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别林和好莱坞

合集下载

卓别林喜剧电影及其电影特点

卓别林喜剧电影及其电影特点

卓别林喜剧电影及其电影特点卓别林的喜剧电影及其电影的特点---没有学习过戏剧和喜剧专业的人很难理解的风格----互相推诿和涮的艺术和风格,笑声一片。

忍不住的笑声。

英国人查尔斯.(卓别林)是(世界)电影史上(最杰出)的(喜剧)电影大师。

1913年,卓别林进入好莱坞。

最早发现和启用卓别林的是(美国)电影喜剧之父麦克.(赛纳特)。

说到喜剧电影,人们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卓别林,他在银幕上以层出不穷的噱头、滑稽的表演和他独创的头戴破礼帽、脚登大皮鞋、手拿细手杖,迈着企鹅步的流浪汉夏尔洛的形象,给一代又一代的观众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欢笑。

卓别林的影片通常都有这样的主题:鞭挞不公正不人道的资本主义社会、反抗剥削和压迫;歌颂底层“小人物”的真,善、美;针砭人性的弱点、警示人生的误区,因此在观众欢笑背后其实隐藏着人生的孤独与凄凉。

他的喜剧关注“小人物”的命运,将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批判因素融入其中。

如果结合《大独裁者》所拍摄的二战的历史背景,就不难体会到卓别林作为世界公民的高度责任感与针贬时局的大无畏精神。

作为具有导演、演员、戏剧家、小说家、诗人多重身份的艺术大师,卓别林用哑剧表演艺术塑造的悲剧主人公夏尔洛,在亿万人民心中已经合成一个代表具体概念、观念和理念的形象。

更重要的是,卓别林为电影这种传媒工具尤其是喜剧电影这一剧种赋予了与文学艺术相同的社会功能,且其接受的对象是世界上处于底层的广大劳动人民,最终使卓别林的电影历百年而不朽。

电影中的喜剧因素是卓别林电影取得巨大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喜剧使他的电影更加通俗,而对于社会的深切思考,又使电影在近乎闹剧的场面中不流于庸俗。

卓别林曾经说过:“所谓幽默,不仅仅是来自只有玩笑性质的痛苦,而是我们在貌似正常的现象中看出了不正常的现象,在貌似重要的事物中看出了不重要的事物。

幽默还增强了我们生存的意义,使头脑清醒。

由于幽默,我们在变幻无常的人生中可以较少受到打击。

幽默促进了我们调和的意识,同时让我们看到,那些夸大了事态严重性的话中含有荒谬可笑的成分。

卓别林和好莱坞的神话

卓别林和好莱坞的神话
2 0 1 3年 1月
文 化 艺 术 研 究
S t u d i e s j n C u l t u r e& A r t
J a n. ,2 01 3
V0 1 . 6 No . 1
第 6卷
第1 期
文 章 编 号 :1 6 7 4 — 3 1 8 0( 2 0 1 3 )0 1 . 0 1 4 5 . 0 3
尝 试跳 出夏 尔洛 的光 环 ,开始 创作有 着 鲜 明个 性
的 电影 。当卓别林 在 全世 界引 起 巨大 的反 响 ,二
战 前后新 旧好莱坞 通 过卓越 的隐性宣 教 策 略 ,依
然是 征 服世 界各 国 电影 票房 的 重磅炸 弹 。
作者简介 :周艳 ( 1 9 7 9 一
) ,女 ,新疆阿克苏人 ,硕士 ,助教 ,主要从事电影学研究 。
片人 说 了一句 好莱 坞至今 流 传久远 的名 言 :糟 糕 了 ,疯子 掌权 了 。果真 ,没 有多久 ,这五名 疯 子 由于不会 做 生 意 ,陆续 把 自己的 股 份卖 了 出 去 , 卓别 林是 最后 一个 把 自己股 份卖 出去 的 。
收 稿 日期 :2 0 1 2 . 0 9 4 3 6
在好莱 坞 只有一 个 电影公 司 的名称 里有 艺术
卓别 林 与好 莱坞 近乎 势 不 两 立 的 不 解 之 缘 , 从 他 二 十多岁 怀揣 4 5 美 元 到美 国开 始 演绎 生 涯 ,

