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过滤器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活性炭更换周期和装填量的计算

活性炭更换周期和装填量的计算
L—吸附层装填厚度,m; S—吸附层的截面积,m2;
活性炭更换周期 和装填量的计算
活性炭更换周期和装填量计算公式
计算实例
一、活性炭更换周期和装填量计算公式
(2)活性炭更换周期计算
T—更换周期,d; M—活性炭的质量,kg; S —平衡吸附量,%; C—VOCs总浓度,mg/m3; F—风量,m3/h; t—每天运行时间,h/d
T—更换周期,d; M—活性炭的质量,kg; S —平衡吸附量,%;
C—VOCs总浓度,mg/m3;
F—风量,m3/h;
t—每天运行时间,h/d
T
(d
)
150
327.25 106
0.3 500015
8.73d
活性炭吸附装置装填的活性炭在上述条件下,8.73天达到吸附饱和,更换周期为9天。
感谢观看!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活性炭更换周期和装填量的计算

01 活性炭更换周期和装填量计算公式



02 计算实例
活性炭更换周期和装填量计算公式
计算实例
一、活性炭更换周期和装填量计算公式
(1)活性炭装填量计算
M= sSL
式中:M—吸附剂用量,kg; —吸附剂的堆积密度,kg/m3,活性炭的堆积密度取425kg/m3;
活性炭更换周期 和装填量的计算
活性炭更换周期和装填量计算公式
计算实例
VOCs特征及危害
二、计算实例
1、利用活性炭吸附处理脱脂生产中排放的废气,排气条件为294K,1.38×105Pa,废气 量25400m3/h。废气中含有体积分数为0.02的三氯乙烯(M=131.5g/mol),要求回收 率99.5%。已知采用的活性炭的吸附容量为28kg三氯乙烯/100kg活性炭,活性炭的密度 为577kg/m3,其操作周期为4h,加热和解析2h,备用1h,试确定活性炭的用量。

活性炭比表面积计算公式

活性炭比表面积计算公式

活性炭比表面积计算公式
活性炭比表面积(BET)是气体吸附作用中使用的一种重要参数,它反映了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化学性质,这是非常重要的物理性状。

BET理论(派特尔-瑞德安理论)通过调整气体吸脱过程,以获取均一分布的恒定吸附峰,从而提高了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两个因素。

BET公式为:
BET比表面积(BET)= 1/V_m × N_m × 10^5
其中,V_m为单位重量的活性炭的容积(cm³/g),N_m为活性炭中气体分子的吸收能力(cm³/g),10^5为单位转换系数(cm²/g)。

BET公式的计算是根据派特尔-瑞德安模型的假设实现的,它们是活性炭表面比表面积和气体吸附等温曲线可以用线性累积回归模型来画出,也就是说,可以将气体吸附过程视为活性炭内部各部分温度的均匀变化,系数V_m和N_m就是表现出这种温度变化的参数。

BET的计算可以使用一种叫做派特尔-瑞德安分析仪的仪器实现,这种仪器可以机械地计算压缩比(V_m)、比吸附量(N_m)和其它表示活性炭表面属性的参数,以及BET比表面积等。

总之,BET比表面积是衡量活性炭表面属性、性能和受气体吸附性能影响幅度的重要指标,反映了活性炭性能的总体特征。

BET公式则可以根据派特尔-瑞德安模型的假设测量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以实现气体吸脱过程的最高效操作。

活性炭更换周期和吸附量的计算

活性炭更换周期和吸附量的计算

活性炭更换周期和吸附量的计算(总1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活性炭更换周期和吸附量的计算案例:活性炭的吸附量以及使用时间活性炭对不同的有机气体其吸附能力(用S表示)是不一样的,有以下表(参考《工业通风》,孙一坚主编第四版):按一个排污企业150mg/m3,风量在50000m3/h,一天工作时长15小时算,活性炭的平衡保持量取30%,1t活性炭达到饱合的时间为:T(d)=m*S/C*10-6(kg/mg)*F*t(15h/d)m:活性炭的质量,kg;S:平衡保持量,%;C:VOCs总浓度,mg/m3;F:风量,m3/h。

则T=1000*0.3/150*10-6*50000*15=2.67d也就是1t的活性炭在上述条件下,2.67天就达到饱合了。

实例方法一:蜂窝活性炭比重:0.45g/cm3 1克/立方厘米=1000千克/立方米参数:单套设备排风量:25000m3/h,废气总浓度为119.5mg/m3,运行8h/d所采用蜂窝活性炭吸附的平衡保持量取75%计。

