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研究进展
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研究进展1. 引言1.1 疾病背景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甲状腺组织受到炎症和破坏,最终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
研究表明,桥本甲状腺炎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率逐年上升,特别是在女性群体中。
这种病症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甚至影响生育和胎儿的健康。
目前,西医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主要以激素替代治疗为主,但长期使用激素会带来一系列副作用,需要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1.2 中医研究意义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特点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常伴有自身抗体阳性。
在中医研究领域,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一直备受关注。
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在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中医研究桥本甲状腺炎的意义在于挖掘中医药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独特优势,寻找中医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有效方案,并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新途径。
通过深入研究桥本甲状腺炎的病因机制和中医治疗方法,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选择,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研究桥本甲状腺炎也有助于推动中医药在现代医学中的发展,促进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的不断完善,为提升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贡献力量。
【字数:237】。
2. 正文2.1 桥本甲状腺炎的病因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主要与遗传、环境、免疫调节失衡等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在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中起着关键作用,家族史阳性的患者比一般人群更容易患病。
环境因素包括放射性碘摄入、感染、药物、外界压力等,这些因素可能引起免疫系统异常应答,导致自身抗体对甲状腺组织的攻击。
免疫调节失衡是桥本甲状腺炎发病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体内对自身组织产生的免疫应答异常,导致免疫系统攻击甲状腺组织,最终引发炎症反应和甲状腺功能障碍。
除了上述主要病因外,还有一些辅助因素可能影响桥本甲状腺炎的发展,如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微量元素缺乏、精神压力等。
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研究进展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组织的炎症。
在中医中,桥本甲状腺炎可归为“甲状腺疾病”或“痰瘀互结证”范畴,中医理论认为桥本甲状腺炎主要由气滞、瘀血、阴虚、痰浊等多种因素引起。
近年来,中医在桥本甲状腺炎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医药对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
中医药治疗以调整气血、清热解毒、祛瘀化痰为主要治疗原则,常用药物包括桃仁、川芎、丹参、红花等。
研究表明,中医药能够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并且对抗体水平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中医药还可以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复发。
针灸疗法对桥本甲状腺炎也有一定的疗效。
针灸能够通过调理气血,改善气血循环,促进瘀血的排除,从而改善甲状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研究表明,采用濒厥法针刺曲池、气海等穴位,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抗体水平,改善甲状腺功能,减少病情的发展。
中医草药的辅助运用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常用的中药方剂包括桂枝茯苓丸、玉屏风散、五帝散等。
研究表明,这些中药方剂能够改善患者的气血运行,清热解毒,祛瘀化痰,从而改善甲状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部分中药还具有抗氧化和免疫调节作用,有助于提高机体的自身修复能力。
中医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也更加注重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体质辨证施治,不仅可以更好地调理病情,还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不仅仅是接受药物和针灸等治疗,还包括调整饮食结构,改善生活习惯,减轻精神压力等方面,这些综合治疗措施对改善桥本甲状腺炎的疗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医对桥本甲状腺炎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中医药、针灸疗法和中药辅助运用等治疗手段,能够改善甲状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并且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对于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
