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形象

合集下载

教师的职业形象

教师的职业形象

教师的职业形象教师形象文字介绍教师的职业形象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师的道德形象――――最基本的形象“为人师表”;“身正为范,学高为师”。

强调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乐于奉献,坚持公正是时代对教师职业的基本伦理道德要求。

奉献是教师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具体体现。

没有奉献精神就会失去教师职业的高尚性和纯洁性。

公正就是“公平”、“正义”、“合理”。

没有公正的教育将使学生的心灵失去平衡,教育过程则失去“善”的价值。

二、教师的文化形象―――教师形象的核心“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是教师的典型文化特征。

传统形象受到了时代的发展的严峻挑战。

文化资源的丰富,知识的迅猛发展和老化,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大众传媒的发展,学生也成为文化资源的拥有者,要求教师给学生的文化展示与交流提供时空和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要求,以及学生个性差异,要求教师改变教书匠的刻板形象,自觉、主动投身到改革大潮中。

三、教师的人格形象――教师形象的整体体现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

具体包括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的性格、气质、兴趣等。

教师的人格形象是学生亲近或疏远教师的首要因素。

理想教师的人格包括善于理解学生、富有耐心、性格开朗、情绪乐观、意志力强、有幽默感等。

总之,教师的职业形象应是道德形象、文化形象、人格形象三者统一的整体,教师的形象建设是一个不断设计与改造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地位、功能、条件进行科学认识,需要教师职业内部不断建立起自己的规范。

新时期教师形象——“师德”感言新世纪、新阶段,学校教师所处的环境、担负的任务、工作环境以及自身状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面临新情况、新问题,作为我们教师更应该迎接新挑战,必须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脚踏实地,锐意进取,扎扎实实地干好教育教学工作。

作为教师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体现教师的新形象。

一、与时俱进__学习学习是我党长盛不衰,永葆青春的重要法宝。

正所谓活到“活到老学到老”“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具有与时俱进的砝码,跟上时代的步伐。

如何在校园中塑造良好教师形象

如何在校园中塑造良好教师形象

如何在校园中塑造良好教师形象教师是社会中的重要角色,他们在学校中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要塑造出良好的教师形象。

良好的教师形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健康的成长,同时也能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

本文将围绕如何在校园中塑造良好教师形象展开探讨。

一、教师的仪表与形象教师的仪表与形象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他们的印象和态度。

在校园中,教师应该注重自己的仪表与形象,以身作则,成为学生榜样。

首先,教师应该穿着整洁,衣着得体。

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不要穿着过于随意或过于庄重。

其次,教师的形象也包括仪态与言谈举止。

教师应该保持微笑、自信和礼貌,待人和蔼可亲,用优雅的语言与学生沟通。

二、教学能力与专业知识作为优秀的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仪表与形象,还需要具备优秀的教学能力和丰富的专业知识。

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跟上时代的发展趋势和最新的教育理念。

他们应该熟悉并掌握所教科目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善于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关爱与耐心良好的教师形象还需要表现在对学生的关爱与耐心上。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差异,不歧视或偏袒任何一个学生。

他们应该耐心倾听学生的问题和疑虑,给予适当的解答和引导。

同时,在学生失败或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坚持下去,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心态。

四、与家长的良好沟通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良好沟通关系也是塑造良好教师形象的重要因素。

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同时,教师还应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的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校的管理与教学情况,并分享学生的成长经历与心得。

通过与家长的密切合作,教师能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五、积极参与学校活动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为学校树立良好的形象。

他们可以参与学校的文化艺术活动、社团组织或学生社交活动。

教师的职业形象

教师的职业形象

教师的职业形象作者以为教师的职业形象包括道德形象、文化形象和人格形象三个方面。

一、教师的道德形象——敬业爱生“敬业”是教师必备的职业素质。

既然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享受国家人民的俸禄,就要在其位,尽其责,不然你就不配当教师。