一块蜂窝活性炭质量:0.1×0.1×0.1×450kg/m3=0.45kg单套设备需要蜂窝活性炭量为:0.8×1.31×1.33÷0.001=1400块×0.45=630kg根据活性炭更换周期计算公式:T=m×S÷C×10-6×Q×t式中:T—周期,单位天M—活性炭的质量,单位kgS—平衡保持量,%10-6—系数Q—风量,单位m3/hT—运行时间,单位h/dT1=630×0.75÷119.5×10-6×25000×8=7.91天所以单套设备蜂窝炭更换周期为约8天方法二:蜂窝炭1g能吸附600mg的有机废气一块蜂窝活性炭质量:0.1×0.1×0.1×450kg/m3=0.45kg单套设备蜂窝炭重量0.8×1.31×1.33÷0.001=1400块×0.45=630kg设备蜂窝炭的吸附能力为:630kg=630000g总过滤量为25000m3/h×119.5mg/m3=2987500mg/h吸附满周期T2每天工作8小时算T2=126.52h÷8=15.81天因为T2>T1所以本项目活性炭更换周期为8—15天、建议10天一换2。

活性炭吸附VOCs计算公式

活性炭吸附VOCs计算公式

活性炭吸附VOCs计算公式
有机废气吸附通常采用活性炭吸附剂进行处理。

活性炭用量的计算涉及到多个因素,包括废气流量、废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和性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等。

下面提供一个简单的计算方法,但需要注意这只是一种粗略的估算方法,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验证。

1)确定废气流量Q,单位为m3/h。

2)确定废气中目标有机污染物的浓度C,单位为mg/n?。

3)确定活性炭的吸附容量(即单位质量活性炭对目标污染物的吸附量),单位为mg∕g o
4)计算活性炭用量V,单位为kg,公式为:
V=Q×C×t∕(1000×S]
式中:
t为废气处理时间,单位为h;
S为活性炭的吸附容量,单位为mg/g。

5)确定活性炭的压缩密度,单位为g∕cπ?,然后将V转换为体积Vi,单位为n?,公式为:
V1=V∕(压缩密度)
6)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活性炭颗粒直径和层数,计算需要的活性炭吸附塔的体积。

7)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计算中的参数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验证, 包括废气中的污染物种类和浓度、废气流量和处理时间、活性炭的吸附性能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活性炭的再生和更换周期等因素,以确保废气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

活性炭的更换周期及吸附量的计算

活性炭的更换周期及吸附量的计算

活性炭的更换周期及吸附量的计算
活性炭对不同的有机气体其吸附能力(用S表示)是不一样的,按一个排污企业150mg/m3,风量在50000m3/h,一天工作时长15小时算,活性炭的平衡保持量取30%,1t活性炭达到饱合的时间为:
T(d)=m*S/C*10-6(kg/mg)*F*t(15h/d)
m:活性炭的质量,kg;
S:平衡保持量,%;
C:VOCs总浓度,mg/m3;
F:风量,m3/h。

则T=1000*0.3/150*10-6*50000*15=2.67d
也就是1t的活性炭在上述条件下,2.67天就达到饱合了。


案例:
蜂窝炭1g能吸附600mg的有机废气
一块蜂窝活性炭质量:0.1×0.1×0.1×450kg/m3=0.45kg
单套设备蜂窝炭重量
0.8×1.31×1.33÷0.001=1400块×0.45=630kg
设备蜂窝炭的吸附能力为:
630kg=630000g
630000g×600mg=378000000mg
总过滤量为25000m3/h×119.5mg/m3=2987500mg/h
吸附满周期T2
378000000mg÷2987500mg/h=126.52h
每天工作8小时算
T2=126.52h÷8=15.81天
因为T2>T1所以本项目活性炭更换周期为8—15天、建议10天一换。

活性碳箱过滤面积计算公式

活性碳箱过滤面积计算公式

活性碳箱过滤面积计算公式活性碳箱是一种常用于空气净化和水处理的过滤设备,它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来去除空气或水中的有害物质。

活性碳箱的过滤面积是一个重要参数,它决定了活性碳箱的过滤效率和使用寿命。

在设计和选择活性碳箱时,需要准确计算其过滤面积,以确保其能够满足特定的净化要求。

活性碳箱过滤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活性碳的吸附容量和使用条件来确定。

一般来说,活性碳的吸附容量取决于其表面积,而活性碳箱的过滤面积又取决于所使用的活性碳的数量和密度。

因此,活性碳箱过滤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过滤面积 = 活性碳的质量 / 活性碳的密度。

其中,活性碳的质量是指活性碳箱中所使用的活性碳的总质量,单位通常为克或千克;活性碳的密度是指活性碳的单位体积质量,单位通常为克/立方厘米或千克/立方米。

通过这个简单的公式,就可以计算出活性碳箱的过滤面积。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到活性碳的吸附容量和使用条件对过滤面积的影响。

活性碳的吸附容量通常是指其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吸附能力,而这取决于活性碳的种类、制备工艺和表面处理等因素。