二 字 ,那 就 是 u A,即 现 在 的联 艺 公 司。这 是 当
年卓别林 、格里 菲斯 等艺术 家 为 了挽 救 电影 的堕
mo v i e s .I n o he t r w o r d s ,C h a p l i n h s a b e e n d e e p l y a t t a c h e d t o Ho l l w o y o d, a n d Ho l l y w (  ̄ : M a c c e p t s C h a p —

【名人故事】名人故事:卓别林智胜劫匪

【名人故事】名人故事:卓别林智胜劫匪

名人故事:卓别林智胜劫匪在那个电影尚未普及,但已初露锋芒的年代,查理·卓别林,这位喜剧大师,用他的笑声温暖了无数人的心房。

然而,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卓别林却遭遇了一场意想不到的“戏中戏”——一场真实的劫匪事件,而这场事件,也成为了他人生中最不可思议的“表演”。

故事发生在1920年代的一个深夜,卓别林刚刚结束了一场紧张的拍摄,准备返回位于好莱坞的家中。

夜色如墨,街道上只有几盏昏黄的路灯在风中摇曳,为这寂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神秘。

卓别林身着便装,头戴一顶压得很低的帽子,试图避开公众的视线,享受片刻的宁静。

就在他即将踏入家门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夜的宁静。

几个身影从暗处窜出,迅速将卓别林团团围住。

为首的是一个满脸横肉、手持短枪的男子,他的眼神中透露出贪婪与狡黠:“嘿,卓别林先生,听说你最近赚了不少啊,我们兄弟几个正好手头紧,想借点花花。

”卓别林的心中虽然惊骇,但多年的舞台经验让他迅速冷静下来。

他故作镇定,用那标志性的哑剧表演风格,缓缓举起双手,仿佛在说:“瞧,我只是个演员,身上哪有什么钱?”劫匪们显然不信,开始粗鲁地搜身。

卓别林灵机一动,突然开始模仿起自己电影中的经典角色——那个穿着肥大裤子、走路摇摆的小流浪汉。

他夸张地扭动着身体,用滑稽的表情和动作试图分散劫匪的注意力:“哈哈,你们知道吗?我可是世界上最穷的富翁,我的钱都藏在鞋底呢!”说着,卓别林真的弯下腰,假装从鞋底掏钱,实则是在悄悄观察周围的环境,寻找逃脱的机会。

劫匪们被他的表演逗得哈哈大笑,放松了警惕。

就在这时,卓别林突然发力,一个灵巧的转身,顺势将离他最近的一名劫匪手中的枪夺了过来,用枪柄狠狠地敲在了他的头上。

“哼,想抢我?你们还嫩了点!”卓别林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戏谑和威严,仿佛是在进行一场即兴的喜剧表演。

