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生物处理理论基础

合集下载

污水处理基础理论知识

污水处理基础理论知识

污水处理基础理论知识
污水处理是为了减少或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质,使得水质达到
排放标准或可再利用的水质要求的工艺过程。

基本的污水处理理论
知识包括:
1. 污水的组成:污水主要由水和溶解在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悬浮物、微生物等组成。

有机物包括有机废料、油脂、蛋白质等,
无机物包括氮、磷等。

2. 污水处理的目标:污水处理的目标通常包括去除悬浮物、去
除有机物、去除氮、去除磷等。

不同的处理阶段会根据目标选择适
合的处理工艺。

3. 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
物处理等过程。

物理处理包括过滤、沉淀、调节pH等方法;化学处
理包括添加化学药剂进行沉淀、氧化等;生物处理主要是利用微生
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

4. 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通常包括预处理单元、生物处
理单元和后处理单元。

预处理单元主要进行初步的物理处理,包括
格栅过滤和沉砂池等;生物处理单元是最关键的处理单元,包括接
触氧化池、活性污泥工艺等;后处理单元用于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
残余污染物,包括沉淀池、滤池等。

5. 污水处理的具体工艺: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人工湿地法、厌氧消化法、膜分离法等。

污水处理的工艺选择和设计要根据污水的水质、水量、排放标
准和经济因素等综合考虑。

污水处理的目的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保护水资源和人类健康。

水污染控制工程(唐玉斌) 课后习题答案+考试重点

水污染控制工程(唐玉斌) 课后习题答案+考试重点

第十三章废水生物处理的基本理论概念:①底物和基质:在废水生物处理中,废水中能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②比基质利用率:每单位重量微生物体对基质的利用速率q=(dS/dt)u /X③产氯系数:单位质量的基质被利用后增长的微生物的质量Y=dX/dS④比增长速率:每单位重量的微生物的增长速率u=(dX/dt)g /X⑤污泥龄:曝气池中工作着的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排放的剩余污泥数量之比值。

⑥内源呼吸系数Kd:指单位微生物体内单位反应时间内由于内源呼吸而消耗的微生物的量1、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有何区别?答:①起作用的微生物不同。

好氧处理中是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微生物起作用,而厌氧处理中有两大类群微生物起作用,先是厌氧菌和兼性菌,后是另一类厌氧菌。

②产物不同。

好氧处理中,有机物转化为CO2、H2O、NH3或NO2-、NO3-、PO43-、SO42-等,且基本无害,处理后的水无异臭。

厌氧处理中,有机物转化为CH4、NH3、胺化物或者氮气、H2S等,产物复杂,出水有异臭。

③反应速率不同。

好氧处理中,由于氧气作为电子受体,有机物氧化比较彻底,释放的能量多,因而有机物转化速率快,废水在设备内的停留时间短,设备体积小。

厌氧处理中有机物氧化不彻底,释放的能量少,所以有机物的转化速率慢,需要反应的时间长,设备体积庞大。

④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

好氧处理要求充分供氧,对环境条件要求不太严格。

厌氧处理要求绝对厌氧环境,对条件(PH、温度等)要求甚严。

2、在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起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有哪些?各种微生物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答:主要有:细菌(真细菌)(1吸附和分解有机物2为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和附着场所)、古菌(用于有机废水的厌氧处理、用于极端水环境的生物修复工程)、真菌(在活性污泥曝气池中,真菌菌丝形成的丝状体对活性污泥的凝聚起着骨架作用)、藻类(利用光能CO2NH3PO43-生成新生细胞并释放氧气为水体供养)、原生动物(1起辅助净化作用2起指示生物作用)、后生动物(可对水体的污染状况做出定性判断)。

废水生化处理理论基础

废水生化处理理论基础

废水生化处理理论基础废水处理是指对工业、农业、生活等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所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将废水中的各种有害物质去除或降低,使其达到环境排放标准,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废水处理技术较为复杂,其中生化处理是一种常用的处理方法。

本文将介绍废水生化处理的理论基础。

1. 废水生化处理概述废水生化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将有机物质降解成较为稳定、不易污染环境的无机物质,以实现对废水的净化处理。