敬业的标准:“安心、专心、责任心”:“安心”是基本要求,“人在曹营心在汉”肯定不行。

“专心”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心猿意马”“敷衍了事”教不好学生。

“责任心”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也就是孔子说的“与人谋要忠”,要尽责尽力。

比如我们常说的教学“六认真”,(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考查、课后辅导、组织活动),这是教师应该做好的本份工作,没有什么好讨价还价的。

“爱生”是更高的要求。

教师不但要认真地教导学生,而且要饱含爱意,充满激情。

这里的“爱”有量和质二方面的要求。

一是博大的爱,这是“量”的要求。

“爱生”即爱所有的学生。

我们有的老师只爱成绩好的、漂亮的、相关系的学生,对于那些成绩差、长得丑、又不打招呼的学生,能尽到责任就算不错了,难得从骨子里生出爱意。

二是深情的、持久的爱,这是“质”的要求。

对学生要爱得深沉、爱得持久,哪怕惩戒学生,也是出于爱心,正如医生给重病患者用猛药一样。

二、教师的文化形象——学富五车知识的迅猛发展和老化,要求教师持续充实、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大众传媒的发展、文化资源的丰富,使学生心目中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教师形象受到了挑战和冲击,要求教师改变教书匠的刻板形象,新时代的教师要一专多能,博学多才,才能堪当“传道、授业、解惑”之大任。

做人的工作靠两种力量,一是真理的力量,二是人格的力量。

教师的人格形象是学生亲近或疏远教师的首要因素。

学生往往因为喜欢某位教师而喜欢某门学科。

理想教师的人格包括善于理解学生、富有耐心、性格开朗、情绪乐观、意志力强、多才多艺、幽默睿智等。

总来说之,教师的职业形象应该是道德形象、文化形象、人格形象三者统一的整体。

希望全体教师既有德识兼备的内涵美,又有得体合范的风貌美。

教师形象 概念

教师形象 概念

教师形象概念教师形象是指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所持有的总体印象,包括教师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职业素质等方面。

教师形象是一个复杂而又多元化的概念,其与教师职业形象、教师职业形象等相关概念密切相关。

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师形象进行阐述。

一、教师职业形象教师职业形象是教师形象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教师职业形象体现了教师专业精神、教师能力、教师风范等方面。

一个良好的教师职业形象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专业能力:教师应当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能够在课堂上举一反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职业操守:教师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坚守职业人的底线,严格遵守教育法规,不得对学生进行体罚和精神折磨等行为。

3. 师德修养: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

二、教师形象的塑造方法教师形象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注重方法,注意细节。

具体的方法包括:1.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教师:教师应该尽力改变学生对教师的片面印象,引导学生从教师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态度上对教师进行全面评价。

2. 自我修养: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素质和形象修养。

3. 培养学生正向的心理素质:教师应该秉持平等、尊重的原则,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善于自我控制,培养正向的心理素质。

三、提高教师形象的重要性教师形象在学校及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方面,良好的教师形象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培养良好的教师形象也是树立良好的学校品牌形象和提高教育水平的重要手段。

总之,教师形象作为一个基础性的概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希望广大教师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水平和职业素质,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在社会和学生中获得更高的尊重和认可。

教师形象师德师风对教师形象的打造与塑造

教师形象师德师风对教师形象的打造与塑造

教师形象师德师风对教师形象的打造与塑造教师是社会的引路人,承担着培养学生成才的重要责任。

而一个教师的形象、师德和师风直接关系到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因此,教师应该注重自身形象的打造和塑造,努力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

本文将从教师形象、师德和师风三个方面探讨教师形象对教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打造和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一、教师形象的重要性教师形象是教师工作的开端,也是教师工作的基础。

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教师形象是学生感知教师的第一印象。

一个老师的仪表举止、容貌令学生第一眼就能产生亲近感或疏远感,从而影响学生对老师的态度和信任程度。

其次,教师形象直接关系到课堂氛围和学习效果。

一个端庄大方、从容自信的教师形象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专注,同时也会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

