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别林的影视喜剧分析
摩登时代 影评

摩登时代影评
电影摩登时代影评
《摩登时代》是一部由查理·卓别林执导的经典喜剧电影,它以其幽默和深刻的社会评论而闻名。
作为一位电影评论家,我对这部电影的感觉和共鸣点深深打动了我。
首先,电影摩登时代通过卓别林那独特的喜剧风格,带给我无尽的欢笑。
他的动作和表情完美地配合着音乐,使得整个电影充满了喜剧的魅力。
尤其是那个著名的机器人舞蹈场景,卓别林在机器人的控制下不断被甩来甩去,这一幕让我捧腹大笑,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技术进步和现代化的讽刺。
其次,电影摩登时代对于现代工业化社会的批判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卓别林通过主人公小人物查尔斯卓别林(The Tramp)的形象,展现了现代工业化社会中个人的困境和无助。
无论他如何努力,他总是被大机器和工业化的社会体系所压迫。
这种对于现实生活的讽刺和社会批判引发了我对于社会公平和人性的思考。
另外,电影摩登时代中的爱情线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尽管主人公陷入了困境,但他与一个年轻的女孩建立了一段纯真而美丽的感情。
这段爱情不受社会地位和物质条件的限制,它展现了人性中最纯粹和真实的一面。
这种对于爱情的描绘让我感到温暖和感动。
总的来说,电影摩登时代给我带来了欢笑和思考。
它通过幽默的喜剧和深刻的社会评论,展现了现代工业化社会中个人的困境和无助,同时也展现了爱情中最纯粹和真实的一面。
这部经典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喜剧,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这正是我为什么深深被它所打动的原因。
摩登时代 影评

摩登时代影评
《摩登时代》是一部经典的喜剧电影,由查理·卓别林执导和
主演。
这部电影于1936年上映,至今仍然被认为是卓别林最杰出的
作品之一。
影片以其幽默的表演和对现代化社会的深刻观察而闻名,让人在笑声中思考人类的尴尬和迷茫。
首先,让我们谈谈电影中卓别林的表演。
作为一名喜剧明星,
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展现了他的天赋和技巧。
他的肢体语言和
面部表情无需言语就能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幽默感,令观众捧腹大笑。
尤其是那场他在流水线上的表演,展现了他对细节的把握和对
人性的深刻理解,令人印象深刻。
此外,电影也对现代化社会进行了深刻的观察和讽刺。
影片中
描绘了工业化时代的机械化生活,以及人们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
困境和挑战。
卓别林饰演的角色在不断适应和应对这些变化的过程中,让人产生了对生活的共鸣和思考。
尽管影片拍摄于上个世纪,
但其中对于现代社会的批判和反思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最后,我想强调电影中的音乐和舞蹈。
《摩登时代》中的音乐
和舞蹈场景极具魅力,为影片增添了活力和情感。
特别是那场卓别
林与珍妮特·戈达德共同表演的舞蹈,充满了浪漫和温馨,令人感受到了对爱情和幸福的渴望。
总的来说,电影《摩登时代》以其幽默的表演、对现代化社会的观察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无论是对喜剧的喜爱,还是对生活的思考,这部电影都能触动人心,让人在笑声中感受到了生活的温暖和力量。
摩登时代 影评

摩登时代影评
《摩登时代》是一部经典的喜剧电影,由查理·卓别林执导和主演。
这部电影以其幽默和深刻的社会评论而闻名,让人们在笑声中思考人生和现实的问题。
首先,我要说的是电影中的卓别林先生。