生化处理一般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种方式。

•好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是指在充氧的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这种处理方式对细菌的要求较高,需要提供足够的氧气。

•厌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降解成沼气、二氧化碳等产物。

这种处理方式对微生物的适应能力要求较高,处理效果也较好。

2. 废水生化处理原理废水生化处理的基本原理是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通过生物作用转化为无机物质。

有机物质能够为微生物提供能量和生长所需的碳、氮、磷等元素,而微生物则通过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质降解为无机物质。

生化处理的主要过程包括:•底物的降解:微生物利用底物(有机物质)作为碳源和能源,在水体中进行降解反应,生成底物降解产物和生物体。

•底物的转化:底物降解产物经过一系列酶类的作用,逐步转化为无害的终产物,如CO2、H2O等。

•生物体的生长:底物的降解还伴随着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变化也会影响处理效果。

3. 废水生化处理的关键技术废水生化处理的关键技术包括微生物培养、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氧气供给等方面。

其中,微生物在生化处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培养和管理对处理效果至关重要。

•微生物培养:合理选择适应性强、活性高的微生物种类,进行培养和管理,提高其降解效率和处理能力。

•工艺设计:根据废水特性和处理要求设计合理的生化处理工艺,包括反应器设置、曝气方式、混合方式等。

污水处理基础理论知识

污水处理基础理论知识

污水处理基础理论知识1. 引言1.1 目的和范围1.2 定义2. 污水组成及特性分析2.1 主要污染物种类与含量- 生活废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盐等主要成分及其浓度。

- 工业废水中常见的重金属离子、化学品等主要成分及其浓度。

2.2 pH值和温度对污染物降解效果影响评估。

3.传统生态系统处理技术原理与应用3.1构筑湿地法(Constructed Wetland)- 原理:利用植被根系吸收营养元素,微生物在土壤内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来去除有害溶质;- 应用场景:适合于农村小区或乡镇工业排放标准较低且规模相对较小者。

3.2等流式厌氧消化器(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 UASB)- 原理: 利用好氧/厌氧菌群共同作用下将可降解性有机质转变为沼液,并同时产出甲烷气体;- 应用场景:适合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如酿造、制药等行业。

3.3活性污泥法(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ASP) - 原理: 利用微生物对可降解的有机质进行吸收和分解,并通过沉淀去除悬浮颗粒物;- 应用场景:适合中小型城市及工业园区。

4. 先进污水处理技术原理与应用4.1 膜分离技术(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 原理:利用不同孔径的膜材料将溶液或者悬浊液中的目标组分与其他成份隔离开来;- 应用场景:广泛应在海洋排放、纺织印染以及电子化学品等行业。

4.2 高级氧化过程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AOPs)- 原理: 利弊一种具备较强氧化还原能力举例紫外光/臭氧作为媒介剂实现无害转变;- 底层数字签名5.国内外相关政策法规5.1国家环境保护局《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5.2美国环境保护局《清洁水法案》6. 附件:- 图表:示意图、数据统计等。

- 相关研究论文和报告。

7. 法律名词及注释:- 污染物: 指对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或者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固体、液体或气体;- 生活废水: 来源于居民日常生活中产出并含有各种有机质与无机盐溶解物以及悬浮颗粒物;- 工业废水: 含工业企事业单位在其产品制造过程中所使用,形成并经加工后直接排入大气,地面和地下淀积处,并能够引起一定程度损坏甚至丧失资源价值;。