最后,教师形象是教师在社会中的代表。

一个端庄、正直、有责任感的教师形象会塑造学校的良好形象,树立学校的好声誉。

二、师德对教师形象的打造与塑造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总称,是教师塑造良好形象的基石。

一个教师要想打造和塑造良好的形象,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

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

教师应该做到言行一致,言传身教。

只有把自己的行为规范好,才能影响学生的行为规范。

其次,教师要有爱心和耐心。

教师应该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声音,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怀和帮助。

同时,教师还需要有耐心,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自我价值。

最后,教师要重视职业道德建设。

教师应该遵守教育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底线,严禁任何形式的违法违纪行为。

三、师风对教师形象的打造与塑造师风是指教师在工作中展现出来的风貌和风度,是形成良好教师形象的重要因素。

一个有良好师风的教师能够影响学生,提高教育质量。

首先,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遵循教育规范。

教师应该保持教育敬业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其次,教师应该有亲和力和感染力。

教师工作中的教师形象与职业素养

教师工作中的教师形象与职业素养

教师工作中的教师形象与职业素养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他们的形象和职业素养不仅仅是个人的形象问题,更关乎整个教育事业和学生的成长。

在教师的工作中,教师的形象和职业素养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态度。

教师应当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并注重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一、教师形象的重要性教师形象是指教师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所展现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

教师形象的塑造对于教师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推进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教师的形象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往往会将教师看作是自己的榜样和楷模。

教师如果能够树立良好的形象,他们的学生也会受到良好的影响,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其次,教师的形象也是学校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机构往往以教师为代表,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学校的声誉和形象。

教师如果能够树立正面的形象,有助于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

最后,教师形象也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评价标准。

教师作为教育行业的从业者,他们的形象直接反映了教育行业的整体形象和水平。

教师如果能够塑造出良好的形象,将有助于提高整个教育行业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二、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教师职业素养是指教师在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专业知识、教育理念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素质。

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

首先,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

教师应当关注教育前沿和学科发展动态,积极进行专业学习和研究。

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师才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提升教学质量。

其次,教师需要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素质的培养。

教师应当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注重自身修养和素质的提升。

教师应当做到言行一致,积极向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同时,教师还应当注重和学生的良好沟通和互动。

教师应当懂得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发展。

通过良好的教师学生关系,教师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最后,教师还需要关注自身形象的塑造。

教师应当注重自己的仪表形象,穿着得体、言谈举止得体。

高校教师职业形象

高校教师职业形象

高校教师职业形象
高校教师的职业形象包括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方面:
1. 道德形象:这是高校教师职业形象的基础。

高校教师应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德治教,以德服人,以德育人。

他们应该以自己的行为表现出敬业精神,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

2. 文化形象:高校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他们的文化形象至关重要。

这种形象既表现在他们自己的文化修养上,也体现在他们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上。

高校教师应时刻保持对新知识的好奇心,持续学习,成为学生可以信赖的学术导师。

3. 教学形象: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方法也是他们职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应该具备清晰、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展现出优秀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4. 人格形象:高校教师的人格形象同样重要。

他们应该表现出良好的性格特征,如耐心、公正、友善、理解等,以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

总的来说,高校教师的职业形象应该是道德、文化、教学和人格四个方面的统一体。

他们应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建立起专业、受人尊敬的职业形象,成为学生生活中的榜样和学习上的引导者。

教师的职业形象

教师的职业形象

教师的职业形象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其职业形象既代表着个体教师的素质和职业素养,也体现出整个教师队伍的文化水平和社会形象。

一个良好的教师职业形象不仅能够提升教师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声誉,也能够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那么,究竟什么是良好的教师职业形象,又如何培养和塑造教师的职业形象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教师的职业形象首先表现在其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上。

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知识,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师德师风教师的职业形象还表现在其师德师风上。

