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一

现代汉语一
现代汉语一

现代汉语(一)期末考试A卷

专业初等教育(小学教育) 学号姓名尚淑婷成绩

1.归类题:(20分)

(1)刃火川渴休上江磊

答:象形字火、川;指事字上、刃;会意字休、磊;形声字渴、江。

(2)把部位相同的字归为一类:

辽刚忝固裨匣思旬

答:左右结构辽、裨、刚;上下结构忝、思;内外结构固、匣、旬。

(3)把形旁和声旁组合方式相同的形声字归为一类:

花把阔问切盒娩战裳府辨零

答:左形右声把、娩;右形左声战、切、辨;上形下声花、零;下形上声裳、盒;外形内声府、阔;内形外声问。

3.分析下列合成词的结构

类型:(12分)

肉麻:偏正

云集:联合动

员:动宾扩大:补

船只:偏正

月亮:偏正放

牧:动宾面熟:主

4.分析下列各几组句子中

划线的词之间的意义关

系,并指出哪些是多义词,哪些是同音词。(10分)

(1)A、他胸前别着校徽。

B、过马路别乱跑。

(2)A、他说话的神气特别认真。

B、少先队员戴着鲜红的领帽,显得很神气。

C、他神气活现。

答:(1)别是多义词

(2)神气是同音词

5.通过下列句子来分析儿化的作用:(10分)

(1)我们的头儿不停地摇着自己的头。

(2)校长画了一幅画儿。

(3)人活着就得做活儿。

(4)他瞪大眼盯着那个眼儿。

(5)他在信中给我透了个信儿。

(6)小孩儿长着苹果脸儿,骑着小马儿,拿着鲜花儿。

答:(1)我们的头儿不停地摇着自己的头:“头”是人体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头儿”是头目、领导,儿化有区别词义的作用。

(2)校长画了一幅画儿:“画”是动词,“画儿”是名词,儿化有区别词性的作用。(3)人活着就得做活儿:“活”是动词,“活儿”是名词,儿化起到区别词性的作用。

(4)他瞪大眼盯那个眼儿:“眼”是眼睛,“眼儿”是小孔,儿化起到区别词义的作用。

(5)他在信中给我透了个信儿:“信”是书信,“信儿”是消息,儿化具有区别词义的作用。

(6)小孩儿长着苹果脸儿、骑着小马儿、拿着鲜花儿;这里的儿化有表示细小、可爱、亲切的修辞效果。

6.普通话中的声母和辅音有何不同?韵母和元音有何不同?(10分)

答:声母虽然主要由辅音充当,但声母和辅音并不相等,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作韵尾,如ng;有的辅音则既可以作声母,也可以作韵母中的韵尾,如n;有的音节的开头还可以没有辅音声母,即零声母。可见,普通话中的辅音是大于声母的。

韵母虽然主要由元音充当,但韵母和元音也不相等,韵母不仅可以由一个元音或两个、三个元音组成,而且也可以由元音加辅音构成,可见,普通话中的韵母是大于元音的。

7.结合教学实际(或自己学习普通话的实践),谈谈在普通话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方音的影响?(选择几个例子说明即可。最好是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各有例子。)

(10分)

答:在普通话教学中采用系统化训练纠正方音的教学策略,效果不错,教学实施由下面两部分组成。

1.通过系统化训练克服方音的发音定势,形成普通话发音定势,提高方言区学生的正音能力。南方地区学生在说读普通话时易犯语音发音偏前的毛病,尤其发普通话中发音部位在后的声母及舌位后的韵母,如“舌面音、舌尖后音、舌根音”及“合口呼、e、o、-i[∫]和u为韵尾的韵母及后鼻韵母等”,这是因方言发声法影响造成的。每一

种语言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声法,形成普通话发音定势系统化训练策略在实施中按以下三步骤进行:

首先,正确掌握普通话发声方法。通过音像展示口腔示意图,教会学生掌握普通话发声的主要部位,如:上齿背、硬腭前部、舌根、软腭。接着,结合声乐的练声法,用打哈欠的方法,找后槽牙打开的感觉及喉部放松的感觉。然后用这种感觉连发“嘿”音,锻炼舌根肌肉与软腭肌肉的弹性,方言区人发不准翘舌音声母和后鼻韵母主要在于方言区人因方音发声法造成舌根与软腭肌肉疲软,造成方言区人在发音时舌头不易伸缩。

其次,掌握普通话语音动态发音原理,通过系统化训练巩固普通话发声方法。把普通话发音原理动态化能有效提高南方方言区学生正确掌握普通话发音原理,有效提高南方方言区学生纠正方音的能力,提高南方方言区学生普通话语感,便于普通话发声方法的掌握与巩固。因此普通话教师应钻研普通话语音音系中的发音原理,研究音系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形成动态化。按由易到难、基础到延伸的循序渐进原则系统化训练学生,使之掌握普通话语音动态发音原理,巩固学生普通话发声定势,加强学生普通话语感。在普通话音节中,韵腹是音节的音核,是由元音充当的,普通话的元音有10个,这些元音都可充当单韵母。因此,普通话单韵母的发音原理是普通话语音发音原理的基础。掌握单韵母发音的关键在于舌位和唇形,舌位指发音时舌头隆起最高点的位置。按舌位前后划分,可分舌位前、央、后三种单韵母;按舌位高低划分,可分为高、半高、半低、低四种单韵母。按唇形划分,可分为圆唇与不圆唇两种单韵母。在单韵母的舌位中a[A]的舌位(低、央不圆唇元音)是单韵母的基础舌位,其作用与声乐中的喉头一样,具有定音的作用。a[A]发音原理为舌中后部隆起,后槽牙自然张大,唇形不圆。以它为基础,发舌位前元音(i、ü、ê)时,舌后部隆起往前伸对着硬腭前部。发舌位后元音(u、o)时,舌后部隆起向后缩对着软腭。语音发音原理动态化便于前后音概念的区分,便于舌头伸缩的锻炼。复合韵母的动态发音原理为:一般说来以舌位前的音素(i、ü、ê、n)收音的复合韵母其舌位动程主方向为舌后部隆起往前伸。如ai发音时,舌后部隆起往前伸至I位置收音;发an时舌后部隆起往前伸舌头前部抬起至上齿龈收音等。以舌位后的音素(u、o、e)收音的复合韵母其舌位动程主方向为舌后部隆起往后缩。如,发ao时舌后部隆起往后缩至o位置收音;发ang时舌后部隆起往后缩至软腭位置收音。韵母发音原理动态化对于纠正方言难点音特别有效,尤其对于纠正前后鼻音这组音。发前鼻音时,舌位动程一般为舌后部隆起往前伸;而发后鼻音时,舌位动程一般为舌后部隆起往后缩。

