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介绍
牛顿简介及贡献

安培
• 安德烈 玛丽·安培(Ampère,1775年—1836 安德烈·玛丽 安培 玛丽 安培( , 年 ),法国化学家, 法国化学家 年),法国化学家,在电磁作用方面的研究成就 卓著, 数学和物理也有贡献 电流的国际单位 和物理也有贡献。 卓著,对数学和物理也有贡献。电流的国际单位 安培即以其姓氏命名。 安培即以其姓氏命名。安培最主要的成就是 1820~1827年对电磁作用的研究 。1820年7月 , ~ 年对电磁作用的研究 年 月 年对电磁 H.C.奥斯特发表关于电流磁效应的论文后,安培 奥斯特发表关于电流磁效应的论文后, 奥斯特发表关于电流磁效应的论文后 通电的线圈 线圈与磁铁相似 报告了他的实验结果 :通电的线圈与磁铁相似 ; 9月25日,他报告了两根载流导线存在相互影响, 导线存在相互影响 月 日 他报告了两根载流导线存在相互影响, 相同方向的平行电流彼此相吸, 相同方向的平行电流彼此相吸,相反方向的平行 电流彼此相斥; 电流彼此相斥;对两个线圈之间的吸引和排斥也 作了讨论。通过一系列经典的和简单的实验, 作了讨论。通过一系列经典的和简单的实验,他 认识到磁是由运动的电产生的。 认识到磁是由运动的电产生的。他用这一观点来 说明地磁的成因和物质的磁性。 说明地磁的成因和物质的磁性。
牛顿简介及贡献
萨克·牛顿(Isaac Newton)是英国伟大的数学 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其研 究领域包括了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神学、 自然哲学和炼金术。牛顿的主要贡献有发明了 微积分,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经典力学,设 计并实际制造了第一架反射式望远镜等等,被 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 为了纪念牛顿在经典力学方面的杰出成就, “牛顿”后来成为衡量力的大小的物理单位。 牛顿于1643年1月4日生于英格兰林肯郡格兰瑟 姆附近的沃尔索普村。1661年进入英国剑桥大 学圣三一学
牛顿详细介绍

牛顿详细介绍牛顿(Isaac Newton)是17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他对物理学和数学的贡献被公认为是革命性的。
他的研究和发现奠定了现代科学的基础,特别是在运动力学和万有引力方面。
牛顿在1642年12月25日出生于英国林肯郡的一个农民家庭。
他的父亲去世后,他的母亲再婚,牛顿被送到外祖父母那里抚养。
他在学校表现出色,展现了对科学和数学的天赋。
1661年,他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开始了他的科学之旅。
在牛顿的大学时代,他开始对光学感兴趣。
他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了光的行为。
1666年,他发现了白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会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谱。
这一发现被称为色散现象,并成为后来光的波动理论和量子力学的重要基础。
除了光学,牛顿还对力学和数学进行了深入研究。
1666年,他开始思考万有引力的问题。
根据传说,当时牛顿正在伦敦郊外的一个果园里散步时,看到一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这一幕启发了他,开始思考为什么苹果会朝着地面掉落,而不是向上飞去。
最终,他得出了万有引力的理论,这一理论成为牛顿力学的基石。
牛顿在1687年发表了他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Principia Mathematica),这是物理学史上的里程碑之一。
在这本书中,他详细介绍了他的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被称为惯性定律,描述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
万有引力定律则解释了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提供了解释行星运动和天体力学的理论。
除了物理学,牛顿还对数学有着重要的贡献。
他发明了微积分学,建立了微积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他的微积分理论解决了许多数学问题,并为后来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牛顿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数学家。
