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

合集下载

大比例尺测图作业指导书

大比例尺测图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测量专业的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测量。

2作业依据《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示》(GB/T7929)《城市测量范围》(CJJ 8)3坐标体系平面坐标系:采用大连城建坐标系: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

4要求与原则4.1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测量的基本要求4.1.1数字化成图的数据来源采用野外测量、原图数字化与已有测量资料采集等方法。

4.1.2数字化成图的主要工序: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图形处理、成果输出和成果检查。

4.1.3数字化成图的成果应包括:图及相应的数据文件、图形文件与拓扑信息。

4.1.4数字化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符合表1.注:1、同一城市或测区的同一比例尺地形图,宜采用一种基本等高距。

此时不同地形类别得等高线插求点高程精度要求,可按相应的地形类别应采用的基本等高距分别推算;2、同一测区不得采用两种基本高距。

4.1.5地形图符号按国家标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示》(GB/T7929)执行。

4.1.6统一使用MapDraw编制软件、层码表。

4.1.7数字化地形图与有现势性。

4.2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测量的精度要求4.2.1图根点相对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图上0.1mm,高程中误差不大于测图基本等高距的1/10。

4.2.2数字化地形图数学精度应符合《城市测量规范》第4.1.8、4.1.9条规定。

4.2.2.1平面精度:4.2.2.2高程精度:城市建筑区和等高距为0.5m的平坦地区,其高程注记点相对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大于±0.15m,高程注记点之间的高度中误差不大于±0.07m。

高程点注记的分布应符合《城市测量规范》第4.5.5条规定。

4.2.3地形类别划分,应根据地面倾角(a)大小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平坦地:a<2°丘陵地:2°≤a<6°山地:6°≤a<25°高山地:a≥25°4.3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图根控制测量4.3.1图根点是直接供测图使用的平面和高程的依据,宜在各等级控制点下加密。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精品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精品

T2
电子经纬仪 •尼康 •宾得 •索佳 •拓普康 •徕卡
电子经纬仪
•苏一光
•南方测绘
全站仪
•Leica
•南方
电子经纬仪:
光、机、电一体的测角仪器 • 光电扫描度盘代替光学度盘 • 自动记录和显示读数代替光学测微读数 • 自动化:自动记录、储存、计算、数据通讯
绝对式编码度盘测角系统:
• 编码度盘由透光和不透光区相间隔组成,用二进 制0、1描述状态,每个位置上可以直接读出度、分、 秒值
蔡司全站仪测量---- 普通测量
• 菜单 • 电经模式:只测角度 • 平距模式:测角测距,解算平距和高差 • 坐标模式:测角测距,解算坐标 • 斜距模式:测角测距,显示原始观测值
蔡司全站仪测量---- 坐标测量
• 自由设站:后方交会 • 已知点设站 • 高程设站 • 碎部点 • 放样
蔡司全站仪测量---- 数据传输
3.数字化测图实现了大比例尺测图高精度和低耗费
• 白纸测图有精度损失:图上0.1mm,比例尺为1: 1000,最好精度为10cm。
• 蓝晒、图纸变形等误差 一般精度为0.3mm, 和 原测距精度一致
• 数字测图无损失地记录了外业测绘数过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控制测量、碎部测量的一步法 •分图幅作业到地物整体测量,计算机自动分幅。
•建立图式符号编码表,在其中选择即可,主要用 在电子平板模式
图根控制测量----同步测量法:
碎部测量: 全站仪可根据观测量现场计算出点的三维坐标 • 极坐标法
要在全站仪上输入一系列已知值以进行计算
• 支导线测量
• 角度交会法
• 距离交会法
四、外业数据记录与数据文件格式
与所使用的电子手簿、成图软件有关

MAPGIS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系统的设计

MAPGIS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系统的设计

MAPGIS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系统的设计随着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发展,数字测图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在大比例尺数字测图领域,MAPGIS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系统是一款非常实用的工具。

