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第二学期第12课时教案,内容“读史者--学且勤”

合集下载

2024年《三字经》教案

2024年《三字经》教案

《三字经》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三字经》的历史背景和文学价值,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对《三字经》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3.通过学习《三字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三字经》的历史背景和文学价值2.《三字经》的内容概述3.《三字经》的道德教育意义4.《三字经》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三字经》的历史背景和文学价值,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分享对《三字经》的了解和阅读感受,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2.讲解《三字经》的内容(1)教师逐句解读《三字经》,帮助学生理解其内涵。

(2)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谈谈对《三字经》中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认识。

3.分析《三字经》的道德教育意义(1)教师引导学生从《三字经》中提炼出道德教育的要点。

(2)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自身实际,探讨如何在生活中践行《三字经》中的道德规范。

4.传授《三字经》的阅读方法和技巧(1)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正确朗读《三字经》,注意语音、语调、节奏等方面的把握。

(2)教师示范如何运用《三字经》中的道德规范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课堂小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三字经》的道德教育意义。

(2)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

四、课后作业1.背诵《三字经》前三页。

2.结合《三字经》中的道德规范,写一篇关于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美德的作文。

3.家长协助孩子一起阅读《三字经》,共同探讨其中的道德教育意义。

五、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对《三字经》的兴趣和认识程度。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背诵《三字经》的情况,评估学生对《三字经》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3.作文质量:评价学生作文中关于道德规范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考察学生对《三字经》的实际运用水平。

三字经教案 下学期

三字经教案 下学期

《三字经》教案第二学期《三字经》教案 (一)教学内容:“曰喜怒曰哀惧”至“此四声宜调协”教学目标:1.熟练诵读《三字经》的新句子:“曰喜怒曰哀惧”至“此四声宜调协”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几个概念:七情、五色、五味、五臭、八音、四声。

教学过程一、复习理解并诵读上节课《三字经》所学内容。

二、新授内容1、自由诵读新句子,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正音:3、指名诵读。

4、【故事】好的音乐不但可以调剂身心,还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在我国古书中,记载着许多中国传统的乐器,并且也记载了关于以琴会友的故事。

春秋时代,有个名叫俞伯牙的人,他虽弹的一手好琴,却苦于找不到能与他分享的知音。

有一天,他的琴声吸引了一位樵夫前来聆听,这位樵夫名叫钟子期,他被余伯牙的琴声深深感动了。

余伯牙遇到了这位知音,心里好高兴,便和钟子期结为异性兄弟。

两人约订明年的今日,伯牙要到钟家村拜访子期,顺便让子期欣赏他的琴艺,时间过的很快,他们约定的时间到了,余伯牙如期去拜访钟子期。

没想到,钟子期竟然已经过世了,余伯牙悲伤的来到子期坟前,对着子期的坟,将琴摔个粉碎,并发誓从此在也不弹琴了。

这对因琴而结缘的朋友,他们的友谊的却很让人感动。

5、【注释】欲;思慕、贪求。

具:具有、具备。

赤:就是红色。

识:分辨、识别。

五味:用嘴巴分辨出来的五种味道:酸、苦、甘、辛、咸。

五臭: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出东西的气味,主要有五种:羊膻味、烧焦味、香味、鱼腥味和腐朽味。

匏:匏瓜,可吹出音乐的笙器。

土:瓦制的乐器。

革:牛皮制的鼓。

木:木制的乐器石:玉石做的乐器。

金:铁制的乐器。

丝:制作琵琶琴瑟之类乐器的材料。

竹:制作管箫之类乐器的材料。

平:汉语的第一声及第二声。

上:汉语的第三声。

去:汉语的第四声。

6、【解读】每一个人都具有一些相当奇妙的感觉,有内心很愉快的喜;有很生气的怒;有很悲伤的哀;有很还怕的惧有很喜欢的爱;有很讨厌的恶;有内心贪婪的欲。

这喜、怒、哀、惧、爱、恶和欲,我们称之为七情,七情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情感。

