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二学期化学单元试试卷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一化学第二学期 第二次质量检测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第二学期 第二次质量检测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第二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1L溶液中含有Fe(NO3)3和H2SO4两种溶质,其浓度分别为0.2mol·L-1和1.5 mol·L-1,现向该溶液中加入39.2 g铁粉使其充分反应。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溶液中Fe3+物质的量为0.8 molB.反应后产生13.44 L H2(标准状况)C.由于氧化性Fe3+>H+,故反应中先没有气体产生后产生气体D.反应后溶液中Fe2+和Fe3+物质的量之和为0.9 mol【答案】D【分析】硝酸铁和硫酸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2摩尔和1.5摩尔,铁的物质的量为39.2/56=0.7mol,氧化性比较,硝酸氧化性最强,先反应,然后铁离子反应,最后氢离子反应。

Fe+4H++NO3-=Fe3++NO+2H2O1 4 1 10.6 2.4 0.6 0.6Fe+2Fe3+=3Fe2+1 2 30.1 0.2 0.3铁完全反应,没有剩余,溶液中存在0.6mol铁离子,0.3摩尔亚铁离子。

【详解】A.反应后溶液中铁离子为0.6mol,错误,不选A;B.没有产生氢气,错误,不选B;C.先硝酸反应,错误,不选C;D.铁离子与亚铁离子物质的量和为0.9mol,正确,选D。

答案选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B.碳酸钠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明矾常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杀菌D.高压钠灯常用于道路和广场照明【答案】D【详解】A.二氧化硅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晶体硅可用于制造晶体管及太阳能电池,A错误;B.碳酸氢钠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而碳酸钠溶液碱性强,对人会产生一定的腐蚀作用,因此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错误;C.明矾具有净水作用但无强氧化性,因此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但不能对水进行消毒杀菌,C错误;D.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穿透力强,因此常用于道路和广场照明,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

3.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及对应结论正确的是( )离子 检验方法及对应结论A 2Mg +取样,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证明有2Mg + B 3Fe +取样,滴加硫氰化钾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证明有3Fe + C 24SO -取样,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证明有24SO -DK +取样,用铂丝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黄色火焰,证明有K +A .AB .BC .CD .D【答案】B 【详解】A .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均为白色沉淀,取样,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不能证明有镁离子,可能有铝离子,故A 错误;B .铁离子与硫氰根离子反应生成红色的硫氰化铁,取样,滴加硫氰化钾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证明有铁离子,故B 正确;C .氯化银、碳酸钡、亚硫酸钡和硫酸钡均为白色沉淀,取样,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不能证明有硫酸根离子,可能有银离子或碳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根离子,故C 错误;D .取样,用铂丝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证明有钾离子,故D 错误; 故选B 。

高一第二学期 第二次 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高一第二学期 第二次 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高一第二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详解】A.常温下浓硫酸有强氧化性,铝遇浓硫酸钝化,无法比较Al与Zn的活泼性,故A错误;B.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要比较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即根据HClO4酸性比H2CO3强,可判断出氯的非金属性大于碳,故B错误;C.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Cl2,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为氯化银或SO-,故C错误;硫酸钡,原溶液中可能含有银离子、亚硫酸根离子,不一定含有24NH+,故D正确;D.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4答案为D。

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CO-+2H+=CO2↑+H2OA.在稀盐酸中投入大理石粉末:23B.1mol氯气通入含1molFeBr2的溶液中:2Fe2++2Br-+2Cl2=2Fe3++Br2+4Cl-C.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2Na+Cu2+=2Na++CuHSO-D.过量SO2通入NaClO溶液中:SO2+ClO-+H2O=HClO+3【答案】B【详解】CO-的形式,A不正确;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CaCO3,难溶于水,不能改写成23B.0.5molCl2先与1molFe2+反应,另外0.5molCl2再与1molBr-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2++2Br-+2Cl2=2Fe3++Br2+4Cl-,B正确;C.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钠先与水反应,产物再与硫酸铜反应,而钠不能与Cu2+发生置换反应,C不正确;HSO-还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者不能D.过量SO2通入NaClO溶液中,产物中HClO与3共存,D不正确;故选B。

3.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及对应结论正确的是( )A.A B.B C.C D.D【答案】B【详解】A.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均为白色沉淀,取样,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不能证明有镁离子,可能有铝离子,故A错误;B.铁离子与硫氰根离子反应生成红色的硫氰化铁,取样,滴加硫氰化钾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证明有铁离子,故B正确;C.氯化银、碳酸钡、亚硫酸钡和硫酸钡均为白色沉淀,取样,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不能证明有硫酸根离子,可能有银离子或碳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根离子,故C错误;D.取样,用铂丝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证明有钾离子,故D错误;故选B。