他的表演是如此精彩,他的喜剧天赋和身体表演能力无与伦比。
他在片中饰演的是一个受到现代工业化影响的小人物,他不断陷入困境,但却总是能够以幽默和机智的方式解决问题。
这种反抗现实的精神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让人深受感染。
其次,电影中的情节和场景设计也非常出色。
从工厂装配线上的机械化操作到卓别林在城市中的追逐戏,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创意和幽默。
特别是那个著名的舞台表演,卓别林先生在舞台上跳起了一段令人捧腹大笑的现代舞蹈,这个场景成为了电影的经典之一。
最后,我要说的是电影中蕴含的深刻主题。
虽然《摩登时代》是一部喜剧电影,但却在幽默中探讨了现代工业化对人类的影响,以及小人物在这个现代社会中的生存状态。
电影中的许多情节和对话都让人深思,引发了对生活和社会的反思。
总的来说,我认为《摩登时代》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电影,它不仅带给观众无尽的欢乐,还让人们在笑声中思考人生和现实的问题。
这部电影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一部不容错过的经典之作。
摩登时代 影评

摩登时代影评
《摩登时代》是查理·卓别林的一部经典喜剧电影,讲述了一个工业
化时代的故事,以及主人公查理在这个时代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这部电影以其幽默的情节和深刻的社会观察而闻名,让观众在笑声
中思考人类的尴尬和无奈。
首先,我要说的是电影中卓别林的表演。
他的角色查理是一个被现
代化工业化社会所辗转的小人物,他的表演不仅仅是滑稽可笑,更
是对人类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的深刻思考。
他的动作、表情和肢体语言都展现了他对角色的深入理解,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让人感到心疼和同情。
其次,电影中的情节设计也非常精彩。
从查理在流水线上的搞笑表演,到他与芭芭拉的浪漫爱情,再到他在城市中的种种奇遇,每一
个情节都让人捧腹大笑,同时也让人深思现代社会的问题。
尤其是
最后一场舞蹈表演,不仅仅是一场精彩的表演,更是对现代社会中
人与机器的关系的深刻反思。
最后,电影的主题也是让人深思的。
在现代社会中,科技的发展给
我们带来了便利,但也带来了很多问题。
电影中的查理就是一个鲜
活的例子,他在现代社会中被辗转,被遗忘,却依然保持着对生活
的乐观和热情。
这种对生活的态度让人感到震撼和感动,也让人思
考自己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状态。
总的来说,《摩登时代》是一部充满深意的喜剧电影,它不仅仅是一部让人捧腹大笑的电影,更是一部让人深思的电影。
它让人在笑声中思考人类的尴尬和无奈,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真实和美好。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经典,更是一部永恒的作品,它将会一直陪伴着我们,让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保持乐观和热情。
摩登时代 影评

摩登时代影评
《摩登时代》是查理·卓别林的一部经典喜剧电影,讲述了一个在现代化社会
中挣扎求生的小人物的故事。
这部电影以其幽默和深刻的社会讽刺而闻名,让观众在笑声中思考现代化带来的问题。
首先,电影中的表演非常精彩。
查理·卓别林以他独特的喜剧表演风格,将主
人公卓别林先生塑造得栩栩如生。
他的滑稽动作和夸张表情让人忍俊不禁,同时也让人对他的命运产生共鸣。
另外,电影中的音乐也非常出色,配合着卓别林的表演,让整部电影更加生动有趣。
其次,电影中的情节设置非常巧妙。
通过卓别林先生在现代化社会中的种种遭遇,观众不禁会思考现代化对人的影响。
