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分析化学试卷B卷

合集下载

2005无机及分析化学B卷及答案

2005无机及分析化学B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32分)1.相同质量摩尔浓度的蔗糖溶液与NaCl溶液,其沸点( B )。A. 前者大于后者B. 后者大于前者C. 两者相同D. 不能判断2.下列用来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各组量子数中,合理的是(A )。

A. (2,1,-1,1/2)B. (2,1,0,0)C. (3,1,2,1/2)D. (1,2,0,-1/2)3.相同条件下,由相同反应物变为相同的产物,反应由两步与一步完成相比( D )。

A. 放出热量多B. 内能增多C. 熵增多D. 焓、熵、内能变化相等4.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是4位的是(C )。

A. 0.132B. 1.0×103C. 6.023×1023D. 0.01505. 0.0008g的准确度比8.0g的准确度( B )。

A. 大B. 小C. 相等D. 难以确定6.Na2CO3和NaHCO3混合物可用HCl标准溶液来测定,测定过程中两种指示剂的滴加顺序为( B )。

AA.酚酞、甲基橙B.甲基橙、酚酞C.酚酞、百里酚蓝D.百里酚蓝、酚酞7.任何一个化学变化,影响平衡常数数值的因素是( C )。

A. 反应物浓度B. 生成物浓度C. 温度D. 催化剂8.如果0.1 mol·L-1HCN溶液中0.01%的HCN是电离的,那么HCN的电离常数是( D )。

A. 10-2B. 10-3C. 10-7D. 10-99.酸碱滴定法测定CaCO3含量时,应采用( C )。

BA. 直接滴定法B. 返滴定法C. 置换滴定法D. 间接滴定法32种溶液往往是:( D )BA. 酸碱完全中和的溶液B. 缓冲溶液C. 酸和碱的混合液D. 单一酸或单一碱的溶液11.下列弱酸或弱碱能用酸碱滴定法直接准确滴定的是(D )。

A. 0.1mol·L-1苯酚(K a = 1.1×10-10)B. 0.1mol·L-1H3BO3(K a = 7.3×10-10)C. 0.1mol·L-1羟胺(K b = 1.07×10-8)D. 0.1mol·L-1HF(K a = 3.5×10-4)12. 用KMnO4法滴定H2O2的介质应选择( A )。

无机及分析化学2011-2012期末B卷-辽师

无机及分析化学2011-2012期末B卷-辽师

学号

订 线
第 5页共 8页
2、由标准的 Sn 半电池和标准的 Pb 半电池组成原电池,请通过计算分别讨论下述 两种情况下反应进行的方向。 (1) 当原电池处于标准状态时; (2) 当[Sn2+] = 0.10 mol·dm–3,[Pb2+] = 0.0010 mol·dm–3 时。 已知:φӨ(Sn2+/Sn) = –0.1375 V,φӨ(Pb2+/Pb) = –0.1262 V。
8. 每题 1 分,共 2 分 系统误差;偶然误差
三、简答题 (每题 5 分,共 10 分)
1.
(1) c1Ka1≥10-8,c2Ka2≥10-8,Ka1/ Ka2<105,只有一个突跃(2 分)
(2)第二化学计量点时,
cb
1 3
mol/
L
[OH- ]
cb Kb1
cb
Kw Ka2
0.033
第 7页共 8页
4、0.2084g 石灰石试样,溶解后沉淀为 CaC2O4,分离出的纯沉淀溶解于 H2SO4, 然后用 0.01942mol/L KMnO4 标准溶液 32.04mL 滴定至终点。写出主要的离子反应 方程式,并求出石灰石中钙的含量,以 CaCO3 的质量分数表示。 (已知式量 CaCO3=100.09)
配平下列方程式
(1) ____MnO4- + ____SO32- + ____OH- == ____MnO42- + ____SO42- + ____H2O
(2) ____I2 + ____Cl2 + ____H2O == ____HCl + ____HIO3
(3) ____As2O3 + ____HNO3 + ____H2O == ____H3AsO4 + ____NO

无机及分析化学B卷

无机及分析化学B卷

蚌埠学院10—11学年第一学期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题(B )注意事项:1、适用班级:10级食品加工、生物技术专业各班2、本试卷共3页。