高一化学必修1-一二章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1-一二章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高一化学第一章及第二章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1.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2.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化氢尾气,以防止环境污染。

下列既能吸收尾气,又能防止溶液倒吸的装置是()3.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适合于吸收易溶性气体,而且能防止倒吸的是()4.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下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5.现有一瓶物质甲和乙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表。

A.萃取法B.升华法C.蒸馏法D.分液法6.在标准状况下,将某X气体VL溶于水中,得到12mol·L-1的溶液500mL,则气体的体积V是()A.134.4L B.67.2LC.44.8L D.537.6L7.体积为V mL,密度为d g·cm-3的溶液,含有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溶质mg,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质量分数为w,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A.c=(w×1000×d)/MB.m=V×d×(w/100)C.w=(c×M)/(1000×d)%D.c=(1000×m)/(V×M)8.配制250mL0.10mol·L-1的NaOH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大的是()A.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B.在容量瓶中进行定容时仰视刻度线C.在容量瓶中进行定容时俯视刻度线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转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再补充几滴水至刻度9.在一定温度下,已知有关某饱和溶液的一些数据:①溶液的质量,②溶剂的质量,③溶液的体积,④溶质的摩尔质量,⑤溶质的溶解度,⑥溶液的密度,利用下列各组数据计算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能..算出的一组是()A.④⑤⑥B.①②③④C.①④⑥D.①③④⑤10.用下列方法来制备溶胶:①0.5mol·L-1BaCl2溶液和等体积2mol·L-1硫酸相混合并振荡;②把1mL饱和三氯化铁溶液滴加入20mL沸水中,边加边振荡;③把1 mL水玻璃加入10mL1mol·L-1盐酸中,用力振荡。

人教版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将43.8g Al、Cu组成的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产生6.72L气体(标准状况)。

另取等质量的该合金溶于过量的稀硝酸中,生成13.44LNO(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为A.39.2g B.44.8g C.58.8g D.66.4g【答案】C【详解】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金属铝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气体氢气6.72L,物质的量为0.3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以知道n(Al)=0.3×23=0.2mol,故金属铝的质量为0.2×27=5.4g ,金属铝提供电子的量是0.6 mol,将合金溶于过量稀硝酸中,分别生成Al3+ 、Cu2+离子,根据电子守恒,金属共提供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3.44×322.4=1.8 mol 故Cu共提供的电子物质的量为1.8-0.6=1.2 mo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铝离子全部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不会出现沉淀,所得沉淀为氢氧化铜,由电荷守恒可以知道,反应中金属铜提供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生成碱的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即n(OH-)=1.2 mol,所以反应后沉淀的质量等于43.8-5.4+1.2×17=58.8 g ;C正确;故答案选C。

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在稀盐酸中投入大理石粉末:23CO-+2H+=CO2↑+H2OB.1mol氯气通入含1molFeBr2的溶液中:2Fe2++2Br-+2Cl2=2Fe3++Br2+4Cl-C.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2Na+Cu2+=2Na++CuD.过量SO2通入NaClO溶液中:SO2+ClO-+H2O=HClO+3HSO-【答案】B【详解】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CaCO3,难溶于水,不能改写成23CO-的形式,A不正确;B.0.5molCl2先与1molFe2+反应,另外0.5molCl2再与1molBr-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2++2Br-+2Cl2=2Fe3++Br2+4Cl-,B正确;C.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钠先与水反应,产物再与硫酸铜反应,而钠不能与Cu2+发生置换反应,C不正确;D.过量SO2通入NaClO溶液中,产物中HClO与3HSO-还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者不能共存,D不正确;故选B。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19)高一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327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19)高一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327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19)高一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32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物质在所述变化中,既发生离子键破坏,又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A. 干冰升华B. 烧碱融化C. HCl气体溶于水D. NH4Cl受热分解2、胶体分散系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A.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B. 是否有丁达尔现象C. 是否稳定D. 是否透明3、科学家指出:多种海产品如虾、蟹、牡蛎等,体内含有[rm{+5}<]价的砷[rm{(As)}<]元素,它对人体是无毒的,吃饭时不要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否则容易中毒,并给出了一个公式:“大量海鲜[rm{+}<]大量维生素[rm{C═}<]砒霜[rm{(As_{2}O_{3})}<]”[rm{.}<]下面有关解释正确的应该是[rm{(}<][rm{)}<]A. 维生素[rm{C}<]具有还原性B. 维生素[rm{C}<]具有氧化性C. 该反应中[rm{+5}<]价砷被氧化D. 砒霜中毒后可服用维生素[rm{C}<]解毒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稀的[rm{Na_{2}CO_{3}}<]和[rm{NaHCO_{3}}<]溶液中加入[rm{CaCl_{2}}<]溶液均有白色沉淀产生B. 向[rm{AlCl_{3}}<]溶液中逐滴滴入[rm{NaOH}<]溶液与向[rm{NaOH}<]溶液中逐滴滴入[rm{AlCl_{3}}<]溶液,现象相同C. [rm{2}<] [rm{g}<] [rm{H_{2}}<]充分燃烧后产物被[rm{Na_{2}O_{2}}<]完全吸收,[rm{Na_{2}O_{2}}<]固体增重[rm{2g}<]D. 向 [rm{NaAlO_{2}}<]溶液中通入过量 [rm{CO_{2,}}<]制备不出[rm{Al(OH)_{3}}<]沉淀5、下列试剂能用来鉴别[rm{SO_{2}}<]和[rm{CO_{2}}<]的是[rm{(}<][rm{)}<]A. [rm{NaOH}<]溶液B.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 饱和碳酸氢钠D. 澄清石灰水6、把[rm{500mL BaCl_{2}}<]和[rm{KCl}<]的混合溶液分成[rm{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rm{a 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rm{b 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