该系统可以方便地生成高精度的地图,并支持多种地图格式的导入和导出。

下面将从系统设计和功能两个方面来介绍MAPGIS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系统。

一、系统设计1. 系统架构MAPGIS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系统采用分层架构,包括数据存储层、数据预处理层、业务逻辑层和用户界面层。

其中,数据存储层采用数据库存储地图数据,数据预处理层包括数据清理、补足和数据格式转换等预处理工作。

业务逻辑层主要包括地图绘制、查询和编辑等功能,用户界面层提供友好的用户操作界面。

2. 系统功能MAPGIS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系统提供多种功能,包括:(1)地图绘制:用户可通过系统提供的绘图工具,在地图上添加各种地物、标注和符号等信息。

(2)地图查询:用户可通过系统提供的查询工具,快速查询地图上的各种信息和数据。

(3)地图编辑:用户可通过系统提供的地图编辑功能,对已有的地物信息进行修改、删除和添加等操作。

(4)地图导入和导出:系统支持多种地图数据格式的导入和导出,方便用户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快速获取需要的地图信息。

二、系统功能MAPGIS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1. 绘图工具该功能可以方便地加入各种地物、标注和符号等信息,支持多种绘图工具,包括点线面绘制、文字标注、符号添加等。

2. 查询工具该功能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对地图上的各种信息和数据进行查询,支持多种查询条件和查询方式,如范围查询、属性查询等。

3. 编辑工具该功能可以对已有的地物信息进行修改、删除和添加等操作,快速地对地图进行编辑和更新。

4. 数据导入和导出该功能可以方便地将地图信息导入和导出到多种数据格式,如shp、dwg、xls等,方便用户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快速获取所需的地图信息。

5. 坐标系转换该功能可以将地图的坐标系进行转换,使地图信息能够配合不同的GIS系统使用。

第四章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3)资料

第四章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3)资料

第5节 野外数字测量作业模式
• 地图图形的数据格式
地图图形按照数据获取和成图方法的不同,分为矢量数据 和栅格数据两种数据格式。矢量数据是图形的离散点坐标 (x, y)的有序集合;栅格数据是图形像元值按矩阵形式的集 合。由野外采集的数据、由解析测图仪获得的数据和手扶 跟踪数字化仪采集的数据是矢量数据;由扫描仪和遥感获 得的数据是栅格数据。 一幅地图图形的栅格数据量一般情况下比矢量数据量大得 多,矢量数据更新方便。因此数字测图多用矢量数据结构 和画矢量图。若采集的数据是栅格数据,要将其转换为矢 量数据。
第5节 野外数字测量作业模式
• 地图图形的描述
属性信息又称为非几何信息,包括定性信息和定量信息。 属性的定性信息用来描述地图图形要素的分类或对地图图 形要素进行标名,一般用拟定的特征码(或称地形编码) 和文字表示。有了特征码就知道它是什么点,对应的图式 是什么。属性的定量信息是说明地图要素的性质、特征或 强度的,例如面积、楼层、人口、产量、流速等,一般用 数字表示。 进行数字测图时,不仅要测定地形点的位置坐标(定位信 息);还要知道是什么点,是道路还是房屋,它们的连接 关系是怎样的(连接信息);并当场记下该点的编码(属 性信息)。
第5节 野外数字测量作业模式
• 数字测图系统分类
按数据输入方法可区分为:原图数字化数字成图系统,航 测数字成图系统,野外数字测图系统,综合采样(集)数 字测图系统; 按硬件配置可区分为:全站仪配合电子手簿测图系统,电 子平板测图系统等。
按数据输出内容可区分为: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系统,地形
地籍测图系统,地下管线测图系统,房地产测量管理系统, 城市规划成图管理系统等等。
第5节 野外数字测量作业模式
• 数字测图的基本过程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共8页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共8页