满分100分。

3、考试时间120分钟。

4、考试方式:闭卷5、允许使用对数表、计算器。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9分)1.下列各组酸碱,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 A .H +--H 2O B .H 2CO 3—HCO 3-C .H 2S —S 2-D .H 3PO 4—HPO 42-2.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增加化学反应速率 ,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 ( ) A .加快,加快 B. 加快,减慢 C .减慢,加快 D .减慢,减慢3.下列几种条件变化中,能引起反应速率常数k 值改变的是( )。

A. 反应温度改变B. 反应容器体积改变C. 反应压力改变D. 反应物浓度改变 4.NH 3的共轭酸是 ( )。

A . NH 2-B . NH 2OHC . N 2H 4D . NH 4+5.对某一均为气相物质参加的吸热可逆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升高,正反应速率常数增加,逆反应的速率常数减小,从而导致反应速率加快。

B. 温度降低,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下降,从而导致反应速率减慢。

C. 温度升高,正反应活化能降低,逆反应活化能增加,从而导致反应速率加快。

D. 温度降低,正反应速率常数降低,逆反应的速率常数增加,从而导致反应速率减慢。

6. 下面论述正确的是( )。

A. 精密度高,准确度就高。

B. 精密度高,系统误差一定小。

C. 准确度高,不一定要求精密度高。

D.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

7.已标定好的NaOH 溶液往往易吸收空气中的CO 2,这样的NaOH 溶液滴定酸时,用酚酞作指示剂结果会( )。

A. 不变B. 偏小C. 偏大D. 无效8.已知氨水的K Θb = 1.8×10-5,其共轭酸的K Θa 为( ):A .1.8×10-9; B. 5.6×10-10; C. 5.6×10-8; D. 1.8×10-109.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 ):A . K Θa = KΘHIn;B .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符合;C .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全部或部分落入滴定的pH 突跃范围内;D . 指示剂应在pH=7.00时变色。

2022无机及分析B卷

2022无机及分析B卷

2022无机及分析B卷化学与化学工程系试题2022-2022学年度第1学期期末试题2022级《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B卷命题人:孙强强审题人:印数:份题号得分一二三四五总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单位质量摩尔浓度的溶液是指1mol溶质溶于()A1dm3溶液B1000g溶液C1dm3溶剂D1000g溶剂2.透光率与吸光度的关系是()AA=1/TBA=lg(1/T)CA=lgTDT=lg(1/A)3.对于催化剂特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催化剂只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而不能改变平衡状态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皆不变C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常数D加入催化剂不能实现热力学上不可能进行的反应4.某一可逆反应达平衡后,若反应速率常数K发生变化时,则平衡常数K()A一定发生变化B不变C不一定变化D与K无关5.分几步完成的化学反应的总平衡常数是()A各步平衡常数之和B各步平衡常数之平均值C各步平衡常数之差D各步平衡常数之积6.下列溶液中不能组成缓冲溶液的是()ANH3和NH4ClBH2PO4-和HPO42-CHCl和过量的氨水D氨水和过量的HCl7.已知:H2CO3的pKa,1=6.37,pKa,2=10.25;NH3的pKb=4.75,HAc的pKa=4.75,现需配制pH=9的缓冲溶液,应选用最好的缓冲对是()AH2CO3-NaHCO3BNaHCO3-Na2CO3CNH3-NH4ClDHAc-NaAc8.下列各组量子数中,合理的一组是()An=3l=1m=+1m=+1/2Page1of6化学与化学工程系试题Bn=4l=5m=-1m=+1/2Cn=3l=3m=+1m=-1/2Dn=4l=2m=+3m=-1/29.下列化合物中磷的氧化数最高的是()A、H3PO3B、H3PO2C、PH3D、H4P2O710.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是()ApH±1BKa±1CKb±1DpKa±111.滴定分析中,一般利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了滴定,这一点称为()A化学计量点B滴定分析C滴定D滴定终点.12.稀溶液依数性中起决定性的性质是()A溶液的蒸气压下降B溶液的沸点升高C溶液的凝固点降低D溶液具有渗透压13.下列用以判断某实验方法或测定结果是否存在系统误差的检验方法是()AQ检验法Bt检验法CF检验法D4d检验法14.在强碱滴定一元弱酸时,能够直接准确滴定的条件是()A.c·Ka≥20KwB.c·Ka≥10-8C.c·Kb≥10-8D.c/Ka>380-+15.对于电极反应O2+4H+4e2H2O来说,当Po2=101.3kPa时,酸度对电极电势影响的关系式是()Aφ=φθ+0.0592PhBφ=φθ-0.0592pHCφ=φθ+0.0148PhDφ=φθ-0.0148pH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VSEPR法”全称为____________理论,利用该理论计算NH3的价电子对数为_________,预测其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