废水生物处理理论基础.ppt

废水生物处理理论基础.ppt
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如有机酸、CO2、H2O等),再 被甲烷菌进一步转化为甲烷和CO2等,并释放能 量的过程。
❖ 按照代谢过程中受氢体的不同,又分为发酵和无氧呼吸。
➢ 发酵:指供氢体都是有机化合物的生物氧化作用,最终 受氢体是供氢体的分解中间产物(有机物)。发酵是一 种厌氧状态。
➢ 无氧呼吸:指以无机含氧化合物,如NO3-、NO2- 、SO42- 、 S2O32- 、CO2等代替分子氧作为最终受氢体的生物氧化作 用。无氧呼吸是一种缺氧状态。
第3篇 污水的生物处理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污水生物处理理论基础 污水好氧生物处理(一) ——活性污泥法 污水好氧生物处理(二) ——生物膜法 污水厌氧生物处理 污水的自然生物处理
2020/5/2
1
第1章 废水生化处理理论基础
1.1 废水生化处理微生物基础 1.2 反应速度和酶促反应速度 L 1.3 微生物的生长动力学 L 1.4 废水的可生化性 L 1.5 废水生化处理方法概述 L
好氧分解代谢:是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微生物 参与,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 为CO2和H2O,并释放出能量的代谢过程。在有 机物氧化过程中脱出的氢[H]是以氧作为受氢 体。通常称为有氧(好氧)呼吸。
2020/5/2
6
厌氧分解代谢:是厌氧微生物和兼性微生物参与,
在无溶解氧的条件下,将复杂有机物分解成简单
物、后生动物。
2020/5/2
3
主要内容: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微生物的生长环境
2020/5/2
4
二、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概念:微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不断从外界环境中
摄取营养物质,并通过复杂的酶催化反应,将其加以 利用,提供能量并合成新的生物体,同时又不断向外 界环境排泄废物。这种为了维持生命活动过程与繁殖 下代而进行的各种化学变化称为新陈代谢。

污水生物处理的原理与工艺

污水生物处理的原理与工艺

初沉污泥 脱 水 机 房 匀 质 池 浓 缩 池 污 泥 泵 房
泥饼外运
剩 余 污 泥
沉 淀 污 泥 外排水 巴 氏 计 量 槽 接 触 消 毒 池 终 沉 池
回 流 污 泥 生 物 反 应 池
配 水 井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Municipal Engineering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内容提纲
一.污水处理基础知识 二.污水生物处理微生物基础知识 三.污水生物处理原理 四.污水生物处理工艺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Municipal Engineering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用以拦截大块的悬浮物或漂浮物,以保证后续构筑物或设备的正常工作。 格栅 有粗格栅、中格栅、细格栅等。 去除相对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 沉砂池 有平流式沉砂池、曝气沉砂池、旋流沉砂池等。 用于去除污水中可沉悬浮物。 初沉池 有平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等。 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生化池 分好氧法和厌氧法.好氧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自然生物处理法等 将活性污泥与处理水分离、并将沉泥加以浓缩。 二沉池 有平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等。
二、水处理中的主要微生物
(1)细菌
是水处理中的主力军,活性污泥中主要以菌胶团和丝状菌的 形态存在。 菌胶团是细菌的集团,有许多细菌和细菌分泌的粘性物质组 成的各种形态的集团,它能够吸附和分解水中的有机物,并为原生 动物、微型后生动物和藻类提供附着的场所。 丝状菌的特点是许多细菌集合在一起排列成丝状体,这类菌 对有机物分解能力强,但是系统中如果此类菌大量繁殖,引起污泥 膨胀,将会造成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差,使出水水质恶化。

污水处理生物处理

污水处理生物处理

污水处理生物处理污水处理是一项关乎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的重要工作。

而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生物处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降解和去除有机物的一种处理方法,是目前最为常见和有效的污水处理技术之一。

1. 生物处理原理生物处理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对污水中有机物进行降解,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的过程。

在生物处理过程中,微生物通过吸附、吞噬、胞内降解等方式,将有机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

通过这种方式,污水中的有机成分得以有效去除,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2. 生物处理的种类生物处理根据不同的处理方式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生物滤池、活性池、生物膜反应器等。

生物滤池是利用生物膜的降解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的过程。

活性池则通过将水流经过生物体积,使得其中的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处理。

生物膜反应器则是通过在固定载体上生长的生物膜来对污水进行处理。

3. 生物处理的优点生物处理相较于其他污水处理方法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生物处理具有较低的运行成本,因为生物处理过程不需要额外添加大量化学试剂。

其次,生物处理过程对环境友好,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而且,生物处理过程可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例如通过厌氧消化还可以产生甲烷气,作为能源利用。

