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辨证论治桥本甲状腺炎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研究进展1. 引言1.1 疾病背景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甲状腺组织受到炎症和破坏,最终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

研究表明,桥本甲状腺炎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率逐年上升,特别是在女性群体中。

这种病症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甚至影响生育和胎儿的健康。

目前,西医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主要以激素替代治疗为主,但长期使用激素会带来一系列副作用,需要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1.2 中医研究意义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特点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常伴有自身抗体阳性。

在中医研究领域,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一直备受关注。

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在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中医研究桥本甲状腺炎的意义在于挖掘中医药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独特优势,寻找中医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有效方案,并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新途径。

通过深入研究桥本甲状腺炎的病因机制和中医治疗方法,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选择,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研究桥本甲状腺炎也有助于推动中医药在现代医学中的发展,促进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的不断完善,为提升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贡献力量。

【字数:237】。

2. 正文2.1 桥本甲状腺炎的病因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主要与遗传、环境、免疫调节失衡等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在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中起着关键作用,家族史阳性的患者比一般人群更容易患病。

环境因素包括放射性碘摄入、感染、药物、外界压力等,这些因素可能引起免疫系统异常应答,导致自身抗体对甲状腺组织的攻击。

免疫调节失衡是桥本甲状腺炎发病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体内对自身组织产生的免疫应答异常,导致免疫系统攻击甲状腺组织,最终引发炎症反应和甲状腺功能障碍。

除了上述主要病因外,还有一些辅助因素可能影响桥本甲状腺炎的发展,如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微量元素缺乏、精神压力等。

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研究进展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组织的炎症。

在中医中,桥本甲状腺炎可归为“甲状腺疾病”或“痰瘀互结证”范畴,中医理论认为桥本甲状腺炎主要由气滞、瘀血、阴虚、痰浊等多种因素引起。

近年来,中医在桥本甲状腺炎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医药对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

中医药治疗以调整气血、清热解毒、祛瘀化痰为主要治疗原则,常用药物包括桃仁、川芎、丹参、红花等。

研究表明,中医药能够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并且对抗体水平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中医药还可以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复发。

针灸疗法对桥本甲状腺炎也有一定的疗效。

针灸能够通过调理气血,改善气血循环,促进瘀血的排除,从而改善甲状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研究表明,采用濒厥法针刺曲池、气海等穴位,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抗体水平,改善甲状腺功能,减少病情的发展。

中医草药的辅助运用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常用的中药方剂包括桂枝茯苓丸、玉屏风散、五帝散等。

研究表明,这些中药方剂能够改善患者的气血运行,清热解毒,祛瘀化痰,从而改善甲状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部分中药还具有抗氧化和免疫调节作用,有助于提高机体的自身修复能力。

中医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也更加注重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体质辨证施治,不仅可以更好地调理病情,还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不仅仅是接受药物和针灸等治疗,还包括调整饮食结构,改善生活习惯,减轻精神压力等方面,这些综合治疗措施对改善桥本甲状腺炎的疗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医对桥本甲状腺炎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中医药、针灸疗法和中药辅助运用等治疗手段,能够改善甲状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并且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对于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

由于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机制复杂,治疗难度较大,中医的研究还需要更多的临床和实验数据的支持,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桥本甲状腺炎中医辨证论治研究进展

桥本甲状腺炎中医辨证论治研究进展
2 中 医的 辨 证 论 治 21 本 病 多虚 , 补 为 主 . 以 吴 峰『 为H 多 因先天不 足 , 1 认 T 肾
例约为11— 0 以3 — 0 : 2 , 0 5 岁女性居多 , 5 儿童 、 老年人均可见到 。
气虚弱 , 或房事不节 , 致肾精亏耗 , 久而 肾气亦损 , 脾失温运 , 气滞痰凝 , 于颈部而成 。 结 肾为先天 之本 , 脾为后天之本 , 脾 肾亏损 , 以“ 为辨证要点 。 据《 故 虚” 根 内经》 “ :损其有余 , 补其 不足 。 以温补脾 肾立法 , ” 主方 : 仙灵脾 、 益智 仁 、 苓 、 地 、 茯 熟 山茱萸 、 白术等 , 治疗3 例患者 , 1 服药 1 , 年 总有效率9 . 周 03 %。 桂荣闭 王英娜口 为本病 的中医病机特点 是脾虚为本 , 、 认 痰瘀 阻滞为标 , 主张从脾论治 , 以健脾益气 为主治疗 。 以补 究进展
孙 玉 苹 范征吟 , ( . 中医药 大 学附 属市 中医 医院20 级 硕 士研 究 生 , 1上海 07 上海 2上海 中 医药 大学 附属 市 中 医 医院 , 海 . 上 20 7 ; 00 1 20 7 ) 0 0 1
【 摘要】 阐述 了中 医学对桥 本 甲状腺 炎的认识 , . A 面综述 了中医辨 证论治该病 的研 究进展 , g ̄ - 认为 中医治疗桥 本 甲状 腺 炎有较好的疗效。
S N r -i F N Z egy 。 U  ̄p  ̄, A bn-i . n
j2 0 se , h n h i T M s i l o h n h i T M n v ri ,S a g a ,2 0 7 . 0 7 Ma tr S a g a C Ho p t f S a g a C a U ie st y hn hi 0 0 1

