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题(一)复习资料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山东师范大学文献学试卷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文献学试卷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年级:专业:考试科目:文献学试题类别:A卷考试形式:闭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0分)1、古典文献学的研究对象即古典文献,指__________年以前产生的文献,基本以文言文和__________书写的文献。

2、《国语·鲁语》:“昔正考父校__________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大师,以《那》为首。

”3、隋唐之交的学者陆德明的__________采录汉魏六朝以来230多家有关儒家经典之古注、旧注音义,在校勘和训诂方面成就极高。

4、北宋初年宋太宗命李昉等人编纂有__________、__________、《册府元龟》等大型类书。

5、竹简剖开成片后,为防蛀和便于书写,需用火烤干其水分,谓之“杀青”,亦称__________。

6、电子载体的特点: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7、单行文献,指单独印行的一个或几个作家的一种作品或著作,又称__________。

8、张之洞__________为近代目录名作。

9、清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一:“雕版谓之__________,藏本谓之__________。

藏本者,官私所藏,未雕之善本也。

自雕版盛行,于是版本二字合为一名。

”10、将某种文献的上下文进行对比,找出其内容上与文字上的异同,从而确定与改正其错误的方法,即__________。

11、明胡应麟__________堪称辨伪成熟的标志性著作。

清代是辨伪理性化、规模化的发展时期。

姚际恒__________、万斯同__________、康有为__________均为胡应麟之后的辨伪专著。

12、金石文献包括__________文献和__________文献两部分。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计20分)1、甲骨文2、通典3、定本4、考信录5、集解三、简述题(每小题15分,计30分)1、试简述一书目录与群书目录的区别。

2、试简述判别善本不主要方法。

四、阐述题(本题15分)试以《汉书·艺文志》为例阐述目录学著作的文献学意义。

山东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题(一)试题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题(一)试题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期中考试试题(时间:120分钟共100分)专业:考试科目:古代文学专题(一)年级:1.唐代孔颖达主持撰定的70卷的《》集唐前汉学之大成,是《诗经》研究史上《毛传》、《郑笺》之后又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

2.“二南独立说”认为“二南”当从《诗经·国风》中独立出来,单列一类。

这里的“二南”指的是《》《》。

3.《秦风.》是《诗经》中最能体现同仇敌忾、抵御外侮的战斗精神的诗篇,诗日:“岂日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4.许穆夫人是《诗经》作品中少数几位留下了姓名的作者之一,《诗经·都风》中保存了她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故国卫国灭亡的哀伤,也对阻止她回国吊唁的许国大夫进行了谴责批评。

5.“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诗经·卫风.》一诗中的句子,诗中用桑叶的凋落来暗示了女子的年老色衰。

6.“鸡栖于埘。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是《诗经·王风.》-诗中的句子。

7.现存最早的《楚辞》本子是东汉王逸的《_ 》,他在《叙》中表明所依据的底本是刘向的辑本。

8.《》一诗是屈原的绝笔,全诗最后说:“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表明了诗人以死殉志的悲壮之情。

9.“首虽离兮心不惩”、“魂魄毅兮为鬼雄”是屈原《》一诗中的句子,诗歌赞颂勇武刚强的将士,充满了慷慨悲壮的英雄气概。

10.南朝齐诗人对山水诗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即是他描写山水的名句。

11.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风以清淡著称,但他《临洞庭》中的名句“气蒸云梦泽,”却气势壮阔。

12.中晚唐很多诗歌关注民生疾苦,如诗人的《橡媪叹》一诗就反映了老百姓在官吏的横征暴敛下只得以橡实充饥的惨剧。

13.周邦彦怀古词名作《西河·金陵怀古》化用了唐代诗人的《石头城》和《乌衣巷》中的句子,但却没有斧凿的痕迹。

14.唐代大诗人杜甫伤悼诸葛亮的绝句《》结尾写道:“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表达了对诸葛亮功业未竞的无限惋惜。

山东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试题(全)

山东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试题(全)

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古代文学试题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 风骚2《史记》的体例3 韩孟诗派4 竟陵派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1.简述汉大赋的代表作家及其基本艺术特色。

2.简述李商隐七言律诗的艺术成就。

3.周邦彦词的艺术成就主要有几点4.《西厢记》的艺术成就主要有哪几个方面5.《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有哪几个特点。

