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要求规范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规范

1 总则1.0.1为提高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的科学性,合理配置和布局城市各项公共设施用地,集约和节约用地,创建和谐、优美的城市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设市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及大、中城市的城市分区规划编制中的公共设施规划。
1.0.3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分类,应与城市用地分类相对应,分为: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设计和社会福利设施用地。
1.0.4城市公共设施用地指标应依据规划城市规模确定。
城市规模与人口规模划分应符合表1.0.4的规定。
城市规模与人口规模划分标准1.0.5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用地综合(总)指标应符合表1.0.5的规定。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用地综合(总)指标1.0.6各项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布局,应根据城市的性质和人口规模、用地和环境条件、设施的功能要求等进行综合协调与统一安排,以满足社会需求和发挥设施效益。
1.0.7有专项发展要求的特色城市,其相应的公共设施规划用地标准若突破本规范的规定,需经论证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但不得突破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用地综合(总)指标。
1.0.8城市公共设施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城市公共设施用地city public facilities land use指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设计、社会福利共七类用地的统称。
2.0.2行政办公用地admini strative office land use指党政行政机关、党派和团休等市属机构,以及非市属的行政管理机构和其它办公设施用地。
2.0.3商业金融用地commercial and financial land use指城市居住区级以上(不含居住区级)的商业和服务业、金融和保险业等设施的用地。
2.0.4文化娱乐用地cultural entertainment land use指城市各类文化和娱乐设施用地,主要包括:广播电视和出版类、图书和展览类、文化艺术和游乐类等设施的用地。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规范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规范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是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保障,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设施规划的需求分析、规划的设计原则、设施布局、规划的执行和监督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在设施规划的需求分析中,要充分调研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和现有设施的利用情况,根据居民的实际需求进行规划的制定。
需求分析应当包括人口结构、城市功能布局、经济发展情况等方面的考虑,确保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其次,规划设计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规划应当以人为本,注重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提供便利、舒适的公共服务环境。
其次,规划应当注重公平公正,遵循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进行综合考虑和布局,确保各个社区、街道的公共服务设施得到平衡的发展。
此外,规划还应当具有可持续性,注重设施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合理规划设施的更新和维护,并注重环境的保护。
设施布局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设施布局中,首先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城市空间资源,减少土地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其次,要注重设施的合理分布,通过科学的统计数据和技术手段,确定设施的选址和布局,尽可能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
此外,设施布局还应当注意公共服务设施之间的连通性,形成完整的服务网络,方便居民的出行和使用。
在规划的执行和监督中,要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规划的执行和监督工作,确保规划的顺利进行和效果的实现。
同时,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形成统一的规划实施机制,提高规划实施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还应当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定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规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需求分析、规划的设计原则、设施布局和规划的执行和监督等方面的科学论述与实践操作,可以有效提高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质量和效益,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规范

1 总则1.0.1为提高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的科学性,合理配置和布局城市各项公共设施用地,集约和节约用地,创建和谐、优美的城市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设市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及大、中城市的城市分区规划编制中的公共设施规划。
1.0.3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分类,应与城市用地分类相对应,分为: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设计和社会福利设施用地。
1.0.4城市公共设施用地指标应依据规划城市规模确定。
城市规模与人口规模划分应符合表1.0.4的规定。