由于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机制复杂,治疗难度较大,中医的研究还需要更多的临床和实验数据的支持,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桥本氏甲状腺炎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桥本氏甲状腺炎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以甲状腺组织逐渐被淋巴细胞取代并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为特征。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中西医治疗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本文旨在综述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中西医治疗现状及其研究进展,以期为广大医疗工作者和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信息和参考。
本文将重点介绍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汤剂、针灸、拔罐等非侵入性疗法,同时概述西医常用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
本文还将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优势和可能存在的挑战,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思路。
二、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西医治疗进展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以甲状腺组织逐渐被淋巴细胞取代为特征,最终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
近年来,西医在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新兴的免疫疗法等。
药物治疗是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对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患者,通常采取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如左旋甲状腺素(L-T4),以维持正常的甲状腺功能。
对于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则可能需要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以控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手术治疗在桥本氏甲状腺炎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主要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甲状腺肿大严重压迫周围组织的患者。
手术方式主要包括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和甲状腺全切除术,术后患者通常需要接受长期的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的深入研究,免疫疗法在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治疗中也逐渐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免疫疗法主要包括免疫抑制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
免疫抑制治疗通过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和环孢素等,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从而减轻甲状腺组织的损伤。
免疫调节治疗则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平衡,促进甲状腺功能的恢复。
中医药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临床研究进展_陈银

成”,提出瘿瘤是气、痰、瘀壅结而成的观点。《杂病 源流犀烛·瘿瘤》中描述道:“瘿瘤者,气血凝滞,年 数深远,渐 长 渐 大 之 症。何 谓 瘿,其 皮 宽,有 似 樱 桃,故名瘿,亦名瘿气,又名影袋。”明确指出了瘿病 的发生与气血凝滞有关。综合上述古代文献,其病 机始于情志 不 畅,肝 郁 气 滞,日 久 则 血 行 不 畅 而 致 血瘀,或气 郁 化 火,火 热 炼 液 灼 津,肝 阳 上 亢,致 木 克脾土,致水谷运化失常,无法化气成精,精微化生 不足,则肾阳亏虚,见“虚劳”“浮肿”等证。其病机 特点可以概 括 为 本 虚 标 实,本 虚 为 脾 虚 等,标 实 为 气滞、痰浊、瘀血等。
现代医家 对 此 有 进 一 步 的 认 识。 林 兰 教 授[11] 提出了甲状 腺 为“奇 恒 之 府,助 肝 疏 泄,助 肾 生 阳 ” 学说,认为其特点为肝郁脾虚和脾肾阳虚。冯建华 教授[12]认为本 病 发 病 多 因 正 气 亏 虚,卫 外 不 固,外 感风热毒邪,与 气 痰 搏 结 壅 于 颈 前 而 发 病,属 正 虚 邪实;或患者素体阳气偏盛、肝郁火旺者,发病则易 表现为心肝 火 旺 之 证; 日 久 正 气 更 衰,多 以 脏 腑 虚 损、痰气瘀 血 内 结 为 主,尤 以 脾 肾 阳 虚 为 甚。 程 益 春[13]认为本病 多 起 于 情 志 内 伤,加 之 温 邪 侵 袭,邪 正相搏,导 致 气 血 失 和,阴 阳 失 调,肝 失 调 达,肝 郁 气滞,郁而化火,发为本病。
桥本甲状腺炎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23, 12(3), 555-559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tcm https:///10.12677/tcm.2023.123084桥本甲状腺炎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黄丹娜1,韩庆龙1,2*1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湖北 武汉 2宜昌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湖北 宜昌收稿日期:2023年2月18日;录用日期:2023年3月10日;发布日期:2023年3月23日摘要 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起病隐匿,发展缓慢,病程较长,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多数为弥漫性,少数可为局限性。