动态化发音方法对于指导正确掌握以舌头为发音器官的声母的发音原理及纠正方言声母难点音也同样有效。如区分舌尖前音声母和舌尖后音声母,发舌尖前音声母时,后槽牙打开,软腭上升关住鼻腔通道,舌后部隆起往前伸,舌头前部平伸与上齿背接触或接近,气流把阻碍冲开一道窄逢,从窄逢挤出,摩擦成声。发舌尖后音声母时,后槽牙打开,软腭上升关住鼻腔通道,舌后部隆起往后缩,舌头前部上抬接触或接近硬腭前端,气流把阻碍冲开一道窄逢,从窄逢挤出,摩擦成声。发准这两组音的关键是后槽牙打开与舌后部隆起伸与缩。从单韵母的动态发音方法的掌握到复合韵母的动态发音方法和声母的动态发音方法的掌握,有效巩固了普通话的发声方法,纠正方音的难点音,提高方言区学生的普通话语感。

最后,普通话发声定势在读说系统化训练中形成。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读说的训练,系统化读说训练有益于加强普通话语感,形成普通话发声定势。在读方面的训练,本人要求学生每周练读两篇《普通话培训与测试指南》中的朗读材料,朗读的要求按时间段的不同有所不同。上半学期,要求学生把方言难点音注音并读熟课文读准字音;学期中期要求学生按词连读,词按普通话词格来读,提高学生普通话语感;学期后期要求学生掌

握朗读材料的基调,有感情地朗读。在说方面,每周由舍长组织宿舍成员练说《普通话培训与测试指南》中的说话题目,并做好每次活动记录,在上课时把它交给任课老师,以便于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普通话的情况,并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犯的典型错误进行指导解决。

2.系统掌握普通话与方言之间读音差别的常用字,针对差别字进行逐个正音强化训练,提高方言区学生纠正方音的能力。只用普通话语音动态发音方法来纠正方音,对于尽快有效提高方言区学生普通话操用能力是远远不够的,不在字音纠正上下工夫,那么有效克服方音,提高说普通话的能力就是一句空话。掌握普通话发声方法,用普通话语音动态发音方法来掌握因方音影响造成的普通话错误音和缺陷音的纠正方法是纠正方音的基础。字音纠正训练方法可从以下三个步骤进行:首先,教师在讲述普通话语音理论时,帮助学生了解各自方言与普通话的内部规律以及两者的差异,找出学生普通话语音错误与错误类型。其次,以作业形式让学生考察常用字表,查出常用汉字家乡读音与普通话读音的差别,并注上拼音,整理出读音差别表。最后,在整理出读音差别字表后,针对差别字进行逐个的正音强化训练。这是方言区学生有效地尽快缩小与普通话距离的重要环节。

8.请以“鲁迅”一词为例,说明专有名词是否具有概括性的特点。(10分)

答:“鲁迅”虽然是一个专有名词,但是概括了不同时期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万年)鲁迅。在各个时期他的外貌,习惯等可以有所不同,但总有一些共同的东西足以表明他是同一个鲁迅,而这些共同的东西便是从不同时期概括得来的。所以一般词指的都是整类事物或现象。

《现代汉语》Ⅰ作业(1)答案

广西师范大学 现代汉语作业1[《现代汉语》第一章现代汉语及其书写符号] 年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一、名词解释 1.共同语共同语也叫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2.方言: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这种具有变异的地域性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分支。 3.双语现象:双语现象就是双重语言制,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正式场合同时使用两种语言的现象。双语现象是语言同化的先导或过渡阶段。 4.现行汉字:现行汉字指现在通用的汉字,就是《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收录的7000个字(其中常用字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构成的、用来记写现代汉语的书写符号体系。 5.隶书:隶书是产生于秦代、通行于汉代的一种汉字形体。隶书改造了篆书的偏旁,打破了篆书的形体结构,笔画进一步简化,变婉曲、圆转的线条为平直、方折的笔画。隶书开始向现行汉字形体的过渡,并为现行汉字的形体奠定了基础。 6.构字部件: 二、判断说明题 1普通话也就是北方话。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北方话只不过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在广大的北方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地域变体,它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普通话以北方方言的代表话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作为语音系统,普通话的语汇也主要来自北方方言,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也是由主要在北方方言区流行的近代白话文发展而来的,但我们终究不能把作为基础方言的北方话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混为一谈。 2北京官话和江淮官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声母方面。 3.“桃”和“沐”中的部件“木”表意相同,“肚”和“明”中的部件“月”表意相同。 “桃”和“沐”都包含部件“木”,而且两者都是形声字,但是,“桃”中的“木”是表意的形旁,而“沐”中的“木”是表音的声旁。所以,说“桃”和“沐”中的部件“木”表意相同是错误的。“肚”和“明”都包含部件“月”,而且“月”都是表意的,但“肚”中的“月”实际上是“肉”,跟肌肉有关,“明”中的“月”才是“月”字旁,跟月亮有关,所以说“肚”和“明”中的部件“月”表意相同也是错误的。 4.由于古今字音字意的演变,有的形声字的声旁不表音了,有的形声字的形旁也失去了表意作用。 三、简述题 1.如何理解共同语和方言之间的关系? 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分支。 共同语对方言来说是一种高级形式,它从语音、语汇、语法等方面给方言的发展以积极的影响;方言在共同语形成之前可以是共同语形成的基础,在共同语形成之后是共同语的分支或变体,它的作用随着民族共同语的推广和影响的扩大而缩小。 2.为什么说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口语的发展,从两汉时期开始出现言文不一致的现象,汉魏以后差异越来越大,一致延续到20世纪初叶。在这个漫长的时间里,人们口头讲的是发展中的汉语,笔头上写的却是文言文。这种言文不一致,很不适应社会和语言的发展。 (一)白话文的兴起、推广和新的书面语的产生。到了晚唐五代,一种同口语直接联系的书面语“白话”逐渐兴起,成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主要来源,开始了一步步发展到现代白话文的历史进程。唐代的变文、宋代的语录、宋元的话本以及宋金元的诸宫调和元曲、明清的章回小说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儒林外史》等,这些重要的白话文文学著作是用北方方言或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写成的。这些作品不仅在北方方言区流行,而且在非北方方言区也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加速了北方方言的推广。 (二)北京话的传播和新的口语的产生。与此同时,北方方言的代表话北京话也逐步传播开来,逐步取得了在各方言区之间作为交际工具的地位。这种形成中的共同语,明清时代称为“官话”,到了清末,“官话”正名为“国语”。 (三)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促成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到了本世纪初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掀起了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白话文运动”。文言文的地位终于被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白话文所取代,白话文在文学作品和一般学术著作的范围内取得了合法的地位。20世纪30年代开展的大众语运动正是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的延续和发展,它促使现代白话文走向成熟。 从1913年起,中国政府开始系统地审订“国音”,在全国推行“国语”,开展了“国语运动”。“国语运动”和“注音字母”、“国语罗马字”、“拉丁化新文字”这些拼音方案的推广,又在口语方面增强了北京话的代表性,促使北京语音成为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这样,北方方言的代表话北京话在全国范围内广为传播,逐渐发展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口语形式。 “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促使现代汉语的书面语和口头语不断靠拢,最终达成一致。新中国成立后,从语音、语汇、语法三个方面确定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正式确定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现代汉语》教材上说:“隶书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你对这句话是怎样了解的? 隶书产生于秦,在战国时代秦国文字的简俗字的基础上形成。秦代的隶书称秦隶,笔画少波势,尚存篆意,是当时民间日常使用的形体。到了汉代,字形有了发展,称汉隶,成为汉代通行的汉字形体。 隶书与篆书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改造了篆书的偏旁,打破了篆书的形体结构;字形转为扁平,笔画进一步简化;变婉曲、圆转的线条为平直、方折的笔画,并显出波势,后期的隶书还运用挑法。 汉字的演变从此进人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开始了向现行汉字形体的过渡,并为现行汉字的形体奠定了基础。因此,隶书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4.从构造上看,汉字有没有它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举例说明你对汉字结构的认识。 (一)汉字从结构上看有它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所谓表层结构,就是指每一个汉字外部的构造方式。汉字都是由简单的笔画构成部件,单个部件或部件组合可以构成汉字,部件组合成汉字时可以是左右结构、上下结构或内外结构等结合方式。由于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汉字的外部结构特征的分析得到的,所以叫做汉字的表层结构。 1

