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二单元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第二单元 第2课时 确定位置(2)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第二单元 第2课时 确定位置(2)

第二单元位置课题第二课时确定位置(2)课型新授课内容分析本节课借助一张在方格纸上表示的动物园平面示意图,使学生理解可以把具体的物体抽象成一个点,并可以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从而感受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引导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中发现方法,在实践中应用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培养能力,并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方格纸上数对的含义。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知道方格纸上对应数对的位置。

3.知道数对与方格纸上的点存在对应关系。

过程与方法利用方纸格确定物体位置。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正确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媒体选择PPT教学活动提问,师生讨论教学过程一、课前回顾,引入新课1.课前回顾。

师:上节课咱们学习了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请你说一说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字表示什么,第二个数字表示什么。

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师:你们知道我们班第1列第3行是哪位同学吗?用数对怎么表示?全班讨论交流。

2.导入新课。

师:用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

大家请看,这里也可以用数对来表示。

(课件出示教科书P20例2“动物园示意图”)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表示实际生活中物体的位置。

[板书课题:确定位置(2)]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明确行、列和起点。

师:同学们请观察动物园示意图,动物园的第1列、第1行在哪呢?请学生上台指出第1列和第1行,课件同步展示。

师小结:图中每条竖线都标上了数,说明在图中是把每条竖线看作列;每条横线也都标上了数,说明在图中是把每条横线看作行。

师:那标识0的那一行和标识0的那一列表示什么呢?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会说表示开始,或者说表示起点。

师:0既是列的起点又是行的起点,同时告诉我们列的顺序是从左往右,行的顺序是从下往上。

2.明确大门的位置。

2023年青岛版(新)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照相机和眼睛》教学设计附反思含板书

2023年青岛版(新)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照相机和眼睛》教学设计附反思含板书

2023年青岛版(新)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看到物体》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照相机和眼睛》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新)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看到物体》的第二课时《照相机和眼睛》。

本节课指导学生根据凸透镜的成像原理,研究照相机和眼睛的特点,通过制作照相机探究成像特点,类比探究眼睛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通过准备凸透镜、纸盒、半透明纸、剪刀、胶水等器材,激发实验制作和探究欲望。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活动一“做一个‘照相机’,玩一玩”,引导学生使用纸盒、凸透镜、半透明纸等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照相机,分析照相机成像的原理,使所照景物的图像通过凸透镜能够清晰地落在底片上。

活动二“眼睛是怎样看到物体的?”通过观察把照相机和眼睛进行类比,使学生知道照相机是仿照眼睛成像的原理设计而成的,从而了解一些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方面的知识,激发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查阅资料,了解动物眼睛的构造。

”将课堂探究延伸到课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初步了解照相机和眼睛的成像原理。

【科学探究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照相机和眼睛的主要结构及其功能。

2.初步了解照相机和眼睛的成像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一些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方面的知识,激发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树立科学无处不在的意识。

2.树立利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照相机是仿照眼睛成像的原理设计而成的,从而了解一些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方面的知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照相机和眼睛的主要结构及其功能。

四、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对科学有了一定的认识,能进行一定的观察与思考。

已经学习了凸透镜的相关知识,在生活中,学生对光的知识也已经有了一些了解,这节课就是让学生利用凸透镜成像的作用对生活的指导。

实验学校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第二课时教案

实验学校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第二课时教案

实验学校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第二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实验学校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的第二课时。

部编版教材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要目标。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读后感的知识和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之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读后感的写作示例,以及一些评价标准,方便教师进行教学和评价。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对文学作品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是,部分学生对如何写好读后感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如何选材、如何文章结构、如何运用表达方式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选材和文章结构。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教材中的写作示例,让学生了解写读感感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2.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相互借鉴、互相评价,提高写作水平。

3.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动手写作,教师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准备相关教学资源和评价标准。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阅读相关文学作品,准备写作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然后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写作示例,让学生分析这些示例是如何选取写作素材、文章结构的,以及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实验学校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第二课时教案

实验学校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第二课时教案

实验学校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第
二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文章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和事物场景。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文章中的主要内容。