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严守职业道德准则,恪守教育教学的伦理规范。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关心和理解学生的成长需求,传递正能量,以身作则,展示良好的行为模范。

三、教师形象的外在表现除了内在素质,教师的职业形象还体现在其外在表现上。

教师应保持整洁干净的仪容仪表,注重着装的得体与合适。

一个整洁端庄的外表能够展现教师的自律和专业形象,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和榜样。

四、言行举止和与学生的关系教师的言行举止应符合教师职业形象的要求。

教师应该言辞文雅,表达清晰,态度和蔼可亲。

与学生的互动中,教师要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态,积极引导学生正面情绪,树立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态度。

同时,教师应以平等、尊重和关心的态度对待学生,起到教育引导的作用。

五、与家长和社会的互动教师的职业形象还需要与家长和社会的互动相结合。

教师应积极与家长沟通,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主动关注学生家庭的教育环境和问题,并提供适时的帮助和建议。

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担任社会职务,树立教师在社会中的良好形象。

总结起来,教师的职业形象是一个多方面、综合性的概念。

良好的教师职业形象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秉持高尚的师德师风,外在形象整洁得体,言行举止得体大方,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互动和关系,与家长和社会建立良好的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表的自然美
一般的人都具有比较匀称的四肢, 端正的五官和健康的皮肤。对于自然美 要爱护和珍惜,否则它很快就会消逝。 我们可以经常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做做 健美操。由于长期受到粉尘侵蚀,教师 尤其要注意用科学的方法护理皮肤,讲 究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生命 之树常青。
仪表的修饰美
修饰美是指穿戴打扮适度得体。适 度修饰可以丰富形象美的内容和弥补仪 容方面的某些缺陷。一身整齐、合体、 漂亮的服装,一种大方、美丽的发型, 以及其他一些必要的修饰,不仅能使自 己产生愉悦感,成为同事、学生的审美 对象,同时还为美化校园、优化育人环 境作了一份贡献。
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符合 礼的要求,维护礼的精神,指导、 协调人际关系的行为方式和活动 形式的总和。它的表现形式有礼 节、礼貌、仪表、仪式、器物、 服饰 等。
约定俗成
礼仪 的
形成
规定规范
指人们在相互交往 过程中应具有的相
礼仪的组合
互表示敬意、友好、 得体的气度和风范
指人们在社会交往 过程中表示出的尊
B. 脚跟并拢,脚尖分开不超过45度,两 膝并拢。
C. 立腰、收腹,使腹部肌肉有紧绷的感觉; 收紧臀肌,使背部肌肉也同时紧压脊椎骨,
感觉整个身体在向上延伸。
D. 挺胸,双肩放松、打开,双臂自然下垂 于身体两侧。
E. 使脖子也有向上延伸的感觉,双眼平视 前方,脸部肌肉自然放松。
学习教师礼仪的意义
通过教师身体力行,既可为教师塑 造良好的社会形象,又可为学校赢得崇 高的社会声誉。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教 师的言传身教,可以影响一代又一代学 生、一批又一批家长,甚至辐射全社会, 使学校成为传播精神文明的窗口,教师 成为精神文明的播种者。
仪表
仪表,即外表。包括人的仪容、 姿态、服饰等具体因素。像风度一 样,一个人的仪表也是一个多元的 整体。
礼仪的原则