他在剑桥大学担任教授职务,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学生。
他的研究和教育成果影响深远,对整个科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牛顿在1727年去世,享年84岁。
他的遗产对科学界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
他的发现和理论不仅改变了我们对物理世界的认识,也为后来的科学家们提供了启发和指导。
牛顿的生平简介

⽜顿的⽣平简介在数学领域,阿基⽶德、⽜顿和⾼斯并称为数学三杰。
其中阿基⽶德被称为数学之神,⾼斯是数学王⼦,⽽⽜顿则是经典⼒学之⽗。
⽜顿⼀⽣的成就可谓是⼀个开挂的⼈⽣。
下来我们先简单了解下⽜顿这⼀⽣。
⽜顿的照⽚中⽂名艾萨克·⽜顿出⽣地英国 林肯郡伍尔索普村 逝世地英国伦敦肯⾟顿 职业物理学家、数学家外⽂名Isaac Newton 出⽣⽇期1643年1⽉4⽇ 逝世⽇期1727年3⽉31⽇信仰⾃然神论国 籍英国⾎型及星座O 型摩羯座智商290成就、荣誉万有引⼒定律、⽜顿运动定律、微积分⽣平介绍⽜顿的⽣平简介家庭状况⽗亲:⽣⽗伊萨克,养⽗巴顿母亲:汉娜·艾斯库⼉⼥:终⾝未婚朋友:没有朋友师傅:巴罗1642年12⽉25⽇诞⽣于英国林肯郡的⼀个⼩镇马乌尔斯索普的⼀个农民家庭,⽜顿家境贫寒,⽗亲是个⼩农场主,在⽜顿出⽣以前三个⽉就已经去世,那时他的⽣⾝⽗母结婚才半年多。
⽜顿3岁时母亲改嫁给⼀位牧师,是外祖母把他抚养⼤。
12岁他的继⽗⼜去世,他回到了母亲⾝边,发现⾃⼰多了三个同母异⽗的弟妹。
⽜顿的⼩学教育,主要是在外祖母家完成的。
1、⼒学成就第⼀定律任何⼀个物体在不受任何外⼒或受到的⼒平衡时(Fnet=0),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状态,直到有作⽤在它上⾯的外⼒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
第⼆定律①⽜顿第⼆定律是⼒的瞬时作⽤规律。
⼒和加速度同时产⽣、同时变化、同时消逝。
②F=ma 是⼀个⽮量⽅程,应⽤时应规定正⽅向,凡与正⽅向相同的⼒或加速度均取正值,反之取负值,⼀般常取加速度的⽅向为正⽅向。
③根据⼒的独⽴作⽤原理,⽤⽜顿第⼆定律处理物体在⼀个平⾯内运动的问题时,可将物体所受各⼒正交分解,在两个互相垂直的⽅向上分别应⽤⽜顿第⼆定律的分量形式:Fx=max ,Fy=may 列⽅程。
第三定律表达式 F=-F' (F 表⽰作⽤⼒,F'表⽰反作⽤⼒,负号表⽰反作⽤⼒F'与作⽤⼒F 的⽅向相反)万有引⼒⽜顿是万有引⼒定律的发现者,并且在开普勒⾏星运动定律以及其他⼈的研究成果上,他⽤数学⽅法导出了万有引⼒定律。
《牛顿》读后感

《牛顿》读后感《天才简史》系列视频中介绍牛顿的文字稿:“艾萨克·牛顿,英国皇家学会会长,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同时还是现代光学、天文学、高等数学的奠基人,万有引力的发现者,经典力学的开创者。
他的研究,涉及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哲学、经济和艺术,所学包括飞机制造、船舶设计、火箭导弹、现代建筑等众多领域,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百科全书”式天才。
他的出现,为黑暗的欧洲带来了科学的光明,让英格兰迅速成为世界科学的中心,改写了整个人类的历史命运。
1643年,牛顿出生于英格兰林肯郡乡下的一个小村落。
他的童年可以说是相当悲惨的,早产的牛顿瘦小到甚至可以装进一只大马克杯中。
出生前三个月,父亲去世,三岁时,母亲改嫁,将他交由外祖母抚养。
年幼的牛顿对母亲一直都很疏远,性格也相当内向,不喜欢说话交流,反而喜欢独自一个人安静的待在角落里,看一些介绍各种简单机械模型制作方法的读物。
也经常会一个人动手制作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儿,如风车、木钟、折叠式提灯等等。
到了中学,稍微长大一点的牛顿开始对自然现象和几何学产生了兴趣。
18岁那年,顺利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
他在这里接触到了大量先进的思想,包括笛卡尔等人的现代哲学理论以及伽利略、哥白尼和开普勒等天文学家更先进的思想。
这些思想在当时还被排斥在主流之外,敏锐的牛顿第一时间发现了他们的价值,并将它们用于自己的研究。
1665年,正值伦敦流行鼠疫,休学返乡的两年中,牛顿智慧的光芒开始迸发,旷古绝今的才华展露无遗。