人教版高一第二学期 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第二学期 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第二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将Mg、Cu组成的26.4g混合物投入到适量的稀硝酸中,固体完全溶解,将产生的气体和6.72L(标准状况下)氧气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全部被水吸收.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4mol/L﹣1的NaOH溶液,使金属离子完全沉淀.则形成沉淀的质量是A.63.8 g B.53.6 g C.46.8 g D.43.2 g【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Mg、Cu与稀硝酸发生反应变为Mg2+、Cu2+,硝酸得到电子被还原变为NO,在反应过程中金属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与硝酸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NO与氧气反应又转化为硝酸,则转移的电子就是氧气得到的电子,氧气是6.72L÷22.4L/mol=0.3mol,则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是n(e-)=0.3mol×4=1.2mol。

当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时,金属形成Mg(OH)2、Cu(OH)2沉淀,结合的OH-的物质的量与金属单质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

因此形成沉淀的质量就是金属质量与氢氧根离子的质量和,m(OH-)=nM=1.2mol×17g/mol=20.4g,所以沉淀的质量是26.4g+20.4g=46.8g,答案选C。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守恒方法在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中的应用的知识。

【名师点晴】许多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守恒规律可以达到快速解题的目的,常见的守恒关系有:①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某种原子总数不变的原子守恒;②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荷守恒;③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守恒、原电池或电解池中两极通过的电子总数相等;④从守恒思想出发还可延伸出多步反应中的关系式,运用关系式法等计算技巧巧妙解题。

2.工业上获得下列物质不是以海水或海洋资源为主要原料的是( )①Fe ②Mg ③Na ④NaOH ⑤I2 ⑥Cu ⑦SiA.①⑥⑦B.①②⑦C.⑤⑥⑦D.①④⑥【答案】A【详解】①Fe是用CO还原铁矿石制得;②Mg是先从海水中分离出MgCl2,然后熔融电解获得;③Na是先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然后熔融电解获得;④NaOH是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得;⑤I2是从海藻类植物中提取的;⑥Cu是采用高温氧化铜矿石的方法获得;⑦Si是在高温条件下,用焦炭还原二氧化硅获得;综合以上分析,①⑥⑦不是以海水或海洋资源为主要原料获得,故选A。

高一第二学期 第二次 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及答案

高一第二学期 第二次 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及答案

高一第二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详解】A.常温下浓硫酸有强氧化性,铝遇浓硫酸钝化,无法比较Al与Zn的活泼性,故A错误;B.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要比较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即根据HClO4酸性比H2CO3强,可判断出氯的非金属性大于碳,故B错误;C.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Cl2,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为氯化银或SO-,故C错误;硫酸钡,原溶液中可能含有银离子、亚硫酸根离子,不一定含有24NH+,故D正确;D.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4答案为D。