无机分析化学试卷B卷2017-2018

无机分析化学试卷B卷2017-2018

2017——2018 上期无机分析化学试卷(B卷)班级: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 得分: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0分)1、分析化学是研究测定_________的分析方法及__________的学科。

2、偶然误差是由一些不易觉察的___________所引起的误差。

3、NaOH标准溶液应采用______法制备,标定时以________为指示剂。

4、以滴定试液达,再根据所用体积和浓度计算被测组分含量的化学分析法,称为滴定分析法。

5、配位滴定法是__________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

本法中应用最广泛的配位剂是以______为代表的氨羧配位剂。

6、g/mol是表示的单位,每摩尔的任何物质中都含有__ ___个微粒。

7、定量分析的方法,根据反应类型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与沉淀滴定四种。

8、NH3的共轭酸是____________,共轭碱是___________________.9、滴定分析中,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称为_________,它的配制一般有两种方法,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系统误差的性质是()。

A、随机产生;B、呈正态分布;C、难以测定;D、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2、决定原子种类的是()A、核内质子数B、核外电子数C、核内中子数D、核内质子数和核内中子数3、控制碱式滴定管正确的操作方法为()。

A、左手捏挤于玻璃珠上方胶管;B、左手捏挤于玻璃珠稍下处;C、左手捏挤于玻璃珠稍上处;D、右手捏挤于玻璃珠稍上处;4、按待测组分相对含量划分分析方法,其中常量组分分析含量在()。

A、1%以上;B、0.01-1%之间;C、0.01%以下;D、2%以上。

5、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是()。

A、已知了浓度的溶液;B、用于滴定分析的溶液;C、浓度以mol/L表示的溶液;D、确定了准确浓度,用于滴定分析的溶液。

无机及分析化学B自测卷2

无机及分析化学B自测卷2

华南农业大学2013无机及分析化学B 自测卷2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可减小随机误差的方法是( )a.进行仪器校正b.作对照试验c.作空白试验d.增加平行测定次数2.的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给出( ) a. 5 b. 4 c. 3 d. 23.已知反应:(1)H 2(g)+Br 2(1)=2HBr (g) Δr H θm,1=-72.80kJ·mol -1(2)N 2(g)+3H 2(g)=2NH 3(g) Δr H θm,2=-92.22kJ·mol -1(3)NH 3(g )+HBr (g)=NH 4Br (s) Δr H θm,3=-188.32kJ·mol -1则NH 4Br (s)的标准摩尔生成焓Δf H θm 为( )kJ·mol -1a. -270.83b. 270.83c. -176.20d. 176.20 4.在一定温度下,反应H 2(g)+CO 2(g) CO(g)+H 2O(g)的θK =3.24。