四、论述体(共30分)1.试论陶渊明的归隐与其诗歌创作的关系2.结合作品谈《水浒传》人物描写的艺术成就。

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古代文学试题二、名词解释(每个3分)1 骈文2 新乐府运动3 话本4 临川四梦5 桐城派三简答(每题8分)1、《左传》的文学成就。

2、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成就。

3、韩愈散文的语言特点。

4、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5、《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四论述30分1《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2《红楼梦》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成就。

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古代文学试题二、名词解释(20分)1 文心雕龙2 初唐四杰3 辛派词人4 南社简答题(40分)1 简述曹植诗歌“骨气其高、词采华茂”的具体表现2 简述霍小玉的形象特征。

3 简述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

4简述《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5 简述桐城派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古文理论观点。

四论述(任选一题,25分)1 试论屈原《离骚》与《九章》在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上的异同。

2 试论《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五作品分析评论(每个25分,共50分。

题目角度自拟,每题不少于600字)1 江淹《别赋》节选黯然销魂者……;意别魂之飞扬。

2 杜甫《登高》。

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古代文学试题二、名词解释(20分)1 《古诗十九首》2 沈宋3 台阁体4 《阅微草堂笔记》二、简答题(24分)1 宋玉《九辨》的艺术特色。

2 杜甫诗歌的地位与影响3 与《长生殿》比较,说明《桃花扇》艺术构思的特点。

三、论述(40分)1 论述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2 怎样评价《三国演义》中的“义”?四、评论写作:要求:不能少于800字,题目自拟,评论角度自选。

山东师范大学《古代汉语专题》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古代汉语专题》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古代汉语专题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注:找到所考试题直接看该试题所有题目和答案即可。

查找按键:Ctrl+F一.多项选择题答题要求:下列各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少选均不得分。

1.(2.5分)下面几组字中,属于异体字的是A.泪/淚B.煙/烟C.游/避D.跡/赜参考答案:A,B,D,2.(2.5分)下列各项中属于联绵词的是A.邂逅B.依稀C.狼藉D.狐疑参考答案:A,B,C,D,3.(2.5分)下列几组字中,繁简关系对应正确的是A.出发/出發B.日历/日唇C.干湿/乾濕D.收获/收獲参考答案:A,B,C,4.(2.5分)下列各项中属于联合式复音词的是A.国家B.将军C.寻常D.天子参考答案:A,C,5.(2.5分)下列属于特殊指示代词的是A.者B.或C.莫D.所参考答案:A,D,6.(2.5分)下列有词类活用现象的句子是A.范增数目项王。

B.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C.曹子手剑而从之。

D.贤者与民并耕而食。

参考答案:A,B,C,7.(2.5分)古代汉语中的指代性副词有A. 己B.身C.相D.见参考答案:C,D,8.(2.5分)下列属于《说文》四大家的是A.段玉裁《说文解字注》B.桂馥《说文解字义证》C.王筠《说文句读》D.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参考答案:A,B,C,D,9.(2.5分)汉语词汇的发展,主要体现在A.新词的产生B. 旧词的消亡C.词汇的增加D.词义的演变参考答案:A,B,D,10.(2.5分)下列属于无定代词的是A.者B.或C.莫D.所参考答案:B,C,11.(2.5分)下列属于互文的句子有A.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C.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参考答案:A,B,C,D,12.(2.5分)下列句子中,属于宾语前置的是A.许子奚为不自织?B.姜氏何厌之有?C.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山东师范大学古代汉语专题期末考试主观题及参考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古代汉语专题期末考试主观题及参考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古代汉语专题期末考试主观题及参
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战国时期以来,历史上最重要的语言形式是________
A. 甲骨文
B. 篆书
C. 楷书
D. 行书
答案:C. 楷书
2. 《说文解字》的著者是________
A. 吕本中
B. 周邦彦
C. 蔡邕
D. 韩愈
答案:A. 吕本中
3. 下列哪种字体最早出现?
A. 甲骨文
B. 楷书
C. 行书
D. 篆书
答案:A. 甲骨文
4. 颜真卿版本《三字经》属于________
A. 篆书
B. 行书
C. 楷书
D. 草书答案:B. 行书
5. 唐代的统治宗室是________
A. 宋朝
B. 元朝
C. 隋朝
D. 唐朝答案:D. 唐朝
二、填空
6. 《汉书》的著者是________
答案:司马迁
7. 《诗经》的著者是________
答案:传说中的轩辕黄帝
8. 唐代最杰出的书法家兼诗人是________
答案:颜真卿
9. 嘉靖版《三字经》属于________
答案:楷书
10. “指鹿为马”这句俗语出自《金刚经》,这部经典属于
________
答案:佛教经典
三、问答题
11. 汉语的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哪三个阶段?
答案:古代汉语阶段、中古汉语阶段和现代汉语阶段。