2.下列选项中,描述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A.A B.B C.C D.D【答案】C 【详解】A .常温下可以用铁罐运输浓硫酸,是由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会将金属Fe 表面氧化,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金属的进一步氧化,即发生钝化现象,不是二者不反应,结论不合理,A 错误;B .SO 2溶于水后与水反应产生H 2SO 3,H 2SO 3电离产生H +使溶液显酸性,因此将SO 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色,描述不符合事实,B 错误;C .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产生的HCl 与氨气反应产生NH 4Cl 白色固体小颗粒,因此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检验氨气,会发现两者反应会产生大量白烟,C 正确;D .加热铝箔时Al 与空气中的O 2反应产生Al 2O 3,Al 2O 3熔点高达2050℃,但Al 的熔点只有660℃,故加热仔细打磨的铝箔,铝箔会熔化但不滴落,证明Al 易与O 2反应,产物的熔点高,铝单质的熔点较低,描述有问题,D 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

3.下列反应在指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A .HClO −−−→光照HCl B .Fe 2H O −−−→高温Fe 2O 3 C .S 2O−−−→点燃SO 3 D .S FeΔ−−→Fe 2S 3 【答案】A 【详解】A .HClO 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分解,生成HCl 和O 2,A 正确;B .Fe 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Fe 3O 4和H 2,B 不正确;C .S 在O 2中点燃,只能生成SO 2,不能生成SO 3,C 不正确;D .S 与Fe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只能生成FeS ,D 不正确; 故选A 。

人教版高一第二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第二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第二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将43.8g Al 、Cu 组成的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 溶液中,产生6.72L 气体(标准状况)。

另取等质量的该合金溶于过量的稀硝酸中,生成13.44LNO(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为 A .39.2g B .44.8gC .58.8gD .66.4g【答案】C 【详解】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 溶液中,金属铝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气体氢气6.72L ,物质的量为0.3mol ,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以知道n(Al)=0.3×23=0.2mol ,故金属铝的质量为0.2×27=5.4 g ,金属铝提供电子的量是0.6 mol ,将合金溶于过量稀硝酸中,分别生成Al 3+ 、 Cu 2+离子,根据电子守恒,金属共提供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3.44×322.4=1.8 mol 故Cu 共提供的电子物质的量为1.8-0.6=1.2 mol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 溶液,铝离子全部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不会出现沉淀,所得沉淀为氢氧化铜,由电荷守恒可以知道,反应中金属铜提供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生成碱的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即n(OH -)=1.2 mol ,所以反应后沉淀的质量等于43.8-5.4+1.2×17=58.8 g ;C 正确; 故答案选C 。