现代汉语常用词表

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 1.范围 本规范(草案)提出了现当代社会生活中比较稳定的、使用频率较高的汉语普通话常用词语 56 008 个,形成《现代汉语常用词表》,给出了词语的词形。 本规范(草案)可供中小学语文教学、扫盲教育、汉语教育、中文信息处理和辞书编纂等方面参考、采用。 2.术语和定义 2.1 常用词 现代汉语普通话范畴中使用频率高、适用范围广的词语。 2.2 词形 本规范(草案)指词语的书写形式。 2.3 词频 在一定数量的语料中同一个词语出现的频度,一般用词语的出现次数或覆盖率来表示。本规范(草案)指词语的出现次数。 2.4 频级 同一语料调查范围中词频数相同的为一个频级。本词表频级统计分两步:第步形成不同类型语料库的频级,即原始频级。第二步形成总语料的频级,就是将几个原始频级之和再除以不同类型语料库的数目。 3.研制原则 3.1 词和语兼顾原则 本规范(草案)的词语收录,以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为主。同时,根据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也收录一些常用的缩略语、成语、惯用语等熟语,以及表达整体概念名称的其他固定短语。 3.2 系统性和实用性兼顾原则 本规范(草案)的词语收录,既注意词语的系统性,又注意词语在语用中的实用性。如以表示季节为根词的一些词,全部收录它的加缀词“初春”“初冬”“初

秋”“初夏”,但对于“‘晚'+季节”的词语,只收录“晚春”“晚秋”,未收录“晚冬”“晚夏”;对于“‘残'+季节”的词语,只收录“残冬”未收录“残春”“残 秋”“残夏”。 4.《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说明 4.1 本表研制过程中,收集词语同国家语委“现代汉语通用语料库”核心语料库、厦门大学的新词语语料库、《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等所收词语进行了比对,并查验了该词在人民网《人民日报》报系网页以及 Google 网简体中文网页、百度网等常用网页上的使用情况。 4.2 本表用来检测词频的语料库有:国家语委“现代汉语通用语料库”中经分词标注的4 500万字语料、《人民日报》2001年?2005年约1.35亿字的分词标注语料和厦门大学的现当代文学作品语料库约 7 000 万字的语料。总共 2.5 亿字。 4.3 本表共收录常用词语56 008个,包括单音节词3 181 个,双音节词语40 351 个,三音节词语 6 459个,四音节词语 5 855个,五音节和五音节以上词语 162个。表内条目按频级升序排列,频级相同的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 4.4 本规范(草案)提供了《现代汉语常用词表》的音序索引,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同音的条目按笔画数由少到多排列。其中,词语的读音只供检索使用,不代表词语的读音规范。

现代汉语1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打印版

现代汉语作业1 一、名词解释(20 分,每小题4 分) 1、普通话:就是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语音:是语言的声音,是由人类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不同语言的语音各有其系统性。 3、声母:汉字字音中开头的辅音因素叫声母。普通话共有21 个辅音声母。 4、韵母:汉字字音中声母后面的音素。普通话共有39 个韵母。 5、声调:是指读每个汉字时声音的高低升降变化。每个汉字都有一个固定的声调。声调在汉语里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二,填空题(20 分,每空1 分) 1,书面语是在(口语)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赣方言主要分布在(江西省),以(南昌话)为代表;闽方言主要分布在(福建).(海南).(台湾)三省。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家通用语言是(普通话)。 4.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等多种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5.语音的四要素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6.汉语拼音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构成的。 7?声母z和zh的区别是(发音部位)不同。 8.声母m 和n 的相同点是(发音方法)完全相同。 9.复韵母可以分三类,韵母iao 属于(中响复)韵母。 10.音节"圆”的汉字拼音是yua n,这个音节的韵母是(u an)三.单项选择题(20 分,每小题2 分。) 1 .下列各种说法只有(C)是正确的。 A. 口语在书面语基础上产生。 B.书面语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口语的发展。 C. 口语是书面语产生的源泉、发展的动力。 D. 口与是书面语发展的影响微乎其微。 2. 普通话是以(A)为基础构成的。A.北方话B.天津话 C.东北话D.河 南话 3 .北方话是以(A)为代表点的。A.北京话B.天津话C.河南话D.山西话 4 .下列条件(C)不是北方话成为普通话基础方言的理由。 A.政治文化影响大 B.通行地域广 C.语音标准统一 D.使用人口多 5 .汉语声调是由(A)变化形成的。A.音高B.音强C.音长D.音色 6 .语音的本质属性是(C)。A.生理属性B. 物理属性 C.社会属性D. 自然属性 7.舌面后,高、不圆唇元音是(没答案)。A. i B.u C. u D. o 8.舌根、不送气、清、塞音是(D)。A. b B. d C. h D. g 9.根据拼写规则,下列音节拼写有错误的是(B)。 A. xiwang B. guenshuei C. yuanwang D. xuanchuan 10.下列成语(A)的平仄格式是按照平平仄仄方式构成的。 A. 山明水秀 B.万水千山 C.自相矛盾 D.众志成城 三、综合分析应用题(40分,每小题10分) 1 .分析下面的元音的发音特点:

《现代汉语1》作业 (3)

现代汉语(1)形成性考核册 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号: 姓名: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院 (请按照顺序打印,并左侧装订) 现代汉语作业3

一、例解释下列名词(20分,每小题2分) 1、音素:是语音中的最小的单位,依据音节里的发音动作来分析,一个动作构成一个音素。音素分为元音、辅音两大类。 2、熟语:是语音中长期习用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是语汇中的特殊成员。 3、定位语素:是固定的语素叫定位语素。 4、词:是由两个以上的语素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词。 3、基本词:是全民广泛使用,日常交际必不可少,意义最为明确的那部分词。 二、填空(20分,每空1分) 1、汇规范的原则是(普遍性原则)、(需要性原则)、(明确性原则)。 2、语音看,现代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主要形式,在书面上用一个(汉字)记录。 3、语素可以从不同角度分类,例如“个”,从语音看是(单音节)语素,从(位置)看是非定位语素,从功能看是(成词)语素。 4、不能独立成词,只级用作构词材料的语素通常又叫做(非成语语素)。 5、从结构看,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单纯词),包括(单音词)、(联绵词) (译音词)等类别。 6、、根据语素的特点,合成词可分两大类,例如“美化”是(附加式),“喜欢”是(组合 式)。 7、附加式全盛词根据定位语素的位置分两类,例如“老乡”是(附加式),“棍子”是(后 附式)。 8、简称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以双音节为主,二是大多为(事物名称)的简化。 9、基本词的(普遍性)特点是说基本词全民都使用,没有地域阶层的区别。 10、(译音词)是从其他民族语言中吸收进来的词,例如“沙发”、“咖啡”等等。 三、判断正误(20分,每小题2分) 1、语素的主要功能是充当句子成分。(×) “充当句子成分”应为“构成词” 2、词和语素的本质区别在于词的语音形式不同于语素。(×) “词的语音形式不同于语素”应为“不同层级语言单位” 3、并不是所有基本词都具有能产性特点。(√) 4、“电”和“灯”都是词,所以“电灯”不是词。(×) “电灯”是词。 5、多音节词不一定就是合成词。(√) 6、一般而言,一个汉语语素就是一个音节,所以音节和语素是对应的。 (X ) “语素”和“音节”不一定对应。 7、单音节词就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语素”应为“音节” 8、合成词就是由两个以上音节构成的词。(×) “音节”应为“语素”

现代汉语专题作业答案2

作业3参考答案 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共10分,每小题2分) 1.词类:按词在造句中的不同作用而分出来的类一般称作词类。 2.短语:短语就是词和词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语言单位。 3.句类:句子从语气角度来分类就是句类。 4.句子的焦点:焦点是陈述句中新信息的重点。一般的句子,焦点在后。 5.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形式即分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语言系统中,最大的语法单位是(句子),最小的语法单位是(语素)。 2.现代汉语划分词类的标准是(功能标准),据此可以把词类划分为(两)小类。 3.现代汉语中的介词都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主要用在别的词语前面构成(介宾短语)。 4.有些词类还包括一些附类,例如“大型、微型、主要”等是形容词中的(非谓形容词),“以上、之上、以后”是名词中的(方位词)。 5.有些词是兼类词,例如“文明”从语法功能看兼属(名词)和(形容词)。 6.短语可以从结构和功能角度划分类别,例如“海洋广阔”是(主谓短语)和(形容词短语)。 7.句子“什么书他都喜欢看”从句型看是(主谓谓语)句,从句类看是(陈述)句。 8.从所带宾语的性质看,动词可以分为(谓宾动词)和(体宾动词)两类。 9.复句的八种基本类别,根据特点可以划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大类。 10.句子传递信息,一般是(旧信息)在前面,(新信息)在后面。 三、判断正误,简要说明理由(共20分,每小题2分) 1.划分现代汉语词类,词的形态是一条比较重要的标准。 错误。在西方语言中,可以根据形态划分词类,但汉语中缺乏形态,不可能根据形态划分词类。 2.副词的意义和名词、动词比较,不那么实在,所以划归虚词。 错误。副词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词类。在意义方面虽然不如其他实词那样具体实在,但是副词可以充当句子成分,所以把副词划归虚词是不妥当的。 3.句子不一定都能还原为词组。 正确。句子和词组是两个不同层面的单位,比如句子结构有语用上的变化,就无法换为词组,如“怒吼吧,黄河!”,不能就说这个词组主语在后,谓语在前,这不符合汉语词组的结构特点,这是句子层面才能出现的结构。 4.“花”在“一朵花”中是名词,在“花了不少钱”中是动词,所以是兼类词。 错误。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类的特点、功能而意义上又密切相关,这样的词才是兼类词。“花”在“一朵花”中是名词,在“花了不少钱”中是动词,“花”属于同形词,同形同音词指意义毫无联系,是两个以上的一组词。 5.“把”在现代汉语中只有介词功能,不能独立作谓语动词使用。 错误。“把”还是个动词,可以作谓语,例“这个关我来把”。 6.特指问和是非问的区别是,前者常常在句尾使用语气词"吗",后者使用"呢"。错误。特指问使用的语气词是"呢",是非问使用的语气词是"吗"。 7.状中短语充当谓语,这个句子一定是动词性谓语句。 错误。谓语通常由谓词性词语充当,主要有动词、形容词、述宾短语、述补短语、状中短语、谓词性联合短语、兼语短语、连谓短语、主谓短语等,状中短语的谓语还可能是形容词。 8.根据宾语的语义性质,句子“我看见一座座高山”的宾语是受事宾语。 正确。及物动词带的宾语是受事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或结果。“看见”是及物动词。 9.多重复句是指由三个以上的分句构成的句子。

现代汉语1(1)

1.何谓“语系”?世界上的各种语言可以分为哪些语系?汉语和英 语在世界语言谱系中处于什么位置?它们各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语系”是源自一个共同语分化的语言归属于同一个语系,这个成为不同语言发展源头的共同语称为母语或原始基础语,凡是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一个语系。同一个语系中的语言还可以根据它们的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依次分为语族、语支、语群等 目前人们一般把世界的语言划分为九大语系: 1)汉藏语系, 2)印欧语系, 3)阿尔泰语系, 4)闪-含语系, 5)乌拉尔语系, 6)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 7)马来-玻里尼西亚语系, 8)南亚语系, 9)达罗毗荼语系。 汉语普通话:汉-西藏语系汉语族北方语支 英语:印度-欧罗巴语系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 在语言谱系分类中,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泰语族。汉藏语系包含的语言和方言有400多种,汉语是形成较早、流通较广、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 印欧语系是世界上最大的语系,其中包括十多种语言,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亚洲等地。讲印欧语系语言的人数约占世界人口的七分之一。在各种语言当中,英语和德语,荷兰语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日耳曼语言最为接近。英语起源于欧洲西部。 2.语言的三要素是什么?它们在语言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 语音、词汇、语法。其中,基本词汇和语法构造决定了每一种语言的基本面貌。 语言的意义是内容,形式是语音,语音是语言存在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从而构成了一个严密的系统。 3.什么是语音的四要素?它们在语言(汉语和英语)中是如何体现