电影中对于机械化生产、劳动条件、社会分工等现代化问题的讽刺,让人深思现代社会的进步是否真的给人们带来了幸福。
最后,电影中的情感表达也非常感人。
卓别林先生对于现代社会中的困境和对
于爱情的追求,让观众在笑声中感受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追求。
电影中的爱情线也让人感到温馨和感动。
总的来说,《摩登时代》是一部充满深刻社会讽刺和幽默笑料的经典电影,不
仅让人捧腹大笑,更让人在笑声中思考现代社会的问题。
这部电影不愧是卓别林的代表作,也是一部永恒的经典。
摩登时代 影评

摩登时代影评
《摩登时代》是一部1920年代的经典喜剧电影,由查理·卓别林执导和主演。
这部电影以其幽默的情节和卓别林独特的表演风格而闻名,成为了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首先,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它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喜剧片,
更是一部对工业化时代和现代生活的深刻思考。
卓别林在片中饰演一个工厂工人,他所处的环境充满了机械化和冷漠,但他却始终保持着乐观和幽默的态度,这种反差让人深思。
其次,电影中的爱情线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卓别林和他的搭档潘丽
特·戈达德在片中展现了令人心动的爱情故事,他们之间的默契和情感让人感动不已。
这种真挚的感情让我深深地共鸣,也让我对电影的情感表达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电影中的幽默和搞笑元素也让我乐在其中。
卓别林的表演风格充满了幽
默和讽刺,他的动作和表情让人捧腹大笑。
这种幽默不仅仅给观众带来欢乐,更让人在笑声中思考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总的来说,《摩登时代》是一部令人难忘的电影,它不仅让人捧腹大笑,更让
人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这部电影的经典地位不言而喻,它将一直被人们传颂下去。
呐喊中的戏谑——评析〈摩登时代〉

在世界的荧幕上,有一部默片,名曰《摩登时代》,导演、主演者皆为查理·卓别林,此君以喜剧之姿描绘了工业时代的悲剧。
我以为,他是用幽默的笔触,写下了我们这个时代的讽刺诗。
影片之始,机器轰鸣,人声鼎沸。
卓别林扮演的角色——一个普通的工厂工人,在流水线上机械地重复着拧螺丝的动作。
他的眼睛里没有光,只有生活的重压和无尽的重复劳动带来的麻木不仁。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那同胞们手中的锄头和磨盘,同样是无奈而又艰辛的生活图景。
电影中有一个场景让我印象颇深:卓别林因为操作失误而被机器卷进去——这一幕荒诞而滑稽,透露出了对工业化社会无情运转的深刻讽刺。
须知在那个工人如蝼蚁般的年代里,“人”被机器所吞没并非不可能之事。
愚以为这不仅是对工业社会的批判,也是对我们每一个个体被大时代潮流裹挟而去的描写。
在片中一幕幕混乱与荒唐之中,隐藏着对社会结构的冷嘲热讽。
作为观众的我,在笑中带着悲凉,在悲凉中又不断地反思现实生活。
正如鲁迅先生曾在《朝花夕拾》中所言:“世间哪有真正的喜剧?纯粹的喜剧不过是悲剧换了一副面孔。
”当我看到主人公因失业而流落街头的场景时,我的脑海中涌现出的是那些在我故乡流浪汉的形象。
他们的身影在每个城市的角落都能找到影子——那是贫困与绝望的影子;是社会不公与冷漠的影子;更是我们这个时代深刻矛盾的影子。
卓别林以其独特的方式呈现了一个朴实无华、饱受风霜的人物形象。
他不是英雄人物,没有华丽的话语和高尚的行为举止来引人注目;然而他的善良天真和坚持不懈却让人感动不已。
这就像是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一样,在苦难的世界中寻求生存之道,并以此对抗命运和社会带给他的压迫感。