桥本氏甲状腺炎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桥本氏甲状腺炎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桥本氏甲状腺炎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以甲状腺组织逐渐被淋巴细胞取代并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为特征。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中西医治疗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本文旨在综述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中西医治疗现状及其研究进展,以期为广大医疗工作者和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信息和参考。

本文将重点介绍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汤剂、针灸、拔罐等非侵入性疗法,同时概述西医常用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

本文还将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优势和可能存在的挑战,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思路。

二、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西医治疗进展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以甲状腺组织逐渐被淋巴细胞取代为特征,最终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

近年来,西医在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新兴的免疫疗法等。

药物治疗是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对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患者,通常采取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如左旋甲状腺素(L-T4),以维持正常的甲状腺功能。

对于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则可能需要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以控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手术治疗在桥本氏甲状腺炎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主要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甲状腺肿大严重压迫周围组织的患者。

手术方式主要包括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和甲状腺全切除术,术后患者通常需要接受长期的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的深入研究,免疫疗法在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治疗中也逐渐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免疫疗法主要包括免疫抑制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

免疫抑制治疗通过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和环孢素等,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从而减轻甲状腺组织的损伤。

免疫调节治疗则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平衡,促进甲状腺功能的恢复。

中医药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临床研究进展_陈银

中医药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临床研究进展_陈银
基金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传承”资助项目(No. CM20121003) 作者单位:1.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2. 北京中医 药大学,北京 100029 通讯作者:魏军平,Email:weijunping@ 126. com
成”,提出瘿瘤是气、痰、瘀壅结而成的观点。《杂病 源流犀烛·瘿瘤》中描述道:“瘿瘤者,气血凝滞,年 数深远,渐 长 渐 大 之 症。何 谓 瘿,其 皮 宽,有 似 樱 桃,故名瘿,亦名瘿气,又名影袋。”明确指出了瘿病 的发生与气血凝滞有关。综合上述古代文献,其病 机始于情志 不 畅,肝 郁 气 滞,日 久 则 血 行 不 畅 而 致 血瘀,或气 郁 化 火,火 热 炼 液 灼 津,肝 阳 上 亢,致 木 克脾土,致水谷运化失常,无法化气成精,精微化生 不足,则肾阳亏虚,见“虚劳”“浮肿”等证。其病机 特点可以概 括 为 本 虚 标 实,本 虚 为 脾 虚 等,标 实 为 气滞、痰浊、瘀血等。
现代医家 对 此 有 进 一 步 的 认 识。 林 兰 教 授[11] 提出了甲状 腺 为“奇 恒 之 府,助 肝 疏 泄,助 肾 生 阳 ” 学说,认为其特点为肝郁脾虚和脾肾阳虚。冯建华 教授[12]认为本 病 发 病 多 因 正 气 亏 虚,卫 外 不 固,外 感风热毒邪,与 气 痰 搏 结 壅 于 颈 前 而 发 病,属 正 虚 邪实;或患者素体阳气偏盛、肝郁火旺者,发病则易 表现为心肝 火 旺 之 证; 日 久 正 气 更 衰,多 以 脏 腑 虚 损、痰气瘀 血 内 结 为 主,尤 以 脾 肾 阳 虚 为 甚。 程 益 春[13]认为本病 多 起 于 情 志 内 伤,加 之 温 邪 侵 袭,邪 正相搏,导 致 气 血 失 和,阴 阳 失 调,肝 失 调 达,肝 郁 气滞,郁而化火,发为本病。

桥本甲状腺炎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桥本甲状腺炎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23, 12(3), 555-559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tcm https:///10.12677/tcm.2023.123084桥本甲状腺炎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黄丹娜1,韩庆龙1,2*1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湖北 武汉 2宜昌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湖北 宜昌收稿日期:2023年2月18日;录用日期:2023年3月10日;发布日期:2023年3月23日摘要 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起病隐匿,发展缓慢,病程较长,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多数为弥漫性,少数可为局限性。