既要严于律己,更 要宽以待人。要多 容忍他人,多体谅 他人,多理解他人, 千万不要求全责备, 斤斤计较,过分苛 求。
从俗 适度
律己
礼仪 原则
敬人 宽容
真诚 平等
礼仪的原则
从俗 适度
律己
礼仪 原则
敬人 宽容
对任何交往对象都必须一视 同仁,给予同等程度的礼遇。 不允许因为交往对象彼此之 间在年龄、性别、种族、文 化、身份、财富以及关系的 亲疏远近等方面有所不同而 厚此薄彼,给予不同待遇。 但可以根据不同的交往对象, 采取不同的具体方法。
5、 社会成员的仪表,反映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道德水准、 文明程度、生活水平和开放程度等等。
首因效应
首因,是指首次认知客体而在脑中留下的“第一印 象”。
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 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 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 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一个人初次会面,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 一印象。这一最先的印象对他人的社会知觉产生较强的影响, 并且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
在人际交往中,礼仪不仅可以有效地展现一 个人的教养、风度和魅力,还体现出一个人 对社会的认知水准、个人学识、修养和价值。
人们越发意识到礼仪在生活和工作上的重要 作用;礼仪已经成为提高个人素质和单位形 象的必要条件;意识到礼仪是人立身处世的 根本、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是现代竞争的附 加值。
“不学礼,无以立”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内强个人素质、外塑单位形象”,正是对 礼仪作用的恰到好处的评价。
注重仪表的意义
1、 注重仪表,不仅是个人所好的问题,而且体现出个人 的自尊自爱,表现出个人的精神状态、文明程度、文化修 养等良好的内、外在素质。
2、 注重仪表,体现了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尊重。
3、 注重仪表,体现了对工作的热爱和对师生的礼貌。
4、教师的仪表,直接反映出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直接关 系到社会公众对其所在学校的评价和取舍。
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人们会凭借第一印象判断你的:
1、经济状况 2、教育程度
3、可信赖度 4、社会地位
5、社会经验 6、工作态度
7、交往意向 8、条理性
9、道德
10、性格
晕轮效应
我们对一个人良好的或不好 的第一印象会影响到我们对这个 人目前和将来预期的推论。
从美学的角度讲,美总是有形的, 美的生命在于它外形的显现,抽象的内 在本质美只有借助外在美的形象才能得 以表现。心灵美与仪表美绝不是对立的, 它们不可分割,只有二者互为表里,相 得益彰,才是完善的美。我们常说要创 设良好的育人环境,教师美好的仪表, 也应是其中不可或缺一个组成部分 。
打造魅力仪表:雅而不俗
仪表即一个人的外表,包括仪容、 表情、穿着等,是给他人外在的、感 官上的第一印象。仪表能够反映一个 人的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仪表高雅、 不落俗套是一个人良好形象的重要组 成部分。
完美形象的构成
第一印象 在与人会见的最初30秒内,我们就能
建立关于他/她的最初印象 55%来自外貌(服装、妆容、发型) 38%来自举止(礼仪、姿态、眼神、
1、得体的衣着和优雅的仪表 得体的衣着 — 整洁 大方 端庄 得体
优雅的仪表
发型简洁大方 化妆浓淡适宜 饰品巧妙搭配 谈吐文明规范 举止亲切有礼
2、良好的精神风貌——
振作的精神 高昂的情绪 充沛的精力 旺盛的热情 坚定的意志
教师礼仪