《三字经》教案(精选13篇)

《三字经》教案(精选13篇)

《三字经》教案(精选13篇)字经教案篇一一、班会主题《三字经》学历史二、题目诵《三字经》通圣人礼三、活动目的1.通过诵读《三字经》使学生明理、立志,养成良好习惯。

2.学习其中的小故事,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

3.用《三字经》中的事例指导学生日常言行。

四、活动准备1.学生自己阅读《三字经》,理解其中的含义。

2.在班内组织学生交流《三字经》学习心得与感受。

五、活动过程(一)初步了解《三字经》的作者、背景假期中,全班同学要通过不同形式查阅《三字经》的作者以及简介,可以通过网络也可以阅读书籍,对《三字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查阅资料,了解《三字经》的释义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了解《三字经》的释义,背诵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三)学习《三字经》中的小故事可以一个人或多个人自愿结合,在假期中练习《三字经》哲理故事的表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给家人听,用自己的笔写下对故事的理解,还可以配上优美的图画。

1.讲故事“孟母三迁”。

孟子有一个深爱他的好母亲。

其实,天下的父母对子女的爱都是一样的。

爱表现在父母身上是那样的真切。

父母的爱是遮雨的伞,父母的爱是一阵清凉的风,父母的爱是滴落的泪水……2.讲故事“黄香温席”。

父母为我们付出的太多了,那我们应该怎样回报他们呢?《黄香温席》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吗?那拳拳的赤子孝心感动了多少炎黄子孙!3.表演情景剧《孔融让梨》,学习谦让美德。

晚辈孝顺长辈的一片赤子之心令我们感动,长辈教子有方的故事又让我们深知父母的一片苦心。

兄弟姐妹之间又应该是怎样的爱呢?我想问问大家,作为我们自己,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怎样对待兄弟姐妹?4.结合三个故事谈一谈你的体会,写下学习、表演体会。

(四)人人明道理学做人1.与父母交流《三字经》中不懂的部分文字。

2.说一说平时我们的日常言行应该怎样做。

(1)在遇到与兄妹争执时……(2)在遇到与父母意见有分歧时……六、活动延伸1.续编、续写、创作属于自己的,能够规范自己言行的“三字经”。

《三字经》教案

《三字经》教案

《三字经》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三字经》的部分内容。

2. 学生能够了解《三字经》的文化内涵。

3. 学生能够体会《三字经》中蕴含的道德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并背诵《三字经》的部分内容。

2. 难点:体会《三字经》中蕴含的道德教育。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三字经》的背景、作者、内容和文化内涵。

2. 诵读法: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三字经》,体会其中的韵律和情感。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 分钟)通过讲述《三字经》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引入《三字经》这篇文章,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三字经》的背景、作者和内容(10 分钟)- 介绍《三字经》的背景和作者。

- 讲解《三字经》的结构和段落大意。

3. 诵读《三字经》(15 分钟)- 带领学生一起诵读《三字经》的部分内容。

- 让学生分组进行诵读比赛,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

4. 讨论《三字经》中的道德教育(10 分钟)- 引导学生从《三字经》中找出与道德教育相关的语句。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这些道德教育的理解和感受。

-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5. 总结(5 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三字经》的文化内涵和道德教育。

6. 布置作业(5 分钟)让学生回家后继续诵读《三字经》,并思考其中的道德教育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启示。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三字经》的部分内容,了解《三字经》的文化内涵,体会《三字经》中蕴含的道德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年级诵读《三字经》校本课程纲要

五年级诵读《三字经》校本课程纲要

东湾中心学校五年级诵读《三字经》校本课程纲要(必修课开设一学期总计18课时)第一课:《.三字经》教学内容: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诵读句子,熟读成诵。

2.、初步了解《三字经》的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教师介绍《三字经》的主要内容。