随着病程发展,甲状腺组织逐渐遭到破坏,则可能发展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西医治疗桥本甲状腺炎通常以甲状腺素替代治疗为主,但疗效局限,且有不良反应。

中医常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治疗本病具有独特优势。

该文就中医学对桥本甲状腺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中医药对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概况进行综述。

关键词桥本甲状腺炎,瘿病,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中医药治疗Progress in TCM Treatment of Hashimoto’s ThyroiditisDanna Huang 1, Qinglong Han 1,2*1Clinical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Wuhan Hubei 2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Yich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ichang Hubei Received: Feb. 18th , 2023; accepted: Mar. 10th , 2023; published: Mar. 23rd , 2023AbstractHashimoto’s thyroiditis is a common autoimmune disease, with an insidious onset, slow develop-ment, and a long course of disease, mainly manifested as goiter, most of which are diffuse, and a few can be limited. As the course of the disease develops and the thyroid tissue is gradually de-stroyed, it may develop into hypothyroidism.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Hashimoto’s thyroi-ditis is usually based on thyroxine replacement treatment, but the efficacy is limited, and there are *通讯作者。

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研究进展1. 引言1.1 疾病概述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慢性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甲状腺,导致甲状腺炎症和受损。

多数患者表现为进行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少数患者在疾病发展初期可能出现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该病通常进展较为缓慢,患者常表现为疲乏、体重增加、便秘、抑郁等症状。

在甲状腺B超或甲状腺抗体检查中可发现相关异常。

桥本甲状腺炎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免疫功能失调等多种因素有关。

中医认为,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与脾胃失调、肝郁气滞、肾虚引发的内分泌失调密切相关。

中医治疗该病主要是通过调整脾胃、疏肝解郁、补肾益气等方法,达到平衡阴阳五行,调节脏腑功能的目的。

在接下来的我们将详细介绍中医诊断方法、治疗方法、药物研究、穴位治疗以及药膳调养等内容,以探讨中医在桥本甲状腺炎治疗中的作用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1.2 中医理论探讨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以桥本氏甲状腺炎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多见于青年女性。

在中医理论中,桥本甲状腺炎被归纳为“瘀毒”、“气滞”、“阴虚”等证候。

中医认为,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元气”、“正气”、“阴阳”失衡有密切关系。

通过中医理论的探讨,可以发现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往往存在着气滞血瘀、脾虚湿困、肾虚阳亏等病理情况,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有益的指导。

中医理论认为,桥本甲状腺炎病程中湿热瘀滞是病因病机的主要表现,故重在疏散湿热、活血化瘀、调理脾胃。

结合辨证施治,可达到缓解症状、调理机体的目的。

中医理论在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临床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2. 正文2.1 中医诊断方法中医诊断方法是桥本甲状腺炎的重要环节,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医生可以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来进行诊断。

中医诊断桥本甲状腺炎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舌诊:中医认为舌苔、舌质的变化可以反映人体的病情。

在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中,舌苔通常会呈现湿腻或白腻,舌质可能会出现胖大、苔薄等变化。

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研究进展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症状多样,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对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研究进展进行简要介绍。

一、中医病因病机研究中医理论认为,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肝郁、脾虚、肾亏等。

肝郁导致气滞血瘀,损伤气血,进而引发病变;脾虚导致气血运化失常,不能输布全身,从而滋养不足,脾虚湿重可促成痰浊凝滞;肾亏导致元气不足,元气是生命活动的根本,肾主先天之本,主要是指先天之精。

通过临床实践,中医医师发现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常伴有情绪不稳、易怒、忧郁、神经过敏、心悸失眠等症状,这与上述肝郁、脾虚、肾亏的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相符。

二、中医证候研究桥本甲状腺炎的证候以肝郁脾虚肾亏为主,米仁泄泻证是本病的常见证候之一。

肝郁脾虚导致气滞血瘀、气血虚弱,出现胁痛、情绪不畅、月经失调等症状;肾亏导致元气不足,出现腰膝酸软、畏寒怕冷、尿频等症状。

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还常见痰湿病变,出现痰多、口腔黏腻等症状。

中医医师通过对患者的脉象、舌象、症状等综合分析,对桥本甲状腺炎的证候进行辨识,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三、中医治疗研究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常用手段之一。

临床研究表明,适当的针刺可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通过针灸刺激穴位,还可以达到平衡免疫系统的目的,从而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达到治疗的效果。