城市规模与人口规模划分标准表1.0.4城市规模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ⅠⅡⅢ人口规模(万人)﹤2020~5050~100100~200≥201.0.5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用地综合(总)指标应符合表1.0.5的规定。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用地综合(总)指标表1.0.5城市规模分项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ⅠⅡⅢ占中心城区规划用地比例(%)8.6~11.49.2~12.310.3~13.811.6~15.413.0~17.5人均规划用地(㎡/人)8.8~12.09.1~12.49.1~12.49.5~12.810.0~13.21.0.6各项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布局,应根据城市的性质和人口规模、用地和环境条件、设施的功能要求等进行综合协调与统一安排,以满足社会需求和发挥设施效益。
1.0.7有专项发展要求的特色城市,其相应的公共设施规划用地标准若突破本规范的规定,需经论证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但不得突破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用地综合(总)指标。
1.0.8城市公共设施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城市公共设施用地 city public facilities land use指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设计、社会福利共七类用地的统称。
2.0.2行政办公用地admini strative office land use指党政行政机关、党派和团休等市属机构,以及非市属的行政管理机构和其它办公设施用地。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规范

1 总则1.0.1为提高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的科学性,合理配置和布局城市各项公共设施用地,集约和节约用地,创建和谐、优美的城市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设市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及大、中城市的城市分区规划编制中的公共设施规划。
1.0.3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分类,应与城市用地分类相对应,分为: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设计和社会福利设施用地。
1.0.4城市公共设施用地指标应依据规划城市规模确定。
城市规模与人口规模划分应符合表1.0.4的规定。
城市规模与人口规模划分标准1.0.5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用地综合(总)指标应符合表1.0.5的规定。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用地综合(总)指标1.0.6各项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布局,应根据城市的性质和人口规模、用地和环境条件、设施的功能要求等进行综合协调与统一安排,以满足社会需求和发挥设施效益。
1.0.7有专项发展要求的特色城市,其相应的公共设施规划用地标准若突破本规范的规定,需经论证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但不得突破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用地综合(总)指标。
1.0.8城市公共设施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城市公共设施用地city public facilities land use指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设计、社会福利共七类用地的统称。
2.0.2行政办公用地admini strative office land use指党政行政机关、党派和团休等市属机构,以及非市属的行政管理机构和其它办公设施用地。
2.0.3商业金融用地commercial and financial land use指城市居住区级以上(不含居住区级)的商业和服务业、金融和保险业等设施的用地。
2.0.4文化娱乐用地cultural entertainment land use指城市各类文化和娱乐设施用地,主要包括:广播电视和出版类、图书和展览类、文化艺术和游乐类等设施的用地。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规范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规范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规范是指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和人口规模,合理、科学地规划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功能和容量,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交的需求。
这些设施包括教育机构、医疗机构、文化娱乐场所、交通运输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等,对于城市的社会服务水平、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规范进行论述。
首先,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规范需要根据人口规模和人口分布合理确定布局。
根据城市人口规模和扩张趋势,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人口增长趋势,从而确定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规划。
此外,要根据不同区域的人口分布情况,合理布局不同类型的服务设施,以避免服务资源的过度集中或过度分散,确保居民能够方便地享受到公共服务设施的便利。
其次,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规范需要根据不同设施的功能和容量进行合理规划。
不同的公共服务设施具有不同的功能,例如教育机构需要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医疗机构需要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文化娱乐场所需要提供多元化的文化娱乐活动等。
规划时需要充分考虑到设施所提供的服务范围和目标群体,并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容量和规模。
再次,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规范需要结合交通运输设施进行综合布局。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必须与交通运输设施相结合,以确保居民能够便捷地到达这些设施。
规划时需要考虑到设施的交通连接性,例如教育机构应当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医疗机构应当在交通网络密集的地区。
此外,要提前规划好道路、公交线路等交通设施,保证设施的有效利用和交通流畅。
最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规范需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需要考虑到未来的可持续性和适应性。
例如,教育机构和医疗机构的规划应该考虑到人口的长期发展趋势,避免过度扩张或过度缩减。