技术设计书1:500地形图测量安徽理工大学目录一、任务概述 (2)(一)、任务来源 (2)(二)、测区范围及地理概况 (3)(三)、任务情况 (3)二、测区情况 (3)三、测区已有资料及其分析 (3)四、作业依据 (3)五、测绘仪器 (3)六、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 (3)七、成图方法、比例尺和地形图分幅 (4)八、实习要求及任务 (4)九、地形测量技术要求 (4)十、外业数据采集 (5)十一、内业处理 (5)十二、地形图测绘内容及绘制要求 (5)十三、检查验收以及安全措施 (5)十四、上交资料 (5)安徽理工大学测绘学院毕业实习1:500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一、任务概述(一)、任务来源测量实习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熟悉测量仪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运用科学理论知识,服务生产,提高综合能力,通过本次实习,能全面地掌握地形、地貌的测绘及地形图、地籍图的整饰、接边整个作业过程和方法。

另外学校对于学生所学知识也要进过实习的巩固和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学习,因此组织学生进行对安徽理工大学地形的测量实习。

由学校老师组织下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二)、测区范围及地理概况淮南市位于淮河中游,安徽省中部偏北,东与滁州市的凤阳、定远县毗邻,南与合肥市的长丰县接壤,西南与六安市的寿县、霍邱县相连,西及西北与阜阳市的颍上县,亳州市的利辛、蒙城县交界,东北与蚌埠市的怀远县相交。

安徽理工大学校本部位于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四周交通发达,属市区地区。

(三)、任务情况1、以小组为单位测一幅涵盖整个安徽理工大学校本部家属区的地形图一幅二、测区概况(一)测区位于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内。

建筑物较多,无规则,通视条件好;属于平地,通视条件一般,观测条件一般;(二)测区内有多为水泥路,点位易保存。

(三)、该测区气温适宜,属适温天气。

三、测区已有资料及其分析测区高级控制点资料齐全。

四、作业依据(一)、采用平面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技术设计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技术设计

3.3.3 勘丈法
1 2 3 4 5 6

直角坐标法 距离交会法 距离直线交会法 直线内插法 定向直角拆线法 无定向直角拆线法
1 直角坐标法

已知 A 、 B 两点,欲测碎部点 i ,则以 AB 为轴线,自碎部点 i 向轴线作垂线(由直角棱镜定垂足)。假设以A为原点,只 要量测得到原点A至垂足di的距离ai和垂线的长度bi,就可求 得碎部点i的位置。

3.1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 1 控制测量 – 2 仪器器材与资料准备
1 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和地形特征点(碎部点)采集。
2 仪器器材与资料准备
仪器、器材主要包括:全站仪、对讲机、电子 手簿或便携机、备用电池、通讯电缆(若使用 全站仪的内存或内插式记录磁卡,不用此电 缆)、花杆、反光棱镜、皮尺或钢尺等。全站 仪、对讲机应提前充电。 在野外采集数据之前,通常要对测区进行“作 业区”划分。 在数据采集之前,最好提前将测区的全部已知 成果输入电子手簿或便携机,以方便调用。

3.2 野外数据采集

使用全站仪实施大比例尺野外数字测图, 作业方式可区分为
–测记法 –电子平板法
1 测记法施测

测记法数据采集,每作业组一般需:
–仪器观测员(兼记录员)1名 –绘草图领镜(尺)员1名 –立镜(尺)员1~2名

其中绘草图领镜员是作业组的指挥者, 需技术全面的人担任。
2 电子平板法施测
X B X Z DZB cos ZB YB YZ DZB sin ZB
支导线法
支导线
3.3.2 半仪器法(方向交会法)
1方向直线交会法 2方向直角交会法

1方向直线交会法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数字测图设计书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数字测图设计书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济北校区1:500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一、任务概述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济北校区位于德州市晏城区齐河舟桥西南部,该校区占地两千亩,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东西北三面均连农用地,西临西湖。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建院三十年来,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为了学校设施改良,为同学们营建一个更加舒适的学习环境。

我单位承接了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前期综合勘探研究工作。

通过室外地形勘察、地形图的测量等、地形图测量对该区域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评价、估算,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研究论证。

现依据有关规定及学校要求等对数字测图工作进行具体设计,编写技术设计书拟定作业计划,以保证测量工作在技术上合理、可靠,在经济上节省人力、物力,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工作。