的?请结合具体例子谈一谈。 语音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音高:声调,语调 音强:轻声 音长:轻声、儿化 音质:每个音的音质都不同,这样才能区别意义 4.什么是发音部位?普通话辅音按照发音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几类? 请各举一个例子,说明每一类辅音具体的位置是怎样的。 发音部位在语音学上指的是辅音发音时,口腔或者咽腔中受到阻碍的位置。 22个,包括双唇音: b p m 唇齿音: f 舌尖前音: z c s 舌尖中音: d t n l 舌尖后音: zhchsh r ng 舌根音: g k h 舌面音: j q x (二)辅音音位 普通话由二十二个辅音音位,即: /p/、/p/、/m/、/f/、/t/、/t/、/n/、/l/、/k/、/k/、//、/x/、/t/、/t/、//、/t/、/t/、//、//、/ts/、 /ts/、/s/。 5.什么是发音方法?普通话辅音按照发音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几类? 请各举一个例子,说明它们具体是如何发音的。 声母的发音方法指的是,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可以从阻碍方式、声带是否颤动,气流的强弱等三个方面来观察。 1、看阻碍的方式根据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方式不同可以普通话声母分为塞音、擦音、 塞擦音、鼻音、边音五类。 2、看声带是否颤动发音时声带颤动的音是浊音,又叫带音;声带不颤动的音叫清音, 又叫不带音。浊音共四个,其余声母都是清音。 3、看气流的强弱塞音、塞擦音发音时,口腔呼出的气流比较强的叫送气音,共有等p、 t、K、q、ch、c六个;口腔呼出的气流比较弱的叫不送气音,共有b、d、g、j、zh、z 等六个。

《现代汉语》Ⅰ作业(4)答案 (1)

广西师范大学 现代汉语作业4[《现代汉语》第三章现代汉语词汇] 参考答案 年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一、名词解释 1.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按着一定的结构关系构成的词,就是合成词。合成词包括派生词和复合词两类。 2.词义:词义就是词的意义,是词的语音形式所负载的全部语义信息内容。词义可以分为概念意义和附加意义两类。 3.义位:义位也就是义项,是由特定的词形表示的、能独立运用的、概括的、固定的语义单位。 4.义素:义素是构成义位的语义成分,是从一组相关的词中抽象出来的语义特征,包括区别性语义特征和共同语义特征两类。 5.语义场:具有共同义素的词语组成的集合,叫做语义场。同一个语义场里的词语,通过共同义素联系在一起,也通过区别性义素互相区别开来。 6.上下义词:两个词在概念意义上存在包含被包含关系,这两个词就是上下义词。两个词是不是上下义词,可以通过“下义词是上义词”这个判别式进行判定。 二、判断说明题 1.“星星”和“猩猩”都是合成词,“姥姥”和“妈妈”都是叠音词。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猩猩”和“姥姥”这两个词前后两个音节读音相同,而且都不能单说,拆开了也没有任何意思,因此它们是单纯词、叠音词。“星星”和“妈妈”这两个词前后两个音节读音相同,而且都可以单说,构成词语的每一个音节的意思和构成懂得词语意思完全相同,所以,它们都是合成词、重叠词。 2.非基本语汇和语法的发展变化比较缓慢,是语言中比较稳固的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种语言的基础。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构成语言基础的两个要素是基本语汇和语法,它们都是语言构成要素中比较稳定的要素。非基本语汇是所有语言要素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要素,也是最不稳定的要素,它不可能成为语言的基础。 3.“悲剧、喜剧”和“教师、学生”都是正反反义词。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悲剧、喜剧”所在的语义场还有“正剧(悲喜剧)”这个成员,所以表示正反反义词,而是两级反义词。“教师、学生”构成一个二元关系义场,根本不存在反义关系,所以它们也不是正反反义词。 4.“北京大学”和“中文系”是上下义词,也是一组类义词。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上下义词是概念上具有包含被包含关系的一组词。北京大学包含中文系,中文系是北京大学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是,它们只是组成关系的包含关系,而且不能说“中文系是北京大学”,所以不是上下义关系,也不存在类义关系。 三、简述题 1.汉语吸外来词有哪几种方式?汉语倾向于哪一种方式? (1)直接全部或部分采用外文标记字母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①完全采用外文字母。 1

现代汉语专题作业答案4

《现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 作业1 参考答案 一、解释下列名词(共10分,每词2分) 1.普通话: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方言:方言是语言的变体 3.声调:声调指整个音节的高低升降的变化。 4.音节:音节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的音段,是读音的基本单位,任何单词的读音,都是分解为一个个音节朗读。 5.复韵母:韵母有单韵母和复韵母之分。只包含一个元音的,叫单韵母;包含几个元音或者由元音、辅音组合而成的,叫复韵母。 二、填空(共20分,每空1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在2000年10月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并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 2.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通用语言是指(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六条对于(方言)的使用情况作了明确规定。 4.三大语文运动是指我国20世纪初的(切音字运动)、(国语运动)、(白话文运动)。 5.用汉语拼音给“海员、海岸、海啸、海峡、海轮、海鸥、海鲜”这些词注音,其中(海岸)和(海鸥)要使用隔音符号。 6.汉语拼音方案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构成的,其中字母(v)记录普通话语音不使用,字母(y)和(w)就其对音节的分界而言,主要用作隔音符号。 7.汉语的音节可以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 8.汉语拼音方案声调表示方法采用的是(符号)标调法。 9.在注音时可以省略韵腹的韵母是(iou)、(uei)、(uen)。 10.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北方方言)。 三、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共20 分,每小题2 分) 1、文学作品对民族共同语的推广具有很大的影响。 正确。比如北方话,在全国的重大影响与我国古代文学名著在全国的传播有比较密切的关系,这些文学名著的传播在客观上起到了推广北方话的作用。 2.汉语拼音方案规定i行、u行、ü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时,要使用y、w,其目的是要把26个拉丁字母都使用上,避免浪费字母。 不对。使用y、w的主要目的是分隔音节界线,避免音节混淆。 3.iou、uei、uen三个韵母,在使用中有时候省略韵腹,有时候省略韵头。 不对。这三个韵母在使用中与辅音声母结合时省略韵腹,自成音节时韵头元音要换成y或w,没有省略韵头的情况。 4.在给汉字注音时,字母i只有充当韵腹时,上面的一点才能省略。 不对。注音时,无论i是不是韵腹,只要上面有声调符号,i上面的一点就要省略。例如zhuī,字母i并没有充当韵腹,因为有声调符号,所以省略了一点。分析说明:有些同学根据声调标在韵腹上面的规定,认为本题说法正确,其实不对,i充当韵腹,如果是轻声不标调,上面的一点也不能省略。 5.韵母ü的原形在拼音时永远不会出现,因为注音时上面两点按拼写规则要省略。 不对。ü行韵母与声母n、l相拼时,上面的两点不能省略。 6.普通话要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 不对,普通话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典范。 7.韵母iang 的韵腹在中间,所以这是中响复韵母。