同时,活性碳箱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如温度、湿度、气流速度等也会影响其过滤效率和使用寿命。

因此,在实际计算过滤面积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活性碳箱能够达到预期的净化效果。

除了计算公式外,还可以通过实验和模拟来确定活性碳箱的过滤面积。

通过对不同条件下活性碳的吸附性能进行测试,可以得到活性碳的吸附容量和吸附等温线等参数,从而确定活性碳箱的过滤面积。

同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等模拟方法,也可以模拟活性碳箱在不同条件下的过滤效果,以指导活性碳箱的设计和选择。

在实际工程中,活性碳箱的过滤面积通常是根据具体的净化要求和使用条件来确定的。

例如,在空气净化领域,需要考虑到空气中的污染物种类和浓度、空气流速和温湿度等因素;在水处理领域,需要考虑到水质的污染程度、流速和温度等因素。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考虑,可以确定活性碳箱的过滤面积,并选择合适的活性碳箱来满足特定的净化要求。

活性炭过滤池

活性炭过滤池

在活性炭滤池设计中,几个重要的工艺参数特别需要引起重视:
①滤速。

它是影响水质和运行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与进水流量和滤池面积有关因此在正常运行中无法调节滤速,设计时首先必须考虑合理的滤速。

在一定的碳层厚度下,滤速越慢接触时间越长,接触时间越长则活性炭的吸附效果越好,出水水质越佳。

欧美水厂活性炭滤池的滤速一般为7.5-15m/h。

②碳层厚度。

碳层厚度一般以SV值作为衡量标准。

SV值表示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活性炭的处理水量,SV=Q/Cv,Q为每小时处理水量(m³/h),Cv为活性炭体积(m³),SV值为4-8能保持较好的处理效果。

欧美水厂活性炭滤池的碳层厚度一般为1.8-3.6m。

③给水槽距离碳层面的高度。

间距过小易造成反冲洗碳粒流失,间距过大则不利于反冲洗废水及时排出,还会消耗反冲洗用水。

根据现场实测,气冲洗时由于滤板下面的气垫层以及水体在水中占有了一部分体积,水位要上升45cm左右,新滩投入后使用一段时间后,经数次反冲洗碳层逐渐蓬松,碳层厚度较刚投入时增加15cm左右。

在考虑到以后新补充碳层增加碳层高度,设计时应当适当留有余地。

水处理设备常用计算公式

水处理设备常用计算公式

水处理设备常用计算公式基础数据:直径(D)、填高(H)、流速(S)、比重(ρ)、体积(V)、重量(G)、出水量(Q)、原水硬度(C)、原水含盐量(Y)、再生周期(T)、再生剂耗量[工业盐(F1)、盐酸(F2)、氢氧化钠(F3) ]活性炭9元/公斤,石英砂0.7元/kg,树脂9元/kg机械过滤器一般流速S=8m/h活性炭过滤器一般流速S=8-10m/h钠床、阳床、阴床一般流速S=15-20m/h混床一般流速S=30-40m/h石英砂比重ρ=1800Kg/m3活性炭比重ρ=450Kg/m3阳树脂比重ρ=820Kg/m3(漂莱特)阴树脂比重ρ=700Kg/m3(漂莱特)阳树脂交换容量800mmol/m3阴树脂交换容量300mmol/m31、过滤器:滤料体积V=0.785×D2×H滤料重量G=V×ρ出水量Q=0.785×D2×S2、钠床:(阳树脂)滤料体积V=0.785×D2×H滤料重量G=V×ρ出水量Q=0.785×D2×S再生周期T=V×800×50÷C÷Q再生剂耗量-工业盐F1=V×800×1.8×0.05853、阳床:(阳树脂)滤料体积V=0.785×D2×H滤料重量G=V×ρ出水量Q=0.785×D2×S再生周期T=V×800×58.5÷Y÷Q再生剂耗量-盐酸F2=V×800×3×0.0365÷0.354、阴床:(阴树脂)滤料体积V=0.785×D2×H滤料重量G=V×ρ出水量Q=0.785×D2×S再生周期T=V×300×58.5÷Y÷Q再生剂耗量-氢氧化钠F3=V×300×4×0.045、混床:(阳、阴树脂比例为1:2;筒体直径<500mm填料高度为1350;筒体直径>500 mm 填料高度为1800:)阳树脂体积V1=0.785×D2×H÷3阳树脂重量G1=V1×ρ阴树脂体积V2=0.785×D2×H×2÷3阴树脂重量G2=V2×ρ出水量Q=0.785×D2×S再生周期T=V2×300×58.5÷Y÷Q再生剂耗量-盐酸F2=V1×800×3×0.0365÷0.35再生剂耗量-氢氧化钠F3=V2×300×4×0.0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