在该温度时将0.300molH 2和0.300molCO 2充入1.00L 的容器中,当系统达到平衡时,CO 的浓度(mol·L -1)将是( )a. 0.193b. 0.514c. 0.611d. 0.2475.已知反应C(s)+CO 2(g) 2CO(g),在767℃时θK =4.6,在667℃时θK =0.50,则反应的热效应( )a. 吸热b. 放热c.0=∆θm r Hd. 无法判断 6. 在25℃和标准态时,下列反应均为非自发反应,其中在高温时仍为非自发的是:(判断△S θ正负号,再由△G θ和△S θ关系确定)A) Ag 2O(s)→2Ag(s)+1/2O 2(g) B) N 2O 4(g)→2NO 2(g)C) 6C(s)+6 H 2O(g)→C 6H 12O 6(s) D) Fe 2O 3(s)+3/2 C(s)→2Fe(s)+3/2 CO 2(g)7.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当始终态确定,△S 是一定的B)孤立系统熵减小的反应必为非自发反应C)在不做非体积功的条件下,系统的焓变等于等压反应热D)稳定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熵和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均为零8.在1.0LH 2S 饱和溶液[c (H 2S)=0.10 mol ⋅L -1]中加入0.10mL0.010 mol ⋅L -1HCl ,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 c (H 2S)≈0.10 mol ⋅L -1B.c(HS -)=c(H +)C.c(H +)=2c(S 2-)D.(H +9.在10ml 浓度为0.2mol·l -1的HAc 中,加入10ml 浓度为0.1 mol·l -1的NaOH 溶液,则混合溶液的pH 值为(已知HAc 的pK a θ=4.75)a. 4.75b. 3.75c. 2.75d. 5.7510.欲配制pH=9.0的缓冲溶液,应选用a. 甲酸(pK a θ=3.75)及其盐b. HAc(pK a θ=4.75)-NaAcc. NH 3(pK b θ=4.75)—NH 4+d. H 2PO 4--HPO 42- (H 3PO 4的pK a2θ=7.21)1000)80.1800.25(1010.0-⨯11. 下列阴离子的水溶液,若浓度相同,则碱性最强的是:A) CN -,K a θ(HCN) =6.2×10-10 B) S 2-,1K a θ(H 2S) =1.3×10-7,2K a θ(H 2S) =7.1×10-15C) CH 3COO -,K a θ(CH 3COOH)=1.8×10-5 D) F -,K a θ(HF)=3.5×10-412.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HF 溶液,不计算就可判断可以选择( )作指示剂。

大学《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期末试卷B卷 附答案

大学《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期末试卷B卷 附答案
10.甲烷和硅烷中沸点较高的是__________,乙烷和一氟代甲烷中沸点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丁烷和2-甲基丙烷中沸点较高的是___________,氖和氩中沸点较高的是__________。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说明:将正确答案填写在下表中,不要写在题后)
分数
评卷人
1
2.用分子轨道法讨论C2-2、B2+2、N–2、O+2的稳定性和磁性
3.为什么CO2的熔沸点低于SiO2?
五、计算题:(每题分数见题后,共25分)
分数
评卷人
1.范特霍夫观察到,对于室温下大多数化学反应,温度每上升10K,反应速率增大2~4倍。试估算这些化学反应活化能。(5分)
2.CaF2在pH=1.0时溶解度为1.0×10-4mol·dm-3,已知Kөsp(CaF2)=4.0×10-14,求HF的解离常数。(8分)
(2)溶液为HAc-Ac-缓冲体系,此时[H+]=,因此[Ac-]===0.18
NaAc质量=0.18×1.0×82.0=15g
C.各物质浓度不再随时间改变D.k正=k逆
7.下列溶液浓度相同时,pH值最大的是:
A、NaNO3B.NaAcC.Na2SO4D.NH4Ac
8.关系式=Kөa1Kөa2的应用条件是:
A.只适用于饱和H2S溶液B.只适用于不饱和H2S溶液
C.只适用于酸性溶液D.上述3种情况都适用
9.在氨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H4Ac后,溶液的pH值将:
B2+ 2:(σ1s)2(σ* 1s)2(σ2s)2(σ*2s)2,键级=0,不能存在,反磁性
N– 2:(σ1s)2(σ* 1s)2(σ2s)2(σ*2s)2(π2py)2(π2pz)2(σ2px)2(π*2py)1,键级=2.5,稳定性弱于N2,顺磁性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B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B

宁波大学科技学院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课程名称:无机及分析化学A 课号:X01G10A 试卷编号:B 考试方式:闭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一、判断题。

(每题1分,共10分)( )1.电负性综合地表征了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

( )2.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溶液中呈酸色,在碱性溶液中呈碱色。

( )3.速率常数大小总是与系统中所有物质的浓度无关。

( )4.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即停止,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相等。