4. 生物处理的局限性尽管生物处理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比如,生物处理需要一定的温度、PH值等条件才能正常运行,因此在极端环境下可能会受到影响。

此外,生物处理过程较为复杂,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因此也增加了管理成本。

总的来说,生物处理作为污水处理中重要的一环,具有许多优点和局限性。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不断优化生物处理技术,提高处理效率,降低成本,以实现更加高效、环保的污水处理工作。

希望通过多方合作,我们能够共同努力,为改善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的基本原理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的基本原理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的基本原理1.生物脱氮废水中存在着有机氮、NH3-N、NxO--N等形式的氮, 而其中以NH3-N和有机氮为主要形式。

生物脱氮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 将有机氮和NH3-N转化为N2和NxO气体的过程。

进行生物脱氮可分为氨化-硝化-反硝化三个步骤。

由于氨化反应速度很快, 在一般废水处理设施中均能完成, 故生物脱氮的关键在于硝化和反硝化。

1.1.氨化作用氨化作用是指将有机氮化合物转化为NH3-N的过程, 也称为矿化作用。

参与氨化作用的细菌称为氨化细菌。

在好氧条件下, 主要有两种降解方式, 一是氧化酶催化下的氧化脱氨。

另一是某些好氧菌, 在水解酶的催化作用下能水解脱氮反应在厌氧或缺氧的条件下, 厌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对有机氮化合物进行还原脱氨、水解脱氨和脱水脱氨三种途径的氨化反应。

RCH(NH2)COOH→RCH2COOH+NH1CH3CH(NH2)COOH→CH3CH(OH)COOH+NH3CH2(OH)CH(NH2)COOH→CH3COCOOH+NH31.2.硝化作用硝化作用是指将NH3-N氧化为NxO--N的生物化学反应, 这个过程由亚硝酸菌和硝酸菌共同完成, 包括亚硝化反应和硝化反应两个步骤。

亚硝酸菌和硝酸菌统称为硝化菌。

发生硝化反应时细菌分别从氧化NH3-N和N2O--N 的过程中获得能量, 碳源来自无机碳化合物, 如CO2-3.HCO-、CO2等。

硝化过程的三个重要特征:⑴NH3的生物氧化需要大量的氧, 大约每去除1g的NH3-N需要4.2gO2;⑵硝化过程细胞产率非常低, 难以维持较高物质浓度, 特别是在低温的冬季;⑶硝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质子(H+), 为了使反应能顺利进行, 需要大量的碱中和, 理论上大约为每氧化需要碱度5.57g(以NaCO3计)。

1.3.反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是指在厌氧或缺氧(DO<0.3-0.5mg/L)条件下, NOx--N及其它氮氧化物被用作电子受体被还原为氮气或氮的其它气态氧化物的生物学反应, 这个过程由反硝化菌完成[3--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
d [S ] dt
1 d X y dt
……(3)
(3)式反映了底物减少 速率和细胞增长速率之间 的关系。 它是废水生物处理中研 究生化反应过程的一个重 要规律。 了解这个规律,可以更 合理地设计和管理生物处 理过程。
二、反应级数

uP vQ 对于一般化学方程式: xA yB
如葡萄糖( C6H12O6 )的代谢情况:
有氧代谢: C6H12O6 + 6O2→ 6CO2 +6H2O + 2817.3kJ 厌氧代谢: 无氧呼吸:C6H12O6+6H2O → 6CO2+24[H] 24[H]+4 NO3- → 2N2+12H2O 总反应式:C6H12O6+ 4NO3- → 6H2O + 6CO2+2N2 ↑+ 1755.6kJ 发酵: C6H12O6 → 2CH3COCOOH + 4[H] 2CH3COCOOH → 2CO2 + 2CH3CHO
3)
废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的营养需求
1) 2)
好氧生物处理:BOD:N:P=100:5:1 厌氧消化处理:C/N比值在(10~20):1范围
4)

营养源的投加
对于含碳量低的工业废水,可投加生活污水、米泔水或者 投加淀粉等补充碳源不足; 对于含氮、磷低的工业废水,可投加尿素、硫酸铵等补充 氮源;投加磷酸钠、磷酸钾作为磷源。 生活污水所含营养比较齐全无需投加营养源,并且可作为 其他工业废水处理时的最佳营养源。
2012-5-28