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Ba(OH)2溶液时,反应为:Al 3++ 2SO 2-4+ 2Ba 2++ 4OH -= 2BaSO 4↓+ AlO -2+ 2H 2OB .硫化亚铁与浓硫酸混合:2H ++FeS=H 2S↑+Fe 2+C .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SO 2:Ca 2++2ClO -+SO 2+H 2O=CaSO 3↓+2HClOD .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3Fe 2++4H ++NO -3=3Fe 3++NO↑+3H 2O 【答案】A 【详解】A .Ba(OH)2足量,故明矾KAl(SO 4)2·12H 2O 完全反应,其中Al 3+与OH -反应生成-2AlO ,即①3+--22Al +4OH = AlO +2H O ,2-4SO 与Ba 2+反应,②2-2+44SO +Ba = BaSO ↓,由于Al 3+、2-4SO 都来源于明矾,故应满足原比例1:2,则总反应为①+②×2,即3+2-2+--4422Al +2SO +2Ba +4OH = 2BaSO +AlO +2H O ↓,A 正确; B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FeS 中亚铁氧化为Fe 3+,-2价硫氧化为S 单质,自身被还原为SO 2,B 错误;C .次氯酸根有强氧化性,能将SO 2氧化为2-4SO ,自身被还原为Cl -,C 错误; D .磁性氧化铁为Fe 3O 4,书写离子方程式时,Fe 3O 4不能拆,D 错误;故答案选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霍邱二中高一化学单元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a:23 Mg:24 Al:27 Fe:56 K:39 C:12 O:16 S:32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1、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A .Li 、
B 、Be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 .P 、S 、Cl 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C .N 、O 、F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 .Na 、K 、Rb 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2、NMR C 13
6-(核磁共振)可以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C 136表示的碳原
子( )
A .核外有13个电子,其中6个能参与成键
B .核内有6个质子,核外有7个电子
C .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质子
D .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中子
3、甲、乙是周期表中相邻两个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 ,则以下有可能是乙的原子序数是( )
A .17-x
B .8-x
C .6-x 18+x
4、已知a 为ⅡA 族元素,b 为ⅢA 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 和n ,且a 、b 为同一周期元素,下列关系式错误的是( )
A .1+=m n
B .11+=m n
C .25+=m n
D .10+=m n
5、第四周期某主族元素的原子,它的最外电子层上有两个电子,下列关于此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比钾的原子半径大
B .氯化物难溶于水
C .原子半径比镁的原子半径大
D .碳酸盐难溶于水
6、元素周期表中ⅠA 元素R ,有R '和R ''两种同位素,R '和R ''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a 和b ,R 元素中R '和R ''原子的百分比分别为x 和y ,则R 元素的碳酸盐的式质量是( )
A .60)(2++by ax
B .60++by ax
C .602
++by ax D .60++bx ay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 .含非极性键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 .原子最外层2个电子的元素一定在ⅡA 族
8、原子序数大于4的主族元素X 、Y 的离子+m X 、-n Y 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关于X 、Y 两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X 的原子序数小于Y 的原子序数
B . X 、Y 的核电荷数之差是(m -n )
C .Y 元素的族序数与X 元素的族序数之差是8-(m +n )
D .X 和Y 处于同一周期
9、A 和M 为两种元素,已知A 位于短周期,且-2A 与+M 的电子数之差为8个。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和M 原子的电子总数之和可能为11
B .A 和M 的原子序数之差为8
C .A 和M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个
D .A 和M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这差为7个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周期数
B .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 族到ⅡB 族10列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 .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
D .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11、下列分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12、某元素形成气态氢化物为R H n ,其最高价化物水化物的分子中有m 个氧原子,则其最高氧化物水化物的化学式( )
A .m n m RO H 82+-
B .m m n RO H 82+-
C .m RO H 2
D .m m RO H 2
13、某元素X 所形成的分子2X 共有3种,其相对分子质量依次为158、160、162,其三种分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7:10:7。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X 有三种同位素
B .其中一种同位素的原子质量数为80
C .质量数为79的同位素,其原子质量分数为50%
D .2X 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59
14、X 元素的阳离子与Y 元素的阴离子具有与氩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X 的原子序数比Y 要小
B .X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Y 大
C .X 的原子半径比Y 的大
D .X 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 小
15、元素周期表是一座开放的“元素大厦”,元素大厦尚未客满。

请你在元素大厦中为119号元素安排好它的房间( )
A .第八周期第IA 族
B .第七周期第 ⅦA 族
C .第七周期第0族
D .第六周期第ⅡA 族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除注明以外,每空均1分,共36分)
16、(4分)有下列四种微粒:①O 18
8、②Na 2311、③Mg 2412、④N 147。

试用①、②、③、④回答:
(1)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

(2)微粒中质子数小于中子数的是 。

(3)在化合物中呈现的化合价的数值最高的是 。

(4)能形成22Y X 型化合物的是 ,能形成23Y X 型化合物的是 。

17、(4分)在周期表主族元素中,甲元素与乙、丙、丁三元素上下或左右紧密相邻。

甲、乙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丙元素的原子序数,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个。

据此可以判断:
①甲为 元素,丙为 元素;
②元素乙和丁所形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或 。

18、(13分)根据提供条件推断元素,并按要求填空:
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其价电子数为7,最高价氧化物化学式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化学式 ,其单质与NaO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分)。

②短周期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

最高价氧化物与强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分),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强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分)。

③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电子层数三倍的非金属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有两种,其化学式分别为 、 ,其单质也有两种,化学式分别为 、 。

④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四种元素,它们氢化物的质子数与电子数都与Ar 相同,这些氢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 、 、 、 。

19、(5分)比较下列性质
①Br 与S 非金属性 ②Be 与Mg 金属性 ③Mg(OH)2与Al(OH)3 碱性
④H 2S 与HI 还原性
⑤H 3PO 4与H 2SO 4 酸性
20、(5分)书写电子式或用电子式回答下列问题
①NaOH ②H 2O ③N 2
④以氯化氢为例表示共价键形成 (2分) ⑤以氯化钠为例表示离子键形成 (2分)
三、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21、某元素的同位素X A Z ,其氯化物2XCl 111g 配成溶液后,需用1L 1mol -⋅的
3AgNO 溶液20mL ,才能把氯离子完全沉淀下来。

已知同位素中有20个中子。

(1) 计算X 的质量数是多少。

(2) 指出X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族)。

(3)把X 的单质放入水中,有何反应现象?滴入的酚酞呈现什么颜色?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