随着病程发展,甲状腺组织逐渐遭到破坏,则可能发展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西医治疗桥本甲状腺炎通常以甲状腺素替代治疗为主,但疗效局限,且有不良反应。
中医常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治疗本病具有独特优势。
该文就中医学对桥本甲状腺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中医药对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概况进行综述。
关键词桥本甲状腺炎,瘿病,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中医药治疗Progress in TCM Treatment of Hashimoto’s ThyroiditisDanna Huang 1, Qinglong Han 1,2*1Clinical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Wuhan Hubei 2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Yich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ichang Hubei Received: Feb. 18th , 2023; accepted: Mar. 10th , 2023; published: Mar. 23rd , 2023AbstractHashimoto’s thyroiditis is a common autoimmune disease, with an insidious onset, slow develop-ment, and a long course of disease, mainly manifested as goiter, most of which are diffuse, and a few can be limited. As the course of the disease develops and the thyroid tissue is gradually de-stroyed, it may develop into hypothyroidism.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Hashimoto’s thyroi-ditis is usually based on thyroxine replacement treatment, but the efficacy is limited, and there are *通讯作者。
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研究进展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常见于女性,其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十分明确。
在西医学中,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主要包括对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
随着中医药的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就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的介绍。
一、中医对桥本甲状腺炎的认识中医认为桥本甲状腺炎属于“瘀热内蕴”的范畴,即病因主要是由于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等引起的肝郁脾虚、痰瘀内生,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最终形成桥本甲状腺炎。
在中医的治疗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清热利湿、化痰活络、调和气血等。
中医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核心理念是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消除瘀热、和解痰瘀、平衡气血,从而达到治疗和缓解桥本甲状腺炎的目的。
二、中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应用1. 清热利湿类中药中医认为,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体内常常存在湿热、瘀热等病邪,因此清热利湿类中药在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连、栀子、茵陈等,这些药物具有清热泻火、利湿解毒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体内环境,减轻炎症反应。
2. 调和气血类中药3. 活络祛痰类中药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在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中也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针灸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主要通过调理体内的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常用的穴位包括风池、足三里、关元等,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促进体内气血的运行,改善病情。
临床研究表明,针灸治疗桥本甲状腺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提升作用。
四、中医药与西医药的结合治疗在临床上,中医药与西医药的结合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已成为一种趋势。
中医药能够通过调整体内的气血、平衡阴阳,改善患者的整体体质,减轻病情。
而西医药则能够通过激素替代治疗、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快速控制病情,减轻炎症反应。
综合运用中西医治疗桥本甲状腺炎,能够取长补短,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研究进展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特征是甲状腺组织受到免疫系统攻击,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