二、测区情况我们此次主要对山东农业工程学院齐河校区进行测量,测区范围是北院、南院、生态院及下属种子公司四个地方(包括宿舍楼、教学楼、餐厅、体育馆、生态园及种子公司地块等),面积近大约0.8平方公里(最后以实测面积为准)。

三、测量的基本规定及精度要求1.《城市测量规范》CJJ 8-2011。

2.《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GJJ73—97。

3.《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

5.《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17160-1997)。

6.《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18316-2001)。

7.本实习指导书要求:1.作业前对所用的各类仪器按要求进行检验,并做好检验记录。

2.地籍图采用50cm×50cm正方形分幅,基本比例尺为1:500。

图名以图幅内的地理名称取名;图号注记为图廓西南角坐标值,以公里为单位,取小数点前两位和小数点后两位,X在前Y在后,中间加短线。

1:1000地形图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

1:1000地形图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

xxx1:500 1:1000数字地形测量项目技术设计书目录1概述 (1)1.1任务来源 (1)1.2项目主要任务及工作量 (1)1.3作业区范围及行政隶属 (1)1.4任务完成期限 (2)2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2)2.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2)2.2测区已有资料及分析利用 (3)3 引用文件 (4)4 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5)4.1测绘基准 (5)4.2地形图技术指标 (5)4.3成图的基本要求 (6)5 作业流程与技术路线 (6)5.1作业流程 (6)5.2技术路线 (7)6 像片控制测量 (8)6.1像片控制点布设 (8)6.2像片控制点判刺 (9)6.3像片控制点联测和计算 (10)7 空三加密 (10)7.1内定向 (10)7.2相对定向 (10)7.3绝对定向 (10)7.4模型连接较差 (11)7.5计算和成果整理 (11)7.6加密接边 (11)8 地形图数据采集 (11)8.1数据采集范围 (11)8.2数据采集内容及要求 (11)9 航测法外业调绘 (12)9.1外业调绘的主要任务 (12)9.2外业调绘的要求 (13)9.3高程测量的方法 (14)9.4地物补测的方法 (15)10 地形图的表示内容 (15)10.1测量控制点 (15)10.2水系 (15)10.3居民地及设施 (16)10.4交通 (18)10.5管线 (19)10.6境界与政区 (19)10.7地貌 (20)10.8植被与土质 (20)10.9注记 (20)11 内业数字化编辑 (21)11.1一般要求 (21)11.2编辑原则 (21)11.3编辑具体要求 (22)11.4数据接边 (24)11.5图外整饰要求 (24)11.6元数据整理 (25)12 质量控制 (25)12.1质量管理流程 (25)12.2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 (26)12.3质量检查的方法 (26)12.4数据质量检查 (27)13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 (32)xxx1:500 1:1000数字地形测量项目技术设计书1概述1.1任务来源为满足xxx城市建设和城乡总体规划的需要,全面加快“乐居吴江”建设的步伐,向社会各方面提供现势、详尽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xxx规划局决定对xxx全市范围实施大比例尺全数字航空摄影测量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设计书1:500地形图测量安徽理工大学目录一、任务概述 (2)(一)、任务来源 (2)(二)、测区范围及地理概况 (3)(三)、任务情况 (3)二、测区情况 (3)三、测区已有资料及其分析 (3)四、作业依据 (3)五、测绘仪器 (3)六、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 (3)七、成图方法、比例尺和地形图分幅 (4)八、实习要求及任务 (4)九、地形测量技术要求 (4)十、外业数据采集 (5)十一、内业处理 (5)十二、地形图测绘内容及绘制要求 (5)十三、检查验收以及安全措施 (5)十四、上交资料 (5)安徽理工大学测绘学院毕业实习1:500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一、任务概述(一)、任务来源测量实习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熟悉测量仪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运用科学理论知识,服务生产,提高综合能力,通过本次实习,能全面地掌握地形、地貌的测绘及地形图、地籍图的整饰、接边整个作业过程和方法。