《现代汉语1》作业(3)

成绩: 现代汉语(1) 形成性考核册 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号: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院 (请按照顺序打印,并左侧装订)

现代汉语作业3 一、例解释下列名词(20分,每小题2分) 1音素:是语音中的最小的单位,依据音节里的发音动作来分析,一个动作构成一个音素音素分为元音、辅音两大类。 2、熟语:是语音中长期习用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是语汇中的特殊成员。 3、定位语素:是固定的语素叫定位语素。 4、词:是由两个以上的语素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词。 3、基本词:是全民广泛使用,日常交际必不可少,意义最为明确的那部分词。 、填空(20分,每空1 分) 1 汇规范的原则是(普遍性原则)、(需要性原则)、(明确性原则)。 2、语音看,现代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主要形式,在书面上用一个(汉字)记录。 3、语素可以从不同角度分类,例如“个”,从语音看是(单音节)语素,从(位置)看是非定位语素,从功能看是(成词)语素。 4、不能独立成词,只级用作构词材料的语素通常又叫做(非成语语素)。 5、从结构看,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单纯词),包括(单音词)、(联绵词)(译音词)等类别。 6、、根据语素的特点,合成词可分两大类,例如“美化”是(附加式),“喜欢”是(组合 式)。 7、附加式全盛词根据定位语素的位置分两类,例如“老乡”是(附加式),“棍子”是(后 附式)。 8 简称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以双音节为主,二是大多为(事物名称)的简化。 9、基本词的(普遍性)特点是说基本词全民都使用,没有地域阶层的区别。 10、(译音词)是从其他民族语言中吸收进来的词,例如“沙发”、“咖啡”等等。 三、判断正误(20分,每小题2分) 1、语素的主要功能是充当句子成分。(X ) “充当句子成分”应为“构成词” 2、词和语素的本质区别在于词的语音形式不同于语素。(X ) “词的语音形式不同于语素”应为“不同层级语言单位” 3、并不是所有基本词都具有能产性特点。(V ) 4、“电”和“灯”都是词,所以“电灯”不是词。(X ) “电灯”是词。 5、多音节词不一定就是合成词。(V ) 6、一般而言,一个汉语语素就是一个音节,所以音节和语素是对应的。(X ) “语素”和“音节”不一定对应。 7、单音节词就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X ) “语素”应为“音节”

《现代汉语3500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常用字辯》 一、常用字(2500字)按汉字读音笔顺,并辬拼音 a ā阿啊āi哀唉挨ǎi矮ài爱碍ān安àn岸按案暗áng昂ǎo 袄ào傲奥 b bā八巴扒吧疤bá拔bǎ把bà坝爸罢霸bái白bǎi百柏摆b ài败拜bān班般斑搬bǎn板版bàn办半伴扮拌瓣bāng帮b ǎng绑榜膀bàng傍棒bāo包胞báo雹bǎo宝饱保堡bào 报抱暴爆bēi杯悲碑běi北bèi贝备背倍被辈bēn奔běn 本bèn笨bèng蹦bī逼bí鼻bǐ比彼笔鄙bì币必毕闭毙辟弊碧蔽壁避臂biān边编鞭biǎn扁biàn便变辫辨辩辪biāo 辬biǎo辯bié農bīn宾滨bīng冰兵bǐng丙柄饼bìng并病bō拨波玻bāo剥bō菠播bó脖伯驳泊博搏膊薄bo卜bǔ补捕bù不布步怖部 c cā擦cāi猜cái才材财裁cǎi采彩睬踩cài菜cān参餐c án残蚕惭cǎn惨càn灿cāng仓苍舱cáng藏cāo操cáo 槽cǎo草cè册侧厕测策céng层曾chā叉插chá查茶察ch à岔差chāi拆chái柴chán馋缠chǎn产铲chàn颤chāng昌cháng长肠尝偿常chǎng厂场敞chàng畅倡唱chāo抄

钞超cháo朝潮chǎo吵炒chē车chě扯chè彻撤chén尘臣沉辰陈晨chuǎng闯chèn衬趁chēng称撑chéng成呈承诚城乘惩程chèng秤chī吃chí池驰迟持匙chǐ尺齿耻chì斥赤翅chōng充冲chóng虫崇chōu抽chóu仇绸愁稠筹酬chǒu 丑chòu臭chū出初chú除厨锄chǔ础储楚处chù触畜chuān川穿chuán传船chuǎn喘chuàn串chuāng疮窗chuáng 床chuàng创chuī吹炊chuí垂锤chūn春chún纯唇chǔn 蠢cí词慈辞磁cǐ此cì次刺cōng从匆葱聪cóng丛còu凑cū粗cù促醋cuàn窜cuī催摧cuì脆翠cūn村cún存cùn 寸cuò错 d dā搭dá达答dǎ打dà大dāi呆dài代带待怠贷袋逮戴dān 丹单担耽dǎn胆dàn旦但诞弹淡蛋dāng当dǎng挡党dàng 荡档dāo刀叨dǎo导岛倒蹈dào到悼盗道稻dé得德de的d ēng灯登děng等dèng凳dī低堤滴dí敌笛dǐ底抵dì地弟帝递第diān颠diǎn典点diàn电店垫殿diāo叼雕diào 吊钓调掉diē爹跌dié叠蝶dīng丁叮盯dǐng顶dìng钉订定diū丢dōng东冬dǒng董懂dòng动冻栋洞dōu都dǒu 抖陡dòu斗豆逗dū督dú毒读独dǔ堵赌dù杜肚度渡duān 端duǎn短duàn段断缎锻duī堆duì队对dūn吨蹲dùn盾顿duō多duó夺duǒ朵躲duò惰 e