传统中医学认为,桥本甲状腺炎是由脾胃虚弱、肝气郁结、肾气不足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医学家开始关注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治疗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核心思想是调整全身的阴阳平衡,激活正常的气血运行。
首先需要明确患者的体质特点,如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等不同的体质类型,针对不同的体质特点进行治疗。
一些研究发现,采用中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免疫功能,减少自身抗体的产生。
中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常用方剂包括四君子汤、六君子汤、四逆汤等。
这些方剂主要成分包括黄芪、白术、茯苓、甘草、黄连等。
这些中药可以补益体质,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激活气血运行。
有研究表明,这些中药可以减少自身免疫的攻击,并促进甲状腺功能的恢复。
针灸疗法也被广泛应用于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中。
针灸可以通过调整气血的运行,激活经络系统,促进机体的自愈能力。
一些临床实验发现,针灸治疗可以显著减少甲状腺抗体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并改善患者的症状。
中医还强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包括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度的运动、合理的心理调节等。
一些研究发现,过度疲劳、情绪波动、不良饮食习惯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甲状腺炎病情,因此改善生活方式对于治疗和预防桥本甲状腺炎非常重要。
针对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激活气血运行,促进甲状腺功能的恢复。
良好的生活方式也对于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中医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研究还相对较少,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验证。
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研究进展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症状多样,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对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研究进展进行简要介绍。
一、中医病因病机研究中医理论认为,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肝郁、脾虚、肾亏等。
肝郁导致气滞血瘀,损伤气血,进而引发病变;脾虚导致气血运化失常,不能输布全身,从而滋养不足,脾虚湿重可促成痰浊凝滞;肾亏导致元气不足,元气是生命活动的根本,肾主先天之本,主要是指先天之精。
通过临床实践,中医医师发现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常伴有情绪不稳、易怒、忧郁、神经过敏、心悸失眠等症状,这与上述肝郁、脾虚、肾亏的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相符。
二、中医证候研究桥本甲状腺炎的证候以肝郁脾虚肾亏为主,米仁泄泻证是本病的常见证候之一。
肝郁脾虚导致气滞血瘀、气血虚弱,出现胁痛、情绪不畅、月经失调等症状;肾亏导致元气不足,出现腰膝酸软、畏寒怕冷、尿频等症状。
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还常见痰湿病变,出现痰多、口腔黏腻等症状。
中医医师通过对患者的脉象、舌象、症状等综合分析,对桥本甲状腺炎的证候进行辨识,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三、中医治疗研究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常用手段之一。
临床研究表明,适当的针刺可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通过针灸刺激穴位,还可以达到平衡免疫系统的目的,从而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达到治疗的效果。
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另一重要手段。
在中医治疗中,常常会选用益气养血、祛风化痰的中药进行调理。
这类中药可以补益气血,调理脾胃,以改善患者的肝郁脾虚、肾亏证候;还可以祛除痰湿,平息风痰,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
临床实践表明,中药治疗对桥本甲状腺炎的痰湿型和气血亏虚型具有显著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研究进展俞璐,余江毅(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29)[关键词]桥本甲状腺炎;中西医结合[中图分类号]R5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849(2011)11-1416-02桥本甲状腺炎(HT)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由于本病的组织学特征表现为弥漫性淋巴细胞浸润、纤维化、间质萎缩及腺泡细胞的嗜酸性改变,故也称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本病好发于30 50岁女性,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
祖国医学对本病病名没有记载,根据其甲状腺弥漫性无痛性肿大,及后期因病程日久出现脾肾亏虚、命门火衰证候可归属于中医学“瘿病”、“瘿病·虚劳”等范畴。
目前西医治疗本病多采取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免疫疗法、手术治疗等,疗效肯定,但不良反应多,且易复发。
而中医药对HT的治疗则突显了优势。