另外学校对于学生所学知识也要进过实习的巩固和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学习,因此组织学生进行对安徽理工大学地形的测量实习。

由学校老师组织下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二)、测区范围及地理概况淮南市位于淮河中游,安徽省中部偏北,东与滁州市的凤阳、定远县毗邻,南与合肥市的长丰县接壤,西南与六安市的寿县、霍邱县相连,西及西北与阜阳市的颍上县,亳州市的利辛、蒙城县交界,东北与蚌埠市的怀远县相交。

安徽理工大学校本部位于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四周交通发达,属市区地区。

(三)、任务情况1、以小组为单位测一幅涵盖整个安徽理工大学校本部家属区的地形图一幅二、测区概况(一)测区位于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内。

建筑物较多,无规则,通视条件好;属于平地,通视条件一般,观测条件一般;(二)测区内有多为水泥路,点位易保存。

(三)、该测区气温适宜,属适温天气。

三、测区已有资料及其分析测区高级控制点资料齐全。

四、作业依据(一)、采用平面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

(二)、依据《1:500地形图图式》。

(三)、依据《1:500地形测绘技术要求》。

(四)、按照《实习指导书》要求。

(五)、遵照本次实习技术要求。

五、仪器配备及供应计划仪器为:(1)水准仪和电子经纬仪各一台(2)花竿三根(3)脚架两个(4)卷尺和皮尺一个(6)尺垫两只(7)水准尺一根六、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一)、平面坐标系统:1954年北京坐标系(二)、高程系统: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三)、基本等高距:1.0米。

七、成图方法、比例尺和地形图分幅(一)、成图方法:电子成图(二)、测图比例尺:1:500;(三)、地形图分幅:依照地形图分幅标准和图幅整饰标准,采用正方形分幅,图幅尺寸由测区的大小而定。

八、实习要求和任务(一)、实习要求1.熟练掌握电子经纬仪和水准仪的使用。

2.测量实习之前,必须复习教材中的内容,认真的预习实习指导书,弄清实习的目的,实习的要求,实习的仪器及工具,实习的方法及实习注意事项。

3.实习分小组进行,借领时应当场清点检查,如有缺失,可以报告实验管理员给予补领或更换。

4.实习应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早退,不得擅自改变地点或离开现场。

病事假需经教师批准,服从教师指导。

5.实习时必须认真仔细按照测量程序和测量规范进行观测,记录和计算工作,遵守实习纪律,保证实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6.在实习过程中或结束时,发现仪器有遗失损坏情况应立即报告指导教师,同时要查找原因,根据情节轻,重,给予适当赔偿或批评。

7.实习结束时,需将实习记录,计算结果交指导教师审查,经指导教师审阅同意后,才可交还仪器工具,结束实习工作。

(二)、实习任务1:500地形图测绘。

九、地形测量技术要求(一)、施测碎步点可采用极坐标法,支距法和方向交汇法,困难地区可采用几何作图等综合方法进行。

(二)、仪器对中偏差不应大于图上0.05mm(实地2.5cm)。

以较远一点标定方向,用不同其它点进行检查,检查偏差不应大于图上0.3mm。

检查另一测站高程,其较差不应大于1/5基本等高距(0.5米等高距时等于0.1米)。

(三)、由图上点可分支出图解支点,支点边长不宜超过定向边长,应往返测定,视距往返测定不应大于1/200,最大边长不应大于50米,往返测高差的较差不应超过1/7等高距(0.07m)。

(四)、地形图上应表示测量控制点、地貌、地质、植被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地理名称注记等。

(五)、公路与其它双线道路在图上应按实宽以比例尺表示。

(六)、地形原图铅笔整饰应做到各要素主次分明线条清晰、位置准确、交接清楚、高程注记、单位名称注记、地理名称注记字头朝北,书写清晰整齐,图内外整饰书写正确、齐全。

(七)、控制网布设采用边角网的导线测量,并参照四等要求布设。

表1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注:1 表中n为测站数;2.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1000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平均边长及总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2倍。