此外,要考虑到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对环境的影响,采用绿色建筑和节能措施,减少能耗和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规范是确保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合理布局和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
公共服务设施规范

公共服务设施规范1. 引言公共服务设施是指为满足公众的基本需求而提供的设施,包括但不限于交通设施、卫生设施、教育设施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共服务设施的规范化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公共服务设施规范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
2. 公共交通设施规范公共交通设施是城市居民出行的重要手段,需要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服务。
以下是公共交通设施规范的几个方面:2.1. 车站设计•车站布局合理,方便乘客进出。
•车站内配备合适数量的座椅,提供乘客休息的场所。
•车站设有清晰明确的标识,方便乘客找到出口和公交线路信息。
•车站设有便捷的卫生间和垃圾桶。
2.2. 车辆运营管理•车辆运营时间安排合理,能够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车辆运营期间保持车辆的良好状态,确保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车辆设有良好的空调、音响等公共设施。
•车辆设有安全报警装置和监控设备,便于管理和应对突发事件。
3. 公共卫生设施规范公共卫生设施是保证市民健康的重要保障,需要提供干净、卫生、安全的环境。
以下是公共卫生设施规范的几个方面:3.1. 公厕建设•公厕位置分布合理,能够满足市民的就近使用需求。
•公厕设有清洁消毒设备,保持公厕的整洁和卫生。
•公厕设有足够的门、隔间和手洗设施。
•公厕设有监控设备,确保安全和秩序。
3.2. 洗手设施•公共场所设有足够的洗手设施,方便市民随时洗手。
•洗手设施提供洗手液和纸巾等卫生用品。
•洗手设施设有明显的标识,引导市民正确使用。
4. 公共教育设施规范公共教育设施是提供教育资源的重要场所,需要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设施。
以下是公共教育设施规范的几个方面:4.1. 学校建设•学校校舍面积符合标准,能够容纳足够数量的学生。
•学校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场所设施齐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校提供良好的餐饮设施,保证学生的营养需求。
•学校设有健康检测和医疗设施,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
4.2. 教育设备和资源•学校提供现代化的教育设备,如多媒体教室、电脑室等。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规范(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1 总则1.0.1为提高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的科学性,合理配置和布局城市各项公共设施用地,集约和节约用地,创建和谐、优美的城市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设市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及大、中城市的城市分区规划编制中的公共设施规划。
1.0.3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分类,应与城市用地分类相对应,分为: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设计和社会福利设施用地。
1.0.4城市公共设施用地指标应依据规划城市规模确定。
城市规模与人口规模划分应符合表1.0.4的规定。
城市规模与人口规模划分标准表1.0.4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用地综合(总)指标表1.0.5综合协调与统一安排,以满足社会需求和发挥设施效益。
1.0.7有专项发展要求的特色城市,其相应的公共设施规划用地标准若突破本规范的规定,需经论证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但不得突破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用地综合(总)指标。
1.0.8城市公共设施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城市公共设施用地city public facilities land use指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设计、社会福利共七类用地的统称。
2.0.2行政办公用地admini strative office land use指党政行政机关、党派和团休等市属机构,以及非市属的行政管理机构和其它办公设施用地。
2.0.3商业金融用地commercial and financial land use指城市居住区级以上(不含居住区级)的商业和服务业、金融和保险业等设施的用地。
2.0.4文化娱乐用地cultural entertainment land use指城市各类文化和娱乐设施用地,主要包括:广播电视和出版类、图书和展览类、文化艺术和游乐类等设施的用地。
2.0.5体育用地sports land use指市级和区级体育场馆及训练场地等设施用地。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是指对城市公共设施的布局、设计、建设和管理等方面所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要求。
它的目的
是为了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并
为居民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城市公共
设施规划规范:
1. 基础设施配套规划:确保城市基础设施的合理配套,包
括道路、给排水、电力、通信等。
2. 绿地和公园规划规范:合理规划城市的绿地和公园,确
保公共绿地面积和质量满足居民的需求,提供休闲、娱乐
和健身的场所。
3. 教育和医疗设施规划规范:合理规划城市的教育和医疗
设施,确保居民可以方便地接受教育和医疗服务。
4. 文化和体育设施规划规范:规划城市的文化和体育设施,包括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馆等,满足居民的文化和体
育需求。
5. 市场和商业设施规划规范:合理规划城市的市场和商业
设施,确保居民可以方便地购买各种商品和服务。
6. 公共交通规划规范:规划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公交、出租车等,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减少私人汽
车的使用。
7. 停车场规划规范:规划城市的停车场,确保有足够的停
车位供居民和市民使用。
8. 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规划规范:规划城市的污水处
理和垃圾处理设施,确保城市环境的清洁和健康。
9. 无障碍设施规划规范:规划城市的无障碍设施,确保残疾人和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能够方便地使用城市公共设施。