现将近年来中西医治疗HT的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1中医辨证治疗1.1分期论治孟达理[1]总结许芝银教授经验认为本病可分早、中、晚3期。
早期情志内伤,肝气郁结,郁热伤阴,此期多伴甲亢,病程较短,多为一过性。
治拟清热养阴、疏肝理气,方选柴胡清肝汤合四君子汤加减。
药用柴胡、黄芩、山栀、丹皮、赤芍、当归、麦冬、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生甘草等。
中期证属经络阻滞,痰瘀互结。
治拟行气化痰、活血化瘀,方选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加减。
药用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三棱、莪术、法半夏、陈皮、木香、山慈菇、茯苓、甘草、麻黄、夏枯草、汉防己等。
本病后期由于病程日久,阳气耗损,终致出现脾肾阳虚的表现,治拟温阳散寒、软坚散结,方选阳和汤加减。
药用炙麻黄、鹿角片、熟地黄、干姜、白芥子、肉桂、甘草、防己、丹参、仙茅、仙灵脾、海藻、夏枯草等。
张春华[2]总结张兰教授经验,认为本病早期宜从肝论治,治宜清热泻火、理气疏肝,方选柴胡疏肝散加减;中期当从肝脾论治,治宜疏肝健脾、理气化痰,方用逍遥散加减;后期多从脾肾论治,治宜温补脾肾为主,兼软坚散结,方选真武汤或实脾饮化裁。
1.2分型论治陶冬青等[3]记载陈如泉教授治疗经验,在针对气滞、痰凝、血瘀3种病理产物治疗的同时,辨证调理肝、脾、肾,辨本病为4型:气郁痰阻型以柴胡疏肝散合四海舒郁丸加减;痰结血瘀型以自拟活血消瘿汤(药味以柴胡、郁金、香附、青皮疏肝解郁),并配以瓜蒌皮、山慈菇、土贝母、三棱、莪术、蜕螂虫、自然铜等加减化裁;气阴两虚型以生脉散合二至丸配伍疏肝、化痰、活血之品;脾肾阳虚型以右归饮或右归丸加减,同样配伍疏肝、化痰、活血之品,临床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张金梅等[4]将本病归纳为实证与虚证,其中实证分为4型:肝郁气滞证治以疏肝理气、消瘿散结,代表方剂为四海疏郁丸合消瘿丸;肝火炽盛证治以清肝泻火,代表方剂为龙胆泻肝汤;血瘀痰凝证治以健脾利湿、活血化瘀,代表方剂为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加减;气滞痰瘀证治以疏肝理气、健脾利湿,方以柴胡疏肝散合四海疏郁丸加减。
虚证分为3型:阴虚内热证治以滋阴清热、软坚散结,代表方剂为杞菊地黄丸;脾肾阳虚证治以温补脾肾,代表方剂为八味肾气丸;气阴两虚证治以温补脾肾,代表方剂为八味肾气丸。
1.3专方论治周桂荣等[5]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60例HT患者,药用:人参25g、黄芪30g、焦白术15g、当归10g、升麻10g、柴胡10g、夏枯草10g、半夏6g、海藻5g、白芍10g、干姜10g、枸杞子20g、贝母6g、炙甘草5g。
结果治愈19例,有效30例,好转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
吴峰[6]以温补脾肾中药(仙灵脾、益智仁、熟地、山萸肉等)治疗31例HT 患者。
治疗2个月后有效率为87.1%;服药1a后治愈9例,有效19例,无效3例(其中2例中途放弃治疗),总有效率90.3%。
高卫卫等[7]采用温阳化痰法治疗60例HT患者,基础方(阳和汤加减):炙麻黄10g、鹿角片10g、熟地黄20g、干姜10g、白芥子10g、肉桂5g、甘草10g、仙茅10g、仙灵脾10 g、海藻15g、夏枯草15g,食欲不振者加炒谷麦芽各10g、焦山楂10g,乏力者加生黄芪15g、党参10g,皮肤水肿伴腹胀满者加防己10g、丹参15g,甲状腺肿势弥漫、坚硬伴有结节者加三棱10g、莪术10g。
4周为1个疗程。
治愈2例,显效15例,有效3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17%。
彭勃[8]采用扶正消瘿法治疗40例HT患者,药用黄芪、白芍、丹参各30g,茯苓20g,白术、黄精各15g,桂枝、川芎、郁金、海藻、昆布、浙贝母、三棱、莪术各10g。
甲减者加熟地、仙灵脾、仙茅、鹿角胶,黏液性水肿者加茯苓、猪苓、车前子,甲亢者加玄参、丹皮、夏枯草,甲状腺肿硬明显者加穿山甲、皂角刺等。
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3个月为1个疗程。
结果临床治愈6例,显效24例,好转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
2中西医结合治疗目前使用的治疗HT中西医结合疗法主要以中药复方煎剂或中成药为主,根据甲状腺功能配合使用甲状腺激素,或中药和西药,或先予西药,待病情平稳后再给予中药巩固。
2.1中药复方煎剂谢培凤等[9]以小剂量优甲乐加用中药(黄芪、丹参、当归、白芍、姜半夏、元参等)治疗HT,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桥本甲状腺肿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但对TGAb 和TMAb的调节与单用西药组相比并无显著性差异。
张敏等[10]将60例HT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甲状腺功能均经西药控制在正常范围,治疗组加用益气化痰消瘿中药(生黄芪、太子参、茯苓、淫羊藿、浙贝母、当归、穿山甲、三棱、桃仁),兼有阴虚火旺者加生地黄、玉竹、北沙参、夏枯草,阳虚明显者加桂枝、附子、肉苁蓉、巴戟天,伴有结节、质地较硬者加山慈菇。
结果显示,在降低TGAb、TPOAb值及改善甲状腺肿大方面,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提示中药治疗能有效降低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指标,并且对甲状腺肿大有效。
谢志军[11]将HT患者分成3组,A组使用常规甲状腺片加用中药(基本方:黄芪、海藻、夏枯草、三棱、莪术、当归、郁金、牛蒡子、防己、丹参,甲减加炙麻黄、淫羊藿、干姜)治疗,B组单用中药,C组单用甲状腺片,经半年观察发现,在缩小甲状腺、改善功能方面A组效果明显优于B组、C组,在抗体转阴中A组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2组效果均优于C组。
潘春宇[12]根据HT 气滞、痰凝、血瘀的基本病机,自拟软坚消瘿汤(夏枯草、浙贝母、王不留行、半夏、当归、白芍等),收集50例患者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软坚消瘿汤煎剂,每日1剂,早晚2次服。
以1个月为1疗程,连续服用3个月。
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6%,对照组为4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2.2中成药黄锋[13]采用复方丹参滴丸佐治HT患儿,并与西药常规治疗对照。
结果复方丹参滴丸佐治组治疗前后TGAb、TMAb、甲状腺长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提示复方丹参滴丸可减轻HT甲状腺肿,降低TGAb、TMAb水平。