( )5.强碱滴定强酸的滴定突跃范围决定于溶液的浓度。

( )6.色散作用只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之间。

( )7.非极性分子中有极性键。

( )8.液体的蒸气压与温度无关。

( )9.某一元酸越强,则其共轭碱越弱。

( )10.偏差的大小可表示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二、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为3位的是:( )A .0.030%B .pH =2.03 C.0.0234 D.8.9×10-42. 根据有效数字运算规则,算式01120.010.3514.21031.0⨯⨯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 .2×103 B.2.1×103 C.2.05×103 D.2.054×103 3. 理想气体是指:( )A.气体分子本身体积和相互之间的作用力均可忽略B.气体分子本身体积不可忽略,相互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C.气体分子本身体积可忽略,相互之间存在着作用力D.气体分子本身体积和相互之间的作用力均不可以忽略4. 增大压强,能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反应是:()A.N2O4(g) 2NO2(g) B.Fe3O4(s) + 4CO(g) 3Fe(s) + 4CO2(g) C.CaCO3(s) CaO(s) + CO2(g) D.2NO(g) + O2(g) 2NO2 (g)5. 下列可逆反应2HI(g) H2(g) + I2 (g) - Q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当达到平衡时,欲使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应采取的措施是:()A.减少容器体积B.降低温度C.加入催化剂D.充入HI气体6. [Co(SCN)4]2-离子中钴的价态和配位数分别是:()(A) -2,4 (B) +2,4 (C) +3,2 (D) +2,127. 下列各组元素中,有一组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分别为1086 kJ/mol、1402 kJ/mol和1314 kJ/mol,该组元素为:()A.C N O B.F Ne Na C.Be B C D.S Cl Ar 8. 比较O,S,As三种元素的电负性和原子半径大小的顺序,正确的是:()A.电负性O>S>As 原子半径O<S<AsB.电负性O<S<As原子半径O<S<AsC.电负性O<S<As 原子半径O>S>AsD.电负性O>S>As原子半径O>S>As9. 电子构型相同的阳离子,其极化力最强的是:()A.高电荷和半径大的离子B.低电荷和半径大的离子C.高电荷和半径小的离子D.低电荷和半径小的离子10. 共价键最可能存在于:()A.金属原子之间B.非金属原子之间C.金属原子和非金属原子之间D.电负性相差很大的元素的原子之间三、填空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工业大学无机与分析化学试卷(下、B)(一页开卷)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使用班级:全校相关专业学院专业学号姓名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选择(每题2分,将答案填入答题表中)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 在酸性溶液中,以0.1000 mo l•L-1的Ce4+溶液滴定0.1000 mo l•L-1的Fe2+溶液,化学计量点的电位为1.06V,对此滴定最适宜的指示剂是:(A) 次甲基蓝(φo=0.53V)(B) 二苯胺磺酸钠(φo=0.84V)(C) 邻二氮菲亚铁(φo=1.06V)(D) 硝基邻二氮菲亚铁(φo=1.25V)2. 配离子[FeEDTA]-中Fe3+配位数为:(A) 2 (B) 4 (C) 5 (D) 63. 已知lgK MY=9.65,[M] = 0.01000mol/L。

pH=7.0,lgαY(H) = 3.32;pH=8.0,lgαY(H) = 2.27;pH=9.0,lgαY(H) = 1.28;pH=10.0,lgαY(H) = 0.45。

对M进行准确滴定的最低pH为:(A) 7.0 (B) 8.0 (C) 9.0 (D) 10.04. 在间接碘量法中,最后以淀粉为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2。

加入淀粉指示剂最适宜的时间是:(A) 滴定开始时(B) 溶液变为浅黄色时(C) 溶液变为无色时(D) 溶液变为蓝色时5. 若配制EDTA溶液时所用的水中含有Ca2+,在pH =12.00下,以CaCO3为基准物质标定EDTA溶液。

然后用此标准溶液在pH = 2左右滴定试样中的Fe3+,Fe3+测定结果:(A) 偏低(B) 偏高(C) 正常(D) 不确定6. 已知:φo Fe3+/Fe2+=0.77 V,φo I2/I-=0.535 V,φo BrO3-/Br-=1.44 V,φo Cu2+/Cu+=0.17 V,K sp(CuI) = 1.1×10-12。

