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1 总论 答案
总论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_4

总论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4.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1.( )是我国国家审计的起源时期。
A.夏朝B.西周C.秦朝D.汉朝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总论2.审计的主体是( )。
A.被审计单位B.专职审计机构或人员C.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活动D.有关的法规和审计标准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总论3.审计的客体是( )。
A.被审计单位B.专职审计机构或人员C.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D.有关的法规和审计标准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总论4.在审计工作中,揭示审计对象的差错和弊端,属于审计的( )。
A.制约作用B.促进作用C.证明作用D.宏观调控作用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总论5.注册会计师审计最早萌芽于16世纪的欧洲的一种企业形式的需要,其原因是为了适应一种企业形式的需要,这种企业形式是( )。
A.独资企业B.合作企业C.公司制企业D.合伙企业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总论6.世界上第—个执业会计师团体是( )。
A.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B.英国苏格兰会计师协会C.英国爱丁堡会计师协会D.意大利威尼斯会计师协会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总论7.我国历史上的第—位注册会计师是( )先生。
A.潘序伦B.谢霖C.张衡D.祖冲之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总论8.审计的作用是由( )所决定的。
A.审计职能B.审计对象C.审计主体D.审计资料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总论多项选择题9.审计的职能包括( )。
A.经济监督B.经济评价C.经济核算D.经济管理E.经济鉴证正确答案:A,B,E 涉及知识点:总论10.审计关系人是由( )组成的。
A.审计主体B.审计法规C.审计客体D.审计委托者E.审计载体正确答案:A,C,D 涉及知识点:总论11.审计的目标就是指审查和评价审计对象的( )。
A.独立性和权威性B.客观性和一致性C.真实性和公允性D.合规性和合法性E.合理性和效益性正确答案:C,D,E 涉及知识点:总论12.我国民间审计组织一般包括( )。
1总论练习题1 答案

第一章经济法总论(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规章的是()。
A.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深圳经济特区注册会计师条例》B.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D.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规章的制定机关。
规章包括由国务院部委及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制定的国务院部门规章,以及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法规制定的地方政府规章,选项D属于部门规章的范围。
2.甲、乙双方签订一份运输100台电视机的合同,由此形成的经济法律关系客体是()。
A.乙方承运的该100台电视机B.甲乙双方C.乙方承运电视机的运输行为D.甲乙双方承担的权利和义务【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含义。
经济法律关系客体是指经济法主体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甲、乙双方签订运输合同而形成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行为。
即该法律关系客体并不是乙方承运的电视机,而是乙方承运电视机的运输行为。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有()。
A.消费者因商品质量问题与商家发生的赔偿与被赔偿关系B.工商局局长与其干部发生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C.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发生的经济关系D.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发生的征纳关系【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经济法调整经济关系,但并不是调整一切经济关系,只调整特定的经济关系,即国家在管理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行政管理关系,不是经济关系,所以B选项不属于经济法律关系。
4.下列各项选项中,不能成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A.修理行为B.摩托车C.嘉奖表彰D.空气【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范围。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摩托车)、行为(修理行为)、非物质财富(嘉奖表彰)以及权利。
1总论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C【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选项A计划购买的材料不属于资产;选项B属于一种损失,不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选项D 属于负债。