其他劫匪见状,吓得四散而逃。

卓别林则站在原地,看着他们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

他并没有立即报警,而是决定先回家,毕竟,明天还有更重要的工作等着他——用笑声治愈这个世界。

名人---卓别林

名人---卓别林

舞台生涯
1894年卓别林五岁时在伦敦的 一俱乐部代替他的母亲首次登 台表演(母亲嗓子突然沙哑)。 他小时候曾生过一次大病,数 星期躺在病床上,晚上他的母 亲在窗前给他表演外面发生的 事情。1900年他的哥哥为他在 伦敦竞技场上演的哑剧《灰姑 娘》中扮演一只戏剧性的猫的 角色。1903年他获得了一个新 角色,后来不久他获得了他的 第一个正式角色,扮演《夏洛 克· 福尔摩斯》中的一个报童。 直到1906年他扮演这个角色。 此后他在一个杂技团里工作, 次年在弗莱德· 卡尔诺(Fred Karno)的喜剧团里扮演小丑。
图为卓别林《摩登时代》剧照
凡尔社先生
人生经历
童年时期
舞台生涯
移民美国
童年经历Βιβλιοθήκη 1889年,卓别林出生于英国伦敦南部地区的 一个演艺家庭,父母都是艺人。从他很小的 时候开始他的父母就分居,查理与他的同母 异父的哥哥雪尼· 卓别林随他们的母亲生活。 1896年他的母亲失业,兄弟两人被送入伦敦 兰贝斯区的一个少年感化院。几周后他们又 被送入一个收养孤儿的学校。卓别林12岁半 时,父亲酗酒去世,母亲患精神病,最后被 送入一个精神病院。当时雪尼和查理不知道 他们还有一个被父亲抚养大的同母异父的兄 弟,后来这个兄弟跟查理· 卓别林在好莱坞的 制片厂中工作。1920年查理· 卓别林将他的母 亲接到美国,1928年母亲在好莱坞逝世。因 父亲在37岁时早逝,母亲又患神经病,年幼 的卓别林被送进贫民孤儿学校。7年後,他离 开了孤儿学校,成了一名流浪儿。他当过报 童、杂货店小夥计、玩具小贩、医生的小佣 人、吹玻璃的小工人,还在游艺场扫过地。 早年的贫困生活启发了他后来创造流浪汉的 灵感;小胡须、细手杖、大号裤子及皮鞋, 以及歪歪扭扭的正式晚礼服,暗示了在儿童 天真的想象中的威严的成人,意在用一个天 真无邪的形象重新塑一个下层阶级的代表。 17岁时,卓别林进入了当时非常有名的卡尔 诺剧团。在这里,卓别林有生以来遇到了使 他终生受益的良师卡尔诺,正是卡尔诺,把 卓别林带进了喜剧的最高行列。

卓别林的影响力在哪里

卓别林的影响力在哪里

卓别林的影响力在哪里
卓别林是一位伟大的喜剧演员、导演和制片人,在好莱坞电影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如今仍然被人们所喜爱和研究。

卓别林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喜剧表演风格
卓别林的喜剧表演风格独特而富有创造力。

他通过滑稽搞笑的动作、夸张的表情和幽默的对白赢得了观众的心。

他的表演技巧和喜剧天赋影响了许多后来的演员和喜剧创作者,成为他们的灵感和研究对象。

2. 社会和政治评论
卓别林的作品经常以幽默的方式讽刺和批评社会和政治问题。

他以影像形式表达对不公正、剥削和权力滥用的关注,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他的电影作品中的社会和政治评论影响了后来的电影制作和评论。

3. 艺术创新
卓别林是电影史上的创新者之一。

他早期的无声电影作品,如《摩登时代》和《大者》,在电影表演、剧情和导演技术方面引入
了许多新的元素和技巧。

他的影片展示了他对电影艺术的独特理解
和创新思维,对后来的电影制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人道主义价值观
卓别林的作品常常关注弱势群体和社会的不公正。

他倡导人道
主义价值观,通过他的作品展现了对人性的关怀和同情。

他的作品
激励了观众关注社会问题,并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变革。

总而言之,卓别林的影响力在于他独特的喜剧表演风格、社会
和政治评论、艺术创新和人道主义价值观。

他的作品不仅娱乐了观众,还启发了后来的电影创作者,并对电影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卓别林英语简介

卓别林英语简介

他奠定了现代喜剧电影的基础,与巴斯 特·基顿和哈罗德·劳埃德并称为“世界三 大喜剧演员”,卓别林戴着圆顶硬礼帽和礼 服的模样几乎成了喜剧电影的重要代表,往 后不少艺人都以他的方式表演为参考。
APPEARANCE
The best Chaplin's role as the appearance of a tramp, inner bearing, a gentleman who wore a thin dress, oversized trousers and shoes, wearing a bowler hat, holding a bamboo cane, wears a moustache image.
Thanks For Watching
卓别林最出色的角色是一个外貌流浪汉,内心则一幅 绅士气度、穿着一件窄小的礼服、特大的裤子和鞋、 戴着一顶圆顶硬礼帽、手持一根竹拐杖、留着一撇小 胡子的形象。
bowler hat moustaches tailcoat
huge pants cane boot
ANECDOTE
Einstein:What I admire most about your art is that's universal. You don't say any word and the whole world understands you! Chaplin:True. But your glory is greater! The world admires you while no one understands you!
Charles Chaplin
Sir Charles Spencer Charlie Chaplin (April 6, 1889 - December 25, 1977) was an English comedian and anti war activists, later became a very good directors, especially in the early and middle of the Hollywood film he was very successful and active.