2、让学生听《三字经》朗读录音二.诵读新句三.简单讲解句子四.诵读、总结。

第二课《.三字经》教学内容: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教学目标:1、了解古时候孩子是怎样孝敬父母的。

2、知道孟母三迁,五子登科的故事。

3、背诵本课所主要内容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二、诵读新句。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2、指名领读。

3、自由读。

三、大致了解句子意思四、拓展。

第三课《.三字经》教学内容: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教学目标:1、了解句子的主要意思。

2、知道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背诵本课所学主要内容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二、诵读句子。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2、学生领读。

3、自由读。

4、分角色读。

三、理解句子。

四、总结第四课《三字经》教学内容: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教学目标:1、学生能熟读成诵本课所学内容。

2、理解句子的含义。

3、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引课:二、诵读新句。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2、指名领读。

3、分角色读。

三、理解句子。

四、展示。

1、一起诵读前八句。

2、教一教你身边的小伙伴第五课《三字经》教学内容: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教学目标:1、熟读成诵本课所学的内容。

2、能说出句子的主要意思。

3、让学生受到传统道德教育,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心他人。

《三字经》教案(精选10篇)

《三字经》教案(精选10篇)

《三字经》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字经》教案(精选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字经》教案篇1教学目的1、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

2、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了解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可以增进团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书是人类的营养品,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中没有了阳光,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没有了翅膀。

你们平时都读了哪些课外书呢?(学生自由讲)1、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一本课外书在你读过的课外书当中,你最喜欢哪一本?能说说喜欢的原因吗?(1)同桌交流。

(2)班级内交流。

(相机进行评价)2、总结: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看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自然更丰富。

3、揭示揭题: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古代的孩子讲谦让的故事,请小朋友们边听边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二、学文晓理:(一)、自读生借助拼音自读一遍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二)、学文释义1、讲(东汉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才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

)然后提问:(出示图片)(1)图中谁是孔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2)孔融最先拿梨,本来能拿到最好、最大的,可他却是怎么做的呢?(3)他为什么要给自己选一个最小的?(4)孔融把大梨、好梨让给了哥哥和弟弟,这说明了什么?(5)孔融吃梨时讲谦让,爸爸的表情怎样?(课件展示插图)爸爸看到孔融这样做,心里会怎样想?他会怎样夸奖孔融?(6)谁能学学爸爸的语气夸夸孔融?(7)孔融受到爸爸的表扬,心里会怎样想?(8)孔融这样做,他的哥哥会怎样想?弟弟呢?他们以后也会怎样做呢?2、小结: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在好处和方便面前不抢先,能让人,他不仅受到了全家人的称赞,也受到了世人的赞扬。

《三字经》教案(精选2024)(2024)

《三字经》教案(精选2024)(2024)

正式表演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正式表演,其他同 学和老师观看并给予评价和建议。
05
2024/1/29
04
排练表演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排练,注意 角色的塑造、情感的表达和舞台效果 的呈现。
19
05
学生评价与反馈
Chapter
2024/1/29
20
课堂表现评价
2024/1/29
听讲专注度
观察学生是否认真听讲,对教师的讲解是否能够保持关注。
2024/1/29
儒家思想 教育观念 历史意识 道德观念
以“仁、义、礼、智、信”为核 心,强调人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 任。
通过叙述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 传递历史知识和文化传统,培养 历史意识。
10
探讨《三字经》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三字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具有重要意义。
2024/1/29
14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2024/1/29
图片展示
01
教师展示与《三字经》内容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
解文本内容。
视频播放
02
教师播放与《三字经》相关的历史故事或文化讲座视频,拓宽
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互动游戏
03
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巩
固《三字经》的知识。
互动参与度
留意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如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笔记记录情况
检查学生是否有做笔记的习惯,以及笔记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
21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
作业提交情况
记录学生每次作业的提交情况,包括是否按时提 交、提交的作业质量等。

三字经优秀教案(通用11篇)

三字经优秀教案(通用11篇)