在下列物质中,不能将KI氧化成I2的物质是:(A) KBrO3 (B) Fe(NH4)2(SO4)2(C) FeNH4(SO4)2(C) CuSO47. 用阴离子交换树脂交换法可分离的一组物质是:(A) 氯化钠和氯化钾(B) 苯酚和醋酸(C) 氯化钠和溴化钠(D) 水和乙醇8. 标定EDTA,可用的基准物质是:(A) CaCO3(B) Na2C2O4(C) K2CrO4(D) Na2CO39. 配合物[Cu(NH3)4]SO4的导电性和加入Ba2+后的现象是:(A) 导电、有沉淀(B) 导电、无沉淀(C) 不导电、有沉淀(D) 不导电、无沉淀10. 已知:φo Fe3+/Fe2+ = 0.77V,φo Zn2+/Zn = -0.76 V,φo Fe2+/Fe = -0.44V;φo Al3+/Al = -1.66 V下述物质中氧化性最强的是:(A) Zn2+(B) Fe2+(C) Fe3+(D) Al3+11. 用EDTA能准确滴定金属离子M n+的必要条件是:(A) lg(C M·K MY) > 6 (B) lg(C M·K MY) > 8 (C) lg(C M·K’MY) > 6 (D) lgK’MY > 612.下列关于H2O2说法正确的是,已知O元素电位图:酸性介质中碱性介质中(A) 只在碱性介质中能发生反岐化反应(B) 在酸、碱介质中都能发生岐化反应(C) 只在酸性介质中能发生岐化反应(D) 在酸、碱介质中都不能发生岐化反应13. 将Al3+形成非晶型的Al(OH)3沉淀,正确的操作是:(A) 逐滴加入NaOH溶液(B) 一次性加入NaOH溶液(C) 逐滴加入氨水溶液(D) 一次性加入氨水溶液14. Mn3+有4个3d电子,配合物[Mn(H2O)6]3+。

△o= 251 kJ/mol;E p=285 kJ/mol。

则晶体场稳定化能CFSE等于(kJ/mol):(A) -150.6 (B) -401.6 (C) -116.6 (D) -188.615. 已知:K sp(Ag2SO4) = 1.2×10-5,K sp(AgCl) = 1.8×10-10,K sp(BaSO4) = 1.1×10-10,将0.0010 mol/L的Ag2SO4溶液和2.0×10-6 mol/L的B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产生的结果是:(A) 同时生成Ag2SO4、BaSO4和AgCl沉淀(B) 同时生成BaSO4和AgCl沉淀(C) 只生成AgCl沉淀(D) 只生成BaSO4沉淀16. 晶形沉淀陈化的主要目的是:(A) 增大沉淀的溶解度(B) 小颗粒长大,使沉淀更纯净(C) 避免后沉淀现象(D) 形成非晶型沉淀17 在等浓度(mol/L)的Ca2+、Mg2+、Al3+、Fe3+溶液中,滴入EDTA溶液,首先与EDTA形成配合物的是:(A) Ca2+(B) Mg2+ (C) Al3+(D) Fe3+18. 用等体积萃取,并要求一次萃取率大于E≥97 %,则分配比D最小为:(A) 36 (B) 19 (C) 9.5 (D) 9719. 进行重量法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称量形式和沉淀形式必须一致(B) 对溶解度大的沉淀可用大量水洗涤(C) 对非晶型沉淀必须用冷水洗涤(D) 非晶型沉淀可用热电解质溶液洗涤20. 已知:Pb-EDTA(无色)、Pb-二甲酚橙(红色)、二甲酚橙(黄色)。

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Pb2+。

终点时,溶液的颜色突变为:(A) 无色→红色(B) 红色→黄色(C) 黄色→红色(D) 红色→无色二、填空和简单计算(每空1分)1. 配合物K3Fe[(CN)6]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pH = 10.0时,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Ca2+和Mg2+。

溶液中有少量Fe3+存在时,需加入三乙醇胺溶液。

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PO43-溶液中,先定量加入过量的Bi3+标准溶液,生成BiPO4沉淀。