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仪表、 言谈、举止等方面应当讲究的行为规范。 教师讲究礼仪,首先是教师本人师德修 养、文化素质、风度气质的外在表现。 教师仪容端庄、言谈得体、举止文雅, 会为自己在学生、家长和同事的心目中 树立起美好的个人形象。这是每个教师 都应当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
教师形象 职业礼仪
湖北礼仪学会副会长 武汉礼仪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国家注册形象设计师 AIS国际认证形象设计师 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 高级礼仪培训师 高级礼仪(礼宾)师 全国专业人才教育专家委员会礼仪专家委员 全国专业人才考评专家委员会 专家委员 中国专业人才库湖北省培训管理中心主任
邹翃燕
1.礼仪的涵义
穿着得体,彰显内在素质
服装要能与你的体型相配 你的形体线将决定从身形上什么
样的风格是最适合你的体形 体型可以从脸形和身体体型两个
方面考虑。
人靠衣装马靠鞍
服饰礼仪
色彩少 质地好 款式雅 做工精 搭配准
男士服饰
三个三:三色原则(穿西装套装时 全 身的颜色不能多过三个)
三一定律:鞋子、腰带、公文包为一 个颜色,黑色为首选.
衣服最好每天变样,但不需很多,购衣时要 考虑相互关系,让几件衣服搭配出许多花样。
衣服要平整干净,款式大方,色泽与环境相 宜。
保持整体和谐(内、外衣;上、下装;衣与 妆;衣与鞋袜,衣与饰物)
女士服饰
西式套裙——裙长一般至膝上一拳, 年长者,冷天可过膝。
置一套单色素色套裙或长裙以适宜严 肃、正规的场合。
袜子——要求不露袜口,弹性好,裙 装通常穿肉色无花透明丝袜,冷天也 可穿与裙色相配的深色袜。
女士服饰
鞋——可穿前包后包或前包后露式样,最好 穿中跟船型单色皮鞋,色与衣相配,或黑色 鞋,清洁擦亮。
饰物——最多不超过3件,要与服装、体貌、 环境和谐和,饰物间也要相配。
指甲——清洁,不涂怪色,长短方便工作。 气味——香气不浓不怪。
三个境界:袖子上的商标要拆、袜子 (尼龙丝袜不要穿 白色袜子不要穿), 袜子的最佳选择和鞋子一个颜色。
男士西装
上装——
身长过虎口,袖长达手腕(比衬衫袖短), 肥瘦合体有型,穿好后,衬衫领应高过西 装领口(两露白)。
着西装,忌衬衫下摆外露,袖不扣紧或翻 卷,内着高领衫。
胸袋和两侧口袋为装饰袋,不装或很少装 物,内侧两袋为实用袋。
教师的职业形象
(二)学高为师——外在美 宽广深厚的知识 纯熟的专业技能
宽广深厚的知识
广博的 文化知识
知识的沟 通与融合
扎实的 教育学科知识
足够的 专业学识
纯熟的专业技能
熟练的教学技巧
良好的教学能力
完成教学活动的 教师行为方式
教学设计和运用 职业语言的能力
教师的职业形象
(三) 仪表等惯用
礼仪
的形式和规范
是指在特定场合举行
的、具有专门程序、 规范化的活动。如发 奖仪式、签字仪式、 开幕式等
仪式
仪表
是指人的外表。 如容貌、服饰、 姿态等
礼仪的主要内容
礼仪
着装 仪容 举止 表情 沟通 职业 电话 会议 礼仪 礼仪 礼仪 礼仪 礼仪 礼仪 礼仪 礼仪
仪态礼仪
(一)仪态的含义:形体语言, 主要指人体的动作、举止。
(二)仪态的礼仪功能:表达简 洁、生动、真实、形象、自然。
(三)仪态塑造的目的:是为了 打造美好的高素质的职业形象。
(四)仪态的构成:包括身体姿 态、表情、手势和常用相关职 业仪态等。
标准站姿
常用站姿
错误站姿
有效的站姿训练
A. 九点靠墙:后脑、双肩、臀、小腿、 脚跟九点紧靠墙面,并由下往上逐步确 认姿势要领。
您的良好礼仪习惯很快就能形成
讲礼仪不是讲形式。形式表现内容,内容体现 于形式,没有形式就没有内容。礼仪是您手中 的蜡烛、手电筒、电灯开关。
讲礼仪不是讲形式主义。形式≠形式主义。礼 仪的形式和内容是实实在在的。礼仪是您前进 的光明。
如果您经常想到自己的职业要求,经常激发自 己的工作兴趣,良好的礼仪习惯很快就能形成。
男士西装
二粒扣系上扣,三粒扣系上或中扣,单排扣可敝 开,双排扣立式系紧,坐姿可敞开。
深色西装高雅庄重,适宜各种场合。 保持清洁,平整。
西裤——
合体有型,裤脚达脚背,盖过鞋后沿,腰间以插 入一手为宜。
西侧袋为装饰袋,后袋为实用袋。 色泽、质地与上装一致为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