卓别林的时代背景,简介,后世对他的评价

卓别林的时代背景,简介,后世对他的评价

卓别林的时代背景,简介,后世对他的评价简介:查理•卓别林(Charlie Chaplin 1889.4.16—1977.12.25),英国电影演员、导演、制片人,无声电影时期最富创造力和影响力的喜剧大师。

早在一次大战前,卓别林便以表演才华征服了世界影坛,正如萧伯纳所评价的,“卓别林是电影工业时代独一无二的天才”。

从童年时踏上维多利亚舞台和英国音乐堂,直到88岁生命终结那一刻,卓别林的舞台生涯持续了75年光阴,他一生共拍摄了80余部喜剧片,代表作有《淘金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凡尔杜先生》、《舞台生涯》等。

这些影片反映了卓别林从一个普通的人道主义者到一位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的过程。

卓别林以其精湛的表演艺术,对下层劳动者寄予深切同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进行辛辣的讽刺。

同时,卓别林高调的公共形象与私人生活饱受谄媚与争议。

50年代麦卡锡时期,卓别林因左翼倾向被迫移居欧洲。

60年代晚期,卓别林完成最后一部影片《香港女伯爵》,健康状况逐渐下降。

1972年,卓别林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1977年的圣诞节,定居瑞士Vevey的卓别林在熟睡中悄然离世。

卓别林的时代背景:出生在伦敦,父母是游艺团的歌唱演员。

幼年曾在街头流浪卖艺乞讨。

五岁时第一次等台演出,八岁和哥哥加入了弗雷德.卡诺滑稽剧团。

在美国的巡回表演期间,被制片人麦克.山内特相中,与吉斯通公司签约。

那个穿着肥大裤子、大号鞋子、紧绷上衣,头戴圆顶礼帽的小胡子《流浪汉》面对生活中的任何不幸总能用最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这同时也是他的人生写照。

《大独裁者》中勇敢地将矛头指向纳粹希特勒,体现了他的人道主义精神。

他的《马戏团》在第一届奥斯卡上赢得了“集编剧、表演、导演和制作于一身的多才多艺天才”特别大奖。

他说自己是个世界公民,不属于任何特定的国家。

三十岁时,他成了世界上最棒、最有名、最受人青睐的喜剧演员,他拍一部电影的片酬高达数千美元,创造了一年拍摄35部影片的奇迹,并组建了自己的电影公司。

卓别林

卓别林

好莱坞早期代表——喜剧大师卓别林
卓别林影片的主题:
1.鞭挞不公正、不人道的资本主义社会,反抗剥削 和压迫; 2.反对法西斯独裁,谴责侵略战争; 3.歌颂底层“小人物”的真、善、美; 4.针砭人性的弱点,警示人生的误区。
卓别林代表作:
《摩登时代》、《大独裁者》、 《城市之光》、 《淘金记》等。
卓别林经典影片回顾
(1925年)
(1936年)
(1)
(2)
1940年最卖座的影片
(1)
(2)
中国早期喜剧电影人物
• 张艺谋 • 《有话好好好莱坞早期代表——喜剧大师卓别林
卓别林(1889--1977)出生 于伦敦一个贫苦演员家庭,父 母都是游艺场的歌舞演员。他 10岁时他就进了一个滑稽剧团 充当演员,开始独立谋生。 1913年他随团去美国演出, 开始在制片人兼导演——塞纳 特手下拍片。他以精湛的哑剧 技巧、完美的银幕形象成为闻 名世界的喜剧演员,创造了世界 喜剧电影不可逾越的高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莱坞的繁华
曾被誉之为“电影城”,最近因为电视盛 行,在该处摄制的电影也就相对减少。不 过,哥伦比亚、派拉蒙等著名电影公司仍 在继续拍片。好莱坞的主要街道是Sunset Blvd.与Hollywood Blvd.街道两旁是电影际 与高级的商店,极尽繁华之能事。好莱坞 有一座戏院Grauman's Chinese Theater,几 乎所有著名的影星都印下他(她)们的手印 或足印。Hollywood Bowl则因在星光下露 天演奏交乡曲而闻名。Hollywood Bemetery是著名影星的墓地,都值得一游
2.经历
卓别林幼年丧父,由于母亲精神失常,曾在游艺场和巡回 剧团卖艺或打杂。1913年,随卡尔诺哑剧团去美国演出, 被美国导演M.塞纳特看中,从此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
1914年2月28日,头戴圆顶礼帽、手持竹手杖、足登大皮靴、 走路像鸭子的流浪汉夏尔洛的形象首次出现在影片《阵雨 之间》中。这一形象成为卓别林喜剧片的标志,风靡欧美 20余年。他奠定了现代喜剧电影的基础,卓别林戴著圆顶 硬礼帽和礼服的模样几乎成了喜剧电影的重要代表,往后 不少艺人都以他的方式表演。
3事业
• 卓别林一生主演过八十多部影片,他的 一些代表作品,如《安乐狗》、《狗的 生涯》、《寻子遇仙记》、《淘金记》、 《城市之பைடு நூலகம்》、《摩登时代》、《大独 裁者》等,总是寄同情于穷人,而嘲弄 那些富人。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 格,他的喜剧性的表演令人捧腹大笑, 但是又使人笑后感到泪水的苦味,充满 了对受压迫受欺凌的人们的同情。被誉 为“现代喜剧电影之父。”