然后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Bi3+。

便可确定________的量。

这种滴定法称作_______滴定法。

4. 称取基准物质ZnO(M = 81.38) 0.3678 g,用HCl溶解后定容250.00 mL。

取该溶液20.00 mL,用EDTA溶液滴定。

终点时,用去EDTA溶液20.34 mL。

c EDTA = _______mol/L。

5. 用过硫酸钾(K2S2O8)可将Mn2+氧化为MnO4-,但反应不明显。

加入Ag+后,溶液很快从无色变为紫红色。

Ag+起了___________作用。

6. 存在氧化还原反应:MnO4- + 5Fe2+ + 8H+ = Mn2+ + 5Fe3+ + 4H2O。

以此反应原理为基础,构筑一个原电池。

此原电池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称取基准物质K2Cr2O7(M = 294.2) 0.3251 g,溶解、加酸和KI,用Na2S2O3溶液滴定。

终点时,用去Na2S2O3溶液35.81 mL。

则c(Na2S2O3) = __________mol/L。

8. 已知CaF2的溶度积为K sp = 1.1×10-10。

则在CaF2的饱和溶液中,[F-] = mol·L-1,CaF2的溶解度为mol·L-1。

9. [Fe(CN)6]3-是内轨型配离子,其电子成对能E p_______分裂能△o(>、<、=)。

10. 固体CaC2O4在同浓度的Na2C2O4、HCl、NaCl溶液和H2O中,溶解度最小的是_______。

11. 在Ag+与en(乙二胺)的配合物溶液中,[en] = 0.10 mol/L。

已知:Ag+与en(乙二胺)的配合物的累积稳定常数lgβ1 = 4.7、lgβ2 = 7.7。

副反应系教αAg+(en) =_____________。

12. 用上行法纸上层析分离A、B两物质时,得到R f(A)= 0.65,R f(B)=0.70。

欲使A、B两物质的两斑点中心的距离为3.5 cm,层析纸条的长度最少为_______cm。

三、简答题(每题4分)1. 莫尔法用Ag+滴定Cl-,用K2CrO4做指示剂,为什么要在中性或弱碱性中进行?2. φo AgCl/Ag比φo Ag+/Ag大还是小?为什么?四、混合物由NaCl(M = 58.44)、NaBr(M = 102.9)和惰性物质组成,取混合物样0.2426 g,溶解后用AgNO3沉淀为AgCl(M = 143.3)和AgBr(M = 187.8),过滤、洗涤、烘干后的测定沉淀的质量为0.5067 g。

再取一份混合样0.3027 g,溶解后用浓度为0.1726 mo1/L的AgNO3标准溶液进行沉淀滴定,终点时,用去AgNO3标准溶液23.36 ml。

求混合物中NaCl和NaBr的百分含量。

(本题8分)五、称取含惰性杂质的三聚磷酸钠Na5P3O10 (M = 367.8)样品0.1523g,加酸分解为PO43-。

加入过量的0.05618mol/L的Bi(NO3)3标准溶液25.00mL,形成BiPO4沉淀。

过滤、洗涤后,用0.02518mol/L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Bi3+。

终点时,消耗EDTA标准溶液8.70mL,求样品中Na5P3O10 的百分含量。

(本题8分)六、将含有杂质的CuSO4·5H2O试样0.6500 g于锥形瓶中,加水溶解。

加入10 %的KI溶液10 mL,析出I2,立即用0.1000 mol·L-1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淀粉指示剂由蓝色变成无色为终点。

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25.00 mL,求试样中铜的百分含量(M= 63.55)。

(本题8分)七、某一弱酸HA的K a=3.0×10-4,HA在有机相和水相的分配系数K D=30.0,水相pH = 4.0时分配比D为多少?此条件下,用等体积有机相萃取,萃取效率为多少?若要求99.8 %的HA被萃入有机相,按上述方法最少需萃取几次?(本题4分)南京工业大学 无机与分析化学 试卷(下、B)(一页开卷)(答案)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使用班级 :全校相关专业一 、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选择(每题2分,将答案填入答题表中)二、填空和简单计算(每题2分)1. 六氰合铁(III)酸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