3.能够进行简单的书面表达,描述自己喜欢的事物或人物。

二、教学重点
1.文章中人物形象和事物场景的理解。

2.文章主要内容的表达。

三、教学难点
1.学生进行简单的书面表达。

四、教学准备
1.教材《语文园地二》第二课时。

2.黑板、粉笔、教案。

五、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老师播放一段视频或音频,让学生感受到温暖的友情。

2.新课讲解:(10分钟)
–老师向学生介绍本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

–逐段解读课文,让学生理解文章所描述的内容。

3.讨论与练习:(20分钟)
–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准备简短的口头描述。

–学生们进行简单的书面表达练习。

4.展示与总结:(10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的书面表达作业,相互评价。

–老师进行总结,强调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完成《语文园地二》课后练习,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课文内容。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练习,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书面表达仍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园地二》第二课时的内容。

实验学校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景阳冈》第2课时教案

实验学校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景阳冈》第2课时教案

实验学校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景阳冈》第2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景阳冈》的背景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2.掌握生字词“干脆”、“倦怠”的意思。

3.学会分析人物性格和行为动机。

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景阳冈》故事情节的理解。

2. 生字词“干脆”、“倦怠”的意思掌握。

三、教学难点1.分析人物性格和行为动机。

2.通过故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准备1.课文《景阳冈》的教材。

2.故事配图或图书。

3.黑板、彩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利用图片或图书预测故事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新词让学生独立完成生字词“干脆”、“倦怠”的意思,然后和同学分享。

3. 故事学习步骤一:老师朗读故事,学生跟读。

步骤二:学生小组内互相讨论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性格,然后展示给全班。

4. 分析故事老师引导学生分析主人公的性格和行为动机,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5. 阅读理解步骤一:学生独自阅读整个故事,然后回答相关问题。

步骤二:学生相互交流答案,老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6. 拓展练习安排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展开创作,练习写作能力。

六、课堂总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理解了《景阳冈》的故事情节,掌握了新词语的意思,分析了人物性格和行为动机,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七、布置作业完成《景阳冈》的课后练习,练习使用生字词,并撰写心得体会。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完成作业,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课文《读文言》中的古文词语及其解释。

2.掌握古文阅读方法,能够读懂简单的古文课文。

3.能够根据提示找到古文课文中的重要内容。

4.能够用自己的话语理解古文课文所表达的意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审美情感,欣赏古人的文学作品。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集体备课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能够读懂并解释古文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

2.能够根据提示找到古文课文中的重点内容。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古文课文的意义。

2.激发学生对古文的兴趣,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本《语文园地二》第2课时《读文言》。

2.录音机、PPT等教学辅助工具。

3.教学素材:古文课文段落、生词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利用PPT或录音机播放相关古文朗读,引导学生熟悉古文的语音语调。

2.引导学生回顾前一课时学过的内容,做简单的口头复习。

二、新课展示1.师生一起阅读课文《读文言》,学生跟读。

2.解释生词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古文的意义。

3.师生合作,找出古文课文中的重点内容。

三、分组合作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个段落让学生理解并用自己的话概括。

2.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各自的理解,梳理课文内容,找出关键信息。

四、总结提升1.整合各组的思路,共同总结课文的核心意义。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理解,展示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文内容。

2.撰写读后感,表达对古文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反思本堂课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让学生在合作中深入理解古文课文,提高了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更加关注个别学生的阅读困难,采取更具针对性的辅导措施,以确保所有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年级英语第二单元第二课时

五年级英语第二单元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学习内容】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2 Part A Let’s learn Let’s play 【课程标准陈述】1.能认读所学词语。

2.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

3.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描述。

4.集中注意力,积极与他人合作。

5.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初步注意到中外文化的异同。

【学习内容分析】本部分学习的内容是: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Saturday, Sunday , weekend.教材通过吴一凡和机器人Robin讨论吴一凡课程表的情景,呈现单词的词形和意义。

【学习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借助读图、自然拼读法和games等活动,学生能集中注意力,听、说、读词汇: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Saturday, Sunday , weekend并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识记单词。

2.通过PPT语境创设,充分利用pair work进行替换和创编活动,学生能运用句子What do we have on Mondays? I have … on Mondays?熟练询问并回答关于每天有哪些课程的问题。

3.通过读图和游戏活动活动,学生能理解“What day is it today? It’s….”,,积极与他人合作完成Ask and answer,并能根据例句提示做简短描述。