13
2、混合微生物群的生长规律

在废水生物处理中,微生物是一个群体,它们也有一 定的生长规律。个体生长曲线的形状和位置,与环境 中的有机物变化以及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情况有关。

当有机物多时,则以有机物为食料的细菌占 优势,数量最多; 细菌多时,必然出现以细菌为食料的原生动 物,而后才出现以细菌和原生动物为食料的 后生动物。
6
2012-5-28

厌氧分解代谢:是厌氧微生物和兼性微生物参与, 在无溶解氧的条件下,将复杂有机物分解成简单 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如有机酸、CO2、H2O等),再 被甲烷菌进一步转化为甲烷和CO2等,并释放能 量的过程。
按照代谢过程中受氢体的不同,又分为发酵和无氧呼吸。

发酵:指供氢体都是有机化合物的生物氧化作用,最终 受氢体是供氢体的分解中间产物(有机物)。发酵是一 种厌氧状态。 无氧呼吸:指以无机含氧化合物,如NO3-、NO2- 、SO42- 、 S2O32- 、CO2等代替分子氧作为最终受氢体的生物氧化作 用。无氧呼吸是一种缺氧状态。 7 2012-5-28
高温性微生物 中温性微生物 常温性微生物 低温性微生物
2012-5-28
结论:

1、微生物的生长过程取决于生物化学反应, 而化学反应速率受温度的影响。通常在低 温度和最适温度范围内,反应温度 反应 速率 微生物增长速率
温度过高,超过最高生长温度,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变
性而破坏酶系统,失去活性。 低温不会造成微生物致死,但是将使微生物的代谢活 力下降,处于生长繁殖的停止状态。
从狭义角度讲,主要是指菌类生物及病毒。 从广义角度讲,除了菌类和病毒外,还包括藻类、原生动 物、后生动物。
2012-5-28
2) 3)
3
主要内容: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微生物的生长环境
2012-5-28
4
二、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概念:微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不断从外界环境中 摄取营养物质,并通过复杂的酶催化反应,将其加以 利用,提供能量并合成新的生物体,同时又不断向外 界环境排泄废物。这种为了维持生命活动过程与繁殖 下代而进行的各种化学变化称为新陈代谢。 分类:根据能量的释放和吸收,新陈代谢分为合成代 谢和分解代谢。
第3篇

污水的生物处理法
第1章 第2章


2012-5-28
污水生物处理理论基础 污水好氧生物处理(一) ——活性污泥法 第3章 污水好氧生物处理(二) ——生物膜法 第4章 污水厌氧生物处理 第5章 污水的自然生物处理
1
第1章

废水生化处理理论基础
废水生化处理微生物基础 反应速度和酶促反应速度 L 微生物的生长动力学 L
K
如果通过试验数据的处理,得出产物P的反应速率表示为:
vp d[P] dt dC dt
p
k C A CB
a b
产物P的反应称为反应物A的a级反应;反应物B的b级反应, 总称为(a+b)级反应。K为反应的速率常数。 (1)当a=0,b=0时,反应速率不受反应物A 、B浓度的影响, 是一个常数——零级反应 (2)当a=0,b=1时,反应速率对反应物A是零级反应,对B是 一级反应,即反应速度只受反应物B浓度的影响; 当a=1,b=0时,反应速率不受反应物B浓度的影响,对反应 物A是一级反应,即反应速度只受反应物A浓度的影响。 (3)当a=1,b=1时,反应速率受反应物A 、B浓度的影响, 是A、B的二级反应。
(2)在该 过程中,微 生物体合成 所需的能量 和物质由分 解代谢提供。
10
三、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1、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微 生 物 生 长 速 率
微 生 物 量 的 对 数
微 生 物 生 长 曲 线
培养时间
总菌数
死细 菌数
活细 菌数 衰老期
适应期 对数期 平衡期
2012-5-28
培养时间 11