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另一重要手段。

在中医治疗中,常常会选用益气养血、祛风化痰的中药进行调理。

这类中药可以补益气血,调理脾胃,以改善患者的肝郁脾虚、肾亏证候;还可以祛除痰湿,平息风痰,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

临床实践表明,中药治疗对桥本甲状腺炎的痰湿型和气血亏虚型具有显著疗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16, 5(1), 24-29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16 in Hans. /journal/tcm/10.12677/tcm.2016.51005Research Progress of Using 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 Based on SyndromeDifferentiation to Treat HashimotoThyroiditisYanyun Ma*, Juanhua Zeng, Hong Tang#Long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Received: Jan. 30th, 2016; accepted: Feb. 22nd, 2016; published: Feb. 25th, 2016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AbstractHashimoto Thyroiditis (Hashimoto Thyroiditis, HT), is a relatively common 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 most think “gall” categ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has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 and has obtained the good cura-tive effect. By the ancient, the ancient knowledge of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gall” and its treatment is constantly explored; forms are various and there are many views. We now summar-ize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using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o treat HT, and find that every expert thinks “deficiency of healthy atmosphere” and “defi-ciency of spleen and kidney” run through the whole course of HT. Centralizer is the basic principle for the treatment of HT.KeywordsHashimoto’s Thyroidit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Academic中医药辨证论治桥本甲状腺炎研究进展马燕云*,曾娟花,唐红#*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马燕云等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收稿日期:2016年1月30日;录用日期:2016年2月22日;发布日期:2016年2月25日摘要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 HT),是一种较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大多认为属中医“瘿病”范畴,中医学在治疗此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由古至今对“瘿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及其治疗在不断的探索,形式多样,观点众多。

本文现将中医药治疗HT的辨证论治研究进展作以综述,发现各家认为“正气亏虚”、“脾肾不足”贯穿HT整个病程,扶正为治疗HT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桥本甲状腺炎,中医药,学术研究进展1. 引言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 HT),又称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较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西医认为HT致病因素较多,一般认为主要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多因素、多基因相关,其中碘摄入量是影响本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随碘摄入量增加,本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1]。

中医学中,传统上将以颈前甲状腺肿大为特征的疾病统称为“瘿病”,但是现如今,因HT患者不同时期各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各医家丰富了对其的辨证论治思想,以下将从古至今中医药辨证论治治疗HT 的研究进展作一总结,以更好的丰富中医药在治疗HT方面的辨证论治思想。

2. 西医HT的发病机制及诊疗HT是以免疫活性细胞浸润、甲状腺特异性自身抗体和甲状腺自身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存在、滤泡结构的破坏为特征。

甲状腺滤泡破坏的直接原因是甲状腺细胞凋亡。

正常的滤泡结构广泛地被浸润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其淋巴细胞生发中心代替,发生甲减时90%的甲状腺滤泡被破坏[1]。

浸润的淋巴细胞有T细胞和B细胞,表达Fas-L。

HT被认为是Th1细胞导致的免疫损伤。

抗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都具有固定补体和细胞毒作用,也参与甲状腺细胞的损伤[1]。

HT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病程长,初起时甲状腺功能正常,仅表现为TPOAb阳性,没有临床症状,少数病人早期可伴有轻度甲亢表现,病程晚期出现甲减的表现。

多数病例以甲状腺肿或甲减症状首次就诊。

患者可有颈部压迫感,甲状腺弥漫性、分叶状或结节性肿大,常见峡部锥体叶肿大,质地坚韧。

如伴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显著增高,诊断即可成立。

甲状腺细针穿刺及细胞学检查有助于确立诊断[2]。

本病尚无针对病因的治疗措施。

可有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补充硒元素调节免疫、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治疗及其手术治疗等对症治疗方法。

3. 古代辨证论治思想《千金要方》《外台秘要》记载了数十个治疗瘿病的方剂,其中不乏含碘中药,表明此时期对含碘中药治疗瘿病已有相当认识。

《圣济总录·瘿瘤门》从病因角度对瘿病进行了初步分类:“石瘿、泥瘿、劳瘿、忧瘿、气瘿,是为五瘿,石与泥则因山水饮食而得之,忧、劳、气则本于七情,情之所至,气则马燕云等随之,或上而不下,或结而不散是也”,阐明了该病的发生和情志内伤及水土因素密切相关。

明代《普济方》开始阐发瘿病“气血凝滞”的病机,在用药上开始注意使用当归、川芎等活血化瘀之药,表明这一时期已经开始注意到“瘿病”随着病程的发展可出现“气血凝滞”的病机。