2. A【解析】 A的处理是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付债券。
应付债券属于负债类科目,所以会使企业的负债增加。
3. B【解析】选项AC不影响资产,属于所有者权益内部的变动。
选项D影响的是资产和负债,不影响所有者权益。
4. C【解析】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出租固定资产业务属于企业的日常活动,其经济利益流入属于企业收入的范畴。
对于企业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获得的经济利益,如工业企业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不属于收入,而属于企业的利得,应计入营业外收入。
5. D6. B【解析】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核算服务的对象,或者说是会计人员进行核算采取的立场及空间活动范围的界定。
7. A【解析】持续经营前提主要解决会计主体的时间范围。
会计核算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时,企业所拥有的各项资产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耗用、出售或转换,承担的债务也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清偿,并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经营成果。
会计主体假设解决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假设解决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它又是会计分期的前提。
8. D9. A10. C【解析】可比性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另外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新准则把原准则的一贯性和可比性合并为可比性。
11.B【解析】可比性要求会计核算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核算。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金融企业会计》教材第二版1总论习题参考答案更新

习题一(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2、B3、B4、C5、D6、A7、C8、A9、C 10、C二、多选题1、ABCDE2、BCDE3、BCD4、ABCD5、BCD三、判断题1、√会计核算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Substance Over Form Principle)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在实际工作中,交易或事项的外在形式或人为形式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其实质内容。
所以会计信息拟反映的交易或事项,必须根据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而非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进行核算。
2、√3、√4、√5、×四、简答题1、答:金融企业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会计的专门方法,对金融企业经营活动过程进行准确、完整、连续、综合的核算和监督,为企业经营者及有关方面提供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一种管理活动。
由于金融企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其社会地位和作用与其他企业有明显的不同,所以,金融企业会计同其他行业会计相比有着不同的特点。
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1)金融企业会计在核算内容上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2)金融企业会计在核算方法上具有很大的独特性。
(3)金融企业会计核算与各项业务紧密联系在一起。
(4)金融企业会计联系面广、政策性强。
(5)金融企业会计具有严密的内部监督机制和制度。
2、金融企业会计对于一般原则要贯彻执行,包括:客观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谨慎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原则、重要性原则等,这是财政部下发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金融企业必须执行的会计原则。
金融企业会计核算还必须坚持“钱账分管,当时记账;凭证账表,换人复核;有账有据,账据相符;当天结账,总分核结;内外账务,定期核对;代收票据,收妥抵用”等各项基本规定,使会计核算达到账账、账款、账据、账实、账表、内外账务六相符。
第1章 总论练习题及其答案

第1章总论练习题及其答案第1章总论练习题及其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资产范围的有()。
a、经营方式租入的设备b、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设备c、委托代销商品d、已卖出但购买方尚未运出而存贮企业仓库的商品2、下列各项业务中,最终能使企业资产和所有者权益总额同时增加的是()。
a、支付应付债券利息b、发行债券取得款项存入银行存款c、宣告发放股票股利d、接受固定资产捐赠3、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以下有关总收入和弹鼠的定义中,恰当的就是()。
a、总收入来源于日常活动,弹鼠也可能将来源于日常活动b、总收入可以影响利润,弹鼠也一定会影响利润c、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应确认为收入d、总收入可以引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弹鼠不一定会引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4、甲公司2021年发生的部分业务如下:(1)以560万元出售一项专利权,账面价值为500万元;(2)出售一批商品,取得收入480万元(不含增值税),成本320万元;(3)收到投资者投入现金300万元;(4)发生广告费支出55万元;(5)预收b公司账款15万。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上述事项对甲公司2021年营业利润的影响金额是()万元。