4.通过知识补充,了解一周七天名称的英语单词知识,从而能尊重异国文化。

【评价活动方案】1.创设学习词汇环节,通过情境创设、读图训练、自然拼读和游戏活动关注学生是否能够能集中注意力听说读写四会单词,来完成学习目标1;2.创设词汇运用环节,通过ppt语境创设与对话的替换和创编,关注学生是否能够熟练问答每天都有哪些课程的相关问题,来完成学习目标2;3.创设巩固拓展环节,通过Ask and answer活动和关注学生是否理解“What day is it today? It’s….”,并且能问答What do we have on Mondays? I have … on Mondays?来完成学习目标3。

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第二课时)》课件

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第二课时)》课件
流星体
流星体能永远保住“速度之星” 的宝座吗?
不能
只要我们按下手电筒的开关,立刻会出现一束 光柱。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 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 ~~~~~~~~~~~~
作比较
列数字
如果按照光速运动,我们一秒钟
就可以沿着地球赤道转7圈多,~真~~是~~~
令人难以置信!
~~~~
筒束赤圈置
易写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méi
zhì
枚 置 “枚”的右半部分是反文。 “置”字的下半部分里面
是三横,不要写成两横。
guàn

不要写成“十”
巧记:元拉寸带帽子 。
我会写
guàn fǔ
pēn méi jiàn
冠俯喷 枚箭
tǒng shù chì quān zhì
筒束赤圈置
带着问题阅读 按照文章的表达特点阅读 找出文章中的关键词阅读 联系上下文阅读
12亿吨被搬到了大海,4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通过列数字更加准确地说明了黄河含沙量多。
小练笔 猎豹奔跑的最大速度可达110千米每小时。
仿照上文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描写一处建筑物。
教学楼有三层,高15米,这栋楼有10间教室, 能容纳800名学生。
我们知道了陆地上的速度冠军是— 猎豹
列数字
我们知道了最终的速度冠军是—— 光
知识链接
光速是指光波或电磁波在真空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真空中的光速是目前所发现的自然界物体运动的最快速 度。
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是猎豹,游隼俯冲时比 所有动物都快,火箭速度很快,但仍然没有流星体 快,比流星体更快的是光。
与速度有关的名句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eriod 2
课时目标
1. 能听、说、认读单词“cooking”。

2. 能听懂、会说句子“What do you have on Thursday?”,“What do you do on Thursday, Grandpa?”,“I have a cooking class with your grandma.”。

3.能完成“Let’s try”部分的听力任务。

4. 能与同学谈论一星期的课程以及所做的事,加强学生对彼此的了解,鼓励学生在日常交际中多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
1. 能听、说、认读单词“cooking”。

2. 能听懂、会说句子“What do you have on Thursday?”,“What do you do on Thursday, Grandpa?”,“I have a cooking class with your grandma.”。

教学难点
1. 单词“with”的用法。

2. 能与同学谈论一星期的课程以及所做的事。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和录音带、词卡。

2. 学生准备人物头饰、白纸。

教学过程
Step 1、Warm-up
1. Free talk
2. Review
Step 2、Preview
1. 教师说出一个表示星期的单词,如“Saturday”,全班学生迅速说出与其相对应的下一个单词,如“Sunday”。

2. 学生在四人小组内玩上面的游戏。

Step 3、Presentation
A. Let’s talk
1. New words
2. Let’s talk
第一次播放教学录音,全班学生跟着录音读,提醒学生在跟读的过程中药注意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

第二次播放教学录音,全班学生分角色跟着录音读。

第三次播放教学录音,学生听完录音后回答下面问题:
① What does John have on Thursdays?
② Who’s John’s music teacher?
③ What does John’s grandfather do on Thursdays?
4.Pairwork
Step 4、Consolidation & Extension
1. A. Let’s try
(1) 明确听力任务
T: John and his grandpa are talking. Let’s listen to the tape and fill in the blank.
(2) 先让学生观察图片,然后播放教学录音。

播放第一遍录音师,学生选出正确的图片;播放第二次录音时,师生一起核对答案。

2. 小调查
每个学生都拿出一张白纸,制作下面的表格,在四人小组内做一个小调查.
Step 5、Summary
Step 6、Homework
同桌合作,仿照“Let’s talk”部分的对话编写一段新对话。

Blackboard Design
Unit 2 My week
A. Let’s try A. Let’s talk
cooking cooking class
What do you have on Thursdays?
What do you do on Thursdays?
Who’s your music teacher?
Is he strict?
Oh, I have a cooking class with your grandm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