这些规范旨在确保城市的公共设施能够满足居民的需求,提高城市的品质和竞争力,并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则
1.0.1 为提高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的科学性,合理配置和布局城市各项公共设施用地,集约和节约用地,创建和谐、优美的城市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设市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及大、中城市的城市分区规划编制中的公共设施规划。
1.0.3 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分类,应与城市用地分类相对应,分为: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设计和社会福利设施用地。
1.0.4 城市公共设施用地指标应依据规划城市规模确定。
城市规模与人口规模划分应符合表 1.0.4 的规定
城市规模与人口规模划分标准
表 1.0.4
1.0.5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用地综合(总)指标应符合表1.0.5 的规定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用地综合(总)指标
表 1.0.5
1.0.6 各项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布局,应根据城市的性质和人口规模、用地和环境条件、设施的功能要求等进行综合协调与统一安排,以满足社会需求和发挥设施效益。
1.0.7 有专项发展要求的特色城市,其相应的公共设施规划用地标准若突破本规范的规定,需经论证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但不得突破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用地综合(总)指标。
1.0.8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城市公共设施用地city public facilities land use 指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设计、社会福利共七类用地的统称。
2.0.2 行政办公用地admini strative office land use 指党政行政机关、党派和团休等市属机构,以及非市属的行政管理机构和其它办公设施用地。
2.0.3 商业金融用地commercial and financial land use 指城市居住区级以上(不含居住区级)的商业和服务业、金融和保险业等设施的用地。
2.0.4 文化娱乐用地cultural entertainment land use 指城市各类文化和娱乐设施用地,主要包括:广播电视和出版类、图书和展览类、文化艺术和游乐类等设施的用地。
2.0.5 体育用地sports land use 指市级和区级体育场馆及训练场地等设施用地。
2.0.6 医疗卫生用地medical and sanitary land use 指医疗、保健、防疫、康复、急救、疗养等设施用地。
2.0.7 教育科研设计用地educ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land use 指有固定校址和用地范围的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科研和勘察设计院所、信息和成人高等培训学校等设施用地。
2.0.8 社会福利用地social welfare land use 指为孤儿、残疾人、老龄人等社会弱势群体所设置的学习、康复、服务、救助等设施的用地。
3行政办公
3.0.1 行政办公设施规划用地指标应符合表3.0.1 的规定。
行政办公设施规划用地指标
表 3.0.1
3.0.2 行政办公设施用地布局宜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以利提高效率。
4商业金融
4.0.1 商业金融设施规划用地指标宜符合表4.0.1 的规定
商业金融设施规划用地指标表 4.0.1
4.0.2 商业金融设施宜按市级、区级和地区级分级设置,形成相应等级和规模的商业金融中心。
各级商业金融中心规划用地指标宜符合表4.0.2 的规定。
2
注: 400万人口以上城市,市级商业金融中心规划用地面积可按 1.2~1.4的系数进行调整。
4.0.3 商业金融中心的规划布局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商业金融中心应以人口规模为依据合理配置,市级商业金融中心服务人口宜为50~100 万人,服务半径不宜超过8km;区级商业金融中心服务人口宜为50 万人以下,服务半径不宜超过4km;地区级商业金融中心服务人口宜为10 万人以下,服务半径不宜超过1.5km。
2.商业金融中心规划用地应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但不宜沿城市交通主干路两侧布局。
3.在历史文化保护城区不宜布局新的大型商业金融设施用地。
4.0.4 商品批发场地宜根据所经营的商品门类选址布局,所经营商品对环境有污染时还应按照有关标准规定,规划安全防
护距离。
5文化娱乐
5.0.1 文化娱乐设施规划用地指标应符合表5.0.1 的规定
文化娱乐设施规划用地指标
表 5.0.1
5.0.2 文化娱乐设施规划各类设施的规划用地比例宜符合表5.0.2 的规定
文化娱乐各类占该设施规划用地比例
表 5.0.2
5.0.3 具有公益性的各类文化娱乐设施的规划用地比例不得低于表5.0.3 的规定
公益性的各类文化娱乐设施规划用地比例
表 5.0.3
5.0.4 规划中宜保留原有的文化娱乐设施,规划新的大型游乐设施用地应选址在城市中心区外围交通方便的地段。
6.0.1 体育设施规划用地指标应符合表6.0.1 的规定,并保障具有公益性的各类体育设施规划用地比例
体育设施规划用地指标
表 6.0.1
6.0.2 大中城市宜分级设置市级和区级体育设施,其规划用地指标宜符合表 6.0.2 的规定
市级、区级体育设施规划用地指标( hm2)
表 6.0.2
6.0.3 根据拟定举办体育赛事的类别和规模,新建体育设施用地布局应满足用地功能、环境和交通疏散的要求,并适当留有发展用地。
6.0.4 群众性体育活动设施,宜布局在方便、安全、对生活休息干扰小的地段。
7医疗卫生
7.0.1 医疗卫生设施规划千人指标床位数应符合表7.0.1 的规定。
医疗卫生设施规划千人指标床位数(床/ 千人)
表 7.0.1
7.0.2 医疗卫生设施规划用地指标应符合表7.0.2 的规定
医疗卫生设施规划用地指标
表 7.0.2
7.0.3 疗养院规划用地宜布局在自然环境较好的地段,规划用地指标应符合表7.0.3的规定
疗养设施规划用地指标(hm2)
表 7.0.3
7.0.4 医疗卫生设施用地布局应考虑服务半径,选址在环境安静交通便利的地段。
传染性疾病的医疗卫生设施宜选址在城市边缘地区的下风方向。
大城市应规划预留“应急”医疗设施用地。
8教育科研设计
8.0.1 教育科研设计设施规划用地指标应符合表8.0.1 的规定
教育科研设计设施规划用地指标
表 8.0.1
8.0.2 教育设施规划用地指标,应按学校发展规模计算
8.0.3 新建高等院校和对场地有特殊要求重建的科研院所,宜在城市边缘地区选址,并宜适当集中布局
9社会福利
9.0.1 社会福利设施规划用地指标应符合表9.0.1 的规定。
社会福利设施规划用地指标
表 9.0.1
9.0.2 老年人设施布局宜邻近居住区环境较好的地段,其规划人均用地指标宜为0.1 ㎡~0.3 ㎡。
9.0.3 残疾人康复设施应在交通便利,且车流、人流干扰少的地带选址,其规划用地指标应符合表9.0.3 规定
9.0.4 儿童福利院设施宜邻近居住区选址,其规划用地指标应符合表9.0.4规定
儿童福利设施规划用地指标
表 9.0.4
注:1. 一般标准指中小城市普通儿童福利设施。
2. 较高标准指大城市设施要求较高的儿童福利设施。
3. 高标准指 SOS国际儿童村及其他有专项要求的儿童福利设施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用地综合总指标及分项指标表。