a、165b、160c、180d、1055、以下各项中,属轻易扣除所有者权益的弹鼠和损失的就是()。
a、可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b、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c、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变动d、拒绝接受投资时构成的资本溢价6、下列各事项中,使负债增加的是()。
a、分期付款方式购入固定资产b、用银行存款购买公司债券c、发行股票d、支付现金股利7、以下各项中,彰显实质著重形式建议的就是()。
a、使用双倍余额递增法计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b、期末对供出售金融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工作c、期末对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d、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作为自有固定资产核算8、以下各项会计信息质量建议中,对相关性和可靠性起至着制约促进作用的就是()。
1第一章 总论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总论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C.;2. C;3.D;4.C;5. C;6. A ;7. A;8.B;9. C;10.A ;11. A;12. B;13. C;14.D;15.C;16.C;二、多项选择题1.ABCE;2 ABC;3.ABC;4.ABD;5.AB;6.ACD;7.ABCDE;8.ABCE;9.ABCD;10.ABCE;11.ABC;12.ABE;三、判断题1.对;2.错;3. 错;4. 错;5. 错;6. 对;7. 错;8. 错;9. 错;10. 对;11. 错;12. 对;四、思考题1. 现代财务会计有哪几个基本程序?现代财务会计主要包括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程序或步骤,也是组织会计核算过程中的基本措施或方法。
会计确认和计量贯穿于会计核算的全过程。
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作为一种基本程序有其具体内容。
(1)会计确认是依据一定的标准,确认某经济业务事项,应记入会计账簿,并列入会计报告的过程。
正确进行会计确认,首先要有客观科学的确认标准。
会计确认的基本标准是指以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和会计核算基本要求为基础所形成的会计确认的原则性标准,主要包括:符合定义性、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流出企业和可计量性。
(2)会计计量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各项财产物资都须以某种尺度为标准确定它的量。
会计计量主要应考虑计量尺度和计量属性两个方面。
计量尺度是指计量所依据的单位,会计计量应当以货币计量为主,实物计量和时间计量只能作为货币计量的补充。
;(3)会计记录是指各项经济业务经过确认、计量后,采用一定方法在账户中加以记录的过程,会计记录要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
通过会计记录,可以对价值运动进行详细而具体的描述与量化,也可以对经济业务数据进行初步的加工、分类与汇总。
它是生成会计信息的必不可少的步骤。
(4)会计报告是指以账簿记录为依据,采用表格和文字形式,将会计数据提供给信息使用者的手段。
01总论答案

总论练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C
4.C
5.C
6.B
7.D
8.A
二、判断题
1.√
2. √
3.×
4.×
5.√
6.√
7.√
三、填空题
1.会计法
2.货币
3.核算,监督
4.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四、计算题
权责发生制:
利润=
-12000/12(1费用)+18000(2收入)-20000(5费用)+15000(6收入)=12000
收付实现制:
利润=
-12000(1费用)+20000(3收入)+25000(4收入)-20000(5费用)+15000(6收入)=28000
五、多项选择题
1.BC 2.ABCD
六、分析说明题,请判断企业的下列做法是否正确。
1.违背真实性原则,无论任何时候都要按照实际发生的经济交易或事项来做账。
2.违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要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应作为企业的资产入账。
3.未界定清会计主体,书店经理购买的电脑应作为经理私人财产,不能入到企业的账上。
总论练习题及答案

总论练习题及答案练习题一:定义与概念1. 什么是总论?2. 总论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是什么?3. 请列举至少三种总论中常见的研究方法。
答案一:1. 总论是指对某一领域或主题的全面概述,通常包括该领域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主要发现。
2. 在学术研究中,总论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宏观的视角,帮助他们理解研究领域的背景、范围和主要问题,是深入研究的基础。
3. 常见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练习题二:研究方法1. 什么是文献综述?2. 文献综述的目的是什么?3. 如何进行有效的文献综述?答案二:1.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领域内已发表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文献综述的目的是为研究者提供一个研究领域的背景知识,识别研究中的空白和问题,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方向。