期末现代汉语专题专升本

1.? ( 单选题) 下列属于同位短语的是.( )(本题分) A、? 明天星期六 B、? 首都北京 C、? 南开大学 D、? 温柔大方 标准答案:B 2.? ( 单选题) 下列句子只有( )不是整句。(本题分) A、?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B、?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C、?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D、? 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标准答案:D 3.? ( 单选题) 会话要遵循合作原则,而下面的会话,乙的回答表明他对小王有意见,这里的会话乙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 )。甲:小王和小张为人怎么样乙:小张人不错。(本题分) A、? 质的准则 B、? 量的准则 C、? 关系准则 D、? 方式准则 标准答案:B 4.? ( 单选题)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 ( )(本题分 A、? 北京话 B、? 近代汉语 C、? 古代汉语

D、? 北方话 标准答案:D 5.? ( 单选题) 下列句子( )是复句。(本题分) A、? 由于敌人猛烈的炮火,我军进攻受阻 B、? 因为性格方面的差异,使得他们最后分手了 C、? 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D、? 如果明天下雨,年级篮球赛就延期举行 标准答案:D 6.? ( 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处”的读音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本题分) A、? 处理 B、? 处方 C、? 处所 D、? 泰然处之 标准答案:C 7.? ( 单选题) 一般来说,语法单位不包括。( )(本题分) A、? 音节 B、? 语素 C、? 词 D、? 短语 标准答案:A 8.? ( 单选题) 下面对句子辞格的分析,只有( )不正确。(本题分) A、? “集体的一草一木我们都要爱护”。这个句子主要用了借代,也可理解为用了夸张

《现代汉语1》作业(2)

《现代汉语1》作业(2)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现代汉语(1)形成性考核册 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号: 姓名: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院 (请按照顺序打印,并左侧装订)

现代汉语作业2 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10分,每小题2分) 1.多音多义字:一个汉字,有两种以上是不同读音,代表不同的音节,这样的汉字叫做多音节,多音节有两种情况: 2.一种多音字虽然有不同的读音,但字义完全一样,另一种多音字是多的,即读音不同,意义也不一样。 3.简化字:是指这样一些汉字,它们原来结构复杂,笔画多,后来在运用中,人们对它们进行了改造,简化,由此而产生的笔画、结构简单的汉字,简化字就是指经过简化的汉字。 4.合体字:是以偏旁为直接单位构成的汉字。 5.偏旁:绝大多部分的汉字,可以分析出两个以上的基本单位,这种构字的基本单位叫做偏旁。偏旁有笔画组成,是比笔画大的构字单位。 6.形声字:六书之一。"形"是指形符,或叫形旁,其作用是指出字的意义类属;"声"是指声符,或叫声旁,其作用是标明字声母。 二.填空(20分,每小题1分) 1.文字是能指实际上就是(符号的存在或形式)。 2.汉字在语音上代表(音节),在意义上代表(语素)。 3.多因字“殷”在“殷红”中念( yan ),“角”在“角斗、角色”中念(jue ) 4.汉字的字体可分为(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四种,其中(篆书)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在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5.篆书包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四种。 6.汉字发展是总趋势是(由繁趋简),结构越来越简化。 7.“日、月、人、手、木”等从古代汉字构字方式看是(象形),从现代汉字构字方式看是(独体)。 8.根据作用,偏旁可以分为按类,例如:“妈”字中的“女”是(表义)。 9.从结构单位来分类,汉字“穿、唱、肥、座”属于(合体字)。 10.形旁和字义联系有多种情况,例如“海、洋、河、流、泪”是(意义相关,但读音不同的形声字)。 三.单项选择题(10分,每小题2分) 1.现代汉语的基本笔画是在( B)阶段形成的。 A.篆书 B。隶书 C.草书 D。楷书 2.下列说法只有(A)是不正确的。 A.文字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与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内涵相同。 B.没有文字,不可能有书面语产生。 C.文字的最大作用是打破了有声语言的时空局限。 D.汉字是记录人类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3.下列说法,( B)不是汉字的特点。 A.汉字具有开放性特点 B. 汉字记录声音和意义

现代汉语作业二

现代汉语(一)作业(2) 一、填空题 1、现代汉字的结构单位有两级:一是笔画,二是偏旁。 2、曾在不同时期做过汉字标准形体的有甲骨文、金文、篆书、 隶书、楷书、草书及行书等。 3、篆书一般分为大篆和小篆两种。隶书分秦隶和汉隶两种。一般说的草书,包括章草、今草和狂草。 4、五种基本笔画的顺序是横、竖、撇、点、折。 5、汉字标准化的“四定”是指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6、汉字的排列顺序有义序法、音序法、形序法三大类。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用“√”标出,错的用“Ⅹ”标出。) 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汉字大多数是形声字,因此,绝大多数汉字看它的字形就能读出它的声音。(×) 3、象形字、指事字都是独体字,会意字、形声字都是合体字。(√) 4、形旁和声旁在方块汉字中的位置是完全固定的。(×) 5、“补、裹、依”三个字的形旁都是“衣”。(×) 6、简化汉字就是减少汉字的笔画。(×) 7、“区、匹、匠、医”等字的第二笔都是折笔。(×) 三、归类题 1、刃人川客休三江磊 答:象形字人、川;指事字刃、三;会意字休、磊;形声字江、客。 2、把部位相同的字归为一类: 迷刚字固群匣思甸 答:左右结构刚、群;上下结构字、思;内外结构迷、固、匣、甸。 3、把形旁和声旁组合方式相同的形声字归为一类: 草爬阔闷切盒娩战裳府辨零 答:左形右声爬、娩;右形左声切、战;上形下声草、零;下形上声盒、裳;外形内声阔、府;内形外声闷、辨。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答:汉字和拼音文字各有特点。汉字的基本单位是字,拼音文字的基本单位是字母。从文字和语言的关系看,汉字纪录的是最小的意义单位,字母纪录的主要是语言中的音位。从文字本身的构造看,汉字体系是由表意、表音的偏旁(形旁、声旁)和既不表意又不表音的记号组成的,拼音文字体系则是由表音的字母组成的。 汉字所纪录的既然是汉语中最小的意义单位,那么意义不同而读音相同的,就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如“一、医、衣、”“高、糕、羔”等等。有少数汉字没有意义,如“玻、璃、葡、萄、蜻、蜓”等,不过这样的字数很少,并不反映汉字的本质。每个最小的意义单位都有它的读音,用汉字来纪录这样的意义单位,意义单位的读音也就成了汉字的读音。拼音文字的字母只有形和音,没有意义;汉字不但有形和音,而且有意义,是形音义的统一体。根据这个特点,可以把汉字看成是表意文字。