《三字经优秀教案(通用11篇).doc》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wenxue/sanzijing/248733.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97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字经》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读史者,考实录。

通古今,若亲目。

口而诵,心而惟。

朝于斯,夕于斯。

昔仲尼,师项橐。

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

彼既仕,学且勤。

二、教学目标
1. 引领学生诵读“读史者,考实录。

通古今,若亲目。

口而诵,心而惟。

朝于斯,夕于斯。

昔仲尼,师项橐。

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

彼既仕,学且勤。

”诵读,简单理解意思。

2. 通过诵读,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从小勤读多思、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

3. 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体会古文凝练、深厚的语言美和抑扬顿挫的音律美。

三、课时安排
1 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复习。

(1)《三字经》在中华大地上流传了千年之久,几乎家喻户晓。

书中的文化博大精深,是古时孩子的蒙学教材。

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三字经》等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可见其影响之深远……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三字经》。

(2)前面我们已经背了《三字经》中的很多内容,现在我们来比比谁记得多、记得牢、记得巧。

(不仅要背,还要说说怎么记的。


2、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字经》里的一段:“读史者,考实录。

通古今,若亲目。

口而诵,心而惟。

朝于斯,夕于斯。

昔仲尼,师项橐。

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

彼既仕,学且勤。

”自己读,读正确,并思考句子的意思。

二韵文教学。

1、教师配音乐范读。

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读音。

2、教师带读,让学生跟着老师的节奏和韵律读。

3、学生自由读,小组读,教师指名读。

4、学生跟着老师的提示,小组交流字词的意思,以及对句子的理解。

5、教师组织交流,重点点拨。

●读史者,考实录。

通古今,若亲目。

翻译:读历史的人应该更进一步地去翻阅历史资料,了解古往今来事情的前因后果,就好象是自己亲眼所见一样。

1、全班同学读译文。

2、分组读。

●口而诵,心而惟。

朝于斯,夕于斯。

翻译:我们读书学习,要有恒心,要一边读,一边用心去思考。

只有早早晚晚都把心思用到学习上,才能真正学好。

1、全班同学读译文。

2、让同学说说自己平时是怎样学习的。

3、让学生说说当自己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怎样做?
●昔仲尼,师项橐。

古圣贤,尚勤学。

翻译:从前,孔子是个十分好学的人,当时鲁国有一位神童名叫项橐,孔子就曾向他学习。

像孔子这样伟大的圣贤,尚不忘勤学,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赵中令,读鲁论。

彼既仕,学且勤。

翻译:宋朝时赵中令——赵普,他官已经做到了中书令了,天天还手不释卷地阅读论语,不因为自己已经当了高官,而忘记勤奋学习。

(1)这两句讲的是谁的故事?
(2)书中的孔子、赵中令为什么那么用功读书?
(3)要想将来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小时候就要怎样做?
(4)让学生说说自己以后应该怎样学习?
(5)全班同学打节奏读韵文,分组读,个别读。

三拓展阅读
教师再讲一些有关古人珍惜时间、刻苦学习的典故。

如《大器晚成的苏洵》
和《韩愈苦读》(见《三字经》第108-109页)
(1)摘抄诗中表示勤读多思、刻苦学习的诗句,并有感情地诵读。

(2)只要我们能坚持勤读多思,刻苦学习,就一定能成才。

让我们牢记这几句话,背诵今天所学的《三字经》。

四自由创编。

(1)《三字经》是我国流传很广、家喻户晓的启蒙读物,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遗产。

它三个字为一句,每一句所表达的意思都不相同。

虽然每句只有三个字,但简洁明了,含义深刻,又能让我们一读就懂。

现在,我们是新时代的孩子,我们也来模仿,学着编几句流畅的《三字经》。

(2)交流,比比谁编得更好,先在小组内交流,选出最佳作品。

(3)每组的代表朗读,评出班级“小作家”。

(4)自由选读同学的优秀作品。

五课后活动。

读读今天学的《三字经》,然后进行背诵比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