1)适应期(停滞期)
2012-5-28
22
5、有毒物质
在工业废水中,有时存在着对微生物具有抑制 和杀害作用的化学物质,这类物质我们称之为 有毒物质。

重金属类:铅、镉、铬、砷、铜、铁、锌等;
有机物类:酚、甲醛、甲醇、苯、氯苯等 无机非金属类:硫化物、氰化物、氯化物、硫酸 根、硝酸根等
其毒害作用主要表现在细胞的正常结构遭到破 坏以及菌体内的酶变质,并失去活性。
在废水生物处理时,对这些有毒物质应严加控 制,但毒物浓度的允许范围,需要具体分析。
2012-5-28
23
1.2
反应速度和酶促反应速度
一、反应速度 1、定义:在生化反应中,反应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底 物的减少量、最终产物的增加量或细胞的增加量。 2、反应速率的表示
• 在容积为V的液体中的组分A,反应在dt时间内所产生的物质 的量的变化为dnA,则A的反应速率可表示为:

4[H]+2CH3CHO → 2CH3CH2OH
总反应式: C6H12O6 → 2CH3CH2OH +2CO2+92.0kJ
2012-5-28
8
小结:

好氧分解代谢过程中,有机物分解较为彻底,最终产
物是含能量较低的CO2、H2O,因此释放能量多,代 谢速度快。

厌氧分解代谢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不彻底,释放能量 少,因此,微生物为了获得同样多的能量,厌氧分解 有机物的量要比好氧分解有机物的量多。

2)对数期


3)平衡期(静止期)


4)衰老期(内源呼吸期)

2012-5-28
12
小结:

在废水生物处理中,通过控制底物量(F)与微生物量 (M)的比值F/M,使微生物处于不同的生长状况,从 而控制微生物的活性和处理效果。 在微生物的对数期,微生物具有繁殖快、活性大、对 底物降解速度快的特点。在废水处理过程中,若控制 微生物处于对数增长期,虽然反应速度快,但污泥絮 凝性和沉降性较差,出水中有机物浓度高。显然,想 要取得稳定的出水和较高的处理效果是很难的。 通常控制F/M在较低范围内,利用平衡期和内源呼吸 期的微生物处理废水,能够获得理想的出水水质,并 且污泥沉降性能好。
21
4、溶解氧



溶解氧是影响生物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废水好氧生物处理中,如果DO不足, 好氧微生物由于得不到足够的氧,其生 物活性受抑制,影响系统运行。 好氧生物处理的溶解氧一般以 2.0~4.0mg/L 为宜。 在厌氧生物处理中,由于厌氧微生物对 氧气很敏感。当有溶解氧存在时,它们 就无法生长,因此厌氧反应设备中,要 严格密封隔绝空气。

微生物培养的初期阶段,微生物刚刚接入新鲜培养液时, 对新的环境有一个适应过程,所以在此时期微生物的数量 基本不增加,生长速度接近于零。 经过适应期的调整,微生物适应了新环境,在营养丰富的 条件下,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不受底物限制,微生物的生长 速度达到最大,细菌数量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加。 微生物经过对数期大量繁殖后,使培养液中的底物逐渐被 消耗,再加上代谢产物的增加积累,从而造成不利于微生 物生长繁殖的食物条件和环境条件,增长速率下降死亡速 率上升,微生物数量趋于稳定。 培养液中的底物几乎被消耗殆尽,营养物明显不足,微生 物只能利用细菌体内的物质或者以死细菌作为养料,进行 内源呼吸。微生物数量急剧减少。

从废水处理的角度,希望较短时间内,将废水有机物 无机化、无害化,多采用好氧处理。只有当有机物浓 度较高时(如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有机污泥时), 用厌氧方式处理并回收甲烷。
2012-5-28
9
2、合成代谢
(1)概念:微生物从外界环境中获得能量,将 低能化合物合成生物体的过程,又称同化作 用。也就是微生物机体自身物质制造的过程。
vA 1 dn A V dt
dC dt
…………..(1)
………(2)
A为 产物

式中的nA可和V组合成A的浓度[A],得: CA
vA d [ A] dt
A
• 若A代表反应物时,由于其浓度是随时 间下降的,反应速度为负值;若A代表产 物时,则反应速度为正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