1665年初,牛顿发现了广义二项式定理,同年11月到次年5月,牛顿潜心于正反流数法的研究,随后便创立了影响深远的微积分学。
接着,牛顿将目光转向重力领域,偶然中见到苹果落地而深受启发,从而提出了震撼世界的万有引力定律。
可以说这是牛顿学术生涯中的黄金岁月,年仅22岁的牛顿取得了别人一生都难以企及的巨大成就。
如微积分、万有引力、光学分析等,几乎全部都是在此期间孕育成型的,他一生伟大的科学蓝图也从此逐渐诞生。
牛顿介绍

牛顿介绍
牛顿(1642-1727)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毕业。
英国皇家学会会长。
作为经典力学基础的牛顿运动定律的建立者以及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者。
在光学方面,致力于色的现象和光的本性的研究。
1666年用三棱镜分析日光,发现日光是由不同颜色(即不同波长)的光构成,成为光谱分析的基础,并制作了牛顿色盘。
1675年观察到牛顿环。
关于光的本性,他主张光的微粒说。
在热学方面,确定冷却定律。
在天文方面,1671年创制了反射望远镜,初步考察了行星运动规律,解释潮汐现象,预言地球不是正球体,并由此说明岁差现象等。
在数学方面,提出“流数法”和莱布尼茨一道并称为微积分的创始人,并建了二项式定理。
他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存在,他把时间、空间看作是同运动着的物质相脱离的,相互间也并无联系,因而提出了所谓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观点,这种观点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他还受到亚里士多德的影响,提出一切行星都在某中外来的“第一推动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的说法。
晚年致力于编写以神学为题材的著作。
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等。
1。
牛顿的生涯简介

牛顿的生涯简介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牛顿简介一、生平简介牛顿(1643—1727)是英国着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是十七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巨匠。
1643年1月4日(儒略历1642年12月25日)牛顿诞生于英格兰林肯郡的小镇乌尔斯索普的一个自耕农家庭。
12岁进入离家不远的格兰瑟姆中学。
牛顿于1661年以减费生的身份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664年成为奖学金获得者,1665年获学士学位。
1665~1666年伦敦大疫。
剑桥离伦敦不远,为恐波及,学校停课。
牛顿于1665年6月回故乡乌尔斯索普。
1667年牛顿返剑桥大学,10月1日被选为三一学院的仲院侣,次年3月16日被选为正院侣。
当时巴罗对牛顿的才能有充分认识。
1669年10月27日巴罗便让年仅26岁的牛顿接替他担任卢卡斯讲座的教授。
1672年起他被接纳为皇家学会会员,1703年被选为皇家学会主席牛顿于1696年谋得造币厂监督职位,1699年升任厂长,1701年辞去剑桥大学工作。
1705年受封为爵士。
牛顿晚年患有膀胱结石、风湿等多种疾病,于1727年3月30日深夜在伦敦去世,葬在威斯特教堂,终年84岁。
人们为了纪念牛顿,特地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力的单位,简称“牛”。
二、科学成就牛顿一生对科学事业所做的贡献,遍及物理学、数学和天文学等领域。
1.牛顿在物理学上最主要的成就,是创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从而形成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综合。
2. 对于光学,牛顿致力于光的颜色和光的本性的研究,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3. 牛顿在数学方面,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的工作,提出了“流数法”,建立了二项式定理,创立了微积分。
4. 在天文学方面,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创制了反射望远镜,并且用它初步观察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牛顿在17世纪70年代设计的望远镜。