任建民等[14]将110例桥本甲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在甲状腺片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夏枯草口服液辅助治疗,对照组仅予西药常规治疗。
治疗组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FT3、FT4、TSH、TG、TM均有显著性差异。
王彩玲等[15]将HT患者分为3组,对照组根据患者甲状腺功能,甲亢者给予他巴唑或者丙基硫氧嘧啶治疗,甲减者给予甲状腺片替代治疗,火把花根片组和泼尼松组在此基础上分别加用火把花根片和泼尼松治疗。
火把花根片组和泼尼松组治疗后抗体浓度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火把花根片组与泼尼松组抗体浓度下降程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说明火把花根片可以降低HT患者血清中TGAb及TPOAb的浓度,其作用与泼尼松效果相似。
路现平[16]将HT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中药甲宁(由黄芪、皂角刺、三棱、莪术、穿山甲珠、柴胡、夏枯草、当归、女贞子等制成)50mL/次口服,每日3次,同时服用甲状腺片20 40mg/次,每天1 2次,连续服用1a。
对照组在服用甲状腺片基础上给予泼尼松10mg口服,每日3次,每月递减1/3,连续服用3个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85%,对照组总有效率63.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TGAb、TMAb滴度治疗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1)。
张维丽等[17]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用通心络胶囊配合小剂量优甲乐片治疗,对照组单用甲状腺激素治疗。
结果2组治疗后FT3、FT4均升高,TSH降低,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3存在的问题及思考西医目前的治疗方法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但治疗的同时常伴发不良反应,且疗程长、复发率高,功能缓解与免疫缓解不同步。
手术治疗可以缓解甲状腺肿大引起的局部压迫症状,但有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危险。
中医具有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特色,治疗HT具有一定的优势,疗效稳定,可减少激素用量或避免使用激素,无明显不良反应。
但是目前中医药治疗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临床研究中样本量普遍较小,目前尚无统一的疗效评定标准,辨证论治中证型的不一致,处方组成多样性等,均给治疗的一体化带来了困难。
另外目前的文献报道多停留在临床疗效观察,而在其机制方面研究甚少,这方面工作有待今后加强。
[参考文献][1]孟达理.许芝银教授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经验[J].江苏中医药,2007,39(5):18-19[2]张春华.张兰教授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经验撷菁[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3):12-13[3]陶冬青,杨家耀.浅谈桥本氏病发生发展与中医肝肾的关系[J].江苏中医药,2005,26(6):5-6[4]张金梅,张洁,蔡露,等.桥本病的中医辨证论治[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11):1337-1338[5]周桂荣,徐萍芝,崔鹏.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桥本甲状腺炎60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2):66-67[6]吴峰.温补脾肾法治疗桥本甲状腺炎31例[J].陕西中医,2009,30(1):31-32[7]高卫卫,姚昶.温阳化痰法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60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1):18-19[8]彭勃.扶正消瘿法治疗桥本氏病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0,26(1):17-18[9]谢培凤,商学征,赵翠芳,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桥本甲状腺肿的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保健杂志,2005,8(3):198-200[10]张敏,张毅.益气化痰消瘿法对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的影响[J].中医杂志,2007,48(5):414-415[11]谢志军.中西医结合治疗桥本氏病[J].四川中医,2007,25(3):54-55[12]潘春宇.软坚消瘿汤配合西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25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杂志,2007,5(4):14-15[13]黄锋.复方丹参滴丸佐治桥本甲状腺炎疗效观察[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6):587-588[14]任建民,吴茂红.夏枯草口服液辅助治疗桥本氏病甲状腺功能减低的临床观察[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6,20(5):315[15]王彩玲,李海珍,侯钦芝.火把花根片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35例临床观察[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4):306-307[16]路现平.中西医结合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184例[J].中医杂志,2008,49(6):528-529[17]张维丽,裴迅.通心络胶囊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9,31(11):13-14[收稿日期]201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