个婚礼的一大高潮。
第一关便是"入门"。
若要顺利接得美人归,
必须经过一连串智力及体能测试,必要时还加上歌情话,但最重要的还是丰厚的"开门利市",众姊妹满意后才开门。
新郎应以花球迎娶新娘(新娘不可自制花球)。
2.找红鞋:新郎会在接新娘的房间里找给新娘穿的红鞋子,给新娘穿上后才能把新娘带走。
入门:
到达男家后,新娘由大妗搀扶下踏入男方家门。
在大门坎外会预先放一个燃木炭的火盆(铜盆或铁盆均可),新娘需从火盆中跨过,这叫「过火盆」,取其发旺、赶邪之意。
接下来是拜堂仪式,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是拜天地,第二是拜祖先,第三是参拜家翁家姑。
拜过天地及向祖先神位行跪拜礼后,一对新人便会向新郎父母叩拜,新娘并向家翁、家姑奉上香茶,之后再按家中各人辈份和长幼逐一向长辈敬茶,至于跪下与否,则视乎敬、受双方的喜好。
跪拜父母后,新人会互相对拜,大妗姐不断说些吉祥话,在互租对拜后,拜堂才告礼成。
敬茶:
对于传统的中国人来说,敬茶是一个很重要的礼节。
新人在拜过祖先,要向父母敬茶,这样不单代表答谢父母养育之恩,同时亦代表双方家长接纳新郎或新娘为家族中的新成员,是身份备受确认的象征。
新人敬茶用的香茶内,通常都放上两枚红枣和莲子,寓意早生贵子的吉兆。
新家翁、家姑及长辈喝了新娘这杯茶后,会送上金手镯、玉器等首饰作为新媳妇的见面礼,又会在盛托香茶的盘上(俗称「槟榔盒」)放上一封利是,作为大妗姐的赏钱。
出门
抵达女家后,第一关是入门,若要顺利接得美人归,必须经过一连串智力及体能的测试,必要时还要宣读爱的宣言(卖身契),但最重要的是给予众姐妹丰厚的开门利市,众姐妹满意后才开门。
入门后,新娘由大妗姐或伴娘带出来交给新娘的父亲,再由父亲把新娘交给新郎,正式行夫妻见面礼。
跟着新人先拜天地,再拜祖先,再向双亲奉茶跪拜,接新娘仪式就此完成。
打红伞
完成上述仪式,新娘需由伴娘或大姅姐掺扶并打红伞,寓意开枝散叶,其它姊妹也须边走边撒米及红、绿豆、金纸碎,俗称「喂金鸡」,据说可防止金鸡啄新娘。
上花车前,新娘要向送行的亲友鞠躬,以表谢意。
一定要注意的是陪伴新娘过门到男家的除大妗姐外,必须是未婚女性,而且新娘的兄弟不可陪伴新娘过门,如果新娘早于兄长结婚,须将兄长的裤挂于门口之处,由新人在裤裆下穿过,假若早于姐姐结婚的话,则送一条裙给未婚姐姐,未婚兄姐不可目睹新人出门或过门,应暂时回避。
三朝(读zhao,就是第三天的意思)回门
回门虽然并没列在三书六礼中,却是中国人传统一个极重要的嫁娶礼仪,绝不可掉以轻心。
从前,新娘出嫁后,会在第三天由丈夫陪同下回娘家探望父母。
新娘在回门时,要穿我国传统的新娘服(裙褂)和挽上全新的红色新娘包,裙褂代表新娘冰清玉洁的身份,只有黄花闺女才可穿。
同时男家一定要送回金猪一只,以示新娘子的贞洁。
女家收到金猪后即分予亲戚朋友、街坊邻里享用,表示自家女儿不辱门楣。
传统上,岳丈母需留
回门的新娘及女婿在家吃饭,但现在大多数新人为省时间,都选择即日回门,即新人在男家拜过天地及奉茶给翁姑后,便即时进行回门仪式,之后再返男家或直接到酒楼,新人亦可于第二天回门,但切不可超过第三天,这代表男家不满意新娘,不批准新娘回娘家。
现在回门大部分礼品都由利是代替,但乳猪例外。
回门礼品:1(由男家送到女家):金猪一只、西饼两盒、酒两瓶、生鸡一对、猪肚及猪肉各两斤、水果两篮(代表生生猛猛)、有头生菜(风生水起)、葱(松松动动)、伊面两盒(代表恩爱缠绵)、有头尾甘蔗两根。
回门回礼:2(由女家送到男家)金猪头、尾、手脚各一只、猪舌半边、西饼一盒、有头甘蔗、有头生菜。
婚嫁禁忌
1、结婚之日,新娘出门时,嫂嫂不能相送,因为[嫂]与扫星同音,不吉利。
新娘出门的衣服忌有口袋,以免带走娘家的财运。
2、婚礼未举办完毕,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而新娘更不可躺下,以免一年到头都病在床上。
3、新娘结婚当天必须穿新鞋,寓意将旧物丢掉。
4、新娘出门时,必须要佩戴耳环,以示听话,没有穿耳的可佩戴夹耳环。
5、新人的长辈如有已去世的人,在敬茶的时候,应在他(她)应坐的位置上放上新人敬的茶,敬完茶后顺便移一下凳子,再让下一位就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