它一般被称为反射望远镜,效果远优于伽利略所设计的着名的折射望远镜。
三、趣闻轶事1. 关于苹果落地的故事一个偶然的事件往往能引发一位科学家思想的闪光。
拓展资料:牛顿简介

牛顿简介牛顿(Isaac Newton,1643~1727)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经典力学体系的奠基人。
牛顿1643年1月4日(儒略历1642年12月25日)诞生于英格兰东部小镇乌尔斯索普一个自耕农家庭。
出生前八九个月父死于肺炎。
自小瘦弱,孤僻而倔强。
3岁时母亲改嫁,由外祖母抚养。
11岁时继父去世,母亲又带3个弟妹回家务农。
在不幸的家庭生活中,牛顿小学时成绩较差,“除设计机械外没显出才华”。
牛顿自小热爱自然,喜欢动脑动手。
8岁时积攒零钱买了锤、锯来做手工,他特别喜欢刻制日晷,利用圆盘上小棍的投影显示时刻。
传说他家里墙角、窗台上到处都有他刻划的日晷,他还做了一个日晷放在村中央,被人称为“牛顿钟”,一直用到牛顿死后好几年。
他还做过带踏板的自行车;用小木桶做过滴漏水钟;放过自做的带小灯笼的风筝(人们以为是彗星出现);用小老鼠当动力做了一架磨坊的模型,等等。
他观察自然最生动的例子是15岁时做的第一次实验:为了计算风力和风速,他选择狂风时做顺风跳跃和逆风跳跃,再量出两次跳跃的距离差。
牛顿在格兰瑟姆中学读书时,曾寄住在格兰瑟姆镇克拉克药店,这里更培养了他的科学实验习惯,因为当时的药店就是一所化学实验室。
牛顿在自己的笔记中,将自然现象分类整理,包括颜色调配、时钟、天文、几何问题等等。
这些灵活的学习方法,都为他后来的创造打下了良好基础。
牛顿曾因家贫停学务农,在这段时间里,他利用一切时间自学。
放羊、购物、农闲时,他都手不释卷,甚至羊吃了别人庄稼,他也不知道。
他舅父是一个神父,有一次发现牛顿看的是数学,便支持他继续上学。
1661年6月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
作为领取补助金的“减费生”,他必须担负侍候某些富家子弟的任务。
三一学院的巴罗(Isaac Barrow,1630~1677)教授是当时改革教育方式主持自然科学新讲座(卢卡斯讲座)的第一任教授,被称为“欧洲最优秀的学者”,对牛顿特别垂青,引导他读了许多前人的优秀著作。
艾萨克·牛顿——近代物理学之父

艾萨克·牛顿——近代物理学之父艾萨克·牛顿介绍中文名:艾萨克·牛顿外文名:Isaac Newton国籍:英国出生地:英国林肯郡伍尔索普村出生日期:1643年1月4日逝世日期:1727年3月31日职业:物理学家、数学家毕业院校:格兰瑟姆中学、剑桥大学信仰:自然神论主要成就: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运动定律与莱布尼茨共同发明微积分发明反射式望远镜和光的色散原理被誉为“近代物理学之父”代表作品:《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逝世地:英国伦敦肯辛顿研究领域: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科学等所获荣耀: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晚年任职:英国皇家铸币厂厂长和督办智商:290少年时代1643年1月4日,艾萨克·牛顿出生于英格兰林肯郡乡下的一个小村落伍尔索普村的伍尔索普(Woolsthorpe)庄园。
在牛顿出生之时,英格兰并没有采用教皇的最新历法,因此他的生日被记载为1642年的圣诞节。
牛顿出生前三个月,他同样名为艾萨克的父亲才刚去世。
由于早产的缘故,新生的牛顿十分瘦小;据传闻,他的母亲汉娜·艾斯库(Hannah Ayscough)曾说过,牛顿刚出生时小得可以把他装进一夸脱的马克杯中。
当牛顿3岁时,他的母亲改嫁并住进了新丈夫巴纳巴斯·史密斯(Barnabus Smith)牧师的家,而把牛顿托付给了他的外祖母玛杰里·艾斯库(Margery Ayscough)。
年幼的牛顿不喜欢他的继父,并因母亲改嫁的事而对母亲持有一些敌意,牛顿甚至曾经写下:“威胁我的继父与生母,要把他们连同房子一齐烧掉。
”1648年,牛顿被送去读书。
少年时的牛顿并不是神童,他成绩一般,但他喜欢读书,喜欢看一些介绍各种简单机械模型制作方法的读物,并从中受到启发,自己动手制作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如风车、木钟、折叠式提灯等等。
传说小牛顿把风车的机械原理摸透后,自己制造了一架磨坊的模型,他将老鼠绑在一架有轮子的踏车上,然后在轮子的前面放上一粒玉米,刚好那地方是老鼠可望不可及的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89年,他当选为国会议员。牛 顿在1689年到1690年和1701年是 皇家科学院的成员,在1703年成 为皇家学会会长,并任职24年之 久,在历任会长中仅次于约瑟 夫· 班克斯,同时也是法国科学院 的会员。 1705年,牛顿被安妮女王封为爵 士。