作为大洛杉矶市的一部分,好莱坞没有自己的市政部门,但有一个
指定的官员担任所谓“荣誉市长”,仅供各种仪式需要。目前,好莱坞
市的前市长是约翰尼·格兰特(Johnny Grant)
好莱坞介绍
1.好莱坞大片

2.好莱坞的地理位置

3.好莱坞的繁华

4.好莱坞的产业
好莱坞大片
好莱坞的位置
好莱坞(Hollywood),本意上是一个地名的概 念,港译“荷里活”,是全球最著名的影视娱乐 和旅游热门地点,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 市市区西北郊。现“好莱坞”一词往往直接用来 指美国加州南部的电影工业。好莱坞市位于加利 福尼亚州西南部的美国第二大城市洛杉矶市的西 北部,是世界著名的电影城市。
卓别林( Charlie Chaplin)
人物介绍
1.简介 2.经历
3.事业 4.生活

1.简介
Charlie Chaplin,1889年4 月16日—1977年12月25日, 全 名 为 查 尔 斯 ·斯 宾 塞 ·卓 别林 爵士,昵称查理英国 电影演员,导演,制片人。 1889年4月16日生于伦敦, 1977年12月25日卒于瑞士 科西耶。
里的时尚与科技互相牵制发展,自然不造作,拥有着深厚的时尚底蕴和 雄壮的科技做支持,一直被全球各地争相模仿。

由于当地发达的娱乐工业,不过电影制片厂分布的范围早已不局限
在好莱坞一隅,好莱坞与其周边的伯班克等市共同构成了美国影视工业
的中心地区。好莱坞市内有不少数十年历史的老电影院,通常被用作电
影首映式或举行奥斯卡奖颁奖礼的场所,如今也成为旅游热门地点。
好莱坞的产业
好莱坞不仅是全球时尚的发源地,也是全球音乐 电影产业的中心地带,
拥有着世界顶级的娱乐产业和奢侈品牌,引领并代表着全球时尚的最高 水平,梦工厂、迪士尼、20世纪福克斯、哥伦比亚公司、索尼公司、环 球公司、WB(华纳兄弟)等等这些电影巨头,还有像RCA JIVE Interscope Records这样的顶级唱片公司都汇集在好莱坞的范畴之内,这
4.生活
卓别林在美国居住了近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 于他参加进步的文化活动而受到美国麦卡锡主义的迫 害。1952年他怀着满腔愤恨,带着妻子儿子离开美国 回到英国。以后长期定居在瑞士洛桑附近的韦威,直 到逝世。1977年12月25日凌晨4时,世界著名的幽默大 师查理·卓别林,在瑞士洛桑附近的韦威逝世,终年88 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