古代汉语阶段从秦汉以前开始,一直延续到宋元明清,形式上主要有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中古汉语阶段是指从宋元明清到清末,
形式主要是行书、满洲书法和汉字画;现代汉语阶段则从清末至今,字形由行书演变为今天所使用的楷体、宋体等。

山东师范大学《古代汉语专题》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古代汉语专题》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教育期末考试复习题搜题方法:输入题目题干部分文字,按键盘快捷键Ctrl+F查找题目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答题要求: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2分)企业大量生产一种产品,领料时使用限额领料单和超额领料单,以便控制材料的日常消耗,月末,在确认材料脱离定额差异时应采用的方法是()。

A.限额法B.切割法C.盘点法D.技术推算法参考答案:C2.(2分)其总额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但其变动幅度与不同业务量变动保持严格的比例关系的成本是指()A.曲线变动成本B.半变动成本C.半固定成本D.混合成本参考答案:D3.(2分)按现行会计准则规定,属于不对外公开的内部报表是()。

A.资产负债表B.成本报表C.现金流量表D.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参考答案:B4.(2分)在企业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的情况下,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费用,应借记的账户是( )。

A.“基本生产成本"B.“原材料"C.“燃料"D.“制造费用"参考答案:A5.(2分)下列选项中,属于成本会计基础职能的是()A.成本预测B.成本计划C.成本控制D.成本核算参考答案:D6.(2分)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在产品完工以前的产品成本明细账只登记()A.生产工时B.原材料费用C.间接计入费用D.直接计入费用和生产工时参考答案:D7.(2分)企业大量简单生产一种产品,所耗原料和加工工艺相同,但是质量不同,有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个等级。

会计应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品种法B.分批法C.分步法D.分类法参考答案:A8.(2分)按医务福利人员工资的14%计提的福利费支出应计入()。

A.应付福利费B.制造费用C.管理费用D.营业外支出参考答案:C9.(2分)下列各项中,在“管理费用”账户中核算的税种是()A.土地增值税B.所得税C.营业税D.房产税参考答案:D10.(2分)在辅助生产分配方法中,便于分析、考核受益单位的经济责任,且能简化和加速分配的计算工作,但要求计划单位成本比较准确的分配是()。

东师 20年9月《 中国古代文学史(1)》期末考核答案

东师 20年9月《 中国古代文学史(1)》期末考核答案

东师 20年9月《中国古代文学史(1)》期末考核答案唯有XXX。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XXX,XXX。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XXX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XXX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XXX。

绕树三匝,XXX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XXX吐哺,天下归心。

阐释本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答:本诗主题思想是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友情的思念。

通过对酒当歌、譬如朝露、慨当以慷、唯有XXX等描写,表现了人生短暂、苦难多,唯有豪情壮志才能解忧。

同时,青青子衿、呦呦鹿鸣、明明如月等描写,表现了对友情的思念和珍视。

艺术特色方面,运用对仗、平仄、押韵等手法,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

同时,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主题思想,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和艺术价值。

惟有XXX,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XXX,XXX。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趋陌XXX,枉用相存。

XXX谈宴,心念旧思。

月明星稀,XXX,绕树三匝,XXX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XXX吐哺,天下归心。