• 1727年3月31日(格兰历),伟大的艾萨克· 牛 顿逝世,与很多杰出的英国人一样被埋葬在了 威斯敏斯特教堂。他的墓碑上镌刻着:让人们 欢呼这样一位多么伟大的人类荣耀曾经在世界 上存在。 • 当西元1727年牛顿以85岁的高龄过世时,英国 人将他葬于西敏寺。西敏寺的前身是一个修道 院,1579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将西敏寺 改为学院,校长由
传说小牛顿把风车的机械原理摸 透后,自己制造了一架磨坊的模 型,他将老鼠绑在一架有轮子的 踏车上,然后在轮子的前面放上 一粒玉米,刚好那地方是老鼠可 望不可及的位置。老鼠想吃玉米, 就不断地跑动,于是轮子不停地 转动。
1654年,牛顿进了离家有十几公里九龙的金格斯皇家中 学读书。牛顿的母亲原希望他成为一个农民,但牛顿本人 却无意于此,而酷爱读书。随着年岁的增大,牛顿越发爱 好读书,喜欢沉思,做科学小实验。他在金格斯皇家中学 读书时,曾经寄宿在一位药剂师家里,使他受到了化学试 验的熏陶。牛顿在中学时代学习成绩很出众,爱好读书, 对自然现象有好奇心,例如颜色、日影四季的移动,尤其 是几何学、哥白尼的日心说等等。他还分门别类的记读书 笔记,又喜欢别出心裁地做些小工具、小技巧、小发明、 小试验。 当时英国社会渗透基督教新思想,牛顿家里有 两位都以神父为职业的亲戚,这可能是牛顿晚年的宗教生 活所受的影响。仅从这些平凡的环境和活动中,还看不出 幼年的牛顿是个才能出众异于常人的儿童。后来迫于生活 困难,母亲让牛顿停学在家务农,赡养家庭。
英国
林肯郡 伍尔索普村
所获荣誉: 晚年职位: 智商:
1643.1.4 1727.3.31
290
物理学、数学、天文 学、科学等
职业:
物理学家
研究领域:
人物生平
1643年1月4日,艾萨克· 牛顿出生于英格兰林肯 郡乡下的一个小村落伍尔索普村的伍尔索普庄园。 在牛顿出生之时,英格兰并没有采用教皇的最新 历法,因此他的生日被记载为1642年的圣诞节。 牛顿出生前三个月,他同样名为艾萨克的父亲才 刚去世。由于早产的缘故,新生的牛顿十分瘦小; 据传闻,他的母亲汉娜· 艾斯库曾说过,牛顿刚出 生时小得可以把他装进一夸脱的马克杯中。当牛 顿3岁时,他的母亲改嫁并住进了新丈夫巴纳巴 斯· 史密斯牧师的家,而把牛顿托付给了他的外祖 母玛杰里· 艾斯库。
所幸金格斯皇家中学的校长亨利· 斯托克斯说服了牛 顿的母亲,牛顿又被送回了学校以完成他的学业。 他在18岁时完成了中学的学业,并得到了一份完美 的毕业报告。1661年6月3日,他进入了剑桥大学的 三一学院。[在那时,该学院的教学基于亚里士多德 的学说,但牛顿更喜欢阅读一些笛卡尔等现代哲学 家以及伽利略、哥白尼和开普勒等天文学家更先进 的思想。1665年,他发现了广义二项式定理,并开 始发展一套新的数学理论,也就是后来为世人所熟 知的微积分学。在1665年,牛顿获得了学位,而大 学为了预防伦敦大瘟疫而关闭了。在此后两年里, 牛顿在家中继续研究微积分学、光学和万有引力定 律。
但牛顿一有机会便埋首书卷,以至经常忘了干活。每次, 母亲叫他同佣人一道上市场,熟悉做交易的生意经时,他 便恳求佣人一个人上街,自己则躲在树丛后看书。有一次, 牛顿的舅父起了疑心,就跟踪牛顿上市镇去,发现他的外 甥牛顿伸着腿,躺在草地上,正在聚精会神地钻研一个数 学问题。牛顿的好学精神感动了舅父,于是舅父劝服了母 亲让牛顿复学,并鼓励牛顿上大学读书。牛顿又重新回到 了学校,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书本上的营养。从12 岁左右 到17岁,牛顿都在金格斯皇家中学学习,在该校图书馆的 窗台上还可以看见他当年的签名。他曾从学校退学,并在 1659年10月回到埃尔斯索普村,因为他再度守寡的母亲想 让牛顿当一名农夫。牛顿虽然顺从了母亲的意思,但据牛 顿的同侪后来的叙述,耕作工作让牛顿相当不快乐。
作者:高墨楠
中文名: 外文名:
国籍:
艾萨克· 牛顿 Isaac Newton
英国
毕业院校: 信仰:
主要成就:
剑桥大学 自然神论
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 与莱布尼茨共同发明 微积分 发明反射式望远镜和 光的色散原理 被誉为“近代物理学 之父” 英国皇家学会会长 英国皇家铸币厂厂长
出生地: 出生日期: 逝世日期:
年幼的牛顿不喜欢他的继父,并因母亲 改嫁的事而对母亲持有一些敌意,牛顿甚 至曾经写下:“威胁我的继父与生母,要 把他们连同房子一齐烧掉。” 1648年,牛顿被送去读书。少年时的牛 顿并不是神童,他成绩一般,但他喜欢读 书,喜欢看一些介绍各种简单机械模型制 作方法的读物,并从中受到启发,自己动 手制作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如风车、木 钟、折叠式提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