3.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但不得超过表5-1相应等级导线长度和平均边长算得的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表5-1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

4.导线宜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

当附合导线长度超过规定时,应布设成结点网形。

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长度,不应大于表5-1中规定长度的0.7倍。

当导线网用作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网,网内不同环节上的点不宜相距过近。

表2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技术要求注: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大于±3º时,该方向2倍照准差的变动范围,可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

表3 内业计算中数字取值精度的要求表4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技术要求注:D为平距,以公里记。

表4-1 一般地区解析图根点的个数表4-2 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m )注:1、同一城市或测区的同一比例尺地形图,宜采用一种基本等高距。

此时不同地形类别的等高线插求点高程精度要求,可按相应的地形类别应采用的基本等高距分别推算;2、同一幅图不得采用两种基本等高距。

表5 图根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注:M 为测图比例尺的分母,H 为测图最大视距,n 为测站数;隐蔽或施测困难地区导线相对闭合差可放宽,但不应大于1/1000。

测量方法与计划:第一阶段布设平面与高程控制网。

计划使用学校已有的控制网点,在必要时附加部分点。

平面控制网布设时使用精密导线测量:对于1:500地形图,四等的要求下,主要的技术要求是:(本次仪器测角精度为J2级)水平角观测测回数为9。

注:当照准点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时,该方向的2c 互差可按同一观测时段内的相邻测回进行比较,其差值仍按表中规定,且在记录手簿中注明。

关于重测,原则为:(1)一个测绘内2c 互差或同一方向的测回互差超限时,应重测超限方向并联测零方向。

因测回互差超限重测时,除明显弧值外,原则上应重测观测结果中最大和最小值的测回。

(2)零方向的2c互差或下半测回的归零差超限时,该测回应全部重测。

一测回中的重测方向数超过测站方向数的1/3时(包括3个方向有一个方向重测),也应重测全部测回,重测数仍按超限方向数计算。

(3)全部基本测回中,重测的方向测回数不应超过该测站全部方向测回总数的1/3,否则基本测回作废,全部成果重测。

(4)基本测回成果和重测成果均应抄入记录手簿。

但重测与基本测回成果不取中数,每一测回方向只取一个符合限差的结果,参加测站平差。

十、外业数据采集应用电子经纬仪和水准仪采集野外数据采集,完成平面点及高程点的展点。

十一、内业处理采用电子成图绘图。

完成等高线绘制,道路、水系、房屋等地物要素的绘制。

十二、地形图测绘内容及绘制要求(一)、居民地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应准确测绘实地外围轮廓和如实反映建筑结构特征。

(二)、房屋的轮廓应以墙基外角为准,并按建筑材料和性质分类,注记层数,房屋应逐个表示,临时性房屋可舍去。

(三)、公路路中、道路交叉处、桥面等应测注高程。

(四)、路堤、路堑应按实地宽度绘出边界,并应在其坡顶、坡脚适当测注高程。

(五)、永久性的电力线、电信线均应准确表示,电杆、铁塔位置应实测。

(六)、建筑区内电力线、电信线可不连线,但应在杆架处绘出线路方向。

各种线路应做到线类分明,走向连贯。

(七)、江、河、湖、海、水库、池塘、沟渠、泉、井等及其它水利设施,均应准确测绘表示,有名称的加注名称。

(八)、地貌和土质的测绘,图上应正确表示其形态、类别和分布特征。

(九)、要求对各种名称、说明注记和数字注记准确注出。

(十)、地形图上高程注记点应分布均匀,丘陵地区高程注记点间距为图上2-3cm。

(十一)、顶、鞍部、山脚、沟底、凹地、水涯线上以及其他地面倾斜变换处,均应测高程注记点。

十三、检查验收以及安全措施对所绘地形图进行清绘检查验收。

各位同学要注意自身安全。

注意仪器使用时候要科学合理的使用仪器,作业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使用仪器!保护好仪器及自身安全!十四、上交资料一:1:500电子地形图一幅,原始记录手簿一份。

指导老师:高咏梅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