解读本诗的抒情风格:本诗的抒情风格悲凉沉雄。

开篇对人生几何的感叹表现出悲凉,后八句则表现出理想激情的抒发,情感表现深厚而有力量。

全诗激荡起伏的情感充分反映了整个建安时代一般人的心态,既感到时代动乱带来自己生命的迷茫和悲凉感,又要坚持拯救社会的使命,有所作为。

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呈现:虽然对现实充满困惑、厌恶,但还未失掉理想、激情。

XXX《逍遥游》选段:XXX说:“在北方有一片茫茫的海洋,叫做天池。

里面有一种鱼,叫做鲲,它的身体很大,广阔数千里,但是没有人知道它的修为。

还有一种鸟,叫做鹏,它的背像泰山一样高大,翅膀宽广如同云彩,它能够翱翔九万里,超越云层,XXX。

XXX说:‘你飞到那里去干什么?我飞上去只有几丈高,飞在草丛之间,这也是飞行啊,你干嘛要飞得那么高那么远?’这是小的和大的之间的争论。

山东师范大学古代汉语专题试题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古代汉语专题试题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考试试题(时间:120分钟共100分)专业:年级:考试科目:古代汉语专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专门解释唐宋元明清之间诗、词、曲中习用的特殊语词的词典《诗词曲语辞汇释》的作者是()A.杨树达B.张相C.朱起凤D.符定一2.下面几个字中的省形字是()A.项B.狄C.娶D.考3.下面几个部首,可以表示房屋意义的是()A.宀B.厂C.示D.邑4.下面几组汉字,全为合体字的一组是()A.奚何来B.戒尖舟C.出走见D.即休飞5.古书中的专名“单于”、“可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Dān yú;Kě hànB.Chán yú;Kě hànC.Chán yú;Kè hánD.Dān yú;Kè hán6.下面几组汉字,全为会意字的一组是()A.森相肉B.屋前臣C.向陟门D.美家库7.下面几组字,不属于古今字关系的一组是()A.垂陲B.难谁C.齐剂D.赴讣8.下面各句,有形容词用如意动的句子是()A.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

B.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C.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D.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9.下面各句,有名词用如使动的句子是()A.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

B.范增数目项王。

C.今欲并天下……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

D.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

10.下面各句,用有表示工具的名词状语的句子是()A.天下支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B.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

C.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D.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

11.下面各句,“莫”为否定副词的一句是()A.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

B.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C.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D.中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学专题(一)复习资料
一、
1.唐代孔颖达主持撰定的70卷的《毛诗正义》集唐前汉学之大成,是《诗经》研究史上《毛传》、《郑笺》之后又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

2.“二南独立说”认为“二南”当从《诗经·国风》中独立出来,单列一类。

这里的“二南”指的是周南召南
3.《秦风.无衣》是《诗经》中最能体现同仇敌忾、抵御外侮的战斗精神的诗篇,诗日:“岂日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4.许穆夫人是《诗经》作品中少数几位留下了姓名的作者之一,《诗经·都风》中保存了她的作品《载驰》,诗中表达了对故国卫国灭亡的哀伤,也对阻止她回国吊唁的许国大夫进行了谴责批评。

6.“鸡栖于埘。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是《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诗中的句子。

7.现存最早的《楚辞》本子是东汉王逸的《_楚辞章句》,他在《叙》中表明所依据的底本是刘向的辑本。

8.《.惜往日》一诗是屈原的绝笔,全诗最后说:“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表明了诗人以死殉志的悲壮之情。

9.“首虽离兮心不惩”、“魂魄毅兮为鬼雄”是屈原《国殇》一诗中的句子,诗歌赞颂勇武刚强的将士,充满了慷慨悲壮的英雄气概。

10.南朝齐诗人.谢胱对山水诗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即是他描写山水的名句。

13.周邦彦怀古词名作《西河·金陵怀古》化用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石头城》和《乌衣巷》中的句子,但却没有斧凿的痕迹。

14.唐代大诗人杜甫伤悼诸葛亮的绝句《八阵图》结尾写道:“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表达了对诸葛亮功业未竞的无限惋惜。

15.建安时期的咏物诗多借咏物来寄托情志,其中诗人刘桢的《赠从弟》其二“亭亭山上松”颇具代表性。

16.南宋词人姜夔创作的咏物词很多,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作品是他的两首咏梅词:《暗香》(旧时月色)和《疏影》(苔枝缀玉),词中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梅花抒发自己的身世飘零之苦和国家兴亡之痛。

17.宋代词人张元干的《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借送别抒发了对外敌
人侵、朝廷苟安求和的忠愤悲慨之情。

18.“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宋代作家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
句子,这首词也是咏史怀古词中的名作。

19.“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唐代诗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一诗中的名句。

二、
1.试结合作品分析《诗经》讽喻规谏诗和怨刺批判诗在思想情感上有哪些异同?
(1)其不同在于:讽喻规谏诗的主要内容是对统治者的谆谆劝告儆诫,其感情基调表现为对周王朝行将倾圮的命运的忧心如焚,即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怨刺批判诗的主要内容是对社会的黑暗现实直言不讳的大胆批判,其感情基调表现为抒愤述伤,即感慨个人际遇的忧生之情。

(2)其精神实质上的共同点是对国家命运的的关注,对现实政治的关注,它们共同构成了《诗经》的讽喻精神。

2.有人认为《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原本是一篇,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湘君》、《湘夫人》原本是一篇,后来被割裂成两篇,原因是(1)从诗歌内容上看,二者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