3. 进行有效的文献综述需要确定研究范围,选择合适的关键词进行文献搜索,评估文献的质量,归纳总结研究结果,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练习题三:实证研究1. 什么是实证研究?2. 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有何区别?3. 实证研究的一般步骤是什么?答案三:1. 实证研究是通过观察和实验来验证理论或假设的研究方法,侧重于收集和分析数据。
2. 实证研究侧重于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而理论分析侧重于对概念和理论的逻辑推理和解释。
3. 实证研究的一般步骤包括确定研究问题、设计研究方法、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
练习题四:研究伦理1. 什么是研究伦理?2. 为什么研究伦理在学术研究中很重要?3. 请列举至少三个研究伦理的基本原则。
答案四:1. 研究伦理是指在进行学术研究时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确保研究的公正性、诚信性和责任性。
2. 研究伦理在学术研究中很重要,因为它保护了参与者的权益,维护了研究的信誉,促进了知识的健康发展。
3. 研究伦理的基本原则包括诚实、尊重和公正。
结束语:通过以上的练习题和答案,我们对总论的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伦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论
一、选择题(选择一个确切的答案)
1、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效果好的一个主要原因是( B ):
A、压力高
B、吸附剂的颗粒小
C、流速快
D、有自动记录
2、纸上分配色谱, 固定相是( A )
A、纤维素
B、滤纸所含的水
C、展开剂中极性较大的溶剂
D、醇羟基
3、利用较少溶剂提取有效成分, 提取的较为完全的方法是( A )
A、连续回流法
B、加热回流法
C、透析法
D、浸渍法
4、某化合物用氯仿在缓冲纸色谱上展开, 其R f值随pH增大而减小这说明它可能是( A )
A、酸性化合物
B、碱性化合物
C、中性化合物
D、酸碱两性化合物
5、离子交换色谱法, 适用于下列( B )类化合物的分离
A、萜类
B、生物碱
C、淀粉
D、甾体类
6、碱性氧化铝色谱通常用于( B )的分离, 硅胶色谱一般不适合于分离( B )
A、香豆素类化合物
B、生物碱类化合物
C、酸性化合物
D、酯类化合物
7. 化合物在进行薄层层析时,常碰到两边斑点Rf值大,中间Rf值小,其原因是:( C )
A. 点样量不一
B. 层析板铺得不均匀
C. 边缘效应
D. 层析缸底部不平整
8. 葡聚糖凝胶层析法属于排阻层析,在化合物分离过程中,先被洗脱下来的为:( C )
A. 杂质
B. 小分子化合物
C. 大分子化合物
D. 两者同时下来
9. 有效成分是指(C )
A. 需要提取的成分
B. 含量高的化学成分
C. 具有某种生物活性或治疗作用的成分
D. 主要成分
10. 与水不相混溶的极性有机溶剂是:(D)
A. EtOH
B. MeOH
C. Me2 CO
D. n-BuOH
11. 比水重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有:(A )
A. CHCl3
B. 苯
C. Et2 O
D. 石油醚
12. 利用有机溶剂加热提取中药成分时,一般选用:(C )
A. 煎煮法
B. 浸渍法
C. 回流提取法
13. 从药材中依次提取不同的极性成分,应采取的溶剂极性顺序是:( B )
A.水→EtOH→EtOAc→Et2O→石油醚
B.石油醚→Et2O→EtOAc→EtOH→水
C. 石油醚→水→EtOH→Et2O
14. 对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进行水提取时,应采取的方法是:(B )
A. 回流提取法
B. 先进行水蒸气蒸馏再煎煮
C. 煎煮法
二、判断题
1. 糖、蛋白质、脂质、核酸等为植物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因此称之为一次代谢产物。
( √)
2. 凝胶色谱的原理是根据被分离分子含有羟基数目的不同. 达到分离, 而不是根据分子量的差别。
( × )
3. 中草药中某些化学成分毒性很大。
(√)
4. 植物有效成分的含量不随生长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
5. 某结晶物质经硅胶薄层层析,用一种展开剂展开,呈单一斑点,所以该晶体为一单体。
(×)
6. 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都很稳定。
( ×)
7. 聚酰胺层析原理是范德华力作用。
(×)
8. 硅胶含水量越高,则其活性越大,吸附能力越强。
(×)
三、填空题
1. 层析法按其基本原理分为①__分配___ ②___吸附______ ③__分子大小___ ④__解离程度____。
2. 不经加热进行的提取方法有_浸渍法___和_渗漉法____;利用加热进行提取的方法有_煎煮法___和__回流提取法____。
3. 硅胶吸附层析适于分离_极性___成分,极性大的化合物Rf_小___;极性小的化合物Rf__大____。
4. 利用萃取法或分配层析法进行分离的原理主要是利用__溶解度__________。
5. 测定中草药成分的结构常用的四大波谱是指__紫外光谱____、_红外光谱_____、___质谱___和___核磁共振____。
四、用适当的物理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化合物
1. 用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下述化合物, 以不同浓度的甲醇进行洗脱, 其出柱先后顺序为( C )→( A )→( D )→( B )
O O
OH OH
HO O
O
OH
OH
HO
OH
OH
O O
O O
O
glu O Rha O
O
OH
OH
O
O
CH3
A B
C D
五、回答问题
1、将下列溶剂按亲水性的强弱顺序排列:
乙醇、环己烷、丙酮、氯仿、乙醚、乙酸乙酯
乙醇>丙酮>乙酸乙酯>氯仿>乙醚>环己烷
2、请将下列溶剂在聚酰胺柱上的洗脱能力由弱到强进行排序
A、水
B、甲醇
C、氢氧化钠水溶液
D、甲酰胺
水<甲醇<氢氧化钠水溶液<甲酰胺
4、分离天然产物常用的吸附剂有哪些, 各有何特点?
硅胶
氧化铝
活性炭
5. “水提醇沉法”和“醇提水沉淀法”各除去什么杂质?保留哪些成分?
6. 水蒸气蒸馏法主要用于哪些成分的提取?
挥发油
六、解释下列名词
二次代谢产物、HPLC、DCCC、FAB-MS、HR-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