而在爱情的部分,《摩登时代》也展现了温情的一面。
男主角对女工呵护备至的爱情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幻想吗?或许吧!但正是这种小小的慰藉让这个冰冷的世界有了一丝丝温暖的感觉。
电影院内的人群笑着、哭着、叹息着……这是人们对生活的无力感最真实的体现吧?当最后一幕结束时灯光亮起的那一刻,所有的梦想与理想似乎都在那一刻破灭了。
摩登时代 影评

摩登时代影评
《摩登时代》是查理·卓别林的一部经典喜剧电影,它以其幽
默和讽刺的方式,揭示了现代化社会中的种种荒诞和人性的渺小。
这部电影让我笑中带泪,对现代生活和人生的思考也在我心中激起
了一些共鸣。
首先,卓别林在影片中的表演无疑是一大亮点。
他那滑稽的动
作和夸张的表情,让观众捧腹大笑的同时,也不禁感叹他的表演功
底和对角色的深刻理解。
尤其是在工厂流水线上的那一幕,他不断
地被机器带动,身不由己地做着重复枯燥的动作,这种对现代工业
化生产的嘲讽,让人深思现代化带来的机械化和人的异化。
其次,影片中对爱情和友情的描绘也令人感动。
卓别林和潘妮
的爱情故事,虽然充满了笑料和误会,但在现代社会的浮躁和物欲中,他们依然相互扶持,相濡以沫。
而卓别林和一位流浪汉的友情,更是让人感叹,即便生活再艰难,只要有真挚的情感和友情相伴,
一切都会变得温馨而有意义。
最后,影片对现代化社会的批判也是令人深思的。
现代化社会
带来了便利和进步,但也伴随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冷漠。
电影中
对工业化生产、城市化生活和现代科技的嘲讽,让人不禁思考现代
社会中的人文关怀和人的尊严。
总的来说,《摩登时代》是一部既幽默风趣又深刻感人的电影,它让我在笑声中感受到了对现代生活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思考。
这部
电影不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对现代社会有了更多的思
考和共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
要的是, 在这个令人捧腹大笑的场面中, 观众对主人公的遭遇 的窘迫处境有了强烈的感受和深切的同情。 又如在 《摩登时代》 里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 让主人公试 用一种快速 “吃饭机” 的片断也非常精彩, 影片深刻地揭露资 本主义剥削把人机械化、 异化。为此卓别林以其敏锐的洞察 力和幽默生动的表演, 使观众在捧腹大笑之时, 对小人物的辛 酸经历掬一把同情的泪水, 法国批评家阿赛尔曾这样描写到: 们噙着眼泪注视着这个矮小的人物的一举一动时, 我们并不 是经常意识到这眼泪不是笑引起的” ④这种悲喜结合, , 以喜剧 的形式表现悲剧内容的 “寓庄于谐” 喜剧手法, 是卓别林电影 的突出点。卓别林的作品关注的 “小人物” 的命运, 将人道主 义和社会批判融入其中, 表达一种悲悯的情怀, 对这个 “小人 物” 的夸张幽默的强调是为了表达更为深刻的社会内容, 对资 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歌颂底层小人物的的真、 美。它以轻 善、 松的调笑方式, 反观人生与社会。
的笑声更具有感人至深的魅力。正如卓别林自己所言 “我有 “夏尔洛不是小丑, 而是具有深刻而细腻人情味的形象, 当我
2009 年第
5期
安徽文学
129
艺 术 殿 堂