现代汉语常用词表

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 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 1.范围 本规范(草案)提出了现当代社会生活中比较稳定的、使用频率较高的汉语普通话常用词语 56 008个,形成《现代汉语常用词表》,给出了词语的词形。 本规范(草案)可供中小学语文教学、扫盲教育、汉语教育、中文信息处理和辞书编纂等方面参考、采用。 2.术语和定义 2.1 常用词 现代汉语普通话范畴中使用频率高、适用范围广的词语。 2.2 词形 本规范(草案)指词语的书写形式。 2.3 词频 在一定数量的语料中同一个词语出现的频度,一般用词语的出现次数或覆盖率来表示。本规范(草案)指词语的出现次数。 2.4 频级 同一语料调查范围中词频数相同的为一个频级。本词表频级统计分两步:第一步形成不同类型语料库的频级,即原始频级。第二步形成总语料的频级,就是将几个原始频级之和再除以不同类型语料库的数目。 3.研制原则 3.1 词和语兼顾原则

本规范(草案)的词语收录,以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为主。同时,根据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也收录一些常用的缩略语、成语、惯用语等熟语,以及表达整体概念名称的其他固定短语。 3.2 系统性和实用性兼顾原则 本规范(草案)的词语收录,既注意词语的系统性,又注意词语在语用中的实用性。如以表示季节为根词的一些词,全部收录它的加缀词“初春”“初冬”“初秋”“初夏”,但对于“‘晚’+季节”的词语,只收录“晚春”“晚秋”,未收录“晚冬”“晚夏”;对于“‘残’+季节”的词语,只收录“残冬”未收录“残春”“残秋”“残夏”。 4.《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说明 4.1 本表研制过程中,收集词语同国家语委“现代汉语通用语料库”核心语料库、厦门大学的新词语语料库、《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等所收词语进行了比对,并查验了该词在人民网《人民日报》报系网页以及Google网简体中文网页、百度网等常用网页上的使用情况。 4.2本表用来检测词频的语料库有:国家语委“现代汉语通用语料库”中经分词标注的4 500万字语料、《人民日报》2001年~2005年约1.35亿字的分词标注语料和厦门大学的现当代文学作品语料库约7 000万字的语料。总共2.5亿字。 4.3 本表共收录常用词语56 008个,包括单音节词3 181个,双音节词语40 351个,三音节词语6 459个,四音节词语5 855个,五音节和五音节以上词语162个。表内条目按频级升序排列,频级相同的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 4.4 本规范(草案)提供了《现代汉语常用词表》的音序索引,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同音的条目按笔画数由少到多排列。其中,词语的读音只供检索使用,不代表词语的读音规范。

现代汉语1(上)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习题答案 “绪论”思考和练习一 1、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它是怎样形成的? 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怎样的? 方言是一种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或变体,是局部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一民族语言的共同语,则是通用于这个民族全体成员的语言。对于各地方言来说,规范化的共同语是民族语言的高级形式,它比任何方言都富有表现力。共同语形成后,对于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都有一定的影响。它的词语经常传播到各方言中去。规范化的共同语,往往促使地域方言向它靠拢,对方言的发展起一种制约的作用。与此同时,共同语也要从方言中吸收种种语言成分,以丰富和发展自己。但是,地域方言间差异的缩小,以至于消失,则须经过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3.简述现代汉语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口语和书面语是现代汉语的两种不同形式。书面语是写(印)出来的语言,口语是说出来的语言;书面语的物质载体是文字,口语的物质载体是语音。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别主要在风格方面。口语的特点是亲切自然,句子简短,常有省略。书面语的特点是用词精审,结构谨严,逻辑性强。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至今还有许多民族只有口语而没有书面语。因此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书面语比口语规范、连贯,因为写出来的话可以有时间斟酌、加工,乃至反复修改。 对书面语进一步加工规范,就形成标准语(又称“文学语言”)。 书面语与口语相互影响。书面语的成分不断进入口语,从而使口语向着规范的方向发展;口语成分也不断被吸收进书面语,从而使书面语不断丰富生动。书面语往往受到口语的制约,它虽然有自己的特点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同

现代汉语专题

电大《现代汉语专题》期未复习资料考试小抄 一、判断正误 说明: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要”的汉语拼音是yao,这个音节的韵母中的韵头是i。√ 2.北方方言内部语音系统没有任何差别,高度一致。× 3.复韵母就是韵腹位于几个音素中间的韵母,例如ian、uang。×、4.“有时间来学习”和“有条件来学习”的内部结构相同,都是连动 式。√ 5.普通话语音系统中能充当韵头的音素是i、u、y、w。× 6.从结构看,现代汉语词的发展趋势是由单纯词向合成词发展。√7.“得”字右下角的部件只能构成一个汉字,不是基础部件。× 8.现代汉字系统中,合体字数量要多于独体字。√ 9.网络语言是一种独立于现实语言之外的一种语言。× 10.网络语言产生的原因与网民使用方言有关,所以属于地域方言。×11.北方话词汇系统中所有的词,普通话都要吸收。× 12.人口的流动将对语言和方言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13.根据音节拼写规则,在实际运用中,u行韵母中的u-律要换成w。×14.短语的结构类别和功能类别是对应的,例如定中短语就是名词性短语。× 15.普通话韵母的元音韵尾只有i和u两个。√ 16.现代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主,词以双音节为主。√ 17.成字部件就是合成部件,只不过划分的角度不同。× 18.汉字字数繁多的根本原因是汉字结构复杂。× 19.输入文字快捷简便的要求是网络语言产生的重要原因。√ 20. -些比较流行的网络语言会进入现实语言交际领域。√1534 21.韵母10U、uei、uen的拼写形式在实际运用中永远不会出现。√22.普通话要以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 23.方言是地域文化的反映,因此方言不应该被消灭,而应该保留。√24.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唯一一对清浊对立的辅音都是舌尖后音。√25.定位语素全部都是词缀,非定位语素就是词根。× 26.动词和形容词的主要区别是动词可以充当谓语。× 27.汉字和音节是对应的,普通话一个音节只用一个汉字记录。×28.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法定文字,所以汉字中不能夹杂非汉字符号。×29.网络语言产生的原因与网民使用方言有关,所以属于地域方言。×30.网络语言会对现实语言产生一定影响。√ 31.北方话语汇系统中所有的词,普通话都要吸收。× 2.社会方言的主要特点是语汇比较特殊,但没有独特的语音语法系统。√3.韵母10U、uei、uen的拼写形式在实际运用中永远也不会出现。√4.短语是构成句子的基础,具有表述性特点。× 5.普通话音节的突出特点是元音占优势。√ 6.“白菜”和“白纸”内部结构相同,都是词。× 7.字符也是部件,他们的区别是观察划分汉字的角度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