清·祁坤《外科大成》中专门针对瘿瘤日久气血虚弱的“活血散瘿汤”中就是以四物汤加减而成。

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瘿瘤论》里提出瘿瘤的主要病理是由气、痰、瘀壅结而成:“夫人生瘿瘤之症,非阴阳正气结肿,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主张“初起自无表里之症相兼,但结成形者,宜行散气血;已成无痛无痒,或软或硬色白者,痰聚也,行痰顺气;已成色红坚硬,渐大微痒微疼者,补肾气、活血消坚”,由此可见当时对于“瘿病”的分期辨证论治已经相当成熟,并按此治则拟订了海藻玉壶汤、活血消瘿汤、十全流气饮等方剂,至今仍为临床所习用。

4. 现代中医各家在治疗HT上的辨证论治思想在总结前人辨证论治思想基础上,现代的各医家结合如今人们的饮食习惯、生活起居、工作环境等,丰富了在治疗HT上的辨证论治思想。

有分期论治、有分型论治等等,总结如下:4.1. 分期论治4.1.1. 早、中、晚三期各医家常常将本病分为三期来治疗,临床上HT患者不同时期其临床表现症状不一,每个时期各有其独特的特点,不同时期施以不同的辨证论治思想。

张兰[3]教授治疗HT时认为,初期,肝气郁结,郁而化火,治宜疏肝理气、清热泻火,方选柴胡疏肝散加减。

进展期,肝郁脾虚型,治宜疏肝健脾、理气化痰、软坚散结,方用逍遥散加减。

后期,脾肾阳虚型,治宜温补脾肾、化痰软坚散结,方选真武汤或实脾饮加减。

薛慈民[4]认为早期以热毒郁结为主,治以清热解毒、疏肝养阴;中期痰凝气滞血瘀并见,治以健脾化痰、理气散瘀;后期以脾肾阳虚为主,治以温补脾肾、化痰散瘀。

许芝银[5]教授认为本病可分早、中、晚三期,早期情志内伤,肝气郁结,久而生热,郁热伤阴,治拟清热养阴,方选柴胡清肝汤合一贯煎加减;中期虽分气滞、血瘀、痰凝,但实际上三邪独立致患并不多见,而且常互相参杂,应根据辨证分析来决定治疗方案,治疗上可分为行气活血、行气化痰、破瘀化痰,方选桃红四物汤、半夏厚朴汤、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后期由于病程日久,阳气耗损,终致出现脾肾阳虚的表现,治拟温阳散寒,选用《外科全生集》阳和汤加减。

程益春[6]教授将该病分为三期,认为早期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火热伤阴,表现为郁热伤阴的症状,即阴虚火旺型,方选生脉散合柴胡疏肝散加减;中期阴伤仍然存在,表现为郁热已退,阴亏渐隐,气滞、痰凝、血瘀等邪实壅结颈前而表现为以实证为主的症状,即痰凝血瘀型,方选当归补血汤加清热散结之品;后期因病程日久,阳气亏耗,除局部症状外,全身症状多表现为脾肾阳虚证候,即脾肾阳虚型,方选肾气丸加软坚散结药进行加减。

4.1.2. 依据甲状腺功能分期论治冯建华[7]教授依据患者甲状腺功能的不同将本病分为3型加减治疗。

单纯型:本型患者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多由体检或感冒后咽部不适就诊而发现,化验甲功指标正常,TPOAb、TGAb都增高或单一增高;主要表现为无痛性甲状腺肿大,肿大发展较慢,局部压迫症状和全身症状不明显,常有咽部不适感。

冯教授将本型辨证为痰气交阻,或夹风热外邪,多属早期,临床表现以邪实为主,治疗上以益气清热、化痰散结为法。

甲亢型:患者多表现为心烦急躁、心慌、惊悸、失眠、心律失常、乏力、怕热、多汗、体重减轻、食欲亢进等甲亢表现。

化验甲功指标都增高或单一增高,TSH正常或降低,TPOAb、TGAb 都增高或单一增高。

本型多属于桥本病的早期或进展期,中医辨证属于心肝火旺证,治以清泻心肝之火,佐以扶正化痰散结。

甲减型:本型患者除具有甲状腺肿大等单纯型桥本甲状腺炎的表现外,还出现疲劳、马燕云等畏寒怕冷、出汗减少、皮肤干燥、萎黄虚肿、面容虚浮、乏力淡漠、少言嗜睡、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便秘、腹胀等甲减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