因此, 卓别林善于运用默片年代镜头的特点 (大多数运用 全景镜头, 中景、 远景镜头不多, 特写镜头几乎没有) 充分发 , 挥人体动作的滑稽表演优势。 他曾说过, 全景和远景适合表 “ 现喜剧, 特写适合表现悲剧”“全景对我的表演是不可缺少 , 的, 因为我演戏的时候, 我的腿, 我的手, 我的脸, 同样都在表 演” 。 二、 关注普通人, 研究人性的最深层 柏格森认为滑稽会产生笑, 在于它的笑的对象是人, 在真 正属人的范围以外无所谓滑稽, 笑可以从机械笨拙的姿态、 动 作、 畸形的面貌等引发。卓别林塑造的的流浪汉受到世界人 民的欢迎的更为深层的原因在于他把目光投向普通人, 研究 人性、 直面人性的最深层。 如他的 《淘金记》 《摩登时代》 《城市 之光》等众多的喜剧电影选择流浪汉作为表现对象。 “流浪 汉” 就有着奇怪的外形和机械的动作: 一身紧身的上衣, 过于 肥大的灯笼裤, 过大的鞋子, 显小的礼帽, 留着小胡子, 一根细 小的手杖, 不紧不慢的迈着外八字型鸭子步。柏格森认为滑 稽的本质不在丑, 而在于僵, 在于生命的机械化、 物质化, 对于 发现他能够运用喜剧的手法和电影手段的有效的结合, 加强 其喜剧电影的喜剧性。 黑格尔认为滑稽的高级形态是喜剧, 卓别林在其电影中 能够运用喜剧中常出现的滑稽场面来引起观众的笑, 同时结 合电影手法、 电影语言来创造性运用。 《摩登时代》 影 如在 里, 片的开头一大批羊儿被赶向屠宰场的滑稽场面, 同时下个镜 头就是工人们如潮水般涌向工厂, 卓别林运用比喻蒙太奇的 手法来描述一般喜剧片中的滑稽场面, 辛辣的讽刺资本主义 工人阶级遭受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 《淘金记》 有许多著名的 舞蹈段落。 其中, 一个主人公夏尔洛和乔治娅跳舞时, 他那过 于肥大的裤子直往下掉, 随后他用他的文明棍钩住自己的裤 子, 引起观众的发笑与担忧, 由于影响舞技的发挥, 紧接着夏 尔洛顺手抓过一根绳子暂且作裤带使用, 作者在这里采用了 一个长镜头, 随着镜头的移动一条狗自然的被拉出, 狗随着他 在舞池里来回左右拉动, 引起舞池的一片骚乱时, 观众同样被 逗乐了, 这些滑稽场面和长镜头的有效运用是分不开的, 可以 设想, 如果一开始作者采用全境镜头, 给观众看到一条狗和狗
片, 《流浪汉》 (1925) 、 《淘金记》 (1925) 、 《城市之光》 (1931) 来却形同企鹅跳舞, 、 过着食不果腹的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 这
的喜剧性, 让一代代观众体味其电影独特的喜剧风味, 在世界 一、寓庄于谐” “含泪的笑” “ 诱发 鲁迅先生说: “喜剧是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②但一 , 部喜剧片通常以 “笑” 来达到观赏的效果, “笑” 通过 来传达一 种 “寓庄于谐” 的效果。 “庄” 指的主题思想体现的深刻社会内 容, 是艺术品中严肃的成分,谐” “ 指的是主题思想在表现形式 上让人感到可笑。 “寓庄于谐” 即通过诙谐可笑的表现形式如
在让主人公用它来做裤带, 其喜剧效果将大为减弱。 生命本质的歪曲和不协调, 他把生命看作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的缰绳, 在 中, 作为这种活动的推动力的精神本能的东西— “生命的冲动” 类似的精彩片断是很多的, 《城市之光》 夏尔洛看橱窗时 , 物质, 作为生命的反面, 则反抗精神本能推动, 把生动活泼的 生命活力蜕化成机械、 僵硬的东西, 以阻碍生命的活动。 这种 生命的物质化、 僵硬化、 机械化是违反生命本质的, 是滑稽产 生的根源。⑤比如: 《淘金记》 中最后夏尔洛淘金归来, 摇身一 变成为百万富翁, 可是, 他改变不了流浪汉的习气, 还是喜欢 过去的流浪汉打扮, 还是头戴礼帽、 拿着文明棍、 走着外八字 的步, 那才是他深层的自我, 有钱了他的行为还停在过去。 有 时夏尔洛甚至开着一辆汽车去和一个不知名的流浪汉抢先拾 到路边的一个烟头。这种对于生命机械化和僵硬化, 让人发 笑, 柏格森认为 “笑是一种纠正手段, 是一种报复手段, 是对社 会某些缺点的惩罚” ⑥可见, 。 卓别林的 “流浪汉” 形象富含对 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批判, 这也是他喜剧能博得全世界最广 泛的人群热爱, 永葆最持久的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⑦ 卓别林善于研究 “人” 正如卓别林所总结的那样, 要想 , “ 使观众发笑, 并不需要知道什么特殊的秘密。我的全部秘密 就在: 我过去和现在都一直在研究人, 因为没有人, 我什么目 的也达不到。 可见, ” 喜剧大师卓别林对广大观众心理了如指 掌的, 深谙观众的心理。前苏联的电影大师普多夫金说: “卓
不同场景的切换造成了喜剧效果。 显然卓别林能巧妙运用摄 影机的潜力来进行各种镜头的切换, 从而取得独特的效果, 体 现他对叙事手段深刻的理解和运用。 舞台戏剧情节变化和固 定不变的背景之间的矛盾是一种没有解决的命题。 巴赞指出 卓别林 “用电影手段来最大限度地把喜剧从舞台或杂耍场的 时空束缚中解放出来。卓别林有效运用电影手段融合喜剧方 ” 法, 使喜剧尽可能地简练明白晓畅, 在那个电影还处于童年时 期的时代显示出艺术大师的天才魅力。 四、 结论 卓别林这位天才的艺术大师, 他的喜剧电影具有独特喜 剧性, 特别是对普通人的关注, 对人性的研究, 在这个 “以人为 本” 的现实社会中具有启发意义, 显示他敏锐的洞察力, 但他 喜剧电影的喜剧性是多方面也是深刻的, 有更多值得后来者 探讨的不朽价值!正如苏联电影学家库卡尔金在评价卓别林 的电影艺术特色时说:卓别林有相当一部分的影片直到今天 “ 还保存着艺术上的光彩、 社会和美学的意义, 这就是真正的艺 术不朽的力量。! ”
艺 术 殿 堂
管窥卓别林电影的喜剧性
◎鲁成花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江苏・南京 211189)
摘 要 卓别林的电影具有独特的喜剧性, 他善于运用 “寓庄于谐” 的审美效果诱发观众 “含泪的笑” 把目光投向普通人, ; 揭露资本主义对人的异化、 机械化。他还创造性地把电影手法、 电影语言带进喜剧创作, 开拓喜剧性的新领地。他带有强 烈个人风格的喜剧, 是人类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关键词 卓别林 “寓庄于谐” 异化 电影语言
别林是属于那些 ‘心灵统治者’ 的艺术家的行列的。因此他的 ”
130
20勒的主人公, 个头矮小, 却野心勃勃。 他试图拥抱地球的 镜头充分显示了独裁者的贪婪与野心, 卓别林的作品往往就 是这样 “寓庄于谐” 的典型代表。 在卓别林的电影里的笑并非 永远是快乐, 笑声往往是通过泪水发出的, 这种透过泪水发出 本事既勾出眼泪又引出笑声” 从而传达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 , “小人物” 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 针砭人性的弱点, 警示人生的 误区, 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等等深刻的主题思想。他以喜 剧为载体表现悲剧深刻的思想主题,寓庄于谐” “ 诱发观众 “含 泪的笑” 。 卓别林善于表现他卓越的哑剧表演天赋和丰富的面部表 情, 加入些杂技动作和夸张的肢体表演, 以这种诙谐的夸张的 系列造型表演的喜剧表现形式使观众发笑, 然而这种笑背后
①
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和社会悲凉感, 诱发出来的是一种伤感、 苦涩的笑。 流浪汉夏尔洛手持文明棍, 抽着烟斗, 然而走起路 种强烈的反差加上系列噱头、 滑稽的表演, 不禁令观众捧腹不 已, 然而笑之后, 又不得不对夏尔洛所代表的流浪汉阶层的悲 惨处境引发一系列的有关社会制度、 道德方面的种种思考, 触 动观众的同情心, 寄托一定的悲悯的人文关怀, 是一种 “含泪” 不在, 经典影片 《淘金记》 中戏剧场面就很多, 卓别林善于营造 独特的悲喜剧风格: 幽默夸张, 有不乏苦涩之感。 如其中最典 型的一例子是主人公在饥饿的情况下津津有味地吃皮靴的场 面。卓别林利用吃靴皮和食物的某些相似之处, 在动作设计 上融入了日常饮食的举动: 把靴带像通心粉一般地缠绕在刀 叉上, 将靴帮的铁钉如啜鱼骨头一般地在吮了又吮。这些动
范围内引发无数的笑声。 本文探索卓别林电影喜剧性的奥秘。 的同情。纵观卓别林的系列作品, 滑稽幽默夸张的表演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